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完全能够理解女主角的感情,因为深有同感,小女孩时代的感情是最真实的。
也许就是因为一个眼神一句话,她义无返顾地爱上了他,她毫无阅历毫无准备地一头栽进她的命运里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真的是个深渊,命运的深渊她第一次进入他的房间的时候这个小女孩像是一个朝圣者小心地触碰着心中的圣地,那个暧昧的房间。
我想她所付出的那份爱是一个女人可以付出的最真的爱。
这个女人一生只为一份爱活着。
每个女人都希望自己在那个自己爱着的男人的生命中是个特别的存在,她也一样。
她不愿意他们之间存在阴影她不愿意成为他的累赘,于是她走了,她带着腹中的孩子走了。
看到这里我想:我喜欢这个女人。
而让我困惑的是那个男人的一次次遗忘。
这样一个特别的女人那样一种重复的场景`````` 太遗憾了 走的人都会回来可是记忆为什么不回来?
真是太遗憾了他总是遗忘。
“我一回来就去找你”一句看似诺言的话,看似却并不是。
或许在他说的那一瞬间并不是随口说说而已,但事情没有发生他没有去找过她,诺言与谎言只是一字之差,但这似乎也不能叫做谎言,关于承诺,我有点迷惑。
片尾,管家认出了小姐让我觉得忧伤。
是谁说过:“付出的爱是欠下的债,爱谁欠谁。
”可是债总有还完的一天,剩下的只有白玫瑰微弱的气息在空气中消散 ``````PS:片中的“儿子”很可爱
这是一部拍给女人看的电影,只有女孩子才能深刻体会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思过完了这一生。
“早啊,小姐。
”当管家再一次看到她从那门里走出来的时候,他立刻认出了她,管家认出了她,而她爱的他,竟还是不知道她是谁。
管家可能是这世界上除自己之外唯一知道这件事的人了。
管家怔怔地僵在那里,对她说出一句“早啊,小姐”,她回以微笑,还有眼中噙满的泪。
看到影片这一幕的时候,我又一次哭了。
我爱你,我的爱与你无关,你不需要知道。
当我十二三岁年纪的时候,我是你的邻居,我帮你晒过被,我渴望靠近你,被你记得,在漆黑的夜里我在自己家窗前,望向你,憧憬着你那里的美好;后来我搬离这里,又考回来,这次我是个女学生,我终于引起了你的注意,并实现了我的梦,第二天你送了我一束白玫瑰,让我走了,你对我一无所知;我怀了你的孩子,我又离开你了,战乱的年代我过得不容易,你对我一无所知;我又来到你身边了,带着我的孩子,我的生活离你越来越近,你又喜欢上我了,带我回家,你还是对我一无所知,你给我塞了钱,当我再次走出那扇门的时候,管家跟我说“早啊,小姐...”我把钱塞给他...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快要死了...男人读完信,望向窗外,他看到一个短发圆脸的少女,在对面微弱灯光的窗里,温柔地看着自己。
同一部电影带来的感触是截然不同的。
琵琶语出现在片头片尾,娓娓道来,如泣如诉。
多深的爱才能如此爱到彻骨,甚至放弃一切。
只因他一句呼唤,便飞蛾扑火。
在人世百转千回,却做路人甲乙。
我爱你,与你无关的伤感贯穿全片,我们看到了老徐作为一个女导演的细腻和才华,背景音乐的基调,主要演员的选择,人物情感的变化,几次和管家的相遇,作为线索的白玫瑰,结尾的处理都恰到好处,印象深刻。
除了旁白的略显刻意,叙事的略显流水化,作为一枚女观众,我还是被触动到了。
电影很好看,故事也挺感人。
一段女人暗恋的故事,只是付出的更多。
一个小女孩爱上一个风流的作家,长大后也进入作家的交往视野,并同居几天。
小女孩以为爱情实现,对于作家而言,不过是个倾慕自己的文艺女孩一夜风流罢了。
后来作家他往,女孩怀孕生子又逃难,后来成为交际花。
多年后,再见,作家早不认识女孩,只把她当作风流对象而已。
后来孩子死了,女孩也要死了,写了一封信给作家,告诉他这么多年的爱和自己的生活。
印象很深的一幕除了小女孩长大初与作家相遇时,表现出的纯真美好的恋慕以及初在一起后,幸福的小女人态。
就是成为交际花,一夜风流后作家给了钱,女孩将钱还给了管家。
那样卑微的爱中只有这么一点自尊,这是一夜平等的爱。
都说,暗恋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女孩最后还是写这样一封信,终是不甘心的吧。
其实,有点矫情了,既然愿意选择这样无对等、无回报的爱,终要自己承担。
临死前转嫁了这样一份沉重给作家,也是一些发泄与报复吧。
1这两天反复地看一部电影,徐静蕾的新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影片改编自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同名短篇小说。
那部原著曾在我初中的时候就深深地感动我,并影响过我的成长。
对那个暗恋的故事,我有着不一样的感情。
2在看片之前,我一直在思考:电影,该如何不突兀地表现那作家是在生日那天收到陌生女人的来信的?
不料,徐静蕾用一碗长寿面轻轻松松就将我鄙下去了。
3一个作家在生日那天收到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
在她死了儿子并将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她写信向他诉说她的一生,关于她从童年时候就爱上他,并从此为他倾尽一生的故事——“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你,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坏了的人说这句话。
可是请你相信,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
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察觉的爱情,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趋意奉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
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
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里,就像跌进一个深坑,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就是你。
”4“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你的房间,里面的一切都那么昏暗、懒散、舒适,像一个暧昧的邀请。
我闻到你的味道,烟的味道,感到一股史无昏沉的幸福。
那匆匆几分钟,是我童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我要把这个时刻告诉你,是为了让你,这个从来没有认识过我的你,终于感到有一个生命依恋着你,并且为你而憔悴……”关于气味的描述,印象中是原著小说里头说没有的。
气味,是记取一个人特别的印象。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小女孩得以进入男作家的房间几分钟。
在那几分钟,她记下了他的气味,珍藏至死。
徐静蕾在影片里加入了许多原著小说里没有的细节。
比如过年的时候,妈妈让她送甜汤过去“北屋”。
她倔强地不愿“巴结”人家,其实是害怕与心上人那么近距离地接触吧?
可当看见妈妈和他走的那么近,有说有笑,女孩心里又开始后悔了。
5有天,妈妈要改嫁他处,女孩将搬离这座城市。
望着搬空了的屋子,在那最后一夜,女孩鼓起勇气去敲对面的门……电影里,女孩搬家到考回北平上大学这段时间是6年,上大学的年纪都是19、20吧?
减了6岁,那时的小女孩只有13、14岁而已。
男作家,约摸二十几岁(电影没交待男人收到信是几岁,也没说清他们在同一个院子里住了多久)。
男友正和作家差不多这个年纪,我就问他:如果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半夜忽然敲开你的门,请你收留她。
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男友说:恐怕是哄她乖乖回家睡觉,不要胡思乱想吧。
这种答案让人悲伤。
6女孩鼓起勇气敲门,大门深所,屋里没有人。
她蹲在院子一个角落,顶着冷风等待男子的归来。
时钟敲了三下,男子终于回家,身边却多拥着一个女人。
女孩只得随母亲搬到山东,直至六年后她考回北平女子师范学校。
六年后,女孩长成一个少女,拥有明净的脸庞,活脱脱的朝气。
这个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小巫婆”深深吸引了男作家,他们发生了一夜情,隔天他还从花瓶里抽了一朵白玫瑰送她。
只是男作家却没有认出这曾是和他住过同一个院子的邻居。
之后,他说他会去找她,可惜没有。
感情,就像影片里那个烂掉的苹果,随时间流逝而腐坏。
之后,她有了他的孩子,为了保有他们的结晶,她再次离开那座城市。
7女人为让他的儿子享有和他一样华贵的上流生活,她周旋在各种能为她提供这一切的男人身边,让自己变成一个交际花。
时隔8年,她重回这座城市,与他生活在同一个圈子,却不相往来。
“经过了这些年战乱,国破家亡,我对你的那份感情显得那么微不足道,连我自己也羞于提起。
我只做一件事,就是在每年你的生日,给你送去一束白玫瑰,和我们第一次在一起的时候,你送给我的那枝一样,以纪念那已经忘却的时刻。
”这句话很忧伤,它让我想起,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究竟有多少这样深刻的爱情被淹没了?
可这又是必然的。
那个年代,风沙扑面地。
8终于,男作家第三次和女人相逢。
他们又有了一夜情,他还是没有认出她。
隔天早上,透过梳妆镜子,她看见他正往她的手套里塞钞票。
他只把她当成为男人提供一夜欢愉的妓女。
臭男人啊,你竟然给一个为你倾尽一生的女人塞钱。
你哪里懂得我急切地扑上去与你炙烈地交缠在一起是源自那从童年就积攒而起的一腔深情?
你冷漠地把它践踏了!
而关于他每年收到的匿名送来的白玫瑰,男人既不知道送花人是谁,也毫不在乎收花的缘由。
是啊,他这种人,怎么可能会去注意这些呢?
9女人泪流满面地离开那间屋子,就在院子里,她遇到了童年时几次遇到的作家的管家,已经白发苍苍的老管家。
我只能说,老管家的表情那感觉太对了!
在看原著小说的时候,对于女人出来后遇到老管家那一幕我已经在自己脑海里想象过各种场面。
老管家必须是那种惊讶,惊讶到呆掉了,并且那表情还得透出一种害怕。
他认出故人,他还理解到了故人此刻处境,这时他自己都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表情面对眼前这个“小姐”,那已看过浮世多少云烟的平静的心里仍慢慢渗出一股酸楚。
那一幕我不知道在自己心里排演过多少次,始终不知道那该是什么样子的一副表情,我摆不出这样复杂的一副表情!
而在这部电影里,老管家那表情真的是太对了!
影片我反复看了四遍,每到此处,眼泪都夺眶而出,怎么也忍不住。
看哪,连老管家都认出了我啊——这一秒他了解的也许比你这一辈子都多!
10女孩和作家相识那年是1930年。
作家收到陌生女人的来信时是1948年。
18年,一个女人的一生。
电影的末尾,是姜文读完了信,他推开那扇门,深锁眉头。
镜头就一路深入对面屋子。
在对屋,似乎真的可见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她用双手撑着脸颊,脸上挂着无求的、满足的微笑,在那窗口向作家屋子的方向盼望着……PS.姜文这个角色让我想起一个人——胡兰成。
一样地有才情(影片里姜文至少是个作家),一样地很多情,一样地好薄情。
一样让人想怨恨呀,可又怨他不起。
只能狠狠地骂,臭男人,你这个臭男人!
可是为什么会挑姜文去演呢?
他满身肥肉躺在床上鼾睡的样子总让我联想起他在《北京人在纽约》时大把钞票招妓的德行,扬起漫天美金催促一个外国妞对他喊“I LOVE YOU”。
不过又想不出找谁去替换,要风流,要洒脱,要有作家的气息,要有成熟男人的魅力。
刘烨太年轻,胡军太正气,十三四岁的孩子不会喜欢那种正气凛然、斗志昂扬的男人。
梁家辉倒成熟,可又太妖了
“我要让你知道,我的一生都和你有关,而你对我的一生,却一无所知`````”林海的琵琶语,适时响起。
电影一开头就把观众带到淡淡的忧伤中 。
一个极为内向的沉默女孩,单纯得像白纸;一个风华之年的作家,风流而遥不可及。
但她们还是相遇了。
她扑向他的怀中, 预示着她短暂的一生再也不会和这个人毫无关系。
来了,又走了。
相遇,又分离。
拥抱,又转身。
每一次他说"我一回来就来找你”她只是淡淡一笑,既然挣扎没有意义,为什么不享受短暂的爱情,这。
也是一种拥有。
每一次她遇见他。
她淡然一笑。
坦然地接受了他的忘记。
她不是无理取闹的女人。
这就是智慧。
爱情。
真的只是一个人的事。
你忘了我也好。
你的生活和我格格不入也好。
你逢场作戏也好。
我爱你,that is all
感觉就象是“命里有时终需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一直以来那个男的都是一副风流倜傥,甚至可以说是个有身份的嫖客而女主角从小就开始习惯的偷窥他,可是留意他,关注他最初的那种暗恋导致最后发生关系后当男人给他钱时,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但是为了自己的梦她还是一次,俩次,似乎男人从来没有注意在他身边的这个女人是谁,为什么对自己这样,甚至不知道自己生日的花是谁送的当女人的孩子死了以后,女人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念,也离开了男人说是爱吧我感觉是种痴痴的爱,从来没有要求男人给他什么,而是一直的为他默默的做着自己能做的事或许爱情就应该这样既然注定自己得不到,就用心的呵护他,祝福他幸福
我爱你,却与你无关。
当看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著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为以上这句话感触良久。
一个女人,最美在于她相信这世上有爱情的存在,而最无奈的也恰恰是所爱非人。
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觉察的爱情来得纯洁可贵。
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热情奔放,这和一个成年妇女的那种欲火炽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
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热情集聚起来。
当其他人在社交活动中早已滥用了自己的感情,和人亲切交往中早已把感情消磨殆尽,他们经常听人谈论爱情,在小说里常常读到爱情,他们知道,爱情乃是人们共同的命运,可是他们也肆无忌惮地玩弄爱情,就象摆弄一个玩具,他们夸耀自己恋爱的经历,就象男孩抽了第一支香烟而洋洋得意。
爱情只在含苞欲放中最无暇。
早已不是花季少女,如此珍贵的爱情也许只有在小说和尘封的记忆里尚可寻觅,可是我依然被她爱的执着与隐忍灼伤了心扉。
当我已不再拥有完璧无暇的爱情态度时,尚且存有内心的一点感动与共鸣是否可以冲刷掉或多或少的一些污垢,它们因为日积月累而依附在心灵的表面,让它看起来不怎么通透了,也正是这种混浊我们一直还执迷不悟的追逐着,以为就是年轮的痕迹。
读书的时候写过一篇《紫藤的E-Mail》,那个时候还未拜读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写的也是一个少女的暗恋故事,那不是什么真实的故事只是我凭空杜撰出来的,而那个时候的我编故事还有点上瘾,正因为涉世未深正因为还没经历过轰轰烈烈的爱情,所以每每杜撰一篇虚构的文章,融入的却是自己最真实最简单的情结。
如果我没有看过原书,也许不会如此不喜欢这部电影。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咱看过书,而且还很深刻地体会了书中女主的感情脉络。
至少我知道,女主是热情的浪漫的漂亮的,心甘情愿跳到命运的陷阱里,并无怨无悔。
R先生是英俊的,阳光的,对身边的女人总会投去暧昧的使之降服的眼神。
他不是浪荡公子,也不是故意骗女人,我相信他投入每段感情都是认真的。
于是,当姜文骑着电摩托代替书中R先生三步并两步上楼梯的矫捷样子,我汗了。
当徐静蕾怨妇模样自怨自艾,睁着一双无论如何也称不上美艳的眼睛看着姜文时,我要昏厥了。
这是爱吗?
这是从十几岁开始的一辈子无怨无悔的爱吗?
这分明是个怨妇嘛,而且真的算不上漂亮。
而且三个时间段的感情戏,就找三个演员嘛。
二十几岁时蛮好换个年轻点儿的女演员。
否则,没读过原著的观众总会困惑,姜文眼睛有毛病啊,徐静蕾变都没变他会认不出?!
不用新演员,大概是徐静蕾想包揽和姜文的所有床戏吧。
哎Anyway,有一点老徐是值得表扬的,就是作为编剧她很尊重原著,任何一个细节甚至画外音都是来自张玉书的翻译原话。
但问题又来了,电影不同于书的地方,是它不仅仅要停留在文字上,而是有所超越。
不幸的是,我没有看见超越,甚至是不如文字的退步。
女人,出于理性去爱一个男人,是不会产生书中陌生女人的情愫。
要轰轰烈烈地爱,飞蛾扑火般,感觉才对了。
就算获奖了,我还是想说,徐静蕾同学,你在导演上实在没什么天分,下次再拍的时候自己好歹写个剧本,别糟蹋人家原著了,好伐。
20110226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
为了这条幼小的生命,我和死神搏斗了三天三夜,在他身边足足坐了四十个小时。
此刻,他那双聪明的黑眼睛刚刚合上了。
他的双手也合拢来,搁在他的白衬衣上面。
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
而你一无所知。
你从来也没有认识我,而我要和你谈谈,第一次把一切都告诉你。
我要让你知道我整个的一生一直是属于你的,而你对于我的一生,一无所知。
要是我还活着,我会把这封信撕掉,继续保持沉默,就像我过去一直的沉默一样。
可是如果你拿到这封信,你就会知道,这是一个已死的女人在这里向你诉说她的身世。
看到我这些话你不要害怕,一个死者别无祈求,她既不要求别人的爱,也不要求同情和慰藉,只对你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请你相信我所说的一切,这是我对你唯一的请求,一个人在自己独子死去的时刻是不会说谎的。
你肯定再也想不起我,想不起哪个寒酸的小学教员的寡妇和她那尚未成年的瘦小的女儿。
我和你住在同一个四合院里,在你搬进来之前,住在你屋子里的那个人整天吵架,对邻居也是恶言相对。
那个男人是个飞贼,专偷大宅门,被侦缉队访着了,下了大牢。
巡警队来人抄了他的家,封条在北屋的门上贴了三天,后来又给揭了下来。
房东太太跟妈妈说,一位作家同时也是在报馆里做事的单身文雅的先生租了北屋,那是我第一次听到你的名字。
你有太多的书了,我想。
我自己只有十几本书,都是普通纸做的封面,很便宜,但我爱若珍宝。
而这个人有这么多漂亮的书,还有这么多外国书,这个人应该长成什么样子呢。
我猜你是个戴眼镜的老先生,蓄着长长的胡子,严肃、和善、风趣,就像我的地理老师一样,不同的是你一定更和善、更温雅。
第二天你搬进来住了,但我没能够见到你,只是听到从你屋子里传来的音乐声和笑声,一连三天都只是听到你屋里的音乐声和笑声,很多人的笑声,你好像只是一种声音,音乐一样温柔,笑声一样快乐。
我看到你了,你和我孩子气的想象中的老爷爷的形象毫不沾边,我真的吓了一跳。
从那一秒钟起我就爱上了你。
我知道女人们经常向你这个娇纵坏了的人说这句话,可是请你相信我,没有一个女人像我这样死心塌地的爱过你,过去是这样,这么多年过去了仍然是这样。
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比得上一个孩子暗中怀有的不为人所察觉的爱情。
因为这种爱情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热情奔放,这和成年女人的那种欲火炙烈、不知不觉中贪求无厌的爱情完全不同。
只有孤独的孩子才能把全部的热情聚集起来。
我毫无阅历,毫无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从那一秒钟起,我的心里只有一个人,就是你。
那是我第一次走进你的房间,里面的一切都那么昏暗、懒散、舒适,像一个暧昧的邀请。
我闻到你的味道,烟的味道,感到一股使人昏沉的幸福。
那匆匆几分钟,是我童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
我要把这个时刻告诉你,是为了让你,你这个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人,终于感到有一个生命依恋着你并且为你而憔悴。
我要把这个最幸福的时刻告诉你同时也要把那个最可怕的时刻也告诉你,可惜这二者之间挨得如此之近。
那个夜里我忽然感到不在你的身边,我生命的时钟就要停止。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如果我现在果真还要继续活下去的话,我又要孤零零的一个人了。
世间上再没有比置身于人群之中却又孤独生活更可怕的了。
我当时从在山东的漫无止境的六年里,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
我一心想着你,在心灵深处始终和你单独待在一起,一坐一整天,回想每一次见到你,每一次等你的情景。
那只有一年,却像我的整个童年,每一分钟我都记得,就像昨天刚发生。
我把你写的文章和书都买来了,为了能看到你的名字,只要能看到你的名字,那一天就是我的节日。
这六年,我一刻也不曾和你分离。
这六年,我一心一意只想一件事,就是回到北平,回到你身边。
终于,那一年,我考上了北平的女子师范。
你不会明白的,在这一刻,在你家里,过去的岁月犹如一股洪流,劈头盖脸向我冲了下来。
我的童年我的梦想我整个的一生都在这里,这是我千百次望眼欲穿盼着的一扇门,现在我迈进来了,被你搂在怀里,这就是我的梦,一个终于变成真实,醒了也不会消失的梦。
几天后你回来了,但再也没有找过我。
那两个月里,我天天看着你在院子门口进出,那个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对你的心灵来说无论是相隔无数的山川峡谷还是我们的目光只有一线之隔,其实都是同样的遥远。
不久我发现我有了你的孩子,我决定搬走。
你叫我怎么告诉你呢,你是永远也不会相信,一个少女,她曾经也将一直对你这么一个并不忠实的人坚贞不渝的。
你也永远不会坦然无疑的承认这孩子是你的亲生之子。
你也许还会觉得我另有企图,你会对我疑心在你我之间会存在一片阴影,一片淡淡的怀疑的阴影。
而我是有自尊心的,我要你一辈子想到我的时候心里没有忧愁。
我宁可独自承担一切后果,也不愿变成你的一个累赘。
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念,在这点上我愿意在你结交的所有的女人中成为独一无二的。
可是当然了,你从来也没有想过我,你已经把我忘得一干二净。
我不能把你留住,可是现在可以把你永远交给我了。
我可以在我的血管里感觉到你的生长,你的生命在生长,我们的生命连在一起了,正因为如此,我感到如此幸福,你再也不能从我的身边溜走了。
在这个世界上穷人都是遭践踏受凌辱的,总是牺牲品。
我不愿意,更不愿意让我的孩子,我那聪明可爱的孩子在陋巷的垃圾堆里、在肮脏的空气中长大成人,不能让他稚嫩的嘴唇说那些粗俗的言语,不能让他白净的身体穿着破旧的衣裳,你的孩子应该拥有一切,拥有和你相等的生活。
所以我和别人在一起,跟那些可以为我提供这样生活的人,不管是年轻的还是老的。
时隔八年,我们又在同一个城市,同一个圈子里。
我常去的地方也是你常去的地方,我常遇见你,我们甚至有共同的朋友,而你又一次忘记了我,可怕的陌生。
你总是认不出我是谁,而我也已经习惯了。
经过这些年的战乱、国破家亡,我对你的那份感情显的那么微不足道,连我自己也羞于提起。
我只做一件事,就是每年你的生日给你送去一束白玫瑰,和我们第一次在一起的时候你送我的那支一样,以纪念那已经忘却的时刻。
可是今天我埋怨自己,我应该让你见孩子,因为你要是见了他,你一定会爱他的。
他是多么开朗、可爱,他又是那样地漂亮。
“你也该想想将来了我不想,也想不了那么远。
我就活在现在。
可是你年纪也不轻了。
那怎么了。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算了,不说了。
”朋友算什么,自尊算什么,下一次我还会这样。
你的声音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让我无法抗拒。
经过十几年的变迁依然没变。
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股力量,站起来,跟着你走。
“太遗憾了。
指什么,国家还是咱们。
所有。
我爱的那个人也老是出门到外地去。
军人嘛,自然会这样。
不是那个空军。
走了的人都会回来,早晚。
是会回来,可是一回来就什么都忘了。
“我的儿子昨天死了,我们的孩子。
现在我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别的人可以爱,只除了你,可是你是我的什么人啊,你从来也没有认出我是谁,你从我身边走过,你总是走啊走啊,不断向前走。
曾有一度,我以为可以把你抓住了,在孩子身上抓住了你,他一天天长大,他的眉宇之间,他安静时的神态像极了你,可一夜之间,他就残忍的撇下我走了,一去永不复回。
我又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孤单。
你现在也许知道了,不,你也许只是隐隐感到,我是多么的爱你。
可是谁,谁还会在每年你过生日老送你白玫瑰呢。
花瓶将要空空地供在那里,一年一度的在你四周吹拂着微弱的气息,而我轻微的呼吸将就此消散。
我写不下去了,亲爱的,保重。
林海的配乐很棒
这个也叫电影,给我钱,我也能拍
一部超长配乐诗朗诵!!
好的电影值得细细品味,配乐很赞。
旁白太多,韵味全失。结果变成音乐颂词
我是羽毛毽你是羽毛,一头撞上命运;我是白玫瑰你是花瓶,从坟墓里爬起;我是高脚杯你是红酒,只把自己灌醉。羽毛去过很多地方,花瓶装过很多物品,红酒流连无数容器。门口的管家唤我一声小姐,你哪里还有记忆。我不怪你,能遇见,已花光所有运气。愿你与所有人相熟,只对我陌生,如此,我便是特别的。
自闭少女苦恋发福作家18年,至死不知其患有心因性失忆!
什么片只要有姜文分数一定就会高1分左右
刚开始那小姑娘出场和音乐一起还觉得挺好的,徐静蕾旁白一念就想吐了!!!
没细看。。。
7.5/10
好吧 我喜欢徐静蕾 也喜欢姜文 不过这部电影实在表达不出原著的那种味道 轻飘飘的
黄觉的制服很帅。
自导自演就一定好看么
不错
爱不爱他是你的事,他接不接受爱不爱你记不记得你是他的事。
小日本配的乐,盖就一个字!钢琴和琵琶绝配!熟悉的和声,三年前我用过.16分34秒出现的镜头,再熟悉不过.我知道是谁模仿了它,虽然我不喜欢.如果光不到位,正脸只会把人显得更丑.这种关系很可怕.如果一个人被彻底的遗忘,那种神情都会变得异常冰冷.
少女时期的段落含蓄唯美,把茨威格笔下想要传达的饱满却内敛的暗恋表现得无可挑剔。不管是对原著韵味的解读还是将影片背景和原著故事融合,徐静蕾都是成功的,强大的幕后班底,演员理想化的表演,导演细心铺陈的每一个镜头,完美的原声音乐,使这部电影重新诠释了原著的深沉丰盛。结尾的长镜头,无解。
虽然有茨威格的小说,可是改编得依旧自然出彩。这个有着自卑爱恋的自尊女人的故事,从灯光、音乐、文字都文艺得很完美。我曾经以为她只是“才女”,至少在这部电影里,她真的是才女。不过貌似这电影很被抨击。或许是因为我没看过原著的关系。
如果姜文这样一个健忘到令人发指的男人真的存在.那就是这个社会的悲哀..如果不存在,,那就是这部电影的悲哀.,. 无论如何, 这是绝对的败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