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与梦联系一起。
因梦而爱。
2.回忆。
过去的负累,难以摆脱,因而对现在造成伤害。
消弥回忆的方式:报复、自残。
3.救赎。
佛教、寺院、文殊菩萨。
4.蝶。
化身为蝶,学中国梁祝的。
庄周梦蝶。
化蝶而脱离现实的束缚,与爱人相会。
肉身的沉重也得以摆脱,爱也得以无奈地实现。
5.痛苦的爱。
歇斯底里的。
6.不可能回头和重新开始的爱。
金导从不让人失望。
男主对前女友充满了留恋而收起了恨意,女主对前男友充满了恨意而收起了留恋。
两种极端的情绪,使得男女主命运般地纠缠在彼此的梦里。
男主梦到开车追逐前女友,女主作为“肉身”在梦游中执行追逐前男友。
男主梦到与前女友继续缠绵,女主在梦游中去找了前男友。
男主梦中的情意,也是女主的情意,只是女主选择了否认和压抑,只能从梦中无意识地去表达。
而男主对于背叛的前女友,只怀念温存的从前,没有任何埋怨,他的怒气显然也被自我压制了。
他们两个一个是完全的黑,一个是彻底的白。
一开始两人选择凑在一起轮流睡觉,而一次女主的不守约,导致男主再一次梦到前女友,女主在现实中又再一次来到前男友的家再续了一夜情缘。
女主愤怒地觉得这一切都是男主在睡眠中念念不忘前女友造成的,而男主愤怒地觉得这一切是因为女主不遵守轮流睡觉的约定造成的。
很多人评论说,为什么男女主不能遵守轮流睡觉。
其实导演想讨论的不是睡眠问题,而是被一种设定框定下的不自由的问题。
男女主最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能随心所欲地睡的问题。
寺庙那一场戏,以及芦苇的那一场戏,是男女主真正互相融合以及与自己和解的关键。
在芦苇中,两对男女互相吵架的戏份一开始把我看懵了。
后来我意识到,这种胡乱的吵,想表达的是,最后我也可能变成你,你也可能变成我。
我们都没有必要互相指责,因为虽然在此段关系中我是一个受害者,但是在未来的某段关系中,我可能会变成一个加害者。
我们都在情情爱爱中受着伤,愤怒地舔舐自己的伤口,转过头又可能以同样的方式伤害别人。
所以我们看到男女主后来看着撕心裂肺痛哭流涕的“第三者们”,选择小心翼翼地为他们穿上了掉落的鞋子。
寺庙中男女主分别倚在大钟的两侧,耳朵靠在上面安心地听着它的声音,表明两个人的潜意识在从极端的黑白向中间的方向移动。
到后来男主找不到女主,在车里睡着了,梦里梦到自己寺庙的台阶,轻轻叩着车窗,车窗上映着自己的影子,醒来后是同样的位置女主站在车外。
他们在车上亲吻了对方,我一开始觉得这吻来的唐突。
但后来我想明白,这并非单纯的男女情爱之吻,而是一种经历波折彼此心意相通的释怀之吻,我吻你,如同亲吻我自己;我此刻怜爱你,就如同我终于看清了那个值得被怜爱的自己。
但是悲剧还是在车内两人睡觉时发生了。
男主因为终于也看清了自己的恨意,在梦中他梦到自己闯进第三者和前女友的房间杀死了前女友。
而现实中,女主因为男主的梦,打开手铐,以同样的姿势冲进前男友和第三者的房间,杀死了前男友。
警察来了,女主被逮捕,男主崩溃说一切都是自己干的。
女主被抓进关精神病患者的监狱。
男主看着女主被关押离去的背影,跪着说我发誓我再也不睡觉了。
这时候弹幕说,女主被关起来,不能乱跑了,不正是男主可以安心睡觉的时候吗。
我前面说了,导演想讨论的真的不是男女主的睡眠问题,而是萦绕在二人心上的情结。
试问女主因为男主的梦而杀人坐牢,男主难道真的能在家逍遥自在地生活,每天安心地高枕无忧吗?
这不是男主的人设。
要知道开头一幕女主梦游造成交通事故时,男主就跑到警察局说这一切不关女主的事,都是自己睡梦中造成的。
从某种意义上,他是个善良的人。
所以他最终选择不再睡觉,便是决定了不再受到心魔的影响,他要以此来表达对女主的忏悔。
所以后来他来到监狱,拖着被折磨得不成样子的身体告诉女主,我只有死亡才能不做梦的时候,他是想要解脱的,同时成全女主的安稳。
但是,我也在想,女主最终是不怪男主做这样的梦的。
因为假如她不是梦境的执行者,而是与男主互换成为梦境的创造者,可能一开始男主就因为她的梦早就把前女友杀掉了。
他们两个人谁也不无辜,因此无论谁真的在监狱里,此时他们二人都在一个牢狱中痛不欲生。
所以女主在监狱中,选择了自杀,之后化成一只蝴蝶,来到大桥下男主一跃而下的地方,停留在男主的额头。
这时男主的眼神是迷离又解脱的,女主蝴蝶的形态也是一种自由的象征。
蝴蝶,从一开始男主车上的挂件,到女主来到男主家中看到试戴之后就一直挂在脖子上的项链,再到后来女主死后化成的样子,导演灵感或许来自于庄周梦蝶。
梦境与现实到底哪个是真实,意识与潜意识到底哪个是自我。
其实何必纠结呢,死亡或许不是终点,蝴蝶或许也能成为答案。
不囿于现实和梦境,不被禁锢在爱与憎,好与坏,黑与白,如蝶翩翩,方能真正自由自在。
一个男人因为无法割舍对前女友的感情 只能依靠梦境享受与前女友在一起的时光; 一个女人名义上憎恨前男友 却依旧在每天晚上以梦游的方式一次次地走进前男友家里,做着一些令她在梦醒后痛彻心扉的事情。
这种爱情悲剧本无所谓奇特,梦本就是一个人潜意识的所为, 但金基德却让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合二为一,男人的梦境也是现实中女人的梦游经历,男人的梦左右着女人的梦游行为…… 于是,故事就这样开始了,为了帮助女人摆脱梦游的折磨,他们开始了一场与睡魔、与沉沦的灵魂、与陷落的情感的战斗…… 古老神秘的东方式庭院 雅致暧昧的场景布局 闭塞狭窄的空间 静态抑郁的影像 空灵忧伤的配乐 活跃着两个男女 他们在神秘拥挤的小巷中感受着灵魂的孤独,在自我放逐中承受着情感的陷落, 一种无处逃逸的压抑与无助,一种无法宣泄的悲伤与失重,被导演无限地扩大、扩大、再扩大, 一直到男女主人公找到新的生活方式——通过生命的消亡实现情感的救赎。
又是一部关于“爱至极致”的片子 一部关于沉沦与救赎的片子 关于“爱至极致”,金基德早在以前的作品就表达得足够让人刻骨铭心, 爱至极致,不仅仅是常人眼中的失去自我, 而是将爱人一点一点的撕碎,再将自己一片一片的割裂,然后紧紧地揉在一起…… 哪怕是用残酷的暴力、用变态的自虐,或者自我的幻觉,超现实的想象,也要达到彻底的占有, 这部片子依然如此, 导演尽管没有详细交代男人的前女友为什么要抛弃他,而女人又为什么要憎恨前男友, 这都不重要,仅仅那一个画面就解释了一切:在苍茫的野外,四个年轻的男女不停地互换角色,相互推诿辱骂,纠缠厮打,情人即是地狱,不信任、猜忌、妒忌、占有欲到疯狂的折磨,直至爱情幻灭。
没有具体的前男友与前女友,他们可以是同一个人,可以是大街上任何一个人,这些也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男人和女人对爱的执着,这种爱已经幻化为一种关于精神寄托的符号,成为生命的全部, 即使等待他们的是癫狂、变态、沉沦…… 片中的男人“金”开始为了前女友生活在一个自闭、孤独、痛苦的幻想世界里,后来为了“兰”能摆脱梦游的折磨疯狂自虐乃至献出生命; 女人“兰”在“金”的帮助下也最终吞下象征救赎的蝴蝶项链,化为蝴蝶追随“金”去了…… 我喜欢片中最后的结局,喜欢那只蝴蝶,更喜欢那紧紧相握的双手,这足够冲淡我对于影片些许血腥的画面、苍凉压抑的感觉。
就如那部《空房间》,紧密压抑的暴力被片中含蓄婉约的温情、超现实梦幻的画面洗涤一空
总之他打开床边抽屉的时候我闻到了木香味,可能不是木香味,总之是木头抽屉了该存在的味道。
而 sad dream这个名字也太诗意了吧。
刻章或者做服都是有趣的事情,空间装置也非常的赞。
而日语相对朝鲜语真的显得安静很多。
选择的庙宇很安静,相对来说 在基督下没有那么多可以做的仪式,也没有那么多情节,唯一的倒是让人想起了十字架的方式。
最好的是在阳朔的爱心之家,简单的2跟小树枝捆绑成的。
简单而诗意。
小田切让在床上的哭泣让人遐想,只是那个让她忘不掉的女演员不是那么中意。
暴力仍是小主题。
虫师更是贴切。
更多的时候,梦是“私人化”的记忆,金基德的这部电影着眼于利用梦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建构梦的“现实性”,从而也增强了梦与命运的联系。
影片接近尾声的时候,那种悲剧性愈发凸显出来,那种与生俱来的“死本能”(即毁灭的欲望)被扭曲的生活激发出来。
而刚开始的时候,是对他人的攻击;最终,则转变为对自我的攻击。
然而,这部电影的缺点,就是太形式化了(也可以说是程序化了),很难直指现实的本质。
记得以前有人声称金基德的电影属于“黑色现实主义”的范畴。
但我觉得事实并非如此,只能说是他在朝“黑色现实主义”这个方向靠拢。
如果导演可以不再停留在“水面上”,而能细致的刻画出水底下的事物,那种似乎会更加接近电影的本质,也就是现实的本质。
用安德烈·巴赞的话来说,“电影是现实的渐近线”。
影片的主题是“弗洛伊德式”的,对我而言就是病态的呓语。
我个人很喜欢这个主题,也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挖的主题。
大概是因为我意识到了,没有比梦更悲伤的事物。
2009/01/18 00:33 这个男人的电影可以让人大脑拥有片刻安宁的时刻然后可以借助着闪烁的光影宣泄一些任性的情绪韩语与日语的对话并没有显的怪异无论是聊天叫喊咒骂哭闹都似乎恰到好处的表达并且能够被理解就像《呼吸》里一贯的静默只能听见影像周围缓慢的气流声不需要交谈和语言眼神动作还有一些精神上的感知可以精确地涉猎到彼此每一微秒的意图비몽...非或悲...黑与白本为一体在梦中酝酿着更多的贪念即便醒来已不记得原本的贪欲这根植在心底的欲念操控着全部的身心去完成一切的可悲从永无节制的梦境开始人生全部的坚持和笃信都倚靠这卑微的梦境停止梦想停止做梦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金基德的悲梦现在才看,虽然那段炙热绝望的时间已经消散但是春梦觉来心自警往事般般应。
可能具体的事情到头来记住的能有几件,但是恨却可以永远记住。
我觉得这种超现实的手法不过是一种警示然而毋庸置疑一定也有一个人和我做一样的梦虽然表面上若无其事但是心里却想着拉开那扇遮羞布的门一刀把前女友和前男友给杀了。
即使杀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然而你们在欢愉痛快的时候未曾想过另一个人在黑暗的悲切中用刻刀割开自己的头颅,鲜血淌过脸颊唇齿俱裂。
谁说成全才是爱的广义,不争才是圆满。
做人被生活具体而麻木的表面所欺骗,背叛时刻发生只是因为赢弱的呼喊没有抵达冰层的裂面。
因为觉得暂时的无力才会有宗教的抚慰,然而因果报应是最暴戾的信仰。
金基德的形式中是不带一丁点的救赎的,即便是十指合并的参拜那也是为了心中血肉模糊的了结刻下一刀伏笔。
我恨你,万绿如梦的盛夏依然恨你。
我以为你和我开了一个玩笑,想不到铺天盖地都是真的。
如果有一天我终于放下一些事情,一定会只身提刀。
一刀将你了结。
又见金基德。
这个一向以夸大人性中脆弱邪恶以及欲望一面为手段的残忍的人。
那些以为忘记的事情。
真的就能忘记了吗。
那些以为分开再不相往来的人。
真的就能再不见面了吗。
你用世间纷繁的事情来阻挡自己的心。
你不想念。
你不言语。
你不会去找他。
你会说你憎恨他。
你厌恶他你甚至看到他的模样都会感到耻辱。
你不要自己卑贱的留在他身边。
你用记忆来祭奠爱情。
你爱她。
你毫不犹豫的承认你忘不了她。
你保留着你们曾经爱过的一切证据。
你甚至就连再见她一眼都会觉得幸福无比。
这或许是我们告别的两种极端。
拼命忘记或者拼命怀念。
都是徒劳。
潜意识里面总是有那个人的影子。
所以我们才会做梦。
即使这么多年都保持着空白的记忆。
还是会再梦见那些熟悉的场景。
电影里面他做梦。
而她去实现。
这一切都不是他们的错。
再见到以前的她就是他的幸福。
而她的潜意识里面又何尝不想再重温那些温暖。
他们只是舍不得忘记的。
镜子里面的自己。
她在人前的所有隐忍。
因为他的梦而发泄。
他的所有隐密的思念。
也通过她而实现。
他们拒绝睡去的那些。
真的很可爱。
我想他们要告诉我们的。
不过是记得要忘记。
不过是不要念念不忘。
耿耿于怀。
醒着的时候一切都可以控制。
而睡去了谁能铐住你的心呢。
你用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去想去怀念。
不让自己睡去。
竭尽全力阻止梦境里的相遇。
你缚住手脚不去找他。
可是你控制不住你的心。
你从此没了悲喜。
你忘不了他。
你睁开的眼睛前面一片苍白。
你只能紧紧抓住自己的心。
攥到出血。
也不肯放低自己去寻他回来。
可是你控制不住。
终于你杀了他。
你潜意识里面是恨他还是爱他?
是思念让你发了疯。
你要的那个人。
她或者他。
他让你疯狂他让你快乐。
他让你痛不欲生。
他让你毁灭。
最后她变成了蝴蝶。
他死在冬天结冰的湖面。
我便哭起来。
她们都问这个片子很闷。
为什么会把你感动。
其实不是感动。
只是心疼。
心里面生生地疼了。
你们有曾经刻意的想忘记过一个人吗。
想忘记他想到用刀子从脑袋里刮掉有他存在的一切记忆的时候吗。
有以为自己真的忘记了可是很久以后还会梦到他然后从梦中哭醒的时候吗。
有想忘记到睡着了握紧拳头早晨醒来时候手心被指甲掐到满是青紫的时候吗。
即使现在。
我也不能忘记那些给我悲伤或幸福记忆的人。
或许这有些矫情。
可是在这个晚上。
我真的难过了。
没有人能明白。
感觉不如他以前的片子深刻,情节有些无聊乏味,加之痛苦的自虐,其实在说的是都市人的感情纠葛,但利用蒙太奇的叙事方式给人感觉不是十分流畅,以及怪异玄虚的结尾实在有些迷幻和幼稚。
ps:还有日语韩语的流畅对话,猜测是导演故意设计成这样的,但同时建筑、场景都十分中式,处处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例如刺绣、篆刻,感觉到一种非常不和谐的氛围……
看到开头部分,我震惊了,看到中间部分,我笑了,看到结尾部分,我哭了,看到结局,我已沉醉其中,不愿醒来。
这是金基德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部电影,在这之前是《野兽之都》,两部片都充满争议,兴许因为风格不是很传统的金基德。
传统的金基德电影在我看来是《漂流欲室》,又或者是《空房间》《弓》等等主角从头到尾没台词的影片,这确实是金基德的传统特色。
他善于利用人物的神态、肢体语言以及场景和配乐来代替过多的语言,这也是大多数金迷们津津乐道的地方,不过这样我不知道是不是容易产生错误的理解,即对话台词多了那就不是金基德了?
起码不是优秀的金基德?
小田切让无疑是个非常优秀的演员,这次金导选择了他让我很惊喜,我最欣赏的导演加上最欣赏的演员之一,这部片还没上映我已充满无限的期待。
至于小田切让的语言问题,我从来没有质疑过,因为我认为金基德的电影选用外国演员完全不是问题,他可以完全不用说话...例如《呼吸》里面的张震哥哥...没想到,影片一开场不久就把我震惊了,在警察局里,男人(电影里让的角色叫金,就让我亲切的把他称作男人吧)不仅很激动的叽里呱啦说了一大堆话,认真一听还全是日文!
而女主角兰和其他所有角色说的都是韩语,当然故事是发生在韩国。
我先被大段大段的主角台词震惊了,然后又被里面的对答如流的韩日对话所震惊了。
但大概看出了剧情后,一切都释怀了,这电影就是一个梦,一切都不能用现实的角度来思考,也许在金导的梦想里,全世界所有语言都可以互通,这不也是我们大家的梦想么?
这个题材非常吸引我,但感觉金导的电影从来没有在一开场就如此的将剧情明朗化,开头引人入胜当然不是坏事,只是有点不像金基德。
看到他们两个为了不让对方睡觉而互相折腾那样...我真的笑了很多次,而且是像看喜剧一样哈哈大笑的那种。
当时我心里就在想,金基德啊金基德你在搞什么呢?
对话大段大段的就算了,居然还很搞笑...我没记错的话,我好像是第一次看金基德的电影会笑...要不是那离奇的故事题材,要不是那艺术特色的房间布置,要不是那佛手状的门把手,我几乎就忘了我是在看金基德的电影。
但是从感情的线路上来看,金基德又无处不在。
男人无法忘记前女友,却只能每天晚上在梦里与其相见,可是他却不知道为什么能用梦控制另一个女孩---兰的梦游行动,现实中的兰会在梦游时完成男人梦中的情景,只是她找的不是男人的前女友,而是她自己的前男友。
与男人不同的是,兰很讨厌、很想忘记前男友,却在男人梦境的控制下,每天晚上梦游去到前男友的家里与其缠绵。
这样的事情被两人发现后,两个人生活的平行线不可避免的纠结在了一起。
“你的快乐是她的痛苦,你们俩是一个整体,你们相爱怎么样?
梦境会消失,梦游症也会痊愈”心理医生给他们这样的建议,可是叫两个认识不到两天的人相爱谈何容易?
何况一个活在对前女友的眷恋中,一个还活在对前男友的仇恨中。
心理医生只好告诉他们梦是无所不能的,它能带来厄运,并让他们谨记“黑白同色”。
于是两个人开始互相折磨,想方设法不让对方睡觉的离奇生活。
与其说是互相折磨,不如说是兰折磨男人,因为她实在不想再跑到前男友家里向其示好,她说她恨他!
她蔑视他!
于是她不准男人睡觉,不准男人做梦。
男人也知道长期在梦里见到前女友也不能让她真正的回到自己身边,何不逼自己忘记呢?
又可以减轻另一个人的痛苦。
两个为了忘记的人就这样与睡觉做起了抗争,一个为了忘记爱,另一个为了忘记恨。
到底爱与恨哪个能更早放下?
当我以为这就是影片的主题时,我明显又忘了我在看金基德的电影,金导从来都不会让他所表达的感情线被轻易的看穿,就像金导从来都不会让他的主角们轻易的恋爱,恋爱这个词在金导的电影里永远是奢侈品,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折磨,纠结与绝望……用一个词概括,那就是虐恋。
果然,当两人已经很好的控制了睡眠的时间,事情仿佛已经得到了解决。
而兰却在一个男人没有做梦的午夜,梦游般的又走到了前男友家门前,当然她真的不是在梦游,只是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仿佛成为了习惯。
这时候男人的一句话把她逼向了崩溃边缘:“我知道你在逃避,因为你还爱他!
”这时我理解,与其说是男人用梦境控制了兰的梦游,不如说是兰用意念控制了男人的梦境,因为她根本就还很爱前男友,却一直都在逃避,还把责任全部推给男人!
她对前男友的爱其实远远超过了男人对前女友的爱。
男人为了帮她走出阴影,帮她一起忘记,撕掉了前女友的照片,用针扎自己的头皮不让自己入睡…他做这一切只是想帮她忘记,他自己其实已经忘记了前女友,他这样的帮她,我想,因为他已经爱上了她。
两个人终于在一起了,他牵起了她的手,像所有幸福的情侣一样一起嬉笑打闹,一起漫步,一起许下美好的愿望。
可就像我说的,金基德的电影里,恋爱永远是奢侈品。
一场噩梦把一切都结束了,那是男人做的最后一个梦,因为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睡过觉,看到他跪在地上对兰喊道:“对不起!
我保证我从今往后再也不睡觉!
再也不睡了!
你再也不会有事了!
”我泪如雨下。
兰,你为什么这么自私,你根本就没忘记过前男友,心理医生说过只要你们相爱,梦境就会消失,梦游症也会痊愈,为什么你们在一起了他还会做梦?
你还会梦游?
导致发生那场悲剧?
我突然才明白,因为你们没有相爱,只是男人爱上了你,你还没有爱上他,!
所以你要逼自己忘记前男友,逼自己全心全意的与男人相爱,所以才会导致那场悲剧…这么说来,你好像又没错。
但你是自私的,你自私!
从一开始你就自私!
我突然不知道说什么好,结尾让我如此的心酸,却又不可逆转,确实想不到怎样能有更好的结尾。
仔细想想,原来从一开始这就注定是一场悲剧,一开始的喜剧效果是假象,后来的浪漫爱情剧效果也是假象。
最后的结尾才是金基德想要带给我们的,暂且回顾下所有的金导电影,最后男女主人公幸福在一起的貌似只有《空房间》,还是以一种极为怪异的形式…在震惊过笑过以后又哭着回到金基德电影传统的悲剧结尾,注意我一直说的是“结尾”而非“结局”,电影的结局真正点化了“梦”的主题,而且极为惊悚,其惊悚效果不亚于《漂流欲室》里的阴毛芦苇丛。
看到结局的时候,我突然有种不舍的感觉,与其说是不舍得电影结束,不如说是我不舍得醒来,我意识到自己经历了一场奇妙的梦,梦里有欢笑有泪水还有一个另人心碎的男人。
感谢金导为我们编织这场梦。
怪怪的,,,
除了语言
我看过最差的金基德
一部棒子電影裡面只有小田切譲一個人說日文 感覺超級怪異
黑白同色。
第一次看金基德.好看
庄周梦蝶之悲惨爱情版。前面节奏有点快了,看上去仿佛不是金基德的节奏。整体很美很诡异很悲惨,但是金给的都是佛教的气氛,难道不知道庄周和佛是两码事么?
命运共同体,我找到了我想要的一些,如此而已。
这既是梦蝶又是化蝶啊!
除了愛 只有恨。
不是你想到一个自以为奇特的点子 就能拍成电影的
金基德的片子真是越来越恐怖了...
爛。(所以這個又臭又長的片子是要告訴我們,不睡覺是會死人的吧?)
基德你傻啦
太崩溃了!!!!
有点乱。
影片后半部看得我太痛了。
3.5吧
哀傷沉重的輪回隱喻。如果不是Joe主役應該不會堅持看完吧。
悲梦非梦,离去后解脱再重逢。小田切自残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