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如血、血似残阳我说我以后长大了要像树一样高一样壮要带她到树顶去看风光可是我妈妈说,当树不好树长大了会被人砍掉的还不如当河边石头上的青苔只要有水,有光,就能生存你和我不一样你不是青苔你是花___青苔一段故事,如果不是悲伤的彻底,又怎么勾起心里似曾相识的感觉。
当眼泪混杂着鲜血流淌下来,你的痛,还可以分辨吗?
她不是公主,她丢了绿宝石,沉入海底的瞬间,一切仿佛就像没有发生。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血似残阳。
如果还有以后,如果可以,他们会一起走,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他们坐飞机去。
只要有吃有喝,去哪里都一样,那是很远很远的地方。
杀戮,鲜血,阴谋,他们没有爱,却痛彻。
他只是乞丐,他想要给妈妈寄去很多钱,用他自己的方式。
她邀他一起吃饭,她认为他们是一样的人,她没有父母。
谁比谁清醒,所以谁比谁残酷。
他爱的简单。
是爱的,就算不是他们口中的爱。
血液开始凝固,有的地方开始慢慢呈黑色。
她在身边,他说“我没事,你走吧”。
最终她是没有离开的,“我们要一起走,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他们说好的。
世界突然死寂般,那样平淡着,不带任何感情。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为了救她。
血浸湿他的衣衫,那般刺眼。
生命消逝,可以这样安静的,只是最后,他的手伸向她的方向,掉落的时候,天黑了下去。
离别很痛苦吗?
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离别中,和爱的人,或者和伤害,一切又有什么不同。
当爱有了信仰,死亡就是另一种延续。
一切已经过去的事的确无可避免的成了封印。
海水还是蓝色的,寂寞的。
绿宝石的沉寂成为馈赠的礼物。
在无人可知的水底,仿佛在诉说一段哀伤。
终于知道,那些你离开的,就不再属于你了。
很久没看电影,今晚实在无聊。
无预警无预设立场的开始看 青苔, 居然连连叫好。
奇怪这出戏并没造成很大反响。
7百万港人,1百万生活在很低阶层。
油尖旺更是鱼龙混杂。
片子开头我以为又是另一个 陈果出品 。
不外乎 香港有个好莱坞,榴莲飘飘 之类。
谁知道我错了。
作杀手赚钱为了给母亲治病的乞丐,失去双亲来港找表姐一心准备做小姐的14岁小女孩,卧底失败后归队还不如一正常CID的小巡警,出卖肉体同时也期待真爱的小姐,轻度弱智的垃圾夫妇,在港想来颇受争议的印巴籍人士。。。
又让我想起那句话:幸福的人都一样,不幸的人有千百样。
乞丐以为有了钱就可以搭飞机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赚钱,以为离开香港了就万事如意,却没想到当初来香港不也抱着同样的梦想么。
小女孩生意没做成却和乞丐产生了革命情谊,不过对于梦想,她看得更清楚也实际。
小巡警被无端牵入黑帮纠纷,当了替死鬼,临死才顿悟该珍惜眼前人。
小姐最终死里逃生却失去了心爱的人。
垃圾夫妇以为拣到了自己的孩子,却在醒来后人去楼空。
印巴籍人士该是写故事的人一开始写作的导火线吧,最后都同归于尽。
导演 郭子健 故事 司徒锦源, 恕我冒昧,都不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大人物,或许也是这样才让大家耳目一新。
看片途中一直让我很感兴趣的是,将讲述印巴籍人士的故事背景融合得恰到好处的中东音乐是出自谁的手笔。
自然而然地形而上猜想一定又是金培达,谁知道我又错了。
片尾不温不火的贴着 配乐 泰迪罗宾!
服了!
说回演员,余文乐还是一样,不过不失。
两位新女人也并没留下什么印象。
唯有樊少黄让我心情久久无法平息,当年的 力王 还记忆犹新,现在化身成 乞丐, 告诉我们:我妈说 当树不好, 树大了会被人砍的。
当 青苔 就好, 只要有光有水,就能活!
是要呼吁普罗大众关注弱势群体,还是要告诉大家在这个越来越物质的年代,其实简简单单,有光有水,知足常乐!
都有吧!
影片开始,我被小女孩带有港台腔的普通话稚嫩的独白所吸引。
影片中间,我被余文乐那完全投入的表演所为之动容,心疼至极。
影片末尾,我被导演的巧妙安排刮目相看。
但是影片节奏没有明显的变化,情节跌宕起伏的不够大。
也许这是港片的通病吧,在警匪片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当小女孩出现在故事情节中的时候,我联想到了《杀手里昂》这部影片,情节很相似,最后有樊少钢出演的疯子也对花有了别样的感情。
同样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拍摄,让观众更多地投入感情在其中。
这能说,导演很想突破以往观众对警匪片的观念,打破常规。
但是可以看出,很不成熟,模仿的一点也不到位。
一颗绿宝石引发的血案,或者野兽保护小萝莉,哪一种都很适合这部电影。
樊少皇饰演的野兽杀手让人印象深刻,但他国语版的配音很出戏,不禁想起如果是王宝强来演的话,可能会更加出彩,很适合他的一个角色。
电影开始和结局用了一个童话故事的寓意,想法是好的,效果没呈现出来。
余文乐曾经是卧底,因为档案记录不好升职无望,变成了混迹于灰色地带的不良警察。
阿姐的儿子在廖启智的地盘招妓时意外身亡,妓女担心事情败露而秘密弃尸,为了找儿子,阿姐让余文乐去跟廖启智谈判。
故事本可以从阿姐找儿子开始,引发一连串的蝴蝶效应,直到最后再由谭俊彦抓到妓女捋清来龙去脉,这样也未尝不可。
另外动作戏太少,力王发挥的空间不足,显得不够残暴不够典型。
最后牺牲之前,应该好好来场打戏,还能为电影再加点分。
廖启智自然不认,被杀手樊少皇伏击,逃跑中不想竟意外被余文乐误杀,樊少皇反而成为了目击证人。
樊少皇为了帮助小萝莉,神志不清之下大打出手,连小萝莉的表姐也就是余文乐的情人也重伤昏迷,两人新仇旧恨总是要算的。
只是幕后黑手要杀人灭口,可惜都被樊少皇反杀了,而余文乐也终于被阿姐点通了事情的关键,一切都是廖启智的左右手所为。
不知该说天网恢恢还是恶有恶报,总之一切来得那么凑巧,一群打劫完银行的外国人团灭了左右手。
而当小萝莉有危险时,余文乐和樊少皇拼死保护,与对方同归于尽。
樊少皇临死前说小萝莉不是青苔,而是花,但我觉得青苔也挺好的,拥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花虽好看却也娇贵,估计樊少皇是想表达小萝莉就像希望一样,而她表姐肚子里的孩子,无疑是余文乐的希望,可他却看不到自己孩子的出生与成长了。
一开始那胖子在上做的时候,他那下垂的胸部震撼了我一下,还真大啊,他搞自己就够啦.....再来胖子又生事端,竟然把宝石从屁股里喷出来,真的有点扯....而且,这胖子的演技有点烂的说。
女主角冼色丽还挺好看的,纯纯的,有点李丽珍的味道。
樊少皇的角色真的很暴力,真不懂为什么影片介绍可以说他善良,难道善良是独立存在的一种人格?
他的造型真的很脏!
一直很想帮他洗干净,搞到我很难过。
曾志伟说的关于教育孩子的那番话还挺有市井智慧的:只要我还抱得起他,他在世界接触到什么事情,我都有责任的,每种新事物进他脑袋,一定得是我告诉他的。
一早猜到是阿星要篡位找人买起堂哥,黑吃黑反骨仔这种情节也忒常见了点。
乞丐对素昧平生的小女孩这么好,几乎可以为她去死,都不知道他是恋母还是爱萝莉。
终于明白为什么这片子是2B级,真的又血腥又暴力,还有企图qj小女孩的情节,真是很dirty。
看了制作特辑之后,觉得导演所说的天才儿童史雪怡很假,尽管她抽离得很快,但是不是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她没有拿出心来演戏?
谁是青苔,谁是花?
同是天涯沦落人,遇到了就能感觉到彼此的无奈。
影片想法很好,要传达的意思或者是要展现的东西也很明显,无非就是要告诉大家,底层的生活与其的众生相。
可是,影片到后来,节奏是失控的,后面活生生变成一部很八十年代的感觉到犯罪片,小女孩到底是青苔还是花,我不敢妄下定论。
但是,导演要表达的东西太多,既有对性工作者的描写,也有对南亚人士的描写,可能力有不递,给人的感觉太流于表面,所以就给人感觉不论不类。
说是文艺片,缺乏深度。
说是犯罪片,力道用过头了。
里面演技最好的是小女孩,余文乐和樊少皇不过不失。
真可惜了班底,邵音音和曾志伟在这里就基本亮个相,对片子毫无推进作用。
而故事性也不强,基本好像是一个大杂烩,什么都想说,但什么都没说好。
其实我觉得如果把它拍成纯文艺片,删掉那些动作情节,也不失为一部有亮点的片子吧 。
郭子健的片子分数普偏都不高,我觉得他还没找到自己的路子。
但是,在如今港片没落的大环境下,像郭导这样的年青导演,还是要期待他们能扎根香港,为港产片作出贡献。
毕竟,像郭导这样土生土长的年青香港导演身上,还是能找到那一丝丝港味, 这是最珍贵的,因为它缺乏。
真的很讽刺,随着国内电影红红火火,百花齐放,可是最初被誉为东方好莱坞的香港电影,却凋零在这资本狂潮里去,不禁令人惋惜不已。
我觉得青苔有更深的一层含义,这或多或少也暗指香港电影现在的生存状态。
最早关注余文乐是在早期他与杨丞琳主演的那部偶像剧《爱情白皮书》里开始,那时候的他像极了我年少时暗恋的男生XXX,忧郁、迷人、轮廓分明,又带着点女生才会有的羞涩感。
是谁说的,女人是感官动物,当看到像余文乐这样的男生出现时我的内心还是暗暗欣喜了一把,不可否认像这类型的男生很受得女生待见。
(至少包括我)但是在此剧里余文乐早已丢掉当初《爱情白皮书》里青涩腼腆的欧阳挂居的味道,跃升为一个带着痞气比小混混还小混混的“放蛇”人,成天无所事事的游荡似乎自从卧底失败当不上警察后再也找不到人生的价值找不到存在的意义……直到LULU(剧中角色名)的表妹阿花的出现。
我为什么不是说因为LULU的出现而改变了余文乐呢,虽然的的确确也与LULU有关系,但是因为他们相遇时余文乐就已经是个小混混是个扶不起的阿斗了并无什么大的改变,但阿花却是令他当上了骑士当上了一个敢挑战恶势力的英雄。
LULU是一个妓女,余文乐是她的常客。
在双方的心里,他们的关系不仅仅是一个嫖客与一个妓女的关系那般简单。
似乎在这个大千世界在这个颠沛流离充满黑暗肮脏的世界,只有双方才能给予自己想要的安全感,他们已经不自觉的把对方当做自己心灵上可以存放一些精神的寄托的对象。
所以当LULU因为阿花的关系被樊少皇饰演的乞丐殴打成重伤入院一直昏迷不醒并检查出已怀孕时,他开始有点惶惶然他开始很悲伤很激动。
他不仅担心LULU的生命安危以及阿花被樊少皇带走后会发生的事,还担心樊少皇会供出他在黑社会头目堂哥死的那晚与之呆过一起的事实他怕被警察怀疑是凶手,樊少皇的另一个身份是杀手。
他是堂哥手下阿星用钱买来去干掉堂哥的凶手。
所以余文乐势必得找出樊少皇干掉他,为自己也为了LULU阿花。
当影片出现了阿花这一角色时,我从未意料过她是整部电影的主线,在后半段几乎所有的角色剧情都得围绕着她去进行,一个十一岁的少女从其他地方来到表姐身边也想学她一样从事妓女赚钱但偏偏在她初次会客的这晚由于频频发抖而被客人生气的烂骂着无论如何在那晚一定要干到她,又被刚行完凶的樊少皇撞见且不惜狂性大发杀害了阻拦他带走阿花的人,用樊少皇的话来说他是来救她的。
很明显从他救走她的那刻开始,阿花是不情愿被他带走的,任是谁在你面前狂暴的杀害了人之后且欲将你带走你都会忍不住害怕的把。
阿花就是这样,她看到了这个乞丐残忍血腥暴力的一面,就算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拯救她,但她还是忍不住的害怕。
让我最震撼也让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的是:余文乐与樊少皇的牺牲。
当阿花被阿星的手下带走时,樊少皇倾尽全力与之搏斗去保护她,搏斗过后自己已是全身血迹奄奄一息,而此刻余文乐闻风赶到现场正想举枪了结樊少皇殊不知却被阿星开枪打中,但我想让他们更意料不及的是突然出现的印尼匪徒,一阵枪声过后阿星与其手下全都死亡。
匪徒发现了阿花,欲对其奸淫,此时樊少皇已静止不动,余文乐中枪后躺在地上想起来阻止却被匪徒同伙残忍的用长柄枪暴力的殴打毫无还击之力……我完全想不到已经奄奄一息的樊少皇还能够用尽最后一分力气去干掉匪徒护阿花周全,而在另一边余文乐受到重创之后居然也还能够绝地反击,而后身中数枪的他是靠着如何惊人的忍耐力才能够忍下那口死亡的气息奋力的奇与匪徒搏击?
那股气力那股精神直逼得我落泪,当残暴被正义战胜即使是用死亡换来的,我也大叹过瘾,我是女生我见不得血腥但是当看见余文乐与樊少皇近乎残暴的去反抗邪恶势力时我是开心的我是连一眼都不舍得眨。
骑士终于可以保护到他们所想要保护的人,虽然在此之前他们就如同青苔一样卑微渺小,但在那一刻他们人生的价值他们生命的终止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
死亦无憾。
《青苔》:底层人物惨烈的现实追求_高清1080P在线观看平台_腾讯视频青苔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总被认为是生命力顽强的代表。
但如果阳光明媚,青苔就再也生存不下去了,那么它将如何体显生命力的顽强呢?
环境不同,生命力也是不一样的,在“高尚”的环境中去评价“卑贱”环境中的生命,这是有背天理的行为!
―――韩兮青苔能否长成一棵大树呢?
影片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灰姑娘能够遇上王子,这样的故事只能存在于书本上,或者还能够存在于底层人物的白日梦里,因为它仅仅是童话,影片便从一则童话的讲述中开始,但清冷的码头,阴晦的色调已经令观众知道,这是一部反童话的影片。
童话一般都是美好的,但进入了正片之后,现实的残酷与丑陋便扑面而来。
噪杂的人群,湿漉漉的街道以及狭窄的楼层都被一种燥热不安的情绪所笼罩着,每一个人似乎都等待着渲泄的机会。
而影片的导火索,一个蛮横自以为是的胖子出场了,随着他的脚步,影片中最主要的场所出现在观众的眼前,妓院,这是一个自古以来就多事非的地方,更是一个可以鉴证各色人等的地方,无论它是低等的还是高贵的。
与此同时,另外两个线索也处于进行当中,小女孩来寻亲(其实是准备卖身),余文乐为警察查妓开道。
三条线的人物终于在妓院这个地方得到了有效地爆发,对于戏剧来说,这是很精彩的桥段,其张力不可小觑。
在这个爆发的过程中,导演解决了多个问题,首先是胖子失踪的原因,其次是一帮南亚劫匪的出现,前者是整部影片的导火线,影响着故事的发展,而后者则为影片戏剧性的结尾打下了伏笔。
与此同时,这个开篇更解决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小女孩的命运昭示。
当小女孩与表姐躲在楼上的时候,胖子正在尽情的残暴地发泄着自己的兽欲。
小女孩目睹了这一切,但从她平静的脸上却看不出任何恐惧与惊讶,这是一个已然将自己完全交给命运的女孩。
小女孩的命运是影片最重要的情感线,而改变她命运的人便是乞丐樊少皇。
如果樊少皇仅仅是一个杀手,那么他只是影片主线黑帮火拼中的小角色,但当他为心存良善的小女孩磨刀的那一刻开始,他便成为了女孩童话故事中的那个侠客。
影片的另一条情感线索是余文乐所扮演的卧底混混与小女孩表姐露露之间的感情,坦白地说,这段情感很成人,也很现实,基本讲述了一个男人开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过程,所发生的一切几乎都在预料之中,虽然似乎并不太好看,却与小女孩那条情感线形成了重要的对比,并且也有助于挖掘余文乐的动力。
要知道,余文乐所扮演的人物几乎可以说是导演的视点,摄影机将随着他进行地点的移动,以达到故事的连续性。
余文乐找寻乞丐的动力不但是为了查明真象更是想为女友报仇。
与余文乐相比,樊少皇基本处于静止的状态,尤其是他与小女孩的友谊,整体基调是缓慢地,意味深长的。
善良使两个人相互认识了,这是友谊的开始。
但当小女孩准备开始工作遇到危险时,善良的樊少皇劫持了小女孩,但正是这个行为造成了两个人友谊的破裂。
在这个行为的背后,小女孩挣钱的现实问题其实被樊少皇破坏了,从而人物变得复杂了起来,善良所构筑的友谊是极其脆弱的,是根本经不过现实的考验的,小女孩甚至用毒药想杀死乞丐。
随着两个人的接触,母亲的话题重新拉近了两个人的关系,这是一种亲情,虽然两个人遇到的是不一样的母亲,但亲情很显然已经在两个人心中滋生了。
这本来是一个极其良好的关系,但当现实再一次扑来的时候,他们的友谊便蒙上了一层阴影。
樊少皇决定收帐,于是与小女孩讨论起钱的问题,在现实面前,钱是最重要的,这是小女孩的观点,而乞丐的观点中钱是用来实现梦想的,这两个观点都没有错误,但却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实与梦想都是以钱作为基础的,钱可以主宰一切,没钱的人便失去一切,于是,这种底层的意味便更加浓重了,而小女孩与樊少皇同命相怜的原因却终于从善良,亲情演化成底层。
余文乐以死完成了自己向露露做出的承诺,他的死是改变后的死,,具有悲剧性,而樊少皇这个人物的性格并没有多少改变,但他的死却帮助小女孩完成了心理上的成人礼节,保留梦想,面对现实,即便这梦想与现实都被钱所主宰,即便你只是一个最底层的小人物。
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交叉剪辑手法,主要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讲述着故事发展的同时性,最明显的例子即开篇妓院查房以及后来的乞丐行刺,这样不但加快了影片的节奏,而且富有戏剧性,给观众以紧张感。
另一方面便是情感的交叉剪辑运用,小女孩与乞丐之间的关系递进和余文乐个人的成长行为,虽然的确具有同时性,但显然渲染情感为最主要的目的。
影片极具感染力,将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活渴望表现得令人心酸,当影片最后那个胖子与母亲天台相见的情景出现的时候,仿佛是一则黑色幽默,所有死去的人以及牵涉到这件事中的人都成为被其它人肆意践踏的青苔。
韩兮2008-9-7于山东海阳
俊男演多耍酷的片子之后总是要演点颓废的角色来翻身。
这个道理布拉德皮特懂得太晚,郭富城懂得还不太晚,Andy Law到现在还不太懂。
可喜我们阿乐懂得够早,《军鸡》虽然还耍酷,但毕竟颓废不少,《青苔》索性从头颓到尾。
脏兮兮的头发,不怎么剪的胡子,不停擤的鼻子,大部分时间都挂着彩的汗淋淋的脸,比《三岔口》里郭富城的扮衰彻底多了。
据不完全统计本片中他一共被打六次,前五次基本都没怎么抵抗,最后一次倒是抵抗的彻底,把自己都搭进去了。
有一个小问题,余文乐演的电影很多都是一群小生领衔主演,就算自己当主演也总搞一些很强势的配角,曾志伟和吴镇宇都是惯犯了。
看来投资方还是对余文乐独撑大局不放心。
小伙子,加把劲啊。
反复看了lulu被嫖客从丈身边拉进屋子里的时候余文乐的眼神。
远景的时候其实略带愤怒,眼睛瞪着,而且目光是落在嫖客身上,这时候的心情是:操他妈的这么个发福谢顶啤酒肚的四眼猥琐男就这么把我的女人从我身边硬往房里拖?
拉到近景的时候双目还微瞪,但是很快就把眼仁放低了,一下子变得无所谓:自己每天比这窝囊的事多了,一个被同行鄙视,被黑道看低的小喽啰,,遇到事能躲就躲吧。
然后他的目光又落到lulu身上,接触到lulu无助的眼神,很快就转回头来:不看了,看多了心烦。
接下来是整部片子里余文乐不停重复的颓废步态,满不在乎,很HIPHOP的感觉,走开。
记得有一次记者采访的时候余文乐笑称梁朝伟的眼睛其实蛮闷,当时听了还笑他轻狂,现在看看,他在眼神上确实下了功夫。
看了这么多发言和评论,奇怪还没有人提《这个杀手不太冷》。
异乡职业杀手与亲人尽失的小女孩,分明港版的LEO和MARTIELD。
其实有让雷诺和娜塔莉的经典表演在前,搬用这种组合绝对是自杀,郭子健还用了不少小手段使两种版本有所区别。
首先,小女孩开始一直恨着乞丐,甚至把菜里混进老鼠药;其次,女孩一直是弱者,从来没学什么暴力手段;最后女孩还是跟亲人呆在了一起。
其他地方,大同小异,两颗孤独的心互相寻找温暖,也就那个样子了。
唯一的问题是,既然吕克•贝松说LEO和MARTIELD之间是爱情,那这部片子里两个人的关系算什么呢?
这个小女孩资质不错,不少人说长得像周迅,不知道能否像娜塔莉一样成为少数成年后星光不减的童星?
小女孩的旁白是很典型的唱读,尾音拉长,妈的我小时候也这个熊样,听着极度不爽。
有一句话读的倒干脆:“血似残阳,残阳似血”,有点像现在的网络魔幻小说,煞风景啊。
还有,影片中的血腥镜头和露点都完全OK,只不过有一个情节实在有点太生猛。
从那个女孩崩漏时的惨状推测,她没用卫生巾,对自己要到放血期毫无准备。
难道是第一次来大姨妈?
还没大姨妈就当鸡了?
这个也太让纯情的我接受不了了。
最好我猜错了,罪过罪过。
〈众生相〉阿丈:帅痞又颓的余文乐,从小不爱读书,长大了只想过过差不多的生活,只求一时风流爽。
最底层无编制警察混混,跟黑帮的界限早已模糊,早就被残喘苟活摁住头颅。
眼神里有流露出不甘过嘛?
有,两次,一次是只能眼睁睁看着刚跟自己温存完的露露又马不停蹄接客,转瞬即逝的眼光一闪;另一次是看着小女孩要被南裔男子侵犯时,垂死挣扎又特么的满血开挂坐起。
虽然大帅哥阿乐演绎得挺到位了,但遗憾主角光环还是被樊乞丐抢了不少。
樊乞丐:一身脏棉被一样的破布从头裹到脚,一头又脏又油的头发像一条条黑蛇盘踞在头上,几乎完全挡住正脸,完美掩饰他的杀手身份,但挡不住万种眼神,惊慌的(看到女孩初潮崩漏时)、疯狂的(母亲的遗物被水打湿)、绝望的(知道自己难逃让女孩走)、搏命的。
不过这个杀手有点蠢。
樊少皇除了有些用力过猛之外,演的很不错。
小女孩:家境不好没有母爱,只身投奔表姐,也并无太多感情,只是为了尽快赚更多钱(当然选择了做雏鸡这个捷径)。
只不过因为心理还没准备好,第一次没成功,被客人骂骂咧咧赶出来了,第二次也就是差点被南裔qj那会,阿乐和樊少抢着爬起来救她。
因此,小女孩最终还是清白的。
一块捡来的绿宝石成了她的慰藉,也代表了对“有钱”生活的向往。
剧尾,小女孩用力地把宝石扔到海里,意味着她认了做青苔的命。
肮脏潮湿的阴影下生活,有光有水就顽强活着。
斩妈:出场就冷酷凶残,在废弃工厂里暴打小啰啰再扔地下水里,让人不寒而栗。
但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寻子心切的老母亲,甚至面对阿丈,本以为会发生点腥风血雨,结果乜也没有。
颇有点虎头蛇尾,略遗憾。
四眼堂:仅有一场跟阿丈喝茶的场面,一飞白眼和一声嗤鼻很有戏。
被杀时贪生怕死很怂。
阿星:四眼堂的小弟,是雇凶策划黑吃黑的幕后人,这个南裔人物其实还有很多故事可讲,可惜刻画不足。
(长得莫名像厨王争霸刘一帆)安哥:曾志伟友情露脸,av片就是audio video片哈哈哈,真是好父亲,没想到那么正能量。
〈深水埗〉场景都在深水埗,狭促的筒子楼,堆满杂物的过道,塞满衣服以至于分不清方向的服装店,都太真实了!
福华街,现在依然这般模样。
〈故事性〉绿宝石少女这个童话故事在电影中反复出现,是导演安插在黑暗消极里的一抹亮色,有点潘神的迷宫的感觉。
结尾不太喜欢,打不死的男一男二,命不该绝的女一女二,温馨感人的姐妹海边相拥,太罗曼蒂克了。
前面98%的血腥暴力,最后2%却像个娘炮。
两组cp,小姑娘和乞丐杀手vs阿丈和妓女露露,前者不得不让人和这个杀手不太冷联系起来,后者常把去海滩挂嘴边,女友变成重症患者又被发现怀了孩子,怎么看也是韩剧剧情。
导演心里大概是住了一个小萝莉。
是以为记。
一群人像青苔一样活着
女主角好美
树长大了会被人砍掉的,还不如当..合编石头上的青苔,只要有水,有光,就能生存
在医院给余文乐打电话的女的好像吴昕……
剧情有些混乱,主题不清。
青苔
配乐赞。导演对画面的掌控很有自己想法的,如青苔这个名字一样,电影像加了一层浅绿色的滤镜,泛着幽幽的光。可惜人物视角太多,线索很杂,乱了套。低等警察+妓女,小萝莉+乞丐大叔两条线着重一条更够了,不然根本没时间去铺陈情感。在萝莉的旁白下,余文乐显得像男主又不像男主。冼色丽那时很漂亮。
小幽默挺好的
其实我们都像活在夹缝中的青苔!
已经淡出记忆的港片了
这尬比诗朗诵,这尬比叙事
偏血腥
部部火爆, 郭子健導演一部爆過一部.......
这是一部典型的香港电影啊!剧本就稀里糊涂敷衍了事,视听语言就丰富多彩赚人眼球!另外又够暴力重口,又表现那些个乌七八糟的香港,绝对够本土!所以形式的功课是拍电影必须要修的,否则就会像九把刀那样手握好故事结果拍成偶像剧和MV。郭子建有这样的积累才能去拍打擂台。三星半。咳咳。
喜欢青苔的定义,但片子真的好烂。
开着日光灯看电影,我一直把乞丐误当作甄子丹.
小余拍得可以,但少皇这个角色完全就是个神经病嘛。
话说余文乐还行
无可否认了吧!这不就是《旺角黑夜》的翻版么,又有些同好说是《狗咬狗》的翻版……
“青苔只要有阳光有水,就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