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定义这部电影,喜剧?
爱情?
文艺?
好像都不是,像是回忆里的片段细细碎碎,乱无章节,像是浮光掠影抓不住的飞鸟,喟叹感怀,总之,是不一样的存在。
原著中散文随笔式的记录被搬到荧幕上,略显文艺矫情,但一些场景慢镜头的处理让人感觉很舒服,比如樱花飘落的街头,两只橘子的邂逅。
刘师傅第一次演电影看得出来有些僵硬青涩不自然,但是依旧打动了我,看得出来他身上安东尼的一些影子。
看完之后很想出去走走,看看墨尔本的海边,日本的樱花,拥挤的地铁站,小巷深处的美食……陈奕迅的主题曲《陪你度过漫长岁月》以及范晓萱的《同步》印象很深刻。
文/梦里诗书文艺的基色并不足以弥补电影内在的苍白,未尝有拜读过原著,但就电影言《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除开那异国景色的唯美,只是一部流水账式的东拼西凑,格格不入的旁白与碎片化的爱恋,更只是假以清新文艺壳的平庸狗血。
人物塑造的崩溃是其最为严重的诟病,电影在两个小时的时长中,建立起来的男主安东尼只是一个呆板了无生机的人物形象,而女角上白百何饰演的小樱亦未能为电影增光添彩,散乱的剧情使其整体架构看起来死气沉沉,插上了流转墨尔本与日本乍看国际化的爱情,依旧无法掩盖电影用烂了的多角恋老梗,更使电影在呈现上全然抓不住地气,这种观感体现在电影虽然有着暖心恬静的日常寄想以平实未有大起大落的生活引人入胜,但最终确只是一个虚假的臆想,这源于蓝本的娇作,更是节奏把控的缺位。
文学与艺术的结合在《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中的体现是断层的,文艺从来不是生冷晦涩的代名词,诚然依托海外景色与镜头组织的结合,其在摄影上呈现出了唯美赋有诗意的质感,但对比例如《蓝色大门》《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这样真正以青春为背景,呈现真挚情感的作品有着绝然不同,电影只是流于了那层华丽表象的外衣,虽然也有着关乎青春与爱情的命题,但这一命题亦没有着一个能动人于心故事的填充,细腻的音乐与画面犹如一拳打在棉花上绵软无力,了无内在的冗长,是多么赋有艺术的镜头都无法挽救的,因为它毕竟是一部电影,而不是一个MV式的短片。
无聊枯燥的日常又被娇作了太多不近地气的桥段,如此无文有艺碎片化的电影,使之确实是一部契合《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这一命题的作品,因为它的观感确令人有着足够漫长的冗长岁月。
一个有点顽皮却不失真诚的普通男生讲他最真实的生活摊开在我们的面前。
没有过多的修饰没有太多的技巧有的只是赤裸裸的透明。
都是些生活小细节,但是给人很温馨的感觉,不像很多其他80后作品那么颓。
平平淡淡,但是心静。
甚至还可以看到努力与不屈,没有过多的情情爱爱,没有无病呻吟,是朋友间的小甜蜜,是对生活的浅理解。
在我们的生命里,有很多人会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意想不到的美丽时光,对于那些喜欢安东尼的人或许安东尼就是其中的一个。
看得出导演很用心,有轨电车、烟花大会、樱花雨、阳光草坪、大海海滩·····都是基于电影的美学的基础去考虑了···很喜欢电影的构图,画面用了不少温暖的鹅黄、温馨的粉色和忧郁的蓝色十分清新,场面调度也不错,镜头过渡比较自然,衔接流畅····超级喜欢看刘畅骑着自行车穿梭在墨尔本整洁的街道上的场景,斑斓的阳光、稀疏的树影、简单的男孩,感觉就是我们记忆中时光的样子······安东尼单恋小樱,小樱单恋方杰,小萱单恋安东尼。
他们每个人都默默地陪着自己心爱的人走过人生岁月,经历了人生中各种浪漫,甜蜜,可笑,感人的故事。
但最后每个人都没与心爱的人走到一起。
你的爱情路上有两种情况一般是没有结果的,一种是初恋,另一种是爱你的人追求你的时候·····原著本来就是日记的形式,所以从根源就导致了剧情和逻辑关系的不完整,这是一个小男生成长的故事,有点缓慢无趣,但是值得你静静品味 ·····可能有很多人吐槽这本书不适合拍成电影,那你们觉得什么才适合才拍出电影呢?
看的只是电影本身,而这个电影让我很舒服罢了·····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开场曲加海浪真的太美了,+1记住了广告:西门子自拍神器…父亲说:混乱当中找到自己的系统…所以安东尼去澳洲求学转专业安东尼说:一个人所有的局部都能认出才是真爱…他偏执的认为自己喜欢小樱(白百合),这段话电影共出现了2次,第一次感人,第二次引人思考。
+1在离开大连的时候放了王菲的《人间》配画外音:重要的人怎么可能忘记…而恰恰是不想面对自己的心,这个配乐+1在西餐厅这一组吃饭的慢镜头作用太艺术了…看的我好想去吃鱼子酱配牛排,饿了 前半段故事导演讲了一个厨师的成长,麦当劳那段有点多余-1,剩下的节奏都非常的好。
后半段…感情线升级…没有特别的突出感情线的变化,爱情就来了,记住的只有日本旅游的那段音乐,影片整体的配乐都很喜欢,可能是日本语的后来太熟悉了,电影中听反而不如其他的歌曲,电影结尾处樱花林的渲染非常的漂亮,不说一句话,但把所有人的意思都表达出来了,每一个镜头都是不断错过,无止境遗憾…只差一格就不同步了…记住24格…和樱花掉落的声音…美丽却无声无息…这些交错的镜头印象深刻…记住了:叶散的时候你明白了欢聚,花落的时候你铭记了青春…人生取决于遇见谁…最后安东尼找到了他的鲸鱼,小樱留在了日本去追寻她自己的电影梦片尾彩蛋,周迅做饭真是惊喜,哈哈,看后心情明媚、阳光,我们也应该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应该追逐什么,整体影片及格7分有的,白百合表演越来越成熟了。
小学的时候,幻想自己是一个公主,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初中的时候,纠结喜欢道明寺还是花泽类,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高中的时候,犹豫究竟上清华还是上北大,后来发现,是我想多了;看了这部《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我觉得像当年,我的脑洞至少可以改编成一个3部以上的史诗巨片系列,每部150分钟,就叫《听书钰跟你唠人生的那点破事》。
我很后悔没有在观影之前先看这部电影的简介,因为在豆瓣上,这部电影的剧情介绍明确标注了“讲述了一个男生从20岁到23岁”的生活片断。
所以呢,电影中片段化的故事情节、毫无美感的滤镜叠加转换,以及脸谱化完全没有特点的人物角色都似乎变得可以理解。
因为真实的人生就是这样,有些人出现了又走了,有些故事结束的没有结局……如果你是这么想的,那么恭喜你,这部电影一定能满足你对人生的全部感悟,估计还能在结尾刘畅面朝大海的时候,顺便把灵魂也跟着人家一起升华了。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好打发。
这部电影的主角,安东尼,在20到23岁这些年,去澳洲留学、打工、追求自己的梦想,顺便把他对生活的点滴感悟奉献给了大家。
问题是,这个年龄层能感悟出什么?
关于生命、关于感情、关于梦想、关于人生,原本就是“水过草皮湿”,根本那就撑不起一部电影!
所以就注水喽!
一会儿一个无意义的慢镜头,一会儿一个莫名其妙的大特写。
其中再穿插着叽叽喳喳的配角,奇怪且无意义的群戏场景,生生把一个八分钟就能完成的短片撑到了121分钟!
哦对了,这位安东尼的人生也不是一番风顺,为了让他的生活有那么些波澜,电影还为他设计了一段“求不得”的暗恋,和白百何。
可惜,这段感情除了为电影贡献时长,并没有让人印象深刻的地方。
特别是白百何……这么说吧,白百何简直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定量,也就是说,鉴于她表演的单一方式,她对电影的贡献也是单一的,那么电影是否能成功就完全取决于其他的因素。
比如剧情、比如拍摄手法。
显然这一次,白百何要折了。
当然,你可以说它温馨。
北京这两天雾霾特别严重,我光是看到澳洲的风景,就温馨的一塌糊涂了……但玩意怎么就“治愈”了?
是不是在如今这年头,只要有人把青春经历过的事情拍出来就能起到治愈的效果?
其实在20岁出头的年纪,大家的感悟都差不多,但生活的感悟不是加个滤镜写长诗,是要融进日子里的!
这些细微的感悟,写成心灵鸡汤受众都少了,现在居然拍成电影了!
而且本片中的安东尼同学,这人生过得不要太顺,看他的人生感悟,简直就像个50级的人民币玩家刚打过个小boss,就已经在网上发帖,向一个70级的玩家传授游戏心法了。
咱都开挂成这样了能不能就好好打游戏,别瞎琢磨了?
这大概是,唯一一部不闹心的青春电影。
一开始的时候,都很好奇,为什么周迅选了这部电影《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以下简称《陪安》)作为监制首秀?
后来,更加好奇,为什么选了刘畅作为男主角?
虽然周迅在采访中说过,因为看到书名里面有个陪,觉得好像很温暖的样子,而且也喜欢坐在公交车最后一排最左边的位置上,就选了!
至于选刘师傅演安东尼是因为他腿长。
呃,是不是听起来太任性了?
看过原著的都知道,里面碎碎念般的心情独白是没有故事性可言的,那么,拍什么呢?
纵观国产青春片,可以打架,可以打胎,可以卖腐,可以撕逼,男女主角来场车祸得个绝症啦,反正得见血光,活生生把青春的故事变成一场事故。
那么,《陪安》呢?
有几个渺小却也昂首挺胸走路的年轻人,有衣服给你编好号袜子给你多一双的家人,有心里永远记得老地方的朋友,有后知后觉却也不离不弃的爱情,有傻里傻气想坚持下去的梦想,有不期而遇的甜蜜邂逅,有刻骨铭心如影随形的思念,有不需要想起一直都在身边的陪伴,有不撕心裂肺也万般不舍的告别,有与所爱之人永远也不同步的孤独,还有什么?
还有大连墨尔本东京唯美的城市风光,有毒性很大的特色美食,有各种各样平时听不到的尘世音波,有晴空、樱花和飞鸟,也有大海、暴雨和Alice,还有萌萌哒不二,你还要什么?
说说刘畅的表现吧,其实可能一开始大家都是拒绝的,一个没有演艺经历的新人,也没有庞大的粉丝基础,看采访觉得他羞涩,不会讲话,甚至颜值也不算小鲜肉中最出众的,只有腿长,这样的一个人来担当周迅监制电影的男主角,靠谱吗?
看完电影,这个大高个男生不会扮酷耍帅,也没有豪情壮志,他懵懵懂懂在人群里穿梭来去,目光时而迷离时而清亮,笑起来特别让人舒服,真诚的、傻气的、悲伤的、温暖的,特别治愈。
他的表演还算自然,没有一般青春片为人诟病的那种因为强烈的表现欲望而用力过猛,是日常生活的样子,是隔壁邻居家的大哥哥,是万千众生中的一个,是你我他。
终于知道周监制不是找他来扮演男主角的,是找他来做安东尼的。
其他地方也很多亮点,比如电视画面中宣布告别歌坛的王菲,导演截取的那一段特别走心,王菲的脸简直好看极了!
比如唐艺昕饰演的小萱在告白之后的表情,真是爱一个人低到了尘埃,然而笑中带着泪光,好看又令人心疼,像是尘埃里面开出的花朵。
再说白举纲饰演的家明在大雨中淋湿回来后,喜欢的女孩半带着怒气让他赶紧去冲个澡,他美滋滋又羞答答的回一句好,两个人,一份感情,不需要再多的话语了。
还有插曲啊,周迅的审美和品味完全投射在了音乐上,王菲陈奕迅范晓萱和最爱的《后来》一锅炖,闭着眼睛去听都能感受到这部电影的好。
高圣远作为不要钱的客串在这部电影里面饰演房东太太年轻时的丈夫,戏份很少,却也为这部创可贴式的电影加温不少。
白百何在今年的暑期档大放异彩之后,继续在《陪安》里面奉献了出色的表演。
几个老戏骨自然不必再说,潘虹于荣光卢燕的出演都显出这部戏在选角方面多么走心。
我有两次流泪,一次是看着安东尼的父母很正式的穿着西装坐在电脑前和他视频,另一次是日语版的《后来》响起的时候,一次是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人,另一次是惯性,没办法,思念的时候,什么事都无能为力。
《陪安》作为一部青春电影是完全合格的,虽然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辅助,但用清新温暖的画面记录了一个留学生成长的故事,像日记一样,走进电影院,翻开它,你会看到自己,也会温暖自己。
这部电影是自己一个人坐了6站公交去一个陌生的影院看的。
独乐和众乐其实各有各的好:大片比较容易组团,大伙凑在一起热闹有氛围;可某些带有个人记忆的影片还是独自看更舒服——去看电影,其实是想借个地方和自己说话,叙叙旧,聊聊未来。
《陪》就是一部适合一个人看的电影。
那些关于单恋、关于澳洲的梗,除了自己谁又能懂呢。
这也正是近几年所谓的“青春怀旧”电影大热的原因吧,你会有更多的代入感。
(观点老旧TAT)影片完整度、流畅度还是不错的,作为一本随笔性质、从没有标点就能看出也没啥逻辑的书改编的作品,故事的成功注入是关键。
其实在读原著时,的确能感受到安东尼在思念一个人——动不动就会提到“你”。
我们都知道兔子不二也只是“你”的替代品罢了,“我”希望“你”可以陪着我。
为了把这种“一个人思念一个人”的感觉强化,编剧讲了一个四角恋的故事,triple了这种心绪。
来说说这三段暗恋中我感兴趣的地方吧。
首先是小萱对安东尼。
一个人喜欢上一个喜欢着别人的人。
这其实是很绝望的一件事。
付出爱当然希望得到回报,可惜现实哪有都按希望来呢——你付出的,他根本感受不到——或说他无暇感受。
“好,那你去看电影吧,BYE!
”“开车回去路上小心点。
”句句平淡,但句句拒人千里之外。
对无感的人,我们的确说的都是这些话——看似在客套,在为对方考虑,其实内心是下意识或无意识地在快速撇清关系。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安东尼对小萱。
喜欢一个你认为可能也喜欢你的人。
毕竟是铁了很多年的好友,交流会更频繁一点,被喜欢的人也不会像上述那样爆出冷冷的话。
也别忘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他两的感情故事里包涵了很多意象,栗子,旅行箱,以及那个“一辈子好友”的动作。
我认为剥栗子是“心花怒放”,你说是“心碎”;多年后我还在用那个一模一样的箱子,你换了新的;最后我拥抱你,在你耳边说“还有我”,你却轻轻推开我,要继续做朋友。
正如范晓萱唱的主题曲《同步》一样,我以为和你是同步在走,可惜其实走出了两条平行线。
隐藏的最后才揭示的,小萱对学长。
喜欢的那个人叫你过来,等你来了他又不得不走了。
24格的电影,终究无法和25格的声音匹配。
也不知是哪里走错了。
没有过多着墨的描写,是唯一掺进现实元素的故事。
那句“这是小樱在澳大利亚的男朋友呀……他告诉我的”一语四关:安东尼应该是惊喜的,小樱不好意思一定想马上向学长辩解,学长知道这是自己掩饰感情的借口,不愿被小樱知道,学姐是在像学长强调,其实也是心虚,想极力维持自己的爱情……话有真假,人无对错。
三段故事下来,其实最终讲的是三个人各自单独的故事。
也明白了为什么在先导宣传中周迅一直强调“一个人”的概念。
而这部电影也没有把”一个人“写得那么悲痛,虽然三段单恋都无果,但我欣赏的一点是电影对情绪的控制——哀而不伤——拿捏得刚刚好。
并且现在时是已经释怀,在向前看的积极生活。
祝我们不要在一个人的路上越走越远:)
很多时候,我喜欢装聋作哑,因为这个世界太过巧言善变。
所以,我学会了蹩脚地接受,无奈地适应,而后,伪装成已然坦然面对。
这是大多数人必经的过程,一直以来我都执行得很好,除了知道我还活着,眼神已经不太看得清远方的路。
Antony没有接受这样的安排,在旁人眼里他做了多么贸然又冲动的决定,可他决心把这些愚蠢的流言都弃之脑后了。
Yes!
能看清前方的路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在陌生的城市,这个初来乍到的小伙把工作和学业按照自己的框架安排地井然有序,远方是一条无尽的路,偶尔出现拥堵,也终将在他按下喇叭之后开始畅通。
这是安东尼的选择,这是他留学生涯中勇敢迈出的第一步,从金融到西餐料理。
他说他无法想象自己穿西服打领带的样子,小樱说他带上厨师帽一定会很帅。
要改变,要追寻,你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等待、一点点鼓励、一点点关怀,这些零零碎碎的东西糅合成了你的勇气,然后你可破茧飞行。
电影当然不会只拍到理想这么单调,青春中糅杂着得除了理想,一定还会有爱情。
不堕胎不约架,小萱爱着Antony,Antony爱着小樱,小樱爱着方杰,就像一个永远画不满的圆,平淡却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
出国前吃完散伙饭,大家碰杯告别,隔着一条不长的马路,Antony轻挥手,小樱却看着来路的车,两条平行线,此刻连眼神都没有相交,缘分了了,即使Antony之后不顾一切超小樱的方向飞去。
原来,奋不顾身地喜欢也会令人为难。
原来,频率不同的不止小樱,还有Antony自己。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人来人往人往人来,Antony爱的那个人,那么清晰明艳的笑容,终究还是消失在纷飞的樱花雪里。
故事的最后,Antony看向天空,他在追赶那些隐约回忆的事情,看到了这三年陪伴在旁的朋友和亲人,还有一些离你远去情和爱,是成长的阵痛,是生存的感悟,也是毫不畏惧奔向未来的勇气。
电影说,看烟花是一个很寂寞的姿势。
灯光次第亮起,街道光彩斑斓,天凉了,亲爱的Antony,现在你找到愿意陪你一起吻着凉风仰望烟花的人了吗?
故事很简单,我喜欢简单的故事,因为总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总有频率不对的人嚷嚷着矫情和平淡如水,即使有这么多挑三拣四的声音,故事还是得自己品,电影还是得自己看,庆幸自己独自一人冒着雨去影院坚持看完了这部电影,没有错过。
这部治愈我温暖我感动我的电影,这个傻气倔强又善良的男孩,他的故事未完待续……
需要平静才能看下去的忧伤电影。
人物都显得较为刻意,故事也没有太多打动人心的地方,只有梦呓般的旁白如棉里藏针让你内伤。
前半段励志,后半段伤情,原以为彼此相爱的男女主突然插了个第三者,感情只好作罢,本以为漫长岁月是很长的一个时间段,结果就那么一截不痛不痒的时间,没有高潮,也没有低潮,也有点无病呻吟。
可是就这么淡淡的叙述着其实也不错,算不上啥漫长岁月,只不过是20啷当岁青年三五年间在世界各地的生活遭遇和见闻,小说没看过,电影有种淡淡的感觉,算不上多好,也算不上多坏。
男主虽然表演很尴尬,但看起来不讨厌,蛮舒服,莫名就挺适合安东尼的,果然是作者自己选的男主,不过白百合却总有出戏的超龄感,还不如女二来的可爱,总觉得真是瞎了眼。
整体来说,这部电影虽然叙事差了点,摄影还是可以的,像是个澳洲和日本的风光片,加上陈奕迅那首歌,淡淡的讲着一个人的故事,挺舒服的,这部电影是我即使知道它是个不算电影的电影,而且还有那么多瑕疵,看完内心却出奇的很平静,很舒服,很喜欢。
虽然最后给出了一个开放性结局,但是我个人还是倾向于萱与安东尼happy ever after以下几个细节值得注意:一、萱送给安东尼的香草经过时间的洗礼(当然也还有安东尼的悉心照料)发芽开花二、当旁白说完“我很想念她”时,下一个镜头切换到萱开车送安东尼去海边的场景,或许彼时安东尼心里面的人是樱,但是命运其实已经悄悄为他安排了真命天女三、也是很多影迷认为最具有决定性的证据——最后一幕的小店。
目测应该是萱向安东尼告白的小店,大胆推测萱放弃了悉尼的工作接手了小店,起名Alice,用心经营小店的同时也期待着与安东尼再一次相遇。
最后说说Alice,安东尼和樱各讲过一次Alice的故事,虽然电影开头是安东尼先讲,但是从故事的发展来看应该是樱告诉他的,当然樱最后也没有见过大鲸Alice, 也象征着她梦想的破灭(失去方杰,虽然从一开始樱就宣称读声学专业是她的梦想,但是后面揭晓了她真正的梦想是追随方杰)而安东尼虽然最后也没有见到那只传说中的大鲸,但是他找到了属于他的Alice(做厨师的梦想以及爱他的萱)纵观整部电影,其实萱才是真正和他同频的人,包括萱送他时说的“一点也不觉得(看大鲸)无聊”包括两人互动的其他细节(圣诞节淋雨递毛巾等等)其实也在暗示萱在安东尼的心中已经有了分量只是他自己还没有发现,到了影片最后樱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对于破碎的梦想依然有着执念,也正因如此她才一直没有真正触摸到她的Alice, 而安东尼在痛苦过后选择释怀,最终在命运的指引下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Alice。
以上是我的一点感想,纯属个人观点~最后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祝愿大家都能收获自己的Alice~
看预告的时候就觉得比小说差太多 男主演技台词感觉都不怎样 唐艺昕倒是演的蛮不错 不知道麦麦有没有赞助233 片头男主的围巾和女主的衣服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么
没有高潮的电影。剧情真的就像散文一样,说到哪是哪。刘畅好帅好暖,对唐艺昕黑转路人了。
有些慢镜头喜欢得不行,但剧情终究是矫揉造作不过关;我觉得演员选得挺好,白百何现在演什么角色都挺亲切的,但也正因为这股亲切,什么角色她演起来都一个样子。
很做作地文本,故事性很弱,男主角演技太差,台词太差,旁白令人讨厌。加上没有一个好剧本和好导演,导致电影真的看不下去了,太烂了。
假文艺的直让我恶心 这个男主真是乡土气息满满 连听都听不下去。。
大连人不讲大连话,差评!大连闷子的颜色也不对!哼!
小清新的纯情电影,让人回忆起过往的时光
男主演技减一星,爱情故事减一星,虽然三星但却是看着很舒服的电影,尤其是色调和一些画面的处理很暖。
白开水电影。唐艺昕的表演十分做作
全程都在倒吸冷气,可怕。这台词,这故事,这表演,周公子自己看着不觉得尴尬么…白百何这个年纪了为什么还要演少女!唐艺昕为什么笑起来这么做作!舌尖上的澳大利亚那一段不错,陈奕迅的歌好听,其他灾难。
男主颜太糙,比这更糙的是他的演技。
看了十分钟完全看不下去......两星全给我看过的这本书以及狠狠经历过的那段青春往事.............至于拍的我真想捂脸,念的每句台词都脸僵到不行,分分钟出戏。安东尼明明是个有灵魂的小伙儿啊!
这片儿还可以
看完这部电影好想吃东东!
这演得都是啥啊乱七八糟的,主角的颜没一个能get到
略平庸
原著怎樣不知道,但這些台詞念出來太作了...感覺濾鏡也過重,原聲不錯,最後對錄音筆講的那幾句還是感動了。
不中不外的低级人名,国内国外的青春俗事,学厨师的不饮近水思念远方姑娘,拍电影的难以留住真爱为梦想流浪。。。唱歌时没人听见,难过时没人理睬,追求的爱不同步,孤独的频率却相同。栗子心碎声,樱花掉落声,孤独鲸鱼声,有些东西不会发声,但是真的存在,那是青春内在的独白,勇敢讲出来已经足够精彩。真正喜欢一个人,希望她过的好,希望她的每个梦想都可以实现。。。叶散,你明白相聚,花落,我明白青春。。。两个人,明明可以选择被爱,可非要当备胎,情感独白也很稀碎,松散不成整体。
还是看书好些,有些文字用台词念出来就无比轻浮,更别说那些蹩脚的英文和日语……
择一城终老 有一个城市在等着你还是挺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