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戟

三叉戟

主演:陈建斌,董勇,郝平,何杜娟,王骁,胡可,徐绍瑛,陶红,侯岩松,巫刚,耿艺展,丁勇岱,翟小兴,白威,赵子琪,李君峰,宿北宸,范诗然,李龙君

类型:电视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20

 剧照

三叉戟 剧照 NO.1三叉戟 剧照 NO.2三叉戟 剧照 NO.3三叉戟 剧照 NO.4三叉戟 剧照 NO.5三叉戟 剧照 NO.6三叉戟 剧照 NO.13三叉戟 剧照 NO.14三叉戟 剧照 NO.15三叉戟 剧照 NO.16三叉戟 剧照 NO.17三叉戟 剧照 NO.18三叉戟 剧照 NO.19三叉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三叉戟电视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被警界荣称为“三叉戟”的三位人民警察:崔铁军(陈建斌 饰)、徐国柱(董勇 饰)、潘江海(郝平 饰),在退居二线之际,遇到了一起洗钱大案,“三叉戟”重新面对20年前的对手并被多方势力挑战。金融巨骗为了解冻资产,不惜雇佣黑道动用极端手段。面对新型犯罪,“三叉戟”用传统的工作手段进行对抗,纷纷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事。在对手巧施离间计时,“三叉戟”的关系分崩离析。但在警察职责面前,他们最终齐心合力,一举击破了金融犯罪集团,同时也将幕后的腐败黑手绳之以法,续写了“三叉戟”的辉煌。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远方笼中格斗王第一季无敌铁桥三街角少年第二季这个大侠有点怂橡树男孩九江十二坊洛杉矶之战马背法庭之阿巴嘎黑马局部第一季萍水相腐檐廊下夜之尽头我的守护天使青春三选一医疗小组:达芬奇女士的诊断德州长子第二季女孩成长记第一季残酷的梦纸钞屋第二季泰式按摩行尸走肉:外面的世界第一季夏天的风绝对会变成BL的世界VS绝不想变成BL的男人第二季过激恋黏着兽~因为想成为网络配信者的女朋友~公鸡长白山天池水怪冻牌~地下麻将斗牌录~科学×冒险与生存!扬名立万掌上甄珠

 长篇影评

 1 ) 真情实感追剧的后果就是化身大喷子

很久没有从头到尾地看完一部国产剧了,没想到这么真情实感追剧的后果就是化身成大喷子,太多的意难平了。

从十几集的时候开始追,每天守到12点看两集更新再睡,看到小雪和夏静怡这么脑子不清醒的角色,也没有弃剧。

都不知道哪里来的动力,可能是最初对于老三位的期待太高,总觉得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三叉戟最后都还活着,确实是HE。

可一部剧不能只看结局,过程之中有太多遗憾,之前那些塑造得十分优秀的角色,比如铁锹、小青,后面连个镜头都没有了,小青和黄有发的成长之路也三言两语带过,完全没有起承转合的感受。

这么多坑都不解释,仓促完结,不要扯什么都是为了给第二部做铺垫,没拍好就是没拍好。

本来我的预计是给大背头、大喷子、大棍子一个人一星,然后再加一星给剧中人民警察带来的感动,可是!

昨晚的结局太失望了,本来都没多少时长,还要让观众看夏静怡,明明剪掉这二十集夏静怡的戏份,这部剧可以到9分的高度,然而她还不被起诉。

只能履行夏静怡不坐牢,直接给1星的承诺了。

《三叉戟》中的大部分角色都是功成名就的老演员了,他们也不指望着这部剧做跳板,就是可惜小吕、林楠的演技了,不过这种凭实力说话的演员,总会有新的好作品等着他们。

最后,何女士,江湖不再见,以后看到你出演什么作品,我绝对绕道走。

 2 ) 是普通的中年男人,也是英雄的人民警察

或许无论什么职业、什么性格,当人到中年,总不免有一些相似的困境。

《三叉戟》一开篇,陈建斌饰演的崔铁军在修灯泡,很多观众可能没想到,他是一名老经侦警察了。

他年轻时候,外号“大背头”,胆大心细、外冷内热、有着相当敏锐的洞察力。

但现在他就像一个面目模糊的普通中年男人,在单位的后勤部门干着闲差事,茶叶里放着枸杞,就等着退休大吉了。

董勇饰演的徐国柱,是一个派出所巡警。

但年轻的徐国柱同样威风着呢,他刑警出身,外号“大棍子”,英勇善战、嫉恶如仇、脾气火爆,犯罪分子听到他的名字也要抖三抖。

郝平饰演的潘江海,看上去很像是精明的成功人士,他忙着上电视、搞关系,身在警局心在外,天天请病假,早就在筹备退休后的“事业”。

但潘江海同样不可小觑。

他搞预审出身,外号“大喷子”,能言善辩,与嫌疑犯斗智斗勇斗心,善于突破对方心理防线。

20年前,他们与夏春生(侯岩松 饰)被称为“四大名捕”,少年意气、斗志昂扬。

怎的20年后,都如此“颓唐”了?

这首先有主观原因。

崔铁军与徐国柱之间有一个持续20年仍未解开的误会。

当年有一个叫二冬子的人曾入狱三年,出狱后成了徐国柱的“点子”(即线人),给徐国柱提供线索和情报。

崔铁军不知道捏住了二冬子什么把柄,非要二冬子带自己去见毒贩,利用二冬子的走私渠道吸引毒贩见货抓人,可没想到中间出了岔子,害得二冬子被击毙。

徐国柱对二冬子的死心怀愧疚,同时他认为是崔铁军的急功近利害死了二冬子,一直无法原谅他。

因为彼此心中有疙瘩,“四大名捕”分崩离析。

昔日的少年志气,也雨打风吹去。

就像起争执时,崔铁军对徐国柱说的那样,二冬子的死虽然对徐国柱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但徐国柱“自个儿把自个儿撂趴下了,而且还趴得挺舒服,所以是你自个儿认命了,别整天怨天尤人”。

另一方面,则是人到中年的身不由己。

比如体力上的衰退。

第3集,潘江海自嘲道,到我们这年纪,谁身体没点小毛病。

他们仨,潘江海低血糖,徐国柱高血压。

曾经身手矫捷,可以以一当十,如今爬高上低可能就气喘吁吁。

就像第2集,仨人大战小混混,几个回合就上气不接下气。

胡可饰演的花姐以为他们“打傻了”,其实他们是体力不支了;

再比如预告中呈现的,随着时代变化,犯罪手法高科技化,破案手法同样要与时俱进,但对于这些50+的人来说,他们可能电脑还玩不明白……因此,“三叉戟”初登场时,挺让人不以为然,他们跟普通中年男人没什么大的不同。

中年男人的失意、不得志、颓废,他们也都有。

转折很快到来。

三个人的好兄弟、好同事夏春生马上要退休了,一直以来他也是“三叉戟”的调和剂。

但在执行最后一个任务时,夏春生壮烈牺牲。

他生前还打算着和三叉戟庆祝自己退休,并帮崔铁军和徐国柱打开心结。

夏春生的牺牲,让三叉戟又团结在一起,也重新振作了起来。

因为他们身上承担着新的使命和责任——调查夏春生的死因,将犯罪分子绳之于法。

这是客观原因。

而主观上,三叉戟看似颓唐,但他们骨子的热血一直都在,只要有一个契机,热血就会再次沸腾起来。

“三叉戟”很快再振雄风:他们有更丰富的侦破思路、行动经验和审讯技巧。

在第4集,他们在三天限期内抓到了杀害夏春生的凶手,让年轻的同事们刮目相看、心服口服;

预告中,他们有不服老的精神,认真掌握新技术、事物,努力更上高度复杂性的科技犯罪的步伐;他们更有经过千锤百炼后忠于职守、不畏牺牲、热血拼搏的英雄气概。

在第4集结尾,他们接受了局长委派的新的任务。

因此观众开始看到,三个中年大叔像少年一般,对工作全身心投入、勇于冲在危险前线;他们“焕然一新”,仿佛老去的只是他们的身体,但他们的斗志并没有年龄增长而削减半分。

老树发出新芽,枯木再次开花。

二者之间形成强烈的反差,反倒折射出三叉戟的坚守与英勇。

三叉戟不仅激励了年轻观众——人到中年他们仍然斗志昂扬,年轻的我们怎可懈怠;也让中年人心有戚戚——他们的“活法”给陷入中年危机的中年人提供了最好的示范和最正面的引导。

《三叉戟》不是把英雄捧上神坛,它刻画的是带有平民色彩的英雄,是你我皆可以成为的英雄,因此更具感染力。

纵然职业不同,很多人不必像人民警察一样舍小家为大家地守护百姓安宁,但哪怕是一个普通人,哪怕已走在生命的后半程,我们依然可以活成自己人生中的英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 ) 请删除夏静怡小雪和彪子的戏!

这部剧要是能把夏静怡和董虎女儿和彪子的戏都删掉,再把董虎的演员换一个,这部剧值得8.5分。

现在很多剧为都是按集数去卖,徒增了许多辣鸡剧情,明明好剧都被毁了!!

而且每一集开头的回忆故事都和你当集的情节有所关键,非常的用心了。

为啥评论还要限制字数啊…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吉里

 4 ) 三叉戟

好看!

从剧情到人物!

作为一部剧的开端,虽然必要地需交代清人物关系和环境背景,但简洁紧凑又充满人情味的处理铺陈,张弛有度,一下子就把观众牢牢吸引,带入剧中,好!

三名男主--大背头、大棍子、大喷子源自原著编剧的描写,加上导演的仔细把控和三位演员的潜心塑造,性格特立,形象丰满,让我们看到了三个真真切切的人,而不是通常剧中的神的存在!

非常好!

实话说,作为一名美剧的骨灰粉,昨天是怀着审慎的心情开始看剧的,但不到10分钟,已经抛却了所有的私心杂念与偏见,一口气看完了两集,还急吼吼地追看后面几集的预告,几乎欲罢不能,心中只剩下一个念头:追!

[捂脸] 开篇就这样吸引我的剧不多,这部剧制作精良,质感丰厚,一开始就刷新了我们的观剧体验,真地让人直竖大拇哥儿!

[憨笑] 难以平复激动心情的我,此刻简直想振臂高呼:咱们的国产好剧又回来啦~~[憨笑][憨笑][憨笑]

 5 ) 从这部剧联想到现在的影视圈

《三叉戟》这部剧我还是在微博上知道的,抱着那几个演技过硬的演员的期待,所以就打开看看,说实话,头一集,我觉得剧情表现平平,开始我就知道那个老夏必然会牺牲,不过演员的表演我觉得可圈可点,于是就有了看下去的意愿,剧情铺展开后,我渐渐觉得还挺有意思!

在这里不就不分析剧情了,就说说看剧的感受。

这几位主演我就不多赘述,他们演技也不需要我这个路人点评,因为有目共睹,整个剧情不能说严谨,或多或少还是有些漏洞的,但瑕不掩瑜,这部剧基本做到了环环相扣,案件与案件之间的联系铺陈的也还算自然,再加上这几位主演一正一谐的表演,让你不自觉的向往下看!

夸完了这部剧,我其实还想说说现下的影视剧。

现在每年出品的影视剧上百部,看上去影视市场繁荣兴旺,可是细看下来,同一类型的电影电视剧太多,观众选择性太窄。

今年流行古装爱情,那么一股脑的全是这些,明年流行穿越爱情,资本又一股脑的砸钱出品。

今天霸道总裁爱上我,明天穿越古代大赢家,呈现出来的作品,良莠不齐,或者说粗制滥造!

我就想问问这些影视工作者,你们这样,有没有问问观众的感受?

圈钱的感觉是不是特别爽?

国民容忍度是不是特别高?

看着这样的影视剧能带给年轻的受众群什么价值观?

是,国情不同,影视分级制问题,让许多优秀的影视剧创作者无法拍一些想拍的,这我能理解。

但是高,光,正的剧作,也有发挥的空间,有血有肉的剧情,也能引起共鸣。

市场是什么?

市场不是仅仅只有资本,我觉得他也得有人性!

历年来的好剧,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真的再讲“人”。

我说的这个“人”,他可以是古代里的“人”,他也可以是普通都市里的“人”,更可以是战争时代的“人”,可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两面性,有矛盾性的普通人!

不是活在文字里,油画里,闪着金子光彩的纸片人!

好的影视剧不仅能丰富人的精神生活,也能给人许多思考和感慨的空间,不需要度化谁,但请你尊重观众的智商!

影视剧不是只有天天活在粉色泡泡的人看的?

也不要觉得年轻人就都没有自我,只会跟风追星!

他们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不要忽视中老年群体,有内涵的影视剧,不分年龄层!

说了些对影视剧畸形发展的感想,再来说说现在的所谓流量。

不可否认,现在90后00后都是市场消费主力,他们这代人对于喜欢明星有了重新的定义。

为了自己的偶像,可以让自己成为专业的宣发人,经济人,和投资人。

网络时代流量代表了资本,让那些不追星的人,只要点开网络,哪里都能看到自己的偶像,形成强制记忆然后被迫认识那个明星,流量明星就诞生了。

他们可以是路人选秀出道的,可以是韩国锻炼后组团出道的,也可以是一部爱情剧大火后出道的,共同点就是好看,男的女的都好看。

人都有爱美之心,好看不是缺点,恰恰相反,好看是他们打开进去演艺圈的进门钥匙,但是进去这个圈子,并不代表所有人都有那个能力承担他所享有的名誉和身价!

你唱歌出道的,火的红透天,但你表演学过吗?

没学过,但因为你的火,一部电影几千万的报酬,然后演出了尴尬本体,比路人强不了多少的可怜演技,理直气壮的拿着片酬,和找你的投资方,你背后的资本,眼睛都不眨的割着喜爱你的人口袋里的韭菜,你难道脸都不会红吗?

一个好的演员,在接到角色后,会揣摩角色,理解角色,融入角色,麻烦剧本。

研究剧情台词,都需要一两个月,然后再进组拍摄,每场戏都要现场先走一遍,专业精神,敬业精神让人敬佩!

而这些流量呢?

这部剧肯定火,几家明里暗里的抢角色,等拿到角色后,连剧本大概其讲什么都不知道,然后还接着接通告,接综艺,几手抓的拼命赚曝光率。

等进剧组了,好几个助理帮你能舒服的在屋里混下去,中途还要跟剧组告假,去拍个综艺节目客串嘉宾。

所以呢?

你演的什么?

你的电影电视剧只有你自己粉丝刷好评,剩下的普通观众呢?

他们就那么爱看你美的不像话的大脸没有感情的演尴尬?

流量被你们都带成了贬义词。

那些有演技,有实力的好演员,他们没有所谓的流量,喜爱他们的人也不会没有理智的为他们应援,所以他们现在受众市场很小,那些比你们少好几倍的的片酬,他们爱惜自己的羽毛,还在努力的为每一个角色赋予生命!

现在的市场是在伤害他们!

消耗他们对表演的感情!

想象一下,等有一天,整个影视圈除了流量,再没别的,那么那些电影电视剧会成什么样子?

可怕吗?

三叉戟 (2020)7.52020 / 中国大陆 / 剧情 犯罪 / 刘海波 / 陈建斌 董勇

 6 ) 夏静怡?!

5颗星给除了何杜娟以外的所有人。

我就想问问这个何杜娟什么背景?

身台形表要啥啥没有,你是在演戏,不是背课文。

台词差劲到我这个路人都惊呆了,说话一个字儿一个字儿往外蹦。

夏静怡的人设不是美国留学归来吗,这演技把夏静怡演得像是去18线小县城念了个18流的野鸡大专,每集都是面瘫脸,每集都是病恹恹。

一到夏静怡的戏份我就脑壳疼,三位老戏骨都带不动你,唉,作为观众一声叹息……

 7 ) 降智操作

从心高气傲误入歧途的海龟夏静怡,到山顶洞人为爱迷失不惜luo贷的杨雪,再到疯狂张罗邻居倾家荡产投所谓“理财”产品的街道办主任张华,乃至预告里违背初衷把情怀小饭店改成食堂的花姐,编剧什么意思,这部剧是没有一个正常的女性角色了吗?

十八集以后节奏就出现了问题,本来是冲着老三位和小吕一直追下去,现五星改三星。

另:何杜娟女士,你也老大不小了,好好练练台词这不难吧,你见过哪个演员说话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的?

TO:夏静怡 :)

 8 ) 仅0.715,陈建斌新剧第23周脱水收视率出炉,4个小年轻拖了后腿

由陈建斌、郝平、董勇领衔主演的《三叉戟》开播集数已过半,围绕这部剧集的话题和讨论频上热搜,豆瓣更是亮出了8.4分,但谁都没有想到,在高口碑和老戏骨的加持下,这部国产剧并未掀起收视狂潮的盛况。

2020年第23周脱水收视率出炉,《三叉戟》以0.715%的收视率,占2.932%的市场份额,位列第23周榜单第四名,相对于此剧的曝光度,仅0.715的收视率显然是不符合预期的。

第23周(5月30日至6月5日)脱水收视率前三名分别是:王迅的《花繁叶茂》第三次蝉联周收视冠军;任嘉伦的《秋蝉》,最后一集收视率再次上涨至1.228,夺得亚军;经超主演的《燃烧》破1,拿下季军。

潘粤明和童瑶的《谁说我结不了婚》,继续碾压黄景瑜和迪丽热巴的《幸福触手可及》,分别位居第五和第六名,但这两部爱情职场剧较上周收视率都有所下滑,破1希望渺茫。

值得一提的是二轮上星播出的《安家》,还能冲进榜单前十强,可见孙俪扛剧能力真的是无人能及啊。

《三叉戟》于5月31日接档《秋蝉》播出,而《秋蝉》大结局收视率为1.228%,《三叉戟》并未没有搭载上《秋蝉》的顺风车,开播首周仅0.715的成绩让观众质疑,难道老戏骨陈建斌也扛不起卫视收视率吗?

《三叉戟》不是三位老戏骨主演的嘛,为何单说陈建斌扛剧呢?

这要涉及到剧集番位学说,最近关于番位之争好像愈演愈烈了,《青簪行》中,杨紫和吴亦凡的粉丝剑拔弩张,杨紫更是亲自下场开撕,看得出了“一番”真是很重要。

话说一番还真是一把双刃剑,比喻说《幸福触手可及》在杀青之际,曝出了黄景瑜和迪丽热巴两名主演的番位之争,可最终播出之后,口碑跌至5.4分,收视率也只有0.65左右,基本属于口碑收视双扑街类型的电视剧。

既然黄景瑜番位争赢了,这个锅理所应当由他来背,换句话说,成也一番,败也一番,如果作品质量俱佳,收视长虹,那么这部剧就是该一番演员的典型代表作,反之如果口碑和收视率扑街的话,对一番影响还是相当大的。

《三叉戟》中陈建斌、郝平、董勇,都属于老戏骨类型,演技方面自然没的说,但究其知名度,陈建斌遥遥领先其他两位演员,因为他不管在电影还是电视剧方面建树颇丰。

电视剧方面有豆瓣9.2分的《后宫·甄嬛传》,院线电影方面有典型的以小博大的作品《无名之辈》,该片总制作成本不足3000万,全国累计票房狂轰7.94亿,整整翻了26倍以上。

作为一番的陈建斌,此剧的口碑和收视率还是要算在他头上的,那么,为何口碑如此之高的《三叉戟》,会出现收视不尽如意的情况呢?

笔者认为老戏骨的表演是无可挑剔的,关键还是新生代4个小年轻拖了后腿。

《三叉戟》除了一众老戏骨之外,外加入了六名新生代演员,分别是“三叉戟”的正牌徒弟吕征(徐绍瑛饰演)、夏春生女儿夏静怡(何杜娟饰演)、“大背头”崔铁军之子崔斌(宿北宸饰演)、董虎之女杨雪(范诗然饰演)、小年轻常彪,又名彪子(耿艺展饰演)、“大喷子”潘江海的女儿潘婷婷(张靖岚饰演)。

在这六位尚未成名的小鲜肉和小花中,潘婷婷给予的画面最少,基本算是客串演出,表现最佳的莫过于徐绍瑛饰演的吕征,话说三位老戏骨的徒弟,选角自然不会太差,要不然也对不起众星捧月啊,其余4个都拖了后腿。

拖后腿其一,夏春生女儿夏静怡(何杜娟饰演)。

表演做作,不自然,情绪把控做的非常不到位,比喻说,夏静怡在得知父亲殉职后的那场哭戏,哭的相当不自然,用一言难尽来形容最为恰当。

另外,“三叉戟”在侦破案件时,窥探夏静怡住所被逮个正着,夏静怡的那段情绪表达更是无以言表,实话实说,在《三叉戟》中,笔者认为表演最差的演员非何杜娟莫属了,不知观众认同我的观点吗?

拖后腿其二,董虎之女杨雪(范诗然饰演)。

这位演员的出场顺序算比较靠后了,播出15集才第一次露面,她的出现是为了后续剧情走向服务的,在剧中,小雪坑爹指数直逼“仝卓”。

范诗然表演尚可,这个青涩带有叛逆的角色,被她拿捏的还算到位,只可惜角色定位,注定是一个不讨喜的人物,没办法,看剧的观众是有代入感的,谁叫你这么坑爹啊?

拖后腿其三,小年轻常彪,又名彪子(耿艺展饰演)。

二十岁左右的“小炮儿”,血气方刚,但表演太用力过猛,对小雪咆哮的时候,似乎感觉这是马景涛和周一围的徒弟啊,是准备接替“咆哮帝”吗?

拖后腿其四,“大背头”崔铁军之子崔斌(宿北宸饰演)。

表演上面没的说,很自然流畅,尤其二次元COSPLAY直播秀很上镜(角色扮演),只可惜他的戏份完全脱离了主线,再说与夏静怡的爱情线也是可有可无。

也就是说,崔斌的个人戏份和与夏静怡的戏份,是完全可以删减掉,对整体故事没有丝毫推动作用,相信很多观众在看他们这段戏的时候,恐怕都使用了快进键吧。

以上所说的4个小年轻,既有角色不讨喜的一面,也有新生代演员演技匮乏的一面,总之,陈建斌新剧仅0.715的收视率,他们是拖了后腿的,期待《三叉戟》后续剧情逆风逆袭,争取破1。

本文首发“电影定档预告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谢谢!

并同步头条、百家、腾讯、网易、UC、搜狐、搜狗等各大媒体,抄袭必究……

 9 ) 《三叉戟》导演:和老三位比起来,我和编剧们就仨臭皮匠

采访、撰文/君伟中年危机过时了吧。

综艺那厢,有《乘风破浪的姐姐》们。

剧集这边,有披荆斩棘的中年热血番《三叉戟》。

人到中年,姐姐们三十而骊,肆意笑泪,青春归位。

老哥哥们,重回一线,披荆斩棘,热血重燃!

豆瓣8.1飙至8.3,《三叉戟》,稳了。

刘海波这剧的导演叫刘海波,一个可爱的光头男人,深耕影视剧近20年。

他聊《三叉戟》,理性持重,随和自谦。

他被故事中这老哥仨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

但对于幕后“三叉戟”——导演刘海波、编剧沈嵘、原著吕铮,他觉得他仨,就是仨臭皮匠。

此前,第一导演(ID:diyidy)专访了那俩“臭皮匠”,他们为我们讲述了 《三叉戟》的把手是怎么抓起来的?

这回,幕后”三叉戟“最后一戟归位,听他聊聊中年那些事,还有中年老哥那些事。

中年,也许没那么可怕。

01.谁说中年不能燃?

拍这个戏,挺过瘾的。

我以前有部剧《光荣时代》,讲第一代公安的故事。

那部戏重点放在整个事件的铺陈上,里边有一些谍战元素,当时是把整体的悬疑感和谍战感做足。

这次拍《三叉戟》,主要从三个中年老警察的个人出发,从这三个人物出发。

吕铮老师的原著,一上来“三叉戟”的家庭、事业都不如意,稍显灰暗了一点。

前期的时候,吕铮老师把剧本交到沈嵘老师手上,我们一致同意,剧要朝温暖的、正能量的方向上走。

最开始拿到了小说改编完之后的故事大纲,决定往下推剧本的时候,虽然每个人自己都有自己的小毛病,但真的深深被三位人物的人格魅力打动了。

正剧一开始,“三叉戟”在公安局里就很有名气了,只是说这么多年,这三个人加起来快150岁了,抱着保温杯,基本上就等着退休了。

因为涉及到一个老哥的事,又重新把他们三个抓回到一起来,拧成了一股绳。

按照他们现在这个年纪就很难做到强类型了,那种节奏快、案件的反转、悬疑感,那种爽感的东西,在这三个人身上蛮难做到的。

因为他们人年纪到那了,各种病在身上,体力也跟不上,爬个墙头都得歇半天,年轻人一搭手就翻过去了,这老人家可能上了墙头还得想想能不能跳下去,然后在墙头喘了半天才敢往下跳。

所以我们主要是讲人,把他们在当下力不从心但又披荆斩棘的感觉拍出来,把他们当年的热血青春的感觉勾出来。

里边有很多台词,比如“老树开新芽,枯树开新花!”,还有观众说这是一部“披荆斩棘”的中年热血番。

我也是中年人,我们当时是有这个感觉的,他们在这个年纪还能去找到中年人的价值所在,而且他们重新回到一线也确实想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就是一个关于中年人对于时间和生命感悟的东西,我们确实想表达这些。

02.谁还没年轻过?

对于时间和生命感悟要有一个跨度,在人物前史上,其实做了特别大的改动。

原剧本上大概只有两三集,在闪回段落里面出现年轻的“三叉戟”,讲他们当年因为什么事分道扬镳,这只是把前史部分交代清楚了。

我在拍的过程中,就想把“三叉戟”的前史部分,把他们最开始怎么走到一起去,和最后怎么分道扬镳的,以及他们的成长,在前史做给大家看。

其中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就是前史部分由来谁来演。

因为如果用现在的老三位来演,观众的违和感会特别强。

如果用年轻的演员去演,就特别担心,那么几场段落观众对他们记忆不深,就可能不太关注了。

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其实20年前他们身边发生的故事会很多很多,我们想要在前史部分能突出来,让观众知道他们是怎么在一起认识的,怎么成为“三叉戟”的,又怎么一起出去办案的,年轻的时候办案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样就和20年后的现在有了对比。

每一集带出来的前史,又相应跟每一集里边内容的某一处能搭上,让观众在看前史的时候就能知道,现在这一集里边讲的这个故事,20年前他们发生的时候是怎样的,以及20年前可能也有这样一件事情。

像“大棍子”比武打擂台,20年前他们抓捕犯人的时候,曾经用小镜子晃过别人的眼。

今天这个擂台上,“大棍子”确实力不从心了,打不过人家了。

但是在这个点上,“大背头”回头一个眼神,跟“大喷子”来了一个眼神交流。

因为他们之间太默契了,一个眼神交流就知道要做什么。

“大喷子”接手表,反光晃了对方的眼,确实玩了个赖,也是做了个弊。

但是这个就在前史里边,曾经他们有过,所以默契度在前史中带出来了,现在这种默契就更牢固。

03.谁家里还没点事?

这三人年轻的时候,人的精神状态整体都是向上的、外在的,事业上的机会也很多。

但是到了他们这个年纪,能够占据他们精神世界的,更多是内在的那些东西,不想在退休以前毫无作为,再来一次“老树开新花”。

还有更多的是跟家人之间的相处,和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

其实我觉得这个戏里边,我们着重塑造的几个家庭关系生活中还挺常见的。

像陶红老师,我们想要塑造一个警嫂的形象,这个警嫂虽然她的职业是街道办的副主任,天天肯定说大量的话,而且跟大量的人做工作。

回到家里边,其实她家里边算是两个儿子,大儿子是陈建斌老师,小儿子才是崔斌,这两个人都要听她管。

因为确实陈建斌老师从做了“大背头”,做了警察之后,他基本不怎么着家,所以才会身体不好,身上高血压、高血脂、吃完饭就犯困各种问题。

就是因为他身体的原因,陶红老师饰演的张华才会希望把他从一线调到警保处,因为算是二线了,警保处也没危险了,也不用出去办案子了,然后上下班也准点了。

但没有想到,即使这样,他还是心思不在这,他心思还是在一线上。

所以才会有警嫂对他的这种关心和爱,她担心他,怕他出问题。

真正到了警队需要他的时候,警嫂还是能站出来,说你去立功,你去受奖,我还指望着当最美警嫂呢。

“大喷子”家里,主要是因为家庭条件的问题。

原来马晓萱觉得,每一个人都有理想,只是说理想这么多年你熬成什么样了,她比较现实。

你的理想早一点把它埋到树下,它可还能变成石油。

你现在这样的理想,我看不到你有什么往上走的劲。

当然听上去,稍微有一些世俗的东西。

在女儿生病之后,家里确实需要钱,也确实需要他,所以老婆就一直追着他,让他赶快重新到私企,去做法律顾问,能多赚点钱,能在他有用的时候赚点钱,至少家里孩子的病情和医药费还能解决。

“花姐”那边,其实我们觉得花姐更可爱,真的是特别可爱。

花姐的餐厅为什么叫“城南旧事”?

华姐曾经也是社会上的人,只是说花儿没有干过违法乱纪的事,她跟“大棍子”这段感情我觉得大家应该可以理解的,比较纯粹。

04.谁还没不服过领导?

家庭是这样,职场也有他们身为中年人的对抗。

其实呱嗒的出现和他所要求的那些东西都是对的。

我记得有一场戏,他们跟呱嗒冲突了之后,郭局在食堂请他们吃了顿饭。

当时我们就商量,说在这个点上,大家都应该能听得明白了,原来你身上那些粗放的东西和没规矩的东西是应该改一改了。

这几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行为呢?

因为他们前史导致的,20年前他们分道扬镳,然后各自到了派出所、预审支队、警保处,慢慢地开始松懈下来,对自己的要求也没原来那么高了。

重新回到一线,就挺难适应这种规矩、规则的东西。

我还记得有一场戏,在火锅店里边,陈建斌老师跟这哥俩说清楚了,就是说其实我们不应该这样做,我们确实应该是有些规矩的。

虽然呱嗒有时候让人看上去稍微有点做领导的那个感觉,但话全是对的,只是说表达方式上呱嗒跟郭局不同。

郭局有时候说出一些话会让老三位觉得对,确实说到心里去了,但是呱嗒有时候太强势了,这哥仨真的不吃这一套。

05.哪找的老三位?

陈建斌老师是第一个接触的。

这部戏前5集剧本我拿到手里之后,就跟制片人马珂商量,觉得陈建斌老师特别合适。

陈建斌老师看了本子之后,这个人物他很喜欢。

我们坐下来从“大棍子”到“大喷子”就开始商量人选。

董勇老师是陈建斌老师推荐的,因为董勇老师以前演过很多的警察的戏,而且他演过很多刑警的戏。

所以说“大棍子”刑警的感觉,其实董勇老师只要往那一站,他就是。

这个人物性格,董勇老师确实抓的也蛮准确的,就是“大棍子”要做什么,基本上属于第一个动手的就是他,永远都是说执行力在前面,但是表述能力不强,话少。

郝平老师饰演的“大喷子”这边就是话多,有的没的他都说,而且他基本上是这两个人的粘合剂,这两个人只要发生点矛盾,他永远在中间要去和稀泥,要把这两人往一起捏。

因为预审的人永远在外边,一天要说很多的话,他的话是不落地的。

特别是在预审针对犯人的时候,他经常会变换语感,包括变化一些像贯口一样的东西,让犯人的心理防线瞬间就被击破,所以这个语言上很重要。

郝平老师是因为是我上戏的师哥,以前也做过配音演员,我知道他的台词很好,所以这次想到了郝平老师。

06.乘风破浪的大哥们三位老师在表演上也发挥了很多。

陈建斌老师的水杯就是他自己决定的,开机没两天他就跟我说,导演我想要一个随手道具。

我说什么呢?

他说我想要个水杯,我说那太好了,我们把老年人天天泡枸杞的事成立了。

没有想到,这个水杯拿到手里之后,陆续这个水杯就有了很多的作用。

像他去夏静怡的公司,觉着人家的茶好,他把水杯的水倒出去,把人家的茶倒自己水杯里。

然后到郭局那,也是时常会把郭局的那些茶倒自己水杯里。

然后在抓捕的时候,用水杯去砸人家的后脑勺,当武器使。

我印象中,“大棍子”说要吃药,他把水杯递出来,“大棍子”没理他,一咕隆把药咽下去。

这个水杯是一直随身带他身上,有的时候是一种心态,包括要去做任务之前,把水杯一拍,或者是,“你觉得这事呢”,就在水杯上点一点。

包括郭局同意他们去禁毒队了,最后他把帽子戴着,雄赳赳气昂昂,临走之前轻轻拿起水杯,能体现当时那种心态的东西。

反正水杯我们用了无数次,我觉得水杯已经基本上跟这个人物合二为一了。

“大喷子”那边会有很多小的心计的东西。

你看前史部分我们也写到了,“大棍子”和“大背头”两个人在那吃饭,他就不吃,因为上来的是素菜,他就不吃,他等着吃肉菜,然后被“大背头”识破了,说他等肉菜,“大喷子”说没,我就是不饿,然后还给人家拨饭。

这时候肉菜上来了,一上来肉菜,就得到了命令说要出发了,“大喷子”就开始闷头吃,这时“大棍子”不让他吃了,一把把他薅走了。

这种小鸡贼的东西,一直到了20年之后他还有,类似于说,你记得把油费给我报了。

要做鸡贼我们就把它做足了,“大喷子”经常批假条跑到电视台去做节目,挣点外快。

经常看哪有点油水,他就去弄点油水。

但我觉得这是一个常人,他完全是一个正常的人,警察也是人嘛。

所以在人物身上,就大量加这些细节的东西,让人物看上去就更加贴近生活,更接地气。

董勇老师那边,他饰演警察的气质已经完全深入人心了,往那一站,就是浩然正气。

往往一个迅速的动作反应,在他表演里有特别丰富的层次递进。

三位老师经常会给我一些现场即兴的火花的东西,让我觉得我心里边特别愉快,拍摄的过程中很愉快。

拍《三叉戟》,我在三位老师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在吕铮老师和沈嵘老师那儿,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从剧作上,从故事的讲法上。

编剧沈嵘、导演刘海波、编剧/原著吕铮就像“大棍子”在剧里说的,“我们哪是三叉戟,我们就是三个臭皮匠”。

我跟吕铮老师、沈嵘老师,跟三叉戟比起来,我们就是三个臭皮匠。

*文中图片除特别标注均源网,如有疑问请联系本号。

*第一导演公众号(ID:diyidy)致力于影视娱乐行业人物深度采访报道,从创作的角度探寻导演、演员、制片人的艺术表达,为读者提供有深度、有温度的艺术参考。

欢迎关注!

 10 ) 更新:警察局的“传帮带”——嘲笑老同志,能成吗?

更新:第二部分:警察局的“传帮带”——嘲笑老同志,能成吗?

英俊的小吕是三叉戟办案组的一股清新的风。

那腹肌让老哥三羡慕不已,年轻真好呀!

小吕对三位大哥很尊敬,一开始就露了积极学习的本色,跑前跑后就为了学东西。

弹幕说,小吕是不是有关系?

是不是走后门?

还有说小吕以后是局长的料!

先不提年轻人小吕的发展。

这种年轻人在单位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就好比一块儿毛坯玉,老师傅年轻师傅谁打磨地更好呢?!

老师傅一身本领,但是对现代技术不太熟悉,可是老哥三警察专业底子是无人能敌的,侦查方法都有原则,万变不离其宗。

追踪、布点,这种方法会被无孔不入的天眼代替,但是天眼在哪里安装,监控路径如何调取衔接,一群人中谁是哪个需要防控的对象,都是带墨镜,咱们带墨镜和犯罪人带墨镜有啥差别?

天眼能干成吗?

先进的设备给的都是海量资料,资料分析还要靠人!

这眼力劲儿,就是三叉戟的本事!

这本事,书里写,咱们开始一看,懂了!!!

但是,你在实践中不断培养敏锐感,也就是直觉,当然也包括行动时彼此的默契。

小吕跟着哥仨,从三公里五公里定律,到查到赃款地点,就这一回任务,以他的聪明,足够从中积累出举一反三的经验。

这种细致摸排的思路,不仅是经侦、刑侦,连查内部经济案子都适用。

咱们回来想小吕的未来,人家通过三个老精英的锤炼,业务技能那么高强,难道不当探长局长,去当公司高管、当律师不香吗?

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和公安预审、法制、派出所民警联系。

这部剧太真实了!!

连笔录的字体都和我看到的一毛一样!

哎,难道全中国的预审系统都一个默认字体?

我从开始说。

前面几集交代了背景“警察的执念和执着”。

首先是对案件的执着。

警察的记忆力好得很,刚入职办理的第一起刑事大案,几十年过去,都记得死死的。

如果这案子还没破,还是杀人案,那就记着一辈子,现场的细节、相关当事人长什么样、当时怎么抓得线索,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别想蒙住他们!

而且我们法律实务,不论是公安的刑警、民警、户籍警,还是检察官、法官,这个职业的人都劲劲儿的,这个案子办完了,那啥也不说,该忘就忘。

要是有个拖拉的、半截的案子没办完,你看吧,他就算调动到后勤、调动到行政、调动到食堂、退休了……都不会忘!

啥时候问,门清儿!

如果问不出来,那不是人家忘了,那是人家警察蜀黍不愿意搭理你!

回去反思自己的态度,是不是不够尊重老前辈?!

现在一线大部分是我们年轻人了,公安大学、警察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也不新鲜,也许那些四十、五十多岁的老炮,就像《三叉戟》的组合,体力不行了、侦查方法似乎过时了,但是人家积累的一辈子的和犯罪打交道的经验,我们读到博士都学不来!

为啥,那是一场场讯问、一次次现场积累的经验!

警察就在真正案件的磨炼中,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内心确信”的第六感,谁也不知道怎么形成的,可能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但这就是警察老炮的牛X之处。

第二,对兄弟的执着。

三叉戟该退休的退休,准备下海的下海,退二线的退二线,别觉得人家不愿意好工作,是因为刑侦是体力活:搜查、蹲点、抓人,一宿一宿的不睡觉,你就是钢铁侠身子骨也不行了。

警察衰老很快,想想挺难过的。

我刚入职办案认识经侦一个大哥,当时他四十岁,还在一线侦查,不时出差、连夜抓人,从刑侦到经侦,一直这么过了。

等过了几年,他就请调二线了。

他不是不爱干,是真的身体体力扛不住,再撑着还占着一线的岗位,还不够给大家添麻烦的。

说这话时,他头发也都白了,看得我很心酸。

人年龄大了,退二线,精气神不如小年轻实属正常,但是为啥兄弟死后,他们不顾被记过、停职、解职的危险,甚至和顶头上司局长硬扛,非要加入专案组,难道平静地工作不好吗?

他们心里过不去这个坎。

警察特别讲“义气”。

这可不是“古惑仔”那种不良的低级江湖义气,而是信任彼此,肯定彼此能力成绩、精神上身体上的共鸣。

一起抓一起审,一起出庭看现场的感情,不是盖的。

我们都知道警察领导“护犊子”。

这里不是公私不分,而是天塌下来领导会帮你顶着。

领导不怕因为案子丢官,就怕自己兄弟受委屈。

本来警察蜀黍的工资就不高,还有要命的风险,领导有无成绩,靠的是集体行动和彼此默契的结果。

人家是过命的交情。

(未完待续)

 短评

剧里的女性角色能把人气炸 不会写女性角色就别写

10分钟前
  • 幼苗
  • 很差

细节里有烟火气 大叔们的表演无痕迹融入生活 重要的是体现的公安干警内容也很真实不脱离群众 好评

12分钟前
  • 火车道上压过腿
  • 力荐

这个剧豆瓣上的各家再来打一星就太过分了。演员硬,剧本靠谱,喜剧元素,事实上我国的编剧和演员用心发挥的话是可以做出不输美剧的作品的。

14分钟前
  • 医生不矫情
  • 力荐

又是一部全家一起看的合家欢电视剧。

18分钟前
  • 容易鸡冻的孩纸
  • 还行

白瞎了几个老戏骨,像大学食堂的鸡蛋囫囵炒囫囵小西红柿,食材是好,但厨师太烂了,完全让美好的食材各自突兀的杵着,尴尬拖沓毫无意义的镜头对白故作深沉故弄玄虚,真该喷个“拆”,立马强拆!

22分钟前
  • 戈昂
  • 很差

最近当做珍宝一样的心头爱电视剧,生生被两对年轻人故事线拉低好感度了,尤其小雪那对看的我直生闷气,一边快进他们的剧情一边心疼我的进度条。我要看的是三个欢乐的老大爷打趣破案,不是什么脑残的坑爹货,和什么坑叔小白兔海龟好吗?本来这部剧应该更好的,可惜了了……

27分钟前
  • iiDididi
  • 推荐

三个满脸褶子的老汉凑一起比只会耍帅的小鲜肉顺眼多了

32分钟前
  • 今夕到湘中
  • 推荐

实力派演技

34分钟前
  • 小叮当娃娃机
  • 还行

这部剧有点清奇了,我甚至从黑社会虎哥那里学到了哲学“干我们这行就是,边线带球,出不出界全靠裁判,离警察远点”,这真是分分钟教做人,追定了这部剧

35分钟前
  • Au Revoir
  • 力荐

这种剧能拿八分,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

38分钟前
  • Tindrum
  • 很差

被两个蠢货气到肺炸,老子不看了 神经编剧 爱咋编咋编吧

39分钟前
  • 杠精里的戏精
  • 较差

这才对嘛,陈建斌这种老戏骨作为实力主演,加上一群老戏骨吞云吐雾的仙境质感,这剧就稳了,只要后期编剧不搞事情,不出意外八分以上了

42分钟前
  • SDI金属铜人官
  • 推荐

一开始还能当段子听听 怎么后面非主流戏份越来越多了。。。

43分钟前
  • celestebook
  • 较差

再看吧,目前来说一塌糊涂,剧本太烂,剧情逻辑勉强,镜头剪辑老套,一堆好演技都没法拯救。

47分钟前
  • 今天上網了嗎
  • 很差

陈建斌的气质是不是过于像公安局长了……而且是厅级以上的

49分钟前
  • 暴雨的ID登不上
  • 推荐

又往下看了几集,要说老三位的演技那肯定是没问题。但作为一个犯罪剧,这基本上是我这些年看过的最弱智的案子,完全还是十几年前讲故事的方法,真是让人无语。行啦,国产剧就接着坐井观天自娱自乐吧!

50分钟前
  • 白脸
  • 很差

值得四颗星,老三位演技都很高!五星鼓励!

53分钟前
  • 力荐

第一集还没看完就要吐了。。。国产编剧。。。逻辑呢?语言与生活的贴合度呢?就闭着眼胡编啊!

58分钟前
  • 布卤
  • 很差

优酷上偶然刷到的,一直追了下来,好剧好演员,中年警察的疲态尽显,为了牺牲的大哥重新聚在一起破案,最逗的是那句心有驴而力不足,里面剪辑有一些失误,十二集,开会时大棍子一会在睡觉,一会又在座位上吃饭,很混乱,但是剧情真的紧凑合理,巧妙没话说,一集接一集。我还挺希望崔斌和静怡在一起的,静怡能看出来喜欢崔斌,崔斌就是钢铁直男凭实力单身的,还好后面给静怡买了项链。董虎这个角色特别好,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59分钟前
  • 不说话小橙子
  • 推荐

看了前几集,感觉几人的关系之前出了问题,全靠老夏维系,之后又以老夏的死为契机重新合作,老夏这个人物虽然下线的早,可人物塑造特别成功。

60分钟前
  • 麦提爽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