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扮太子》,一部没必要上纲上线地批评、没理由不管不顾地拒绝、没所谓大红大紫地成功的影片。
但是看一看,你就会觉得,每个人都需要一次勇敢战胜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需要一点努力改变自己的勇气。
常远以精分式的演技诠释了一个平凡的捕快和一个特别的太子。
明明是同一张脸,却能展示出两个不同的人格。
这一次,常远给大家带来了足够的冲击。
马丽稳稳当当地塑造好了家珍这个角色,这个家珍,不是对她父母而言的,是对李茂而言的。
家中的珍宝,就是那个永远相信你的善良的人。
只看回忆,似乎很难看到家珍喜欢李茂的理由。
但是,李茂确实是一个值得家珍喜欢的人,他善良、敦厚,有原则、有智慧、有勇气、有觉悟。
他想要改变,但是他终究没有为了改变而放弃真实的自己。
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理解人生的辩证存在,是太子教会李茂的,也是李茂教会太子的。
人,或许真的只有经历别人的人生,才能真正感受到别人的感受。
换位思考看似很容易,实际上很难。
所谓的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很多时候只是一厢情愿。
但是,如果真的有人愿意为你设身处地地着想,那才是真正对你好的人。
李茂明白了这一点,太子明白了这一点。
希望所有人都能明白这一点。
马丽,常远,艾伦,魏翔都是开心麻花的骨干演员,演技没得说,该有的笑点也都衔接的不错,只是没法和前作相比,不过作为贺岁片博君一笑已经足够了,作品先搞笑后煽情的套路是目前大环境的通病,希望将来开心麻花越来越好,在新的一年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做到麻花出品,必属精品,支持一下。
我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只是不够一百四十个字不让发布,所以后边的活都是废话,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看到这条评论的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作为开年喜剧,大部分人应该和我一样是奔着马丽、常远、艾伦等这些演员身上的“开心麻花”光环来的,但没想到效果确是像连看了10遍《祖宗十九代》一样恶心。
走出电影院的我也和很多观众一样愤怒,也吐槽过“开心麻花现在为了挣钱都这么不择手段了吗?
” 但没想到1天之后就打脸了,经过某业内朋友的指点,我才发现我看了一场“假的开心麻花电影”。
因为如果你打开李茂扮太子的百科会发现,全篇和开心麻花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如果有心回溯会发现就连烂片天花板的《日不落酒店》竟然也不是开心麻花的作品!
而更可怕的是,这样一部假货麻花电影,竟然还被推上了同档期票房第一的宝座?
那么到底是什么让开心麻花成为了一部烂片的替罪羊呢?
从当年沈腾、马丽春晚亮相的小品《扶不扶》,到《乌龙山伯爵》等一系列爆火舞台剧,再到《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等叫好叫座的电影,可以说开心麻花这个厂牌如今已经成为了喜剧界的知名品牌之一,造星无数,每一个演员的业务能力都有口皆碑。
但自古以来,人怕出名猪怕壮,凡是和开心麻花有关的人物塑造和影视作品一瞬间飞上风口浪尖,于是有无数的片方瞄准了这块大蛋糕,只要你凑够了大家已知的开心麻花演员阵容,加上喜剧的标签来一个“挂羊头卖狗肉”,基本就是一个稳赚不赔的买卖,而烂口碑呢,自然有开心麻花担着。
细数这些年的“狗肉”,什么《温暖的抱抱》、《日不落酒店》、《人间喜剧》等等,似乎每一部电影都和开心麻花有关,但事实却这些电影和开心麻花没有实质上的一毛钱关系。
但他们却在无底线的消费着观众们记忆中的开心麻花的情怀,真真的是黑暗至极的一部人间喜剧。
君子慎独、慎言,开心麻花何尝不是如此。
6年期间不过上映了6、7部电影,这个数量在如今这个拍电影像吃快餐的时代绝对不算高产,但大体都可称为优质喜剧。
开心麻花的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嘻嘻哈哈笑过之后会给你一种后劲儿,一种对于生活的正能量。
不过,从另一个方面,开心麻花的艺人团队逐步扩大,可想而知管理压力也在增加。
艺人要发展必然不能实行闭关锁国的策略,当然要与外界强强合作。
但是和谁合作?
合作什么样的作品?
这应该是开心麻花团队更应该关注的问题。
毕竟作为喜剧观众,真的不希望看到喜欢的演员在成名后的自我管理松懈,最后消费情怀,落得一片凄凉地的下场。
从《夏洛特烦恼》的现象级喜剧,再到《李茂换太子》等被碰瓷的闹剧,几经辗转的麻花团队是时候擦亮眼睛了。
作为观众,我期待着《超能一家人》《独行月球》能有更好的表现,能不能靠实力将自己受过的冤屈昭雪,让我们拭目以待。
最近听到身边很多人吐槽,2022年的第一天就看了部烂片,真晦气。
一问,说是看了《李茂扮太子》。
这部电影在元旦首映当日,票房破亿,上映三天,票房破2亿。
但是,它的口碑跟票房却成反比?
我们来详细说说。
《李茂扮太子》讲述了富家女杨家珍(马丽 饰)与小捕快李茂(常远 饰)的故事。
家珍和李茂虽然夫妻恩爱,但李茂始终得不到家珍父母的认可。
人生失意的李茂意外发现自己和当朝太子的相貌相同,李茂想进宫过好日子,太子想出宫获得自由,二人随即交换了身份,却不知正一步步卷入尚书的阴谋。
其实这种贫民与贵族的身份交换剧情,来源于在英国流传已久的《王子和侍从》的故事。
早在1881年马克·吐温就根据这个故事出版了小说《王子与乞丐》。
到了2022年,这个故事又被导演兼编辑高可,改编成了广大群众走出电影院就心疼票钱的《李茂扮太子》。
拿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做比较,可能是我太过苛刻。
但是,作为一部简简单单的元旦档喜剧爆笑电影,它也真的不好笑。
这种剧情要营造笑点,其实不难。
身份悬殊、却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物,交换身份、互换生活,期间产生的误会和戏剧性经历,都可以赋予幽默色彩。
但《李茂扮太子》架空的背景、尴尬的笑点、夸张的演技、浮夸的打斗场面,让我不禁想起了2010年前后的古装喜剧烂片浪潮——《十全九美》、《龙凤店》、《追影》、《大内密探灵灵狗》……10年过去了,古装喜剧为什么还是这样?
再看片名。
《李茂扮太子》玩的谐音梗大家都明白,“狸猫换太子”是一句中国俗语,比喻以假乱真。
虽然《李茂扮太子》的内容是西方国家的故事,却在片名上强行贴靠国内观众。
在改编时将《王子与乞丐》的深刻内核丢得一干二净,变成了一碗不得志的男人在体会过荣华富贵之后才留恋平凡生活的寡淡鸡汤,也跟原本《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没有任何关系。
再回到这个问题,这种为什么能够票房火爆?
无数的豆瓣评论告诉我们,答案似乎是——开心麻花+开心麻花演员。
然而当我被豆瓣这张80年代风格的海报所吸引,却在底下一水的logo里没有发现“开心麻花”的身影时,才发现真相并不像评论那么简单。
好奇心之下还去查了一下几部被喷出翔的具有“含腾量”的烂片,竟然也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
那为什么“开心麻花”每次都要背锅呢?
要我说无非因为“红”这个原罪。
开心麻花作为这几年众所周知的喜剧演员造星工厂,成功塑造了众多知名喜剧演员,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作为普通观众将这些演员当做了“开心麻花”的标签;而电影业内人也瞄准了这些正当红的演员,将“开心麻花演员”当做了喜剧类型片的票房密码,所以有时候甚至让我们忽略了“开心麻花”在舞台剧领域带给大家的快乐。
虽然那些被成为烂片的电影不是“开心麻花”的,但说实话,这也不能怪观众。
虽然“开心麻花”旗下的艺人众多管理很难,但是对艺人们接的戏品质不佳、管理疏漏,多少是有自己的毛病。
但时至今日,从根本上来说舞台剧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娱乐需求了,做电影是大势所趋。
那么开心麻花这些年除了造星,在做什么呢?粗略数了数,从2015年开始,开心麻花直到现在只上映了6部“开心麻花”电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半个喜剧》。
7年时间磨出来的6部作品,可以说步子跨的不大,没有把喜剧电影变成流水线作业,是属于踏踏实实做事情的节奏。
其中虽然有一部电影和舞台剧之间水土不服的《李茶的姑妈》,但整体来说都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好作品,其中《驴得水》和《夏洛特烦恼》更是能称得上精品了。
可以说,“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在国内院线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在质量上还是有所保证的。
今年“开心麻花”还有几部待映的《超能一家人》、《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独行月球》,我还是挺感兴趣的。
所以,“麻花出品”到底是必属烂片还是必属精品,未成定论,毕竟到底好不好,只有自己看了才知道。
2022年第一天上映的开年喜剧《李茂扮太子》,让人不仅无法笑起来,而且还觉得尴尬无比。
在苦熬了100多分钟之后,终于可以吐口气了!作为一部自称“爆笑”的喜剧电影,应该让观众在座位上笑得合不拢嘴,要不谁愿意又花钱又花时间在影院“遭罪”。
《李茂扮太子》整部影片笑点尴尬毫无新意,包袱输出全靠谐音梗。
剧情拉跨牵强,无法自圆其说,脱离故事的背景设定,显得很莫名其妙。
人物塑造立不住脚,全员智商掉线。
最后强行反转,走走过场,虎头蛇尾。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观众走出影院大呼“烂片”的票房,上映首日竟然破亿。
难道大家都已经实现财富自由,看电影如买白菜,不在乎这几十块钱吗?
当然不是!
观众无非是冲着演员常远和马丽——这些开心麻花的签约艺人去的。
看过后很多人开始吐槽开心麻花真是越拍越烂,一把好牌打的屎烂!
这真的是开心麻花的锅吗?
其实谜底一直都在谜面上,《李茂扮太子》片名早就预言了这一场“狸猫换太子”的闹剧:电影中小捕快假扮太子,电影外用麻花系演员塑造高仿麻花式喜剧,达到热度和票房双丰收的效果。
而真相是这部电影的出品方竟然跟开心麻花一毛钱关系也没有。
为什么会造成近几年开心麻花口碑崩坏呢?
因为这几年开心麻花的签约艺人演了很多烂片,像《温暖的抱抱》《日不落酒店》《一念天堂》《人间喜剧》《阳光劫匪》《测谎人》这些,评价惨不忍睹,评分集中的史无前例的低!
然而普通观众并不会关心什么出品方,只认演员。
演员演烂片,就是开心麻花不行,大家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这锅得背着。
欲戴王冠必先承其重。
开心麻花现在因为几部烂片碰瓷承受着骂名,是因为他们出品的电影一度在喜剧界是搞笑品质的担当。
《夏洛特烦恼》堪称经典,当年最佳喜剧。
剧情设定吸引人,节奏明快。
演员表演一举一动,即使现在也印象深刻,沈腾和老大爷的对话更是搞笑名场面。
《驴得水》用喜剧的方式讲悲剧,主题深刻,有笑有泪。
《李茶的姑妈》确实遭遇了滑铁卢,至少在影片的完成度还是在水准之上。
再之后《半个喜剧》打了个翻身仗,又再次推出了高分喜剧。
电影视听语言可圈可点,人物关系和精心设计的人物对白,笑点密集贴近真实生活,让人着迷。
观众因为这些真正“爆笑”的影片,认可了演员,认可了开心麻花,对演员的期待也变成了对出品方的期待!
一旦这些喜剧演员表演令人失望,恶评朝向演员,一顶顶五颜六色的帽子也会扣在开心麻花头上!
《李茂扮太子》是今年第一顶这样的帽子,但绝不会是最后一顶帽子!
一部打着开心麻花艺人的“黄金阵容”旗号,骗钱骗感情浪费时间的毫无诚意之作。
说实话,因为经过这些跟“开心麻花”相关字眼的当噱头的宣传轰炸,我都有些疲惫了,想必大家也是这样。
贺岁档的《超能一家人》和待定档上映的《独行月球》,都是开心麻花的官印出品,希望能真正的延续之前的水准和口碑,要求不多,期待一下,让我觉得对得起手中的票价和100多分钟的时间。
对于麻花的电影本来也不抱有什么希望,随便看看吧。
麻花的老毛病,舞台剧痕迹太重,架空的历史,服制有点宋明的味道,但从故事来看又像一个小国,一个小捕快就随随便便进出太子府,随随便便见见皇上,皇宫和一个小县令的门府也没什么区别。
还有什么太子敢找四个替身大摇大摆去听戏,却不多带些侍卫之类的逻辑漏洞也是数不胜数,不能再混乱。
笑点也是一般,大部分要么老套、要么恶俗,就一两个二人互换身份的小闹剧还能笑笑。
人物、故事发展也都猜得到。
魏翔、宋小宝的表演反正也是自己的老套路,像大菜上花花草草的小点缀,没有确实差点意思,但是也没吃头。
还好故事总体走的下去,还能拿个两星。
唯一可看的就是常远的表演,麻花长期以来的舞台表演经历确实历练几位麻花演员的演技。
一人分饰两角属实精彩,表演细节拿捏到位,加上服化上细节的把控(“太子”还找了个高点的演员),将两人的似与不似表现的淋漓尽致。
值得一星。
其实架空也好、恶搞也好,此类好的喜剧也不是没有。
可惜,麻花每次不管是翻拍还是借鉴,在故事上总是东施效颦,纵使有一二好演员的加持也无济于事。
李茂终究“换“不了太子,最多只能“扮”。
可惜“扮”,也只是“扮”。
皮再好,终究没有龙骨,猫还是猫、鼠还是鼠。
作为喜剧电影,怎么也够得上及格线吧,全程没想起来看手机。
故事挺简单,但是能吸引人看下去。
前面貌似叙事节奏有点问题,可能因为我看电影慢热,是到中段才渐入佳境。
有的地方笑点略尬,与剧情融入不够丝滑。
演员们的演技起码值三星吧。
我属于看喜剧都比较较真那一类,一开始怎么也无法理解家珍为什么会喜欢李茂,看到最后才明白,他恰恰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李茂想往上爬,但是又不愿阿谀奉承,一旦抓住机会,马上利用太子身份为自己谋求职位,他毫不掩饰私心,因为他所面对的现状,让他不得不这么做。
他曾迷失过,但是最后看到了家珍为他的付出,也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代价。
最后与崔大人同归于尽,却也获得了新生,阳光照在小两口身上特别温暖。
他拒绝了皇帝的赏赐,选择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P.S:我以为金丝甲会被赎回来的……不过距离这场惊变有九个月了,应该早赎回来了。
太子身份尊贵,却也是我们普通人的缩影。
大到国家,小到自家,其实有很多东西都需要学习,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太子摇着扇子说,毕竟我是将来的一国之君。
我们也是,从为人子女,学着去为人父母。
总想挣脱樊笼,去向往自由,最后却都要长大。
其实最后听太子说这句话时心里挺酸涩。
电影嘛,看进心里就是好,看不进去再好的大片也是味同嚼蜡,专业技术分析咱不懂,但是在我这里值一个四星。
#电光幻影# 《李茂扮太子》,开开心心就完事儿了,认真就累了。
有时候翻一翻一部电影的大概剧情、演员列表,以及其他相关资讯,已经大体上知道影片是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进行的,看与不看之间的天平很公平,站了某一队,也就不要太后悔了。
像《李茂扮太子》这部电影,我想着去看,能笑一下笑一下,能笑整场笑整场,除此之外,多一分要求都算高。
那我笑了可能不止一下,大概也就算可以了,不吃亏。
喜剧作品求精品挺难的,像我这样笑点还比较高的人,看喜剧电影坐在电影院里哼笑两声的时候最多,正经觉得好笑的时候其实反而很少。
但是喜剧最后很容易做成这个样子,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是正确的事情,但是正常,目前的整体环境和状态就是这样吧。
电影《李茂扮太子》好笑不好笑呢,对我来说不太好笑,但是还挺好哭的。
有时候太认真的搞笑的过程里,反而有一种莫名的悲伤,看着看着,觉得竟然也是那么的悲哀。
虽然很多常见的梗被持续用在一部电影里,虽然很多台词尽力搞笑却一点也不好笑,但是某种程度下的冷静,又觉得有点委屈了。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李茂这个角色的,特别是电影前半段铺垫出来的这个男人,不是单纯的傻,或者不上进,又或者运气不好那么简单,其实身上有很多很世俗又很小心机的问题,这些都让这个人设有着一种天然的怨气。
一开始李茂作为女婿出现,陪着妻子和岳父岳母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倒是觉得岳父母看不上这个女婿还是很有道理的。
应该说是电影的剧情,李茂自身的际遇和思考,给了他一种完成成长和改变自身的途径。
所以虽然影片到了后来剧情很俗套,过程也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偏偏在合情合理的某种条条框框下,完成了一个男人自身的成长。
尽管影片最后,李茂也是仗着各种近权贵的力量扭转了岳父母的态度,但是李茂自己本身的变化也是蕴含其中的。
只能说开篇的时候,为了增加喜剧效果和奠定人设,电影给设计出来的桥段和内容有些用力过猛,反效果比较强。
至于人物本身的成长,确实是靠着后面的自我改变慢慢好了一点,虽然也好的有限吧。
常远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并不算出色,毕竟妆容和衣着的帮助很大,辨识度提高了,但是常远的演绎还是努力到位了,两个人作为喜剧作品里不过分要求的人物,差异化还是出来了,另外眼神的表现还是有好评的。
马丽饰演的家珍,可能我看的不是太仔细,一直到了最后我也不是太清楚她是因为什么喜欢上李茂的,如果说只是因为人好,这世界上好人还是有挺多的,但是不管怎样,这份喜欢对她来说坚持的蛮深的,如果说感动,我倒是在几个时刻里为了家珍不顾一切的对自己的丈夫的维护和保护而觉得感人,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偏偏莫名其妙的那么坚定,也是蛮有意思的吧。
再说一下,有几位无名演员,就是在太子出宫到李茂家客栈看戏的时候,有几位打手级别的人,假扮成了演出人员,准备在现场抓住太子,这几个人在舞台上进行演出,之后又同太子的护卫们打了起来,这几个年轻人,大概有四位,长得都挺好看的,还是值得我念叨一句的。
作为一部喜剧,笑都笑了,我觉得基本在预期之中了。
顺便念叨一句,看了两部电影,《李茂扮太子》和《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后者应该上情人节档,放在元旦档两个人谈情说爱特别的寂寞,前者应该放在春节档,虽然剧情一直落俗套,但是大喜之心还是挂在明面上的,无脑合家欢其实刚刚好。
欢乐也算奢侈品吧。
有时候能拿一分算一分吧。
作者:小佛搞特
不瞒各位,看完《李茂扮太子》之后的我,简直想给《温暖的抱抱》赔礼道歉:你终于不是难看第一名了亲!
观影过程中的我心理活动如下:
陈佩斯说过,喜剧的内核是悲剧,但是很多人不具备这个认识,他们随便看了几部香港的无厘头喜剧,就非常自信地认为,喜剧就是闹剧。
就连赵家班和德云社这些以逗乐观众为职业的团体成员们,跨界到影视剧时,几乎都在表演闹剧。
除了小岳岳的“燕咂!
没有你我怎么活啊!
燕咂!
”
这就是高级喜剧和低级喜剧的区别,小岳岳这个剧中人的悲剧,成功地娱乐到了观众。
但是很不幸,《李茂扮太子》的主创们就把喜剧演绎成了瞎胡闹。
他们真的是全程都在很认真地咯吱观众了,但是,这种不高明也不精巧的努力,显得整个片子更加不好笑了。
说实话,当时看预告片就感觉不妙,都知道预告片剪的是全片的精华,但是《李茂扮太子》的预告片我看了个七七八八,就真的预告片里的片段都是非常不好笑的陈年老梗。
结果正片完全坐实了我的判断,元旦假期坐在电影院的我,仿佛提前观赏了春晚小品,还是当年冯巩把全年热词烂梗串联在一起的那种小品。
剧本很崩,逻辑没有,人物行为动机难自恰,如果好笑的话我还可以勉强原谅它,可是最灾难的是,作为一个喜剧片,它真的不好笑。
在那一刻,我甚至想抽自己两个耳光,都说观众用脚投票,我用两张58块钱的票支持了这部片子,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可能还会有这种质量的片子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
我非常同意下面这位家人的评价,当你我买票的时候,我们就成了制造烂片的同谋者。
但是可能会有小可爱问了,你整的跟大明白似的,还说看预告片就觉得不行,那你干嘛还去看?
答:因为「开心麻花」这四个字啊!
从当年的小剧场到后来的大银幕,开心麻花这四个字一度在我心中,是喜剧质量的保证。
虽然从《夏洛特烦恼》开始,我就隐隐约约地对开心麻花主创团队的直男癌味儿有点反感,但这也不能影响我口嫌体正直地在电影院里从座椅上笑到几乎要滑到椅子下面去。
而且后来开心麻花推出的《驴得水》和《半个喜剧》,又很难得地从女性视角去展开表现女性生活中的困境,就,真挺拉好感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被《温暖的抱抱》重伤之后,还能鼓起勇气在含腾量为0的情况下,买票去支持《李茂扮太子》。
注:含腾量意为一部片中沈腾出场的时长占比。
毕竟,我是马丽的半个家人粉,特别希望她能在不绑定沈腾的情况下接到好资源,证明自己的票房号召力。
你看《羞羞的铁拳》不就很好吗!
可惜,马丽在《李茂扮太子》里的角色,几乎没有可以施展的空间,就是一个死心塌地爱男主、为男主奉献牺牲的古装版马冬梅。
再好的饭,热一百遍也该馊了。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在朋友圈吐槽了我对这部片的种种恨铁不成钢,结果有圈内的小伙伴跟我说:“宝子,你误会开心麻花了,这部片不是开心麻花的。
”W——————hat?
马丽常远艾伦黄才伦等等等等不都是开心麻花的演员?
《李茂扮太子》这种谐音梗难道不是《夏洛特烦恼》、《西虹市首富》、《乌龙山伯爵》沾亲带故的兄弟?
这海报一眼扫过去就给人开心麻花开年会的感觉,结果你告诉我它跟开心麻花嘛关系没有?
朋友们,没想到2022年刚开始,我就遭遇到了涉案金额上亿的诈骗案啊!
了解到内情之后不得不感叹,内娱这帮子人不好好琢磨怎么拍好戏,搞擦边球碰瓷,却是一流的。
当你请了一大票开心麻花的演员,为片子起了一个开心麻花式的片名,再打出搞笑喜剧的名号,你就成功骗到了80%以上的观众。
毕竟,普通观众,认脸不认出品方。
而这也不是其他出品方第一次打着开心麻花的旗号蹭开心麻花的热度制造烂片让开心麻花背锅了。
我细细划拉一下,就有《温暖的抱抱》、《日不落酒店》、《一念天堂》、《人间喜剧》、《阳光劫匪》、《测谎人》、《跳舞吧大象》、《捞世界》、《无疯也起浪》……这么多,全是李鬼。
这些蹭开心麻花热度的片子,几乎没有一部及格的。
而《温暖的抱抱》和《日不落酒店》更是以捆绑沈腾营销宣传这样的行为欺诈观众,让观众误以为沈腾是主演,结果正片中的含腾量低得惊人。
△数一数,这张海报上有几个开心麻花的演员?
《日不落酒店》更是突破下限地让沈腾以人形立牌的方式出演,还堂而皇之地将沈腾的名字放在男女主之后的第三顺位。
最后,这场闹剧以《日不落酒店》导演之一的刘峻萌发布微博公开向观众道歉告终。
他称《日不落酒店》和开心麻花没有任何关系,开心麻花也不是影片出品方,“《日不落酒店》的最终效果,完全不能代表开心麻花系列喜剧电影的品质。
”
他总算在道歉信里说了句实话,说:“虽然影片中有开心麻花的签约艺人,但与他们与《日不落酒店》的合作仅限于影视经纪层面,演员们在影片中的表现完全听从于《日不落酒店》导演的指导,与开心麻花的喜剧风格和水准没有任何关系。
”也就是说,这些年开心麻花有好些骂,是白挨了,这些黑锅,也算是无妄之灾。
事实上真正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并没有那么多,从2015年到2021年,根正苗红的开心麻花作品只有6部。
(因为工作量不饱和,所以麻花的演员就会出外戏。
)开心麻花对喜剧电影的质量还是很有追求的,《李茶的姑妈》确实遭遇了滑铁卢,但是之后的《半个喜剧》又再次推出了高分喜剧,就连《我和我的家乡》里的命题作文,沈腾和马丽完成的都相当不错。
但是你说《李茂扮太子》这档子事开心麻花有没有责任呢?
其实也有,虽然这些电影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但这些都是开心麻花艺人接的戏,最后片子不好,恶名开心麻花背,造成口碑的恶性循环,导致观众对开心麻花也失去了信任。
所以,还是希望未来开心麻花能对旗下的艺人们的外戏品质要求高一些,不要败坏了开心麻花的名声。
最后,我给和我一样喜欢开心麻花电影的宝子们提个醒,2022年目前只有两部开心麻花的电影等待上映,分别是《超能一家人》和《独行月球》。
《超能一家人》里沈腾将首次挑战反派角色,出演市长乞乞科夫,预告片里他的扮相和俄语口音一亮相,就已经非常好笑。
而《独行月球》里沈马组合再度合体,据说全片将呈现许多震撼场面,全片90%以上镜头涉及特效制作并由国内顶级特效团队完成,倾力打造沈腾这场硬核爆笑的“月球漂流记”。
真是一把子期待了!
最后的最后,看在马丽的份上,给这片三星,希望女喜剧人未来的路越走越宽,因为,她们的演技值得。
整部电影有很多笑点,马丽、常远等人都贡献了不少。
本片的剧情方面比较一般,两个长相一模一样的人,一个是被皇上禁足的大太子,一个是想要升官的小捕快。
除了长相两人基本上没什么共同点。
他们都渴望对方的生活,然而真正互换身份后才发现对方的生活,也就是自己一直向往的生活,并不能够让自己非常满足,也渐渐出现了各种不适应。
至于杀太子的情节,感觉跟影片剧情的关系一点不密切,此外部分剧情还是蛮尬的。
1#李茂换太子 2022.01.02建议把票钱留着在某奇异果软件开个月费VIP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有内容有笑点不比这个强?
我觉得我是一个特别容易满足的人,只要一个电影能让我发自内心笑几下,故事讲的不啰嗦,虽然老套又如何?我愿意给4星,起码比扬名立万好看的多得多
就凭看这部电影之前我看的是《穿过寒冬拥抱你》。😅(其实感觉是很不错的商业片,虽然老套但很适合想去电影院放松快乐一下的观众)
就是个精装小品(服化道方面),搞笑和煽情都不讲逻辑不合时宜。
作为贺岁片,大家在一起看看闹闹很开心
我觉得还行啊!比Chun晚小品好笑多了~ 而且这帮人凑一起 不用太刻意就能把你逗笑!剧情确实比较单薄,看这部电影你目的很明确!不要考虑逻辑,就开心大笑吧!演员全员都挺好的,剧本差了点儿,但小笑梗也是应接不暇,好几次我都笑出了声!但完全不需要去电影院花钱看,可能觉得不值,在家看还是可以打出四星的。
我觉得挺有意思啊~~
活在当下笑在当下才最可贵。
还行啊
笑就完事了
最后俩人在山上互换身份,杀太子的高潮戏我竟然睡着了,睡着了。片尾凤凰传奇的《新年快乐》很欢脱。拍摄花絮比故事还好看。
挺好的剧啊,轻松诙谐,我觉得要关注故事主线,演员演绎,还有细节,真挺有意思的。
麻花这几位的形象随着参演烂片频次提升已经败尽了好感,马丽千篇一律的女汉子人设看得人生腻,连贾玲都能演张小斐她妈了,马丽就不能突破突破。而且这个故事也太没有逻辑了,太子想自由,屁民想升官,最后竟然以大国小家这样的口号互相体谅拜了把子,实在莫名其妙。
没有那么差啊,看得挺开心的,请大家不要太挑剔。
马丽才是真BG之光吧!
小品抻成电影长度,笑点还是只一出小品的量。
不,要,看,浪,费,钱。
有点套路但是好笑哈哈哈哈,反正新的一年看个喜剧片乐一乐开场就足够了
一个要权利,一个要自由,各取所需,笑点确实有一些,不过比较俗套,故事大概内容是:朝廷官员某部杜尚书为了拯救自己锒铛入狱的儿子,企图绑架皇太子,以此要挟皇帝,怎料有一小捕快男主,名叫李茂,虽有妻子,却始终不得岳父母认可,他费尽心机,想出人头地,在一次皇子为无法忍受寂寞,从皇宫中偷偷逃出的偶然机会,男主见到皇子,发现二人长得竟然极为相像,于是皇子心生一计,二人一拍即合,男主代替皇子进入皇宫,皇子则代替男主在外面感受自由生活,尚书知道男子喜欢听戏,企图以听戏为由,劫持太子,男主更是将自己家的旅馆改建成了戏院,听戏时日将至,杜尚书动手,却因为不知道皇子和男主的“狸猫换太子”事件,只劫走了男主的妻子,男主深知对方的小心思,在见面的时候故意不动声色,让对方误以为自己是太子,与之搏斗,差点凉凉,结局不错。
非常无厘头,像一部加长版小品,把我笑到打嗝。说实话我很反感“喜剧的内核是悲剧”这句话,看个喜剧片为什么非要想它的内核是什么,意义是什么,我只想快快乐乐看一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