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接着《向日葵》看的。
我本以为都是动作片,就会差不多。
没想到,会是这样,有点意外。
在动作、暴力、黑帮的外壳下,人的欲望才是这部电影要讲述的主题。
人性的丑恶在电影的照耀下,一览无遗。
这是我第一次看赵仁成的片子,演的真不错。
我知道他在这之前在韩国已经很出名了,而且听说还是以在韩剧中出演贵公子而出名的。
但这次赵仁成的转型真的不错。
他深陷欲望的漩涡中,但同时自己也是漩涡的制造者。
这是一个成王败寇的时代,谁都没有资格抱怨,更没有资格责怪别人。
“我需要的人是谁,他需要什么?
”片里大boss最强的嘴遁压制洗脑之术!
这句话应该是:“我前面是谁?
如何取而代之!
”只杀马前卒,不取大将之颅如何可为王?
街上从来都是卑劣的,社会里何其不是?
认真做完一个企划,老总夸奖的那个人永远是某个组长,真正拿到年薪的也是某老总,默默付出的小职员永远得不到赏识,所以炳斗策划了两起暗杀计划,一方面让黄会长刮目相看,一方面乘机按死自己大哥,表面看来合情合理,其实不如说是炳斗中了黄会长之计,黄会长故意当着炳斗的面透露出杀检察官的意图,他心里明白炳斗大哥已经老了,硬不起来了,早已经是可以卸磨杀之的老驴了,所以黄会长一箭双雕杀了自己政治对手,除去了炳斗大哥这个老累赘,所以第一局黄会长大胜,炳斗小卒升官为小胜,炳斗大哥惨败!
第二局小学同学金铭皓加入,这家伙是个导演,这家伙连笑起来都让人觉得恐怖,这家伙明是一个导演,其实暗地里一个思想匮乏的编剧,这家伙利用贤珠接近炳斗,成功打进黑帮,在炳斗最伤心的时候套出了炳斗杀人的秘密,完成了剧本,这局金铭皓大胜,炳斗遇到恋人,表面有所获,实则已经埋下祸根!
第三局黄会长指着一片土地告诉炳斗这是他的江山,黄会长又设局,以金钱诱惑炳斗暴力拆迁,其实黄会长压根没打算给炳斗钱,再说金铭皓这个笑面虎,这家伙的电影终于准备上映,炳斗恋情朝好的方向走,这局玩完,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涌动!
最后一局,炳斗赶走所有住户,开开心心完成任务,还顺路和贤珠吃杂酱面!
金铭皓电影上映,这货竟然把真实事件拍进电影,其实冷静思索一下,电影一般都是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所以这个事情是有挽救的余地的,片尾黄会长和金铭皓一起k歌,可以看出黄会长对电影的态度,但是黄会长开始设局了,他惊惊诈诈的打电话给正在吃面的炳斗,让炳斗处理好金铭皓,他知道炳斗下不了手杀金铭皓,所以他一定也打了电话给了宗秀,结果是宗秀把金铭皓埋了,这也逼急了金铭皓,金铭皓搞了几个朝鲜人去杀炳斗,黄会长挑拨离间成功,最后宗秀杀了炳斗,黄老板利用炳斗的死洗白了自己,把自己和炳斗犯下的杀人案撇清关系,让电影永远只是电影,是不是和第一局让炳斗和他大哥相斗很相似?
即使没有电影的事件,炳斗被杀也是时间的问题,宗秀不醒悟最终也会走上炳斗老路,黄会长从来没有计划杀了金铭皓,因为他不会愚蠢到杀了一个名导,搞出此地无银三百两这种蠢事,因此才有结尾三人一起k歌的场面,所以最后一局,黄老板大胜,宗秀小卒升官小胜,笑面虎金铭皓小命得保,亦胜,炳斗大败。
整部戏最让我动容的是贤珠,这个笑起来很温柔的女孩,这个在图书馆工作了七年,每天都要站很多个小时的女孩,炳斗的出现的那天,她唱了一首很好听的歌,可惜炳斗没能听完,炳斗的出现也许让她的生活里出现了光,如果炳斗没有死,那场求婚她一定会答应的,也许她不用再在图书馆工作,可以摆脱眼镜男的纠缠,她本可以幸福,炳斗曾在答应她退出黑社会,可惜那束光芒最终黯淡了,片尾的时候贤珠打听炳斗的消息,她的关切之情让人觉得她已经不在乎炳斗是不是黑社会,最悲剧的是她不知道炳斗已经死在了河边,这份思念和期待就像被宗秀烧毁的照片,早已没有了结局…… 谢谢你的看完我的评论!
黑社会,究竟黑在何处?
我看过不少关于黑社会的电视剧和电影,大多是港剧,大多是正义的卧底和黑社会的地痞流氓们的生死决斗。
虽然在观看的过程中时有警察因正义牺牲,观者或许感到肝肠寸断,不断咒骂不近人情且不遵守社会秩序的坏家伙们,但是,结局始终是明朗而清晰的,即:正义终将战胜邪恶。
于是,逝者之沉冤得以昭,观者之心得以释,一切快哉。
卑劣的街头似乎脱离了我曾看到过的黑社会系列剧集的套路,这部剧中,没有着墨于警察,却是将焦点聚焦于黑社会内部的明争暗斗,简介就不放在这里介绍啦,百度一下真的是很全的呢!
金炳斗本不坏,从他对待家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在家人眼中,他是爱护妹妹,对弟弟严厉管教的好哥哥,是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可以放弃尊严的古惑仔,即使他本人将尊严看得很重很重。
在外人看来,黑社会中的无非就是整日喊打喊杀,蛮不讲理的混子,却没有发现或许他们蛮横的言行举止下,隐藏着深深的自卑,深深的无能为力。
自卑于自己在所爱的人面前抬不起头,无能为力于自己在老大们的谋篇布局中只是一颗棋子。
如果说黑社会黑的是心似乎不全对,毕竟我们可以在其中看出些许真心,炳斗与兄弟们情同手足的关系(虽然后来实力打脸),老大对炳斗真心的教诲等。
可是,他们的心确实已经黑化了,一切似乎都只是利益相关,当与自己的利益相冲突时,心狠手辣下手快的那一个才是真正的胜者,付出真心放下戒备的往往会先被利剑所伤。
炳斗的遭遇与他原来的老大是多么相似啊,都是被自己的原小弟所杀,唯一区别的是,原来的老大早已对炳斗有了戒备之心,他对炳斗的压榨和不满早已溢于言表;而炳斗,对小弟是一百八十个放心,希望能将社团管理成家庭一样,他在最后被突如其来的暗箭所伤,心中自是猛然一惊,我也愕然。
想想又有些回过神来,当炳斗教唆宗秀杀人时,他们就背上了人命债。
命运是如此轮回,不禁令我哑然失笑。
那位导演,原是为了自身利益出卖炳斗,小人所为,但他却也因此上了贼船,将终日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生活,永不安生,或许终有一日会死无葬身之地,谁知道呢?
炳斗所说的黑帮精神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呢?
愈是看到后面,我愈是不明。
那所谓精髓,是真心,亦或背叛?
1.他是一个黑社会成员,地地道道的黑帮,打起架不要命。
“黑帮不是这样打架的。
”他对导演好友金珉浩说,然后一个下勾拳狠狠砸在小弟的心脏处,小弟应声倒地,“简单,实用。
”但他总是穿着高档的黑色西服,衣领衣袖整洁非常,这让他看起来俊朗倜傥,举手投足似乎更像白领。
他已经30岁,却仍然无地位无资本,带领着一群小弟艰难地生活。
家里人付不起房租,他知道有些事躲无可躲,当机会来临,他必须出手。
2.赵仁成出演的赵炳斗的故事从暗杀帮派老大的死对头朴检察官开始。
随后,赵炳斗受到了老大的额外照顾,却引起了自己顶头老大的猜疑。
顶头老大决计铲除赵炳斗,却在下手前被赵炳斗发觉,并先下手为强。
随后摆脱桎梏的赵炳斗成为了帮派的栋梁,为了替帮派争夺开发房地产的地契,他带领一众小弟威胁恐吓当地居民,不择手段;在与敌对帮派争夺地契中,他身陷危难,几乎丧命。
最终他还是为帮派清除了障碍,取得开发房地产的资格,自己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然而,刀光血影的经历让他身心皆疲。
在一次感情挫折后,他喝得烂醉如泥,好友金珉浩把他背了回家。
趴在床上的他辛酸交集,泪流满面。
在金珉浩的诱导下,他不禁把过往的经历全盘托出,他说,当你拿刀捅人时,你已经不是你自己,千万不要对视对方的眼睛,因为你将永远无法忘记。
不料,一心想要拍一部真实的黑帮电影的金珉浩把这些细节一一放进了自己的电影。
在电影一炮而红的同时,内中近乎真实的情节却引起了帮派老大的惊慌。
他暗示赵炳斗把金珉浩除掉。
赵炳斗最终还是放过了金珉浩,但金珉浩却因担心自己安危而把事情告发给警察。
逃过警察追捕的赵炳斗一心想要复仇金珉浩,却因为已经暴露了身份而被帮派诛杀,而亲手捅死他的,正是他以前的小弟……3.他忠心耿耿,做牛做马,却不为顶头老大器重。
他出生入死,抛头颅洒热血,却仅仅只是帮派老大的一个棋子,被利用完后像一只蚂蚁一般轻易被掐死。
他爱家人,保护他们、为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而拼搏,最终却连母亲的葬礼都未能出席。
他信任导演朋友金珉浩,尽可能对他拍电影给予帮助。
但金珉浩却因为自己的所谓艺术追求或个人欲望罔顾朋友死活地把他的故事搬上银幕。
面对他最爱的女人姜贤珠,他脸上总带着羞涩的笑容。
他不断地解释说黑帮不是你想象的那样,但他对情敌大动拳脚却吓到了女友。
圣诞节,刚把礼物放到情人手上,警察一拥而出,他忙于逃命,身后留下一个满脸惊慌的女人。
他深情地付出,深情地为爱人煮菜,深情地买上一双穿着舒服的鞋送给她,,但爱情只给他留下雨夜的一个深情的吻。
“就算没饭吃,也不能放下自尊!
”在艰难的时日,他这样教训小弟;“家是什么,家是大家一起吃饭的地方!
”获得帮派老大照顾生活有所起色后,他在饭桌上这样说道。
比起自己的顶头老大,他与小弟们更同生共死,但他弑上时或许不能想象,就是这帮自己一手带大、一同刀里来红里去的小弟,竟然会做出和自己一样的事情。
也许,这本来就是一个循环,一如港产黑帮片《江湖》中所描述的那样。
4.回顾一下电影的名字:卑劣的街头。
究竟卑劣在哪里呢?
欺骗,敲诈,勒索,绑架,暗杀,背叛……片尾再一次闪现这样一个情景:赵炳斗离开金珉浩的片场时,转过头来,脸上浮现带着些许无奈、期许和坦然的笑容,说:“一定要拍出真正的黑帮哦!
”原来,卑劣的不是以上种种,而是这种生存方式。
选择了黑社会,就选择了卑劣,即使最后始终不能逃脱毁灭的境地。
一连看了两部韩国黑社会的影片,从《无防备城市》到《卑劣的街头》。
关于后者,没有想到2年多前自己最为期待的电影竟然在这样的一个平凡,安静的夜晚在电脑上婉婉展开。
当初的自己因为喜欢赵寅成,现在则是更惊讶于他演艺方面的成长和成熟。
从第一个出场,那种站姿,坐姿就使我不由自主感受到他的魅力,联想到巴厘岛当中的在民,只不过这次他活在一个更加现实卑劣的环境中。
无所谓的语气,举手投足间的不羁,平民中又透露了贵气,快30岁的男人要承受种种生活中种种残酷和现实的无奈。
整部电影本身讲述的就是一个黑社会小混混的一生,从尴尬的老二助手爬到了老二的位置,期间他拼搏过,挣扎过,幸福过,就在恍然以为自己已经接近幸福,甚至为了爱人萌生过要退出江湖的意念,他的世界沦陷了,此刻我能感受到他的幸福是如此的脆弱,他的平稳是如此的短暂,被曾经视为好友的导演出卖,用自己的秘密和信任去换取平步青云,出人头地,最终命丧在曾经的兄弟手上。
依旧记得炳斗死时的眼神,不解,愤慨,苍凉,甚至有一丝的委屈。
而那位把刀一次次插进他身体的小混混,眼中有泪和痛苦,但却依旧要用尖刀去砍杀。
最后出现的那位曾经最器重,最兄弟的哥们,眼神中早已没有了情谊,只能感觉到欲望和野心,似乎在嘲笑炳斗,黑社会的精髓?
一家人的情意?
那只是你天真的想法。
很悲凉,却又现实到可怕。
其实炳斗并不真正属于黑社会,因为他还保留着一丝纯真,这份纯真使他相信了十几年素为谋面的老友,吐露了会让他陷入万劫不复的秘密;这份纯真让他根本没有料到最后会死在自己的兄弟手上。
他曾经不无自豪地对导演老友说“要拍出黑社会的精髓”,却忘记了黑社会真正的精髓其实是卑劣——欺骗,野心,出卖,欲望,弑主,所谓的兄弟是因为利益才会跟随,所谓的大哥是在需要你的时候才会罩你,你要比你的想象的更加凶狠和残忍,才能在这个卑劣的世界中才能生存。
我们也活在卑劣的世界上,从炳斗导演朋友的身上可以折射出很多社会上的影子。
人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出人头地,可以付出多少代价?
可以牺牲多少别人的利益,友情,爱情在具有野心的人面前也许不值一文,归根到底,他们最爱的只有自己。
很无奈的是,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最应该记住的应当是电影中的那句话“我需要的人是谁和他需要什么”。
黑帮题材的电影,曾经的香港影坛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回忆。
打打杀杀的生活,情义与背叛的交织,江湖写照,莫过于此。
香港影坛的没落,电影题材的多元化,让这一题材不可避免的逐渐没落,金钱的至高无上,谁还会去重视情义二字。
日渐繁盛的日本与韩国影坛,有三池崇史、北野武、金基德、朴赞郁这样的鬼才导演,风格也总是遵从着他们自己的路数,其中虽然有一些标志性的刻板,但是也少了一些唯利是图的献媚。
上面提到的两位韩国导演与今天的主题无关,暂且不说,三池崇史和北野武都拍摄过黑帮题材的影片,亚洲导演此类题材的影片少了一些欧美此类片中复杂的利益纠结,极力表现的多还是一些忠义仁孝,这和亚洲独有的文化特色是分不开的吧。
不知道男性观众观看黑帮题材的电影大多是怎样的感受,不可否认,做为一个女性观众,男主角的江湖味道是吸引观众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
不见得要帅气,但是眼神一定要淋漓尽致,对待老大的臣服、对待兄弟的忠义、对待朋友的豪迈、对待家人的温存、对待爱情的凄婉,这一切足以让一个人物丰满生动起来。
就像本片中的主角炳斗,他是弟弟严厉的哥哥、珉浩眼中那个儿时的伙伴、贤珠眼中无微不至的恋人,这就好像你身边的某个熟识的朋友,他,就这样跃然纸上。
影片中打斗的场面其实并不是很多,但是每一场打斗都让人窒息,每一场的打斗都好像是生死之战,不由的在心中默默祈祷不会有事吧,不会有事吧。
相对于前一阵看的《锰胛》(片中的武术指导是请的韩国人),豆导真是温柔许多,香港台湾的黑帮题材还是比较偏重情,而韩国和日本的,就多了一些义的硬朗。
炳斗的终极老大是个典型的老狐狸角色,看起来似乎是个温和的长者,出手也比原本的大哥大方,但是我想是个人都明白,能独立风骚,必定不是靠着温和取胜的,就像我们的炳斗,太多柔情与顾及,可是也正是因为这份柔情,让人无法怨恨,反而更加的喜欢。
他的那份天真和憨厚,让人怎能对他不多情呢?
只是我本想着他的死应该更壮烈一些,这也是黑帮题材的套路吧,想想《疤面煞星》的结尾,真是无与伦比的壮烈。
但是至少我想即便没有那么壮烈,那么也应该是被仇家或者老大杀死,我太浅薄,谁能想到杀死他的竟然是他最信任的小弟呢?我本认为这是一个对他忠肝义胆的角色。
可是当初他也不是为了保全自己而杀了相哲哥么,那么为了生存,他最信任的人也自然可以变成杀他的人,无法责怪也无法怨恨,茫茫江湖,谁能去主导,还不都是只能随波逐流。
人生的结尾也多半如此吧,哪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错愕中就这样闭上了双眼,来不及心爱的女人说爱你,更来不及展开新的生活,或许连畅想都未曾来得及,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来不及,背后挨刀子的事情真是猝不及防。
人们可以为了生存杀死自己的老大,人们可以为了生存陷害最好的朋友,情义二字不值钱,情义二字还被多少人看中和信奉?
陨落的起止是炳斗,情义在腥风血雨暗箭伤人的江湖也早已荡然无存了。
情何从,义何往,死又未尝不是一种解脱。
片子后半段还是稍显仓促,气氛表达稍显不足,片子的末尾,炳斗的弟弟依然在给大哥鞠躬,又是一条不归路的伤恨循环。
当贤珠怅然若失的问炳斗的妹妹到底有没有哥哥消息的时候,内心的难过稍有一些温暖。
是啊,直到结束,其实片中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其实自己心中也明白他的死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或许这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是导演最隐喻的悲天悯人,不如去抱着希望,希望就此能摆脱江湖的纠葛。
纷繁复杂的世界,留一些幻想的空间给纯真和美好吧。
这个片子实际上已经最少三四次刷了,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总是隔一两年就忘掉了剧情,本以为能被忘掉的剧情就是因为没有亮点,可是看着豆瓣8.0的评分,比韩国大多数的黑帮片都要高,甚至还要高过崔岷植河正宇的坏家伙的全盛时代,心中又很疑惑,这么高的评分没亮点说不过去啊。
更为奇怪的是,这部片子经常被人提起,很多人知道我喜欢电影看过很多电影时,就会提起这部片子,而我总是忘掉了剧情。
我并不是电影云爱好者,好的片子我都看的很仔细,回放找漏、暂停思考、钻研台词这种事情我都干,看不懂的必二刷,好的片子三刷四刷是常态,最多的能做到十几二十几刷。
但是就算这样,这么多年每次有人提到这个电影,我都会忘了剧情。
就很奇怪,于是今天花了4个小时看完这个2小时20分钟的电影,写个影评提醒一下自己(只为提醒自己,不喜请勿评价)。
这个片子剧情也很简单,讲的就是一个黑帮小头目,不满自己老大的吝啬,为了多挣钱做掉自己老大,结果喝醉后把自己的秘密告诉了自己当导演的发小,然后发小拍成电影成名,主角认为是发小出卖了自己不在乎自己,结果这个事情被幕后老大加以利用,最后被主角自己的小弟干掉。
就我自己个人观点的来讲,先说一下自己为什么记不住这个电影:个人感觉是因为漏洞太多了。
一个强调写实的电影却这么多漏洞,一点都不真实,让人无法给出高分。
(比起绿头苍蝇的写实真的差太多)漏洞1:主角卫生间杀老大那一出戏。
这个地方作为全片第一个能让人屏住呼吸的高潮部分,这里演的莫名其妙。
老大被拖进卫生间后进来几个人,老大既不呼救(那种姿势下手根本捂不住别人说话)也不反抗(虽然被刺了几刀但是从老大的力气来看,翻滚脚踹捶打什么的应该还是没问题的),实在让人不知道这老大面临必死的局面时在想什么(可能为了自己面子故意不呼救?
那就更不写实了,毕竟剧中没有镜头表现老大有这种情节),甚至主角杀人后又大方回到大厅,身上血都没一滴。
这段个人感觉是老大为了配合被杀而啥都不干,太假。
漏洞2:杀好几个人什么问题都没出现,可是仅凭一句醉话主角就怂了要跑路。
主角卫生间杀了老大,也没有做什么指纹处理就跑了,然后啥事没有。
主角杀检察官这样的大官也啥问题没有(剧中仅仅交代母亲说有警察来家里盘问)。
杀人后甚至没有警局问话的镜头。
但是仅仅凭自己一句醉话,主角就觉得自己必须要跑路。
就凭主角这种杀人后每天还活蹦乱跳的到处露面、有嫌疑也没关系的态度,就这种态度,怎么会认为一句酒后之言就能定罪,而且这时候已经过去很长时间,警察一点证据也没有。
这里是自相矛盾的,如果警察很仔细,那一开始就不可能一点事没有,如果警察很粗心,那没证据一句醉话也定不了罪。
同样如果主角有这个胆魄,就不怕警察传唤,没这个胆魄,就不可能杀人后大摇大摆跟没事人一样。
这段个人感觉就是其实主角根本不怕没证据的警局,但是为了剧情而害怕。
漏洞3:友情?
有吗?
全片看完,知道导演想让主角体验被背叛的感觉,可是剧中这个拍电影的发小一直表现的很阴冷,甚至还单独给了好几个镜头表示,也没有演出那种很深厚的友谊(新世界里李政宰黄政民那种友谊就描写的特别好,送假表被拆穿也不慌, 然后就是那句经典“瘦巴巴的老爷们一起走啊”),友谊情分拍的太淡,但主角这种从不聚会的人却突然莫名其妙的就完全相信他。
这段个人感觉就是主角为了剧情而信任,甚至把自己地盘全盘拖出,太不可思议,莫名其妙。
漏洞4:导演发小为什么知道主角是黑社会?
剧中表现了好几次发小辛苦找到他是为了拍黑社会的戏,但是为什么知道主角是黑社会,并没有提,看完依然一头雾水。
好了,漏洞又多又大,让人一开始就感官很差,所以从一开始就心里认定电影一般,然后不认真看,然后记不住,那这似乎能解释为什么记不住剧情了。
那8.0分高分又是为啥呢?
(仅个人分析)1、电影其实亮点还是很有劲的,特别是最后的反转,给人感觉还是很震惊的(可能之前看的时候漏洞太多,已经心里打分完毕,最后也没好好看,所以之前没注意)。
最后幕后会长的两句话:①、说导演想象力很足,②、说小说就是小说不是真实的。
这里说明会长还是知道这个电影不会给自己引火上身,因为"电影是想象力、小说只能是小说”。
那会长为什么还要除掉主角呢?
为什么又要拉拢导演发下呢?
这一切都随着会长这两句话真相大白了,那就是会长就是想除掉主角,可能因为钱也可能因为不好管理,这里并没有交代,但是最后会长在台上现歌,这个镜头全片出现了三次,寓意已经很明确了。
第一次是老大献歌,会长显得很不耐烦,说明这时候会长对老大已经不耐烦了,就算你献歌给他他也没有丝毫感觉。
第二次是主角献歌,这时候会长也显得很平淡不是很开心,说明会长这时候还是不是很乐意的,不乐意原因没说明,可能是怕主角是第二个老大?
第三次是会长自己唱歌,这次可以看出来会长是高兴的,说明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要达到目的,不用别人给自己献殷勤,自己给手下的人献歌都行啊。
这里镜头表现力非常足,也非常合时宜的解答了观众的一个疑问:那就是为啥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警察一抓,主角就想跑路。
可能很多人跟我一样当时想的都是这里为了剧情而剧情,但是这里却解释了这个问题,那就是主角因为单纯所以想多了,而会长根本没当回事,会长只是想除掉主角,所以借口这个事情给单纯的主角施压,利用主角的小弟除掉主角而已。
这里大有一种我猜到了你猜到了结尾的意思,结结实实的给观众秀了一把肌肉。
确实很不错,就凭这个亮点,必须5星(虽然我吐槽这么多,但是我并不是苛刻之人,好电影必须5分,只是漏洞太大不吐不快)。
2、第二个亮点就是这个剧里增加了很多亲情感情小弟情的戏码, 虽然在这个黑帮片里,这些剧情显得无头无尾且偏离主题,但是对于喜欢这种戏码观众而言,这也是很好的剧情。
当然我个人完全不喜欢这种对主线剧情发展完全无用的感情剧情,我更喜欢新世界那种感情戏是为了要挟主角而推进主线的剧情,或者坏家伙的全盛时代那种为了人物丰满而简单表现一下、后期因为不推进主线所以完全放弃掉的那种简洁明了的只走主线的剧情。
毕竟两个多小时的电影主线都不容易搞丰满,搞这些虚头巴脑的滥竽充数只会让主线给人感觉莫名其妙。
但是不外乎有喜欢亲情感情戏的人爱看不是。
所以这个影片作为商业片还是成功的满足了更多人的情感需求。
3、第三个亮点其实也是我看到最后有感而发的。
那就是每个人心中的个人悲观英雄主义。
我年轻的时候也曾经幻想自己是一个悲壮的英雄,与整个世界为敌,做出成就后周围的人都针对我,最后死在了最信任的人手下。
这种悲壮的英雄情结,可能年轻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过,特别是遇到挫折后被周围朋友冷落的时候(最起码我有过,而且有过很长时间)。
我不怕死,也希望自己能悍不畏死的大无畏的冲锋在前线,然后做出了超越常人的成绩。
但是,我知道自己敌不过整个世界的规则,即使做出成绩也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甚至可能连成绩都做不出来就败了。
这些我都明白,可是我不想谈自己的失败,我不想让别人知道我知道自己一定会败在这个社会的规则之下,所以想来想去,可能败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手里,那才是我最好的借口。
当然,很多人都有这种情节,只不过他们不承认(最起码我当年有这种情节的时候,我观察过很多跟我一样的年轻人,他们有理想,但知道自己完不成,却又不想承认,而又想找借口)。
悲观英雄主义情节。
但是事实上我发现很多人抱着这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态度去生活的时候,最后他们都没有如意,包括我自己,我们最后都沦为了妥协这个世界规则的人。
因为成就没有那么简单就能做出,而背叛其实没有那么容易发生,特别是你一路飞驰向上的时候,最后的失败大概率只是因为自己(这可能让很多人找不到借口,没办法,找借口虽然是人的本性,但是哪有那么多借口给你找)。
所以这个亮点,幼稚,但是有效。
所以这个片子,幼稚,但是好看。
只不过像我这样经历太多然后早就妥协的人,真的就觉得这个片子可能太理想主义了,太跳脱现实。
所以这些亮点可能也是我记不住这个片子的原因之一吧。
《生存啊生存---韩片二部》《卑劣的街头》+《海雾-怒海沉沦》大概可以呈现一些韩国电影的特色,也充满了韩国电影发展印痕。
这个分裂为南北的国度,太多的国民性不得不设防、警惕,由此,社会产生一些暗影,完全正常,也可说需要吧。
《卑劣的街头》,其实卑劣的,何止是街头呢?
每个混混都有当老大的欲望,不也是常态化社会的某类写照?
而行为“出界”,不止是片中导演之行为,也是其社会整体行为,产生“出界”,或者可能“出界”的描述吧。
《海雾-怒海沉沦》,以2000年为背景,描述经济不景气下,韩某些渔民为了生存或者想改善生存,将另一群为了生存或者想改善生存的偷渡者引往理想之地。
可惜,海上不仅有海雾,还有渔舱气体泄漏,面对重大事故,领导者(船长)不是纠错,而是灭绝、毁尸。
非正常化处理的结果,带来的就是更大悲剧---怒海沉沦,仅余二人登岸。
总之,生存是主题,求生存是本质,获得生存,其实也是影片制作者的需求。
生存啊生存!
脑海里一直觉得韩国的黑帮片不是很多,其中仅有的还不乏喜剧和无厘头风格的。
卑劣街头因为是暴力组织三部曲的第二部,在一开始我并不看好赵仁成的表演,只是对故事本身很期待。
的确没让人失望,整个电影一气呵成,格调鲜明,虽然很多黑帮题材作品的痕迹,但是韩式的细腻和叙事风格仍然注入了个性的魅力,赵仁成表演非常到位,再也不是巴黎岛里懦弱的公子,那身手还真是愣头青玩命型的。
情节不错甚至很多地方看到好多教父里的情节,2个多小时的时长说明导演尽量给大家展现一段黑社会底层食物链的一种生存状态。
尤其是赵仁成对导演说的那句话,要拍点能真正体现黑社会精神的作品。
这样的故事我们不会有看《蛊惑仔》那样的冲动,没有看《黑社会》那样的故作高雅,而是真的有一份共鸣,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狗咬狗》,生存的状态就是不停的在欺骗和暴力中前进,我们可以用暴力解决形式,却扭转不了残局,所以注定这样的开始,这样的生存就要导致最后的结果。
都应该看看这部片子。
影片当中炳斗老大的老大,在车里对炳斗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年轻人,要想成功,没有别的,只需要找到你需要的人,然后知道他需要什么。
这句话扔过来,像根冰柱直插胸口,给我印象极深,为此思索了一天一夜。
“你需要的人”指的是能帮助你解决欲望的道具,而“知道他需要什么”则是达成其帮助你的唯一有效手段。
我试图找到反例,却徒劳而返……我发现这真的就是人类行为的定式:如果欲望是终极傀儡师,那我们就是他忠心不二的手下,无形之线牵引着每一个人,然后我们或有心或无心的利用着别人,而别人亦然,只为满足心中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欲望。
无论什么关系——朋友以能互惠互利为你来我往的平台,爱人以能相互吸引呵护为相亲相爱的前提,甚至亲人都要以能互相支持扶助为和睦团结的基础。
从这点出发,也许或多或少应该去除“利用”这个词的贬义色彩,就成熟一点儿,理智一些,视它为单纯的动词,让心中的悲凉感散去些许。
可欲望的沟壑,却像一道久久不能愈合的深疮。
那条烂沟在空气下暴露久了,我们心中便开始滋生不安、焦躁和饥渴的蝇卵:过的不好的,想过的好一点,再好一点;权利小的,想权利大一点,再大一点;没有人爱的,想找到人爱,越多人越好……一颗颗永不满足的心在没有尽头的深渊,前仆后继,万劫不复。
奔着新的目标,我们可以铲除过去的记忆,丢弃过去的人,头也不回路过翻篇展开新的人生,但是切记:当你成为其他人途中的牺牲品时,请一定不要惊讶,不要悲伤,不要失望,不要像炳斗一样在困惑的泪水中死不瞑目。
当他以为自己拥有家人般的兄弟,纯洁珍贵的友情,又初品爱情滋味的时刻,欲望的哀歌响起——原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他一厢情愿而已。
黑帮,恰如人类社会的原始版本,只有赤裸裸的欲望争斗,卑鄙才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影片结束时,响起一首老歌:Alan Parsons Project的《Old and Wise》,里面唱道:……And someday In the mist of time When they asked me if I knew you I'd smile and say you were a friend of mine And the sadness would be lifted from my eyes Oh when I'm old and wise As far as my eyes can see.. There are shadows surrounding me.. And to those I leave behind I want you all to know You've always shared my darkest hours I'll miss you when I go ……这应该就是炳斗弥留之际的心声吧。
===================================================附试听地址:http://www.xiami.com/song/play?ids=/song/playlist/id/1249503/object_name/default/object_id/0
dark ending,女的,心软的,别看了。结尾曲old and wise有温柔的动人心魄。
打得相当惨烈,再风光都没有好结局
没有真朋友 没有真兄弟 没有真道义
赵寅成果然是有功底的,好多腿招。烂泥大战拍得还不错,有个全景扫视就更帅了。导演那条线挺怪的
你方唱罢我登场,这就是江湖。
太经典了。大陆也这样。你再讲义气,再爱人,别人回来就害你。
太过冗长,赵仁成真的很帅,演技超好,李宝英怎么样子那么多变,让人认不出来,果然韩国整容不一般
浪费时间
密闭空间的打斗,加上赵仁成,够了。★★★
没有西方和日本黑帮片好看
黑帮题材,有黑帮精神 , 冷酷、 残暴、 背叛 。
故事没有太出人意料的地方,但还是挺揪心,谁死谁活,赤裸裸的算计啊。赵寅成的红嘴唇太出戏了,最后一场戏老大的一首歌突然就文艺了……
兄弟一家人,但将黑社会看得太义气以致全情投入就是你的不对了。小资情调的初恋相遇,电影梦想的一骑绝尘,插在恶杀的黑水中显得俗而艳美。利益集团的重新苟合,是人的工具性使然,老板下大棋不会滥杀才子。你手段不狠,洞察不足,心肠太婆妈,所以死得很忧伤。但能活在众人脑海,也是江湖精髓的达成。
我们都是靠捅死前老大来上位的,黑道个人成长史刻画的很好,和女朋友谈着恋爱被迫跑路,接着被捅死,也真是惨
是拍出了那么点精神⋯⋯
大概是每个男人心中的梦吧。。
一入黑帮永无回头,不仅不配拥有亲情、友情、爱情,更是只能陷入械斗与黑吃黑的宿命轮回。自从手里沾上脏血,结局仿佛已然注定。节奏稍慢整体略长,导演那条故事线索有种对韩国影视业的戏谑感,好奇灵感来源。三星半
怎么说呢。。看看还是可以。。情节是老套。。。也是比较看了常规的可惜。。但是这东西已经是拍烂了。。没意思。。并且情节太罗嗦了。。哎!
看了三部曲,除了校园那部,这两部太相似了,可能先看了另外一部,这部感觉没那么好了。讲的内核都一样,还都是搞地产的。
赵寅成很帅,演的很丰富,开始很酷炫,然后中间就很拖了,结局是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来混迟早要还,但是也没有一个拔高,本来还期待结局再升华的,结果唱着歌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