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人物都没讲清楚来龙去脉,太低级,靠人物自言自语,让人物自己说原因,比如二姐最后自己交代说了为什么不给钱,因为怕弟弟把钱糟蹋了,想留着大用,本昱的狠角色也是自己说自己的走向狠人和变态的原因,然后还是原生家庭,主人公也是自己说自己走向这一性格,归结于原生家庭,导演是不是原生家庭上瘾了,好像愤怒的海里面日本小仙女也是原生家庭。
这实在太老套,不光叙事老套,本质也老套,然后呢又搞了些荒诞巧合,但是功力显然不如宁浩,差了十万八千里。
再说演技,演技与年龄成绝对正比,小孩的演技简直糟糕透顶,很尴尬,年轻的两个男女角色还差一点能到及格线,配角猪肉小哥的演技稍强,再就是本昱齐溪和常远发挥正常,最好的是潘驼背和肥雪,肥雪排第一
脱缰者也到底是谁脱了缰,是离开了校园的小孩子犹如脱缰的马儿,还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马飞逃离了秩序的缰绳?
习惯用荒诞和暴力叙事的曹保平导演在这一部“津味儿”十足的反差感中给观众一种哲学思考。
片中以天津世纪之交为舞台,将黑色幽默嫁接市井江湖。
郭麒麟饰演的混混马飞因高利贷胁迫“绑架”外甥李嘉文,一场勒索闹剧引爆家族宿怨与人性困局,荒诞情节下暗藏社会批判的锋利刀锋。
亮眼的除了充足的动作戏份,在灯光设计和色彩运用上变得十分大胆,与之前主打灰暗色系的画面相比更浓郁,也更好的呈现出上世纪的风貌。
影片采用“失控螺旋”叙事模型:从个体债务危机→家庭伦理崩解→江湖规则坍塌,三层矛盾如多米诺骨牌逐级放大。
郭麒麟扮演的马飞作为反英雄主角,其“绑架亲侄”行为突破传统伦理底线。
导演通过孩童视角(李嘉文将冒险视为游戏)弱化犯罪负罪感,此处理或许会引发伦理争议,却恰构成对“规训社会”的隐喻:当法律失效时,荒诞是否成为弱者的反抗语法?
在荒诞与欢笑之间曹保平用最天津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生存和反叛的故事作为曹保平“者也”系列的新作这次他放弃了沉重的犯罪叙事转而采用一种更轻巧的荒诞喜剧风格通过一个看似荒唐的“绑架”外甥的故事展现了世纪之交天津城的市井生活与人性百态/曹保平是中国电影界公认的作者型导演《光荣的愤怒》、《烈日灼心》、《追凶者也》......他的作品始终保持着对社会现实与人性的深刻挖掘《脱缰者也》作为他“者也”系列的第二部作品延续了犯罪题材与荒诞风格却做出了大胆的创新他放弃了沉重的犯罪叙事转而采用荒诞喜剧的手法来探讨同样深刻的社会议题在视觉风格上也做出了改变与之前主打灰暗色系的画面相比这次在灯光设计和色彩运用上变得更加浓郁大胆更好地呈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时代风貌这种视觉上的变化与影片整体气质的转变相得益彰/影片最大的特色是其浓郁的天津地方色彩天津话自带的幽默感与影片的荒诞情节创造了独特的观影体验电影中马飞惹上了天津本地黑帮“大耍帮”上演了一出讨债戏码没想到这群黑帮分子的“专业手段”竟是臭豆腐攻击、电子针灸硬控这种非典型的黑帮形象打破了观众对于反派的一贯印象老大杨保全在电影中说着一口地道的天津话这种接地气的诙谐感与过往在大银幕上常见的“江湖大佬”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影片增添了许多喜剧色彩/《脱缰者也》将故事背景设置在世纪之交的天津90年代末的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旧的价值观念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每个人都在这个“脱缰”的时代寻找自己的位置影片表面上是一个喜剧故事内核却延续了曹保平一贯的创作主题:对家庭关系与人性困境的深刻探讨这个看似荒唐的"绑架"事件实际上是一次跨越代际的亲情救赎是对人性复杂性的呈现是原生家庭的创伤与代际和解而曹保平用津式抽象和黑色幽默来展现这场漫长的博弈写下那篇关于亲人的作文
脱缰者也 (2025)5.72025 / 中国大陆 / 喜剧 犯罪 / 曹保平 / 郭麒麟 齐溪
德云少班主的表演能不露怯,整体美术风格的年代感和整体胶片质感的黄色通调画面色温极舒适。
故事果然荒腔走板,想做齐溪人物复杂性,有想法但执行层面没平衡好,想黑色幽默又搞得不够狠,越到后面越扯淡,全员降智没脑子基本等于侮辱观众。
剪成个二十分钟短片当个荒诞小品凑合看,作为大电影这水平真是丢人现眼,曹保平出来挨骂。
脱缰者也:4.5分。
> 天津方言的幽默感也救不了的剧情漏洞,郭麒麟的观众缘也撑不起来的角色苍白,曹保平这次真的“脱缰”了。
《脱缰者也》这部影片,堪称2025年影坛一次令人唏嘘的“翻车”现场。
曹保平导演以往作品中的锋利与深刻,在这部影片中仿佛被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裹住了——外表看起来鼓鼓囊囊,一口咬下去却发现馅料稀疏。
影片讲述郭麒麟饰演的马飞因债务危机,打起了自家80万拆迁款的主意,进而策划了一起“舅舅绑架外甥”的荒诞闹剧。
这个本可深挖家庭矛盾与人性困境的设定,最终却沦为了一场逻辑混乱、动机不明的胡闹。
角色塑造:全员工具人,为剧情服务到失去自我马飞这个角色,仿佛是编剧用脚写出来的——嘴上喊着叛逆,行为却飘忽不定,一会儿不顾一切,一会儿又良心发现,变来变去想一出是一出。
他对原生家庭、成长创伤的探讨浮于口号,根本撑不起心理转变。
其他角色更是一言难尽。
齐溪饰演的二姐口中说为弟弟好,行动上充满控制欲,但剧本没给她足够的空间展现;张本煜饰演的杀手小六尤其生硬,一个人狠话不多的爆炸头杀手突然介入多方角力,没有任何背景交代,纯粹为了给追逃戏加把火;大姐夫用假癌症诊断骗钱买赛鸽,二姐夫跟踪偷拍前妻,这些支线都可以用来丰富故事和人物,结果只是潦草带过。
叙事逻辑:脱缰的野马,失去的方向影片自打马飞开着跑车从学校带走外甥之后,情节便一步步失控。
很多地方连刻意制造巧合都懒得弄,直接把人物降智或涂改性格来往下续。
看到一个多小时,观众忍不住会问:我是谁,我在哪儿,眼前这群人为什么非得走到这一步?
《脱缰者也》最致命的问题在于它在商业喜剧的迎合与作者表达的风格之间摇摆不定。
它既想保持曹保平作品一贯的批判性,又想要商业喜剧的热闹效果,结果两头不讨好,成为了一匹“没有方向的野马”。
强行和解:创伤与救赎的廉价处理影片前半段拼命渲染家庭关系的撕裂感,比如马飞对父亲的怨恨、姐妹间的算计,到了结尾却全都毫无理由地荡然无存,所有人毫无征兆地和解了。
之前争得你死我活的拆迁款矛盾,被轻飘飘地解决,仿佛那些激烈冲突从未发生。
这种强行大团圆的操作,让角色遭受的苦难显得毫无意义。
为钱争吵、为私心互相伤害的戏码,最终被一家人亲情浓浓去郊游的气氛抹平,透出一种强烈讽刺感——不是对现实人性的讽刺,而是对剧本偷懒的讽刺。
总结:一次失败的尝试《脱缰者也》证明了即使是有才华的导演,一旦失去了对故事的掌控力,也会生产出不及格的作品。
这部影片既不能让人相信它的故事,又不能让人共鸣它的情感,喜剧包袱抖得再卖力,也只能抖出一堆噪音。
综合评分:5分(不及格)。
建议观众可以选择重温曹保平的《追凶者也》或者《烈日灼心》,而不是在这部“脱缰”的作品上浪费宝贵的两个小时。
【2025SIFF主竞赛《脱缰者也》五星】影展片也好,市场片也好,全算上,《脱缰者也》是我在2025年看到的最流畅,最酣畅,剧情最饱满,节奏最好的华语电影,有劲、精彩、特别。
我太喜欢这个又疯癫又抓马,又复古又未来,又过去又当下,又怕怕又哈哈,又戏谑又厚重的电影,曹保平是怎么斟酌了又斟酌,掂量了又掂量,能在这一百分钟里装这么满的元素,讲这么癫的故事,又在尝试疗愈每个有“童年伤痛”的观众,而结尾又是那么大悲转大喜,我期待这部和曹导以往风格太不一样的,由“狠”变成“哏”的电影,能成为一块华丽大砖头,在上映后砸进这汪暗色的深潭里,溅起巨大水花。
不管你爱不爱“复古赛博”,你都会被电影的“红绿蓝黄”的强对冲影调和用光给深深吸引,太魔性了,又搭配倾斜构图,强化了夜晚的末世风,白天的废土风,你发现“诊断书”上是1999年,但天津变成了天垏,一点水的浪漫都没有了,变成了满眼黄土,变成了荒废之地,你就完全理解电影里的世界里尽是“脱缰之人”,这个地方都“脱缰”了,人怎么能不“脱缰”...只不过每个人“脱缰”的原因不同。
大姐因为姐夫脱缰,大姐夫为了鸽子脱缰,二姐尽量不脱缰但还是为了儿子脱缰,二姐夫为了抚养权脱缰,收高利贷的为了“钱”脱缰,六子为了“脱缰”而脱缰,猪头肉为了哥们脱缰,李嘉文一开始为了躲一顿打脱缰,马飞的对象为了爱脱缰...这里面貌似只有马飞的脱缰是被动的,小时候迷迷糊糊“被脱缰”,进了少管所,他不想脱缰也不得不脱缰,于是一个荒诞的纷乱的世界以及这个世界里的人被曹保平呈现给所有观众,这个世界的秩序需要你在故事里慢慢捋,反正和我们这个世界不一样,但真的不一样吗?
看完电影你自有体会,那便是我认为曹保平的电影更强的地方。
郭麒麟的表演很惊喜,曹保平导演是在框定了一个大方向之后给了郭麒麟空间,于是一个混不吝的浪荡少年跃然于观众眼前,你说马飞心里善?
但他真的挺混蛋!
你说他重情义?
但他真够荒腔走板!
你说他是不是废了?
他还有英雄虎胆的一瞬间!
李嘉文的故事主视角的设计非常妙,一个黑色的故事被孩子的眼睛观察后便有了亮色的质感,一部生猛的电影还多了几分轻松幽默,他说“那女的没眼珠子,那男的像从精神病院出来的,我老舅也不像是好人...”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这么精辟?
年纪轻轻就做观众嘴替,替得还那么好。
有两场戏极度流畅我极喜欢,一场是马飞和女友吵架,俩人走在荒草丛里,一路走一路吵,最后女友停在荒草中的破船边,灵光一现一现又一现,这不就是“未来世界”吗,对白的节奏也好,俩人的前史小传够足,爱的精髓尽显;还有一段是马飞家的“臭豆腐大战”,群戏对文戏为主,稍加点动作,节奏那么好,镜头调度同样好,元素道具用得也好,透着大银幕都有“味道”,太成功了,也太有“平行时空”的“垏门味了”。
还有很多小细节,你都能看到,而且一定要仔细品,那里面全是内容,还有说天津话的林雪、说内蒙话的张本煜、说着最狠的话做着最有爱的事的孙安可、还有齐溪、常远、刘亚津、甘昀宸...怎么能所有人都这么好!
要不是群友线报优惠力度巨大,我都不知曹保平又有新片上。
感觉是毫无宣传悄无声息就上映了呢。
曹保平的风格没变。
也有被一些黑色幽默的部分笑到。
可这个故事,真的是,太假了。
整体倒也说不上特别难看,但确实不能说好。
只是因为捡了一块表,(不管犯罪证据的嘛?
),就要被关进少管所三年?
这个故事的起因就有点经不起推敲。
而九十年代的普通人用20万买鸽子,还是过于抽象了(就算是为了倒腾繁殖赚钱,这金额也很离谱)。
以及1995年天津的房子拆迁就能到80万吗?
郭麒麟虽然努力,还是显得力不从心,不过这个人物在形象设定上就很欠缺。
前空中小姐死心塌地爱上江湖小混混,为他失去一只眼还要为他生孩子,就郭麒麟的形象,信服力完全不够啊。
小六这个角色就更刻意,为了荒诞而荒诞,毫无逻辑和动机,总体就是两个字虚假。
整部剧最好的演员是齐溪,表演很到位。
郭麒麟和齐溪在《边水往事》里是一对毫无cp感的姐弟恋,怎么看怎么不般配,在这里成真姐弟就顺眼多了。
故事虽然设定在天津城区,然而后半部分的车店,荒野,破庙,燃烧,却又是那么浓郁的西部风味。
从《狗十三》到《涉过愤怒海》再到《脱缰者也》,曹保平是和原生家庭杠上了,却一部不如一部。
一有事就扯原生家庭的痛,其实也挺烦,这世上就你有童年伤痛吗?
童年伤痛了就可以杀人放火不讲理吗?
我还是喜欢曹保平的早期作品,没有那么多刻意。
《烈日灼心》可能也是导演自身再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去年《涉过愤怒的海》就不是那么喜欢,今年还要更进进一步探讨原生家庭的痛,哎,难评。
如果故事本身站不住脚,就算充斥方言喜感和各种噱头,依然流于虚假悬浮。
想起前不久饶晓志的《无名之辈2》,同样想问一句:导演你知道自己拍的是什么嘛?
一句话总结:全剧没一个正常人,全是神经病。
——2025.08.23成都红牌楼万达影城(P.S.万达红牌楼真的是太太太破了,尤其卫生间)
6.17上海影城sho场次。
很难讲这个电影有什么剧情;很难讲天津的作用是什么;很难讲为什么女一的部分都看着像毫无作用的MV,为什么这么巧合的拍的这么唯美,很难讲新时代的编剧水平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现在编剧的门槛到底是什么,是爸爸是谁,二舅是谁吗?
都很难讲。
不难看出,在限制+人情+关系户的背景下,曹导很难还原出当初的电影的水准了。
希望曹导未来还能有一些纯粹的创作初衷。
今日的票钱算做曹导以往电影的啦。
莫名其妙就想笑。
虽然荒诞,但是天津话太有意思了,不管逻辑就被剧情带着走。
父爱的缺失导致大林子对父亲的理解是偏差的,但经过一系列的事情在写作文的时候,他应该成长了,也许父亲是爱他的。
结尾有点荒谬,一个照明弹烧了房子,这样给人的感觉应该是三个人全完了,结果又是复活场景,我的逻辑应该是警察攻进去。
这个时代出现枪是对的吗哈哈哈。
还有美女姐姐开车乱撞,很扯很搞笑
荒诞背后的津味烟火与人性微光~天津的电影太少了,这些年在大银幕上看到的城市故事,不是上海的弄堂风情,就是北京的胡同烟火,偶尔有方言电影,也多是川渝、陕甘的调调。
而天津话的特色,那股子带着拐弯儿的幽默,那几句挂在嘴边的“嘛呀”“介似嘛”,还有老少爷们儿说话时那股不紧不慢的“逗哏”劲儿,明明是刻在DNA里的熟悉,却很少能在光影里找到共鸣。
影片开场,天津街头,混混马飞背井离乡多年后归来,却陷入了高利贷的泥沼。
走投无路之下,他竟想出“绑架”外甥李嘉文来勒索钱财的荒唐主意,一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就此拉开帷幕。
这部电影最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它对天津方言的巧妙运用。
当熟悉的词汇从角色嘴里蹦出来,就像一把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天津人记忆的大门。
郭麒麟作为土生土长的天津人,更是将天津话的幽默与俏皮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那带着拐弯儿的腔调,每一句台词都透着浓浓的“哏儿”味,让人忍俊不禁。
而一众配角,无论是林雪、刘亚津、常远等天津籍演员,还是努力说方言的其他演员,都让这津味对白毫无违和感,就像真的把观众拉进了天津的大街小巷,听着邻里之间的嬉笑怒骂。
剧情的荒诞更是《脱缰者也》的一大亮点。
马飞本以为“绑架”外甥是个简单的计划,却没想到状况百出。
“绑架小队”几个人各怀心思又状况不断,姐姐姐夫为了找回孩子也是各显神通,再加上债主的横插一脚,三方势力碰撞在一起,让整个故事彻底脱缰。
他们在天津的街头巷尾、废弃工厂、郊野荒地展开追逐与周旋,各种意外和反转接连不断,让人看得目不暇接,前一秒还在为他们的荒唐行为捧腹大笑,下一秒又被紧张的情节揪起了心。
但在这荒诞的剧情背后,影片也有着对人性和生活的深刻洞察。
马飞看似玩世不恭,实则内心渴望着亲情与认可,他的荒诞行为不过是对命运的一种反抗。
而外甥李嘉文,年纪虽小,却在这场冒险中逐渐理解了舅舅,两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在荒诞的旅程中愈发紧密。
就像天津这座城市,表面上充满了幽默与诙谐,内里却藏着坚韧与温情,那些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都是天津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到,生活也许充满了荒诞与无奈,但只要我们怀揣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人的爱,就能在这脱缰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温暖与方向。
【贤Movie观影团】
张本煜已经成为和冯远征、焦刚、蒋奇明一样的,让我生理性恐惧的演员。
轻松、幽默,人物形象鲜明!之前曹导还真没拍过这类型的片,边水喜欢上郭麒麟,这次马飞也灰常出色。
林雪的表现也值得说一句,天津话讲得出乎意料的顺畅,角色形象和整个片子的调性契合度很高,带入感特别强
现代寓言,一场全员放飞的荒诞喜剧。曹保平再次展现出惊人的群戏调动能力,黑色幽默一个接一个。在天津哏都方言的全面加持下,你可以从第一分钟笑到最后。开场的传呼机、门夹核桃和90年代风情的室内布景,观众就瞬间穿越到千禧年的中式梦核场景里。拜神、放鸽子、佛头等桥段,更是前后呼应,经典的曹氏回旋镖一旦掷出,你就知道啥叫乐极生悲。屁子不断追问舅舅“你是好人吗”,而马飞一辈子从未得到别人的信任,甚至包括最亲的家人和女朋友,背后折射出的还是中式家庭教育的悲哀。有时候我们渴望的不过是一句认同,而不是往你碗里夹块肉,请不要羞于说出我爱你。
影片里的金表事件特别有象征意义,它成了马飞一生的枷锁。从少管所到后来的绑架,都是围绕这个阴影展开的。
要不你给我绑架了吧
影片里那只鸽子让我印象特别深,一瞬间觉得自由了,下一秒却被打落。和马飞的命运完全呼应,看着心里凉凉的
开头质感还挺好的,但是后续情节全靠人物降智和发疯推动,谁看谁着急
天津方言自带喜感,几乎全员天津演员配置语言层面太有乐子了,好宝来看,小bk走开!看完的秒懂。
曹保平已经失去幽默感 而郭麒麟又都是谁在捧
好可怕的一部电影,持续不断的鬼吼鬼叫与哭泣,所谓地域特色就是层出不穷的脏话,再加上语无伦次的笑点;甚至感觉这个故事都没有很好的讲述,好像发生在另个地方的《边水往事》前几集还没展开的样子。上次看到那么崩溃、又有着很相近设定的电影是《无价之宝》,真的是相互传染。
角色塑造极其精准,不靠长篇独白交代背景,全靠细节一点点堆上来,性格、关系、欲望都藏在语气和反应里,太真实了。
如果知道曹保平的八卦,可能会容易理解“愤怒海”里的父女关系和这部电影里的男女角色。上次“愤怒海”里演员就处在歇斯底里的情绪里,“脱缰”的演法也试图延续上一部的风格,主打一个癫狂和闹剧,角色不论男女都是极端负面,让人讨厌,同时“脱缰”也放大了“愤怒海”剧情和人物行为欠缺逻辑的缺点,电影越往后越糟糕,最后只剩下导演如一匹脱缰的老马了。上次大家可以硬夸演员表演,这次整部电影盘下来,实在是没得夸了。
基本都是神经病,癫狂过火。看的很累,没有任何愉悦感。
者也这个系列的黑色幽默是延续的,几处扣子回转压辙又好玩儿又精准,比如那个开枪后的仓颉像佛头。天津话这方言一出口也能立马逗你笑,甚至能展现“精神状态”,这个城市不能是一种土壤吗?原来天津也有如此西部感的世外之地。当争斗掉落市井,小孩儿误入成人的丑恶世界,鸽子飞出窗外又被拔了毛,所以结尾成为一种回归童真的必然,没有消解警示也没有停止释放善意。//25SIFF
精神状态师承冯小刚,问鼎今年脑残最多的电影,结果一帮脑残还都活下来了,那你叫嘛的黑色电影,技法和风格上比《涉过愤怒的海》差远了,一种被工业废料PUA了的电视连续剧质感,不知道是不是《边水往事》带的
神庙的幻象场景特别有氛围,荒诞气质被推到顶点,画面真的很抓人。
#27thSIFF10# 感觉一群不正常的人在一起闹结果玩脱缰了,带点绑匪气质的电影,充满了黑色幽默。整个事件的过程很搞笑,结局并不完美,郭麒麟的映后比电影更令人开怀大笑。
影片虽然主打的是喜剧色调,但拍得特别有质感,节奏也不拖,尤其情绪的起落和转场处理得很细,导演没偷懒,这才是成熟的黑色幽默。
男人主题的贯彻到底:骂街、撒尿、恨(爱)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