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影片相比,还是预告片比较有趣,cult片最吸引观众的地方,在于其中会设计一些让观众热血澎湃或者很想却无法做到的情节和画面,奇思妙想在本片里绝对足够,可不能几乎所有的人物和情节都无厘头起来,这样的影片很容易让人游离之外。。。
作为法国人拍摄的电影,又一次对好莱坞电影制作工业强烈的讽刺,不太喜欢法国人这一点,总是一位讽刺别人,有空就不对自己好好反省一下。。。
电影中最大的亮点是那个美女,身材相貌俱佳,完美的花瓶形象。。。
电影从开头就透露出了淡淡的无聊 随着影片的进程。
无聊 随意 就越发深刻 当电影进行到一半时我才发现被耍了 怎么说呢 这部电影就是你看完证明你是个无聊的有心观众 不看完就是没看完 这他吗说的白痴到极点啊 但电影就是这样的 this is it 全片无flag 无广告 但有大量槽点 可以说是对现实电影界风气的宣战 通过一只轮胎的诡异行动暗示许许多多的电影套路一样 并且在电影中的观众表现看 好好的恐怖片在无聊的编剧下可以说观众完全免疫 不停的观众演员场景切换使得全篇对比强烈 如果认真的观众仔细想想 这部电影包含了基本上所有的电影元素 恐怖 搞笑 爱情 伦理 科幻 灾难 战争 ...这也是该片能代表大部分烂片的原因 而其中的小细节比如商家先捞钱就下毒 不管毒没毒死 后面剧情毫无心意了 再加上面对观众真实的想法 导演仍旧玩着破洞百出的梗 拉长剧情 (光这一点就打倒一批啊)最后镜头里出现一堆复活的轮胎也代表了还会有烂片继续下去 总结一句 该片以烂片讽刺烂片 所以请选择观看 这导演屌 能看完的更屌
开场还好心的出来说明了下电影中很多毫无意义,然后就真的将一些毫无意义的镜头组合成了一部电影,让评论家和观众去发挥吧。
于是有人看成了是人生哲理,映射人生的意义;有人看成是黑色幽默,拼命将电影中的角色对照现实中人物;侦探迷们开始进行推理;阴谋论者看到了各种奇怪的细节;高科技迷们开始分析技术上的可行性;灵异迷们觉得是不是灵魂附体;评论家们开始骂导演;观众们开始扎耳挠腮.....而这本身就是导演想说的,我们成为了最廉洁的观众演员,连盒饭都不用给,而这原本都毫无意义啊
引用AC点评=。
=# 28楼 godngc @ 11-03-25 06:30:10 说: [引用该楼]此片相當內涵,就是批沒營養的好萊塢電影和逆來順受的影迷1.望遠鏡客=影迷2.生火雞=沒營養的電影作品,但再沒營養也有人搶著吃3.沒吃的老頭=真影迷,或者是影評家4.警察隊長=電影導演,只要有人看,他就繼續演,但是不會接受批評5.輪胎=電影幕後工作者.這些電影從業人員最後才覺悟好萊塢才是他們的敵人,所以電影結尾衝到好萊塢殺人去了.映射之前好幾次罷工事件以上個人見解
如果我说的不够明白的话,大家可以把以下角色代入剧情就可以理解了!
警长=导演发望远镜的人=电影院老板火鸡=爆米花等垃圾食物用望远镜看的人=电影院里的观众轮胎=莫名其妙的主角坐轮椅的人=影评人 首先我必须告诉观众,不能看电影本身,因为电影本身,真的毫无原因,也毫无结果!
正如电影开头,一辆警车开来,睡在后备箱里的男人出来将的一堆话,他的意思就说“嗨 别问我为什么!
”,然后一个呆如木鸡的人,将手里的望远镜发给了各色人等,说了一句好好享受吧!
就急匆匆的走了。
那么影片就开始了它的荒诞不经了,一群人拿着望远镜,看的远处一个垃圾场,突然一个橡皮轮胎有生命一样,站了起来,滚动着,并杀死它遇到的任何物品,它可以杀死一切,用一种无法解释的能力,总之它就是可以杀死。
然后轮胎就这样滚动着,类似一个人类一样,洗澡、看电视、游泳,然后把阻碍它的人杀死,死的人都是脑袋被炸的血肉横飞。
那些拿这望远镜的人,也莫名其妙的待在那里,没有原因,像旁观者一样看着轮胎杀人,等到他们饿了,弱弱的男人送来了火鸡,众人疯抢着,唯有坐轮椅的人说了一句类似真理的话——“都是一群野兽!
”。
然后吃了火鸡的人,都死掉了。
当轮胎杀人被警方知道后,开场里的警长出现了,他貌似调查一样,询问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看了一下手表,就终止了提问,说结束了,并告诉自己的下属放弃调查,并让同事开枪打自己,来正面都是假的,只不过是演戏,但是得知还有一个坐轮椅的在观看的时候,他有开始了调查,就像演戏。
最后,他们得出结论杀人的就是一个轮胎,一定要杀死这个轮胎,他们制作了一个假人来引诱轮胎引爆炸弹,然后把轮胎炸死,这个时候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那个做轮椅的残疾人走到警长面前说,你为什么不换个方式。
警长一气之下,走进房间,把轮胎打烂了。
很诡异的是,似乎轮胎的灵魂转移了,出来了一辆童车,坐轮椅的男人,说自己只不过是旁观者,但是童车发怒,依然把坐轮椅的人炸死了。
影片最后,童车似乎唤醒了很多的轮胎,追随它一轮的滚动,最后一幕定格在了一座山上。
似乎写的“好莱坞”的字眼。
影片就此结束。
我为了怕其他言论影响我自己的体会,没有第一时间查阅其他影评,所以我现在把我自己的理解分析一下。
第一、这个电影其实映射了很多事务,比如社会、制度等等,但是我这里重点分析一下导演的意图,我个人理解导演映射的其实是电影本身,但是也不妨碍他映射的更为广泛。
为什么这样说呢? 1、警长说了一堆话,其中都是分析电影,按照警长的解释,其实电影都是没有原因的,然后由一个呆如木鸡的人发给每个人一个望远镜,难道不正是意味着“导演拍什么,观众就看什么”。
2、弱弱的男人走时说了一句“你们好好享受吧!
”,一个通过望远镜的看,如何是享受呢?
当然是享受啊,普通电影无非是通过电影院,人们想通过3D、音响效果来满足心理上的享受,而这些人利用望远镜,观看着真实世界的表演,看着那些没有刻意安排的剧情,看的一个个人被杀死,难道不正是一种所谓的享受么?
3、导演为何用轮胎来杀人呢?
其实导演最后已经告诉观众了,是不是轮胎根本不重要,它可以是任何物品,这难道不是暗指电影中,中各类表现形式么?
而所有的电影共同点大概就是寻找一个莫名其妙的理由,然后有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杀死其他莫名其妙的人所构成的么?
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其实就是反复看的同一个故事,只不过是人物、道具、杀人的方式不一样。
4、轮胎杀人把人的脑袋炸开,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就是一种大脑思维的碰撞,电影中的演员疯了,观看电影的人也疯了。
5、那些所谓的旁观者,为了所谓的享受挨饿,等终于饿的不行了,别人送来了一只火鸡,吃了火鸡以后所有人都死了,唯有坐轮椅的人没吃,但是都以为他是一个智者,但是不幸的是,最后这个所谓的智者只不过是更疯狂的人而已,他亲自去质问这个警长,警长其实就是映射“导演”,他质问警长为何不换一种形式?
难道不正式一个影评人说的话么?
结果这所谓的旁观者也进入到剧情里,随后奇怪的是,他没有被炸掉脑袋,而是浑身都炸没了。
很讽刺的吧!
6、最后这个轮胎变换了形式出现,成了一辆童车,这童车带领着一对轮胎滚动着,知道最后看到了“好莱坞”。
难道这不是意味着,这电影就是一个电影而已,这个看似无聊的电影里,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作为“导演”的警长,扬长而去,那个“配音”的女人,也活了下来,但是在剧中,警长曾经让人向自己开枪,告诉所有人,告诉演员、观众、正在观看电影的观众这是假的,都结束了。
但是只要有一个观众,就得演下去,不管多么无聊都得演下去。
7、别问为什么,荒诞的影片,但是真的很有味道,好多地方值得回味。
第二、还映射的社会现实,这个我就不多解释了,你懂的!
记得是在大夜之后一个电影群共享到的,本人承认通宵后看电影能起到催眠的作用,但是在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我会被声音惊喜然后就是被轮胎摧残后的画面
这是个超现实主义的讽刺片,片子一开头,一段独白就框定了此部电影的主题必与当代的电影产业有关。
片中更有无数线索反复暗示着片子里各元素的象征意义。
看客手里都有一个望远镜,这个望远镜似乎是万能的,轮胎离开了垃圾场,望远镜依然能够清楚的看清轮胎的每个行为,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看客和望远镜都是在象征着什么。
片子中轮胎杀死女服务生后,警察长(其实是整场闹剧的导演)即刻展开了调查,但他听到手表的报时声后,立刻如释重负的想要停止调查,就如同刚刚演完一场戏。
这个情节更是理解本片内涵的突破口。
导演在演戏,看客在看戏。
导演所导的戏诡异,血腥,色情(女主洗澡)而荒诞,看客们消极,冷漠,猥亵而自私,猎奇心旺盛。
于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猎奇心理,导演不得不将他的诡异血腥荒诞的戏继续拍下去……如此种种,恰是当代电影产业的现状。
片子最后出现在远山上的好莱坞标牌,不仅是对好莱坞,而且是对以好莱坞马首是瞻的整个当代电影业的绝妙讽刺。
本片不仅讽刺当代众导演,亦讽刺了那些为了满足自己猥琐的猎奇心理而一味追逐新鲜刺激的观众。
有一个镜头让我思考了很久,就是那个油头粉面的小跟班拼了命想要阻止最后的看客继续看下去,看客却饶有兴致的端着望远镜边看边说"I like that."我们有时候不就是这样么?
正因为我们喜欢,电影才会越拍越残忍,越拍越没有底线,越拍越荒诞狗血。
是观众毁了导演,还是导演毁了观众,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所谓CULT片,就好比一坨屎,就算是一坨屎,也有异食癖的,喜欢吃的人. 同理,再垃圾的片子,总会有人好评,然后这种片子就cult了...
1、这片是法国片?
怎么可能!
2、如果硬要对此片挖点寓意的话:观众=观众、警察=导演、轮胎=编剧!
在一部电影的产业链里,真正可以不受既定剧本限制,握有生杀大权的其实是编剧。
导演恨不得所有观众都死掉,没有观众,那导演就可以休工了,可只要有观众在看,他就得拍下去。
(影片中是给观众吃毒药,以及坐轮椅的大叔代表的影评人提出意见,导演不执行但是也得听着)可为啥导演这么矛盾这么贱呢,影片一开头就说了,没有理由……好电影都没有理由……我约莫着导演估计想表现的就是这么个意思——导演对观众又爱又恨。
而编剧不需要这个负担,简直就是天马行空,想干嘛就干嘛,想爆谁头就爆谁头。
而当导演不再按照既定剧本进行时(用猎枪直接爆了轮胎),受到伤害的是谁?
是观众。
导演早TM闪人了!
请注意,观众、警察、轮胎除了本身的寓意外,都仍然是剧中人物,换言之大家都有作为一个演员的义务,所以此时代表编剧的轮胎可以爆头代表影评人的轮椅大叔。
最后,编剧占领好莱坞!
3、作为此片观众, 看完最好闭嘴,有路子的人想办法去揍导演一顿才是正路子。
这家伙太埋汰我们观众了。
真是感慨电影的无限创作力,在好莱坞日渐枯竭的创意危机中,法国影坛对好莱坞的挪揄却是精彩不断,这部《橡皮轮胎》其实丝毫不亚于得奖的《艺术家》,结尾那种对好莱坞的反讽和致敬并存的感觉真是多年未见的经典创意啊。
为了防止剧透,就不多对剧情说什么了,建议大家好好看一下这篇,或许对看美国电影,尤其是B级血腥片电影经历不多的观众,本片很难找到什么观影乐趣。
但是对于B级迷而言,此片堪称是盛宴,虽然没有任何大场面,却用一个独行“轮胎杀手”的故事妙趣横生的讽刺了电影工业的“no reason”,观众对各种场面的解读,演员对影片的贡献,B级血腥场面的制作等多方面的内容。
“盗版”、“附身”等精彩的段落让人捧腹大笑。
第一印象往往是不准确的……一切事情都可以这样解释……话说妹子真心不错。
片子唯一的目的就是愚弄观众
看到兔子被炸碎那里看不下去了,是我看不懂
失望了 讽刺也不是毫无乐趣 只有摄影
我讨厌没理由
一个轮胎,突然有了生命和智慧,还有了爆头的本领,开始了一段奇幻旅程,就这么个荒诞的故事拍的还有模有样的。
讽刺电影业的现状
不斷地打破第四面牆,迫使觀眾一起去討論、思考電影。(不過很明顯地,有些觀眾就是不能接受這樣的設定)是評論電影的電影。開篇的前設已經表明得非常清楚。若再細分、可以看出製片(瘦眼鏡男)、導演(警長)、演員(美女)普通觀眾、影迷/影評人(很調侃)之間的相互關係。照鏡子一幕很耐人尋味。最後的意圖也很明顯。象徵用最虛假的外表,但卻是最真實的情感去「挑機」好萊塢。★★★☆
一个可爱、任性的轮胎
爆头胎~~~~
太好玩了,故事外的比故事内的好玩。
导演强奸观众意志的终极反讽
真心恶心。再也不看这种了。构思立意还是不错的。
画面感觉很好 内容…… 呵呵
中间那一段真的是煎熬 但是熬过来了就是回味无穷了 一个轮胎栽附的是一种思想或者一个意识体 继而表达了传递了导演的思想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片尾的HOLLYWOOD 浮想联翩啊 戏中人生 人生外又是一番戏剧
哈哈哈哈哈
最后轮胎废掉了 而tricycle的出现 好像william eggleston的那张有名的摄影啊
比较无意义的一点是,本来不认真看电影的观众也不会花时间来这里找抽的【
看了45min。欣赏不了如此荒诞的片子。虽然主题被说的那么讽刺。
望远镜客=现在的键盘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