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必须承认这部电影制作并无大瑕疵,演员表演也算不错,但是我不得不怀疑这部电影的价值观取向,强行加入车祸让老奶奶回归家庭,而老爷爷却可以在最后回到年轻随心享受自由,抛开家庭温情的因素,它展现给我的是女人的自由是暂时的她们终究会回归家庭,而男人的自由却是随心所欲的。
看来韩国电影发展到至今依然难以摆脱早期通俗剧中的女性牺牲原则。
《奇怪的她》到了养老年纪的老妇人因为嘴上不饶人让儿媳生病不得已 被是大学教授的儿子计划送到敬老院去 自知成为家庭负担的她 临去前在家名叫:青春照相馆的店照相 没想出门变成了20岁时的模样。
还被不知情的孙子拉进了乐队当主唱。
阴差阳错成了明星 还差点和导演互生情愫 从小长大的老头一直默默保护。
可是她发现只要流血皮肤就会变老 孙子演唱会前出车祸只有奶奶和他血型一致 紧急关头她选择救孙子 血液输送过去 她又回到了年老的相貌。
一年后看孙子孙女的演唱会,偶然看到韩导演可是 对方已经忍不出她年老的相貌,只能是当作生命中的过客 相见不如怀念。
毕竟拥有过心动就够了。
PS:韩导演好帅!!
不是那么了解泡菜国演员!!!
蓝后!
俩小时!
比之前慢节奏的《诗》更能引人入胜吧!
那片子节奏太慢了!!
最后那老头又看到了那家照相馆 进去一照变成了金秀贤。
都教授友情客串啦。
韩国电影一直是重视情感传递 喜剧也好家庭影片也罢 总是让你笑中带泪。
搞笑又不失温情。
2个小时的电影 可以说是全程无尿点。
强烈推荐!
我外婆最近身体不太好,她打电话给在外地的我妈诉苦,却怎么都不肯我妈打电话给离她最近的舅舅,说“你通知你弟弟我就去死。
”外婆是个倔强的人,确实不太好相处,跟哪个子女同住都出问题,最后自己一个人住着,孤苦伶仃的,没人照顾,实在可怜。
我替她担心,也觉得外婆活得太拧巴了,既然内心渴望爱和关怀,身体也需要亲人的照顾,为什么又要因为“怕给别人添麻烦”、“怕别人嫌弃我这老外婆”之类的原因而和自己作对呢?
有时候坦然接受家人的关爱不是让自己和别人都舒服吗?
以前过年的时候我和妈妈同去探望她,同住过一段时间。
我妈常被她气得说不出话来,跟我抱怨说:“她太古怪了。
希望我老了不会像她一样。
”可惜,基因是强大的。
当年我在准备考研的时候,突然听闻我妈出了车祸住院了,我要赶回去,我妈接电话硬是不肯,说我要是回去她就死给我看。
“死给你看”,我很无言,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很丑陋的表态,除了能对真正疼爱关心自己的亲友起到一点威胁、耍赖的作用,其实没有任何价值吧。
这电影讲的是一个返老还童的童话,也讲了很多:岁月和经历,梦想和现实,青春和责任。
我一点也不喜欢老了的吴末顺,刻薄,无礼,唠叨,溺爱儿子,挤兑媳妇,不是老了就自带这些讨厌的性格的。
是残酷的人生体验磨练了她,让她从一个稚气的少女转变成了泼辣豪放、粗线条、失去了性别外观的人。
剪着短发、干巴巴的身体,穿得男女不分,广场舞时间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无性别人。
她们用青春和美貌滋养了家庭和子女,放弃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
我在职场上也看到这样的老年女人:一脸凶相,昏黄的眼睛空洞地等待命运的审判,“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的认命态度,对于小事又一惊一乍弄得很大件事一样,让人厌倦。
我简直要同意贾宝玉关于“未出嫁的女子是珍珠,老了的女人连珠子都不是,竟是鱼眼珠”的观点。
我们憎恶老人吗?
绝不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老。
我们只是下意识地厌恶、逃避那些讨厌的性格:因为世故,失了天真;因为走过,失了期待。
吴末顺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少女,在街头举着花伞俏皮地唱歌的样子多可爱,和PD在一起的羞涩扭捏好动情,那个时刻的她当然是充满魅力的。
我们没办法阻止样貌身体的衰老,眼神和灵魂却可以修行得更可爱一点。
可爱这种特质,从来没有因为年龄而拒绝过谁啊。
玉子老了,但嘴巴小小的,脸小小秀秀的,还真是美。
一晃就到七十岁。
婆婆指责媳妇“你有受什么苦?
不就是拿着老公赚回来的钱在家里做家务吗”婆媳问题从来是世界问题。
“孩子他爸去上班,你说一句一路顺风嘴会歪吗?
”老人家就可以不用敬语了。
猪的前蹄比后蹄更有劲道。
“到了洛城请给我写封信”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穿好点,年轻潇洒一点。
拿着巴浪鱼指着他。
缘分你个头啊。
男人的下半身就是个问题,就为了这一小坨肉而毁了自己。
盖上盖子,鱼汁的汤味才能渗入胡萝卜里面,味道会更好。
孙子有成就,就拍拍他的屁股表示鼓励。
“不要再去想念,都是过去的事了。
不要再去回忆,都是离开的人了。
花瓣掉落了,不要再去悲伤。
时间到了,会再开放的,不要再去惋惜。
去哪里了,迷路的男人。
去哪里好呢,天空中的白蝴蝶。
花瓣飘落,不要再悲伤,时机成熟,会重新绽放,不要再悲伤。
”这歌好悲伤,画面感更感人。
有相同经历(女人辛苦拉扯孩子长大)的人都会落泪。
孙子长得像小沈阳。
死丫头唱得还真好。
单身妈妈把孩子拉扯大,果然是不容易啊。
男人老了果然是不行啊,跟年轻男人不能比了。
伟大的奶奶。
“不要为了孩子,像奴隶一样生活。
”懂得顶嘴、幽默的媳妇才会跟婆婆处理好关系。
献血宣传片。
青春照相馆要火起来了。
罗文熙演得不错。
青春不再。
想想是谁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是谁把你拉扯长大。
韩国电影《奇怪的她》,是我最近看过最有笑有泪的片子。
老太太有个大学教授的儿子,炫耀儿子是人生最愉快的事情。
老妪以前也是个女工针线、温柔贤良的富家千金,那时候就忠心跟随的仆人老朴到老嘴里还一直叫着“我家小姐”,但现在已经不是主仆,成了彼此唯一的朋友。
老太太不是一个完美的慈祥老人,碎嘴、有些刻薄,遇到不顺心想骂就骂、看见孙子就无条件溺爱,唠叨起媳妇没完没了,和浓妆艳抹、爱炫耀的老姐妹打架,动不动就对忠心耿耿的老朴没好脸色……这样一个老人变回少女,会怎么样?
虽然我们一直都在用各种心灵鸡汤彼此洗脑,虽然作为早已过了少女时代的女性我也很喜欢听见诸如“优雅老去”,“女人最美是心灵”之类的话, 但每个女人心里都明白,如果有一次重回青春的选择,谁还要继续优雅老去当老太太?
谁还稀罕什么“母性光辉”?
这件事心知肚明但谁也不好意思说出来,但商场那些永远大字标牌“抵抗衰老”的护肤品早已经揭穿了这个事实。
逆生长的男神女神也好、打针打到脸僵皮肿的半老明星也好,人人都在说,我们追求的是内在,年轻是一种心态,可事实就是那么残忍——片子毫不掩饰地告诉我们,年轻不是心态,脸就是一切。
老太太年轻了,可说话仍旧像一个老太太,做事仍旧像一个老太太,仍旧像一个老太太那样思考,可一切不一样了,因为脸蛋是白皙光洁的少女,而不再是垂垂老矣的模样。
女主角用年轻的容颜在老人中心唱起年轻时就擅长的那首老歌,一举就当上了年轻乐队的主唱。
歌声迷倒了风流倜傥的电视台导演,导演对她老人般时而一惊一乍时而絮絮叨叨、时而冒失时而莽撞的举止真挚地赞赏说“吴小姐你真的好特别,和时下的女孩不一样”七十岁的内在也找到了爱情,只要用上二十岁的脸,这时候还说什么内在?
片子一开篇,老太太的儿子,一个老人问题专家在大学课堂上和年轻人们讨论老人的话题。
年轻人们对老人的观感几乎包含了一切负评:需要特殊照顾、长满皱纹和老年斑、整天在公园里、脸皮厚好像年老了就从不知道丢脸、身上还有不好的气味……看片的我们也不能否认老人就是有这么些缺点,所以片子里老人中心的老人被子女送去乡下,大家都心知肚明因为孙子孙女长大,不再需要照顾。
媳妇病倒以后女主也面临被送走的命运,因为她碎嘴又刻薄,老人会有的毛病她都有,所以孩子们终究想做出选择,所以她成为被丢弃的那个。
没有人能否认,人老了的确会有变化。
红楼梦里宝玉有段评断,说未出嫁的女孩是宝珠,出了嫁便失了颜色,再老了更是成了鱼眼睛。
女孩子染了男人气味,混账起来,比男人更可杀了……这自然是宝玉的气话,却很多人同意。
人老了仿佛就没了性别,女人也不像个女人了 。
每个少女都曾懵懂娇羞,可终有一天,街边聚集着抽烟的小青年轻浮地看过来笑笑闹闹的时候,她不再会红着脸低头快走而是狠狠骂上一句“不学好”!
被陌生男人不小心碰到了身体不会再羞怯又愤怒的委屈,看见漂亮东西再也买不下手而只想把孩子的每一分钱都省下来用到孙子身上。
看见孕妇会大喇喇地讨论下奶和坐月子,看见小baby会毫不羞耻地摸一摸他的小鸡鸡说些老一辈的玩笑话,有牢骚就想大声说出来生怕没人听见,也想说些别的柔软的心里话可就是张不开嘴……一个女人是怎么衰老最终成了这样一个没有性别、不再柔软、布满皱纹和老年斑的“人见人嫌”的样子?
在女主的歌声里,有年轻人唱不出的沧海桑田,所以她一举成名,可这些都是她经历过的、年轻人不能想象的磨难换来的。
丈夫早死没有依靠、独自带孩子辛苦做工、单亲妈妈被人鄙视白眼生活困苦、在菜市场捡菜叶也要把孩子拉扯大,孩子最终成了教授,还是公立大学的教授,她只想跟每个人说说这一辈子的不容易,这才让她觉得这一辈子的苦都不是苦,都过去了,都值得。
大家都只看见她一直炫耀儿子、嘴巴厉害得讨厌,可没人知道当年那个不会骂、不会牢骚、不会刻薄的水灵姑娘是怎么被时间逼迫着、被贫穷追赶着才变成了今天这样。
她终于老了,面目有些可憎了,但这就是人生,不是要故意变得泼辣又强硬的,可不这样怎么面对未婚丧夫、幼子失怙的惨痛,不是故意要吝啬的,可每一点好处都不放过才能在贫穷里把孩子养大,不是要故意变老了的,可孩子们都长大了又怎么能不老?
因为女主的重回青春,孩子们又得到了重新思考她存在意义的机会。
为了孩子们,女主又想放弃现在的青春了,老朴真心实意地阻拦女主“抽了血可就老了,老人有什么好?
干巴巴的身子!
”是啊,有什么好?
儿子看见少女时的母亲神采奕奕的样子才想起了母亲是为了什么才变老,儿子终于也能说出那句话:你走吧,既然年轻了,就去追求自己的人生!
女主实现了梦想中的歌手事业,几十年寡妇生涯里来不及体味的心动感觉与爱情的萌芽也就在前方,但女主真的会走吗?
这终究是电影,所以女主返老还童,如同南柯一梦,之后还能回来冰释前嫌,母慈子孝。
但如果这不是电影呢?
老人奉献的一生还会有机会被珍视吗?
重返青春、时光倒流之类的电影很容易营造各种搞笑情节,这部戏的女主角是《阳光姐妹淘》的女主沈恩京。
在小尖脸大眼睛的韩国影视圈她可谓和美貌没什么关系,但是才二十岁的姑娘演技已十分惊人。
女主变年轻之后,她在片子里的每个背影都依然像老人,松弛的肩膀,微微含着胸,说话不管不顾的嘴型和动作,带着嫌弃和看不惯的目光,甚至对让人心动的男主角,也是带着几分慈爱又几分触动的表情,使这段实际上是”七十岁“vs”三十岁“之间的感情点到为止、不流于古怪。
扮演教授儿子的是韩版爸爸去哪儿的可爱小朋友成俊的爸爸成冬日,他认出了年轻的母亲之后那番醒悟的话以及两人含泪相拥的场面十分动人,大叔的演技毋庸置疑。
男主角是《九回时间旅行》的李真旭,片中的样子十分儒雅清新,没有一丝猥琐世俗之气。
他就像一个完美的洒满阳光的梦,一辈子操劳没有尝过真正爱情滋味的女主角有了这一场爱情梦,即使按故事设定两人年龄非常悬殊并且很容易就拍得病态古怪,但这一段处理的很好,男女主很好的hold住了场面,温馨浪漫。
片子结尾有惊喜奉送,当红炸子鸡的都教授金秀贤友情出演。
虽然是客串演出但教授为女主戴上帽子以及之后的几句台词还是很细腻的施展了一下表情演技,对得起自己的名气。
看过的人都明白,那说话表情很符合老头子的设定。
导演没有把返老还童的题材排成俗气的爱情或是搞笑片,衰老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片子告诉我们亲情的可贵与母亲的伟大。
女主的歌声里,回忆她带着幼小的孩子悲苦艰辛的岁月时我忍不住掉了眼泪,导演虽然不擅长营造跌宕起伏的情节,此片仍旧拥有韩国电影惯有的平淡琐碎的毛病,但是细致动人的方面做到了五星。
略有遗憾的是,那首令女主一炮而红,代表了女主少女时代的梦以及一生悲喜的歌曲不够动人心扉,当然,它也算是一首蛮好听的歌。
擅长音乐制作的韩国电影这一次表现普通,曲子缺少《丑女大翻身》里金雅中那首”玛利亚“和”星星“两首歌和剧情贴切并且一鸣惊人之感,女主凭这首歌就能横扫kpop略有勉强。
但此曲据说是女主角沈恩京真声演唱,感情十分真挚,总之瑕不掩瑜,这是一部很好看的电影。
狂风荡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我们仿佛看到了很多女人的缩影,她们有来不及实现的梦想,来不及被呵护的爱情,来不及被珍藏爱护就已被时间丢在一旁,每个女人都曾是一朵花,为深爱的家人与孩子才零落成泥碾作土,花开花落,只为硕果累累。
也许她自己都忘了,但我们不该忘记她们曾经花朵般的美丽。
母亲节刚过,祝福每个人的母亲!
欢迎喜欢我的朋友关注我的微博:蓟城君,各种片子一起聊!
《奇怪的她》同诸多同类型电影不同的是,电影并没有令时光倒流,这使得电影本身同以往简单的时空倒流电影有着本质的不同,令人啼笑绝非的电影中所要给予观众的并非一个浅显改变过往遗憾的惊喜,共时性的剧情发展,重返20岁少女的末顺既要面对对自已痴情一身的邻居朴老头,又要面对中年的儿子与儿媳,还要面对同自已几乎看起来同岁的孙子和一段同年轻帅气电视台PD新的爱情,由沈恩京饰演的亲年末顺可谓到处救火,对人物的演绎更可谓入目三分,20岁的她却要演出70岁的气质,着实不易,《奇怪的她》正是以此引发出了极佳的剧情冲突,使得整部电影带来了一种全年龄段的共鸣,迟暮的老者在电影中看到了真切的自已,不惑之年的中年人则能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为人父母的不易和对老者的理解,青春年少的少者则能从电影中学到一份宽容与爱情的真知,电影通过变为少女的末顺使这个家庭间的羁绊将爱以一种全新的模式展现了出来,《奇怪的她》不是一碗说教的心灵鸡汤,而更像一颗甜蜜的糖果透过电影带来的欢乐在滋润着每位观众的心房。
梦醒时分,老奶奶末顺最后又回归现实,只是这时的家庭彼此在没有了琐碎的矛盾,电影中亲情与爱情令人动容的羁绊,其实只要能多一份包容与理解,相伴便是最好的爱,这世间本就没有那么多难以溶解的坚冰。
这部片和《熔炉》一样,在节奏和架构上都有问题,特别是乐队唱歌的戏份,唱了好几首好长时间,除了穿插黑白回忆的那一段对电影有升华的作用,其他实在是鸡肋,拍得也不好。
结局的时候老爷爷和儿子都叫奶奶不要输血给孙子,让她留住自己的青春,这一段无论情感上还是情节上都太,扯,了,老奶奶就算输了血面临的也只是老去的问题,而那本来就是她的命运,相较之下,如果孙子不能及时输血,他可能立马就死了,两个为人父亲的男人居然不约而同劝老奶奶自私一点,不要管自己的孙子,真是脑抽,即使老奶奶年轻的时候留下了多少遗憾,这一点都不足够,甚至可以说不可能成为劝她放弃救自己亲人生命的理由,觉得导演这里已经是为了结局而结局,为了煽情而煽情。
沈恩京妹子演技可圈可点,“静”的演绎她诠释出味道来了,在回忆年轻岁月独自抚养孩子的片段里面,没有语言,但是她能能通过表情来诉说出这段岁月经历的愁苦,贴切地表现出了一个失去丈夫的年轻母亲;但是“动”的演绎她还是hold不住,脸部表情、说话语调和肢体语言一旦夸张起来,演技就跟在《阳光姐妹淘》里一样,不自然,放不开,太刻意,平面,开怀的时候笑意没有达到眼底,动心的时候看不出来真切的小鹿乱撞意乱情迷,只能清楚地写着“我在演”三个字。
而相反,真正的老奶奶却是动静皆宜,最后望向PD的眼神,分明可以从满布皱纹的脸上看出青春少女的情动,人生有丰厚历练的人果然是不一样。
彩蛋(算吗)还挺调皮的,虽然那位金先生的脸好肿,看不出来帅在哪里。
先说瑕疵,总觉得不够流畅,而且返老还童的设置也掩盖了并不出彩的剧情,高潮的车祸输血以及儿子的劝说全能猜出来。
此类喜剧片如果少了情节上出乎意料的惊喜,还是免不了有点后继乏力。
幸好演员都比较给力,沈恩京妹子已经能一人撑起一部戏了,小小年纪真是了不得。
但相较于主角“含着遗憾和辛酸重来一次人生”,此片带给我最大感触的,是给了一种新的看待亲人的视角。
有个片段特别给我这样的感觉:孙子闹别扭之后,吴斗丽带他去吃鸡,撕了块鸡肉要喂他。
孙子别扭加羞涩地吃了,听她说自己帅气,终于笑了出来。
而之前孙子让吴末顺带自己吃鸡,却完全是心安理得自顾自的模样。
同样的言辞,同样的举动,同样的喂你吃鸡,同样的你做什么都挺你赞你,但你的态度却分明不一样了。
还有她的儿子,她一个人熬白了头发养大的儿子,还不是为了妻子要把她送走,别说那些理由和苦衷,做了就是做了,起码她年轻时捡菜叶都不会丢掉你。
但是面对吴斗丽,儿子才好像清醒过来,意识到母亲在艰苦的岁月里为自己放弃了多少。
白发苍苍的老母说多少句关怀的话,都及不上人见人爱的小姑娘高歌一曲。
所以片头的话很点题,从篮球变成躲避球,就像还是性格开朗爽直,吴末顺成了负担,吴斗丽却能吸引目光。
外人的态度还无关紧要,只是亲人间如此,也怪不得她会孤零零去拍自己的遗照。
我们都恋慕青春活力,都对朝气蓬勃的少男少女、初恋般心动的相遇、年轻人的梦想追求有天然的向往,但是老掉的身体里,也有同样炙热的感情啊,对亲人也好,也爱情也好,对人生也好,它自然有沧桑,但绝对不会失掉生命力。
不然吴斗丽,只是嗓音好听就能唱出那样的歌吗?
似乎一个人越是年长,我们越是无法完整地看待他。
心情不好是更年期,健谈是唠叨,耍性子是可笑,而且哪有长辈来倾诉烦恼的呢?
慢慢老人就成了累赘,或是其他人的感情容器。
然后慢慢地,他的岁月故事也听得厌烦,他遇到的那些喜悦伤悲、高峰低谷都被淡化,他的付出和关心越来越理所当然,直到他人生路上的足迹都被时间的雨水冲刷掉了,他成了照片上泛黄的一个影子。
哪怕他身体里还有一个年轻的灵魂,像吴末顺,这样难得又珍贵,也通通被忽视了。
不妨设想,如果是吴末顺,在寻常的一天,对儿子说,即使有来生我也会生下你,你是我的儿子啊。
还会对儿子有那么大触动吗?
他还能那么清楚地看到,母亲在他身上花去了一生吗?
人就是这么薄情健忘的生物。
所以安排如此一场奇遇,她不再是个母亲、婆婆、奶奶,她只是个女人;她不再是个老人,她只是个女人;不是只有老朴会叫她小姐,每个人都能看到她的光芒。
可非要这样才能看到她的光芒,真是件心酸的事啊。
最最心痛的镜头,是吴末顺在最后望着导演的眼神,和吴斗丽一样,都是那么美的眼神啊,只是这一次,导演不会再痴痴寻找了。
人的感情就这么奇怪,随着年纪、外貌,随着身份不断变化。
最后她选择再一次老去,她的血液就是她的青春,全部,一点一滴,都流到亲人的身体里去了。
果真是,即使再活一次,“我也会一成不变,就这么活着”。
明天就是母亲节,文章献给天下的母亲吧,每一位,有勇气生下孩子,精心照顾他们长大,为他们献出一生,并且从不为此后悔的母亲。
1,韩国电影对于细节的刻画已经领跑世界.电影中有多少细节,你可曾留意?未必所以细节你都能看到,那可能不到一秒中的镜头,剪辑犀利一划而过,却包含的居多的心思,你记得两次返老还童在公交车站的相遇吗?旁边女学生的表情?公交车催促的笛声?演出开始,调音台上所有推杆瞬间弹起?女主年轻和年老后头上的发卡?..................2,泪点设计:孙子出车祸,奶奶坚持要演出.奶奶献血,老头子的劝说,儿子的劝说.3,呼应:把儿子教育成长为名利双收的大学教授而且是教老人问题的,而老妈妈要被送到养老院的笑话.电视台导演苦恼找不到既年轻又能唱出人生坎坷的歌手,而返老还童的女主恰恰符合这样的要求(管不得很多好莱坞女童星都少年老成)为了抚养儿子,偷别人的秘方开店,气死了恩人.她的女对头因为咖啡在店里打过架,而其突然死去,她送了一杯美式咖啡摆在灵堂.受伤出血后,附近的皮肤变成了老人的,铺垫献血会失去年轻的身体.4,现实性,韩国的老龄化问题.老人对自己的抠门,对孙子的大方.5,人物表情丰富,虽然说韩国是整形强国,但是人整形后就会丧失一些表情,而电影中的人物个个表情丰富自然,明显没有打过什么菌什么术的,而无论中国还是美国电影,很多片子人物表情僵硬,明显是打了一脸东西.缺点,歌曲不够理想,听起来像抄袭日本曲子.可能是因为成本的限制,一韩国的音乐舞蹈实力应该可以搞出好东西.韩国电影和韩剧描绘的虽然是两个世界,而这背后恐怕是韩国原创文学的超一流段位,一个文化强国,必定有强有力的工业化产业链支撑,这是可怕的,我天朝已经是世界第一大票房了,而如狼似虎的文化消费都将是美韩争霸的舞台.
记得当时这电影在豆瓣口碑榜上排名挺高的样子,我一看名字就知道是韩国片。
韩国影视剧就爱起这些怪里怪气的名字,什么《奇怪的她》《来自星星的你》《卑鄙的我》(好像哪里不对)。
一开始没太关注,直到后来看到其中国版开拍的新闻。
因为中国版取了个更简单直接的名字,所以我一下子就明白这是个我会感兴趣的故事,这才找出韩国版的来看。
电影讲述了一个被家人嫌弃的老太太误入黑店,被店里的神秘黑衣组织强灌了威力加强版的APTX4869,从而导致她的外貌一下子年轻了五十岁。
于是她凭着自己的歌艺,成了外表看似少女,老练程度却过于常人的名歌星吴斗丽。
在体验了一番生活之后,她最终选择了为救家人舍弃年轻的容貌,重新当起了居家老太太。
话说靠血管里的血液保持青春这种设定,可真容易让我联想到九头蛇的那个谁谁谁(题外话,那货是今年电视剧中除了吃烧饼死的[哔][哔][哔]陛下以外,又一个让我觉得死得太便宜了应该发回重死的角色)。
电影的喜感主要来源就是女主角外貌与举止的不协调感。
沈恩京算是可爱有余、美艳不足,不过老朴回忆中身着古装的女主角惊鸿一瞥还是让我差点感叹“世间竟有如此出尘绝艳之女子”。
正是沈恩京这副水晶包子一般的面容,才能与老太太的苍老形象产生最强烈的对比,加上演得也到位,整个电影那种融合了七十年人生智慧的二十岁少女活力终得以被观众确实的感受到。
这电影的中国版叫《重返20岁》,而对于本片我也习惯用这个名字去称呼它,因为我在这篇东西的开头处就表达了对本片片名的不理解。
最一开始以为这个故事跟扎克埃夫隆演的《重返17岁》应该是差不多的,最大的差别无非是差了3岁,以及主角性别不同。
实际看了之后,才知道本片并不像17那样从头到尾都轻松。
韩国有相当一部分影视剧擅长贩卖狗血桥段来博取同情心泛滥的女性观众的眼泪,本片也有个别可以被归类为狗血的情节,但最终能让观众产生有笑有泪的观影体验,却绝不是光靠撒狗血能办到的。
电影对一个经历坎坷的老母亲的刻画非常真实,因为我也有过令自己的母亲失望的经历,所以对片中的母子关系很有共鸣。
我印象最深的一场戏是老太太偷听到儿子要把自己送到养老院后,第二天去上班时一副麻木的表情,旧日的冤家对头来厉声指责她,她也无动于衷。
老太太的扮演者罗文熙在片中的戏份并不算多,而她的这一段戏则完美的诠释了“哀莫大于心死”这六个字。
老人一生忍受过各种痛苦和屈辱,唯一活下去的信念就是拉扯孩子长大。
她这一生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养了一个好儿子。
她的儿子不要她了,等于是对她一生的否定,此时的她真的变得生无可恋,除了拍张遗像等死以外再无任何可做的事情。
故事最后医院里儿子对母亲的表白是最催泪的一段,但总归稍显刻意,论触动最深,我还是偏向于前半段那个眼中无神瘫坐在地上的老人。
好在她后来获得了第二次机会,但这对生活在现实中的我们以及身边的人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
希望大家都能不断喜欢上自己的父母并努力让父母喜欢上自己,而不仅限于做个让他们因为义务而单方面付出的情感黑洞,这样才好让他们永远骄傲下去,不会失去作为人、作为父母的那份重要的成就感。
故事中最感人的是亲情,爱情加在其中发挥点缀作用本也无甚不可,何况爱情戏的加入也会让电影更具有商业片的卖点。
只不过本片心理年龄70岁的女主角跟三十几岁的节目制作人的情愫还是让我有点别扭。
我知道这种安排是对女主角年轻时错过的人生体验的补偿,但还是觉得阅人无数的老太太跟这个后生不太般配。
我觉得设置为女主角和老朴一直互相喜欢,制作人和孙子都单恋变年轻的她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本片这么安排的一层用意是贯彻全片对奥黛丽赫本的致敬,让女主角与制作人来一场《罗马假日》式的缺憾美爱情故事。
据说中国版致敬的是邓丽君而非赫本,那么再沿用韩版的这种套路恐怕就会显得生硬了。
但愿中国版的故事能如我期待的一般,把情感线索集中在亲情方面,而不要被复杂化且别扭的爱情戏给喧宾夺主了。
从预告片来看,中国版的进行了很多本土化和创新,比如致敬对象改为邓丽君、加入我朝存在感最强的户外运动广场舞、青春照相馆消失后变为了情趣用品店(这里真是充分展现了导演的恶趣味,不过我喜欢;韩版我记得貌似是家中餐馆)。
我最关心的其实是最后的彩蛋如何本土化,当时看完电影跟我女朋友讨论到这个问题,觉得韩国人口不多,形成一个所有人都喜欢的、适合拿来当彩蛋的统一的全民偶像比较容易。
在中国要找个这样的代表性人物似乎就比较困难了,因为众口难调,往往是越红越黑。
“我倒是想到一个男明星,”我对我女朋友说,“这人年纪轻轻,形象不错,在整个华语地区都有一定知名度,而且一直以来都给人以阳光、励志的感觉。
可惜前一阵子因为吸[哔]而形象受损且被限制出镜了。
”“你说李代沫吗?
”我女朋友接口道,“他跟都教授的款式不同吧。
跟叫兽倒像同一型的。
”听到这儿,我意识到自己必须纠正她的错误观念,于是正色道:“此言差矣!
跟叫兽同一型的明明是吴彦祖。
”
不太理解8.5的高分是怎么来的,典型乱扯一气的韩剧风格。
就是各种元素堆在一块了。最兴奋老太太居然是搞笑一家人的大妈,依旧泼辣。老太太开始喜欢老头,后来又喜欢导演,反正所有东西都是跳跃的。儿子认出妈妈的一刻刻意催泪,呵呵呵。孙子车祸住院还能坚持把歌唱晚完,真是一点也不令人感动啊。最跳跃的是最后老头子变成金秀贤,真是无语了。
大夏天的看这种片子实在太呱噪,闹得人心烦
这吃了屎的三观和东亚男权文化的集中大爆发啊。同讲grandma题材,这部之后紧接着看了《与外婆同行》,对比之下这部真的可以扔进垃圾堆了。(然而李阵郁还是帅帅帅
看的时候时睡时醒……
真不明白哪里好看了!为什么分这么高!
5.2/10。女主跟海报上简直两模两样,大胖丫头就别硬演美女了。喜剧部分也不喜欢,闹腾到了烦人的程度。结尾那十几分钟还可以,母子互诉心迹,儿子鼓励妈妈再活一回;金秀贤原本算不上有多帅,在这丑人扎堆的电影里反倒被衬托出了清秀,他的客串也算个小亮点吧。
女主挺可爱的,就是用力讲韩语的神态丑爆,棒国妈宝男太重口这样也能找出萌点
最后的确画龙点睛。但男主也是蛮帅的其实。
I HATE THIS ENDING!!!!为什么不可以去过自己的一生?!
好好笑!韩国电影怎么可以拍的这么好玩呀
某人也是出场30秒啊......
年轻姑娘演老太婆那劲儿还挺逗的,可和孙子的感情线也太恶心了
点在哪.....?
再美好的东西可惜终将会变老。
【C+】太多根本没必要纯为博人眼球的废戏,比如那段大闹咖啡馆,太低级的刺激观众的手段,与故事整体全无关联。全片都散发着一种微电影的质感不喜,但前半段还能让我感到新奇有趣,后半段摇身变为肥皂剧,纯爱奶孙恋简直让我浑身不自在。依然是标准的廉价棒子商业片。
没什么新意 一般般 还可以吧
适合母亲节看。看这类片子的时候总让人想起汤姆汉克斯的《Big》,轻松奇幻,饱含深情。
吴奶奶的青春是【奥黛丽·赫本】,朴爷爷的青春是【詹姆斯·迪恩】,哈~~从《熔炉》沉重哀婉的无奈,到《奇怪的她》轻松有趣的温情,黄东赫如此自然脱俗的转变还真是超乎我的预料。有了《丑女大翻身》的胖妞变靓妹的前车之鉴,《奇怪的她》里老妇变少女的故事反而设置得不那么通俗做作,这个必须赞下!
≡ω≡ 很温情的故事,最喜欢这类型的韩片啦~同理还有《计划男》,越多越好嗷呜~以及PD好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