百年修得神归位,千年修得仙逍遥。
印象中,《封神榜》系列两部曲,在电视上仅看过『凤鸣岐山』,当时还在纳闷,到结尾也没打倒纣王,怎么就结束了呢?
后来,刷豆瓣的时候,发现原来系列还有续作『武王伐纣』。
但彼时的主演基本都换了,好在姜尚还是前作中的演员。
在小幽心中,就古典神魔小说而言,《封神演义》较之《西游记》是不遑多让的,且就场景的恢弘程度而言,《封神演义》自然更胜一筹。
遥想昔日玩FC封神榜全攻略以及游戏评价时,最后在山顶打最后一个猴怪,猴怪逃到了水濂洞,然后在那里又遇上了美猴王。
这个情节是可以看出游戏开发者的巧思的,在《封神演义》原著中并没有涉及到《西游记》的情节,但是这处,由猴怪联系到美猴王,似乎是一种架空的世界观。
隐隐有一种中国神话宇宙雏形的模样。
如果让《封神演义》与《西游记》来个跨越时空的对话,或者双方彼此的人物角色来个友情客串,会是一番怎样的情形呢?
本作的编剧,在武王遭逢梅山六怪时,便来了次梦幻的联动:以至于当看到杨戬与袁洪对仗时,小幽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想:《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型是《封神演义》里的袁弘。
何也?
当杨戬使出八九玄功后,袁弘来了一句:“不只你会八九玄功。
”八九玄功乃变化之术,在《西游记》里,孙悟空是七十二般变化,猪八戒是三十六般变化。
而杨戬却是七十三般变化,照这般设定,大概率袁洪会被杨戬降伏。
而在后一集,不期然,果然和编剧想到一块去了。
那袁洪在一千五百年过后,自然会变成孙悟空。
影视作品的情节总可以觅得一丢丢相似性,而这相似性又给人『一脉相承』之感,例如《七龙珠》参考了《西游记》的情节,前者孙悟空钻到魔人布欧的体内,而后者则是悟空钻入青狮精的体内。
之于本作,杨戬钻入梅山猪精的体内,似乎也有着前者的借鉴意味。
而杨戬与袁洪斗变化之术,何尝不是《西游记》的情节呢?
然而,这并非《封神演义》原著所体现的,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原著』与『改编』 ?
私以为,打着弘扬历史的旗号,就得严谨点,例如《长安三万里》,如果是架空历史,那么附上『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宽松点也无妨。
如果这种小说改编,类似『二创』的改编,也无需特别严格,一如本作:申公豹成了截教门徒,赵公明的黑虎成了白豹,梅山狗精变成了狼精,梅山牛精的水牛成了犀牛。
而在遭逢梅山六怪后,周军不再高歌猛进,且杨任、龙须虎、郑伦、苏护,均被敌将杀亡。
像极了《水浒传》中,一开始的群雄荟萃,到征方腊的众星陨落。
你问我这是什么?
我说:“这就叫古典浪漫现实主义。
”初初追这部剧,不难发现,本作对原著有很大的改动:1.伯邑考、姬发、苏妲己之间有段不了情2.凤来可能真的爱上武王了3.西岐三殿下是内患针对1、2两点,小幽觉得改编的一个初衷是弱化妖性,强化人性。
针对第3点,则是弱化神性,强化人性,1、2点不言而喻,而第三点在原著中,西岐城内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一片祥和太平,改编后的版本出了个内患,且有篡位投商之心,跟原著中西岐全程神助,内无患,只有外忧相比。
更加的现实,也更彰显神魔大战中的人性。
在这部中,有一个桥段是编剧新增的,个人觉得很巧妙,纣王因为帝气衰弱,所以申公豹伙同妲己与雉鸡精搭建了一个台子,供纣王去吸食武王的帝气。
而纣王总归要上朝的,怎么办?
找了个容貌酷似纣王的马夫替代。
然后好玩的就来了,马夫要与两位娘娘亲近,似乎有点入戏了,两位娘娘则义正言辞的提醒到,不要忘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马夫则来了一句:“大王可以,为什么我不可以?
”某种意义上,这是一种『反客为主』的体现,而纣王去吸食武王的帝气则类似『反主为客』。
前者越了身份,后者失了身份。
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
武王伐纣看似攻的是城,实则攻的是心。
自古,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在上作《封神榜之凤鸣岐山》中,《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则新添了一个角色三弟,而在本作则添了另一个角色五弟,而武王与子鱼的爱情,成了五弟诟病武王与纣王无异的理由。
本质上讲两军对垒,阐截斗法,两王似乎都对这江山不怎么上心,前者昆仑采玉救美人,后者庭前鼓乐伴美人。
且凤来这个角色,编剧将其分化为武王的迷妹,进而分化轩辕坟三姐妹,难免不会让人心生感慨:江山诚可贵,姐妹情更高,若为爱情故,两者皆可抛。
而封神大战本身更像是抢人大战,天庭需要人,西方教需要人,而道教则承担了输送人才的任务。
作为旁观者看的很清楚,作为当局者:如果不知道,就是商周大战,封神演义。
如果知道,其实类似踢了场假球。
不知不觉,情节推进到了万仙阵,阐截斗法,碧游门人摆了恶阵,对于阵名,坦言不讳,这种一来一回的有序性,像极了商周时期的战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似乎是古时战争约定俗成的规则,而商周时期基于此,不仅不斩来使,还遵循一定的礼仪性:“例如,在交战前,双方会派遣使者进行交涉和谈判,以表达各自的战争意愿和目的。
在战争中,双方也会遵守一定的礼仪规则,如尊重对方的将领、不侮辱对方的士兵等。
这些礼仪元素的加入,使战争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文明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这放在现代,对方不来窃听、卧底、间谍,就阿弥陀佛了,至于天黑,先鸣金收兵,更是想都不用想,不偷袭,已是万幸。
如果说『战争』先天是不文明的,但非要以『文明』去衡量战争,显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由冷兵器到热兵器,战争中的礼仪是逐渐消亡了,也即越发地不文明了。
如果按照物理学的解释,熵增引发地无序性导致了越发地混乱。
而与战争相对的是和平,战争是诱发混乱的一大因素,和平则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逆熵』的趋势,每每念及此,都会感思和平的来之不易,因为它对抗的定律是如此的强大。
当然,和平毕竟还是从抽象的意义去解构,真正应该去感思的应该是过去现在未来,维护和平的那群背后的人们。
从本作中,不难看出,做神仙,也得讲究说话的艺术。
摆了万仙阵的通天教主,阵破见鸿钧,说了一句:“祝师傅寿与天齐。
”鸿钧则说:“先有盘古后有天,太上更在盘古前。
”当然,原著中,太上实则为陆压。
意思是,你大师兄的寿命已经比这天高了,更遑论你师傅我呢?
现在你却祝我寿与天齐?
是祝我还是咒我呢?
再到后来,纣王与姜尚对垒,来了一句,吾为天子,要代表天去剿灭你们这些乱臣贼子。
不知怎的,怎么听都想笑。
最后的封神,一下子使得『人情味』变得浓厚起来,无论是起初崇黑虎与黄飞虎之间的交流,还是子牙前妻的求神,之前的硝烟弥漫似乎成了过场,而最终的结果——『封神』使得『演义』二字越发地凸显。
回顾整部剧作,最让小幽印象深刻的还是如下场景——三谒碧游宫,在这个桥段里,三谒碧游宫的对象将『广成子』替换成了『姜子牙』,大致有两个作用:其一是反衬,如果说作为玉虚门下十二上仙之首的广成子被碧游宫的门人围堵,倒不算强弱悬殊,也体现不出碧游宫的仗势欺人,但换成道行微末的姜子牙就不一样了。
其二是借姜子牙的打神鞭及封神榜,碧游宫主说了这么一句:“也罢,凡被打神鞭打中者,无缘大道金仙,但能成其神道。
”从这句话中不难咀嚼出:大道是高于神道的,俗话说:“大道至简,神形兼备,至简可以简到什么程度?
神形又是什么东东?
大象无形,神道有形,因而不够简。
”完美契合老子提倡的无胜于有,基于此,再看看最近这些年的网络小说,每每都止于神道,而早些年,例如辰东的《神墓》,最后涉及到天道,在小幽心中,天道近似大道,是高于神道的,而无胜有,某种意义上也是抽象胜于具体。
但现实生活中,具体更被待见,因为更温暖些,毕竟神有情的例子不在少数,但天就不好说了。
言归上文,天道近似大道,是高于神道的,何为天道,在《封神榜》中『天道』可以更具象地描述为『仙道』不知曾几何时,『神』高于『仙』的观念深植于脑海之中,一来应该源于文学作品 例如诸多玄幻小说的修炼体系,神在仙之后,二来,神仙神仙,神在仙之前。
结合之前对『大道』与『神道』的辨析,后续情节,似乎将这『大道』更明确地指向为『仙道』不信?
原始有言:吾门下弟子有三类:根基深者成其仙道,根基次者成其神道,根基最低者成其人道。
由此不难看出,在道教,起码在《封神演义》里,仙道是高于神道的。
而通天教主之所以忿忿不平,本质原因可能是其门下弟子大多沦为『神道』(封神榜有名),难成仙道罢了。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神仙神仙,神在仙之前给人的感觉,神高于仙呢?
类似先来后到的重要性,似乎在《旺角卡门》——九龙卡索 里有所阐释,在这部电影里,兄弟情是高于爱情的,所以旺角卡门的旺角在前,卡门在后。
这是一种解释,但还有另一种解释。
基于爱情的排他性,『先来后到』先更为重要,但是从爱情的『长久性』而言,谁留到最后的爱久见人心,后者应该更为重要,基于此解释,再来看《旺角卡门》与《封神演义》这两部作品。
旺角卡门,贯穿始终的是兄弟,也即阿杰先认识阿蝇,最后也是与阿蝇相伴,但这种解释于琅琅上口的神仙而言,就不成立了。
在中华文化中有两种现象是表明,后者的重要性,而这重要性也从侧面也反映出在《封神演义中》仙是高于神的。
一是,压轴登场,一般重量级的人物才会压轴登场;二是,以右为尊,按照从左至右的阅读顺序,神仙神仙,仙应该尊于神。
如果说,还要在《封神演义》这部作品中找到仙高于神的影子,其实一开始就业已存在。
古时候,册封者往往高于被册封者,例如皇帝册封诸侯。
这般想来,是谁封神呢?
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导演不是个变态就是个淫棍四大天王合体变成巨石怪玉虚门土行孙口头禅娶个媳妇美美的 土行孙给邓婵玉疗伤必须舔伤口 土行孙被惧留孙施法长高 苏护做媒找邓九公 土行孙娶了邓婵玉汜水关韩荣给太子殷郊两个女人被申公豹阻止说二女子被纣王宠幸过武王被申公豹劫走流落民间 杨戬八九玄功李代桃僵冒充武王 民女子鱼救姬发 殷郊偷师傅法宝下山收寨主做小弟 不听师傅之言攻打周朝 殷郊被杀广寒宫广寒仙子助战 姬发把王帐让广寒仙子睡 姬发有非分之想找借口进帐要与广寒小叙被拒绝 子鱼吃醋离开 孔宣出战前眼皮跳 手下陈庚激励孔宣出战 孔宣被收服成为坐骑 赵公明与比干争财神之位丘引杀邓九公后掉下山崖被李靖所救抓住被邓婵玉石子打死耗子余化 化血神刀 杨戬化身余化从余化师傅一气道人处骗得解药救了哪吒雷震子 杨戬雷震子合力杀余化为攻打汜水关姬发没时间接子鱼 子鱼跟邻居说三天后就被接走一直没有消息 没脸的子鱼独自去找姬发并把房子留给邻居 雷震子前来邻居说不会还要把房子还回去吧 子鱼女扮男装被抓壮丁被发现是女人被强迫做了守城将军小妾被用药奸污 雷震子拼死救出子鱼 子鱼天天哭泣不能说话踹不出个屁 士兵认为她是小妾认为姬发和纣王一样哗变离开 姬发阻止未果 子鱼杀仇人后自杀 姬发吐血碧游宫通天教主弟子张奎会地行术杀崇黑虎都说马夫假冒纣王 申公豹对妲己说:都说你是骚狐狸 何不假戏真做呢子鱼变成鱼 姬发要复活子鱼未遂 凤来爱上姬发 子鱼求女娲 女娲说子鱼尘缘未了让其回姬发身边 子鱼成为正宫娘娘
《封神榜之武王伐纣》为新《封神榜》下部,但无论剧情、制作、演员等都不如上部。
上部范冰冰演的妲己虽然不及傅艺伟和温碧霞,但起码够美艳和妖媚,让人有狐狸精的感觉;这部林心如虽然漂亮,但感觉太过小家子气了,不像狐狸精。
这部为武王新配了一个叫子鱼的女子,可这姑娘像白痴一样,战乱不好好呆着军营或家里,四处乱跑什么,结果被别人给XX,相比上一部的子娴那真是差的太多了;还有武王,上部周杰演的姬发那是意气风发、有胆有识啊,这部黄维德演的简直是个弱智的恋爱脑,脑子里只有女人呀,凡事都傻兮兮的听姜子牙的话,就像个傀儡似的,得亏辅佐他的是姜子牙,要不然西周的王就要换人做了。
上部人物的造型打扮还挺精致好看的,这部都什么鬼造型,难看死了。
还有这部道具、场景、特效制作都挺粗糙的。
看到最后觉得子鱼是恶心呀,本来搞的来跟姬发多好多好一样的,你羞愧自己被xx过么 自杀也就算了,自杀了又要跟在姬发身边,跟么也就算了,最后还要骗人家让她还阳,还阳了以后,看到鸡精能跟着女娲修行当神仙,又要说自己了断尘缘了什么的,也要跟着女娲修行当神仙,女娲不肯,她又跑回去找姬发当皇后。
这部里面的姬发么,就看到他在追子鱼呀,他好在哪里呐?
跟纣王一样咯,脑子里只有女人呀,唯一一点好的么估计只有傻兮兮的就听姜子牙的话,萨叫傀儡啦,懂了伐啦-编剧不知道是谁闹,编的越来越弱智-
《封神榜之武王伐纣》,应该说不必上一部好看。
剧情比较慢,有拼凑的感觉,还有鸿钧老祖那段,唐国强是合成上去的。
和其他人不在一个地方,还有那个身影是替身。
估计唐国强老师没有时间,用的替身。
还有上几集在桥上。
右下方一个面包车过去,穿帮了。
电视剧很多人喜欢看,这部演员的更换,也是一个错误。
幸好刘德凯没有更换,还有连贯的感觉。
子鱼就是纣王或者申公豹那边派来的祸害。
首先自己要才没才,要德没德(一系列的矫情行为足以说明无德),要色没色(长相太一般了)。
也没什么能帮周朝这边的实力。
大战在即,这货非得耍娇气跑出去。
害得周王放着那么多国家大事不管,带着大将雷震子出来找。
周王都找到地方了,她都听到周王找她的声音了,就不出来,非得矫情要周王再找找。
装逼者终挨操!
终于被乱兵找到了吧,终于被******了吧!
活该啊你!
周王费心费力救她了,她又非得自杀!
周王又得放下诸多大事,求爷爷告奶奶救她。
还得搭上玉虚山的镇山玉,那可是禅教的命根子啊,你说这小贱人哪点值得用这玉???
用玉做身体复活了就纯洁了吗???
就能掩盖被******吗????
最后还当皇后!!!!
真是没天理你看那边姮已是怎么给纣王出力的!
实力对比坑夫啊!
要是没子鱼,周王能更快地完成大业。
从演技,场景,特效,这部剧都够不上五星。
但凤鸣岐山及武王伐纣两部绝对是目前所有版本里最尊重原著的,各方面还原最好的,我认为远在及格线之上。
所以还是打了个高分 先说说演员吧!
姜子牙或许没有老版仙风道骨,但却多了几分烟火气息,和哪吒等人的对话也能显出亲昵。
姜子牙本身就不是神仙,而是人间的宰相。
刘德凯的姜子牙很严厉,有些时候会不近人情,但勇于担责。
比如火灵圣母火烧周营大军,南宫适回营请罪。
姜子牙坚持斩杀南宫适,姬发求情他才同意改为杖刑,还主动要求自己与南宫适一同论罪。
这是聪明人的做法,他的严厉,才能找出姬发仁德。
二人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更能收买人心。
姬发得了好名声,会更加信任姜子牙,而姜子牙请罚何尝不是打消南宫适的怨气。
但从诠释角度来说,我觉得刘德凯只能算上中。
如果他演的是历史上真实的姜太公,那绝对是最优秀的。
但封神的姜子牙不一样,他玉虚宫学艺四十年,又入世修行,应该运筹帷幄处变不惊,而刘德凯的姜子牙很多时候惊慌失措愁眉不展。
所以,我认为姜子牙只算上中。
和姜子牙差不多,剧中大部分的演员都浮沉在中上与上中之间。
虽说大多数人无功无过,不算亮眼,但也不拖后腿。
最让我喜欢的,是这版的哪吒,杨戬和黄飞虎黄天化父子。
古灵精怪的哪吒,或许没有其他故事里的离经叛道,肆意妄为,也从不是无敌,但却是我心中最好的哪吒。
封神时期的哪吒,仍是少年,心性纯洁,冼色丽虽是女子却诠释的很好。
我常看到有人用污言秽语形容这女版哪吒,心中气愤不已,因为我心中还没有比冼色丽更像哪吒的哪吒。
抛下童年滤镜,90版的哪吒过于呆板,近几年的封神翻拍剧都太过浮夸,而流传甚广的港版封神陈浩民的哪吒已经脱离原著太多。
虽然冼色丽仍有不足,但仍是目前为止我认为最好的。
韩栋的杨戬,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郎,师从名师,武艺高深,胆大心细,阐教三代第一人,自有一份风流骄傲。
这才是心高不认天家眷,性傲归神住灌江的二郎神。
宝莲灯里焦恩俊的杨戬虽流传更广,被封为经典,但那早已不是二郎神了。
沉香的故事完全就是将二郎神劈山救母换了个名字,那个无奈的中年美大叔,岂是灌江口听调不听宣的清源妙道真君。
从今年重看了封神,韩版杨戬就是我的白月光,常看到焦粉人多势众去批判韩版杨戬我就心有不甘。
虽然焦恩俊诠释宝莲灯给他的剧本诠释的很到位,但到底谁更像历史意义上的二郎神,大家彼此心里都有数些吧。
黄天化就完全是我的私心了。
他和哪吒终日嘻哈玩笑,但上阵绝对不虚。
他也曾因食酒肉丧过一条命,也曾攒心钉连斩魔家四将。
我认为论武力,他或许不如哪吒杨戬,但比之雷震子应当不差,比金吒木吒要更高一线。
而武成王黄飞虎,端的一副好样貌,仪表堂堂,威风凛凛,气度不凡。
他未必是最帅气,但绝对最有气质,英武中透着儒雅。
有勇有谋,胆识过人。
黄家父子的殒命,是整部小说乃至整部剧,我的最舍不得。
当然,这部剧也有败笔。
首当其冲的就是武王和纣王。
凤鸣岐山里周杰没说多好,但剧本还是可以,武王作为未来的天下共主,有智慧有谋略有勇气也有大局观,面对凤来的美色诱惑也能不动如山,这才是一个合格的人间明主。
反观武王伐纣的黄维德,我当然不是说黄维德不如周杰,而是剧本不好,这版的武王实在过于恋爱脑。
他会因为迷恋月宫仙子美色偷拿四海瓶,导致月宫仙子战败受伤。
他也会因为子鱼出走在用人之时派出大将雷震子进而甚至抛下大周军民离营亲自寻找。
甚至还敢为了帮子鱼还阳,在众仙家为他九死一生破万仙阵时威逼杨戬帮他犯傻,不清楚玉石来历的时候动手凿了玉虚宫至宝。
而这时,她的妹妹龙吉公主夫妇丧命于万仙阵,他回来时也没见伤心。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睿智闻名天下的君王。
当然,他依旧有作战的才能,比如预料到土行孙会夜袭等。
只是一碰到感情问题,什么天下苍生就都被他抛诸脑后,碰到美貌的仙子,和子鱼的患难真情也不重要了。
仔细想想,这和纣王是不是很像。
你能说这部剧里的纣王是废物吗?
他和妲己剖孕敲骨时有守关将领前来求援并直言上谏,妲己大怒,欲杀之,是纣王一力劝阻。
而对自己的两个儿子,他也非常思念兼之愧疚。
得知殷郊下山,他是高兴的。
妲己劝他杀了殷郊,他并没有同意,反而一片慈父心肠纯然肺腑。
殷郊身死,他痛不欲生大病一场。
可见纣王并不糊涂,他知道对错,只是美色对他太重要。
为了妲己,他敢以身犯险,阴阳镜下救出狐妖。
为了妲己,他敢取比干之心。
他甚至敢在明知妲己是妖的情况下让她执掌军国大事。
这么看纣王是不是非常美好,其实并不。
吕良伟固然是个好演员,但纣王太爱妲己了,爱的卑微谄媚,失之王霸之气。
上一部的马景涛,虽然喜欢自己加莎士比亚一样的台词,但还是东征西战不可一世的王。
从武王纣王两个角色的剧本看,武王伐纣,的确是不如凤鸣岐山的。
再次我认为稍差的是妲己。
妲己成了一心为纣王的贤后,只是总因为见识不够,好心办坏事。
但她也会铸造酒池肉林,会剖孕敲骨,会怂恿纣王任命尤浑为相禁箕子为宫奴,大事上没有主见一昧听信申公豹。
但可悲的是,这个角色不彻底。
他固然不是脸谱化的坏人,更不是好人,但妲己应有的任务他没有完成。
说他是扰乱朝纲的妖孽她不够妖媚,说她是爱慕纣王的妻子她又为纣王征调美女还和姐妹凤来共事一夫,说她是治国理政的贤后她又没有见识只能听信申公豹安排。
或许是编剧功力不够的原因,一个超越老版的妲己不只有美貌还有爱情有智慧的妲己,就这么没有了。
妲己当真那么没有眼光吗?
她找来的梅山七杰固然是妖固然败了,但也造成了不小的阻碍。
反正杨戬都能改成南极仙翁的徒弟,那让妲己更有才华一点,譬如推荐邓九公洪锦孔宣之类,也问题不大吧。
再次,我认为是最大败笔的人,就是第一女主角子鱼。
她是善良的,主动救下姬发。
和姬发一起,拯救得了瘟疫的村庄。
但我觉得这个角色格局太小,也太有功利性,仿佛只是为了所谓的情爱而活。
她是淳朴善良的山村姑娘,但整个村子的人都感染瘟疫时,她想的是和情郎躲起来隐居。
她甚至会因为雷震子不肯听她的回去救姬发而攻击雷震子的样貌,她是以为全天下只有她一个人真心对姬发吗?
她一心爱慕她的仲发哥哥, 会在姬发迷恋仙子时吃醋甚至擅离军营,会在雷震子接她时放言要姬发亲自来接,会在姬发久不来接时自己认识错误孤身向西岐。
如果这放在恋爱剧里问题当然不大,反而显得男女主角情比金坚。
但那是什么时候?
封神之战,何其凶险!
她离开军营,根本没想过风险。
雷震子去找她,她根本不当回事。
可雷震子是什么人?
他是文王之子,西周大将,而且特征明显。
如果雷震子路上遇到截教门人呢?
她要姬发来接,只是为了一己私情,她眼中的姬发只是她的情郎而不是一国之君。
如果姬发亲自去接,要不要告诉姜子牙?
告诉了姜子牙又肯定不同意,姬发只能和雷震子两个人去找,万一碰上申公豹请来的能人异士呢?
好在姬发没去找她,但架不住子鱼自己要去找姬发呀!
其实我觉得子鱼并不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她只是受不了邻人的眼光罢了。
所以更显出她的愚蠢,她不是第一次外出,她去过潼关,受过色狼的骚扰,居然还敢一个人走潼关?
被人侮辱收为十三姨太,我觉得纯是自己作死。
她一个不会武功的美貌女子,怎么敢孤身闯天下?
难道在家乡宣传武王的德行,待武王来接她时不会更爱她吗?
以致后来她为了武王诓骗凤来,说自己同武王是兄妹之情还要求凤来也拿武王当哥哥时我气得牙根痒痒。
万仙阵时,又缠着武王给她还阳,这还能说是兄妹之情?
做鬼做人都是兄妹,那有什么区别呢?
我认为她舍不得人间的富贵,武王当了共主,她又有男女之情了。
女娲收凤来做徒弟,她也想掺一脚说什么绝无男女私情,女娲拒绝后转头又做了武王的王后。
说句难听的,简直是又当又立,好一朵白莲花。
相反,武王的另一个红颜知己凤来我就很喜欢。
首先凤来识大体,妲己子鱼都没有做到的,她做到了。
她做纣王妃子时,的确是为了纣王好的,几乎没有做错过什么。
劝退两百路伐纣诸侯,提点到朝歌求援的边关将领,虽然引诱纣王迷恋美色却是在认真完成女娲法旨也不曾谋害忠臣,她的确是很不错的。
后来为了爱情帮助姬发,却被姬发子鱼摆了一道,换谁都很生气吧!
她嫉妒子鱼,一个鬼做什么诗,所以把子鱼扔进河里,后来还剪短子鱼的鱼尾,她的确狠。
但她不可怜吗?
她奉命勾引姬发却不小心爱上姬发,甚至为了姬发对申公豹阳奉阴违,可姬发心里只有子娴。
她到朝歌为妃,不得已和心上人针锋相对,但她还是一心为了纣王。
是姬发是子鱼骗了她的感情,她豁出了一切,与多年姐妹狐狸精决裂,与宠爱她的纣王决裂,可姬发不爱她,子鱼戏弄她,她不委屈吗?
可她依旧没有害子鱼的姓命,当然剪断人家双脚也很恶毒了,但我觉得情有可原。
我觉得他比子鱼懂事,他和子鱼争风吃醋依旧只是女人之间的问题,而子鱼是闯了大祸的。
最后女娲收她为徒,也算是一个好归处。
毕竟作为一个妖精,怎么也是不可能和姬发在一起的。
上一部的子娴也不错,可惜红颜薄命。
比干之女,有勇有谋,当然是很讨人喜欢的。
换我是武王,在英姿飒爽的子娴和千娇百媚的凤来之间,也会选择子娴,但子鱼这个角色,的确不讨喜。
第一部当然不是没有表现不好的角色,就拿伯邑考来说。
关礼杰不是好演员吗?
可能是港台艺人到内地水土不服,他的伯邑考失了君子气息,没有温润如玉的感觉,反而很尴尬。
伯邑考经典,还是90版的。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大概就是形容傅艺伟版的伯邑考。
凤鸣岐山有一个挺有意思的反派角色,费仲,挺好玩的。
后来这大爷第二部演通天教主了,可见两部封神真的不富裕。
听说第二部因为没钱请唐国强了,元始天尊都是从第一部抠下来的,这是不是最早的抠图?
封神里也有很多亮眼的人物。
邓婵玉算一个,将门虎女英气逼人,刚毅果敢,能让哪吒黄天化接连吃亏,非杨戬不可破。
土行孙也有意思,好色却爱妻,平日里就好耍耍嘴皮子,地形术总能呛姜子牙一脸灰。
李靖夫妻改动很大。
李靖不再是看小儿子不顺眼的狠心父亲,反而慈祥温和。
李靖妻子不仅没有早死还成了黄飞虎的妹妹,关于原因我有两个猜测。
一是为了解释当时为何是哪吒下山救了黄飞虎一行人,二是给李家父子关系缓和提供了一个原因。
孔宣也很不错,他爱惜士兵,不肯滥杀无辜,也不肯虐待捉来的敌将,手下将领也大多识大体。
第一部中做了恶的殷洪,第二部变成了一个懂事的小可爱,为了兄长的错误自尽成全了一世兄弟情义。
更多的是那些戏份不多不为人知的老戏骨,他们或忠于商朝以身报国,或深明大义弃暗投明,一个个都令人感动。
值得一提的是,重温两部封神榜,就会发现里面有不少耳熟能详的老戏骨。
甚至很多戏份不多的商朝将领,都在其他剧里有亮眼的表现。
尤其武王伐纣里,商朝边关大将很多都有自己的代表作。
演员演技到位,才能成就堪称经典的两部封神榜。
这部剧魔改的地方当然也有。
阐教十二金仙是不令人完全满意的,慈航真人成了女人,南极仙翁成了阐教大师兄,玉鼎真人没有姓名连徒弟杨戬都归了南极仙翁,有几个仙人还没什么仙气。
苏妲己成了女娲传人月宫仙子,为了他削弱龙吉公主,把她的很多法宝譬如四海瓶等都给了苏妲己。
但总体来说瑕不掩瑜,演员演技,场景特效,故事剧情在所有封神有关的剧里,不敢说太满,但绝对是前三。
我觉得这部剧应该在六点五分左右浮动吧,目前的分数低了,所以我打了个高分。
对封神有兴趣的,凤鸣岐山武王伐纣两部绝对适合你。
其次是傅艺伟版的,只不过略显平淡呆板,特效不尽入人意,很多细节没有还原出来。
优点是没有魔改,基本按原著来,傅艺伟的妲己又美又媚又狠,姜子牙及众位仙人也仙风道骨。
港版被很多人奉为经典,但绝对脱离封神原著了,不如叫哪吒的一家或者哪吒和他的母亲殷十娘,温碧霞的妲己倒是不错,可以和傅艺伟一较高下。
港版封神不是烂片,我的意思是他不是封神的故事,更像哪吒的个人英雄主义。
至于所谓封神英雄榜及2019版的封神演义,真的就一句无语=_=。
我看到十几集姜子牙率领大军屡破敌城敌军啥人物厉害,啥人物就被劝降越打越猛,我以为就这趋势几级就演完了。
可是一看竟然有40集前20多集竟讲妲己和纣王之间可歌可泣的爱情,纣王开始关心国事,还猛吐血好几次,妲己也不乱杀人了。
我竟然一点像第一部那样恨这两人了。
可是导演就变态+雷人。
30J后,拿孕妇挑起观众的愤怒。
周王这边呢,像个初恋的小伙子,成天子鱼子鱼的。
就关心国事这点,还不如纣王。
这一部妲己的造型十分雷人,倒扣的甜筒带着长波浪卷发、毛毛领、头顶毛毛装饰和冲天的大片彩色羽毛。
林心如真不适合演妖妃,蓝色眼影 烟熏眼妆... 武王姬发,只说演技 黄维德真不如上一部的周杰... 第一部《凤鸣岐山》的帝辛和琵琶精胡喜媚因戏生情 结婚了。
然后这一部开头搞了个帝辛被毁容之后换脸的剧情 帝辛变成吕良伟演了,琵琶精这个角色莫名其妙没了。
电视剧内容早忘了 好像记得有个妹子挺好看的 好像也就是这版的女哪吒弄的我有一段时间对于哪吒是男是女很迷糊贴歌词😝封神榜(《封神榜》新版电视剧片尾曲)-周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道伤那是曾经天塌下的地方多少的日子 多少的岁月无法回头更无法遗忘传说在天上有块封神榜能让神拯救苍生的绝望于是我寻找 于是我呼唤呼唤神冥冥之中指引我方向就让天赐我这块封神榜就让神赐我坚持的力量三百六十五个日夜三百六十五路诸神再为我把世界点亮就让天赐我这块封神榜就让神赐我坚持的力量三百六十五个日夜三百六十五次轮回请带我回到爱最初的地方传说在天上有块封神榜能让神拯救苍生的绝望于是我寻找 于是我呼唤呼唤神冥冥之中指引我方向就让天赐我这块封神榜就让神赐我坚持的力量三百六十五个日夜三百六十五路诸神再为我把世界点亮就让天赐我这块封神榜就让神赐我坚持的力量三百六十五个日夜三百六十五次轮回请带我回到爱最初的地方
神仙大乱斗,其雷到众生的效果堪称雷神榜。刘德凯是封神榜专业户。吕良伟是烟熏妆&爆炸头纣王。喜剧效果很浓,我长假天天看,比春晚有劲。
要论妖媚妲己,还是范冰冰自然些,林心如努力了,只是天然气质还是差些。
《封神榜之武王伐纣》以神魔博弈暗写权力食物链。通天教主"有教无类"的慈悲与放任,终在万仙阵中化作血色寓言——截教弟子沦为阐教坐骑,阐教金仙却转投西方,真可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当燃灯道人的琉璃灯芯化作马元脑后佛光,封神战场俨然成神佛斗兽场。暴烈斗法背后,是仙班更迭的残酷寓言:所谓天道轮回,不过弱肉强食的遮羞布,三教九流皆困在更大的因果罗网中。特效加持的神话史诗,终成东方宿命的黑色注脚。
特效还是可以的
没太明白这部和范冰冰那部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上部明明大周已经战胜了商,这部从头又打一遍,还都是原班人马。
这版虽然不如老版和tvb版经典,而且有点雷,但绝对是最还原原著的,值得一看。
林心如的妲己也是过于奇怪
子鱼!子鱼!你怎么这么烦人啊
演员演技在线
喜欢这一部封神榜!
换掉的演员特意找了长相相似的,选角非常好,就是哪吒配音有点出戏,特效也凑活,很好
林心如演妲己还是有点扯
林心如演妲己非常违和
当初觉得还可以是为啥?看评论才发现这部和凤鸣岐山那部剧情差不多?那我后来为啥看了这部剧😳歌不错倒是真的
简直拍得就……我多不知道说什么好,真是的,一个字囧……
里面的感情线真是败笔,不管是武王的还是纣王的
完全是为黄维德看的,可是那对妲己纣王couple从化妆造型到演技我是真不能接受,只能说不合适。
林心如美则美矣,可范冰冰比她扮相像狐狸精多了……
这部全是斗法了,改编在线还挺过瘾,很多地方是一本正经的搞笑,哪吒跟龙王和解,杨戬跟张奎他爸一换一,通天教主的一个半人笑话。
子鱼是个什么东西,多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