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有什么好的?!
吃苦挨累有危险还要冲上去!
但是每个人内心深处可能都向往着英雄。
因为他们正直勇敢善良,他们为了内心的坚持可以赴汤蹈火。
我看到后来“零分”失措焦急痛苦的时候很难过,因为他在这里得到,又在这里失去,这一走一过之后,他要背负很多思念及未来。
终究是生命无常,活着没有错,活着很好,继续做能做的事儿,带着过去和未来。
其实是偶然看到片子,上周排片多一些,可是一直没赶上,这周再看的时候已经只剩倒数三天。
匆匆赶了火车到周边还有排片的影院去看。
两个多小时,引起的思考太多太多。
此类题材拍到这种程度值得鼓励。
太难过了,真的太难过了,是那种难以自持的抽泣。
想到国内的事件,有多惨烈,家人有多撕心裂肺。
他们都还是那么年轻,生命才都刚刚开始有了一点点光亮,就陨灭了。
拍电影讲故事和事实其实都是这样的,一直都是平平淡淡波澜不惊的,可是不知道哪一刻不牢防突然就会发生些什么。
高危的行业对于个人本身对于其家人相关的种种牺牲,都是难以平衡的。
无解。
可能真的就是那句What can I live with, what can I die without吧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也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英雄就能得以慰藉。
R.I.P. 愿所有离开人世的你们在另一个世界有快乐。
勇往直前 (2017)8.32017 / 美国 / 剧情 传记 灾难 / 约瑟夫·科辛斯基 / 乔什·布洛林 迈尔斯·特勒
这个消防队真的是太让人遗憾了,他们真的是美国的英雄,消防队他们面对困难无惧,面对挫折战胜,这才是应该有的消防队的样子,不管怎么样,最后我也想不到,他们居然真的是全部都牺牲了,我以为只是牺牲一部分,这确实让人看到很感动!是2013年发生在亚历桑那的真实山火事件,希望以后真的我们能够警惕山火!
Figure out what you can live with,and what you can die without.影片男主角,“格拉尼特山高手”消防队负责人埃里克·马什陷入最严重的一次家庭和职业冲突时,他的好友兼上司这样对他说。
很难用句同样整齐美好的中文表达出话里的深义,粗译出来大约是“你要搞清楚生活中哪些是需要你接受的,还有哪些是到死时看来一点都不重要的。
”
《勇往直前》根据“格拉尼特山高手”森林消防队的真实事件改编,“On June 30, 2013, 19 Granite Mountain Hotshot firefighters gave their lives protecting the community of Yarnell, Ariz., from a wildfire. ”19名消防员命丧亚利桑那州亚内尔山的森林火灾,这是无需剧透也能轻易知晓的结局。
看海报,宣传方打出了“英雄主义”和“灾难片”两个宣传噱头,让人不免产生影片会太“主旋律”和“伟光正”的担忧,但当走出影厅的时候,我只看到海报上的消防英雄们成为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一个个我们可能会在某天遇到的父亲、儿子、丈夫、朋友或同事。
导演显然没有想把注意力放在那场“戏剧化”的大火上,而是选择把镜头对准那些消防员的工作和家庭。
于是,一幅美国西部小镇的生活图景在观众面前徐徐铺开,我们看到消防队那个一身故事、敬业又暴躁的负责人“老爹”,帅气踏实、蜜汁像保罗沃克+奥兰多布鲁姆的“队长”,嘴欠又爱搞恶作剧的花花公子“小胡子”,曾经的毒瘾青年、一脸“贫血貌”的菜鸟“零分”,还有许多个性格各异的肌肉大叔、爸爸和他们的亲朋好友们。
他们是一群努力从二级队伍升到一级队伍的森林消防员,一群生活在美国西部小城里的糙汉子。
他们开着旧皮卡穿梭在消防现场和家庭之间,会因为女朋友劈腿而一脸沮丧,会因为孩子半夜发烧而跳脚抓狂。
为了消防队的评估和升级,他们认真训练,但也难免要拉关系、拍马屁。
他们中有人在业余生活中组建了乐队——“火焰之王”,可惜表演完全不及自己在火场表现的千分之一,演出水准差到需要倒贴啤酒才能让同事们愿意捧场。
他们是群普通的男人,如果没有那场火,他们会继续普通下去,或许职业比一般人更高危一点,但仅此而已。
他们是那个会跟老婆吵架的胡子大叔,或是那个曾有毒瘾的、在努力学做爸爸的毛头小子,一群像我们一样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
冲进火场,他们却是有名或无名的英雄,是烈火和身后万千居民之间的最后一道防线。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并不是因为他们死在了那场或某场大火里,而是因为每一天的工作中,他们都在以极高的职业素养对待自己的工作,研究和训练与森林大火斗争的经验,每一次森林火起,他们都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的冲上去,直面灾情。
在山顶上看大火中的夜色,这一幕美的令人动容他们一起钻进防火棚的那一刻,尽管早已知道结局,我还是在不住的祈祷着,别死啊,至少别都死去……烈焰像怪兽一样张扬舞爪地覆盖了整个荧幕,一片焦土之上,19个银色防火罩下的身影永远的凝固在那个瞬间。
镜头移回到在体育场等候他们的家人身上时,影厅里零零星星响起了抽泣声。
这不是场能够预料的人祸,这是次大自然无意为之的天灾。
那顿许诺晚上回家来吃的饭,那个约定好明天不见不散的约会,那场一定很烂的乐队演出,都因为这种“无意”而再无可能。
这群平常的西部男人定格在悲情又英勇的那个瞬间,而在那之前,他们早就已是英雄。
敲下这段影评的同时,小区内因为大兴火灾而需要迁出的邻居们还在叮叮当当的搬迁。
他们拉着自己的身家财产,在夜色中佝偻着背一趟趟穿梭。
生活中实在有太多无奈的事,总有些人祸所致的灾难让人心生沮丧,总有些因之而暴露的社会问题让人哑口无言。
被驱逐或者鄙视的为低端,能下令或是永不会被危及的叫高层……但我想,这社会的脊梁,能让这世界不至于崩塌的,永远都是那些踏实生活、认真工作,在任何时刻都勇于承担起自己责任的人。
不管那责任背后是大火燎原,还是一桌文件,不管是救死扶伤的彻夜抢救,还是面对一地垃圾的清扫收敛。
每一个负起责任,不放弃不退缩的人,都是英雄。
Figure out what you can live with,and what you can die without.
最后真人照片出境时全场泪目,没有什么艺术比现实的力量更动人PS:Josh Brolin发挥很稳,这次观影治好了复联3预告里灭霸先生带给我的整整好几天的抑郁……
今年留下极深印象的两部好片:《寻梦环游记》和《勇往直前》。
《勇往直前》改编自美国真实事件,看片前不了解真实事件,按照套路,本以为影片会把大量的篇幅放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救火行动中,过程曲折艰辛。
出人意料的是,影片的大量篇幅用于描绘每一个普通消防队员的生活、性格、家人,也正因如此,最后一场大火中19名消防队员殉职才令人悲恸难忍。
每一位消防队员的生活是这样的普通、平凡,好像就是我们自己的生活。
有人刚刚新买了一双限量版鞋,有人变成新晋奶爸对照顾小宝宝手足无措,有人失恋闷闷不乐,有人因工作和家庭生活失衡而苦恼,有人钟爱音乐拥有自己的乐队即使可能并不专业.....但每一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工作,珍视这弥足珍贵的兄弟情义。
一场大火使这一切戛然而止。
电影中最难忘的一幕是,队长派木脑壳去望风时,木脑壳坐上车扬起了一片沙尘,沙尘模糊了所有其他队员的身影,木脑壳和麦肯锡竖起中指调侃对方,却没想这竟是永别。
木脑壳回到安全地带,急切地期盼着对讲机中的应答,先是断断续续,直至最后无人应答....大火袭来,吞噬了十九条鲜活的生命。
他们是那么地年轻,他们中还有人期盼着再会一见钟情的姑娘,还有人晚上要与家人一起度过晚餐时间,还有人要用音乐来歌唱生活....但一切的可能都变成了静寂的终点。
木脑壳最后执意要进入体育馆,当所有家属看到生还的并非自己家人时,绝望、悲痛、崩溃,所有的情绪再一次达到高峰。
木脑壳无比愧疚,网上说他因此患有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失去一个至亲已经足够痛苦,更何况是19个情同手足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生死兄弟。
电影中有一句台词:Figure out what you can live with,and what you can die without.这似乎回答了生命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人的一生何其短暂,其中的痛苦、不如意人人有之,可是这些都是生活的常态,我们必须明白这些事情只能live with,可是这些不如意真的那么重要吗,在生命即将消失的时候,这一切生命中的炼狱与折磨你还会想起多少,你还会沉浸在这些痛苦中不肯走出来而虚度生命吗?
既然生而为人,请珍惜这仅有的一次体现生命价值的机会。
电影英文名字叫做:Only the brave.据说来自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一句话-only the brave enjoy noble and glorious deaths.只有英勇的人才能享受高尚和光荣的死亡。
而在中国,司马迁也有句人人皆知的古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十九个英雄的生命无疑是重于泰山的,高尚而光荣。
最后,掌声和敬意献给英雄们。
RIP.
消防日推荐这本电影,20个人的团队用生命捍卫家园,用一种很硬核又很轻松的方式展示team的力量。
硬核的是,经验老到的leader判断火情的方式以及团队临危受命、日常训练等一些具体的事情上,能学到不少森林消防知识。
尤其是在申请精英队的过程中,作为首支以地市级消防队申请洲立级别的精英消防队,整个申请流程简单粗暴,但主角保护家园、提高收入以及一点点清高,促成一种纯粹坦率的动机,实在看得令人舒服。
火势无法控制时,竟然能用阻燃材料覆盖全身抵御高温、趴下不动等待火势离开,在外人眼里(他们自己内心也懂)无疑是用一种体面的方式离开。
片中还很巧妙地制造了一个反派——空军救援对,坐享其成但一事无成,业余地要命。
轻松的是在家庭、团员之间的关系处理。
在特殊工种的工作和家庭关系都讲烂的当下,主角和妻子的关系一点都不苦情,两人心照不宣且时不时自嘲一下当下处境,即使是争吵,导火索也是和情节推动有关(也可能是Miles Teller那会儿邻家又乖张,不自觉地唤醒姐姐们的母性),睡一觉就过去了,这种苦中作乐又不断寻找新方向的态度实在令人会心一笑。
还有一些类似大男人和小baby相处的爆笑情节,编剧对观众的喜好真的很懂。
20个人像出生入死的兄弟一样,一边互相伤害一边共同进退,这种情谊在割裂的世界中更加弥足珍贵。
我们对这些年轻生命被吞噬而感到惋惜,很大一部分是怀念他们肝胆相照、亲密无间的关系也随着火势消散如烟。
主角梦境中火熊的寓意大概是,他本属于森林,本该与森林共患难,即便如此,他和火之间依然有一种剪不断的联结,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每当主角站在高处判断风向时,镜头给到他孤独的背影,脚下只有树冠构成的天际线映衬着蓝绿交织的空旷画卷,给人一种曲高和寡之感。
这也能够解释为何只有他能坚持到这个年纪,而没有像布兰登一样到了适时年纪全身而退,遗憾的是这场悲剧过后布兰登没有延续leader的遗志,这不禁让人唏嘘,大家和小家,或许本身就是一对反义词。
电影改编自9·11后消防员伤亡最惨重的真实事件——2013 年亚利桑那大火灾。
2013年6月28日,亚利桑那州亚内尔山爆发森林火灾,涉及数百万平方米。
亚利桑那州政府出动250名消防员赶到现场灭火,并安排直升机进行空中洒水作业以配合扑救。
19名来自“格拉尼特山高手队”的消防员在救火过程中没有留下足够安全空间,被林火吞没,英勇牺牲。
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份声明中称这些消防员为“英雄”。
据说,这也是至少30年来致死消防员最多的林火。
电影中,埃里克(乔什·布洛林 饰)就是这支消防队的队长,他亲手组建了这支消防队。
电影讲述的是这群新手在队长的带领下,逐渐走向成熟的故事。
整部电影没有明确的主线,展现的元素很多,有消防队救火的桥段,也有消防队身为普通人的生活,使得电影看起来不像是主旋律电影,更像是写实的纪录片或传记片。
使得电影更真实,也使得角色的人物形象更加立体。
比如埃里克身为队长,他性格偏激,他永远都相信自己,不愿听从他人意见。
他热爱工作,中了工作的“毒瘾”,他有当领导的能力,但也因此不善于人际交往,并且不够重视家庭。
他的消防队想要成为先锋队,就必须参加考核。
而考核的内容就是实战,扑灭森林大火。
考核的过程中,拥有40年救火经验的考核人对埃里克提供了建议,埃里克却固执己见,要和考核人对着干。
事后,埃里克觉得他做了正确的决定,他说如果再让他选择一次他还是会这么做。
但他明白,由于顶撞了考核人,他的消防队可能无法成为先锋队了。
然而考核人虽然觉得埃里克目中无人,但被这支消防队的实力所征服,所以依然让他们通过了考核。
看来,并不是所有的考官都喜欢阿谀奉承、行贿受赂,正所谓“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有时候真心也是可以打动人的。
正如《勇往直前》这部电影,没有套路,没有煽情,而是靠诚意感动观众。
埃里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自己的信仰和原则,他不会委曲求全去取悦他人,这在工作上是优点,因为这样的性格注定他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他只干实事不讲废话,只做正事不做表面工夫。
但在家庭上,这就成了缺点。
他太在乎工作,而忽略了妻子。
他最初和妻子在一起的时候,就坚持不要孩子,六年过去了同样不愿考虑生儿育女的问题,甚至显得有点自私。
以至于妻子逼迫自己成为一名女强人,尽量不依赖丈夫,甚至出了车祸都不告诉他。
正是因为埃里克有人性的弱点,才显得是一个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人物,显得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看起来就像是我们身边的人。
毕竟没有人是完美的,如果不违规、不犯错、没有缺点就是机器人了。
布兰登的性格和埃里克有所不同,他试图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把握平衡。
他原本是一名瘾君子,一个小混混,一个偷窃犯,前女友不喜欢他,甚至亲生母亲都觉得丢脸。
但他还心存一丝善念,他想做一名好男人,在发现前女友意外怀孕后,他想都不想就提出要负责。
前女友或许是觉得他没有诚意,或许是嫌弃他,说自己可以照顾孩子,叫布兰登离她远一点。
布兰登为了证明他不是光说不练,同时也是为了能体面地和女儿一起生活,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消防队,纵然身体素质不佳也要硬着头皮坚持下来。
他坚韧不拔的精神也使他顺利成为消防员,为扑灭火灾作出重大贡献,通过实际行动感动了前女友,也终于得以与女儿见面。
见到女儿的那一刻,这个糙汉子竟然当场激动得哭了出来,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都没有白费,同时也感受到了当父亲的体验。
此前埃里克问他为什么想当消防员的时候,布兰登说:“我有女儿了,我想给她我从未拥有的东西。
”这种东西,就是责任。
布兰登证明自己并非是纸上谈兵,而是言出必行。
后来,母亲开始担心布兰登的生命安全,叫他换个不那么危险的工作,使他陷入了复杂的思想斗争。
布兰登终究不是埃里克,他无法放下家人。
他从小没有父亲陪伴,从小缺乏父爱,他不能让女儿和自己一样没有父亲。
有趣的是,布兰登和埃里克交换意见的过程中,他们都认真倾听了对方的想法,埃里克明白了家庭的重要性,布兰登则是更坚定了救人于水火的决心,决定继续舍己救人。
布兰登的想法让埃里克感触颇深,埃里克从中意识到自己亏欠妻子太多,决定明年就辞去队长的职务,但他已经无法挽回妻子六年的青春。
有些道理,我们年轻的时候不懂得,而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经不再年轻。
埃里克更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走,就是永别。
他终究是明白了家庭更重要,但他知道得太晚,已经无法弥补身为人夫的责任和义务。
而从埃里克的经历中,或许布兰登也能学习到珍惜家人要趁早、不要等失去才追悔莫及的道理。
麦克是消防员中的老手,也拥有音乐的天赋,组建了自己的乐队。
他口无遮拦,为人傲气,他说布兰登是“笨兰登”,是“菜鸟”,甚至言语轻薄布兰登的爱人。
他喜欢开玩笑,喜欢捉弄他人,尽管很多时候都不合时宜,会伤害到对方,但他的本性不坏,否则也不会来当消防员。
在他无家可归的时候,布兰登对他伸出援手,他俩也终于冰释前嫌,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后来,麦克把家具的边角包裹起来,防止婴儿受伤,还在布兰登住院的时候陪伴在侧,都足以说明这位直男也有温柔的一面。
他爱上了布兰登的护士,但他们并没有喜结连理。
电影里没有类似“你等我回来娶你为妻”的狗血台词,也没有营造旷世绝恋,甚至直到麦克牺牲,护士可能都不知道麦克爱着自己。
真实的英雄就是这样,他无法预料自己什么时候会牺牲,自然也无法及时向女神表达爱慕之心。
《勇往直前》是一部英雄主义的电影,但是风格非常写实。
刻意牺牲、强行煽情、轰轰烈烈的爱情、以一敌百的开挂等等元素在这部电影中是不存在的。
根据以往观看英雄主义电影的经验,我本以为麦克会和护士上演一出生离死别的苦情戏,本以为消防员会在烈火中痛苦嘶吼,本以为埃里克会为了拯救同伴牺牲自己,本以为布兰登会开着飞机去解救队友……然而这些桥段通通都没有,他们上一秒还侃侃而谈,下一秒就烧成灰烬。
(也不排除有些片段被删减的可能)火灾中的19位消防员全军覆没,无一生还,唯有火灾外的布兰登侥幸存活。
布兰登除了疯狂地捶打汽车桌椅,什么也做不了,因为他不是特工,也没有特异功能。
表面上他们死得并不悲壮,并不伟大,甚至显得卑微,但内核却无比感人,让人热泪盈眶。
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生命在熊熊烈火面前就像鸡蛋一般脆弱,纵然有防火罩也无济于事。
他们没有金刚不坏之身,也没有超能力,面对火灾必死无疑。
这样拍不仅仅是为了尊重真实事件,更是为了去掉那些花哨的套路,还原电影原始之美。
煽情的电影太多了,眼泪太廉价,这种不动声色的叙述更加难能可贵。
我一开始并不理解他们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抢救火灾,为什么要让家人承担失去自己的风险。
但看到这里我明白了,即便是他们不做消防员,也会有别人做消防员。
即便是他们不牺牲,也会有别人牺牲,但他们宁愿牺牲的人是自己。
他们不愿苟且偷生,他们就是要从事如此高危的职业,不惜牺牲自己拯救更多的生命。
他们牺牲了一个家庭,却拯救了成百上千个家庭。
他们在决定成为消防员的那一刻,心中就已经做出了选择:我的生命不属于自己,不属于家人,而是属于广大人民。
正如布兰登所说:“我不再因为侥幸存活而生怀愧疚,而是因结实这群好兄弟而倍感荣幸。
你们都知道,他们是英雄。
”看到片尾字幕显示保卫过数百公顷的国家土地,保护过无数的家庭,挽救过美国各地的人民,看到片尾展示的故事原型人物,纵然是再粗犷的硬汉也必然哭得稀里哗啦。
面对这群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人们,我想说:你们是英雄!
面对这样一部克制、写实的电影,我想说:这才是英雄主义电影!
没有苦大仇深,正是这些真实且日常的细节,让我们迅速认同这群人——这群后来被称为英雄的普通人。
一如本片编剧肯·诺兰所说:“他们斗志昂扬,不屈不挠,但同时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也会疲惫,会恐惧,也会互相开玩笑。
”导演甚至选择了去戏剧化的方法处理那场真正的灾难。
他们躺在岩石上调笑着彼此,就像过去出任务一样。
但我们依旧会为他们的逝去感到心碎。
他们不再是报纸上报道的为保护人民殉职的英雄消防员,而是如你我一般的平凡人,就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
他们的平均年龄是27岁,最年轻的,只有21岁。
反正邻座的那个女孩是哭着问我借纸巾的,我哭着告诉她我自己用完了。
《勇往直前》也许只会让你哭一次,但是这一次的力量可能胜过千千万万次的刻意煽情。
cr阿德
排片少 上座率也不乐观 但不影响这是部非常棒的片子一个人去看的 影院里只有我和另外两个人 全程很安静 导致我几欲泪目又硬生生咽下了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 很能理解队长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 他是怕一旦有了羁绊 而这份感情并不是他靠理智能够去平衡的 所以不如选择没有 倒也不用去顾虑些什么 他责怪Brendan 又何尝不是在坚定自己的信念 Amanda说得没错 这是种瘾 比嗑药还来得猛烈而持久 这样的责任一旦肩负起来就无法放下了他说自己就像那头浑身浴火却又不断奔跑的熊 其实说的时候我也没有画面感 直到最后在火势无法控制的时候 镜头忽地切到了那头熊 我愣在当场了 就好像被击中了一样 说不清是恐惧 震撼还是敬佩都说消防员的身影是最美的逆行 而要做到像这样奋不顾身 需要的又怎么会只有勇气 和时间与大自然的赛跑 不是之于人类所能控制的 英雄之所以是英雄 因为他们日常所做的 都是容错率几乎为零的生死搏斗啊 他们的死去 不仅仅是壮烈 辉煌能够形容和承载的R.I.P
为什么看到后来我会忍不住哭,忍不住难过呢?
我觉得这不是因为后面的哪一幕很感人我是因为整件事儿,整个这个关于“死亡”的事儿特别的难过、不忍、以及遗憾
人们对于死亡都是恐惧以及敬畏的如果一个人可以不顾生死的去做一件事儿,那么他不是莽夫就是勇士我想正常人都是不愿意平白无故的去死的我很敬畏一些职业一些工作人员,比如这部电影里的消防员他们的工作性质导致他们会处在前线,会遭遇危险但是与之相对的,会带给更多人和平安定的生活他们是自豪的,这份自豪可以让他们更坚定更无畏意外总不是人们所希望的我看着他们成长,看着他们欢闹,看着他们像普通人一样,但是突然有一天,这平静被打破,水火无情,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你们说,是活着容易还是死了容易呢?
我心疼“零分”这就好像,我陪你长大,给你吃穿,供你玩乐,让你体会人生温暖不过有一天,突然我把这些都收回了,我不给你了你难过么我觉得可怕的不是一无所有,可怕的是曾经拥有我心疼他,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但是一夕之间分崩离析我心疼他,还要内疚只有自己活着这件事儿活着本该是美好的不过,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总是会找到新的寄托,带着对往故人的思念我只希望对于英雄不要来的太惨烈这殊荣的背后可能是很多人说不出口的痛如果英雄和死亡挂钩我宁愿这世上没有这样的英雄
说不感动的人,大概是不习惯他们又不是为国牺牲,并且两个多小时就没提一句爱国,没有在山火里的痛苦嘶吼,没有漫长篇幅的“生离死别”。Figure out what you can live with, and what you can die without,没什么好惧怕的,其实大家都知道灭火罩没多大用处。这种电影还能删7min?我是错过了Jennifer Connelly的XX吗?
剧情其实很流水账,感动人的是这个真实事件本身,Jeff Bridges真的是毁容级演技。
有剧透。看得热泪盈眶,拍摄引导情绪的手法真心强 也可能是真实事件改编的原因 以至看到最后队员介绍那里是锥心的难过。前一个半小时零零碎碎地交替描述着救火和救火员生活 我觉得这是与商业片的分水岭 它直观地告诉了观众这些英雄其实也是和我们普通人无异 接地气之余让结局的悲壮之情更加浓厚。说实在的我没记得住几个人的脸 不过主旋律的电影真拍得好了 我们才领会到 英雄从来都不应该是一两个人。另外 十几个人的牺牲已经是911之后最多的了 不得不感叹美国在安保问题上真是个优秀。最后 向所有无论外国还是我国的用自己生命保障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走在第一线的英雄们致敬。
1、三星半,悲壮,中规中矩的好莱坞主旋律;2、前几次火灾都是为人物情感、团队关系服务,有惊无险,最后一次火灾才是考验;3、我是真以为他们套上袋子之后还能活,没想到真死了…蛮sad的。
3.5 电影工业化大国才能拍出的沉稳之作。男性群戏,双男主老带少,完全就是今年的《狂怒》,还不像后者那么抗日神剧。冷静之中的悲壮,结尾体育馆一场戏写得太棒了!
What a shame. Such a promising story. And the movie was... too long and so boring.
2017年12月10日16:35於美嘉中關村5號廳。
前面铺垫得太多,几场灭火的戏看得有点审美疲劳了,然后突然结局,虽然很克制,但情绪上渲染几乎没有过度,强制跌落谷底,有点吃不消。不管怎样,这类主旋律故事这样的英雄,让人肃然起敬。
水火无情,消防队遭遇事故,团灭。这是篇让人唏嘘痛心的新闻报道,也是个BBC式的纪录片题材,但作为一部电影剧本就过于单薄了,感觉实在没有太多内容可拍,得写实,但电影毕竟是需要张力和戏剧冲突的。这电影打分的人不多也因为这个:低了不尊重死者,因为题材就飙高分又有失公允。又是一部高分囧片
千万不要错过的主旋律好片,哭得无节制;前半部的个人信息汇拢收集平稳克制,后半程的心理纠结与漫山火焰交织,渐次铺就团队与个体各自的成长历程,挣脱出仅打造职业精神的模子,家庭与情感的羁绊为这份可歌可泣的职业投注厚重感;如凤凰涅槃,如高歌于空,燃烧的奔腾的熊堪称高光时刻。
在电影院哭成瓜皮人
7.0/10 分。作为电影,感觉过于平淡了。。。现实不是电影,那真的是危机突然而来,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电影里对老婆说回去吃晚饭的,最后一次工作的,99% 是要挂了。。。詹妮弗·康纳利,瘦成骨头了,看的时候老觉得好熟悉,《美国往事》里的小美人儿呀。。。
漫长的铺垫,只为最后将真相展现出来,19人全部丧生,然后戛然而止,让观者的悲伤之情无处安放。我们都忘了,山林大火可以多么汹涌,在旁观的时候,月色天空映照下,火光是多么美。全员演技在线,真实打动人。主旋律影片可以这么拍。
其实应该引进看看,山火多可怕。写在30名消防队员牺牲在扑灭山火的时候
就感觉很业余,也就最后半个小时能看,前面叽里呱啦一大堆家庭琐事,不过这火的速度真的有这么快吗。
流水账
这是一部缺乏节奏感的电影。
为什么这么高评分,中国片的几部消防片我觉得比这好多了啊。这部废话也太多了,中规中矩的讲这是部失败的烂片4分比较合适,现在都打到多高了,中国都这么强大了还跪舔外国,真tmd崇洋媚外
真实事件改编,可发挥余地非常低。或许主旋律拍成大制作就不是很合适。突然出现一段中年危机真是吓到我了。
「当大火烧过的时候,你会觉得像有一百辆火车从你身上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