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个脑洞,韩泰柱真的醒了吗?
如果安科长真的是他的主刀医生,为什么梦境里安科长一直是坏人,并且在最后安科长说带他回家时,他却选择去救队友,在潜意识里这两个选择就是回归现实还是留在梦里。
他选择了留在梦里,却被救醒了,这好像有点不太对,小编想起《盗墓空间》,韩泰柱是不是进入了第二层梦境?
他知道他的选择很可能导致无法被救醒,但现实世界还有一直守候着盼他醒来的母亲,有一直担心着的前女友,还有逍遥法外的歹徒,这些未完的事情让他无法心安理得的留在梦里,于是他创造了第二个梦境——回到现实。
这有四个依据,一个就是刚才说的他没有选择跟现实世界的主刀医生走,却能醒过来;二是他跳楼后那么恰巧的再次昏迷,而不是直接死亡或者别的什么非昏迷的伤势,怎么那么恰巧?
三是,他为了回到梦境,选择以跳楼这样决绝的方式,却在回到梦境的时候又接到来自首尔警局的调回令,他既然已经选择回到梦境,又何必再在潜意识的梦里再造一次选择?
第四,如果在现实世界里安科长真的是主刀医生,就是救命恩人,韩泰柱即使没有心存感激,也不至于有不满情绪,但回到梦里安科长仍然是坏人的角色,韩泰柱还任由队长殴打安科长?
所以很可能安科长还在现实世界里手术救他,他以为自己已经处理完现实世界的事情,拒绝再回去,因此安科长就彻底成了坏人。
所以这或许就是韩泰柱潜意思梦境里再造的第二层梦,让他把现实世界最后的牵挂都处理完,就可以安心的回到梦境救队友们,再无牵挂的永远留在梦中世界。
这一个脑洞源于生活中无处不在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忽略的自我欺骗机制,最典型的便是前几年流行的一本书《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为了心安理得的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域,我们用各种方式做出了我们很努力的假象。
例如很努力的看书,但是看的都是什么书?
看小说自我安慰是提高自己的文学水平,看心灵鸡汤说是提高自己的精神力量,但是我们连怎么选一本好书都不知道,连如何有效的看书都没有学习过,如何高效的看书都没有兴趣去训练一下自己,我们又真的是在努力吗?
但是what cares?
我觉得自己很努力就好,这样我就安心继续这样了。。。
韩泰柱最后被救醒了,发现这一切都是他在昏迷中潜意识的梦境,而回归现实的他虽然破了案回到了之前梦寐以求的广搜队,但同时也回到了孤独和冷漠中,这让他异常想念梦境中可爱的队友们,在什么才是幸福的纠结与拷问中,最后他走上了天台——这是全剧的高潮,我们到底追求什么样的生活?
一场大梦让一个人主动放弃生命,而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幸福的生活是什么?
答案从来不在于真相,在于你愿意看到的现象,只要你是真的开心,真相并不重要。
所以,这次“醒来”或许只是韩泰柱完全开始火星生活前最后一次地球扫尾之旅。
这个简介跟365逆转命运的一年很像啊,为了郑敬淏Mark一下看完了,跟365不一样。
至少365还能圆一圆,这个最后两集莫名其妙。
结局必须扣一星。
以下严重剧透警告看到第14集还在想1988年的生活是为了让男主能够信任别人而存在的吧,毕竟以前的他谁都不信活得太封闭了。
谁知道画风一转1988年组以现实中全体殉职结局,而1988年的坏人金科长现实中把男主救活了。
编剧你是想告诉我们什么。。
15集勉强还能自圆其说,毕竟男主早几个月就研究过30年前的案件,1988组的几个人早就存在于他的潜意识里,而那几个人现实中就是殉职了,所有的事可以闭环。
谁知道画风一转,妈妈和前女友都告诉他你幸福就行,然后男主真就自杀了,现实生活得有多让你失望你才会这么选择啊。。
明明有那么多人爱你尊敬你好不啦。
最无语的就是最后一集。
救活了1988组,又有了最后一次回归的机会,结果又放弃了。
分不清梦境与现实?
有哪个现实能看到30年前的自己啊。。
结局主角都在笑着,我却笑不起来,这样结尾太让人绝望了。
彩蛋又是什么,郑贤奭又冒出来了,以后男主就在梦境里无止境得跟这些凭空捏造的人和事玩游戏,现实中却有老母亲在为他天天垂泪吗?
16集看了个啥,让人生气
如果是《穆赫兰道》,那么医生的解释就是完美解释。
如果是穿越,那么,医生的解释就是且仅仅只是医学理论,但班长根本超越常理。
前者理性,后者感性。
这就像你要不要选择相信少年派是否遇到过老虎,经历了一场华丽冒险。
在穆赫兰道的世界里,没有穿越这件事,所以韩泰柱已经死了,分不清梦境和现实,结局可以理解为:精神错乱跳楼以后还没有立即脑死亡的短短时间内,泰柱续上了前缘美梦,然后心脏死亡、脑死亡。
(当然如果有第二部的话,他也可以再醒一次,只是不知道跳了几层楼,有没有这种小生还概率。
)而在火星的世界里,韩泰柱穿越回去,死亡的只是2018年的他,同样的他于平行世界获得重生。
大部分故事作品中,“穿越”的游戏规则普遍是:不能改变史实(指真实的历史事件比如嬴政称帝),或,改变历史一定要引发蝴蝶效应(《仁显王后的男人》,或,不仅改变历史,还要改变所有当事人(现在时)的记忆(《九回时间旅行》,《365:逆转命运的1年》)。
如果是“穿越”的解读,韩泰柱回到现在时以后,母亲可能可以透露出更多信息诸如:“好在啊,当时有一个和你同名同姓的警察,在你父亲出事后对我们很好”,“就是他找到了你,还记得吗?
”剧中却没做任何更多信息传递。
所以其实故事在构架之初应该就已经确定了两种解读。
我不认为回到现实是梦中梦,刀片划破手不疼不一定是客观表达,而是一种主观上的“我如行尸走肉般活着”。
开颅手术没剃头发,应该属于剧作问题,而不是一个(供观众去进行的)分析线索。
毕竟从头到尾看下来,本剧有非常多不严谨的疏漏,它并不是一个硬核推理(最多只能算悬疑),很多地方有破绽和bug,但我已经不想挑了。
因为我的解读是穿越。
因为我哭了。
因为当我能清楚区分我个人世界的穆赫兰道,就会更容易爱上逻辑基础完全不同的穿越故事,相信重案三组都是活生生的人。
看着韩泰柱手里关于组员们殉职的历史记录,我哭得好心疼。
从小到大,我一直有各种宏大世界观的梦境。
我有记梦的本子。
我反复去同一场景。
梦醒之后我清清楚楚明白它们只是梦,是潜意识,是现实生活某些细节的折射。
但我也依稀怀疑过,于我而言,那些只有我见过的神秘莫测的宇宙、光怪陆离的建筑、千奇百怪的动植物和可爱有趣的人们于我而言,只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梦)、几小时(长梦)、几分钟(短梦),然而对那个世界而言,我可能是它们的全部,他们始终在原地等着和我相遇。
只要有一段时间没做梦,我就会好怀念我的火星生活。
无论是理性派还是感性派,人们永远会和自己的梦境世界有着灵魂链接。
这部剧在硬推上不够圆满,但是,后劲真的好强。
谁能想到向来最会拍悬疑的OCN,这次却借着悬疑的壳儿,拍了部温情脉脉的“寻找归宿”的故事。
所谓的”穿越“回1988,不过是男主潜意识里编织的一场梦。
编剧不仅在前十几集不断地铺垫韩太柱与现实世界医生的对话,更是在最后两集圆了所有的伏笔。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梦境中所出现的所有元素都基于记忆基础。
因此,韩太柱并没有穿越改变任何事情。
只是根据自己的记忆创造一个世界:父亲死亡的真相来源于韩太柱亲眼目睹却刻意遗忘的记忆能把韩太柱调回首尔(调回首尔暗示着苏醒)的金科长来源于现实世界里帮自己做手术的医生(手术成功就会醒来)三班的伙伴们来源事故前翻查的未结案的档案记录……整个1988发生的故事,说到底都只是男主根据自身记忆编造出来的。
而在故事里和他出生入死的三班所有人,都早已死在了1988年的“黑社会袭击警察”事件中。
EP15,男主韩太柱从昏迷中醒来,回到2018年。
前女友平安无事;关于父亲的记忆全部复苏;美甲连环杀人案完美解决;心心念念的广搜队不仅回去还升了职……看起来好像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可韩太柱却觉得,什么实感都没有。
他站在屋顶上按着自己的心脏,一片寂静。
到底什么才是梦?
是能够听到心脏震动的1988,还是听不到心跳声的2018?
回到2018年的韩太柱,依旧没有朋友、没有爱人。
冷漠又疏离,像是和整个世界都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命案现场也是独来独往。
这些曾经习以为常的孤独,全都变成了对1988的人事物入骨的思念。
如果是1988,命案现场一定会被三班那群家伙闹翻天吧!
可是如今都没有了。
没有了大嗓门的三班的男人们,也没有了那个总在身边轻声细语帮忙分析案件的Miss尹。
他站在寂静深夜里,不知所措。
那些比2018年还要真实的1988,真的只是梦吗?
韩太柱闭上眼,毫不犹豫地从楼顶一跃而下。
那一刻,他甚至没考虑过这样做是否会彻底死去。
那一刻,他只想重新陷入昏迷,救回死在了1988年“黑社会袭击警察”案件里的三班。
有人说韩太柱其实是精神病患者。
但我更偏向于现实中的韩太柱拒绝了2018,选择变成了植物人,永远活在自己潜意识编造出来的梦里。
所以重新“回”到1988年的他,成功救下了三班。
所以苏醒过一次、知道杀父凶手当年只是假死的韩太柱,再次“回”到1988年时才会立刻修改潜意识内容,从而接到凶手的来电。
所以不用怀疑,1988也好,三班也好,都是假的。
但到底什么才算是真实?
这也是这部剧无论英版还是韩版,都别具一格的地方。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梦是潜意识欲望的满足。
韩太柱幼年时亲眼目睹父亲施暴,又被人枪杀。
成长的过程中,他从来不曾真正的敞开心扉。
只相信自己,不相信任何人。
就连恋爱过的女友都不知道韩太柱喜欢棒球。
2018年的韩太柱,甚至不懂怎么“笑”。
可在梦中的1988年,他一点点变了。
他变得会相信别人,变得柔和。
变得不再总是把规矩挂在嘴边的不近人情。
会抿着嘴笑着看系长揍人。
会耐着性子看大家发疯犯神经。
会和三班的伙伴勾肩搭背,又唱又跳。
甚至抛掉了身上那层枷锁,连骂人的手势都出来了。
有并肩作战的伙伴、有亲如家人的同事……被人信任,也信任他人。
被人理解,也理解他人。
这应该一直都是韩太柱潜意识的欲望。
所以他的1988年,有总是在他对“生”迷茫时拉他一把的Miss尹。
有就连送吃的都粗声粗气却总是照顾他的系长。
有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离不弃的三班。
有人说,男主只是逃避现实的loser。
但《火星生活》所思考的恰恰是“如何来定义活着”。
活着的证明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
站在上帝视角的我们知道2018是真,1988是梦。
但对韩太柱来说,醒来的世界,毫无意义。
他感觉不到任何的东西,割裂的伤口都无知无觉。
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是虚无的。
可他却在1988找到了活着的感觉。
尽管刚来这个世界的时候,他非常不适应。
想尽办法要回到2018。
但随着对这个世界投射了越来越多的情感后,再回到2018过上曾经那种生活后的韩太柱,却发现2018带给他的只有虚无。
那一刻,1988是现实还是虚幻都不再重要。
因为至少对他而言,那个世界是有意义的。
什么是活着?
当你感觉到活着的时候,你就是活着。
什么是现实?
能让你笑着生活的地方,就是现实。
EP16,大结局。
韩太柱撕掉了调回首尔的令状。
关掉了呼唤他醒来的电台。
他选择留在乡下,选择留在1988,选择留在潜意识里。
他的身边是笑得肆无忌惮的三班。
他坐在副驾驶上,眉眼弯成了最幸福的模样。
小轿车一路向前,这就是韩太柱选择的意义。
这也是韩太柱的真实。
最后再次为《火星生活》“辩驳”一下。
麻烦别再对比《信号》等等的韩剧了,根本就不是一个内核。
最最重要的,是这部剧“悬疑”只是辅助。
比起案件的写实和高潮迭起,我更想看三班插科打诨的日常100集。
想看几个糙老爷们互相“嫌弃”。
想看韩太柱无语的白眼。
想看班长和软萌萌的Miss尹郎有情妾有意。
当然~还有系长和班长不可不说的基情。
虽然《火星生活》充满了心理学和哲学思辨。
但究其一点,终究是那句——你是否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J。
2018年08月【豆瓣存稿】全文首发微信公众号K社
更新:剧评发表了半个月,感谢阅读和点赞的各位。
首先,我要说的是有一位同学质疑我最后一段抄袭了“百度云音乐”的乐评,我本来要回复的不小心按了删除键(是的手机豆瓣就是这么不好用,连个删除确认都没有,点上就直接没了……),不好意思,但是我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它来自《假日》这部电影的百度百科…(手机端吐槽二:没有办法插入网址,规范转载;甚至不能加粗以示区别),你看到的网易乐评其实也是“转载”(如果他没有像我一样说明的话那就是抄袭)。
关于一些对于这一集的其他意见我也都看了,大家说的都很对,说实话从全剧整体流畅性而言,忽然插入这个案子多少有些突兀(我之前所说的“无缝植入”指的是作为翻拍剧植入本土案件的无缝,不是指全剧节奏),也能看出编剧有些意图过于明显的试图走捷径打动观众(这种具有强大群众基础和重大社会意义的案子太容易引起共鸣),但是我仍觉得把这个案子写出来,在当下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想想刚刚结束不久的三星太子案,想想刚刚四周年的世越号的孩子们…至于说编剧对案情的编辑不够严谨的,当知道这是真实案件改编之后,不知道还会不会继续找毛病。
诚然,作为一部戏的一集,编剧肯定没有《假日》电影一样做了两年准备采访大量当事人里最大限度还原真实历史,但至少在大的情节走向上没有问题…以前曾经看过一句话:“小说都是有逻辑的,不然读者不干,现实生活就不用”,大概是这种情况最好的注解。
别的不说,但就是池江宪要求听Bee Gees的《holiday》这一情节,如果不是真实存在,大家是不是会认为编剧简直疯了,居然写绑架犯的要求是听歌(剧里系长在听说这一要求时不也讽刺的说“这货真是浪漫啊”),然而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才留给我们了这样让人心碎的bgm…真实自有力量万钧…—————以下为原答案————是的,这是一篇只关于第七集的剧评…这部剧从一开始就在追,虽然大多是韩国翻拍剧要么有热度没口碑(比如步步惊心),要么有口碑没热度(比如傲骨贤妻)但至少有一点:他们的翻拍基本在逻辑上无硬伤而且本土化的非常流畅,没有水土不服(想想我们连抄袭的综艺都要搞一堆跟原版一样但国内并不常见的道具),所以一路追下来,可以说保持了ocn的一贯水平,但没有太大惊喜,直到第七集…第七集无缝植入的“池江宪案”!
在这季的最后当“李”江宪(因为本剧的地址是架空的,所以人物也只能换个姓)喊出“有钱无罪,无钱有罪”的时候,好多弹幕刷出来的都是“88里成爸也说过”“88有一集的分标题就是这句”之类的,当然我们没有义务了解他国的历史,但是要知道本来这句话的出处就在这啊!
成爸从新闻上看到了并学会了而已…池案至于韩国意义就是这令人振聋发聩的8个字一巴掌打醒了沉浸在刚刚举办了奥运会自以为歌舞升平从此走上康庄大道的韩国!
廉班长在这集里的演技简直大爆发~(p.s:只有我觉得他撞脸男神李政宰么…)始终让观众随着他的情绪在起伏,当最后他含泪向军警和记者说出那八个字的时候,简直催泪到爆炸…剧中系长在跟他们谈判的时候说:如果你们觉得冤枉要向有权势的人讨说法,把枪口对准无辜妇孺算什么…弹幕又是一片叫好,但实际情况是池江宪曾经向法务部投书无数但都石沉大海,最后做出越狱绑架的行为也只是为了引起社会关注,对人质秋毫无犯…这就是令人心碎又无力的真实世界…这一集在最后“李”江宪临被击毙之前也用了Bee Gees的《holiday》做bgm,关于它,2006年的讲述池案的电影《假日》的百度百科上有一段让人泪崩的故事:1988年池江宪与警方对峙时,曾要求播放Bee Gees的《Holiday》,但由于警方的误取,只找到了当红乐队Scorpions的歌曲,电影假日的制作公司了解该细节之后颇有些举棋不定,是应当尊重事实还是应当在电影世界中让人物满足,最终决定选择后者。
但这首名曲可不是白用的,原曲的使用费高达12万美元,为了省些银子决定支付6万美元只使用音乐。
可是两位主演李成宰和崔民秀坚决不同意,甚至表示愿意自己掏腰包补贴购买原曲使用权,也许是为了成全他们的诚意,最终Bee Gees方也进行了让步,决定以9万美元成交。
这9万美元究竟值不值,听到Bee Gees乐队那令人心颤的音乐就知道了,再配上主人公含恨诀别的电影画面,更让人感慨万千……
就是miss尹和泰柱之间的互动的那种“爱情”。
也许很多人喜欢系长和泰柱之间的cp感,但是我看的过程,看完后一直为男女主之间的情感交流所心动。
女主很好,相貌甜甜的尤其那双眼睛,大大的,总是忽闪忽闪的,透露着灵气,每次她期待的,偷偷看着泰柱的时候,小女生的喜欢展露无疑。
而且她很可爱,歪头的样子真的反差萌呀。
她和泰柱的互动,小心翼翼的的关注对方,是那种淡淡的甜。
两个演员一些小细节小表情,比如暗喜窃喜表演的很到位,也很真实。
现在好多小说影视中这样纯纯那个年代特有的爱情都很少了。
仅个人观感,不用杠,杠就是你对。
看完觉得整个剧的逻辑其实是非常清晰的,到15的时候其实已经把前面的伏笔都圆上了,这不是穿越时空,而是男主昏迷时候的一场梦。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他梦中大部分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他有阅读过卷宗的基础)但是只有安科长是他自己构建的人物。
在现实中安科长是他的主刀医生,所以我觉得这个地方其实就象征着他的求生意识,或者说回到现实世界的欲望。
对应在梦里安科长是唯一可以带他“回家”的人,但在最后他毅然地逮捕了安科长也就说明他彻底放弃了回到现实世界。
所以我觉得很明显结局也不是开放式的,因为一切既已发生,不可改变。
剩下的其实是男主的执念,通过他毅然决然的一跃而下得到了“实现”。
在现实生活中三班其实早在袭警案中就全体殉职,有可能是在调查这个案子的过程中,让本来就有心理问题的男主留下了心结。
(男主的心理问题很可能来源于小时候的痛苦经历,家庭的巨大变故让他完全封锁自己的内心,不向外界打开一点心门,不信任任何人。
三班是第一个慢慢打开了他的地方)所以这个结果其实是不可能改变的,那能改变的只有男主自己的意识。
所以这个剧其实非常致郁,因为最后看似超级美好的阳光下,五个人开着车唱着歌奔赴现场,只是五个灵魂的再次相遇。
所有美好的都只存在于不存在的世界。
(这个时候可能男主还没死透,也许又进入了昏迷,因为他还能听到外界的声音,但他自己已经放弃了)感觉圆满了但其实完全意难平,为什么只在彼岸才能弥补曾经没有做到的一切(男主跳下去之后三班第一次有钱聚餐,男主第一次跟着唱歌跳舞,终于要和尹巡警一起去看电影了,这些其实都是现实中的遗憾)但有一点我也非常感动,因为这本剧非常“反传统”,一般都是强行灌输很多鸡汤,告诉大家生命的美好,现实是不可放弃和替代的,不过经历了多少苦痛和煎熬,都要这样受着,因为所谓的现实是不可替代的。
但如果人可以做梦,为什么一定要放弃做梦的权利呢,(这也让我想到如果分不清梦和现实的话,选择梦大概也不算逃避)如果一个地方已经让你痛苦难耐,为什么不能做一次逃兵呢。
也许并不是所有坚持都伟大,尊重自己的内心,拥有给予自己快乐的能力,怎么不是另一种负责。
也许“逃避可耻,却有用”。
希望我们都终能找到让自己内心平静的地方,和能治愈我们的人共处。
(为什么不能出一部衍生剧🥹三班的插科打诨看不够)
我最喜欢的是尹娜英巡警。
其实刚开始看的时候,我最讨厌的就是她了。
可能因为她不是那种第一眼美女还有她那不起眼的职务担当 等等都让人生不起好感。
但看到后面,就越发的被她那温油的嗓音所折服,不得不说她的嗓音真的好温油好温油,好像能将一头发怒的野兽的情绪抚平。
还有就是她似乎每次都能从别人所忽略的地方发现问题从而得出破案的关键,天知道这对一些难解的谜案来说是多么重要啊,再加上男主老是在关键时刻耳鸣,发病,好几次都是多亏尹巡警的好身手才将坏人制服。
还有她每次都会一丝不苟的把本职工作完成了再去仔细地分析案情,在自己的小本子上写下脉络,做出分析等等,这种敬业的精神我为之感动。
还有由于男主的“实事求是”导致警局里的另一位李警官失去工作,到晚上男主请求尹巡警的帮助时,我以为她喜欢男主肯定会一口答应,没想到她竟以自己晚上有约来做推辞,可见她不是一位被感情蒙蔽双眼的脑残粉,她心里还是很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还有就算李巡警之前对她有过言语上的冒犯,在他出事后,尹巡警还是会不计前嫌地帮他向男主求情。
最后我为我亲爱的尹巡警打上四星......
我在上上篇《骗子》的影评里提到配角之一朴圣雄的表演很稳重,看着就让人放心。
吾友十六说她喜欢朴圣雄,有他的剧就稳得住,他和郑少女演的《火星生活》,他俩同框就特别好笑。
是你这小子撞我的车吧 既然是十六推荐的,那就要看起来。
先看了下介绍,豆瓣打分有9分,那是很高了。
韩剧在豆瓣的评分一向虚高,但这剧是改编的2006年的英剧《火星生活》,豆瓣上英版第一季8.6分,第二季高达9.1分,那就是剧本本身就非常好。
美国在2008年也翻拍了,评分不高,7.1分。
能够把9分的剧拍成7分,那真的是大老美不屑于体现老英式的低回婉转,这个特点在很多翻拍自英剧的美剧里都有,风格完全不同,水土不服是正常现象。
《火星生活》海报 韩国版的《火星生活》在2018年6月播出,编剧一栏里除了英剧原来的作者,韩国编剧叫李大日。
这个编剧的作品没看过,作品列表里他有四部,最受好评的作品是李政宰主演的,那估计笔力不错。
导演李政孝,这位是个熟人了,《爱的迫降》的导演。
我一直疑惑为什么《爱降》片头来客串的是郑少女,孙仙和少女以前没有交集啊,这下有答案了。
导演上一部作品的男主角来下一部作品里露个脸,多么顺理成章。
据《爱降》编剧朴智恩说她在18年8月已经和李政孝在沟通了,这个时候的李政孝应该是刚完成了《火星》的拍摄,在准备下一部作品,看了剧本第一集,就把郑少女和朴圣雄列入了客串名单。
这部片子里有很多小配角都出现在《爱降》里,像世丽的左膀洪组长,在这里演一个小酒馆老板、 大佐同志是这里的科长、罪犯金珉锡是《爱降》里的国情院小哥、少年金珉锡演窃听员的儿子宇弼。
洪组长演一个小酒馆老板
大佐同志是这里的科长
罪犯金珉锡是国情院小哥
少年金珉锡演窃听员的儿子宇弼 李政孝导演的作品除了《爱降》没看过别的,正好对比一下,一个是浪漫爱情片,一个是悬疑警匪片,那么《火星生活》的看点就有三个:一是看韩国编剧导演怎么把英剧本土化,二是看演员的表演,三是看导演在两种类型片之间怎么运作转换。
至于剧情,反倒是不重要的,英国人写犯罪故事,那是打从祖师爷柯南道尔和祖师婆婆阿嘉莎那里就传承下来的特长,雾气蒙蒙冷雨刺骨的伦敦砖巷和乡村大宅的煤炭炉火,特别适合讲悬疑故事。
《火星生活》韩版本土化做得非常好,要不先知道是翻拍的英剧,几乎看不出有英伦风格。
英文原版故事背景放在70年代,那是披头士们的年代,英国文化又一次席卷全球,大英借助摇滚乐再次辉煌。
韩版把时间设定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举办前的200多天,那是韩国扬名全球的时候。
故事先是从2018年4月1号愚人节开始,“郑少女”郑敬淏饰演的首尔地方警察厅科学搜查队警卫韩泰柱在调查一桩连环杀人案时因车祸事故陷入深度昏迷中,在病床上躺了一个半月,这一个半月里几次生命垂危,又是差一点被拔掉呼吸器又是被电击,医生和妈妈不停在他耳边说话,喊他的名字,给他鼓励,这些来自外部的动力都是他支撑着活下去的理由,而这所有的努力,一声声的呼唤,都实实在在影响着他梦中的经历。
首尔地方警察厅科学搜查队警卫韩泰柱 沉睡中的韩泰柱,用实体肉身回到了1988年初的“仁城”街头,一落地就被车撞,这一回运气好,只撞了个趔趄,张开眼睛醒过神来,旧时代气息扑面而至,马路上横幅标语写的是迎接88年汉城奥运会。
而他一身80年代的装束,怀揣汉城特别市警察局的调任令,来到了小时候生活过的小城市“仁城”,去西部警局上任,担任巡警队一名班长。
韩泰柱张开眼睛,看到的是迎接88年汉城奥运会的标语 为什么一定是仁城,为什么一定是88年,总是有原因的。
即使是梦境,也是日常生活的反射,总有一些放不下的东西积存在记忆里某一个角落,在适当的时候,以梦的形式出现。
2018年的韩泰柱躺在病床上,近期思维被镇定类药物控制,埋藏在更深处的意识得到释放,活跃起来,那些童年时期就存在的疑问成为思维主体,它们不停地刺激韩泰柱,驱使他不受药物控制的那部分脑神经去思考:为什么?
为什么1988年时年6岁的小泰柱失去了父亲?
那些当年用幼童的眼睛看见的蛛丝马迹,是不是透露出了足够的信息,让2018年的身为首尔地方警察厅科学搜查队细微证据分析组组长的韩泰柱可以用现代高等教育和高科技赋予的精密逻辑分析去破解30年前的疑案?
2018年首尔地方警察厅科学搜查队细微证据分析组,非常科幻的场景
进入工作室,日期是4月1日,愚人节
2018年韩泰柱出车祸事故时,汽车收音机的调频定在198.8,时间是凌晨1:58分
于是他来到了1988年2月23日 在韩泰柱成长过程中,父亲的缺失这一环是他隐秘的伤痛。
6岁的他当年身处父亲死亡的现场,他看到了一些,甚至看到了凶手的模样,但父亲为什么会死,他不知道。
他记得的是母亲告诉他的,父亲在沙特工作时死于事故。
他也相信了,幼年的记忆淡去,但当时追凶的情景深刻于心,因此成年后成了一名科搜队警察,专攻细微证据分析。
这说明他在选择专业时就隐约知道终有一天他要发掘旧案,这件事情只有他来做,那是他的案子,他是当事人,不解决这个疑问,他永远不得安宁,对感情无法投入,与女友早成陌路,因太过较真,被警察厅同事视为“内部告密者”,生活中没有一个朋友。
在2018年,他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第1集,韩泰柱父亲的祭日是4月11日。
他回去的时间是2018年4月2日凌晨,到达的时间是1988年2月23日中午。
回去50天后,父亲就死在他的眼前
1988年,回到过去的韩泰柱救回了6岁的自己。
当时他不知道,后面那个人,他还要在2018年再抓捕一次 但在1988年,他用他细致入微的办案风格破了几桩疑案,因此赢得了声望,和同事成为生死之交,有了朋友、有了生活、有了笑容,有了珍惜的不舍得被破坏的一切,甚至还有了精神上的父亲,朴圣雄演是巡警三组系长姜东哲便是他的精神父亲。
在1988年,韩泰柱有了珍惜的一切。
左边戴眼睛的是导演李政孝 他太需要父亲了,在1988年他如愿以偿,见到活着的父亲。
他对父亲有多么思念,这个父亲就有多么令他失望。
这个父亲撒谎、欺骗、狡猾、诈骗、造假、犯罪、出轨,做尽了坏事,这不是他记忆里的好父亲。
这个父亲让他母亲生活中绝望之中,但又确确实实是对儿子泰柱很好的父亲,买礼物给他,陪他玩耍,为他拿到明星球员的亲笔签名,在幼儿心中,那是盖世英雄一样的父亲。
他以警察的身份几次抓住父亲又用证据不足说服自己放走父亲,亲生父亲形象幻灭的同时,是姜东哲以精神父亲的形象得以建立。
第6集,成年的儿子抓捕了当年的父亲又放了他
第1集,姜东哲对撞了他车的韩泰柱开口就骂,抬手就打,确实是老爸模样
第16集,姜东哲用父亲的口吻指导韩泰柱怎样选择生活 他在2018年缺失的人际关系,在1988年都被构建出来,在梦境中他弥补了他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遗憾,他甚至有了可信任的爱情关系。
由高雅星饰演的女警尹娜英是集所有女性优点于一身的完美爱恋对象,她温柔体贴、纯洁善良、沉默惜言、心细如发、机智勇敢、坚韧顽强。
不但如此,她还有可与他并肩的专业学识和高等教养,这是一位现代知识女性,在1988年代考进了大学,主修心理学,正是她的专业学识提供了从犯罪心理的角度去分析案情,让韩泰柱在破案时得到启发。
两人联手,以至有双剑合璧、天下无敌的感觉。
尹娜英是韩泰柱的理想型 尹娜英是韩泰柱想象出来的完美女性,是对照他现实生活中已分手的前女友检察官郑瑞贤生成出来的反面。
现实生活中的郑瑞贤自说自话、擅作主张、果断决绝、毫不退让、冷静理智,是个标准的现代高知女性,韩泰柱先是被她这些表象吸引,相处下来觉得性情不合,分手已有一年。
于是在梦境中,便投射出了尹娜英这个幻象,在选择生还是死的时候,是尹娜英帮他做出了决定。
也就是说,是他的潜意识在梦境中做出了决定,让自己留在梦境中,直到堪破事件的真相,找到答案。
第3集,韩泰柱仍然不能接受生活在1988年,打算跳下去
尹娜英来告诉他这里才是真实存在的
感受心跳了吗?
是尹娜英让韩泰柱留在了1988年 其实在1988年的韩泰柱如果真的往死求生,可能也就离开梦境回到现实中,甦醒回来。
但疑问不会被解答,悬案还是悬案,韩泰柱非常清晰地知道自己会渴望回到现实中,但对追求真相的渴望超过了前者,于是便有了尹娜英。
用他同样渴望的爱情的力量把他羁绊在1988年,直到彻底破案,他才可以放下他构建的梦境世界,回到现实中,用1988年的调查解决了2018年的疑案,抓到幼年时就认识的罪犯,彻底结束纠缠了他30年的梦魇。
像预言一样,韩泰柱用1988年的调查解决了2018年的疑案
一个半月后,韩泰柱醒来 但这还没有结束,他在昏迷时构建出的梦境太过美好,在1988年他有了精神上父亲可以依靠,有心灵相通的女友可以相爱,有同事朋友可以小酌聚饮,还有母亲和姑母可以照顾尽孝。
那个世界那样完美,他舍不得丢弃,他让他们在他耳边一直呼唤他的名字,父亲姜东哲在喊叫“韩泰柱,快来!
”女友尹娜英在呼救“班长,你在哪里?
”他翻看30年前的旧人事档案,看到那一桩旧案件的记录,那些他以为是他梦境里的人,在他离开的那一天,他们都殉职了,只因为他没有及时回去。
父亲一样信任他的系长死了,手足一样仰赖他的同事死了,花一样的暗恋他的女孩死了,他救还是不救?
韩泰柱选择回去,救下同事们
姜东哲还是开口就骂小子
花一般的女孩,怎么舍得让她死去 为什么梦境中的人和旧档案里的人重叠了?
那是他在车祸前就调出了30年前这个案件的档案资料,这些人的名字已经存贮在他的脑海里,当他进入他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这些人就活生生的出现了在了他的眼前。
常听仓庚思旧友,又因蝴蝶梦生涯 这时候韩泰柱糊涂了,到底哪个是梦境?
在1988年,他会哭、会笑、会痛、会流血、会心跳、会恋爱,在2018年,文件夹子刺破他的手,染了一手的血,他毫无感觉。
究竟哪一个才是梦境?
一手的血,他毫无感觉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
1988年的韩泰柱,总是听到这个人与他说话
在最后,2018年的韩泰柱与张元济医生面对面交谈,张医生建议他听从心灵的选择 “常听仓庚思旧友,又因蝴蝶梦生涯。
”韩泰柱纵身一跃,回到梦境之中。
韩泰柱纵身一跃,回到梦境之中 这是我看过的把“庄周梦蝶”这个哲学概念演绎得最好的影视故事。
看完韩版,我想知道英文版是怎样表现这个纯中式哲学的理念,原版故事是不是也能把“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意象这样真切细致地体现出来?
我去找了原版英剧来看,大概是06年的剧太古早,找到的片源不佳,影像模糊,字幕错乱,第一季字幕不同步,第二季索性匹配不上字幕,我啃了第一季第1集和第二季最后一集的生肉,一头一尾看下来,并没有看到那些场景。
那么就是韩版的编剧确实有所发挥,把一个西方故事改造成了古老东方的命题。
编剧做到了,这个故事讲得十分老庄。
导演也做到了,80年代的感觉十分到位。
第1集,韩泰柱回到1988年抓捕的第一个坏人,是在河边的一条船上
第16集,韩泰柱再次回到1988年,这回跳到船上抓捕坏人的,是姜东哲系长。
李政孝导演非常喜欢前后对照了,这一点在《爱降》里尤其明显 另外根据此片,也可猜测朴智恩编剧在写《爱降》时为什么会找李政孝导演合作,因为都没有去过北边,她对片子前半部分军官村的定位是70年代的韩国乡村,李政孝导演镜头下的1988年“仁城”的城市与农村的古旧感营造得很好,细节和道具十分用心,南边的大都市可以拍街景,北边的村庄就得在摄影棚里搭建出来,这个就要看导演的功力了。
李政孝导演完成得也非常好。
这个1988年的老式电视机的调频旋扭,在开始时出现过几次,李政孝大概是想用它来达到《盗梦空间》里陀螺的功用,但后来放弃了
只在最后一集里出现了相似物品的开关作用。
这次韩泰柱又从汽车收音机里听到来自2018年的张医生的呼唤,他抬手关掉了。
他早已做出了选择 本来想另找原版英剧更好的片源,看了再来写剧评,后来想想没必要,大可看了英版重写一篇就是了。
最后,在第14集,姜东哲的好朋友申初龙刑警把金科长记录的受贿账簿藏在他们年轻时训练拳击的体育馆贮物箱里,这个拳击场体育馆,是玄彬2006年主演的电视剧《雪之女王》里主场景之一。
过了12年,这么破的一处拳击馆,居然依旧存在,没有被拆掉改建,简直不可想象。
看周围的建筑,这是一处真的拳击馆,而不是影视基地里的摄影棚。
12年过去了,外观毫无变化,只是把街道边的电石糊砖砌围墙粉刷了一下,改挂了一下馆名。
2018年的《火星生活》里,1988年的冠军体育馆,警车后的围墙抹了腻子刷了白粉
2006年的《雪之女王》,围墙是电石糊砖砌的裸墙
《火星生活》里冠军体育馆内景,拳击台后面墙上的画还在
《雪之女王》里这个镜头,可以看得很清晰
其实我一般都是因为主角才去看剧的,郑敬淏很帅,大叔也帅!
女主也很讨喜,卷毛一开始很讨厌,后来还可以,老幺存在感有点低,不过帅帅的,很可爱,剧情的话,可能大多数人觉得结局很美好,但我其实不是很喜欢这样的结局,18年男主在追连环杀人犯时,出了意外,陷入昏迷,根据被自己封存起来的小时候的痛苦的回忆和昏迷前几个月对三十年前美甲杀人案的卷宗的了解,在自己昏迷的意识里勾勒出了一个大梦,来自于1988的梦,在梦里与几位警察经历了喜怒哀乐,同生共死,破了许多案件,最后被医生救活醒了过来,根据梦里的记忆破了现实中的连环杀人案,男主查阅资料时,发现梦里的那几位警察早已经去世,并且男主还出现幻听幻视,接受不了现实,觉得梦里更幸福,于是选择了自杀,最后在梦里与那几位警察相遇,并且好好的生活了下去。
说实话,结局我不是很喜欢,我希望男主在18年的现实生活中活下去,那里还有她的家人,但男主自私的选择了自杀然后活在了梦里,还有医生对男主说的:让你幸福的地方就是现实。
Excuse me?
医生能对患者说这些话?
不去拯救患者就算了,还鼓励男主回到不存在的梦里?
其实在男主跳楼的时候,估计就已经死了,毕竟这么高,所以死了之后不会再有梦境,而结局的那个美好的梦境,估计也只是为了观众的喜好而写的大结局。
个人觉得,跳楼之前结局就很ok了。
好看的停不下来,大陆剧真应该好好看看韩剧怎么拍的,韩剧短而精,好剧总是让你看完觉得意犹未尽,不想快进错过每一帧的画面,大陆剧99%的剧又臭又长,怪不得那些视频APP都出倍速播放。
一气看完的很过瘾。还算是有首有尾,可以自圆其说。因为还留有监狱生活对郑少女的喜爱,所以看不出他演技有多烂。悬疑片里不多见的韩式幽默真的把我逗乐了:坏人和警察在追捕过程中互喷唾沫,小偷带着手铐铐着的瓦斯罐艰难地逃跑。虽然是坏人,也努力地可爱。坏人之所以成为坏人,到底是因为什么,普通人看到的美好生活背后有些什么,可能生活比电影更残酷。
很多东西都没交代清楚,9分是不是太高了点
翻拍自英国 BBC 电视台2003年的《火星生活》。只用了两天时间,一气呵成的看完了。《穆赫兰道》版的《信号》,并且是高配版的。没有花里胡哨的爱情线、没有霸道总裁的情节,简单粗暴的讲杀人和悬疑。在追凶过程中中枪昏迷的警察韩泰柱从2018年回到了1988年,这个1988年似真似幻,和他追击的凶徒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这部穿越之所以高级,是在于它探讨的不再是未来的人回到过去是否会产生蝴蝶效应。剧中并没有给《火星生活》这个剧名一个解释,看了评论才知道引用了 David Bowie 的一首叫做《Life On Mars》的歌曲:「Wonder if he'll ever know,He's in the best selling show,Is there life on Mars?」很诧异他到底是否知道,他身在这最卖座的一场演出中,火星上是否有生命?故事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都已经看到了。沉浸梦中,安坐其位,纵观全场。
超爱悬疑侦探片兼有强迫症的我看到第7集已经超级想弃剧了,推理没有亮点,男主演技一声叹息,男主形象气质阴柔太过又爱耍酷摆帅,根本不适合这样机敏能打的干探角色,一脸奸相也演不出剧中蠢萌的冷幽默梗。太太太出戏,这是我在豆瓣看到的评分与观影感受相差最大的片子,可能是本人出了问题。
一集弃。部分韩国演员通病 生气的时候一定要瞪大双眼露出眼白咬牙切齿大声嚷嚷 男主一定要高冷帅气 话少牛逼 只可惜面部僵硬 故事剧情弱智 更搞笑的是第一集的变态罪犯 那装出来的邪魅眼神也太蠢了点 拍出来给迷妹们看看还差不多 相对宇宙8.5 这剧9.1 呵呵
不好看,一集弃,受不了男主那歪瘪嘴老太太样
原来植物人这么忙。
郑敬淏某些角度有点像堺雅人,潜意识能回到过去的设定还挺有意思,羡慕拍韩剧,睁开眼有个漂亮女朋友,闭上眼还有一个……但真的太拖沓了,一个连环杀人案,加上一组刑警打人骂人,撑不起16集的长度。
终于把《火星生活》看完了,因为对人物的喜爱,看到最后已不忍苛责技巧硬伤,反而就很感谢最后两集用近乎铺张的篇幅来演他们在一起工作的样子。不苟言笑、一意孤行的男主角惨兮兮地怀疑着一切,最怀疑的是自己,最后他选择在自己会笑出来的、有同伴的地方活下去。最后那场戏太温柔了,真是大梦一场。
为什么只要破案就会高分?这种类型就天然起评分高?
有人说他和signal差不多,但是说实话,还是有一点点差距,演员们非常棒,可是编剧偶尔用一些骗小孩儿的逻辑糊弄观众,会让我觉得还不够用心
两集弃,连同signal这种类型的都不太喜欢…悬疑剧重点在破案和对案件背后的探索才好看,一旦加入了穿越这种元素就有点无聊了…
三星半。原剧本不错。节奏有点拖沓,改编成电影感觉节奏会更紧凑。慢热,越来越好。
自个杀就穿越回去了可还行。。
看完13集忍不住去搜了结局然后。。。为啥要留在1988年啊,有点接受不了。。。难道是因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9+/10,同名英劇翻拍,刑偵版《請回答1988》。在大城市勾心鬥角卷生卷死哪有在鄉下有人情味?「你笑著生活的地方,就是現實。」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下的韓國,頻發的社會事件,女權尚未得到正視的百變Miss尹,和永遠熱血聚餐的小分隊。案件記錄:①【華城連環鯊人案】→②外賣綁架案→③信用卡搶劫案→④里長血親騙保案→⑤趁虛私闖偷窺案→⑥棒球門票黃牛案→⑦【池江憲越獄事件】→⑩~⑫【釜山兄弟之家富祉院事件】→⑬內部警署貪污案
感觉这种剧每集五分钟解说看一看就可以了 属于看了几集忘了再回头看也看不下去了 男主演技太差了还一直扯领子张嘴装逼我真的不行了
[欧乐/小宝]居然没听说过原版英剧,倒是这部翻拍韩剧在“想看”里积灰已久。这是穿越探案中出色的一部,悬念一个接一个,且感情线比重不多(娜英也超级能干)。纵身一跃是为了回到过去,酷。
好智障的男猪,一方面说有内鬼,一方面在外人面前大肆谈论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