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剧最让人期待的,应该就是抓住细节的能力了吧。
再加上文明高度发展、边界清晰的社会概念、不同的生活理念,每一次看日剧都会有新发现。
直白的剧名直截了当地说明每个人都常有的心思:这山望着那山高。
然而剥开光鲜的表面,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而邻里关系下,生活的真相暴露得最真实。
这部剧里的主角里甚至超越了一般的邻里,因为他们在共住空间下,彼此分享了更多的生活内容。
场景一:四家人第一次会面商讨公共空间的设计,宫本夫人极力推进亲子设施的建设并且以“你们都一定会有孩子的呀”的理论进行说服,在丈夫和善解人意的女主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来进行提醒后还是不遗余力。
打定主意不要孩子的山崎和川村起身先行告辞,拎的是Loewe的包包,尽管不会被看到,宫本夫人还是下意识地把自己不知名品牌的包包藏在了身后。
宫本先生赶着出国出差,宫本夫人借机又向五十岚家好好以抱怨之名吹嘘了一把老公经常出国出差的事。
场景二:奈奈和大器在大器家自己的店里吃饭,闲聊着为买房存的钱都是奈奈精打细算的功劳,场景转回奈奈家的公寓,大器在喝酒,奈奈为他倒水打开的冰箱门上贴着“节约”的大字。
场景三:广濑下班后去了熟人的酒馆,思考着事业的方向和自己的生活。
有一桌吵闹的客人,广濑回头一看,面目清秀的一个年轻人在他人怂恿下喝下一大杯酒。
少年喝酒的样子在朦胧的灯光下很撩人,广濑的眼神都有了些变化,两人对视,广濑匆匆转过了头。
场景四:搬入共同居住的新房子后,宫本先生辞职了,一时宫本家的压力大了不少。
早上,宫本夫人在家里一处布置精美阳光明媚的空间摆拍早餐希望获得ins上更多人的关注,宫本先生在桌旁看报,对于两个女儿零关注。
宫本夫人催着快迟到的女儿抓紧吃饭整理,又送到门口整理仪表交待事项,宫本先生自觉移到沙发上,视若无睹家人的忙乱。
宫本夫人送走两个女人,转头数落起自己的丈夫「不是让你在找到新工作前都装作去上班么」「我都到处跟员工宿舍的人说了买新房的事情,怎么可能把这里卖了」……场景五:五十岚夫妇去做身体检查,等的人很多,大器等着等着就睡着了。
叫到247号的适合,奈奈看着手里的248号不自觉地紧张起来,终于到自己的号码了,大器被叫醒,一脸茫,走路都不知道朝向哪了。
……仅仅一集,我就有了印象深刻的好多个场景,主要人物的性格和特点也鲜明地刻在了脑子里:善解人意的中庸派奈奈、虚荣强势的宫本太太、惧内自我的宫本先生、同性恋又想隐瞒的广濑、大胆恣意的少年朔……除了演员的表现力,更要佩服场景道具组的细腻、编剧的巧思、导演拿捏镜头的厉害。
当然有更深意的场景:大器的妹妹未婚先孕带着男朋友回家,爸爸发怒,可奈奈及时制止「爸爸有了外孙应该高兴呀」,大家转怒为喜开始庆祝。
联想到看到的一些事实情况,很多父母听到女儿未婚先孕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而这种愤怒的第一来源往往是作为社会人的「羞耻感」,如果再伴随着女儿不够适龄、家庭条件拮据、男方不负责任等辅助条件,场面通常难看。
而在这里,奈奈一个相对局外人的身份却能一语帮大家看透,如果父母将自己的身份从社会人转换到父母、外公外婆上来,看到女儿和男友能够以一种严肃负责的心态来坦然面对怀孕这件事,也许能够很从容愉悦地接受这件事,无关婚否,而是欣慰于女儿的成长,以及对新的生命延续的期待。
当然,导演和编剧想必也不是鼓励大家未婚先孕,毕竟妹妹已经成年适龄、经济条件不错、男友也愿意承担责任。
转而想到自身,无关未婚先孕,而是在处理事情时,往往忘记自己最基本的身份想当然地随着惯性做了某件事,于是这些事一点特点全无,更不用说是出于自己从心底出发的想法了。
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一个场景就会有这样的联想,但的确让自己反思很多。
仔细一想,看的日剧不多,但是每一部都有让我收获和思考。
往往是整个场景很真实细腻,进而剧情给人很强的代入感,慢慢打动人心,再进一步从不同的角度发人深思。
这部剧也不例外,况且里面还有我为数不多的熟人(《昼颜》里的婆婆、《紧急取调室2》里为儿子洗冤的爸爸),迫不及待去追第2集啦!
想要孩子而不得,最后妥协重归二人世界温馨的淡然;不想要孩子不想结婚,只因为童年的阴影,最后被亲情打动,接受婚姻生活的平淡幸福;因为自己母亲的忽视讽刺,而把孩子丈夫作为炫耀工具的中年女人,最后寻找到人生的意义;不被认可的同性伴侣,勇敢面对,最后收获不朽的爱情。
这是这部剧中的四个家庭,是社会中常见的典型。
但不同的是,这里的人总会换位思考,总会温文尔雅,总会善解人意,充满着人性最美好的品质。
所以这个故事总是以一个温馨的基调向前走,每个人的生活都越来越好。
承认无知,打破偏见,尽享沟通与理解的魅力。
可惜的是,我们的生活里没有。
所以才这么羡慕。
没有多惊心动魄,也没有多少人心险恶,有的只是小小的日常,小小的确幸和简简单单的苦乐酸甜。
这似乎就是日剧的魅力,总能在平淡之中体会到隽永,在波澜不惊中体会人生无常。
该剧是很经典的科普类日常剧,以四家人的不同身份和追求来展示某个时间段整个社会各方对与生养孩子这件事情的态度,有视生育大如天一心一意做家庭主妇的,有坚定不要孩子只愿过二人世界的,有暂时不急却最终发现无法生育的,同时也涉及性少数群体对孩子的看法。
通过不同人的遭遇探讨生养孩子对家庭的影响,让不同的人在其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可以说在为促进生育这一点上真的很努力了。
菜菜子遭遇令人惋惜和无奈,没有结婚和没有生育愿望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类渴望自己小孩而不能生育之人的酸楚吧。
总说命中有时终会有,命中无时莫强求,但是努力了怎么会甘心,浪费心力,吃过的苦头,不会让我们释怀,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无奈的接受,只能怪编剧太狠心了!
小奶狗和大叔也太甜了,好喜欢日剧这种可盐可甜的邻家风格,感情真诚炙热又不特别的绚烂夺目,就像隔夜的凉白开,明明味淡如斯,却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甘甜缠绕其间,让人回味无穷。
平淡见人心,日常最动人,人间烟火味,最是抚人心呐!
小奶狗真是太可爱了,又勇敢又大方,大叔真是捡到宝了🤧剧中的四户一宅很有意思,跟以前老家的天井房很像。
我个人对于同性恋没有任何歧视,在前一段时间跟别人也讨论过这个问题。
然后对方的结论是不管怎样自己都不能够接受同性恋,如果自己的朋友有这样的人的话自己会选择不再和他做朋友。
然后为此问题我和他争辩了很久,我认为人和人之间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性取向也是每个人自己的自由。
同性直接的爱恋其实和异性之间是一样的,只是选择的性别不同而已。
他们能够勇敢的说出已经很棒了,我们都无法想象他们所能面对的现实是多么残酷(不理解他们的爸妈,收到来自他人异样的眼光),怎么样都是别人自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我们不能去干涉也不应该用自己的三观来绑架别人
我觉得女主真的很善良很纯真,她敢说出来也敢面对。
同样幸运的是她还找到了深爱自己且与自己三观相符合的丈夫。
每次在女主发表出自己的意见时我们都能看见丈夫那骄傲自豪且充满爱意的眼神。
越长大越来越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我想融入别人又似乎感觉没有什么话可以说,特别想自己躲到只有自己的小房间一个人安安静静的生活但是又不现实。
小时候教的超正三观似乎也慢慢的是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根源,帮助别人并不会说别人也来帮助你,太善良成为一种过错,太纯真其实就是傻… 但是这一切又有什么关系,我做自己就好,每天努力向上,学习到新的东西,总有一天善良和纯真将是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
我并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好,是的因为我自己的这种倔强这种性格吃了很多苦,很多朋友也是玩着玩着走散了,但是所有的人玩到最后玩的都是三观。
看了这个剧后我更加觉得善良是一种美好的品质,就像我们不能怕讹人而选择无视路边需要帮助的人一样,美好的东西不应该因为高速发展的社会或者一点点不好的风气而消失。
希望自己也能找到想男主一样的伴侣,早日找到自己的MR.right
日本政府从舆论上为了生育率真是下作本来看预告片觉得题材超无聊不打算看,今天顺手点了一下,一分钟秒退……TMD特喵的人工授精是夫妇双方的事情吧?!
丈夫明明知道夫妇同去医院同步进行最好,结果来了句“我要工作不好请假”WTF?!
然后镜头马上切换到妻子很为难地请假WTF?!
孩子不是两个人的吗?
不是丈夫那么努力说服丈母娘让老婆获得幸福的吗?!
结果这都干的啥?!
看他上班明明有时间摸鱼给同事科普人工授精吗!!!!
我心里一万头神兽呼啸而过……丈母娘都说女儿为了孩子不必要受这种苦,他张张嘴说这是妻子要的幸福,幸福你MB……结果请半天假去射点热腾腾的精子都做不到真是哈哈哈哈哈哈哈了我所以啊,日本政府表面天天吹牛B生孩子啊幸福啊好啊舆论搞得热火朝天结果内心对女性的鄙视依然遮挡不住,真不知道是真傻还是装傻我国也是搞笑,生育率已经啪啪打脸,不放开单身生育,反而让结婚的交二胎保证金,让想单身生育的女性交社会抚养费,TM想钱想疯了吧计生部门,这条历史遗留的大蚂蝗已经进化成一条见谁咬谁的毒蛇了!
男主很难和当年死神来了的联系起来,真是长歪了,但看到后来越来越喜欢这个长头歪嘴的暖男,做着鬼脸,爱小孩更爱老婆,不孕家庭描写的好真实,治疗的艰辛,内心的敏感,表面还要装作没事,而结局总是不尽如人意,没有套路的怀上,打了我的脸,却感觉更加真实,生活不是电视不都是happyending。
所有的家人都很暖很开明,尤其婆婆那么为媳妇着想,可能也源于奈奈太善良太讨人喜欢。
有绝对真实的现实残酷的一面,又是一个很美好的状态,善良的虽然性格都不同最终相互体谅理解彼此立场和睦相处的人们,看他们生活在一起的样子我真的会永远看不腻。
如果说这只是一个催生剧太生硬我是绝对不同意的,且不说结局奈奈并没有怀上却最终和丈夫一起坦然面对并开始思考没有孩子的生活,四组家庭的多元化,想法都不同,面对生活的改变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这部剧的精神内核太棒了,尊重差异,尊重性向不同、观念不同,可以说传递了很棒的价值观,我想这是作为一部电视剧最有意义的部分了吧。
说是催生也不过是科普罢了,我反而认为这是很有必要的,女性在备孕或怀孕期间这些难道不应该都了解清楚吗?
且这些科普并不是生硬的,并没有影响剧情的发展,我认为是非常合适的。
不是强行科普,相反将生活及人生中的一些道理慢慢展现出来,我觉得太棒了!
尽管结局看起来并不如意,但这就是人生啊,接受不同,接受不如意,寻找意义,珍惜身边的人……所以我想,都怀着这样心情的剧里的人物们都太好了!!!
真的是一部有意义的剧!!!
分太低了!!!
分明只看了前几集吧!!!!!
完全不生硬好吗??!!!!
相当治愈,在这寒意袭人的春夏之交,为我注入了最强大的镇定。
剧中每一个人虽然都有自己这样那样的烦恼,但都愿意改变,愿意正视自己的不足,自己的阴暗。
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这样那样的不足,但家庭之所以是家庭,在于两人之间的互动和互动之后的进步。
我特别喜欢那一对同性情侣。
不单单因为他们的爱情是少数人的爱情,不单单因为我个人的某种特定倾向。
更在于他们之间的互动模式,更加纯粹纯真。
虽然这个相遇可能是“别有用心”“甚至有点”邪恶“,但抛开这些,这依然是一个非常浪漫的开始。
我特别欣赏日剧没有遵从欧美的典型描写,不停的party,不停的碰到新的drama,而是选择了一个迅速平静生活的叙述。
欧美的叙述过于注重少数群体可以更精彩,可以更加美好。
很多时候这样的叙述反而伤害了这个群体的大部分人。
当整体的困境都是融入正常的生活,片面描写一部分可以”更加精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日剧的描写更加平静克制。
我很理解设计师之所以选择藏着掖着是为了达到自己与社会的平衡。
我也很理解小朔勇于面对真正的自己,敢于正视自己的不同。
剧中虽然描写了这两种想法的冲突,但是更多展现了一种融合。
小朔慢慢理解设计师的苦衷,设计师也慢慢知道了藏着掖着是对他人的一种不负责任。
大概这样就是一种平衡吧。
一种良性的互相影响。
看到最后一集,看到母亲最后对孩子的接纳,以及对伴侣的接纳。
真的希望有一天,每一个亲人都能真正理解自己不同的下一代。
真的由衷希望,有一天在我们的这一片大地上,能生长出这样的作品。
压抑终究是不持久的,选择接纳,融合才能保证长久吧
漫长的春假(其实很快就过去了),就安心宅剧,不得不说一边看零食一边追剧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如果给我一间房和一张床,宅个十天半个月也没关系吧。
但是,为什么gay蜜推荐给我的两部日剧,一部讲催生,一部讲催婚。
虽说是一部讲催生的日剧,却很真实很暖,一点不造作,可以说是非常好看了。
《邻居家的月亮比较圆》
这个名字一听就觉得好好笑(日剧的名字都这么拗口),从字面来理解,别人家的都是最好的,一下点亮了日常生活里的碎碎小事,也隐隐交代了世俗眼光常带的偏见。
何谓偏见?
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总以为所有人都一样。
这种偏见,就发生在故事中,也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男女主角登场,一对温柔可爱大气、恩爱有加的夫妇,女主奈奈(深田恭子饰)是个活泼的有氧潜水教练,男主大器(松山健一饰)在玩具工厂上班。
他们的初次见面是这样的,男主不慎落水腿抽筋,女主扑通一声跳下水,英勇的救起了男主。
男主一脸见到鬼的表情,内心OS:啊世间竟有如此出尘绝艳之女子!
然后毫无忸怩造作,直抒胸臆——“请给我生猴子!
”
这个剧情发展的真快!
我吓得手里的鸡腿都掉了。
时间一晃,就咻的过渡到婚后生活,有了自己的小窝,两个人依然那么甜蜜恩爱,开始了努力又艰辛的“造人计划”。
但是,他们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是一直怀不上孩子!
而他们又是多么喜欢孩子,多么适合拥有一个孩子的家庭。
因为喜欢小孩去玩具厂上班的大器,温柔善良的奈奈,却偏偏只能看着别人的孩子出生,一次次努力备孕和尝试人工授精,他们最后会有自己的孩子吗?
主角一家,住在集体设计小区住宅里,这里共有四户风格各异的家庭,共享一片公共区域。
所以咯,邻里之间不可避免的摩擦和交集就这么发生了。
小区的建筑设计师,是一个内敛成熟的大叔,有完美主义倾向,单身独居,不愿意相亲或结婚,其实内心非常想要融入集体。
某天,大叔遇见一名阳光帅气的小奶狗,两个人瞬间坠入爱河,开始了同居生活,也揭开了大叔背后不为人知的身份——同志出柜。
一开始极力掩饰同志身份的大叔,也在邻里间一天天的相处中,显露端倪。
某天,小区住宅的大门被人贴满了匿名纸条,大叔的工作室也收到许多匿名信件,他极力掩藏的同志身份被恶意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他们又该如何面对旁人异样的眼光?
投来异样眼光的欧巴桑,可能是全剧最不讨喜的一个人物,这是一位追逐理想婚姻的家庭妇女,有两个懂事可爱的孩子,和一个“气管炎”丈夫。
她努力扮演着好妈妈、傲娇妻的人设,搬进新家后,召集邻居们一起BBQ;社交instagram上晒出名牌包、闺蜜茶话会、全家郊游照片;给孩子报最贵的补习班,以孩子为生活重心。
但其实呢,她也有极力掩藏的秘密——老公离职还失业,失去了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晒出的名牌包是花钱租的,闺蜜茶话会是请人扮演的,社交网络照片是靠美图秀秀和滤镜P的。
活在偏见带来的虚荣优越感中,踩在肥皂泡一般一触即破的现实里,越是不幸越是想制造幸福给别人看。
第四户家庭是一对时装设计师情侣,这两人承担了这部剧的时尚元素,女方随便提的手包都让家庭主妇汗颜。
两个人之所以结婚,就是因为不想要孩子,想要过完美的丁克婚姻生活。
但是,某天男人居然领回来一个10岁的儿子,而且还不得不生活在一起?!
WTF?
一场婚姻战争就要爆发,是选择继续,还是选择分手?
随着故事的发展,我们都看明白了,总觉得别人更幸福,其实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我们总是觉得别人比自己生活得更幸福,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月球的正面,月球背后被暗夜掩盖的阴影,那些被陨石造出来坑洞,是不会轻易露于人前的。
我们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世界,是第一层偏见。
随着故事的展开,我们以上帝视角看到了四户家庭月球的背面,那些极力掩饰的秘密也被揭开:出柜、人工授精、丁克,即使是东京这样的大城市,这些事也不会被所有人理解。
这就是第二层偏见,对少数群体的不理解。
比如女主的妈妈对人工授精的不理解;邻居的家庭主妇对同志的不接受;时尚设计师的孩子的不喜欢。
正是因为这些不理解、不喜欢,才组成了一部真实的、矛盾的、有血有肉的生活剧。
这个世界,偏见是一定存在的。
这部剧也没有站在一个道德制高点去告诉你,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而是用开放的角度,让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一起。
那些难以接受的事实,真的那么难以接受吗?
只是因为我们不了解,才会害怕吧。
人们容易对未知产生恐惧心理,如果你选择接受这份恐惧,你就会对未知更加一无所知,但只要你愿意动动手,去查一查资料,或者打开眼,去看一看与我们不同的人。
你可能会发现,这其实也没有什么嘛!
这样一部又暖又正的日剧,还正在更新,一口气追到第五集,还意犹未尽。
如果我告诉你,这部剧其实是日本计生委筹资拍摄的,你会不会更加感动呢?
这部催生剧最难得的地方就在于没有道德或情感捆绑,而是把生孩子、结婚的好处坏处,以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自己看到、自己选择。
不得不说,霓虹为生产大业也是操碎了心。
“爱,无所欲,亦无所惧。
” ——(德)埃克哈特·托利《幸运之书》 “请给我生孩子吧!
” 五十岚大器第一次见到奈奈时,灵魂失控的蹦出了这句神表白,预示着这部日剧的“逗逼”走向…… 我每晚忠心耿耿的守在电脑前煲剧时,我家智障总结了一句至理名言:要么痴汉猥琐颧骨升高。
要么哭成深井冰
(你问我婚姻是什么?
婚姻就是互看对方是智障啊!
妈蛋!
)
今天,我要谈的就是刚刚播毕的冬季档日剧,日本厚生劳动省支持拍摄的《邻家月更圆》中的五十岚夫妇。
后来,两人结婚了,奈奈变成了五十岚奈奈。
大器任职于一家儿童玩具公司的策划部主任,奈奈是一名有氧潜水教练。
夫妇都是普通的工薪族。
夫妇的第一次见面就是大器去奈奈工作的潜水馆学习潜水,不料腿抽筋差点溺水,奈奈果断美救狗熊。
五年后,在奈奈的持家有道之下,几乎花光所有积蓄付了首付,将于一年后入住的合作集合住宅“PUZZEAL”开始动工,两人也开始计划造人。
再一年后,终于搬进梦寐以求的合作集合住宅里居住。
没有四千年大帅逼的特异功能、富可敌国杰克苏下凡的霸道总裁,也没有悬疑离奇命案、出轨小三的3D打印拆CP机。
故事就是围绕夫妻的备孕生活和各自家人打打闹闹的日常而自然展开的。
啊,真想看这一大家子演上百来集的碎嘴打闹侃大山…… 大部分描写婚姻的故事,也热衷侧重展现婚姻生活中一地鸡毛、令人厌倦的一面,好让本身生活中已经积压了太多戾气的观众瞬间找到发泄口,进而觅得代入感,让故事收获“写实”的好评。
哪怕,现在越来越多的深度丧剧,走的是另一种逼格路线:无比迷恋挖掘人性中隐匿的痛苦,在撕开的伤口中静静观察着别人的痛楚,似乎那样就可以治愈自己内心的困顿和麻木,进而获取一种以痛制痛、物伤其类的另类幸福感。
不是说这种深度不好,但是偶尔也很想肤浅的被贩卖幸福、秀恩爱和不甜不齁只求暖胃的小棉袄牌狗粮耶。
生活本活已经那么丧了,要的就是这种肤浅,就是这种直接来滋润干瘪的泪腺啊。
我最喜欢五十岚夫妇的一点是,两夫妇情商都太高了,面对生活的态度都很积极、正面,处理事情非常成熟,但展现真善美的本身并没有让人感到处于道德制高点的距离感,而是恰到好处的舒服。
奈奈是独生女,父母都在老家伊豆生活,自己独自在东京打拼,自小在幸福的家庭中长大,从来没有想过没有孩子的未来,是现代标准的贤妻良母。
从成家伊始就为了未来安家乐业精打细算,努力存钱,每天早起给自己和老公做饭、骑自行车上班,衣着朴素,哪怕后来搬到合作集合住宅这种高档住宅,也不忘把写着“努力节俭”温馨提示的冰箱搬到新家。
奈奈无比热爱有氧潜水教练的工作,因此在众多学员心中也是极有人气的教练之一。
那么开场就对一见钟情的奈奈叫嚷着生猴子的大器,因为喜欢小孩,所以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从事与小孩相关的工作,给儿童制造有趣的玩具,策划适合父母和儿童一起玩耍的游乐场所。
出自真心的热爱工作,出自真心的喜欢孩子,出自真心的爱对方继而成为夫妇,出自真心的成为了温暖而善良、极富同理心、具备共同人生价值观的人。
看见涉和朔在屋外忘情热吻,奈奈不慎撞破虽然吃惊,但依然耐心等他们结束后才假装若无其事的拿外套; 住宅区外被贴满“同性恋”标语,被邻居冷眼围观,被小宫山太太侧目质问,只有大器和奈奈到涉家真心慰问; 看见小宫山先生在屋外被冷风吹得瑟瑟发抖,大器大方的请进自己家里; 千寻找来种子送到家门口赔罪,奈奈请进屋里,细心聆听了千寻的烦恼后,也努力解开了两人的芥蒂; 小姑琴音意外未婚先孕,姑嫂关系依然和谐得一塌糊涂…… 所以他们的婚姻与众不同在于,尽管没有家财万贯每天山珍海味,但是家里因为装满了大器时不时从公司仓库拿回来珍藏的各色玩具、奈奈精心打造的家居小饰品、冰箱上贴着两人在潜水学校的甜蜜合照、墙上悬挂着潜水造型的结婚画像,还有那个代表着两夫妇梦想的儿童滑梯……不大的房子里便显得异常温馨,充满家的味道。
可是,就是这么一对憧憬着家里充满孩啼声的有爱夫妇,却在备孕一年零三个月后被无情的下了不孕不育的判书。
原因不明。
其实目前医学上还没能得出部分人群的不孕不育原因。
没有原因就没有明确的治疗方案,只能顺藤摸瓜的从时机法、人工授精、体外授精进行治疗。
从此,大器和奈奈开始了艰辛的备孕之旅。
在生孩子这个问题上,大器这个“不太靠谱”(剧情简介完全坑爹啊,身为万千迷妹少妇的“我的嫁”哪里不靠谱了!
闭着眼睛写剧情简介的那货你过来我保证不打死你!)的丈夫开始逐渐显露出他实力暖妻(宠妻已经不能准确表达老夫对大器的激赏)的人夫天赋。
前面说到婚后第五年,在大器麻麻的“催生”玩笑中,奈奈借机透露也希望拥有一个像大器家一样热闹的家庭;大器听闻,大悟,差点跳起来撞穿天花板,迫不及待的拉出床单,欢脱滚出的还有房间里密不透气的各色玩具…… 其实他一直都把造人计划放在心底(将开头的神表白进行到底),但却从来没有说出口催促奈奈,只想耐心等奈奈慢慢到达那个想要孕育生命的心境。
在不孕不育治疗中,陪着妻子慢慢了解到其中的苦与乐。
每一次的“清零”(不孕不育人士中的专业术语),奈奈的身心俱疲他都看在眼里,却竭尽全力的不表现出知晓和担心,而是绞尽脑汁去逗奈奈开心。
做大阪烧的晚餐给奈奈吃;带奈奈去儿童游乐园玩、去御胎神社祈福散心;麻麻误会奈奈有喜兴高采烈精心送过来的众多求子小玩意,大器下班回来看见之后自然的顺势收起来;听闻岳母反对奈奈进行不孕不育治疗,原本同样反对并秉持自然主义的大器熬夜看完所有治疗资料,认真做好注释笔记,亲手送给岳母,希望可以让岳母对妻子多一点理解……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在支持奈奈。
陪伴奈奈每一次心力交瘁的,是大器强忍自己同样的伤心,与希望带动两口子重置心情继续生活的决心。
故事出人意料的,并没有以奈奈终于怀孕并生下孩子作为大团圆结局。
在连续四次人工授精失败后,奈奈果断决定进行体外授精,终于如愿以偿怀孕。
可惜还来不及高兴,疑似染色体变异,依然流产告终。
奈奈离家出走,并写下一封信留给大器,她希望离婚。
她想了很久,为什么会希望拥有一个属于他俩的孩子,后来她终于明白了, 并不是因为她想成为母亲,而是希望大器能够成为父亲。
但是现在这个未来是空白的。
她没有自信继续接受治疗。
大器也在反思,到底自己是为了什么想要孩子?
为了什么进行治疗?
为什么会因为这种原因而离婚?
最后,他想通了,没有人可以不经过他的同意擅自决定他的幸福,包括奈奈。
夫妻并不只是生孩子的对象。
没有孩子的人生可以忍受,但没有奈奈的人生却无法忍受。
那个代表着两人爱之美梦的滑梯,重新回到它的位置。
它在那里,希望就在那里。
“欢迎回来” “我回来了” 故事的中间,还有很多温情脉脉的小故事。
琴音意外早产,陪产的是奈奈;宝宝自出娘胎那一下,奈奈瞬间明白到生命的奇迹真谛,被小生命的诞生治愈了。
小宫山太太忙着找大女儿时,把小女儿萌香交托奈奈照料,大器下班回家,活泼好动的小萌香让夫妇意外(如愿))过上了一个“一家三口”的欢乐之夜…… 有人说婚姻是反人性的,但同时也可以成就一段伟大的关系。
与一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共度余生,听起来很困难,但如果懂得付出足够的包容与爱,这才是一门最极致的人际学问。
就像大器和奈奈,即使在生活中遭受着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但是最后当他们勇敢的舍弃,仅仅拥抱彼此之时,反而成全和升华了彼此。
作为一部根正苗红血统纯正的防少子化官宣片,日本政府为鼓励结婚生育真真是操碎了心。
在教育大众包容人作为个人的独特性,也非常耐心的科普了整个不孕不育治疗流程(包括不孕不育补助的申请条文),以及展现了不孕不育群体的心路历程,顺便歌颂了一下围城的美好一面。
我在大器和奈奈的这段婚姻学到了很多,或许终究未必能够达到他俩的境界,但是他俩教科书级的恩爱日常将会永远被我珍藏在硬盘里,想打智障的时候就拿出来学习一下 最后,送上可爱的小朔借由圣诞蔷薇鼓励奈奈的一番话送给大家: “如果在艰难困苦的时候,有欢乐和幸福等着,就能往前走 如果没有,那就很难向前了 你有吗?
现在很受挫的那件事的尽头,有希望吗?
” 因为很沉迷这份肤浅的幸福感,所以不厌其烦的将它慢慢写下来,但愿能够给读懂它的你也带去一点点治愈感染力的幸福感。
我家智障喊我回家吃饭啦,拜拜!
┏(^0^)┛ 两个老仙女的放飞任性公众号:浮世见余白
跳着看完了 就其实还不错?
不育,丁克,失业,基伴四种家庭同一屋檐下,本来想看他们互撕狂怼的,结果居然就相亲相爱的其乐融融了,失望。为姜武家失业中产家和男主爹妈老妹着一大帮配角的精彩表演点赞。其他就那样。
为什么会有人说这个甜到掉牙啊。。。这么没有cp感的催生剧
太讨厌那个两个娃的妈了……………日本社会也太保守,很多烦恼都是面子问题。难怪活的累
日本去年拍了一整年的催婚剧,今年一开年就开始拍催育剧了。。不过这部在本季还算能看的下去的
1话弃
恶心
松山研一有一种中年少年感,而深田恭子刚好有一种中年少女感,这对CP很搭。还是日剧一贯的风格,温情鸡汤喝的饱饱的。不遗余力的宣传如何治疗不孕不育,看样子日本少子化真的很严重。高畑淳子女士之前总是演一些神经质的中老年妇女,在这里面完全是日本好婆婆的化身,演技超赞,看得我都好感动。
大器这一对太拉好感啦!!!但是吻戏太尴尬了吧……吻这么假不如cut掉
才知道松山研一也是会出演日剧的,北村和真岛这对同性couple的线有一点吸引人,此外就像很多人评价的,编剧和台词都过于粗暴了,日本的电视台为了少子化问题说教得过于用力。
好几个角色都很让人厌烦
谁说不掰直、不逼婚、不催生就拍不了家庭剧,只要稍微多一点包容。PS:这4家一起闹分手离婚怀孕流产鸡飞狗跳的,还有受诅咒的BBQ爬,怕是盖房之前没看风水。
男主角夫妻不婚不育,自家妹妹未婚先孕,领家造型师情侣筹备结婚,女方坚持不育,男方前妻事故去世,现在孤零零的孩子可能要过来。领家建筑师和同性恋人能否勇敢出柜,领家丈夫失业后主妇就没好脸色。高度浓缩恋情百态,展现各种家庭模式
平平淡淡的生活剧,拍得却这么好看
看了一集 放弃了
不知道为什么居然看下来了,大概是为了参考深田的着装吧
很无聊
找个这样的gay friend绝对一嘴巴抽过去分手不谢<--第一话感想,看到现在觉得小gay是有可爱之处也完全理解他的不安和焦虑和温柔但是抱歉编剧只想强调你们有多不配来加强冲突。。。
好讨厌一眼就能望到底的剧本,大家都磕的gay couple也觉得是直男尬演完全get不到甜在哪里。
里面的每个人三观超级正!整个剧就是温馨,治愈,bl那对超级甜,以及另外两对夫妻都非常甜蜜,纵然人生很多不如意,但是有你,就什么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