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存档再来的人生奇遇玩过游戏的都知道,失误了可以存档再来,人生倘若可以这样那岂不是快哉美哉!
电影《奇遇》就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人生可以互换,人生可以存档再来!
这妥妥的一部发疯类型喜剧啊,一键秒回最佳装态谁不想要啊!
因为灵魂互换而有了一个灵活的脑子,就能紧跟当代社会潮流,一下子成为办公室萝卜蹲王者秒杀其他同事,甚至还会自主开发新的团建游戏,带动公司全体劳逸结合,准点下班,秒变当代年轻人整顿职场的典范,简直就是爆爽神操作!
甚至向未来世纪借来“直播玩法”,玩“会员模式”,启动现在司空见惯那个时候还凤毛麟角的饥饿营销,灵魂互换带来的是满满的开挂人生。
贾冰经过连续几部喜剧电影的磨炼,贾冰的喜剧表演已经日趋生动自然,可以说是相当的稳,两个时代切换自如,43岁的社畜中年人特征准准拿捏,18岁的热血向上年轻人状态也都尽在掌握,贾冰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本正经之中自带癫狂喜感的喜剧风格。
王皓他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精彩演绎了“少年感大叔”的圆滑世故,无论是面部特写表情,还是特意的模仿未来中年自己的细节动作都是很在线的靠谱感觉。
其他两个女配角,李梦演的性格夸张外向,郑合惠子则是略沉稳之中透着嚣张,她俩的表演并没有因为不是主角而被淹没,而是演出了属于自己表演特点的角色棱角。
奇遇除了演员,影片的主题也是颇有深度的自己可以不同年龄段灵魂互换其实就是拓展了个人的成长时间线,覆盖的是全年龄段的共情宽度,从成年人角度看,其实是走出生活、身份和关系的桎梏,拒绝成为无聊的固化的大人,从年轻人角度解读也具有类似的积极意义。
以不同阶段“灵魂互换”设定将理想与现实的错位作为命题,探讨的是人生选择和人生坚持的主题,同时也辛辣讽刺了一些迂腐的社会规则。
18岁灵魂血性方刚,无知无畏,灵魂互换后将少年人独有的血气带入了成人世界,在初尝了成人世界的自由、无拘无束之后,最终还是躲不过这一切自由所要付出的代价,父亲脑梗治疗高昂的费用,儿子坚持跑步的渺茫前途,问题好像又回到了亘古的原点,是向前看就是向钱看?
与此同时,43岁的灵魂在年轻躯壳内感受过了生活的畅快之后,最终也还是意识到了金钱依然还是主导的地位,所以就有了一系列的具体操作,利用未来的已知信息,扩大自家铁锅炖规模等,但始料未及的是,43岁的人生阅历在18岁也变成了一种负担,金钱至上的理念驱动使他与朋友渐行渐远,最后是失去的比得到的还要多,灵魂转换的得与失表现的对比鲜明,揭示主题的力度也比较到位。
再加上精妙的金句台词:*感觉自己忽然好轻松,内心都变得暖暖的!
*活成了他人的配角,自己的反派*他们是员工,不是人*现在很好,但少了点儿温度这样的台词设计有嚼头,有共鸣、有温度,耐回味。
这部电影是献给每一个对人生仍然充满激情的你的奇妙礼物,看似轻松愉快,但实质上是一部很有精神内涵的穿越喜剧,灵魂互换之际,带来了人生不同阶段心态的置换和体验,18岁需要43岁的阅历,43岁也需要18岁的冲劲,只要你摆正心态,把握当下,无论是哪个年龄,你都能邂逅属于自己的激情彩虹。
曾经幻想过很多次,如果时光能倒回,我要做些什么?
想必好多人会觉得,人生有很多遗憾,如果命运能够改写,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一定会珍惜跟家人共度的时光,一定会尽早在某些地方买房,一定会这样那样……大多数我们想改变的历史,都是在当时的认知和条件下,形成的结果,但一路走来,到了如今的年龄,冷静的想一下,如果真的回到过去,我们真的有能力改变吗?
看过韩国旅行综艺的一集,导演问姐姐们如果可以的话,还想要重新活一次吗?
姐姐们深思熟虑后,都是否定的回答,因为过去的一路艰辛,成就了现在的自己,过好当下才是她们睿智的选择。
电影诙谐幽默,尤其贾冰的演绎轻松自然,是一部不错的消夏喜剧。
电影《奇遇》用“双穿流喜剧”的外壳包裹着对当代人精神状态的细腻观察,它的巧思在于,没有把“灵魂错位”变成简单的戏剧冲突工具,而是借由两个年龄、心境、人生阶段截然不同的角色互换,撕开了现代人在“成长”与“生存”中藏着的矛盾—18岁的迷茫里缺一点笃定,43岁的疲惫中少一些勇气,而错位的灵魂恰恰成了彼此的“心境补丁”。
贾冰演的老黄,演技真绝了。
演43岁的自己时,把被生活和工作压得喘不过气的中年人的无奈、隐忍,那种对现实妥协的劲诠释得特别到位。
当18岁的小黄灵魂住进他身体后,他演出了年轻人面对现代科技的好奇和兴奋,当看到有一万块就觉得自己财富自由了,去染发、喝可乐时那股子开心劲儿,特别真实。
还有他染着红头发去整顿职场,准点下班、怼领导,贾冰那张脸加上他的表演,反差感拉满,电影院里大伙笑得前仰后合。
王皓演的小黄也超出我预期。
模仿中年老黄的小动作、说话语气,那种底层社畜有点世故但又不够圆滑的感觉被他拿捏住了。
小黄穿越到43岁后,对智能手机、共享单车这些新鲜事物的好奇和陌生,一本正经地闹笑话,太有代入感了。
电影可不只是搞笑,背后藏着不少对人生的思考。
老黄回到18岁,本以为能靠未来的经验开挂,改写人生,结果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买彩票记不住号码,股票不敢玩,没房可炒,就算有机会作弊,普通人也很难改变命运。
他拼命搞钱,疏远了朋友,最后发现失去的比得到的多。
小黄到了43岁,体验到了所谓的“自由”,却被现实狠狠打脸。
父亲的养老院费、公司的烂摊子、老同学的算计,让他明白自由是要付出代价的。
他俩通过QQ聊天,互相交流,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年和青春不同阶段的烦恼和困境。
老黄和小黄在这场奇遇里,互相学到了东西。
18岁需要中年的阅历来承担生活的责任,43岁需要18岁的勇气去打破职场的束缚,找回曾经的理想。
电影里还有很多小细节让人印象深刻。
比如对千禧年的回忆,QQ、网吧、杀马特这些元素,一下子把我们拉回那个时代,怀旧感十足。
还有对现实生活的刻画,职场的PUA、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都特别真实。
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思考人生的选择和意义。
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完美的答案,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烦恼和美好,我们要学会接受和珍惜。
过去的遗憾无法改变,未来充满未知,但只要我们带着勇气和热情去生活,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推荐大家都去看看这部《奇遇》,相信你们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
流星+魂穿。
贾冰带你梦回《你的名字》。
虽然有点致敬日漫的痕迹,但是改编还是很成功的。
贾冰终于不拍烂片啦!
好评!
值得一看。
一场流星雨,让25年后的自己有了18岁的灵魂。
而当初18岁的自己有了43岁的阅历。
这样的改变能对自己的人生产生什么样的改变?
是否能够对弥补自己的遗憾呢?
用聊天软件来给25年时差的自己对话,也是很有意思的设定。
不过与某日漫更接近了。
奇遇,这个电影名称在暑期档的一种大片中“其貌不扬”,但又最大限度的概括了这个有趣的故事。
这部以“灵魂互换”为外壳的喜剧,是用奇幻设定解构了人生的普遍困境:中年社畜黄遇奇(贾冰饰)与18岁的自己(王皓饰)灵魂互换,一个带着中年人的世故重返校园,一个顶着少年的热血闯入职场。
而这个设置的巧妙之处,首先是两个人年龄的呼唤,18岁的黄遇奇带着真诚和有些傻气的耿直闯入职场,而43岁的黄遇奇回到学生时代又拥有了不属于自己年龄阶段的成熟和经商头脑。
这种“错位”时常也像我们普通人的想法:年轻时总渴望一夜长大,以为成年意味着自由;而真正步入社会后,又怀念青春的无畏。
电影用夸张的喜剧手法,戳中了这种永恒的“围城心态”——我们永远在羡慕另一种人生,却忽略了当下的珍贵。
其次就是对时间的设置,18岁的黄遇奇正处在2000年,也就是跨进新世纪的千禧年代,这样的标志性时间也非常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
18岁的年轻人们喜欢顶着略带杀马特的造型,在新兴的网络上无所顾忌地展示自己,这样的社会环境也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这也是和我们现在20年有巨大差异的原因。
这个差异化,加剧了两个人在看待时代和社会的差异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用“重来一次就能逆天改命”的鸡汤糊弄观众。
相反,它告诉我们:18岁的黄遇奇即使预知未来,依然拿不到金手指一路顺利;43岁的黄遇奇即便重返青春,也逃不开中年危机的阴影。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就是失败的,人生固然没有完美的版本,但是他们在各自的错位时空中能够凭借自己不变的勇气和执念完成最后的目标。
《奇遇》的故事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看起来并不过度吸引人的眼球,也没有什么噱头,但它温柔地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正确”的活法,18岁的热血和43岁的沉稳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而没有人能拿到标准答案
加班的深夜,当PPT的惨白光芒映照着麻木的脸庞,当老板的微信提示音化身午夜惊魂——这时你需要的不是咖啡,而是一剂名为《奇遇》的精神兴奋剂。
贾冰和王皓携手引爆的这场灵魂双穿的闹剧,黄遇齐的人生故事精准狙击了打工人的高压神经,血压飙升?
不存在的!
银幕上替你发完疯,走出影院神清气爽,比喝十杯冰美式还通透!
故事有点脑洞清奇:43岁的社畜黄遇奇(贾冰饰)与18岁的千禧少年黄遇齐(王皓饰)离奇互穿灵魂,开启了一场横跨两个时代的“开挂式”爆笑远征。
黄遇齐在90年代的身体里,将21世纪直播玩法超前挪用:为了给自家铁锅炖造势,他假摔蹭电视台镜头、门口安排随地大小演制造虚假繁荣,饥饿营销被用得恰到好处,简直就是一出“重生之我在90年代玩抽象”!
而在2025年,18岁少年灵魂操控的少年感大叔整顿职场如鱼得水——化身萝卜蹲王者秒杀晨会团建,顶着粉色杀马特发型带头准点下班,硬核演绎“重生之我在21世纪整顿职场”!
但电影的笑点不靠扮丑或烂俗谐音梗,而是源自时代认知错位带来的幽默,就像来到2025年的小黄,并不慌乱,更多的是掩饰不住的激动!
看到智能手机没想过不会操作而是感慨这是自己的手机啊,看到共享单车也一点不慌先借来使使,进了公司第一感叹这么多电脑啊这不是网吧吗!
躲进儿子的房间不是为了增加父子感情而是为了玩游戏机(这在90年代哪有这条件!
) 当黄遇奇在90年代街头笨拙吆喝,在21世纪职场率性整顿,打工人DNA动了,他替我们夺回的,何止是虚构的一切。
按理说双穿的灵魂,不是该开启开挂的人生吗?
但黄遇齐没有,彩票炒股炒楼一样也没搞成,没有记住20年前的彩票号码(谁能记住?
)没钱炒股更没机会炒楼。
只想着搞点营销把自己家的产业铁锅炖做大做强,还被命运捉弄了。
成年人理想与现实原来真的是有着鲜血淋漓的错位,哪怕是穿回18岁,手握重生的优势,却还是在90年代纯真的人际关系中碰壁,金钱逻辑彻底失效。
而25年的大黄才初尝成人世界的自由,马上被父亲高昂的医药费、儿子渺茫的前途等现实重锤击溃,被迫向生活低头。
两个灵魂在碰撞中互相补足:少年被迫直面生存的残酷,中年则重新触摸到被遗忘的赤诚与温度。
当杨皓宇饰演的父亲说出那句“没什么大不了的,都能过去”,就这句话,抚平了焦虑的黄遇齐,也让我们知道,18岁的厉害和40岁的确是不一样的,但无论多少岁,要允许自己有跌倒和不如意,只要努力过,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承认金钱的重量,理解妥协的必要,当黄遇齐最终拒绝了李乃文饰演的任叔用金钱收买冠军的提议,执意要凭实力争夺400米冠军时,那不仅是一个角色的觉醒,也是电影内核升华。
穿越回18岁,可能没有一路开挂的爽文人生,但这剂解压神药的后劲,是让你在走出影院后,突然有勇气对那个垂头丧气的自己说:喂,重来一局如何?
当18岁的热血灵魂落入43岁的疲惫躯壳,当Z世代的经验被带回千禧年,“双重穿越”之下是对"人生重启"的一次命题解构,我们都是普通人,活好当下一定会与自己的奇迹相遇!
18岁的黄遇奇顶着"人间清醒"的爹味内核,在90年代的县城街头喊出"人生就是要搞钱"的超前宣言,直接把这两年爆火的营销手段搬回去,开直播办会员随地大小演,翻身做起了“大预言家”;43岁的身体因为有了年轻的灵魂反而成为了团建最积极分子,进而靠着无与伦比的精神状态当上“整顿职场第一人”。
这种时空错位引发的梗密集轰炸,直接开启穿越主题电影的第一阶段——逆天改命之爽文我来写。
但影片的智慧在于拒绝止步于浅层的爽与解压。
18岁的热血灵魂在目睹父亲脑血栓的瞬间突然哑火,那些曾经以为的"岁月静好"背后,是无数个凌晨三点药材市场的奔波;43岁的衰老灵魂在少年的躯体里重新留意到野花的芬芳,也在用直播理念经营新店的过程中,发现“诗和远方”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
笑中带泪的双重变奏,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如果我穿越回18岁,我也不一定高考就能考更好,我也根本没想过要记那年的彩票中奖号码,我也可能没办法说服家里再花钱买套房;而如果我穿越到了43岁,我就一定有能力去协调和身边人的关系或者让可能离世的人留下来吗?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但是“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
”18岁的灵魂在感受过上有老下有小之后,最终理解了责任的重量;43岁的灵魂在体验过90年代的质朴后,依然选择回到未来;这种对"青春滤镜"的清醒解构,让电影超越了单纯的“重返90年代”的怀旧之作,更深的是对每个时代的深情凝视——原来真正值得守护的,从来不是某个特定的时代,而是心中永不熄灭的热忱。
就像电影中那句台词所说:"岁月会带走我们的棱角,但带不走我们对世界的好奇。
"人生从来没有标准答案,更真实的则是大多数人的人生都不是爽文,重要的是守护好自己那颗心:当我们还能像18岁那样热烈地拥抱生活,像43岁那样坦然地面对代价,每个平凡的日子,都能成为属于自己的"奇遇"。
这或许就是电影送给所有在生活中奔跑的人的礼物: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那个眼里有光的少年——因为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失去赤子之心,而是学会带着赤子之心穿越岁月的风霜。
前半部分5星,后半部分3星,综合4星。
这次观影体验超棒:前几天热的不行,立秋之后气温下降,晚上凉风习习非常舒服。
因为是晚场,现场观众较少,前、左、右都没有人,后排有两对情侣,非常有素质,没有制造任何噪音。
观影中遇到笑点部分,后排小姐姐适时献上银铃般的笑声,气氛烘托很到位。
电影前半部分笑点密集,超级好看。
后半部分就有点强行热血了:年轻的贾冰为什么非要拿跑步冠军?
他遇到人生难题,怎么看也与跑步无关啊,拿个跑步冠军就能解决问题了???
中年贾冰陷入圈套,背负上亿债务,去任日天的办公室偷个文件就可以化解危机???
任日天发现办公室被入侵,这可是事关几亿债务和要不要蹲监狱的大事,居然还有心情摆曲别针、扶共享单车???
好无语…………
暑期档这部电影《奇遇》真的给我笑到打鸣了,本来以为就是部普通的喜剧,没想到看完直接让我魂穿回青少年时期,那些中二又羞耻的回忆全被勾起来了,尤其是电影里角色那头“杀马特”“非主流”发型,简直跟我当年QQ空间里存的照片一模一样!
《奇遇》玩的是“灵魂双穿”的设定,不是简单回到过去或两人交换身体,而是“灵魂×时空双向穿越”——43岁的中年大叔黄遇奇,和18岁的叛逆少年黄遇奇,俩人灵魂互换。
一边是中年大叔顶着少年的身体,在高中老师办公室一本正经地讲“过来人的经验”;另一边是少年魂穿到中年大叔身上,对着啤酒肚和发型崩溃,还得应付中年人的职场pua,这种反差感导致爆笑百出。
贾冰在演中年的黄遇奇时,把那种被生活磨平棱角的疲惫感,还有灵魂互换后一开始的手足无措演得特真实又好笑。
“活成了他人的配角,自己的反派”,是他在魂穿前的状态。
王皓演的黄遇奇把八零九零那个年代的“非主流”心态形态,都拿捏得特别到位,俩人互演对方年龄阶段状态的时候,你能明显感觉到两个灵魂在不同身体里的“碰撞”,看得人又爽又过瘾,还能引起观众的强烈共鸣。
重生设定用来制造一种“开挂”的感觉,能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但是《奇遇》的开挂带来的是有点深度有点内核。
开挂前的剧本是难以翻盘人生,特别能戳中成年人的痛点。
43岁的黄遇奇,活成了自己当年最讨厌的样子——为了养儿养老,放弃了年轻时的跑步梦想,每天在办公室赔笑脸,对着领导点头哈腰。
而18岁的黄遇奇,正处在对未来充满热血激情又无畏的阶段,这俩人互换灵魂后,才开始真正的重学人生必修课。
中年黄遇奇在少年的身体里,重新跑步,才发现自己从来没放下过理想;少年魂魄黄遇奇在中年人的生活里,看到了金钱对自由的束缚,成年人对生活的妥协。
电影将理想和现实的错位呈现出来,引发观众对人生选择的探讨。
电影里有些台词越品越有道理。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少年觉得43岁是妥协,43岁才懂得18岁的热血无畏有多珍贵。
年轻时总觉得长大是件特酷的事,真到了中年,才开始怀念当年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自己。
看完这部电影发现,自己心态放松了,内心暖暖的,正如电影台词金句一样,只要心态摆对了位置,不论你正处在青少年还是中老年时期,一样可以过好生活。
对人生的热情重新加载,找回自己年轻时的自信是对自己最好的“医美”。
《奇遇》这部影片吸引我去看的是它的喜剧题材和演出阵容。
炎炎夏日工作了一天后实在是非常需要一部轻松幽默的喜剧电影让我在凉爽的影院里好好放松两个小时。
演员方面,贾冰和王皓领衔主演,还有李梦、郑合惠子、杨皓宇、翟子路、于洋、费启鸣、李乃文等等,这阵容凑在一起是既新鲜感十足,又有着很好的喜剧品质保证啊。
影片讲述了因为一场流星雨,43岁的黄遇奇(贾冰 饰)与18岁的自己(王皓 饰)互换了灵魂,社畜大叔老黄重返了十八岁,手握未来剧本的他,计划着踏上完美的人生,而神经质高中生小黄则是惊喜收获了大人体验卡,终于过上了没有人管束的自由生活,淡人大叔和中二少年就这样意外的进入了双时空的爆改逆袭之旅。
贾冰的杀马特造型真的惊艳到我了,真的是一次勇敢的挑战,不笑都不行。
表演也是生动自然,那是发挥超级稳的,片中两个时代的切换顺畅自如,不仅仅把43岁的社畜中年人的形态展现稳稳拿捏,18岁年轻热血的精气神也是尽在掌握之中,笑点也不只是依靠现在流行泛滥的谐音梗,而是凭借着自身一本正经的喜感,这才是喜剧电影真正好笑的原因嘛。
王皓的发挥也是超过了我的预期,不仅有18岁少年的朝气蓬勃,中年时期“少年感大叔”的圆滑世故也是表演的惟妙惟肖,让我很是惊喜。
还有之前饰演疯批公主让人印象深刻的李梦,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她主演喜剧,表演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丰富的层次,清新不做作,也是通过这部电影开拓了一个新的演绎类型啊。
不得不说的是杨皓宇饰演的老黄,每次出场、每个表情、每句台词都直击在我的心上,他更是带来了整部影片中最大的泪点,也是目前为止今年我看过的华语影片中最好最让人感动的父亲形象,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父亲,也展望几十年后孩子长大后的我自己。
我们常常会想如果能回到过去,我会怎样怎样,当真的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时你真正想要改变的又会是什么呢?
看完影片我不禁有了这样的思考。
生活的压力往往让我们很多人周而复始的重复着相同的作息和生活,如果可以自己选择抛开身份走出生活,我们到底会想要活成什么样子呢?
互换人生双方反差不大小沈阳脸上打什么东西了吗
很莫名其妙
这部电影它在情绪表达上,能给每个人带来特别好的安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部电影有第一层含义,表面上看是穿越时空的设定,40多岁的自己遇见了 18岁的自己。但其实它还有第二层深意,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多重人格患者的自我治愈过程,这一点可能很多观众看完都没能察觉到。简单来说,这部电影特别适合那些仍在挣扎、觉得自己还没达到理想状态的观众。看完既能开怀一笑,笑过之后能得到治愈,治愈之后还能收获希望。我想这就是在暑期档看这样一部给成年人的童话 最大的乐趣吧。
6.0/10,就当图一乐呵吧。
我喜欢抓娃娃的朋友说推荐我来院线看的时候我就不应该上当……大好下午时光……
除了最后靠强迫症拖时间,前面基本能扎实推进,演员们也都保质保量完成。但是对我这个晋江重生/穿越老读者来说,这个故事创意实在有点老套了。
旧瓶装新酒,没有太多亮点,但是没有太多毛病,中规中矩尚可一看的喜剧作品。
还是喜欢贾冰当年的小品
就是另一部《人生会议》啊,但好点,至少前半段是纯粹的包袱,快乐的喜剧。后半段陷入消费普通人,实在是太集中上映了这类主题的电影了,《长安的荔枝》《浪浪山小妖怪》,甚至《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已经emo了,普通人就是普通人,电影永远是电影,给予较高的目标未必是好事,悲观主义泛滥了,梦想只是梦想。
从杀马特海报、烂大街题材接近这部电影,不能不说是一段奇遇。路数不尽相同的贾冰和王皓,对喜剧节奏,特别是对对方肢体语言、行为模式的拿捏是如此精准,精准到单是模仿、交汇就足以产生诙谐效果,更难得的是本子远超想象地扎实,对照、反差、埋伏各有各的理,甚至各有各的妙。惊喜这种感知一旦构成,其实很能推动观感激流勇进,特别是,越来越觉得真性情的贾冰在诠释落拓、彷徨、懊丧时,很有代入感,就像一整个疲顿前程,生生剥给你看。而喜剧跟悲剧自是相互成全的宿敌,为43岁唯唯诺诺丧气,就会为18岁整顿职场吐气,可说到底,还是人在既定轨道上被社会、被规则更被自己规训,直至心气变成稀缺品乃至眼中钉。那么且在虚构世界里,简单为自己奋发一回,活上一段,就很欣然。
前半部麻花喜剧,后半部什么玩意…
最喜欢电影撕碎“穿越即开挂”的童话。时空可以折叠,但人性的弱点如影随形。那些妄想通过篡改过去拯救现在的人,终将在欲望迷宫中再度迷失,但电影最后轻柔地把你放下了,也许吹着生活的晚风,就能发现平凡的幸福也很好。
好无聊好俗套的片,最难接受的是还融君名...
剧本挺完整,整体完成度很高,无脑笑就完了,今夏的电影神仙打架,这部电影有点吃亏又比较沾光,不想看沉重话题的选这部不出错,尤其推荐情侣观看,愉悦度很高。
登味儿很重,两星全给脱口秀演员
那种年代感特别真,不是为了怀旧而怀旧,而是让你觉得自己真的坐上了时光机回到了十八岁。笑着笑着就被情怀击中了,太妙了。暑假档能看到这么用心的喜剧片,真的幸福。
对我来说,这电影最可贵的是:好久没有在影院如此纯粹地笑、纯粹地热血了。贾冰和王皓灵魂错位所制造的笑料;中年人回到青春以为一切尽在掌握的搞笑落差;青春叛逆期遇上牛马职场碰撞出的无厘头火花……是这个暑假我笑得最畅快且最无负担的电影。当然还有友谊的真心与假意,家人的疏离与相爱。人生的变数都在彼此的影响里,没有谁能真正绝对正确地指导谁,哪怕是已经经历过一次的自己。所以做好当下的自己最重要,实现当下的梦想最重要!所以,千言万语都汇成了这首主题曲《错!错!错!》……
。。。。
贾冰在片里的状态比较稳,喜剧包袱收得住,黄遇奇这个角色里那股疲惫劲表现得很自然。
剧本设计得很巧妙,虽然是喜剧,但故事线很清楚,每个情节都能自然而然推进到下一个,看下来完全不会觉得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