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都是怪异世界,其中第1、6部无剧情,就是稀奇古怪的一堆东西看着好玩。
第3部私以为比上两部要强,画风比较哥特,而且人家有剧情啊!
这部叫做“Deathtic 4”,deathtic我查了没这个词,片中的外语也不是我能判断出来的语种,也许是自创的吧。
第2部是星球大战版的神笔马良,但战斗是次要地,浪漫主义是主要地。
令我吃惊的是居然是以汉语为主的,这简直就是为我国人民做的嘛。
很注意细节,很精良,我清楚地看到了背景中的“普通硅酸水泥”。
7部之中我将这部评为最佳。
第4部《Door Chime》就是在日常生活里突然发生了一件不可能的事,仅仅描述了一下而已。
主角看到另一个自己连打招呼的兴趣都没有,也不想知道为什么,就光逃避来着。
真TM不正常!
第5部没人做字幕,估计做了也没用,肯定是些听不懂的废话。
动画让我想起了黑客帝国动画版里曼佗罗一样的画面,以及Enigma乐团的某些DVD画面。
总之非常令人无语。
这就是所谓拍给自己看的片子,7部之中要评为最差。
第6部是个很正常的生活小品。
(啊!
只有中学生扔手雷不太正常。
)属于那种淡淡的温馨派的。
还可以吧。
《天才嘉年华》是日本动画制作公司STUDIO 4℃于2007年推出的一部实验性短片合集,由福岛敦子、河森正治、木村真二、福山庸治、二村秀树、汤浅政明、渡边信一郎七位鬼才导演分别执导,七部短片风格各异,共同编织出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狂欢。
影片开场,福岛敦子执导的《Opening》就以奇幻绚丽的画面抓住观众眼球。
一只似鸟生物吞噬石头人的爱心与灵感之花后升空,石头人受触动产生巨大灵感,众石相连,催生头脑风暴与放映之球,用充满想象力的画面为后续的“天才狂想”拉开序幕,抽象又极具艺术感染力,瞬间将观众带入独特的动画氛围。
河森正治的《上海大龙》充满童趣与想象力。
小男孩功龙捡到未来神笔,在未来世界使者帮助下,与反叛AI展开争斗,最终骑着神龙奔向未来。
故事融合中国神笔马良传说与未来科幻元素,将孩子的想象力塑造为未来世界最有力的武器,画风清新可爱,情节简单却富有创意,在科幻设定中探讨人类创造力的重要性 。
《抽搐死亡4》由木村真二执导,讲述小男孩和伙伴送青蛙回原世界的冒险,黑暗系哥特画风搭配瑞典语,营造出神秘诡异氛围,独特的世界观和精致画面,展现亡灵世界的奇幻之美,角色设计与场景构建充满想象力,每个细节都透露着独特艺术风格 。
福山庸治的《门铃》以悬疑故事探讨人心多面性。
青年八木泽裕发现无论到哪都有另一个“自己”抢先到达,若漫不经心就会被取代。
情节看似荒诞,却隐喻人被他人认知时的单一性,在简单故事中引发对自我与他人认知的思考,悬疑氛围营造得恰到好处,引人入胜 。
二村秀树的《Limit Cycle》是一部极具哲学深度的意识流作品,中年男子的絮语涉及哲学、宗教、科学,配合蒙德里安式几何图形与科技感特效,对人类存在、探索与认知进行深度反思。
影片抽象难懂,却为喜爱深度思考的观众提供广阔思考空间,以独特视觉语言表达深刻哲学思想 。
汤浅政明的《梦的机器》是全片亮点。
梦的机器燃料耗尽,婴儿陷入噩梦,遇到火苗人、大长腿、小绿芽等伙伴又一一失去,最后老人牺牲自己让机器重启,婴儿再次美梦。
汤浅政明用标志性意识流画风和鲜艳色彩,以婴儿的梦境隐喻人生的成长、失去与牺牲,充满诗意与悲剧色彩,引发观众对生命与成长的共鸣 。
渡边信一郎的《Baby Blue》则充满青春的温情与感伤。
夏日校园,翔和羽月约定去海边放烟花,以公路片形式展现青梅竹马的临行告别,肖邦的《离别曲》贯穿其中,画面唯美写实,将青春的懵懂、迷茫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得细腻动人,给这场“嘉年华”画上温暖又略带惆怅的句号 。
《天才嘉年华》最大魅力在于多元性与创新性,七位导演风格迥异,从科幻到哥特,从意识流到青春文艺,涵盖各种类型与主题,打破传统动画叙事与表现形式,展现动画艺术的无限可能。
它不仅是视觉享受,更是思想启迪,每个短片都蕴含对人性、社会、生命等深刻思考 。
但影片也存在不足,部分短片过于追求艺术表达与思想深度,导致故事晦涩难懂,如《Limit Cycle》哲学探讨过于抽象,使部分观众难以理解。
同时,短片合集形式让影片整体连贯性欠佳,观众需不断适应不同风格与节奏 。
《天才嘉年华》是动画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虽不完美,却以独特魅力与价值在动画领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动画创作者提供灵感与方向,也为观众带来一场与众不同的动画体验,让我们看到动画作为艺术媒介的先锋性与无限潜力。
昨天晚上看过了,脑袋里只剩下那女孩挥舞的那漂亮得不可思议的火花,慢慢地一帧一帧的画面,模糊的幼时回忆,然后列车远去,车窗户的光缓缓地混在一起,钢琴曲收尾。
两人这样安静分别,没有只言片语,彼此不诉离伤。
也许这样一部动画,是最适合放在party结尾的同渡边以往的作品一样,这又是一个在路上的故事只是这一次,起点就是离别空空的走廊,音乐教室,肖邦E大调练习曲,蓝得清透的天画面唯美写实到让人以为是新海诚的作品然而当孩子们踏上旅途的时候,欢快的吉他摆脱了最后一丝矫情从一班电车,到另一班,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他们跟着有海的气息的人,迷失在不知名的车站骑着偷来的单车在马路上和警察一路狂飙,小时候偷来的手榴弹炸飞了暴走族最后,精疲力尽的走到海边的时候,天已经亮了
【趁热打铁来篇小影评,首篇至《Genius Party》中最遭吐槽最故弄玄虚的意识流最吸引本人的二村秀树的《Limit cycle 》】似是影评,或是发散。
随意吧。
行走在喧闹的街头,无数的意识汇聚流窜越过大脑。
外界的车水马龙运转着,却惊扰不了内心的小世界。
多多少少人们都会有过这样的体验,像是老僧入定一般。
虽没片子里绘制的那么热闹,却也神似。
意识里有互相排斥的,有相吸接踵而来的,层层叠叠,像是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
尚若来不及或是不刻意捕捉,孱弱的一些念头就渐渐消散在宇宙的洪流中。
信息量是巨大的。
忙碌无序的穿梭着,交织在脑海。
却也本能的如同如何呼吸一样忽视着。
如梦如幻的潜意识,根植在了心底,开枝散叶,渐渐形成了一个人的人生价值观,一个人看世界独特的视角。
忽然想起了一本书。
《与神对话》。
其实很多真理早已存在心底。
人们向往神,膜拜神,却不知其实自己才是一切力量的源泉。
活着免不了要思考,免不去对这个世界看到的听到的生出些想法。
体验的,别人传授的,无数念头像是汹涌的波涛,拍打着岸。
一波接着一波,似是永不会枯竭。
一闪而过的灵感就诞生于此。
捕捉到万千波动的其中一缕,对于人生或许就会带来很多的不同。
现代人压力甚大,在未填饱三欲的情况下,生不出更多心思来纠结一些生与死之类没意义的问题。
为了安抚突如其来的烦躁感与空洞,刮起了一阵名为冥想的旋风。
闹中取静,远离片刻喧嚣。
放空,回归最初的单纯体。
无悲,无喜,无念。
就好似这个世界的看客,不受情感的束缚,自由却又冷漠。
世间百态像是一场场戏剧般在眼皮下走马灯的过。
但短暂的防空洞抵抗不了强大的舆论与现实,人类终是无法摆脱尘世的。
混乱拉扯中做着妥协让步,渴望做着有颗玲珑心的看客却又不得已入戏。
万物皆零。
万物为空。
看着看着竟品出些佛教的意味来。
混乱而又条理。
片子里的男主角毫无感情的独白却又充斥着对于这世界的爱,用他独特的方式表达着。
当两个甚至更多个“自己”融合在一起,暗示着人类不可能以一种形态而生存的现实。
理性与感性缺一不可。
过于理性,丧失激情。
像是行尸走肉,像是精密的发条一丝不苟。
过于充沛的感性,会形成困扰。
让世事添上朦胧的色彩,辩不清原来的面目。
小时候老师传授的知识,世界是物质,存在的。
长大了,读了些其他的读物,却发现所谓的另一个世界的存在。
简单些说就是唯心主义,世界万物存于人心之中,是意念的产物。
微观,宏观,“有”与“无”,反反复复,无休无止。
看来,老子的《道德经》能传至今,也不是没有理由的。
这是人类生存至今一直想要寻找的答案。
思想的层次,深度与广度。
二村秀树将想法如此玄幻的表现出来,着实令人惊讶和欣喜。
难懂,莫名奇妙,好奇,魔力般的吸引。
似本能的想揭开一些谜题,去看清看透其背后的隐意。
此片观看后,观众们最多的两种反应,排斥或者漠视。
鲜少有吸引的,因为它离着现实太远,似是无法触摸的空中楼阁,似是来自外星的喃喃自语。
碎片一样的画面扑面而来充斥着观众的眼球,催眠着看客们的神经。
“什么啊都是”。
深层次来说,人类是孤独的个体。
却又排斥害怕寂寞。
所以下意识的想融入人群。
离群索居,特立独行,古怪,格格不入,这些词就像一个个尖锐的标签让人避之不及。
人们很在乎,很享受那种被包围的安定。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完美,精心安排下的剧本容不得意料之外的差错。
人们渴望顺利如意,却又无法安于平淡。
控制不住的情绪波动,源于灵魂的孤寂,对世事的不确定,像是一道道隐藏心海的暗礁深沟,拉扯着上扬的嘴角。
知遇同类,被理解的喜悦,却因同质相斥而冲淡相离,到最终的安定与接纳。
圆满,空。
重新开始。
Limit cycle 。
无限的循环。
生生世世的意义。
所谓情绪。
我想,被击中了,唤醒了,身体多少会有点反应。
或是触景生情,或是莫名奇妙。
回归。
半醒着的人比沉睡的人需要更为努力的做回一名普通的普通人。
待到一切尘埃落定。
我将此归结于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答案随着渐渐苏醒会变得清晰起来。
当然,很大的可能都是这一生沉沉的睡着。
追逐功利,贪恋美色,填补欲望,寻求安定,或许只是为了寻找到一个答案。
一个不知道问题的答案。
每个人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获取着经验,证明着存在的意义。
《Limit cycle》这部片子更像是一幅抽象画。
每个人因为眼界经历不同,解答带来的震憾程度也不同,它是随意铺洒的色块,是杂乱的线条,或许它也是一段无法用言语阐述的情感经历,用独特的方式宣泄着。
懂的人有种知遇之喜,不懂的人叨叨句什么东西匆匆别过。
人本身即是矛盾的个体。
戏剧型。
冲突却又柔和。
人心底埋藏最深的那些想法。
神秘而有趣。
有意识无意识的引导着行为,引导着命运。
不懂吗。
就是这样。
我也不懂。
很有意思不是吗。
五星给了《Limit Cycle》,二村秀树的碎碎念。
翻译不是很准确。
但那些梦境般意识流的画面令我着迷。
七部中最独特最神秘的。
那般孤独,那般惺惺相惜。
这必须分别评分:■「GENIUS PARTY」福岛敦子4星:最为片头有点儿不知所云,但绝对够绚丽。
不过这个不当一个正篇故事看,当一个MV看绝对是可以了的。
■「上海大竜」河森正治5星:这个评分虽然是跟汉语言“亲切感”的印象分十分高有很大关系吧,但是片子的质量也绝对值得上这个分数。
孩子想象力拯救世界,这真的是足够让人激动的。
二十世纪的神笔马良,用未来的高科技物拯救世界版,日本人把中国古典故事给讲得活灵活现。
最后乘龙飞天,给建筑物(包括建设中的东方明珠)裹上金色的霓虹,这是多么的喜庆又和谐啊!河森正治啊,绝对是把童年的自己带入功龙小盆友了,男孩子的拯救世界的幻想,随手一画就成真,多美好。
这无疑是这几部片子里最华丽,最欢乐的一篇了。
■「デスティック·フォー」木村真二4星:《抽搐死亡4》(←为什么是4……)的氛围,画面,都一流,随便接一个图就能当成绘本封面卖去。
就是让人进入感觉有点儿慢,应该再长一点儿,能把故事讲得更好。
■「ドアチャイム」福山庸治5星:《门铃》我很喜欢,开始惊悚了,后来迷惑了,最后微笑了。
我们不能走神,要不然会被别的我们给抢先的。
■「LIMIT CYCLE」二村秀树1星:其实一星都不想给,我就讨厌这故弄玄虚的。
■「梦みるキカイ」汤浅政明3星:人的一生,出生,爬行,探寻,交往,恐惧,逃避,受伤,痴迷,痛哭,旅行,被保护,保护,还有很多很多,最后老了,看着新生命的诞生,自己回到原点。
看完了有种闷闷的感觉,毕竟我才走了一小半,不由得觉得前路漫漫……■「BABY BLUE」渡辺信一郎5星:优等生,他今天打算不考虑以后的事情。
叫上不是那么乖学生的青梅竹马的女孩逃课,去海边。
所以在做错了车荷包不足之后,偷偷骑走了不知道是谁的车。
所以大半夜的和片儿警赛自行车。
所以还用他们小时候偷偷从军火库偷走的手榴弹,炸掉了找茬的小混混的车。
清晨到了海边,没有放烟火,但是都有想要说到话。
他说他要转学,她也说直到几年前一直喜欢他,但是现在不了。
要分别了。
上火车,他回眸没有看到他的身影。
但是火车开动,站台上,送别的是她和绚烂的花火。
渡边你的故事太浪漫了,菅野大婶的音乐给你如虎添翼。
但我没有这样的青梅竹马和青春,不禁惋惜。
总体感觉:上海大龙=BABY BLUE>门铃>抽搐死亡4>做梦机器>无限循环↑其实感觉上上是越好懂的我越喜欢,汗,我就是喜欢好好说话的故事,这没办法……
五岁时,如今还记得的事情不多。
记得我有一只狗狗,我去火车站的时候,他跟在大人后面走了很远很远,赶不走。
十五岁时,那时候身边的青涩面孔如今已经模糊。
记得我转身离开车站,没有回头,没有一丝一毫温柔。
二十五岁时,那天发生了什么在脑海里有些不清不楚。
只记得我去的是哪个城市。
之前看这些天才们的作品,印象中都挺好的,但是过了几年,都不记得是什么了。
如今想来,只记得一首肖邦的离别曲,还有一段抽格镜头。
忘了很多事,只记得浪漫。
那就说两句吧。
每一段都很精彩并特色鲜明。
7个相对独立的故事互相之间其实紧密咬合在一起,逻辑鲜明条理清晰不紧不慢的排列,观者感受的确得到极大的关怀。
于是艰涩和熟稔可以和平共处,相得益彰,凝聚成一股喷薄的力量,毫不吝啬的彰显着GP项目本身最原始最热切的表达和撕裂的愿望。
其中渡边就不多说了,一部很生活的作品。
也是接受度最高的。
当然我想对于渡边来说,可能这种基于生活的主题和异常细腻的表达方式,也正是他在GP项目中想要着重表达的东西。
其他几部中十分喜欢抽搐死亡。
浓郁的黑色幽默,人物和故事设定并不复杂也不是多么新鲜,但整个故事讲的从容坚定,很恳切。
于是观者很容易就会被吭哧的戳到触动点。
是个很耐看的短片。
印象深刻的还有梦的机器,一切到最后不过是回到原点。
走过一程又一程,你所背负的最终都要放下;无论曾经被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如何戏弄,你还是拖着残破的身子选择重新开始。
因为不管怎样,始终只是一个你,和这个摆在面前的唯一的选项,而已。
小孩子绑着一对破败的翅膀,一边开心叫喊着一边在荒漠般的旷野里跑来跑去,我忽然就想起了小王子。
等他须发皆白拖着过去回来的时候,我又想起了鲁滨逊。
其实都是一样的,活在自己山洞里的人。
.............那,其实我想说,我最哈的还是鼻涕虫神笔马良正义战士小盆友....哈哈哈哈那才是个能让人粉开心粉开心没有负担嘿嘿笑起来的故事呢,咩哈哈
Opening-福岛敦子开场没咋看懂,俺功力不够,不过大概也没指望让人看懂吧,够炫就成。
上海大龙-河森正治该有的少年拯救世界的情节都有了,很欢乐,没看制作表,开始中文配音吃了一惊,还当是国人监制,叹。
抽搐死亡4-木村真二据说俄罗斯实验画风么,黑色幽默,个人蛮喜欢这种调调,幻想是不需要条条框框的。
门铃-福山庸治开始悬疑,后面貌似是爱情故事么,无解释,至少气氛还是有了,这样。。。
Limit Cycle-二村秀树是晦涩,深奥or装B,纯凭个人口味,据说是笛卡尔语录?
我思故我在?
梦的机器-汤浅政明小朋友的怨念啊,呵呵,虽说只是大人眼中婴儿的视角,无法想象的发展啊。
Baby Blue-渡边信一郎剧情是最完整的青春小故事,分手是蓝色的忧伤,没有什么好,不过,那烟花很美。
7个短篇故事,各种风格,总会有喜爱的,不看绝对是动画爱好者的损失。
這裡頭我最喜歡的是第三段木村真二的殭屍世界,那個放屁的傢伙快笑死我了。
湯淺政明的也不錯,維持心靈遊戲的水準,片尾的待續似乎說明這部創作還很長。
整體來講,和貓湯的調性十分相似,有沒有缺乏創意之嫌,還得看後續的故事發展,至少原創的概念是一致的。
失望/只有木村真二的还不错
wow!片头真正是瑰丽的想象,不愧是天才嘉年华,嘿嘿,第一个故事我们叫做神笔马良
不喜欢 不合口味
混乱,不明所以
2007.7.7
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最优秀奖的柳乐优也,凭借《巴别塔》被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的菊池凛子,《蒙面超人响鬼》的栩原乐人、小仓久宽、三上博史等都将参加演出。 《GENIUS PARTY》的第2弹预定在2008年公开,同样
大拼盘
最爱汤浅政明
很难看
名不副实,并不天才。
就看懂了渡边的《baby bule》,痞子大叔讲爱情竟然如此的细腻感人,略带点自身气质的放荡不羁,又不失遗憾爱情的悲,够生动形象不狗血!
比第二部好,福岛的开场一般般;河森大叔想象力似乎已经枯竭了,无比庸俗;木村的恶搞和画风都挺棒;福山的人物设定跟情节绝配,挺有意思;二村的无聊到直接跳过;汤浅的想象力不错,第二部的wanwa肯定是翻版;渡边的不错,剧情画风再加感情线……
啥玩意,看了二十分钟不想看了。
なんとなくニュウビーしい~
在没有看故事之前因为风格直接给了5星……然后我知错了……因为我先看了2……在2面前……第一部还是低调一些吧= =!
实验性太强,要么应付公事讲故事,要么标新立异玩哲学,好没有统一主题的电影
内容有点参差不齐,形式倒是相当丰富!中国需要这样的短片组织者
我喜歡那段「夢的機器」
此作看得太晚。众监督真让我大开眼界呢。最爱汤浅政明的一篇和福岛的开场。
可是没有办法 一上来我就崩溃了 小孩太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