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部电影,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说感人,另外百分之九我没看见。
不是我的菜!
我只能这样说,昨天在看的时候,觉得整个剧情拖的慢死,演员不知道是不是本土演技,让我有点难以接受 。
韩国人演什么都是夸张到一个套子里,他们则是生硬到一个板子上。
可能是我这个人接受能力太浅薄了。
我在想,这个故事如果不是真人真事的改编,我会不会加一些感情进去。
因为今天在回想的时候,居然把拖沓的地方都忽视了,就像一只霸王龙在天上高速飞行,经过一晚上的行程,身上的肉都飞掉了,仅仅是一个骨架在飞,而我则仰着头留着口水觉得好壮观啊!
如果只是一个故事,那就太煽情了,我知道有这样的人,但是我还没遇见活听说,看见的都不见得是真的,这没见过的我也没法相信。
那我为什么不能就把它当个电影来看呢?
那好吧,还是那句话:这不是我的菜!
在我意识里,老师似乎就是一个这样的人,充满了对学生的爱。
可是现实生活中,我却一点都不想联想起来。
我们的生活条件要比他们好很多很多,有的能力也更大,可是却做了些什么?
班上的“坏孩子”们,除了批评指责或者干脆冷漠到置之不顾以外,还做了些什么呢?
耐心的教导几次后发现,没有效果,然后干脆就放弃。
当然,不乏很多好的老师,他们想帮助你,指引你,可是却不透彻,尽心不尽力。
孩子是一群弱势群体,他们就是无知的,有的时候分不清好与坏,这不是他们的错,反而他们是最需要帮助的。
很羡慕片中的孩子们,有一个这么好的老师。
我想,应该是此生无憾的。
谁没有曾经年少,谁没有在年少时犯错,当我们在年少时犯错时往往得到是老师和家长的打骂,周围人的不理解,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直到不可收拾。
而在《我的老师》中,这位老师用他的爱,他的关心,拯救可7个曾经吸毒的孩子,用他的爱去关心他们,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心,让他们感觉到温暖,让他们知道没有被放弃,前途依然是光明了,这7个孩子是幸运的,能遇到这样的好老师,当7个孩子用几天节省下来的饭钱为老师买了生日蛋糕,唱起了”Happy birthday“时,从老师眼里看到了感动和欣慰,老师的付出没有白费,最后的那句”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是多么的平实,但就是这句话衬托出老师的伟大,一个好的老师不仅仅是教授他们知识,更重要的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要去关爱学生。
如果我们都有这样的老师,这个社会将会有多么的美好,我们年少时将会有多好的回忆。
很多时候看一部电影是因为它的海报,这部亦如此。
七个一字排开站在讲台下的少年,我想知道他们的故事……他们吸毒,戒毒,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父母绝望,朋友远离,只有老师一直陪伴,信任。
如果是你遇到这七个少年,你会扮演他们身边的谁?
朋友?
父母?
老师?
无法否认,我必定不是老师,我只是那群朋友中的一个,因为我也会害怕,失望。
可哪怕纵然有千百万个理由,这样自我放纵与堕落都是不该的。
电影结束了,片尾曲想起。
很久没有这么喜欢过一部电影的片尾曲,直到现在这首歌都还存在电脑里。
每一次重听时都会浮现老师那一瞥转头的微笑。
这笑里有欣慰,释然,轻松,也许更多的是祝福吧!
一直很庆幸这是个真实故事,因为在这个故事里那七个迷途少年终又回到了这个不够完美,但值得我们努力,珍惜的真实世界。
当我们一次次追问自己为什么没有遇到这样的好老师时,其实更值得我们在意的是:我们为什么不做个这样的老师呢?
从我做起,哪怕只能做到他的百分之一甚至微小到千分之一……
结尾好一句简简单单的“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 这样一个称谓,这样一个伟大的称谓又有多少人能够配得上呢?
我庆幸我从小到大的班主任不说能够做得像这位老师一样,但至少是善良的,不会去伤害一个纯洁善良的孩子的心,给予孩子们改正错误的机会。
实际上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犯的错误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如此恶毒,他们的错误实际上都是大人,学校,社会所造成引起的,当他们犯错误时,反倒是我们应该认真反省。
影片中这7个孩子,长大后虽然说没能够给社会做出多伟大的贡献,但至少没有给这个社会造成危害,造成负担,能够靠自己的双手去养活自己,养活自己的家人,能够有机会享受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就是这位老师给予他们最大的财富,给了他们活在这个社会上的机会。
在这里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初中班主任老师,我初中是在远离家人千里之外的地方读的,没有父母在身边,她就像是我们这些外地孩子的母亲一样,每逢过节她没有跟家人一起,而是跑到学校里跟我们一起过,让我们感到了家的温暖,让我们感到还有人在关心我们,没有被遗忘,我们都像她的孩子一样。
可是现在这样的好老师太少,整个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逐渐的向学校侵袭,在腐蚀着我们的老师,在改变着我们下一代的人生导师。
这部电影应该是写实描写乡村教师教书育人的一种精神,一种品德,一种追求,正基于此,所描绘的故事中,老师的关心与真情多于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能够把这几个学生教育好,偶然性很大,只能理解为其用真情与关爱,感化了周围的人,感化了他的学生。
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部关于教育方法,浪子回头思考的电影,更像一部歌颂无私育人,宣扬高尚师德的电影。
由于这种原因,电影给我们思考和探索的空间就比较少,没有感悟,最多只是感动而已。
还有就是里面的坏学生,导演似乎是懒于区别各个学生的性格和特点,都是清一色的家庭困难,内心向上,外界影响,而且非常反常地,都比较听话,比较能接受老师的教育,叛逆的程度也相似,只不过是行为上的叛逆,实在觉得内心深处都是好孩子。
现实中的坏孩子,估计要比影片中描写的复杂地很多,有着自己一套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蔑视主流的思想,排斥老师,特别是想影片中那样老好人似的说教方式。
要想教育那样的学生,首先要了解他们的世界,攻心为上,单单如此谆谆教导的教育,能有多少成功?
总的来说,还是一部一般的电影,平淡,感人。
当一个灵魂孤独的时候,很容易沉入消极的深渊。
拯救他的唯一办法就是爱,爱使他感受到温暖,从而对自己有了信心,于是他才能有力量更积极地面对一切。
作为拯救者角色的老师和家长要铭记,一定要无条件地信任孩子。
孩子定不会让人失望。
或者....从片名上来理解这部影片的用意吧...那七名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堕落...我不知道是为什么...这让我一次次的希望剧情能够放弃挽救他们.....一次次的鄙夷他们.一次次的难道....导演就是要给观众制造出这样的..无以复加的观点才来一次致命的反击....这样巨大的反差就像制造悲剧的效果一样有了强烈的情感 表达...
吸毒是个只有在警告宣传片上看过的字眼,对于像我这样“正直”生长的孩子来说,仿佛是一种遥不可及的东西。
在看电影之前,我的认知中,吸毒者可以说和人渣是划等号的,可是电影中的吸毒者却是几个年少的高中生,他们吸毒的原因也着实另外意外,居然是那无处安放的青春。
年少的心灵是美丽而脆弱的,年少的孩子甚至会比成年人去思考更多有关生活的话题,他们能够敏感的捕捉到母亲微笑之下疲惫的眼神,父亲话语之间的失落,朋友嬉笑之后的落寞。
不论生活在富裕或是贫穷,和睦或是破碎家庭里的孩子们青春的触角一样的敏感。
他看到母亲独自支撑家庭的艰难,用年少的身躯日夜打工仍旧赶不走生活的厄运;他厌恶嗜酒如命的父亲,却不明白为什么母亲不愿意和她一起逃离;他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和优秀的成绩,却因总是不能满足父亲的虚荣心而自卑;他无父无母,游离在社会的边缘,学校似乎是他唯一和世界的联系;他对生活没有不满,平静而美满,所以想要追求更加刺激。。。。。。
每一个孩子都有对生活的困惑,而他们往往无力去改变,这样无力而渴盼改变的心情会让人有一种想要窒息的感觉,逃吧!!
离不开现实只能沉醉在短暂的幻象中。
所以的人都以为孩子只是孩子,没有思考生命的能力,却没有料到原来每一个孩子都想挣脱命运的束缚,这无处安放的青春需要的不过是一个倾听者,像老师那样愿意去相信青春的能量,愿意给予正面的力量而不仅仅是敷衍与漠视。
这不是一部讴歌教师伟大的电影,片尾一个村民问老师,不知道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老师只是很平静的说,因为我是他们的老师。
老师只是尽到了自己的本分,而所有去感慨老师伟大的人是否应该去反省,请恕我不怀好意的揣测,之所以会感到惊讶的人也许正是那些粗糙地活着的人,早就已经没有了倾听生命的能力,遗失了青春年少的感悟力,如果有人反驳在生存就已经困难的情况下,这样的要求是否太过分,我无法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我从未因为肚子的问题皱过眉头,没有体验的人是没有发言权,只能说保留一份对生命个体的关注不需要花费金钱,不需要耗费体力,只要打开心灵雷达的按钮,也许只是这样就可以以成年人的成熟去包容青春困兽一般的痛苦与烦恼。
讲述一个老师帮助七个吸毒的学生戒毒的故事,暖暖的师生情,这种题材看过很多,这部片比较特别的是讲述他们走入吸毒这条道路的故事,青春期真的是一个非常容易犯错误的年纪。
这时候的他们做事情都是靠着一时的热情与冲动的,对现状不满,想要独立自主,可是能力又不够条件不允许,于是乎就有这个时期的叛逆,似乎对所有的东西都不满,这种不满总是需要一个渠道去发泄的。
似乎我的青春期很平稳地就过去了,现在回想也未免有些许遗憾啊。
无论怎样,继续寻找自己,那个最真的自己。
不理世俗的眼光,不屑现实的羁绊。
老套无新意
我泪点变高了么 没怎么哭 倒是觉得WAN很帅~
豆瓣7.8分 这种温情大烂片总能在豆瓣这群装B圣人中取得高分
老师不愿意放弃几个吸毒的学生
赠人玫瑰与种植玫瑰是俩概念。我们常常以为老师是赠人玫瑰,其实他们是在用生命和灵魂在种植玫瑰。所以说,当真正的老师,门槛很高的。我做不来,惭愧。愿诸君努力,向老师致敬!
这样的老师哪里找==
挺感人的
种玫瑰
泰国的少年反毒教育
學生們都應該去看看..不錯的...
老师对于责任这两个字的理解很简单,很笨的执着着自己的信念,可我觉得他的同理心和执行力超越了很多人。如果做一件事情能够听从于自己的心声努力排除外来因素坚持下去,是很困难的,但是做到了,它的意义应该超越了生命原本的意义。
老酒装新瓶,结尾不错。跟《辣椒教室》很像,但要好看些。学生应当依然是被关注的群体,因为他们是祖国的花儿。
剧透确实不是什么好东西。这类主题电影有了剧情梗概就很难一个场景一个场景的看下去了。
有些事情,我们并不能做到想象的那么美好~我是觉得某人比较帅才看的,呵呵~如果再帅点的话,才可以给五星呀~
感觉根据事实改编的不真实电影。。。
音乐很有感情。泰国的老师真好。20120406
其实没有想象中好,总感觉欠缺些一跃而起的火候,不过既然是真实故事改编也就有其真实之处,很多场景太像我呆过的chanthaburi了,想念死了
很泰国,所以就很难免的有那么点表层,平民自救还是挺美的,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如人意,但还是有一个很不错的人愿意去拯救或者说成全。珍惜生命远离毒品,要想让社会跟这种东西断绝的更远,还是需要更透骨的宣传教育才是真的。
走的是泰国电影一贯路线,演绎的比较平淡,不见得哪里有什么高潮,但是贵在一个实实在在真实发生的故事。不管作为哪个职业来说,这位老师面对的挑战都是十分困难几乎没有任何解救的。可是,在他近乎愚蠢的坚持之下,挽救了七个几乎无可救药的孩子,让他们从新做人。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生命原本的意义。
取之生活,源于生活,这才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