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全表演的很棒
当正义遇上了政治,当公平遇上了权力,当向往权利的政治和黑帮结合,就会成为民众最无奈的哀伤,这部片子就很好的诠释了这点。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黑帮?
”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
大家都关注周总理怎样回答。
周总理肯定地说:“有!
”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
周总理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黑帮在我国台湾省。
”
Solo lau/文电影《弹道》完全有成为主旋律电影的潜质,只要将结尾和谐在吴立雄答记者问的地方,估计电影局想都不想就会第一时间通过并允许本片在大陆上映,要是哪位领导看得激动了,《弹道》杀入黄金档期也说不定。
原因不用说了吧,相信大多数观众看了《弹道》之后都会感叹台湾政治的黑暗,没想到一个小岛上的民主选举竟然能闹出这么多破事儿来,还真是“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
看着电影中阴谋的参与者一个一个被杀掉,不由得想起了杜sir的《暗花》。
同样是权谋,人的命运或者说是棋子的路数从一开始就被决定好了,就如同刘青云手中的弹力球一样,注定被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梁朝伟饰演的警察再聪明再费尽心思甚至剃光了脑袋也难逃被杀的命运。
因为一个人的利益,而牺牲了这么多人的生命固然不公平,但权谋就是这样一种游戏,阴谋者就像是古罗马斗兽场上的那些贵族观众,而《弹道》里任达华饰演的警察局长、廖启智饰演的陈二同,甚至柯俊雄饰演的黑帮头子,抑或内务部长,统统都是斗兽场中被迫进行困兽之斗的奴隶。
而政治无疑又是权谋游戏中最危险的一种,不说现在,单说历朝历代的宫廷流血政变之类的就数不胜数。
只不过相比之下《弹道》中的这场游戏要更加荒诞,所有人的生命都是为了一场看似漂亮的秀,但纸包不住火,纵使这场秀再漂亮,吴立雄的真面目最终也败露了,那些被灭口的人看到阿雄面对媒体时的狼狈相估计死都不会瞑目,他们的生命太不值了。
尤其是那位内务部长,费尽心机策划的一场秀成了闹剧,最终连自己的命都搭上了,被撞死的时候还真有点权谋者必将终结于权谋的宿命意味。
虽然电影题材冷峻,但刘国昌还算厚道,结尾还留了个希望的小尾巴,不过他的匠气也不言而喻。
最令人费解的就是张孝全饰演的徐瑜昌,这么锋芒毕露的人物,又无牵无挂,手里还握有陈二同的证供,明摆着是这场阴谋中最容易出乱子的人物,但偏偏安全到最后,任达华饰演的孙大局长被杀的时候他居然能安全着离开,最后还跟参加游行的美眉来了一段深沉的对白,大老板也太放心这位热血警探了。
整部电影到最后真相也没有公诸于世,而现实也是如此。
若不是大侦探李昌钰的介入,搞不好民众还真以为阿扁是林肯那样够资格被刺杀的总统呢。
但纵使知道当时枪手瞄准的不是阿扁,真相还是模模糊糊沉入水中,毕竟政治这种危险的东西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
看这电影的时候很有看《新闻联播》时,那种“世界很乱,中国人民很幸福”的幸灾乐祸感。
站在幅员辽阔的大陆上,笑看台湾不丈夫,小岛不太平。
但莫忘了,轰动一时的“319枪击案”起码能够被搬上银幕,台湾政治人物的丑态能够被拍成电影讽刺,甚至民众不满意了,也能像《弹道》中的那几位大叔一样去砸总统候选人的场子。
可我们的茶馆中还曾挂过“勿谈国事”的警示牌呢,虽然现在没有了,但网上发帖子如果带有什么惹眼的词汇,还不是照样被河蟹吞掉。
整部片子基本按照当年的新闻拍的,感觉还算OK。
结尾任达华及几个人的死应该是编剧加工的,看着有些别扭。
子弹到底是要打谁?
明显是要打陈水扁的,结果因为换了位置,打了吕秀莲。
可是陈水扁应该是知道的。。。
或者陈水扁原本是为了让打死吕秀莲?
那干嘛还用打不死人的子弹?
阿扁入狱很多天之后,这部电影出来了。
相比以往而言,其实并未有太多突破,但是却拍摄了当年阿扁的枪击事件的艺术家们的推论。
就这件个意义来说,这部片子自然有他存在的价值。
总体而言,这部片子看似是揭露了台湾政治黑幕,但是往根源处想,如果不是民主化政治,在一个集权政治下,这类影片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不是台湾的艺术家们敢于斗争,而是他们有敢于斗争的土壤。
韩浩月 台湾影片《弹道》目前正在全国院线公映,这部低调上映的电影在公映几天后观众陡增,吸引了不少眼球。
在电影院里看《弹道》,有很新鲜的感觉,因为内地院线,似乎从未有这种类型的影片公映,仅此一点,《弹道》便有理由成为年度华语电影不可忽略的一笔。
《弹道》的电影类型被归类于“政治惊悚片”,这类片子一向是好莱坞所爱,《国家要案》、《辛瑞那》、《刺杀希特勒》、《真相至上》等都是其中佳作。
《弹道》以2004年台湾大选的“3.19枪击案”为创作灵感来源,尽可能真实地勾勒当年枪击黑幕背后的真相,在台湾关于这部电影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民众相信《弹道》揭开了枪击案的谜团。
很难确定《弹道》说的究竟是不是真相,当然,电影只是故事,虽然有事实作为素材,我们仍然要把它当作一部娱乐片来看,况且电影本身在政治与人性之间,仍侧重于讲人性。
英国学者沃拉斯所著《政治中的人性》这样描述,“环境中的象征符号能激起人的情感,诱发人的无意识。
许多政治家正是利用这一点,操纵选民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看《弹道》,愈加能够理解沃拉斯的观点,片中政治人物的博弈,相关人等卷入政治纠纷后的身不由己,不明真相的选民的盲动,都让电影中的政治显得像个游戏。
这个游戏当中唯一真实的就是人性的呈现。
如该片导演刘国昌所言,《弹道》的确是在用港片方式讲台湾故事,香港电影中常见的灭口案、兄弟反目、追杀等桥段,被设计到了《弹道》中,因此《弹道》具备一般商业片的娱乐性。
看完这部电影,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任达华背叛职业准则和兄弟,换来用于延续儿子生命的稀缺血浆,再者就是任达华和逼迫他完成“交易”的高官被双双枪杀在街头。
这种娱乐化描写,并没有削弱《弹道》作为“政治惊悚片”的冲击力,反而深化了“政治影响个人”这个主题。
为了得到权力宝座,电影中的吴立雄自导自演“苦肉计”,这个“苦肉计”如同被扔进湖心的一粒石子,波及出的每一圈波纹,都带着欺骗与杀戮,而且无休无止。
片中吴立雄的饰演者沈孟生很出彩。
“政治惊悚片”有其先天吸引人的优势,好的“政治惊悚片”应该可以帮助观众清醒地认知政治,但搞不好影片就成了政治的一部分,该片在台湾拍摄时经常接到恐吓电话便是证明。
无论怎样,像《弹道》这样的影片拍成并公映还是一个好的现象,这种类型的电影实在太少了。
很难想象这样的一部电影能播出来,不过还是感叹台湾的文化生态,很是开明。
应该说本部影片基本是以台湾的一段历史为依据改编而成的,还有新意,虽然整体的情节安排上支离破碎,不过剧情好还是能够挽救不少的。
之所以看这部电影,多半是我想看曾恺玹,但是她的戏不多,不过还好,这部电影,对我来说还不是太失望。
其实,我看了之后,想到的是我多年前看的一部由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全民公敌,那是一部关于情报,政治和个人隐私 的片子,有时候,很害怕电影的世界,一个没有个人隐私的世界会怎么样。
就像弹道里面所说的那样,一个高端政压迫下的社会将会怎么样,我们人间的正义如果受到了胁迫,有谁去高举正义的大旗。
电影里讲的不多,只用了一个希望,随后想想,也只有希望 这词可以完结。
世界,无论在哪里,香港也好,台湾也好,都是一个江湖,有人出来做恶,有人主持正义,有人为了利益以权谋私,有人为了金钱以身试法,有人受迫而难以自拔,有人却身处险境,有多少人可以回头,没有人知道,死了多少人,也没有人知道。
这就是江湖,成王败寇,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新人换旧人,但不变的是这个世界那浑圆的天理。
当然,有些人隐居世下,简单的活着,这个世界总有一些有正义的地方,有人坚信,所以他们努力。
同学请客在MOMA的百老汇电影院看了一场只有三个观众的胶片FILM。
《弹道》故事蓝本来自陈水扁枪击案。
演员里有好些熟人。
两个歌手。
方季惟演吕秀莲,黄仲昆演调查局局长。
方季惟已经43岁,出生在艋舺眷村,那里是原住民生活的地方。
88年出道做歌手,玉女清纯形象,演过琼瑶剧《海鸥飞处彩云飞》 。
吕秀莲那么面目可憎,可想而知,看的时候只觉得演员漂亮,实在没看出来是唱海鸥飞呀飞的方季惟。
黄仲昆如果不熟悉,“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熟悉不熟悉?
就是他的原唱,比迪克牛仔多一份力道和男人味,迪克牛仔除了嗓子的沧桑感,实在无他。
两个香港人。
任达华和廖启智。
任达华演艺生涯很长,老婆是模特琦琦,他从出道演到现在,从舞男变成警察,变成“老戏骨”,总觉得他身影中那个情色味儿挥之不去。
男主角张孝全来自《盛夏光年》,除了做模特出身的身材好,演技乏善可陈,换成小谢也一样正气凛然。
众多资深演员。
张国柱演陈水扁身边的幕僚,老谋深算,事件都是由他策划。
他是台湾资深演员,还是张震的老爸,余姚人,长相是老而有味儿的类型,中年之后无数次出现在台湾偶像剧中《斗鱼》《战神》《白色巨塔》。
如果有人对他在60岁时候和37岁的女人再婚感到一种莫名的感叹,那他的作品就是另一种感叹,除了和儿子一起出现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有经典的《欢颜》,喜剧的《表错七日情》,和夏文汐一起的《唐朝豪放女》。
沈孟生演陈水扁,一看他那副戴着眼镜的脸就想笑,他是台剧里面的常客,《八月桂花香》《春去春又回》《八号当铺》,演得很好,超爱那个镜头:当他和吕秀莲站在车上,朝人群挥手致意,本来安排枪手把吕秀莲打死,却发现她中了枪但没死的时候,那个贼兮兮诡异的眼神特别到位。
戴立忍出演改造枪支的人,技术高超,控制子弹火药的数量使得人中枪但不会死, 弹头不爆炸。
他本是导演,电影产量不高但有品,比如《台北朝九晚五》《不能没有你》,很爱客串。
柯俊雄演黑帮老大,是我觉得演的最好的。
那个强大的气势和情绪控制很准。
可能因为他多年以出演诸如张自忠谢晋元之类的英雄著名,多次拿奖。
是里面分量最重的演员。
我特别偏好他的一句话“菩萨,该死的人活不了,该活的人死不了”特别偏好那场他出手狠打手下的一场戏,他年事已高,打人之后颤颤巍巍,但出手之时毫不手软,心手合一,配合凌厉眼神,散发不可抵挡的压力。
导演刘国昌,听着不熟,可绝对不会对《雷洛》《庙街皇后》《PTU》不熟其中任达华是刑侦局副局长,本来是个好人,有个儿子,孩子患上重度地中海贫血而且是阴性AB血型,政客因此拿这个胁迫他抓替罪羊结案。
他看到整整一个冷藏柜的军用血,也就从了。
香港有约55万人患地中海贫血,有轻度有重度,重度是需要定期输血和吃药。
让我想起曾经相过亲的一个男生,江西人,有地中海贫血,最近才查出来,但是轻度的,不会像重度的,需要输血。
长的很好,好的我压根不敢信任他的长相,也许是我的偏见,我们见过一次就没再联系,但保留有QQ,偶尔我会和他说上几句,因为我觉得我们有相同的处境,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都至今落单,遇不到合适的,也会相亲,但总是不成,而且也不愿意凑合,家庭观念都传统, 孝敬父母,看不得他们年年为儿女婚姻事情操心,可惜没有办法。
大我4岁,想必经受了更长时间的心理压力,有时他会一个星期不下楼,不是因为他宅,而是孤单成瘾,被动的。
有时候会冲动的想,不如告诉他:我们在一起好了。
人生漫漫长路,什么都有可能改变。
1979年,尚不满30岁的台南贫农儿子陈水扁在妻子吴淑珍的支持下,毅然决定为“美丽岛事件”主犯之一的黄信介担任辩护律师,这位台大法律系第一名的毕业生在法庭上引经据典、慷慨陈辞,迅即名声大噪,两年后便以最高票当选为台北市议员,从此,“阿扁”成为台湾省政坛的一匹黑马,一发不可收拾,乃至2000、2004两次当选台湾省最高领导人,“台湾之子”的名头,亦是响彻东南一隅。
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清楚,2008绿营惨败,贪腐的盖子一揭,阿扁妻离子散,身陷囹圄,不过鲁迅说过,落水狗这东西,该痛打的还是得痛打,马总统凡事都拘泥法律程序,搞得至今“两颗子弹”的真相还是似是而非,不过这并不妨碍来自香港的电影艺术家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以及,对基本事实发自良心的推断,于是,就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弹•道》。
华语影坛没有典型的黑色电影,除了麦当雄的《黑金》,也就《弹•道》这样的政治惊悚片能往“Noir”上靠一靠。
当然这也要感谢台湾文化生态的宽松,连《痞子英雄》这样的偶像剧都能拿“拉法叶弊案”说事,假以时日,港台影人能打造出华语版的《捉刀手》也未可知。
《弹•道》的刘国昌导演年过花甲,可对当代大众文化毫不生疏,南加州大学的电影硕士出身,《五亿探长雷洛传》这样的作品当年亦曾横扫大陆录像厅,其批判现实主义的艺术态度加火爆的动作场面成为他最鲜明的作者风格,这些特点同样沁湮在《弹•道》里,令到整部作品收放自如,张驰有度,导演的水准有目共睹。
“两颗子弹”当然是个吸引眼球的敏感话题,但处理得不当,很容易失之空泛。
大历史的背后一定要有小人物来丰富影片的骨血,从这一点上来看,任达华和张孝全扮演的两位铁血警探起到了全片主干的作用。
任达华不消说,跟廖启智一样都是老戏骨,再加上扮演儿子的小男孩不多的台词画龙点睛,铁汉身躯下的一颗慈父心由是尽显;我以前没看过张孝全的电影,《弹•道》里他的塑造的人物也比较脸谱化,不过货很对版,血气方刚的刑侦组长就像是为张孝全度身定制,挤在一帮表演艺术家堆里也不显颓弱。
女演员方面我则最中意花木兰的原型胡婷婷,果然是台中市长的好女儿,为了揭穿绿营阴谋不惜血溅大银幕。
让人眼前一亮的还有戴立忍,果然是个才子,最后杀人那两下跟《人肉叉烧包》里的秋生哥有一拼。
至于几个大人物,沈孟生版的阿扁在动作语言上都抓住了最核心的部分,当然跟周立波的模仿不能比,但书卷气还是很搭调(不过我老是出戏,总想起《命中注定我爱你》);至于那个被影射的吕秀莲,真是漂亮坏了,吕大娘哪里有这等风姿绰约?
电影里的吴淑珍戏分则是一闪而过,不过单从瘦削的身形看也算是特型演员了吧。
“两颗子弹”的真相究竟怎么样,恐怕跟近半个世纪前射向肯尼迪的那一枪一样,要湮没在历史的风尘里了。
黑社会亦的确讨厌,但跟掌握了公权力的政客比起来,还是小巫见大巫。
拿着国家的资源玩阴谋,自然是触目惊心——片中内务部长拉开军血库威逼利诱任达华的那场戏,把这种观感推向了极致。
不过话说回来,由威权主义走向两党政治,中间总要乱一阵子,水至清则无鱼,“两颗子弹”尚扑朔迷离,但贪腐证据确凿的阿扁已经由台湾司法机构羁押,韩国不也审判过全斗焕和卢泰愚?
有污点政客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有污点你还不能抓他——阿克顿勋爵有句名言: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会产生腐败。
保守主义的政治哲学向来倡导“容忍必要的恶”,只要有一个人人平等、程序透明(当然世事无绝对,只能尽可能的往这个目标上靠)的政治体制架构,清廉而有效率的官僚自然会逐渐成为国家权力体系中的主流。
2008年,谢长廷在败选后的第一时间就发表演说,明言:“民主包括结果、也包括过程,过程难免有争议,但是我们接受,不要再有抗争……这是我个人的挫折……是民主的结果,不是民主的失败。
”可见,良性的政党轮替迟早会成为台湾的政治主流。
1986年,当民主进步党的仁人志士们在圆山饭店创党时,他们有没想过14年后便能夺取台湾大位?
2004年,当志得意满的阿扁靠着两颗子弹翻云覆雨,再次攫取最高权力时,他又可曾想过4年后便会遭全台百姓鄙弃?
民进党果真是个传奇,在一个还没来得及熟悉民主规程的社会里,他们用不按常理的出牌一再搅动最高权力布局。
不过主席说过: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
欺骗人民得来的,人们迟早要你加倍还回去。
在影片的最后,与恶势力同流合污的任达华命丧黄泉,翻云覆雨的内务部长也被一辆飞驰而来的小汽车撞向了半空,唯有执意探询真相的年轻警察在红衫军的队伍里与女孩重逢,画外音说:好在还有希望。
希望就是:肮脏和丑恶是允许被谈论的,不义的政治阴谋也能被搬上大银幕,遗臭万年。
必须有表达的自由,才能有希望,才能保护这个国家不受任何政府的侵害。
是牺牲掉一个无辜的人,还是牺牲掉一堆连带的人,这到底与正义有关没关~非常值得一提的不是两位主角,而是杀手金水,林家栋的造型和角色演出太有突破了,导致我最后看字幕才认出来~
内容玄乎点 片子感觉只是及格
陈水扁下台了,他的选举故事都被改编成电影了,这导演还真有点牛哦。可是不喜欢电影里头的感觉,很黑暗的样子,虽然是现实。。
看的是删节版。。
不痛不痒
剧情升华下 但表现得简单点 就会好多了嘛~
纯粹为张孝全多给一颗星。
台湾的政治远不这样的。
枪击案,台湾到底是开放不少
我们很渺小
影射片,装B片,台湾政治现实版
我想知道的是这部片子是在08年陈水扁竞选失败之前上映的还是之后上映的。如果是之前,这个导演绝对是模子。
台湾政治还真不是一般的黑!动这个题材需要点勇气!
根据“3·19”事件改编,本身故事便没什么惊喜,加上节奏的紊乱……实在是一般!
都是阴谋论
虽然有着电影硕士学位,但不代表刘国昌一定导出好作品,毕竟他个人实在没什么风格可言,作品更多还是靠剧本支持,因此再多的学位也不及杜sir那样的“野路子”有意思,而这次编剧则很明显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讲好故事已很费力,更不要提挖出深度,连麦当雄《黑金》这样浩大格局的作品,最后都难免失控呢
如果最后没让冤案昭雪 我反而觉得可信一点
暗讽的好
这是今年上映过的最好的电影了吧
如若不是以3.19枪击案为原型,这部片子就会变得十分普通。但当它全盘影射3.19时候,这部片子却可以有无限的生命力。 如果说遗憾的话结尾处理的不好,为了给人以希望而放弃悲剧结局个人认为是个败笔。如果主角死,“阿雄”在质疑声中高调召开新闻发布会,这样才是最完美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