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安狄

Miss Andy,安迪小姐

主演:李李仁,林心如,陈泽耀,涂恺哲,官有显,梁书造,翁原腾,林绿,何姿颖,苏凯漩,李浩菖,林静苗,陈斾江

类型:电影地区:马来西亚,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马来语年份:2020

 剧照

迷失安狄 剧照 NO.1迷失安狄 剧照 NO.2迷失安狄 剧照 NO.3迷失安狄 剧照 NO.4迷失安狄 剧照 NO.5迷失安狄 剧照 NO.6迷失安狄 剧照 NO.13迷失安狄 剧照 NO.14迷失安狄 剧照 NO.15迷失安狄 剧照 NO.16迷失安狄 剧照 NO.17迷失安狄 剧照 NO.18迷失安狄 剧照 NO.19迷失安狄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迷失安狄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迷失安狄》以社会边缘人士为主角,故事围绕性别议题、非法移工等话题展开。这是林心如首次担任电影监制,李李仁则大胆挑战跨性别人士,剧照中可看到他造型多变,忧郁又妖娇的气质令人眼睛一亮。电影讲述跨越性别人是Andy与跨越国境讨生活的苏荷,在末路偶然相逢,在底层相濡以沫。突如其来的意外之财,揭露了周遭人性的不堪、丑恶与现实,却也映射出温煦暖心的城市之光。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HappinessCharge光之美少女!留给明天的遗书宝尊上,你来抓我呀(下)生命捕手狄仁杰之深海龙宫所有的不眠之夜强制执行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幽灵女孩万王之王爱情,开袋即食不二兄弟实习医生格蕾第十七季我的左蛋蛋第一季哭泣的拳头林荫路825号丑闻专门律师骆驼客2之箭在弦布偶寻踪土豚意乱情迷兄弟战争流言终结者第三季贴身保镖第一季上班族去了异世界后成了四天王放课后桌游俱乐部午夜之子独立纵队类人猿行动爱别离

 长篇影评

 1 ) 071821 过去就让它过去

珍惜生命和身边的每一件事,善待自己。

不被社会理解的跨性别的Evon,感情极为细腻、敏感。

Evon是孤独的、多余的、不被理解的存在。

感情的错付与莫名的怜悯注定了Evon在这几个人物关系中的收场。

旧物伴有情感的寄托,那面墙,画满了Evon身边人的成长轨迹,那些人却终究都是离他而去。

与当下相比,过去只是过去,就让它过去。

 2 ) 剧情和自己的想法

主角是一个跨性别,同为跨性别的好朋友因为做皮肉生意被客人杀了;主角和一起送货的同事帅小伙经常被老板压榨抽提成,帅小伙后来单干,有生意也会带上主角;某天主角送货路上停车买东西,林心如和他儿子偷偷钻进货车里,到了城里主角才发现他们,主角心地善良,收留了他们,林心如天天给主角做饭;主角有一儿一女,儿子的妻子嫌弃主角,女儿也是,结婚都没有通知主角,但主角去了,后来遭到女儿辱骂。

到这里除了一儿一女不好,其他都很好。

后来帅小伙和林心如因为主角,也相互认识了;三个人和一个小孩相处非常和谐。

主角有个买彩票的习惯,数字是亡妻和一儿一女的生日。

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主角中奖了之后。

得知中奖后主角立刻把消息告诉了他两,出去下馆子了。

主角其实喜欢帅小伙,就在下馆子后和酒醉的帅小伙亲了,半夜帅小伙在主角家找彩票,被发现。

早晨主角发现收留的林心如和她小孩不见了,桌上留下了林心如做好的早饭。

看到这里,我以为林心如是不想去分人家钱,不想沾人家的好处。

接下来的镜头是,主角突然想到检查彩票,把包翻遍,没有。

再接下来镜头是,帅小伙和林心如带着小孩在加油站加油,车是新的。

最后的最后,帅小伙和林心如还有小朋友在豪华的房子里庆祝生日,主角在被自己翻乱的家里流泪。

帅小伙和林心如怎么认识的呢?

在林心如被收留期间,除了给主角打扫做饭,还去按摩店工作,帅小伙得知她在按摩店后,经常去找她按摩;我一开始以为是单纯按摩照顾林心如生意,后来发现应该不是,因为林心如和按摩店老板说自己只按摩,但有对帅小伙有x服务,所以可能那时候两人已经互相看上了。

其实觉得这部剧也有点偏袒主角了,有在减轻他骗婚的过错:首先就是妻子已故的设定,没有把妻子可能所受的苦展现出来;女儿结婚那天有提到说妈妈都是被主角给害死的,观众看了不会细想主角是否真的有错,只会觉得女儿不懂事,其实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我们根本不知道;但从主角的描述来看,主角和亡妻生前相处非常温馨,与女儿所说有些矛盾。

具体是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

人有很多面,他们之前对主角好也是真的,只是金钱太诱人了;物质层面主角什么也没失去,但是精神层面直接跌入谷底。

剧里这个帅小伙给人一种非常纯真的感觉,有长相的原因,也因为他口吃和一耳聋的原因。

我一开始就是奔着帅小伙来看的[旺柴],看之前好喜欢,看之后好讨厌。

 3 ) 美中不足的悲剧

画面拍摄一流,讲了个压抑中带点希望,最后一切都破灭的故事。

里面不合理的地方蛮多,比如阿德并没有给安迪任何恋爱的暗示,为什么安迪一厢情愿地扑了上去,对一个人好也许是友情。

安迪从一个善良的人演成了傻瓜。

李李仁的演技细腻,确实下了很多功夫去观察女性的动作,研究女性的情感。

安迪的老婆是怎么死的,为什么他女儿说是他害死的?

故事没有交代。

现代社会对跨性别者宽容很多,至少我个人是没有歧视的,不知道为什么安迪生活的环境如此糟糕。

安迪女儿结婚时,其实他完全可以在这个群特殊的日子选一件西服,不必非要在任何时候都证明自己是个女人。

李准基不也看起来挺媚,不一样很成功?

最后就是林心如的演技。

有人收留看不出“喜”,母亲去世看不出“悲”,圣诞节家人合照看不出“暖”,被不喜欢的男人卡油看不出过多的“怒”,背叛恩人看不出“自责”。

少的其中1星给不合理的故事瑕疵,另外1星给林心如没有进步的演技。

她当制片人还不错,终于肯演一次别人的妈妈,演技实在有些拉垮。

 4 ) 等自由 呼吸 比死亡坚强!

不看简介不看任何信息、单单看名字、和剧照、会觉得主旋律应该是在跨性别这件事情上、但看完之后显然、跨性别只是开头、电影并没有深挖这件事情。

有一个好的点大家都是平等存在的、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就是显得开头片段和露西的被害变得比较没有必要!

没有中彩这件事的话、阿德和苏荷他们会是好人的存在吗、其实也不全然、阿德和苏荷都有着别有用心吧!

只是彩票这件事情彻底激发了他们人性里的贪!

我觉得彩票对于evon来说不仅仅是一笔钱而已、而是他对未来的希望、他说他想要有稳定的收入、好好过人生!

所以偷走的不是彩票那么简单!

看着四人的合照想着样品间的当下多么的伤!

剧有好有不好、我自己觉得evon的跨性别没有讲的很清楚、就会一只在想什么时候让他选择跨出去、而家庭的变故是怎么样变化的!

好的地方演员演的还是蛮到位的、李李仁不然从样貌形态看起来都很违和、但是那种言行举止又那么温柔!

林心如满满的心事、她不用说什么、眼神全演出来了!

愿世界温柔以待善良的人吧、也许他有稍微不同、但是他真的是善良的!

 5 ) 幸好没因为豆瓣评分而弃掉

看之前翻了评论,很多人说演技一般,剧情不好,林心如鸡肋,李李仁太man,导致我对这部戏的想看程度降到了冰点,但由于刚好有点时间,就还是看了。

只能说戏剧化不等于极端化,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处处养眼。

先说大家诟病最深的李李仁,说太man太不够放开,太不像一个Trans。

但是如果说这个男人曾经有家庭,和社会牵绊时间已经很长了,他其实很难直接做到像是《华灯》的宝宝那样妖娆妩媚,也没法做到她做好朋友那样无所谓。

能够做自己,她最大的胜利是选择做自己。

在开始的时候,她带着原本对世界的认知,却遭到了这个世间从没体验的欺骗,暴力,凌辱,和漠视。

如果自洽是她要学习的首要目标。

在刚刚经历过警察的暴打后,接连是好朋友的离世,满身的伤痕更加要她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带上墨镜,遮掩度日,唯有彩票寄托自己的希望,让自己每天都带着这些日子证明自己还是自己。

直到遇到一对落魄的母子,还有失聪同事,久违的温暖让她体会到生活里的甜蜜,只是这种甜蜜的平衡关系,只是相互撕扯的糖纸,精心包裹下,却藏着难以言表的味道。

很多人说为什么要奢求更多,希望得到同事,其实无非是情感,久在世间行走,谁不希望多个人陪自己,更何况是自己隐忍了这么久,做回自己,更加希望自己认为的自己能有人接受和欣赏,一直在隐忍,试探,反复,纠结。

最终在天降大奖的时候,一切平衡就像一块玻璃板被坠下的锤子敲击的支离破碎。

很多人觉得心如的角色鸡肋,其实我觉得心如是安狄往后的人生,一开始的善良相信,向往美好生活,得到后才发现原来暗中标注的价格,付出的辛苦往往过犹不及。

就如同安狄,对世界的善良,一次次的非议,质疑,嘲笑,漠视,最终变成对这个世界怀疑,猜忌,虚伪。

而安狄在获得大奖后,她的人生并没有更幸福,反而,在一切落幕,才发现,自己人旧是那个被儿女憎恨,社会遗弃,众人不解的那个真实的自己。

就像是一开始一样,被刺裸裸的拍照,暴击。

剧情并没有大起大伏,对于中奖的反差也没有挥金如土的俗气,其实我觉得这才是真实,安狄真的想要这笔奖金吗,不见得,从听到电话的反应来看并没有常见的激动到失控,她只是认为可以把大家喜欢的家具买回来了。

可以帮助大家了。

对于李李仁的外表,我个人觉得是喜欢的,并不是因为变了,就一定是美艳动人的。

外表和性别不是他选择的,而他选择做自己,才是最难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多年前的网红,大喜哥,可能很多人都已经淡忘掉了,但是他对自己的认识就是这样,又何必在乎他美丑呢,很多人是因为要做自己,而不是做美女,评价外表的话,我觉得也不是这部戏想让我们看见的角度。

最后说一下环境,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做过恶人,知情不知情都有过,不过要清楚理解,越成长越需要看到人的本质不是表象得来的,需要我们去尊重,你可以不理解,但别伤人。

 6 ) 《迷失安狄——失落的双性人》

《迷失安狄》——失落的双性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刷到这部电影,粗略地看了下与之相关的电影解说,其实当时并未勾起我的好奇心,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我懒,懒得去看这种“剧情平平”的电影,各色电影已经消疲了我的探索欲与感官欲求。

但是,就在昨天晚上,又一次偶然的机会,它又闯进了我的视线……反正都是消磨时间,何不观它一番,看看究竟是一部怎样的电影,使其在粉丝数仅有几百人的博主作品中,点赞数竟高达数万?

陈立谦执导、杜政哲担任编剧,林心如担任制片,由李李仁、林心如、陈泽耀和涂恺哲主演……说来可笑,不管是看书还是看剧,我很难去切实地了解书的作者系谁或者电影背后的导演或者演员因素,好听一点来说,就是我想不带入任何他者影响素去真实感知一部作品,这样就能够堂而皇之在此自我感动一番,难听一点地说,还是那句话,因为我“懒”。

电影情节简单而又老套,双性人这一被“社会边缘化”的群体被搬上荧幕也不是首例,但主角安狄那细腻到极致的演技、无奈到窒息的境遇以及“我们究竟要不要善良”的社会性问题,让一贯缺乏交流欲的我即便是睡眼朦胧之中,也将之分享了出去。

——被简笔化的剧情 前面说了,《迷失安狄》情节简单。

55岁的安狄,自妻子离世后便开始“放飞自我”,穿上女装、化上精致妆容、蓄起飘逸长发,服用能够抑制男性特征、激发女性特征的药物,真正成为了一个外显性的双性人。

然而不应当忘却的是,他有一对儿女,遭受外界歧视的同时,也备受家人排挤。

他唯一的朋友便是一个与他类似的双性人以及一个有听力障碍的少年阿德。

一次阴差阳错之下,他救下并收留了有着“非法移民”身份的苏荷及其儿子。

这样,一群边缘人便这样凑在一起,并凑活着过着平淡快乐的日子。

然而一切的快乐都伴随安狄买彩票“中大奖”这件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安狄一直有着买彩票的习惯,不管中不中,他都只买妻子和孩子的生日数)第一时间,安狄将这一夜暴富的快乐传达给了苏荷与阿德,酒过三巡,恍惚迷离之中,安狄深情对视着共酒的阿德,只说“我都可以帮你的,只要你需要,我什么都可以给你……”阿德并未表态。

安狄满眼柔情,探身过去准备献吻,阿德以亲吻额头婉拒了安狄,醉酒归家,二人并未擦出爱情火花,只是仍旧同床共枕。

“你在找彩票吗?

”深夜安狄醒来,睡眼迷离之中,阿德正在翻找安狄的钱包。

“没有,我只是在找药。

”阿德说到。

醉酒了的安狄一觉醒来,却已是人去楼空,苏荷与儿子的所有行李已经搬空,阿德不知所踪,安狄奔往苏荷工作的按摩店询问一番,老板的一句话终于让“喝醉”的安狄恍然: “你真的觉得这个女人的名字叫苏荷吗?

” 是啊,他这时才幡然醒悟,一起生活这么久,他似乎对这个名为“苏荷”的女人了解少之又少!

可是,他们明明一起快乐地生活了这么久。

安狄在苏荷的床底下,也终于发现了那个阿德心爱着的、丢失好久的打火机…… 一切都了然于心,活了大半辈子的、又有着女性柔腻、细心的安狄,又何尝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电影中,听力障碍的阿德开着车,车上坐着苏荷以及那个小男孩,他们是那么开心、那么自由,他们就像随车而过的清风,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洒脱,是啊,怎么可能不自由、不洒脱呢,毕竟,那是一张何等之大的彩票啊!

毕竟,那是一笔何等之大的财富啊!

——被伦理绞杀的亲情 热评大概分为两种: “你们都站在安狄的角度认为他是一个受害者,可是我不这样认为,他作为一个丈夫有考虑过妻子的感受吗?

作为一个父亲,有尽到一个为父者的感受吗?

他是实现了自己的自由,但却把这种伤痛留给最亲近的人。

” “可是,他自始至终都有在真切地爱着他身边的每一个人,是那么的小心翼翼,难道他不应当去追求本性所需吗?

” “可是,为什么非要在女儿的大喜日子穿着女装去?

” “可是,他始终待在角落里小心翼翼啊!

” …… 是不是各有说辞,听起来也各有道理?

这不就是一部好电影该有的样子吗?

如果能够在人心深处引发一些矛盾与纠结,就已经是很多只求视觉强奸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回归电影,在妻子尚在世时,安狄是否有过这种行为,先不说动机,肯定是有动机存在的,但很明显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妻子去世后安狄才将这种动机付诸实践,从他经常抱怀深悲的全家照可以看出来。

而在采访中主演安狄说到其实电影里面有一个情节,面对女儿的怒骂,安狄说“其实你妈妈不是被我气死的,她在过世时谢谢我陪伴了她那么久,我可以去做我自己了。

”这一细节可以看出,其实妻子已经对他的动机,或者说倾向了然于心,而且他也一直在照顾妻子的想法,所以一直压抑着自我。

而他得知女儿结婚的消息,都是偶然得知,面对儿子儿媳以及婚礼上女儿的大肆谩骂,他始终只是泪流满面、不发一言,是啊,只要能够偷偷去看一眼,已然幸事。

诚然,站在家庭伦理道德的制高点,他并非是一个传统道义上的好父亲,但是要知道的是这时候他们(儿子女儿)已经有了自我生存能力并且成家,从社会性责任制上而言,他已经完成这个责任。

而为何所有孩子都将矛头指向他,究竟他们想指责的是他行为的不负责?

还是指责他这种行为的廉耻感?

显而易见,是这种根植于思想深处的廉耻感、伦理感,让他们蒙羞,这种根深蒂固的伦理思想、性别认知使得他们将他边缘化。

他是一个父亲的前提是,他是一个人。

社会伦理道德教人如何成为一个人,家庭伦理道德教一个男人如何成为一个好父亲,但是却从来没有教一个人如何压制住混乱的性别认知,或者教会一个人如何正确对待跨性别者的真正需求。

于是,他们站在道统的高度对安狄展开不同视角的批评,于是,众说纷纭之中,安狄成为了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成为了一个不顾孩子颜面的“死变态”“死人妖”。

——被利益化的性爱 “但是,我要先收钱哦……”唯唯诺诺的安狄在车里低头说着。

“要钱是吧?

给你!

”对面西装革履的眼镜男愤怒着将一把把的钞票朝着安狄砸去,安狄无助地承受着这一切,正当他们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安狄突然犯难,抬起头来,男人更加愤怒,破口大骂道:“你是不是嫌弃我,你这个死人妖!

”接着对安狄进行殴打,安狄在一番的挣扎中,仓皇逃下车,只说了一句“钱,我不要了,我不要了!

” 男人气不过,拿着刀追了下来,正欲行凶时,一辆警车的灯光终止了一场悲剧的发生。

警局里,面对警察的讯问,西装革履的、在某机构担任教师的男人说: “是这个死人妖故意勾引我的,还要抢劫我!

” 看向一身狼狈的变性人安狄,警察相信了男人的话。

其实从这一处的情节当中,俨然已经看出来,安狄这种跨性别者在混乱的两性关系中的尴尬处境。

首先如果对象是女性,那么他就会被定义为男性对女性所施加的性侵犯行为;如果对方是男性,那么他又会被定义为女性化了的男性对男性的欺骗性行为,而天性纯良的安狄,注定会成为畸形的混乱性爱中的牺牲品,准确地说是替罪羊。

而安狄真正爱着的,却是欺骗了他的最好的阿德。

在电影结尾之前,阿德一直是以“边缘人”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同样,也是以“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角色存在于安狄生活中,共处一室,看着洗澡的阿德强健有力的身体,同床共枕时侧躺看着那年轻的背影……这一切的一切,都在牵引着安狄的躁动的心,因为安狄爱上了这个有着听力障碍的年轻人。

安狄小心翼翼伸手想要触摸阿德,阿德立即滚到床下在地板上睡了一夜。

而这一情节已然说明阿德根本不喜欢安狄,甚至感到排斥。

而喝醉了酒的安狄想要对阿德示爱,阿德没有接受安狄的亲吻,而是亲了一下安狄的额头,就在“酒后乱性”的思想铺满观众的思想的时候,没想到剧情反转,阿德半夜起来搜安狄的钱包,而安狄发现了。

阿德利用安狄对他的情感,于是与苏荷一起设了这个迷情局。

问题是安狄是局中人,但是他很清醒,如果他真的是酩酊大醉,那么半夜他不会那么清楚阿德的行为,他一语中的,只是阿德没有承认,他也没有戳破,而是清醒地睡到第二天,剧里面安狄一觉醒来已是人去楼空,他越表现出惊慌与错乱,就越说明他越清楚地知道这一切,只是内心在作祟,准确的说他不愿意承认这一切——一边是喜欢的人的背叛,一边是被救者的背叛。

于是,再一次地,安狄成为了爱情的牺牲品。

被街边男人暴打也好,被车内男人冤枉也罢,真正的心痛在付出爱的时候才开始,阿德,这个他爱着的男人,却以他的爱为台阶,坐上了背叛的车里,而车里的女人、孩子,这象征着正统意义上的一家三口的画面,不正是对这种畸形爱情的嘲讽与背叛吗?

——被边缘化的边缘人 安狄不管在哪里受到委屈,从来都是低着头、流着泪的形象,身高178的他,穿着摩登的裙子、涂着厚厚的粉底和烈焰的红唇,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但是当他站在那里默默哭泣的时候,我的心跟着也痛了,这分明就是一个沉默、隐忍、善良的女性形象。

安狄不管在哪里受了委屈都选择忍受,真的难以忍受的时候,他就会去找他的好朋友——一个同样浓妆艳抹的变性人,当胖乎乎的、腻乎乎的朋友将他拥入怀中的时候,他才能像一个孩子一样释放自己的情绪。

而仅仅就是这样的一个“相同的知心朋友”,却被杀于他手,结局悲凉,安狄又是一个人了。

对性别的包容度说明一个地域的思想阈值,这句话或许些许有片面化的嫌疑,但反之思想包容度的确能够更多元展示性别差异。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从来如此,便对么?

”的至理箴言,于此,我想我是赞同的。

对于性别的多元化,似乎大部分人更倾向于传统的二元制,在大多数人思维之中仍旧只存在男性与女性的二元性别观,但是性别只是一种符号,在这些符号之下却又更为隐晦的、复杂的衍生关系,我们不能说同性恋者或者泛性恋者是性别认知的畸形,或者说跨性别者是二元性别发生畸变的结果,只能说这是性别符号之下的另一种存在。

那么,为什么,这些人群现今仍旧为大众所唾骂?

为何仍旧为大众所排挤?

为什么,仍旧大部分人谈“同”色变,更别说类似安狄这种情况,以至于被人冠之以“变态”“人妖”的蔑称?

原因就在于,这些现象、这些人的存在侵略着、威胁着根植于他们思想深处的道统,久处黑暗,突如其来的光便觉刺眼;久处谧静,突如其来的声只觉聒噪。

而我身边都是正常人,我所接收的教育只能这样,为何现在又有那样?

于是他感到恐惧、感到不安、感到威胁,于是他产生厌恶、产生谩骂、产生暴力。

于是,诸如安狄以及安狄化的人群,便成为了边缘人。

如果不能够“融入正常”,那么就“融入不正常”!

但是真正的现实就是,被边缘化不可怕,在边缘化内被边缘,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被质疑化的善良 其实,跨性别者在世生存如何之艰难,我早已浅知一二。

但是,评论区有一个评论非常有意思—— “所以说,至善也是一种罪过。

” 安狄的结局无疑是悲惨的,但是他悲惨的结局究竟是他太过善良导致的?

还是他人促使的这场悲剧?

现今的社会我们已经不敢谈论善良,善良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性符号,这种社会性符号更多与利益挂钩。

我们究竟应当成为一个善良的人?

还是一个邪恶的人?

似乎走两种道路都会被诟病。

后者我们可以理解,因为道义和责任、理论与多数的实践告诉我们“邪恶最终败于正义”,那么前者呢?

因为缺失,或者说因为感知不足,所以我们排斥,因为我们真实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你不做一个有脾气的、硬气的人,那么你就会被人欺负”,正所谓“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所以,我们在看到一个软弱无能、四处碰壁,还被女二狂撕的女主时,会期盼她赶紧黑化。

所以,我们在看到一个强势、勇猛、敢于手撕女二的大女主的时候,我们倍感酣畅淋漓、大快人心。

因为,这些都是基于现实生活经验——太过善良,便会不得善终。

但是,由此衍生了一种畸形观念——他的悲剧都是因为他太过善良。

善良逐渐死去的今天,我们一方面接受正义战胜邪恶的教育洗礼,一边又在实践中发现太善良会备受欺压。

人变得孤立无援,站在了道德的十字路口,宛若一具具不安不息的活魂灵。

世界上还有无数对苏荷母子,但是否还有那样一个善良收留他们的安狄?

世界上还有无数个类似阿德那样的男人,但是否还有那样一个真情的安狄会为之动容?

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人,但是否还会有那样一个纯真的安狄,会为他们停留?

这些,都随着电影的结束而边城一个个的谜团。

其实,答案就在你我心中。

其实,你我又都不知道答案究竟如何?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你我都是安狄。

不能说这是一部绝无仅有的好电影,但的确从更为深层的意义上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跨性别者的无比艰难而又真实的人生境遇。

现实就是,真实的生活远比荧幕中要复杂、真实的人生远非一部电影可以描摹。

安狄何去何从,我们不知。

我们只知,安狄的悲剧,不是他一人的悲剧,而是整个社会的悲剧、思想的悲剧……

《迷失安狄》

 7 ) 迷失的不是安狄是人性

电影想要展现和揭露社会边缘人的压抑生活,主角evon是变性人,苏荷算是黑户,阿德是残障人士,都是底层人士,却各有各的不幸经历。

evon为了变性,为了成为自己,失去了建构多年的稳定生活,被误解、被歧视、被辱骂,但是有句话怎么说,麻绳总挑细处断,一场意外还失去了自己变性后的好朋友lucy。

看到很多影评中的人都在说李李仁的演技不好,并没有把evon的女性形象给演活,不如Lucy的表现来的灵活生动,我反而觉得李李仁的表现非常符合evon的人设,要从数十年的的社会规劝中的性别身份中跳脱出来,五年的时间并不长,并不能让她很好的适应自己的女性身份,她就应该是那样拘谨的,不够活泼的形象,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变性人都是那么自信的,大多数的变性人,并不像我们所能看到的那极少数的人一样,那么的自信,那么的坚强。

可能更多的是在慢慢的接受自己身份的转变过程中,艰难的重建自己的生活和自信。

个人来看,片中表达的不大好的地方是女儿和evon婚礼结束后的对手戏,也许导演是想要表现性格沉默的父亲无法言说自己痛苦和挣扎的情绪,但是在歇斯底里的女儿和父亲之间,总感觉给人的压抑感过于强烈,也有点不合情理,evon既然迈出了去婚礼的那一步,也许在婚礼结束后直接离去,或者是坦然的面对女儿的崩溃,可能都会比原片的表现形式更好一点(也是我个人的拙见罢了)。

还有最后结尾的时候,evon发现自己中奖了,但是苏荷和阿德却把彩票偷走,这个情节的设置,按照剧情的发展是可以理解的,是说得通的,但是总觉得让人不适。

这种底层互害的情节,确实可以带来更强烈的冲击感,能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但是这样的情节设计,有点脱离了电影本身的变性人的主题了。

我更情愿看到彩票中奖是一个乌龙,也不想要看到黑暗中簇拥在一起取火的人为了生存而互相欺骗伤害。

也许这个就是电影的魅力吧,这样的情节设计,会引起更大的讨论,但是这样的情节设计,实在是让人觉得不得劲儿。

 8 ) Miss 迷失

偶然在网络看到电影片段,忍不住被这个非主流题目被吸引,《迷失安狄》其对应的英文名《Miss Andy》也是恰到好处的妙。

在传统观念文化的环境下长大,我们对 上学—工作—结婚组建家庭—培育下一代—老去 这样的人生轨迹太习以为常,有时也忘记了社会中还有一批人有不一样的情感需求。

Andy按普通人的生活路径到培育下一代,在妻子过世后选择勇敢做自己,成为变性人Evon,遭到众叛亲离,身边的朋友也只有和自己一样的社会边缘人物。

即使这样,他还是温暖待人,愿意对需要帮助的单亲母子提供帮助,并且靠自己的双努力赚钱。

关于一些思考:1. 看过部分影评认为李李仁在影片中没有体现出变性人该有的女人味,实际我认为这样的状态反而说拿捏恰当的好。

她在一步步从Andy却换成Evon,从妆面衣装,再到纠正其他人叫错她的名字。

她说她的愿望是有稳定的收入,过安稳平淡的生活。

这样的生活里也包括勇敢追求爱,这样才塑造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反而不是Lucy那些略显夸张的表演。

或许也因为Evon和Lucy公开做变性人的人生阶段不一样,所以导致了两人不一样的呈现。

总之,接受人物角色的多样性。

2. 变性人需要多大的勇气跨出这一步?

影片中的2个变性人都没有受到亲人的接受,孤单的她们抱团取暖,同时也更加能有怜悯心。

因为淋过大雨,所以愿意给他人在雨天撑伞。

这个是时候还是Miss Andy吧!

3. 迷失。

何为迷失?

是失去了原来的社会标签身份?

还是迷失了初心?

那一颗还愿意保持善意,温暖待人的心?

Lucy惨死了,阿德和苏荷在金钱利益前选择背叛。

独坐在地板上的Andy在思考什么?

她是会继续相信?

还是会和原本那个自己告别,去“下海”,去和肥婆说的一样传播艾滋?

影片就那样结束了,我们没有答案。

社会对这样的少数人群接受程度是有限的,以至于原有的很多善,变成了很多的恶。

多希望影片的结尾会是:安迪利用彩票的奖金把家具全部换新,大家幸福开心生活在一起,越来越好。

但这或许这样的结局过于美好·······如果我们是安迪又会选择什么?

 9 ) 每个人都值得被尊重

《迷失安狄》是一部探讨人性与身份认同的心理科幻片。

电影通过细腻的场景刻画和缓慢的叙事节奏,展现了主角安狄在记忆迷宫中的自我探索。

尽管剧情平稳,缺少传统意义上的高潮,但这种平淡正是影片独特的魅力所在,它以更加贴近现实的方式,描绘了人物内心的挣扎与迷茫。

整体而言,《迷失安狄》是一部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它不仅提供了视觉上的享受,更引发了观众对生活、性别认同和人性深层次的思考。

 10 ) 不以稀为贵

必须承认的是,这样的影片目前确实少。

尤其是以整个亚洲的视角而言,《迷失安狄》算得上一部极为少见的类型片。

但是吧,从影片本身的而言,我是无法共情的,而这不是因为我缺乏共情心,而是影片本身那太过工整而又极力表现的宣泄点,实在是太做作了。

从我们的主角安狄讲起,本身人设就是个很不讨喜的存在。

不是因为她作为性少数群体的一员,而是其中她闺蜜一句台词,“你是等她(安狄妻子)死了才做的你自己啊。

”这样“过去被迫结合”的意义不言而喻。

那相对让我比较舒服的解释就是主角同时是一个双性恋特征。

(这多少有点把buff叠满了吧)虽然这为后面影片第二个宣泄点埋下了伏笔,解释子女为何如此不欢迎自己。

但还是让我觉得细节描写太少。

让本应该有个良好铺垫的、足以让人潸然泪下的高潮,显得苍白无力。

主角可以从头到尾以一个弱者的态度去面对,但她绝不应该是个没有任何自知之明的状态。

再怎样想见到女儿人生重要时刻,也多少明白女儿对自己的态度。

同样也使女儿的态度完全滑向了一个较为疯癫的状态。

所以纵观整部影片,跟随主角的视角,我本想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边缘人群的存在。

可结果看到了歧视与偏见的堆砌,生硬地塑造了一个颇为凄惨的边缘人群世界。

尤其到影片结局时,我看出的不是凄惨,而颇有一些荒诞感。

甚至让我感觉主角有点咎由自取的荒诞感。

当然,这多少有些“居高临下”了。

但影片前后衔接点不当也不止一处,比如前面明明林心如饰演的苏荷说的是“只按摩,不做其他。

”片尾镜头一转就成了老板娘还说她以前就在吊花场(看到这里还以为影片背景在新加坡)工作。

言内言外又揭开了苏荷真实而黑暗的一面。

合理的解释也有,比如确实在按摩店卖艺不卖身,但不代表她不会骗她人的“夫人”与钱财。

但这种反转真的太生硬了。

我甚至本来希冀于从苏荷的强迫症洗刷细节中凸显那种人生的无奈与痛苦。

结果好家伙,洗衣服就是单纯洗衣服,刷厕所就是单纯刷厕所啊,不会真为了赞扬林心如连厕所都敢刷这种演员的敬业精神吧。

甚至这些到头来还是为了主角服务,体现主角善解人意搬来洗衣机的一面。

反正相当多本可以细细打磨从而体现人物性格的地方,都白白浪费了。

主角人物性格也显得相当单薄,剩下善良,同情和懦弱。

(好像有个什么什么心,三个字的词形容这种人来着?

)所以这部影片观感真的很一般,再稀少,也是一般。

生硬的情节推动,没有太多意义的镜头和打光,单薄的人物性格,造就了这样一部总体质量在及格分左右的电影。

更何况现在拍这种体裁的片子的确比较容易收获舆论红利,但是影片本身质量必须过关才会更上一层楼。

否则,豆瓣6—7分的评分,还是颇为公允的。

(甚至在我心里小高了一些)

 短评

哪些假大空的正能量大团结,就像甜品,偶尔吃一下还是可以保留对生活的向往和期望,但一直吃就会很腻,生活更多的还是现实,没那么多甜甜蜜蜜,悲欢离合苦辣酸甜,才是真实的人生

7分钟前
  • 厦天
  • 力荐

三星半吧,对于这个反转的结尾,我觉得还是稍显刻意和用力的。跨性别者、离异带娃黑劳工、听障负债青年,这三个边缘群体的故事,还带有三角恋单循环的感情线, 有温情有扶持,前大半部分都很有质感,而且是能感受到导演的诚意和接地气的,全片最高潮肯定要选圣诞节那一段,这群边缘人士在家具店憧憬着未来,还鼓励着对方大胆想象,这是多么的共情。但是如果故事定格在这里就是一部太中规中矩的温情片,所以我大胆猜测导演加了这个反转,没钱的时候可以温情,利益立马会滋生“惡”,既然导演都玩得这么绝了,何不把老好人Andy的“惡”也一起揭了,正因为如此才会觉得这个反转太用力伪善了,如果再揭深一点,主旨再明确一点,这会是一部更深刻的作品。

11分钟前
  • Jay先生
  • 还行

1.5/5 - 怎麼可以這麼難看,最後半小時編劇直接下地獄。片名應該是以李李仁為主軸,為何從頭到尾都沒為跨性別平反呢?被污名化及歧視的事實不需要再次被電影妖魔化,謝謝。

13分钟前
  • Jaki
  • 很差

安狄贱,倒贴nm呢,是个男人就可以?苏荷婊,他妈忘了是谁在你们快活不下去的时候收留你?阿德渣,偷你妈别人的彩票去勾搭狐狸精,是个男人?全员不要脸,看个片心梗。

16分钟前
  • jeremi
  • 很差

打着性少数的幌子讲个完全莫名其妙的故事 三类艺术院校学生作业写出这破本子就会被毙的水平 太多的莫名其妙 不懂在表达啥 白期待那么久

17分钟前
  • 樂疲憊
  • 很差

2023074,剧本中规中矩,胜在题材的稀缺,仿佛是为了表达少数群体的痛苦与挣扎特地的把矛盾对立,十分剧本化,但摄影团队的技术依旧是湾湾的一流水准。btw,开头的价签十分讽刺了。

22分钟前
  • iamAlexxxxxx
  • 推荐

人性的弱点。

23分钟前
  • 弓鱼
  • 推荐

一部边缘人遭受来自世界的恶意。亲情,友情,爱情的多重背叛。

27分钟前
  • 氟西汀
  • 推荐

本以为是边缘人的相互救赎。没成想是善良人被欺被骗的惨淡收场。

30分钟前
  • 幾米
  • 较差

当糖果摆在蚂蚁面前,贪婪就会浮出水面

34分钟前
  • 木偶人
  • 推荐

女装大佬,听障少年,按摩大嫂互相护持然后又互相伤害

39分钟前
  • 千寻亿选
  • 还行

看得剪辑,结局真的太有教育意义🙂

42分钟前
  • 黑白郎君南宮恨
  • 力荐

选择了这样的一条路,就要意识到所要承受的一切世俗的异样眼光和内心的痛苦。同情ta的遭遇,却不会可怜ta。

44分钟前
  • 野生海白菜
  • 推荐

事与愿违

45分钟前
  • 三金yosh
  • 推荐

结局有亿点无语

49分钟前
  • 薄荷波本
  • 还行

看完以后只有无语,我知道你想拍现实向,但最后的结果只不过让大家恐顺直人和觉得你在消费跨性别群体罢了,明明出现了那么多人物,也都聚焦在底层,却每一个角色都让人觉得脸谱化,真的很有功力了

52分钟前
  • 杰西(先躺着
  • 较差

好扑街

57分钟前
  • L先生
  • 还行

没有刻意要消费跨性别性别,更多的是人性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作为一部带有命题性的电影,我觉得拍得相当好看,虽然有些不合理的地方,但瑕不掩瑜

59分钟前
  • 光子
  • 力荐

虽然很难共情跨性别者,但对人性的剖析还是蛮深刻的

1小时前
  • Ricky
  • 还行

农夫与蛇。赤脚的不怕穿破鞋的……

1小时前
  • BlueJoph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