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蒂的道别

Katie Says Goodbye,粉紅色的天空(港)

主演:奥利维亚·库克,玛丽·斯汀伯根,米瑞·伊诺丝,克里斯托弗·阿波特,凯尔·吉克瑞斯特,詹姆斯·贝鲁什,克里斯·劳威尔,内森·科德里,娜塔莎·巴塞特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法国语言:英语年份:2016

 剧照

 剧情介绍

凯蒂的道别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善良纯真少女姬蒂(奥利维亚·库克 饰)在寂寞公路当侍应,也为相熟司机解决性需要,多赚点外快,梦想存够盘缠就去三藩市过新生活,远离酗酒的母亲。有天遇到所爱,以为看到曙光了,只是身处的小镇扯她后腿,转瞬已把她拖到黑暗之中。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老爸驾到圣诞节宿醉3恋人的谎言承欢记合租男女世贸中心先热情地清扫吧!!王子与108煞你是人间理想游龙戏凤Def喜剧果酱25莎士比亚与哈撒韦:私人调查员第三季天使的心跳特别篇:地狱厨房你好,之华黑道家族第二季陷阱独狼格斗场人道我们回家吧阶梯之间凶邻青鬼地中海谁是被害者第一季我的独裁者深潜日我必将离去为情所困画布情缘

 长篇影评

 1 ) 学校心理老师布置写一部电影的观后感,这部电影成为了我的首选

善良纯真的少女凯蒂在荒凉寂寞的小镇的一间餐馆里当着侍应。

为了早日离开这个沉闷的小镇和酗酒的母亲,凯蒂在当侍应的同时也会和相熟的司机解决性需要,多赚点外快,梦想存够盘缠就去旧金山过新的生活。

在她的钱积累越多的同时,她一见钟情了小镇新来的一位修车员工布鲁诺,她自以为是真爱,以为看到了曙光,却没想到一切急转直下,转瞬将她拖入了黑暗之中。

有一天,她被镇上的两位男子强行带到了野外,受到了性侵,而凯蒂却选择了隐瞒。

与此同时,她所以为的真爱居然和自己的母亲发生了关系,坏的事情如同蝴蝶效应接连爆发。

凯蒂的同事萨沙的父亲曾强迫与凯蒂发生关系,这件丑事就在这时被萨沙发现了,萨沙的父亲却将责任推卸与凯蒂身上,说是凯迪勾引的她。

凯蒂崩溃了,她想要逃离这里。

回到家时却发现自己的钱已被母亲拿走和一个男人私奔了。

这不是击溃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萨沙为了报复凯蒂,偷了餐馆里的钱,嫁祸到了凯蒂身上,凯蒂居然承担了这一罪责,离开了餐馆。

至此,她失去了一切,她绝望了,彻底绝望了。

她跪在荒野中哭泣,显得那么渺小。

有人看到这里会说,留给凯蒂的只有自杀,没有人承受的了这般打击。

我想先隐瞒一下凯蒂的最后的选择,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主角一路下来的心路历程。

1.首先,我想分析一下凯蒂为了赚外快和司机们发生关系这一行为。

我想把这一行为归结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

从小到大凯蒂都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母亲同他人的交欢。

性爱这一原本应该充满了尊重和爱意的行为在她的心里就是一个简单的交配动作,赚钱的工具,所以这并不是凯蒂本身的不自爱,而是原生家庭的罪影响了她的性观念,也是影响了她心理健康的一部分,一种错误的性价值观在凯蒂的心里悄然形成。

2.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凯蒂一见钟情并彻底沉沦于布鲁诺这一心理行为。

凯蒂从小缺少父爱这是一个关键。

从小她的心中都有一块空缺,一个高大伟岸的身影,而布鲁诺的出现恰巧弥补了凯蒂心里的这一块空缺,他给了凯蒂一种虚假的安全感,而凯蒂恰巧把这种感觉误解成了真爱。

她自以为得到了自己长久以来渴望的东西,却没看透背后的本质,只是她的幻想罢了。

3.凯蒂为什么要隐瞒自己被强奸的这一事实?

首先,性爱这件事已经被凯蒂物化了,她虽然感觉很难受,却不能准确描述出自己为什么难受,可以说,她没有足够的理由说自己难受。

第二,凯蒂之前已经于其它很多男人发生过关系,这更成为了她告诉别人她被强奸了的阻碍,她觉得别人可能不相信她所说的,或者她觉得她在这时去宣扬自己被强奸了会变成一种“矫情”。

所以她选择了隐瞒。

4.凯蒂为什么“承认”了萨沙的嫁祸?

我觉得此时的萨沙已经存在了一种“自毁倾向”,当身边的一切都在瓦解,她已经无力去挽救什么,她累了,不想再做过多的解释,只能放手让一切毁的彻彻底底。

所以最后的凯蒂自杀了吗?

答案是,没有。

她擦干了眼泪,从荒漠中站了起来,脸上努力挤出了一丝微笑,在公路边上竖起了大拇指,拦下了一辆货车,司机问他要去哪,她笑着说到:“旧金山。

”凯蒂终与她的旧生活道别了。

对啊,她什么都丢了。

但是这无偿不是她重新开始的最好时机。

这部电影给我的感悟就是,当你一无所有,才算拥有了整个世界。

绝望之时不是只代表了结束,也代表了重新开始,重新开始一段新的人生。

绝望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新生。

在今后的人生中,不管我沦落到什么地步,不管生活又多么不堪,我都不会放弃生的希望。

 2 ) 假如“道别”的凯蒂遇上了《蒂凡尼的早餐》中的“赫本” 而《死亡诗社》中的“威廉姆斯”如“德普”《教授》般得了绝症

假如《死亡诗社》中的“威廉姆斯”如“德普”《教授》般得了绝症,而“道别”的凯蒂遇上了《蒂凡尼的早餐》中的“赫本”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一年十一月的评述链接以及相关“电影人”评述豆列(应该需要登录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doulists/all还有香港电影魔鬼辞典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52095448/(电脑页面 可点击“香港电影魔鬼辞典”各条目开头的“李翼的广播”链接 进入比较“人性化”的排版:(倘若《死亡诗社 Dead Poets Society》罗宾·威廉姆斯饰演的英文系基汀Keating教授,身患癌症,从而更“切题”(而不是后半段以一个演戏被父亲反对,从而自杀的学生来“呼应”死亡)的话,整部电影会呈现出什么不同的感觉呢?

但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还得先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何时”发现自己的绝症?

是在进这所刻板学院之前,之中,还是最后?

如果是之前的话,那当然有点太过刻意,除非他有什么原因在隐瞒病情的同时,还接受一个新的教职……如果是之中的话,那他在得病前后,会有为人处事方面的改变吗?

他会变得不再那么“激进”,而更“世俗”,或者说是害怕死亡,甚至是将诗歌仅仅当成一支临时的吗啡?

当然把他的病情放到最后,似乎也不合适,毕竟原片最后很多觉醒的学生站到课桌上,是最为煽情,也最动容的时刻,而此时要是教授激动的因病倒地,就实在是有点过于反高潮了……之所以会如此设想,是因为2019年在美国上映的《教授 The Professor》,由约翰尼·德普饰演的文学教授,恰恰是发现自己得了不治之症,而且是在影片开头,于是不难想象,接下来他的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结合上文对于《死亡诗社》中教授绝症的假设,不免会有这样一个疑问,在德普角色患病之前,也就是“前传”的时间里,他是一个怎么样的教授,丈夫,老公,或朋友呢?

除了他不吸烟之外……似乎也没有太大的特色,除了他是“德普”之外,也就是演员本身的光环,或者之前的角色气质,其实是有点略大于角色本身。

更何况,这片不仅是教授与学生之间的故事,而更是关于男主角和他整个社交圈的电影。

于是《教授》可能不免会让人联想起《美国丽人American Beauty》来,尽管斯派西饰演的男主角并不是死于绝症,但“异曲同工”之处在于,两位男主角在电影一开始都“宣告”自己即将死亡,生命在倒数,只是《美》通过“全知”的旁白,还留了个很大的悬念,而《教》中德普角色最后会如何死去,似乎从来就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当然《教授》与《美国丽人》这两片,男主角在与妻子,女儿之间的关系,似乎也是一样的糟糕与不堪,只是《教》最后还是因为绝症的关系,达到了某种大和解,而《美》是一路讽刺下去,直到最后的结局。

关于《美国丽人》一片,之前还将它与《一一》,以及《人间·小团圆 香港仔》放在一起评述,当然我对于杨德昌《一一》的看法,可能跟“主流”观点有所不同。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3488884/评述题目:如果《人間·小團圓(香港仔) 》是一部臺灣或美國電影:兼談《一一》及《美國麗人American Beauty》其实我个人对于《教授》一片,感觉编导并不需要把他的社交圈子介绍得太过面面俱到。

就侧重跟另一个人之间的关系,比如他班上有一个学生,之前患了绝症,但后来慢慢好了,之前在那过程中,德普的角色一直用文学,诗歌来鼓励TA,却没想到“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教授自己得病了,而且老实说,人都是在劝别人时,表现得最好,最“理想状态”,而一旦轮到自己时,可能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于是教授没准很怕死,绝望,破罐子破摔……而那个由绝症中康复的学生,跟他之间的关系,此时就会显得极为微妙,而不只是教学相长。

其实这就好比一个专门治疗癌症的专家医生,当自己也面临绝症时,可能就比普通人要更有“戏”,同时当他还得面对一个之前的病人,之前被他判断只能活半年,却创造了生存奇迹的那类病人时,就更为微妙……另外,也不妨换种思路,像片中出现过一个紧急联系人,一个有点搞笑的角色,如果是主要讲他跟德普角色之间的故事,可能会比表现丹尼·赫斯顿 Danny Huston饰演的朋友与教授之间的戏份,更为特别一些。

《教授》应该还有另一个片名,《理查德的道别 / Richard Says Goodbye》,毕竟编剧导演韦恩·罗伯茨 Wayne Roberts 2016年的代表作就名为《凯蒂的道别 Katie Says Goodbye》,那是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的大女主电影,同时也不妨看作是对于《Pretty Woman风月俏佳人》那类爱情神/童话,甚至是《律政俏佳人 Legally Blonde》那样的“粉红”女权故事的揭露,与反叛。

女主角凯蒂被身边几乎所有的人伤害着,可能除了她的女老板之外,不过她的伤悲似乎永远只是暂时的,很快她就会展露出标志性的微笑,而这种“坚强”的特质,可能也类似于港片《新不了情》中袁咏仪的角色,虽然后者其实面对的是一种绝症。

当然凯蒂也是有理想的,那就是赚够了钱之后去旧金山生活,但问题是,她赚钱的方式,其实是出卖自己的肉体。

也就是说,这种“原罪”,或者刻薄一点的说法,是她的原始积累,实在是有点难登“大雅之堂”,即使她自始至终是微笑着面对这一切,甚至包括所有人……不过她对于异乡的渴望,就算没有被几乎所有人伤害,可能也只能沦落成一个虚无缥缈的“乌托邦”。

毕竟她在当地的遭遇,跟《狗镇》中妮可·基嫚的角色,并不一致。

没准与《教授》类似,《凯蒂的道别》可能也有一个编导思维上的“盲点”,前者是得病之前的教授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而后者是:如果凯蒂去了旧金山,她会如何生活?

这样的设想,可能会一下子让人联想起那部《蒂凡妮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特别是杜鲁门·卡波特 Truman Capote的原作来,毕竟作者本人认为奥黛丽·赫本离女主角赫莉那种“纯洁的放荡感”实在有点遥远,而适合的人选其实是他的好友玛丽莲·梦露……当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可能刚饰演过梦露的安娜·德·阿玛斯 Ana de Armas更为适合扮演赫利,因为相对于白皙富态的梦露来说,阿玛斯笑得更为天真,也更像凯蒂一样。

刚才提到“盲点”,自我感觉并不是刻意“吹毛求疵”,因为《凯蒂的道别》一片,女主角是被轮番羞辱与伤害,但同时她又是极为坚强的,虽然那份“云淡风轻”的背后,可能是所谓的微笑抑郁症在“作祟”,但我本人更关心的是,支撑女主角内心世界的最后一根支柱,是什么?

当然不是母女情,招待工作,甚至也不是那个她认为一见钟情的男友,而是去三藩市生活的“理想”,虽然这份“理想”放在这个时代的美国,也实在是有点太过一厢情愿,有点太傻太天真……但不管怎么样,只要这份理想还在,她应该还能继续坚持以微笑面对人生……可作为电影编导来说,越是最关键的心理防线,越应该试图去摧毁,从而才有“浴火重生”的可能。

倒不是说非得让她去外面闯荡一番,然后发现那些大城市,其实跟这边没有太过本质的区别,不过是楼多几幢,灯多几盏,路多几条而已……而是不妨设计一个《蒂凡尼的早餐》中赫莉式的角色,她从外面大城市回来,凯蒂遇上了她,于是乎,一个对外面世界有无限憧憬的角色,遇到了一个从外面城市“铩羽而归”,或者“衣锦还乡”的角色,两者之间的糅合与冲突,相信会比她与女老板,或者周围那些男人们,都更有戏剧性些。

当然当凯蒂发现了生活的“真相”后,她会何去何从,是放下不现实的幻想,还是继续坚信自己的“理想”或想象,坚信自己可以和《蒂凡尼的早餐》中赫莉在城市中,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来,从而继续热爱生活,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李翼。

 3 ) 当你一无所有,正是重新开始的好契机

生活要撂倒你,肯定不会给你还手之力。

放倒你的同时,还要狠狠的踢上几脚,你以为这是最糟糕的了,其实现实远比你想的要复杂。

接下来更糟糕的还在等着你。

总结起来一句话,生活可以美好,但是糟糕的生活会更加糟糕。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讲的就是糟糕的生活。

但当主人公觉得生活彻底的糟糕透了的时候,一切好像又是重生一样。

毫无疑问《凯蒂的道别》看上去就是一部让你非常痛苦,同时又充满希望的电影。

本片主要讲述了一个餐厅的女招待坎坷的生活。

主人公凯蒂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去旧金山生活,一次来远离自己酗酒的母亲。

为了这个理想,凯蒂不惜出卖自己的身体来换取一点点的收入,用以供养母亲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一天,凯蒂遇见了镇上新来的修理工,她对他一见钟情,凯蒂认为自己找到了真正可以托付一生的人。

于是,她对于修理工展开了追求,很快,两个人就走到一起了。

修理工听完凯蒂的肺腑之言后,并没有如凯蒂想象的那样欣然接受,凯蒂因此决定,自己今后再也不做皮肉生意了。

但是现实却不总是如意的,某一天,凯蒂在等待修理工的时候,被镇上的其他两个修理工挟持出去侮辱了。

尔后,她的生活彻底的滑落到谷底。

母亲带着自己辛苦积攒的钱跟别人跑了,修理工认为凯蒂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而与她分手,凯蒂被老板误认为偷了钱而辞职。

经历了糟糕透顶的生活的凯蒂,还能站起来吗?

这是一个被失望浸透了的故事,基本上普通人所能面对的所有的绝望都让主人公在片中经历了一遍。

而主人公的身份还是那么特殊,这个本就是弱势群体的孩子,却在自己人生的本应该光明的时刻,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黑暗。

凯蒂只在片中哭过好几次,但是看完本片的人估计会哭的一塌糊涂。

生活是会充满希望的,这是凯蒂一开始的想法,而这个想法也得到了现实的辅助。

凯蒂一开始并没有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因此,即使她沦落风尘,也能保持一颗金子般的心,这一点,她在与卡车司机的交流中得到印证。

两个人都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人,同时都有着金子般的心。

而此时的生活,对于凯蒂来说已经即将达到顶峰,在自己美好的年纪,即将要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又遇见了可以为之倾心的男人,这对于凯蒂来说简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看似一切都会向着美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却没想到这就是凯蒂美好生活的顶峰。

生活好像一直在提醒凯蒂,她之前的行为给自己造就了多少的隐患,而这些隐患,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便要一点点的爆发了。

当你认为生活将要变好的时候,其实可能会更糟糕。

当凯蒂这么认为的时候,她的生活一下子垮了。

母亲挥霍了自己的工资,然后在自己与一个有着家庭的男人交易的时候,被他的女儿们撞破。

等待自己男友的途中被人挟持,尔后,母亲离开,老板不信任等等。

凯蒂的生活一下子从顶峰滑落,而且是彻底的滑落。

对于普通人来说,其中任何一个打击落在自己头上,都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而对于凯蒂来说,这些打击就如同约定好的那样一起过来了。

最终,凯蒂在几十个小时之内变得一无所有。

但如果整个电影让凯蒂在这一刻彻底的跌倒,那本身意义就不大了。

作为一部优秀的故事片,凯蒂毫无疑问,在失去了所有之后,却显得比之前更加的从容。

这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当一个人失去了所有,那么接下来就是她绝地反击的时候了。

她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失去的了,这件糟糕的事情,同时也彻底解放了她的压力。

凯蒂无需再为自己的拥有提心吊胆唯唯诺诺的活着了,对于她而言,接下来的生活,才是一个新的开始。

她没有任何的牵挂了,也没有任何的不安以及后顾之忧。

母亲的离开不正是自己之前想要的结果吗。

而此时她辞职了,虽然是以一个不是很好的方式与自己的老板告别,但可以光明正大的去旧金山追寻自己的梦了,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辞别男友很不舍,但是凯蒂失去的仅仅是一个不能理解自己的人,这不是也不错么。

生活糟糕透顶的时候,千万别放弃,因为你不知道下一刻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奇迹。

凯蒂接受了自己一无所有的生活,但是在下一刻却以无比放松的心情开始了新的生活,这其实也不错。

否极泰来,告别了过去,你才能拥抱更好的未来。

……你好,再见

 4 ) 不懂编剧怎么写的剧本

没教育好是妈妈的错,女主这个人格天真吗?

情节前期是可以吃的下去的,符合逻辑的。

后期从女主上两个修理工的车那里,就是为了让女主男票和她的感情线必须发生点什么,女主不可能啥都不说,当男票被误会打她,当被误会拿了40刀,除了被强迫不准说被强奸了,她为什么不说被误会拿钱?

她没必要帮sara挡刀,当她为了最后的工资。

这编剧怎么想的?

逻辑已经吃不下,就是为了让女主100%天真,女主最善良?

其他人都坏。

但是女主演员的演技是真的可以的。

就是剧情后期是真的吃不下去了。

不能为了气观众才是感同身受… 观众不是傻子

 5 ) 对伤害我们的人说“不”

看完电影《凯蒂的道别》,泪流不止。

影片结尾——凯蒂擦干眼泪,果断地伸出搭车的那个手势,我知道她内心的坚强被唤醒,她要和这一切告别,去开始她的新生活了。

还好,这一切,还不太晚。

1对伤害我们的人说“不”曾听过一个说法: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世上最没有条件、最纯粹的爱。

不管父母是美是丑,有没有钱,孩子都会爱得毫无保留。

在这部电影里,女主角凯蒂的妈妈自私、懒惰、酗酒、滥交,而凯蒂始终无条件地爱着她,一次次地包容甚至是纵容她。

凯蒂的妈妈不工作,每天就是酗酒和与男人上床,生活靠凯蒂在餐厅做服务员养活。

为了攒钱离开,离开妈妈,开始新生活,凯蒂为镇上的男人解决性需要来赚取外快。

妈妈就像一个寄生虫依赖着凯蒂。

妈妈的男朋友要来,凯蒂为她化妆,鼓励她终有一天会遇到一个对的人。

妈妈和镇上的人偷情,凯蒂给男人的孩子买吃的,并送孩子回家。

即使妈妈后来把凯蒂交给她的房租借给他的姘头,凯蒂生气归生气,依旧默默地通过加班补上房租的空缺,而这不是唯一的一次。

当妈妈发现了她攒钱的盒子,她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藏起来,万万想不到妈妈会把她的钱全部偷走,远走高飞。

这个妈妈如此地不堪,可是她始终无条件地爱着她,并相信她会好起来。

当妈妈内疚地跟她说:“我不是一个好妈妈,甚至不是一个好人。

”她安慰她说:“可是你尽力了。

这更重要。

”她总是无条件地原谅她,包容她,只是这样的包容是纵容。

因为后来,妈妈做了更加十恶不赦、不伦的事情——与凯蒂的男友上床。

可凯蒂的反应依旧是默默地忍受,等待男友归来。

然而,纵容他人伤害自己,只会得到更大的伤害。

男友的同事嘲笑地说她妈妈要和她共享男友,也许是出于郁闷的心情,她答应了和男友同事一起去兜兜风,结果被男友同事强暴了。

她没有找任何人算账,一个人默默地承受,可换来的是男友无情的分手。

两个人相处,一个人不停地退让,只会让另一个人越来越得寸进尺。

委曲求全无法得到真正的爱,所以,我们要对伤害我们的人大声地说“不”,且在伤害的第一时间说“不”!

另外,除了说“不”,我们还要做什么呢?

——帮助对方成长。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少有人走的路》每个人都要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时间、情绪、健康等负责。

如果总是无条件地帮助对方承担本应属于他承担的部分,只会不仅害了他/她,甚至可能会伤害我们自己。

人活着,本就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

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才会不断成长,心智才会不断成熟。

所以,对于每个人面临的生命问题,我们可以帮助他解决,但不能代替他解决。

因为帮助他,只是给他搭脚手架,还是他自己解决了问题,依旧能获得心智的成熟。

而如果是代替,那么他也就错失了自己通过解决问题获得心智成熟的机会。

而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无法真正爱我们,可能还会伤害我们。

2如果一件事是坏的,坚决不碰凯蒂第一次和男友闹矛盾,是因为男友知道她会为了钱和别的男人上床。

凯蒂说以前她不觉得这有什么关系,并答应他以后再也不会了。

她真的决定没有再做。

可是就像加入黑社会一样,有一天你想金盆洗手了,可别人会拖着你,逼着你继续。

而且尽管后来和男友和好,可是男友的心里至此种下一个阴霾。

再后来,凯蒂丢掉了她珍视的工作。

原因是同事偷了餐厅40美元,却诬陷是她偷的。

而凯蒂之所以愿意背下这个黑锅,是因为她曾和同事的爸爸上过床,也许在她的内心里觉得这是对同事伤害的一种补偿。

做错事,就要承担后果。

只是有些后果会引发连锁反应,是偿还不尽的。

它就像是种下的一个“因”,你不会知道这个“果”你要偿还到多久。

因此一件事如果开始就知道是坏的,那么就应果断拒绝。

而如果因为无知,已犯下错误,那就立马停止,尽力弥补已造成的后果。

另外,多读书,多向比自己优秀的人学习,扩大眼界,提升认知,减少因无知而犯下的错。

3开始新生活只需要一个决定凯蒂不停地攒钱,是因为她想攒够钱,离开妈妈,开始新生活。

可结果是妈妈把她辛苦攒来的钱全都偷走,和她的姘头远走高飞。

影片的最后,凯蒂一无所有。

辛苦攒来的钱被妈妈偷走,被房东赶出来,被男友分手,被同事栽赃,丢掉工作。

凯蒂放声大哭。

然而,哭了一会儿,凯蒂擦干眼泪,眼神变得坚定起来,果断地向一辆过路车伸出搭车的手势。

这一刻,她也许终于知道:离开这里,其实只需要一个决定。

在生活里,我们也会时常像凯蒂一样陷入无止尽的“等待”中,思维定势地觉得要先怎样怎样,才可以怎样怎样。

可是,也许要怎样怎样,并不一定非要先怎样怎样。

比如,去一个自己想去的地方,总觉得需要攒够多少钱;换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总觉得要有多少资本才能任性;对一个自己爱的人表白,总觉得自己要做到多么优秀才可以等等。

实现想法的方式有很多种。

也许,有时候真的一个决定就可以。

END成长的路上,我们彼此遇见。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周小敏。

作者简介作者:周小敏,心理学硕士,心理咨询师。

专注积极心理学、原生家庭、个人成长和亲密关系领域。

 6 ) 少女和错误的性价值观

最近看过的最让人难过的一部影片。

三颗星给结尾长镜头女主的演技,一颗给男主,一颗给剧情。

故事开始的第一秒就注定是悲剧。

女主价值观受妈妈的影响太大了,跟熟识的司机“兜风”在凯蒂看来只是她获取金钱的一种“方式”,并没有如何可耻,很可惜这样的观念造就出来的连锁反应就是一个从头到脚的悲剧,镇上男人的得寸进尺、和男主造成的无法弥补的隔阂与误会(这里真的心疼男主,是真的在默默爱护着凯蒂,可惜凯蒂的因带来的一次次果对他的影响太大了,最后也因此入狱,而且布鲁诺对凯蒂的感情从初期不愿意心爱被伤害慢慢变成了不愿自己颜面受损)、妈妈带着自己辛苦攒的钱悄悄走掉。

你说凯蒂是个好女孩吗?

我认为是的,她对镇上人的友善,对妈妈一次又一次的容忍,对布鲁诺“纯真”的爱和坦白,对朋友污蔑自己偷钱的包庇(一定程度上也许是为了赎罪吧)。

但是她又“天真”的令人咂舌:几乎和小镇半数的男人睡了觉。

造成这样因果的是凯蒂的妈妈和她因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她并没有觉得这是一件很可耻的事情,在布鲁诺明确提出介意之前她依然还在和别的男人收钱睡觉。

对成年人来说,过于天真并不是一件好事,比如对性的扭曲认知。

我之前认为凯蒂自作自受的成分很大,这场恋爱的开始很大程度都跟她自身的选择有很大关系,因此对她可怜又可恶。

但是后来结尾的长镜头让我突然对凯蒂改观了,想她坚强、好好的,感谢奥利维亚的神演技。

可是后面凯蒂又会怎么样呢?

还是会选择和以前一样的道路吗?

待在从前脱身的泥潭周围,很难不保证沾上污沼之气和再次掉进去,那样悲剧只会一次又一次繁衍。

 7 ) 《凯蒂的道别》:快跑吧,别停下

人们常说:“爱笑的女孩运气总不会差”,似乎一个女孩的脸上总挂着笑容,就一定会有好运眷顾。

但这只是一句美丽的安慰话而已,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一个普通的女孩子脸上总是挂着笑容,那么她只能得到两个评价:要么是“单纯”要么是“傻”,有时候,两个词甚至是同一个意思。

而电影《凯蒂的道别》讲述的就是爱笑的姑娘的故事。

在美国一个乡间小镇,有一个叫凯蒂的姑娘,她是一个脸上总挂着笑容的女侍应,兼职也为附近形形色色的男人解决一下生理问题。

不过她这么做并不是为了用赚来的钱去吸毒或者挥霍,而是要以此来养活自己和自己寄生虫一般的母亲,并且偷偷攒下一笔钱以期能够有一天逃离这里去往旧金山。

然而有一天,当这个善良单纯的姑娘以为自己遇到了一生的挚爱,并想和他一起逃离这里,奔向向往中的旧金山的时候,她身边的一切都开始将她拖进深渊。

可以说,这部电影在一定程度上跟《被嫌弃的松子》有些相似,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努力想要让一切走上正轨的女性却总是阴差阳错的被命运玩弄的样子。

而相较于松子一生的苦难,这部电影仅仅展现了凯蒂在短短几天内所遭遇人生变故,也使得故事的情感更加有冲击力,在一切镜头中,电影明显运用了手持摄像的方法,故意摇晃的镜头更加丰富了角色内心的紧张、无助与绝望。

没有任何刻意的说教和煽情,却让人从中看到了一个女性应该如何独立的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我们曾经不止一次的在美国影视作品中看到这样的故事:一个单纯甜美的女孩,爱上了一个男人,她全心全意的为这个男人付出一切,但后来男人抛弃了女孩,有的女孩坚强的重新面对生活,成为一个独立女性;有的女孩则就此沉沦,生命之火从此熄灭。

可以说,凯蒂的故事其实非常寻常,但在这部电影中又显得那么的不寻常,因为,她是一个“爱笑的女孩”。

从影片的一开始,这部影片就一直在向我们展示着凯蒂的单纯。

她脸上总是保持着笑容,对身边的所有人都温柔相待,努力为梦想攒钱,还要养活自己的寄生虫一般的妈妈,每晚睡觉前都要跟自己从来没见过面的父亲道晚安,虽然她已经是二三十岁的年纪,但活的却像十岁的孩子一样单纯,让我们在看的时候不自觉的就心生出一股怜悯感。

虽然以我们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来说,凯蒂为附近男人提供性服务的行为很“脏”,但她这么做的目的却又让人心生不忍。

作为一个生活在贫穷单亲家庭中的女孩,她并没有成为她母亲那样的废物,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梦,而要实现这个梦,她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在努力工作之余,靠着出卖自己肉体的方式去积累出逃的资本,而且她也一直用自己的单纯善良感染着其他人,甚至就连那些“嫖客”们,大多数也都将她视为自己的“伴侣”,而不是将她视为一个发泄肉欲的工具。

但这一切为逃离现有生活的努力在凯蒂遇到“真爱”的时候,却成了一个巨大的麻烦。

生活就是这样,当你想从你早就习以为常的环境中挣脱时,那些东西会像一张网一样,牢牢的罩住你,不经历痛彻心扉的皮肉撕扯,你便不可能脱离。

单纯的凯蒂最终被她的“真爱”所抛弃,并且遭遇生活对她的连环重拳,人财两空,一无所有。

她所爱的人到头来却给了她最沉重的打击,这对于很多坚强的人来说都难以支撑,但这个单纯可怜的女孩,却在遭受打击之后,又一次站了起来。

这部影片的结尾我十分喜欢,反反复复看了好多遍。

在彻底的一无所有之后,凯蒂走出了餐馆,镜头跟随着她茫然的表情长达半分钟,等走到路边时,无助的凯蒂左右看了看最终跪倒在地,在无声的颤抖中最终爆发出两声撕心裂肺的哭叫。

她所爱的人,她所生活的小镇,所有她熟悉的东西,此时都不再跟她有任何关系。

随后,凯蒂冷静了下来,再一次左右环顾,笑容再一次回到了她的脸上,“OK,here we go”,说完这句话,凯蒂站了起来,她不再流泪,眼神也坚定了起来。

我觉得这是想要表达凯蒂在发现身边所有的人和事抛弃了她的时候,她也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终于不再有任何束缚,可以义无反顾的去旧金山了。

最后,看着背后驶来的卡车,凯蒂笑着伸出了搭便车的手势,看过这部电影的人自然知道“搭便车”这个词对凯蒂意味着什么,但我认为她这次是真的搭上了逃离的便车还不是回到人生的老路上,因为她摘掉了自己衣服上的“凯蒂”的工牌,这意味着她彻底的跟自己的过去告别,一无所有的去拥抱新生活。

这部电影的滤镜自始至终都在营造一种“明媚的忧伤”,虽然一直都是以暖色调为主,但却始终有一种让人绝望的冷酷感,而这也很好的跟本片的内容以及角色命运相契合。

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是想到一首:《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这首歌同这部电影的气质那么的相像,而《凯蒂的道别》这部电影像极了歌里的那句歌词:Seems it never rains in southern CaliforniaSeems I've often heard that kind of talk beforeIt never rains in California, but girl, don't they warn ya?It pours, man, it pours

 8 ) 这部纯良雏妓的片子,绝不能只有200人看过

大热影片《头号玩家》想必大家都看过了。

不知你们是否记住里边的女主奥利维亚·库克??

没错,今天安利的电影,便是这个妹子担任的主角。

长相清纯的她,出演的电影却以恐怖、悬疑题材为主。

她拍摄《死寂亡灵》时,为了电影可以六个月不洗头;为了扮好《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里的绝症女孩,更是剃了个光头。

而在这部影片里,更是扮演了一名纯良雏妓。

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强行用演技弥补了剧情的不足——《凯蒂的道别》

凯蒂年龄虽然幼小,但已经初具人间尤物的姿态了。

她和母亲住在一起,父亲则下落不明。

但她的母亲却不务正业,每天的日常无外乎勾搭男人、酗酒。

生活费、房租等重任,自然落在凯蒂的身上了。

要想日子过得轻松,她只能拼命赚钱。

她在当餐厅服务员的间隙,也做着兼职——帮助小镇上相熟的男子解决性需求。

事实上,除了迫于生计之外,她还有一个隐藏起来的小梦想:攒钱去旧金山开始崭新的生活。

理想很贵,现实却不大美好。

除却房租、生活费后,每月剩下不多的钱,便是从男人们赚来的。

日子就这样平淡的过着,直至有一天,修车厂里来了一个新面孔布鲁诺。

看到他的第一眼,凯蒂便像着了魔一般爱上他了。

于是,她不断练习开场白,鼓起勇气去搭讪布鲁诺。

从这一刻开始,她最珍贵的梦想便成了:和布鲁诺一起去旧金山。

一点点靠近着目标,当凯蒂被心爱的布鲁诺相拥入怀时,她简直幸福极了。

然而,凯蒂并没有成功走到命运的转角处:

布鲁诺听闻了凯蒂的过去。

凯蒂也察觉到布鲁诺情绪上的不悦,她当即表示,自己以后再也不做了。

然而,镇上的男人们,并没有打算放过她——

同事的父亲,一个道貌岸然的老师,强行将凯蒂带到郊外,强迫她与自己发生关系;

和自己关系挺好的小伙伴,心里有所不平衡。

面对种种逼迫和伤害,她尽力遵守当初和男友的诺言,把委屈藏于心。

同事萨沙无意间发现了父亲和凯蒂的丑事,萨沙父亲却将责任推卸于凯蒂身上。

而萨沙则偷拿店里的钱,以此事要挟让凯蒂背锅。

而她的过去,在暴露的那一刻起,便成了布鲁诺心头的一根刺,无法拔去:

你今天又和别人睡觉了吗?

表面上看,这是一部将少女出卖肉体的电影,但更主要的是,它道破了一个底层女性爱生活面前的挣扎。

原生家庭的罪。

从小到大,凯蒂就没见过自己的父亲,每天耳濡目染的都是母亲同他人的交欢。

家庭贫困,她便早早辍学来赚钱养家,甚至于出卖肉体。

在遇到布鲁诺之前,她没觉得这有任何不妥,不过是赚钱的方式罢了。

这是她的成长环境造就的,家庭形状使就。

但偏偏,她对于世间的一切,仍抱有最美好的设想。

尽管她的父亲并未对她的成长带来任何益处,反而压榨她、私吞房租、撩拨她的男友,甚至带着她攒下的钱一走了之。

面对母亲的这一切,她回应的只有一句:你尽力了。

对于男友布鲁诺,她更是不断讨好,面对他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她都隐忍不发。

对于旁人,她少有揣测、不怀敌意,总有笑意盈盈的。

赚来的钱很少用于自己,衣服来来去去都是那么一件工作服。

但是,她的善良迎来的,只有他人满满的恶意。

从前,她幻想的是攒够钱离开小镇,去往自己向往的旧金山,过上新生活。

如今,却什么都丢了。

但是,这无偿是她重新开始的最佳时机。

生活难免经历心酸苦痛,但有些弯路,却不是必经路。

相信很多人在看完后,都会短暂地心疼女主。

但当回归新生活后,又会安慰自己“生活是生活,电影是电影”。

可是,面对伤害时不会说“不”,那么有一天,电影也许不只是电影了。

想看?

关注微信公众号:深夜影荐,回复片名即可观影。

 9 ) 生活可以毁了你,同样可以造就你。

不管外界对她的回应如何,她始终都在做自己,做忠于内心的Katie。

男友布鲁诺最后的放弃,面对亲人、同事的背叛;这一切的来临都没有让她真正放弃。

看完电影会去想换做是自己会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周遭的一切…最后最让我震撼的事同事的背叛,尽管之前那么伤害她,她依然不去计较,而是淡然离开,大哭一场,与过去的一切以眼泪结束,而生活依然会继续,不论生活带给你什么,而我们依然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引人深思。

 10 ) katies说了要再见 - I love you ,life sucks

心里更喜欢片名直译,katie说了要再见,这也是电影唯一s说的中心思想,她说过了要再见,围绕着katie的道别,导演向我们解释了拥有katie这个甜美的名字的主人公是谁,她为何道别,她和谁道别,她最后怎么道别的,及其写实镜头放大了Katie离开。

紧扣住主题,将一个边缘小镇女孩的生活展示给我们看。

电影的基调从始至终就是略带压抑和伤感的,或许是我不耐烦的观影顺序,我是从中间看到最后,又重头再慢慢的看了一遍下来,中程起到结尾可以说是一段恋情短短两天内逐渐崩坏的过程,从天堂到地狱,从满怀期待到失望绝望,奥利维亚结尾无力摊在拂晓中的草地上的场景让我心疼。

当下我突然开始明白,她映照了我的心情,这绝不是为了虐而虐,而知道了结尾让我重新再看前面的美好更加难过。

哭干了一坨纸巾(但也许也并不美好)不知道是不是刻意为之,女主katie,名字甜,制服也很甜,她的一抹粉红,美好,就越显得整部电影背景如沙漠一般荒凉,她的工作,她的妈妈,她的房东,她的同事,她的朋友,她的客人,都紧紧桎梏着互相,可能她原本不明白,渐渐的她又明白,要么活,要么离开,怀揣一丝美好的愿景,她只是定了要去三藩,一点一点攒“小费”,她留有自己的小任性,只选她要服务的对象服务,可能在她看来这更多的象征一个举手之劳而已又能得到报酬,而她又何尝不明白用身体换得的报酬是不好的呢,而什么又是理所应当的呢?

她只有她自己,哪有好坏之分呢?

那些“顺路”的人就是坏的吗?

他们也只是human而已。

而其中有一个常客每次都会对她说,stay sweet 在她和他最后道别的时候他也保持了一贯的礼貌为他高兴为他加油,只在她关上车门后镜头才窥到了一点他的落寞。

除了在最后母亲卷走了她积攒的所有积蓄不知所踪留下一堆烂摊和咒咒骂骂的房东,还是狠狠的羞辱了她的男友,还是她被认识的朋友暴力qiangjian伤害,还是母亲和男友的关系,因为被威胁所被误解,因误解被记恨,因恨而又被冤枉,这些显性的原因之下她做错了什么呢,她渴望的东西却一直在反复伤害她。

她真心喜欢的男人从没有卸下心房真心对待她,如沙砾和岩石一般的男人,从来都只是被动又木然的回答问题,她又怎能真正感化他呢?

承担了罪名后和梅布尔道了别,临走时不忘矫枉许真的没有什么可失去了以后,她又上路了,无暇悲伤,继续前进。

又破灭然后又站起来继续生活。

我并不觉得电影意在向我们传达这是一个悲剧或是被伤害后的坚强起来等等等观点,她只是生动的让我们看到了如自身一样的浩海人烟中的一个小人物的一页而已,而光是说好这句goobye就已经耗费了一个女孩铺垫了这么久的力气,更何况是复杂的人生

 短评

是什么造成凯蒂最后的一无所有?累赘的妈妈?妓女的身份?还是没有底线的善良?

5分钟前
  • 小火柴很旺
  • 还行

建议所有直女给你男朋友放。如果你男朋友觉得太夸张太烂了可以考虑分手,我说真的。

8分钟前
  • Volshebnik
  • 较差

这电影看的挺气人,尤其是气这个女主,

9分钟前
  • 海芋
  • 还行

走出去就好了,想太多没用,在那个环境,只能用恶意揣度每一个人,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12分钟前
  • 免色
  • 还行

佩服凯蒂最后的坚强。

15分钟前
  • Joel
  • 还行

为什么一定要卖身呢

20分钟前
  • maidouexo
  • 还行

当你一无所有,你有的就是一个新生的自己。

24分钟前
  • 文文周
  • 推荐

可怕的是这样的事还在发生。

29分钟前
  • 道上的
  • 力荐

很喜欢这种点到为止的情绪克制,导演和演员都用一种把控度诠释着人物的悲哀和困境。最后凯蒂边走边流泪边笑边竖拇指的镜头真的是看的百感交集。凯蒂不是故意卖淫,只是生活的淫卖了她的情而已。

30分钟前
  • Jonathan
  • 推荐

感覺只拍了一半,情緒剛起來就落幕了

35分钟前
  • 酱油声
  • 还行

告别意味着放下了吗?

40分钟前
  • 鱼罕兔
  • 较差

又不幸又蠢的故事我真的不想看。不幸的人生更需要智慧啊

41分钟前
  • 红烧猪蹄满地跑
  • 还行

太忍了,这么忍怎么忍得下去

45分钟前
  • 不会游泳的鱼
  • 还行

艸 看完贼鸡儿难受

46分钟前
  • erin静
  • 还行

#HKIFF#极致的痛苦后就是涅槃。

47分钟前
  • 竹子
  • 还行

气抖冷

48分钟前
  • 优雅约瑟芬儿
  • 还行

美国小镇底层社会的凯蒂,天真单纯有着卑微梦想的凯蒂,睡遍半个镇的凯蒂,全身心投入却又被侮辱与被伤害的凯蒂,女主的表演无懈可击,问题出在导演和编剧上,故事发展不够自然,高潮太刻意所以太油腻,比不上佛罗里达乐园,可惜了女主,可爱的贫乳妹

53分钟前
  • 天天打豆豆
  • 还行

略比我期待的差一点。导演把故事讲的过于仓促,表面了,让电影显得没那么深刻,不过也正是这种让人来不及加入自己感情的节奏,让故事的残酷感来的更强烈

54分钟前
  • 流浪的条纹喵
  • 还行

挺好的

55分钟前
  • morningshere
  • 推荐

我也很好奇那两个男的为什么被排除在外 男主是bug

60分钟前
  • wonde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