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不断出现的吉他手,带着帽子,坐在黑暗里。
他用发自深处的灵魂一般的声音吟唱着,叫喊着,癫狂的涌动着。
他是以藏的内心么?
在以藏不断游走穿梭杀戮的五十三年中断断续续的出现。
那些音乐和诗,很美,却充满悲伤。
似乎与全盘的杀戮对立,又似乎有一个吻合的点,你觉得那是什么?
我是你灵魂的一部分,注定要和你相遇。
【第一次出现】00:09:27飘飞的树叶之上一只蜗牛正缓缓爬行蜗牛如茶花般突然落下他将绽放的花朵作为佳肴人们载歌载舞,朝向天空朝向天空,伸向黑暗【第二次出现】00:55:47在蓝色光芒中放纵自我一切就此结束你无法回头你无法回头樱花纷飞的夜晚天空万里无云月亮升起,如钩神秘的月亮奇妙的月亮快乐是只蜘蛛一旦落入网中你就无法逃走你被神灵遗弃你被神灵遗弃【第三次出现】01:12:37人们说,春天会再次来临但我依然悲伤春天来了有什么好处?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我记得今年五月我还抱着你去动物园你对着大象喵喵叫你也对着鸟儿喵喵叫最后你看到了鹿你盯着他们,一言不发可能他们的角吸引了你他们的角吸引了你那一刻,你沐浴在尘世的阳光中穿过尘世的阳光你凝视着人们说,春天会再次来临但我依然悲伤春天来了有什么好处?
我的孩子已经不在【第四次出现】01:26:39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我像一只飞向远方的鸟儿我应该高歌吗?
我应该鸣叫吗?
一群孩子在樱花下玩耍红队赢,白队赢蓝队赢,黄队赢,大家都赢!
我悲伤吗?
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阳光照在我身上,很暖恶鬼也会在这样的夜晚畅饮第五十三年到来我挥舞着大棒第五十三年到来我挥舞着大棒【第五次出现】01:49:51桌上有把手枪我心乱如麻我不相信天空不相信我的手指有什么绿色明亮的东西在我身旁我不顾一切去拥抱风在呼号,我已不在我还站着手枪的子弹上膛了吗?
时间到了没有?
反对战争是没错可为什么不反对人类?
桌上有把手枪那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那是背叛的沉重吗?
枪口随时随地都在我眼前不管我说什么我都不能相信天空或我的手指只要我追寻,就会找到答案【剧终,最后的诗】“听好,亲爱的,你如何生存?
你看到了什么?
你和别人都不同夜晚还在前头很远的地方满月正照耀大地从这里你可以去任何地方你可以成为任何人你在吃东西,张大了眼睛你在享受食物你在吃东西,睁大了眼睛每个人都会这样你会变成一只鸟儿在被你抛弃的家乡你会拥有一片崭新的天空”我被这些音乐和诗感动了。
题记:宇宙中一切都是幻想,我们在虚无里制造意义,满月洒满大地,从那里可以去往任何地方,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事。
――――卡夫卡·陆KavkaLu[img]http://www.popcornmag.com/gallery/galleries/alek/Izo.jpg[/img]随着人类世界的高速发展,进入太空已经不是问题,然而我们似乎同时进到了存在的黑洞里,没有人知道这高速后面的蕴藏着巨大的危机,银幕上所出现的战争和独夫他们是偶然的在场吗?
作为种群繁衍哺乳动物大多数会进行繁衍的动态平衡,而自以为人道的人却让傻子和低能儿分享着人类终将极限的未来,作为自然界最惨烈的繁衍平衡就是战争,它是偶然的吗?
犹太人说: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
当年被逐出家园的犹太人在二十世纪以后正在改变人类的终点,哲学家和物理学家以及军火商有许多是犹太人。
人类的丧钟犹太人已经为我们敲响,这是我对21世纪最为悲观的预言。
系统的终点是什么?
人类的明天和前身是什么,我们依据考古发现遗迹又能证明什么?!
忘川造就了神话的威仪和自我前身的虚无,我们走着,为了遗忘我们选择长大,人类的婴儿和老人的愚呆何其相似,混沌抹去所有呼天抢地的棱角。
在场是以藏全部意义,它是恶灵在有序世界的无序反应,它的出现首先是个体缺憾造成的,当他提着倭刀走过孩子的目光,所有嘲笑的故意都为她们招来杀身之祸。
影片里不时出现的伞写满了东方式的魂魄的收敛,意义和无意义只是你的选择。
佛教禅宗一派的式微不是它自身的问题而是知会的越来越少,知会成为道的分野,泾渭分明。
电影里有段他孤独走在田园上的画面,接着出现的是人类充满伤感的影像资料,这和《第五元素》有着相近的指代。
而那刻以藏是以青目的姿态出现的。
狙击手和东京街头的是影片最有想法的段落,甚至有了强烈的哲学意义,人和环境有关系吗?
真的有关系吗?
作为全知的歌者,作为镜像经历的以藏,所有和他有关的只是人类的暴力所在。
这部影片将注定写进21世纪的影像历史,因为它描绘的不是复仇,而是讲述着和人类一样漫长的暴力史,它在某些临界点上演变成无法控制的人类灾难,以藏注视着,亲历着,他是所有人,他的哲学和人文价值远大于《杀死比尔》,东方的世界是――――一朵莲杀戮,在袁和平和徐克们的暴力美学的光影里已经成为了可怕的诗意,他也改变着日本剑道片的模式,吊威的优雅弧线让生命轻如鸿毛。
在今世的世界里他们不甘心被杀,然而,遭遇以藏是生路的宿命,因果注定的世界需要我们扪心自问,欠与被欠的鸿沟需要生命来填满,恩怨让历史的长河一片血污。
绫回答了他们的疑惑:蠢货,你们的死就是因为你们的无知。
那么有知是什么?
生路之苦,死似极乐?
小童的眼里噙满泪水,承担一生的迷惘和手起刀落的归返,怎样才是幸福的容颜。
以藏做的是归返,歌者的悲吟里我们明确看到了导演的指涉,超生是对于今世悲苦的最大反动,这终结了苟活的恐惧和胆怯,血泊成为了业生的蜕变通道,今生之罪,以血终极。
戴着防毒面具的孩子和带着玩具的孩子是互为指代的,相对的苟安和世界动荡血腥相比,以藏的杀戮和国家战争下孩子的性命比。
他,一个带着邪灵面目的圣徒,将人类还原成嗜血的走兽。
甚至,禽兽不如!
一曲悲歌亦无法救赎膏药旗下所有的炮灰,胜与败,战神是唯一的赢家,现世的可怖是人类为以藏杀戮的血光所震惊,却不知在自我的族群归属里,在主义的蛊惑下,在欲望的膨胀里人人以神之名手执屠刀。
不惑之年的我已经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智者遁入空门,当你接近本质却无法阻挡悲剧,四大皆空是唯一可行的修行。
镜像之门,印心证形血光之见,人形邪道歌者语见机锋,反战是为了人类的活着,反人类却是为了所有被贪婪人类灭绝的生物。
以藏是极恶的影像却是善途的必须,人在血泊里才会反思原罪和生途,影片的结尾那个曲面带将生命的深谷和高峰写尽,对于以藏他将轮回到哪一道?!
挥剑的自觉,可否结束轮回和恩怨?!
满月洒满大地,从那里可以去往任何地方,你可以是任何人,任何事。
这一部电影从伊甸之蛇开始……【附录:影片资料】《以藏(IZO)》 2004日本导演:三池崇史原作:武知镇典 主演:中山一也、松田龙平、寺岛进、吉川光博、北野武奖项: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地平线单元作品个人评价:艺术性9,欣赏性9(当代日本重要的电影)2006年2月11日 星期六 下午16时10分 云间 寒鸦精舍独立影评人:卡夫卡·陆KavkaLu版权所有,请勿私自转载联络方式:MSN:[email protected]邮箱: [email protected]
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被娘娘腔王子一招秒了
1.三池崇史:我是爱与自由的导演 可惜野心大于才华,想传达的历史哲学和宗教理念,其具体展开并不令人满意。
作为解构历史事件,本应有巨大创作空间的cult片,没五社英雄《人斩》调度强悍、思想深刻、人物饱满,连剑戟厮杀场面的真实感和刺激度都没后者厉害……不得不说,三池太不重视摄影、美指、影像风格,毫无大师的艺术细胞和完美主义…… 2.以藏杀那些看似无辜的平民是因为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无知,他们安于现状,对当权者卑躬屈膝,没有反抗精神,这些“屁民”自然是他复仇的障碍。
但这又使他与那些他厌恶的发动战争的当权者行径无异,于是以藏又进入了自我厌恶的死循环。
从被贵族武士利用于进行颠覆政权的以藏,到被军国主义思想利用于进行侵略性战争的以藏,以藏从来没有死,他存在于每个被当权者利用而产生怨愤的愚民的灵魂当中。
他们想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我活得如此悲惨、卑微、无意义?
为什么世界如此不公平?
当局一桌子的人,学者,军人,僧侣,商人,政客,etc,他们同谋起来一套完美的统治体系,以藏是这个完美体系中的异数、悖论、不完美,于是要被驱逐出去,却导致他自行衍生出了一套“不完美”的系统。
人是从不完美与非理性发展而来的,不完美与非理性从来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武士道精神却要剥离这天然的人性,使人成为“完美”的统治机制的附庸。
莫比乌斯环,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哪怕在所有系统中,以藏找得到他想要的那个答案吗?
重生之后,他是否又会再次遇到相同的问题?
三池崇史这部电影十分大胆,充满了对当今社会制度的不满,奇怪悲愤的民谣在肆意屠杀之中又显得悠然自得!
喜感十足。
以藏穿梭在各个时代性情一如既往的快意恩仇!
恰恰表明了那些各个历史时代的改革者时刻永恒的批判精神!
以藏不畏惧死亡也更是代表世代批判者勇敢!
遇神杀神,遇佛杀佛!
杀了又杀!
不愧是顶尖的暴力美学大师!
胆子太肥了!
太肥了!
一部被严重低估的电影!
每个人都在努力表达自己,纹个身换个发型奇装异服写影评写小说换个工作离个婚,方式不同而已,可问题是该说些什么?
我是谁?
反对比拥护要有效。
以藏用刀狂砍,友川和树用歌声悲嘶,还有间或突兀的黑白记录片,呐喊着同样的话: 我是我我是我,我不是儿子不是丈夫不是顺从的军人不是尽职的白领不是公民不是信徒不是神的子民不是媒体受众,我是我我是我我是我我是是我,不要给我任何身份不要给我任何信仰,我只是是我,我只愿是我,你是神也无权把我变成不是自己的别种物体。
疲惫的以藏用尽全身力气抵抗,剥除一切文明的伪装之后重生,新世界的新孩子,在新的一天醒来。
跟吃火锅一样爽。
这算是一种极端的体验吧,野兽般周而复始的杀戮,暴力而血腥,兽性得到了满足,在滋长的快感与肆意的宣泄之后,血液迅速冷却,甚至比生更冷。
有的电影从来都不是用于分享,看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也就只能见仁见智了。
《以藏》,贯穿始终的一场又一场厮杀,在这样的以暴制暴的进行时,情节根本就无须过多,其实想想,古往今来的猎杀又能有多大的区别,或许只是背景时间不同罢了,实质亦无差其间。
而今昔与幻世,原罪与菩提、诱惑与无辜、贫瘠与华丽到底又有着多大的差异?
屠刀之下,在杀人这种唯一的解决方式名义下进行的杀戮见证的只是一切轻若游丝,谁之于谁都是一样,相差不过毫厘,屠刀下倒下的生母,代表神圣尊严的佛祖,罪恶的军阀等等零零种种也完全就是那么一回事。
血肉横飞,厮杀不厌其烦的继续,如同我们饿了就要吃,相差大不过天地,亦没有什么关系。
在社会契约结成的社会里,在面对人性的罪恶与丑陋之时,在保存自我、企求安全的欲望中,人有着太多的共性。
而一旦跳出了文明的框架,人就势必会回到自然状态:自私自利残暴好斗继而恐惧不安。
《蝇王》的原始怎只会在书中孩子间上演,嘿嘿。
他活动在文明的世界里只是没有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没有被教化,从而一个人对抗着整个世界。
不相信世俗的道理不懂得规范与条例,所以不需要任何的语词来说明,站在独自的世界里,两个世界有的只是关于杀戮的交集。
需要申明一下滴是,这是电影。
现在谁要敢提把小菜刀走街晃两下,估摸着就要么进精神病院,要么免费派出所参观旅游。
且以藏的杀戮也算不得是种屠杀。
屠杀是一种文明体制下的性格扭曲,兽性的肆意发泄,纯粹的泯灭了所有良知的动物,不对,连动物都称不上。
以藏对抗着在天堂与地狱间被浑浊了的世界,没有丝毫的感情,仅仅只是一种方式,犹如最简单的语词。
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征战不已,象狼与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下。
如此看来,真正血腥的未必是电影。
三池导演的又一朵奇葩作品,北野组的人也来参了一脚,这是要搞cult片交流还是要闹哪样,惊艳的地方像是及川光博cos新选组,松田龙平cos大蛇丸,友川殿魔音灌脑,金句台词展览,舞台剧模式,勇者斗恶龙式迎接大牌们集体跑龙套,N种死法等等数一数还是蛮多亮点的,但三池的片子通常都是那种不是把你雷的半死就是让你扑倒膜拜的极端两极化,总之被幕末刽子手以藏吸引进来的观众(例如我)大大有种老子被骗了的感觉。
以前看的书上正好有一文说出了我的心声,请允许私自摘录出阿汤哥的这段文,【】内如下:【《牛头》和《以藏》的反高潮——《日本映画惊奇》汤祯兆2005年10月三池崇史的最大特色恰在于作品水平的繁复不定,《切肤之爱》令他得到广泛的海外观众支持,甚至令影展网络从此开始追踪他的作品。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作为一个类型上的快枪手,他当然也精于扑捉观众的口味,因此近年的作品不断把满溢和极致的电影风味推展至不停冲击界限的地步,背后的理念恰恰凸显了西方对日本不理解的一面——正因为具备神秘性,所以才可以保持在市场上的吸引力。
所以新作《牛头》和《以藏》大体上万变不离其宗,三池用的策略是放弃剧情上的经营(这一点反映出他看不透《切肤之爱》的成功原因,误以为西方观众仅因为镜头上的尺度挑战而为之雀跃,其实它的震撼力更缘自处境设定上的日常性,从而更令人不寒而栗),而且流于场面及镜头上的虚饰张扬。
两者均利用极为简单的线性情节——《牛头》因黑社会大哥的失踪,而手下兄弟在寻找过程中不断遇上超现实的人事关系;《以藏》则由一名古代杀人机械的死灵追求复仇开始,从而超越时空去一次又一次杀死所有的对头人。
三池费尽周章要令观众坐立不安,因此构思出如《牛头》结尾处,大哥竟然从一个声称是由他所变身出来的阴道中竭力爬出来“重生”的场面;而《以藏》更要为每一个敌人的死法思量变化,努力为观众在一百二十分钟里展示被杀方法有多少种可能性。
对我来说,以上的狂态均代表三池崇史走上了一条歧路,忘掉了他的最大长处是结合类型的限制,而从中去拿捏类型中变化的可能性,而不是抹杀所有的原先条件,去建立所谓目空一切的个人风格。
我的结论是西方的三池崇史热其实是“爱你等如杀死你”的陷阱,希望深陷其中的三池还有可以重生的机会。
】另外稍微做了下笔记,收集了一下大家被以藏杀死的N种方式,到后来有几位不是单单被以藏砍,稍微反击了一下下,嗯,反正到最后我都开始嫌烦了,随便mark吧==VS1:被杀的武士A,喜欢拔刀收刀,复仇未果,还是被砍=L=旁边冒出一个唱悲歌的友川殿==#VS2:左轮枪坂本龙马?
(误)喉癌要借助电极发声=L=啪啪啪开枪,很挫,被砍,接着人力车拖走了==#好痛VS3:旧情人,柳女那货从菊花前面一点的地方掏出太刀刺去,被挡接着掉下沼泽给石头砸挂了==#VS4:新选组,冲田、土方,冲田好像是及川光博cos的!
还是被砍了==#VS5:干掉一堆僧兵和尚==#好痛还是搞不定以藏,北野武等干部出场了-VS6:两只穿西装拿菜刀的吸血鬼。。。
砍==#好痛好痛好痛。。。
话说吸血鬼弱爆了,小尖牙太喜感(瀑布汗VS7:在林子里纺纱线的母亲。。。
砍VS8:众女子缠绕以藏VS9:法官(半平太游说着以藏)VS10:婚礼上的新婚夫妇倒霉的被砍VS11:家长会诸君(老师在教些很反人类的概念,国家、民主、爱是什么,台词真相了)————————————————花丛里冒出一个唱悲歌的友川殿==#啊!
是元首!
————————————————VS12:在长屋场景对战SWAT。。。。
VS13:在大阪现代场景对战江户捕快。。。
(实例演示,话多的人死得快)VS14:VS帽笠众VS15:VS不良少年——————路遇两平安时代村民,再掉到日本家家户户男子收赤纸的时代,再跳到战国,又冒出一个唱悲歌的友川殿==#————————————遇到自己灵魂的另一半,女人格,以藏进化成完全体了,衣服也粘粘糊糊破破烂烂————VS16:上班族VS17:家庭——————————————冒出一个唱悲歌的友川殿==#————————————————VS18:VS黑社会VS19:黑人坊主==#VS20:日军不死族VS21:北野武等干部(冒出一个唱悲歌的友川殿==#)VS22:曾经的上司VS23:松田龙平随身护卫,死后双双变蝶蛹摘录其中一些台词:老师:山田君, 爱是什么? 山田:到!
只是一个字,这个字本身不带有任何自然意义。
有时候, 只是个发音的语调 。
老师:接着, 告诉我们民主是什么? 山田:是!
民主是一种人类文民的副产品; 一种假象。
人权已经进展的假象 老师:好的, 接着, 佐藤 君, 国家是什么? 佐藤:是!
国家是只存在于人类心智中的...虚构的概念...透过这个概念,可以把人像动物一样的豢养在一起,可以透过这个虚构的概念来单方面的要求提供牺牲奉献。
老师:很好!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
片子最后的诗: 在微光中, 每个人都会变成这样: 变成即将振翅高飞的鸟 一片崭新的天空将会成为你的新故乡 在这个故乡里的人们都像母亲一样 疾病的名字是歌手 医生是听众 护士是诗人 我想说的是,三池监督这些台词在寺山修司面前都弱爆了,《以藏》看一遍足以,虽然里面有我喜欢的北野武、松田龙平、及川光博等一众亮相,出场瞬间我激动的血压爆表,也有直逼三上宽的友川殿震场,但片子实在是各种装B,而且完全没有我喜欢的cult片美感,满足完好奇心后也就什么都不剩了。
全然实验映画。
武知镇典的脚本如映画本身一般混沌。
三池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导演作用微乎其微。
即便妙语连珠,也不过是一部大杂烩而已,世界观也含糊不清,过于极端的人物性格和场面又有折衷主义之嫌,连“极端”这一支撑作品的利器都未能贯彻始终。
中山一也的表现实在连差强人意都算不上,甚至连一小时后才出场的桃井都比中山抢眼。
原田出场时间过短,寺岛只能算恰如其分,反倒是树木希林的出场令人震惊,表演驾轻就熟,极富异色。
Beat的表演则令人感动愉悦。
松田大如非造型抢眼,几乎令人忘记。
音乐与作品本身正相契合,除此也难有两点。
三池反权利反政府反战争的诉求旗帜倒是举得很鲜明,算是尚未变质的宽慰之举吧。
不过作品本身的暧昧世界观?
不提也罢。
看过《以藏》,可能第一个会联想到的就是《杀死比尔》(也许还有什么百人斩少女之类的片子),不过比起昆汀塔伦蒂诺花样繁多的影像试验和惯常的插叙叙事方式《以藏》就老实许多了。
影像上毫无绚丽可言,相反是以接近真实为目标,同样是杀人,同样血流成河,《杀死比尔》给了我们一场绚丽的杀戮表演,《以藏》给了我们一场颤栗的杀戮体验。
以藏的主题就是暴力,但是暴力不是为了刺激或者娱乐,而是一种反省。
以藏游荡在混乱的时空中,在现代社会的街头和幕末的武士砍杀,在平安时期的街市对抗现代的特警部队,虽然给你一种天马行空般自由——甚至自由的近乎荒谬,但这正体现了以藏的主题之一——暴力,是伴随着整个人类历史的,对于人类而言,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自己书写的暴力史,对于个体而言,从出生到死亡也是一段暴力史:幕末的以藏是千人斩的暗杀机器;二战时期的以藏是参战的兵士。
暴力,是为人所利用的,以藏,也是为人所利用,当它失去存在价值后,又为人所谴责。
当此藏再次复活后,他化身为暴力,来反抗这个虚伪的世界。
以藏所到之处,带来的只有杀戮,神挡杀神,佛挡杀佛,无论你试图强硬的阻止他或者是怯懦的恳求他,所得到的结果都只能是被杀掉。
杀,杀,杀,杀手,警察,军士,黑社会成员,不良少年,小学生,家庭主妇,上班族,法官,被告,新郎,新娘,自己的母亲,爱恋自己的人,杀死一切能够杀死的,只有杀戮和破坏才能让他找到存在感。
你怎么能这么残忍?
是因为你是人而残忍吗?
还是你因为残忍而成了人?
残忍是从生活中学习而来的。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集权化,结构化的社会里,个体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也许你表面幸福的生活着,但是你不过是庞大体系中以小分子而已,不过是按照着别人的意图在生存,如果你死了,消失了,对于这个庞大的个体而言,没有任何意义,马上会有另外的人来替代你。
所以,当那些怯懦的上班族恳求以藏不要再继续破坏他们的生活时,只有杀,因为他们不愿意反抗;当那些在学校里被教育成新的社会零件的孩子抓住以藏的刀锋时,只有杀,因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反抗;当幸福的家庭责问以藏何以持续的杀戮时,只有杀,因为他们阻碍反抗。
而对于那些居于上层,拥有统治权的人而言,唯有杀才能颠覆,唯有杀才能瓦解。
代表虚伪法律的法官,代表强权的军队首脑,代表荒谬信仰的大僧正,都只能成为以藏的刀下亡魂。
《以藏》在这里颠覆了一切存在的意义,那么,什么是存在,怎么存在,为什么存在,以藏只能在不断的杀戮中,透过痛楚与献血来寻找。
《以藏》有别于一般的电影之处在于其混乱的时空与逻辑关系,比如上边的问题,全片到最后似乎也没给出一个完整的回答,但是却在影片中短插了一个小小的片断从侧面进行回应:一段茶道师傅和饮茶人之间的对话,饮茶的老人手中转动的茶具——解释了因果意义:盛极则衰,否极泰来。
以藏的破坏与反抗到终究也不过是轮回中的一部分,他不能改变这种宿命,所以当最后以藏历尽千辛万苦来到最高的统治者面前后(这个人到底是谁我也不大明白,有人说是明治天皇,不过从他和蛇的亲密关系看我觉得也有可能是日本神话中最高的天照大神)却也只能软软的倒下,消失——就如之前一段画面讲述以藏在墨比乌斯圈上来回奔跑,这其实隐喻了以藏无法逃脱宿命,即便杀死所有当权者只不过开启了另一次轮回而已,他在圈上的两面来回奔跑也不过是在被利用者和反抗者两种身份中来回切换而已,所以最终以藏斩断了这宿命之圈,而后他也倒下了。
可惜,这只是斩断了个体的宿命轮回而已,人类历史的轮回并不会因此而停止。
最终,以藏从女人的子宫中重生,我想,他该是从一个墨比乌斯圈上又跳到另一个了吧。
老实说,我看到这儿也糊涂了,我不大明白为什么一个从一开始就摆出反抗一切姿态的人却要在最终成功之前倒下,这究竟是一部完全反抗精神的影片还是一部妥协的作品,或者,根本是一种逃避。
结尾真的令我很迷惑,如果有谁看过这篇的话,不妨说说你的观点哈。
嗯,还要说一下片中反复出现的吉他手,每次以藏大开杀戒之后都会出现,他就如同以藏的影子,用手中的吉他和口中的歌来表达以藏的心,那种痛苦的矛盾的困惑的心。
他的歌词是用日本古语写的,所以很多字幕根本都没有翻译,何况我看得还是英文版字幕,所以更茫然了,不过好在歌者的表现方式和特别,嘶鸣,喘气,咳嗽什么的都用了近来而且恰到好处,仿佛歌声就是生命本身的声音一样,很好。
写的有些混乱,应该是因为还没怎么看懂片子的缘故吧。
虽然之前有提到过其它一些类似的影片,但实际上基本不具备可比性,呵呵,完全是不同的内涵的。
莫名其妙
暴力玩不好就这样
我砍我砍我砍砍砍……
导演表达的东西真的很多,我功力不够有些地方意义不明,我唯一感受到的是以藏是个囚禁在循环杀戮迷失自我而成为怪物的可悲武士。。。
欣赏不了,不过松田龙平演的殿下如神一般好看
看不懂剧情
有意思,杀杀杀
放弃思考的一部片你可以大概感受到导演想表达什么,但是经不起琢磨可能导演想要的就是这种感觉其实在cult片里算是还不错的了
距离昆汀10万8千
三池遇上尼采
让我想起索多玛,异曲同工。
友川!!!
忍到了最后,还是看不懂,NND!
无聊
瞎污搞么这不是
血腥漫画般的穿越cult 片,我是正常人 ~。~///
沉睡不甘的帝国,将继承慈父,小胡子,吴廷琰等的遗志,伴着悲愤的吉他和歌声,带着不毁的肉体屠戮一切血浆,动作都不算一流,像个闯关游戏,看的没那么爽
困惑
三池的行为艺术~
手法不算是特别典型的三池崇史,有点儿过分破碎了。不过还是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