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为这部连续剧是部小资电影,而且那戏剧简介里引人注目的是一女性因为生活平淡而捐款潜逃,才引发了整个故事,这些都不是我的会去注意的内容,因此,我无数次放弃此精品,还好,好片就是多人推荐,在各处看到此片的各种好评后,我还是禁不住好奇去看了。
知道此片是连续剧后,我对此片的兴趣更浓,因为我对日本的电视剧满意度远大于电影的,日的电视剧一般长度都是十一集,不长,却出了不少的精品。
当我决定要去看这戏后,惊喜发现此电视剧的女主是“海鸥食堂”的女主,且海鸥里面的固定班底也出演了此剧,“海鸥食堂”是一个无比平静的电影,不静下心来看,会觉得无趣,但在心境平静的情况下看的话,就能品出那种淡淡的宁静舒心的味道。
果然,西瓜这戏也有此风格。
一栋有点历史的小旅舍,门口是一片的花田,花田前是一个用花藤筑成的小拱门,这是个犹如梦中的地方,拱门前海有一条细细的小溪,小溪里不时泡着几瓶啤酒跟一个圆圆的大西瓜。
一切都是那样的平静而悠闲。
在这样安静梦幻的旅舍中,住着几个有趣的单身女性,她们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让她们显得个性十足。
在这个犹如童话的地方,她们和谐共处,彼此默默地关心对方,努力地维护这份宁静。
西瓜的女主基子是一个能让许多单身大龄女性轻易代入的角色,她有一份很安定的工作,一个看上去很幸福的家庭,一个过分疼爱她的母亲,过着几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就是这样看似平静舒适的生活紧紧地束缚着她,让她无法自立,在她妈妈的眼中,她永远是还没长大的小孩,在同事的眼中,她是脾气古怪孤僻的老女人,单位里同样未婚的大龄女性马场就是她唯一能聊天的朋友。
那个在故事简介中捐款潜逃的是马场而不是女主基子,但就是因为马场出于意料的举动让基子有了勇气去摆脱母亲过分的爱,住进那个名叫三轩茶屋的小旅舍,开始独立的生活。
基子跟马场追求的已经不是那种被女性奉为人生主旨的婚姻生活,在年过三十,生活独立的女性眼中,身边有着能聊到天南地北的朋友,能养活自己并有成就感的工作才是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马场的叛逆性格让她放弃了那份平静的工作,过着通缉犯的生活,她虽然没有对此感到后悔,但没有朋友没有收入的逃亡生活还是让她感觉到了疲倦,在自首失败后,她毅然决定继续逃跑后,那种眼神其实真的充满魅力。
不知为何,我总在马场与基子相处时感觉到“基情四射”,马场不是个安于过平静生活的叛逆份子,基子却是个没有恋爱史的单纯女性,这样的组合换个性别其实就是个正宗言情小说了,而且在基子软性拒绝了与马场逃亡后,马场那种带着淡淡哀愁而倔强的眼神真的难以让人不起疑心啊。
三轩茶屋里那个少根筋而且全身充满戏剧感的料理狂热爱好者小女孩房东让此片的童话色彩更浓厚。
她与那个外表硬派内心柔软的女教授之间的羁绊介乎于母女与朋友间,她们相互紧密地依靠着,为了彼此努力地活着,但最后教授的离开狠狠地让我们意识到这毕竟不是童话,这才是生活,离别永远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只有能真正的离开,真正的放手才是真正成熟的表现。
这部片用浓浓的童话氛围讲着无比现实的故事,在那个梦幻地方生活的人们比任何人更清楚生活是什么,她们没有走上那种童话故事的习惯性道路,如那个出身豪门的三级漫画家龟山,她为了摆脱双胞胎姐姐的羁绊而来到三轩茶屋,为了跟家人证明她不是那个活着姐姐阴影下的孤僻小女孩而努力过着贫困但有志气的日子。
龟山的性格很艺术家,她有自己的坚持,好几次因为这种坚持而几乎放弃漫画家的职业,最后因为无法适应社会而回归梦想的怀抱,这样的女生其实很可爱,那只被她宠着的猫其实就是她自己的化身,当她迷茫的时候,那猫失踪了,当她认清自己时,猫又自己跑了回来,这个剧的编剧真的很厉害,细微处也能注重描写。
按照惯常的套路,龟山跟那个处处围着她转的小男生最终会在一起,过着平淡幸福的生活,但“西瓜”这戏就是这么现实,龟山虽然曾经心动,但她明白,男孩不是自己需要的人,那样温柔的怀抱只能躲避一下现实,跟她想投入社会,放弃漫画这职业一般,那不是她该走的路,最后送别男孩的那段镜头,我们看出了她的伤心跟无奈,还好,她很快又清醒了过来,救回了那个为情差点杀人的男孩,那个被割伤的伤口会跟她心上的那个伤口一起慢慢复原......不得不说,这剧的配角非常抢眼啊,黄金配角饰演间间田先生的高桥克实,在一群的女人里面,他的出演还是很让人惊喜,把那堆女人的个性陪衬地十分明显,这个怕老婆却迷恋三轩茶屋宁静的小男人真的很可爱啊!
不得不说“海鸥食堂”里的两大特色女配在西瓜里依旧出彩,破旧小酒馆里的面无表情老板娘跟梦想当魔术师助手的冷面女警官,没有了她们,西瓜的趣味性真的会降低很多。
依旧俗套地跟风说,这是部正统的女性电视剧,而且每一个年龄段看的时候心境都会不同,每隔一段时间看都会有新的感悟,这真的是部精彩的女性作品,细腻感性,却也充满力量,每看一次就充电一次,那个飘着西瓜香气的夏天每年都会到来,那个叫西瓜的故事却已深藏记忆中,偶尔回味,那甜味就会再次从脑中扩散,渐渐深入骨髓。
期初是在微博上看到博主山猪嚼细糠推荐了这部夏天必看的剧其实零几年的剧我一般是看不进去的 浏览一遍大致的介绍后在评论区看到b站有资源就去搜着看了起来第一集就感觉一般般地好看 四星左右但后面渐入佳境了当对剧情里的主人公开始感兴趣开始共情时 就无法放下这部剧了由加 绊子 基子 教授 感觉每个角色都有我的一部分或者说我有他们四个人各自性格中的一部分上周天和大学同学聚了一下 结婚了的带着一家三口 没结婚的带着男朋友其实我也想知道 如果没有恋爱 生活该如何进行我想西瓜给了我答案
<图片1>我不知该如何评价这部我最爱的日剧。
去年去日本玩的时候,特地想去三轩茶屋站寻找一下happiness三茶。
剧里,她们在发招租传单时候,传单上有印三茶的地址,我特地截频抄了下来。
三轩茶屋站出来后,把地址输入到谷歌地图中,真的能搜到,但兜兜转转竟然怎么都找不到。
后来去便利店问了一个小哥,小哥特别热情,用他的手机搜了一下后,帮我们画了地图。
顺着地图,走进了一大片居民区,我心跳的很快,感觉已经到了有三茶气息的地方。
找了很久后找到,发现早就拆了重建了,没有菜园了。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停不下来。
不知会不会有人懂我的伤心。
真的是太喜欢《西瓜》了。
这大概是第一次在豆瓣打五星的剧,好看到必须打了五星还要坚持在半夜写下感想,当然不止下面这一点想说的。
首先是这里的每一个人物表现得都很好,真的是我们生活的缩影。
就连警察小姐也很可爱,看起来严肃的长像,但是确想要变成魔术师,一直要带着玩偶少女心十足。
绊子是个大小姐,虽然在坚守自己的漫画家梦想,但是也没有很热血,在现实环境的压迫下依然会沮丧会妥协,也像很多人一样没有办法好好表达自己的心意。
基子虽然已经34岁,但是日复一日做着银行职员的事情,被采访问到20年后会怎么样想到的也只是重复的生活,没有恋情,也没有热爱的事,没有才能,也没有目标,也没有很好的容貌,像极了生活中平凡的大多数。
教授就算是很理想化的人物了,有很高的学历,浪漫的情史,能坚持自己的选择,即使辞职了依然怀有希望,抱着对学术的热情不断前进。
马场在我看来是一个逃避者,为了逃避枯燥乏味的生活选择了3亿元,但是在逃亡的过程中却发现正是这种平凡的生活才是最可贵的,就像《日常》里说的那样,“我们所度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常,正是连续不断发生的奇迹”。
于是马场又选择了逃离这个世界,其实她不过是在逃离这个一直在逃避的自己。
尤佳是最喜欢的,一是因为市川实日子真的是太可爱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不完整的家庭中的尤佳还能一直保持友善和纯真真的是很了不起的事!
剧里的很多细节都充满的温情,尤其是最后,当基子选择了大家,拿回了尤佳的购物清单,她又写了另一张清单给马场,约定马场好回来的时候买好上面的食材一起吃火锅。
我想这也正是《西瓜》想传达给我们的信息——生活的美好正是由这些无数平凡的日常和人与人之间的羁绊组成的。
我们不仅要学会发现,更要学会珍惜。
真的是很感谢这部剧,好治愈,好像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又体验了悠长夏日!
第四集教授期待着由加记得她们之间的约定,想着要是由加记得她就不去京都,要是由加不记得她就离开。
由加记得约定还大方地宣布约定失效,教授于是高兴地决定不走了。
高老师却走了。
虽然高老师和我并没有过这样的约定,只是我私心里希望可以一直待在她身边,但是她这样走了之后,我到现在都没有主动与她联系过。
因为还是很难过,所以不知道该怎么回复她每月发过来的邮件。
如果我和高老师有过这样的约定,如果高老师问我是否还记得这样的约定,我肯定会记得,但是我大概也会宣布约定失效吧。
这样想想最后的结果倒也没有什么不同。
兜兜转转也都会让我知道在许多我想得到的东西中,总有我得不到的,所以在看到别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却没有得到的东西时会难过。
【首发于公众号:电影杂志】这是一部被称为每年夏天必看的神剧!
甚至有网友评论说:如果一辈子只看一部日剧,那就看它吧。
该怎么介绍它呢?
俩字:清爽。
光这一点就很“消暑”了。
这部剧,就是它——《西瓜》
这部2003年的日剧,虽然都开播近15年了,但豆瓣评分仍高达9.3分。
女主角小林聪美,出演过日本很多小清新治愈系影剧,最著名的作品是《海鸥食堂》和《面包和汤和猫咪好天气》,在豆瓣上的评分均在8.3以上。
她在剧中总是以一种淡淡的、悠悠的方式,叙述平淡生活里的宁静,给人最轻柔的安慰。
她在这部剧中饰演一名在信用金库的上班族早川基子。
这部剧以基子的成长变化为主线,讲述她与其他三个女人的同居故事。
34岁的早川基子,看起来是个很普通的人。
从小和爸妈住在一起,受到妈妈无微不至的照顾。
每天重复着枯燥的工作,白天到点上班,下班回家看完电视就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她不被领导重视,不受后辈尊重,从来没有受过表扬与肯定。
她单身,没有谈过恋爱,也没有坐过飞机。
如果没有什么事情发生,基子20年后的生活应该不会有什么变化吧。
可是,突然有一天,同事兼好友马场万里子卷走公司3亿日元,然后逃跑了。
她打了通电话给基子,告诉她要“精彩地过日子”。
受到这事影响,基子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她偶然来到了“happiness三茶”。
这是一个老旧的家庭旅舍,没有空调,只有老式风扇,隔板还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但这里的一切都很美好:门前的小溪水温柔地流过一篮子啤酒和一个大西瓜;
屋子前院是一片菜园,金灿灿的向日葵倚在栏杆上,地里种着茄子和青椒,还有没熟透的番茄……
庭院里,一口水缸飘着绿油油的荷叶,阳光落在水面上闪着金光;
风铃声清脆悦人,蝉鸣阵阵,给心头去去暑气。
在这里,就算什么都不做,都会让人觉得舒服和惬意。
基子在旅舍里遇到了三个女人。
房东由加,是一名天真的大学生,有点傻里傻气,但非常真诚和善良。
她很喜欢且擅长料理,负责给房客提供每日三餐。
崎谷夏子,是一位五十几岁的大学教授。
她睿智优雅,经常帮年轻人指点迷津。
亀山绊,一个非畅销色情漫画家,收入既不多也不稳定,所以常常交不起房租。
淳朴热情的人,加上缓慢如流水的生活节奏,基子决定在这住下。
但她还是有些担忧和愧疚。
别人眼中的一个乖乖女,突然这么离家,基子不知道妈妈会不会发怒。
“我这样做是可以的吧?
”她像是在询问一旁的教授,又仿佛是在问自己。
教授用肯定的眼神看着她,坚定地点头说:“可以的!
”
得到支持的基子,迈出了改变人生的第一步。
基子是想改变点什么的,都34岁了,却好像什么事都没干。
别人都知道想做什么,但自己连想做的事都没有。
和初中好友约定存钱,对方砸了钱罐子买了绘画工具,成了新锐画家,而自己却守着越来越大的存钱罐,过着平凡的人生。
她甚至羡慕马场万里子,可以逃离无聊的工作、唠叨的妈妈,和无能的自己。
其实大多数人和基子一样,都曾经这么讨厌过自己吧。
感觉整个人就像废柴一样,被同龄人抛弃,这也不如别人,那也做不好,只好原地徘徊,前途一片迷茫。
直到教授和她说:人是没有年龄差别的,只是有追求自我和不追求自我的人而已。
对于一个追求自我的人来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基子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离开父母寻找独立,已经是迈出了追求自我的第一步!
虽然晚了一点,但幸运的是,基子周围的人于生活细节循序渐进地传递给她一个观念:什么样的人生都是可以的,先学着接受自己,然后再慢慢地改变。
基子的生活已经和以往有所不同。
有一天,领导叫住她,问她想要什么搬家礼物。
基子受宠若惊,想了很久。
出乎意料的是,她提出希望领导能表扬她一次。
这会轮到领导吃惊了,居然不是具体的物品,也不是涨工资之类的要求!
基子甚至写好稿子,让领导照着念。
领导特意排练了一下,认真地“表扬”了基子。
不过,令基子没有想到的是,领导随后又真心表扬了她。
回家路上,基子笑着合不拢嘴,她从来没有这么高兴过。
出于勇气做出的一个小决定,竟让基子发现,其实领导也是有人情味的,也是有温度的。
只要勇于迈出追求自我的一步,还可以挖掘出很多可能的!
相信自己还能成长并作出努力,那么无论多少岁,30岁、40岁、50岁……不就是一个年龄标签吗?
基子终于学着直面自己从未反抗过的妈妈,说出:“我想要过让自己认可的人生。
”也希望妈妈能享受更有趣、充实的人生。
这部日剧没有跌宕的剧情,而且讲的是成长、烦恼、友情、亲情这些快被说烂了的事,但它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就是因为它让我们看到:每个人的成长道路都是艰难的,无论是谁,哪个阶段,都时常会感到迷茫和恐惧。
但就像主题曲的名字《open your heart》一样,要学会打开心扉,接受矛盾的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生活依旧继续着,你还可以继续探索。
即使现在没有明确的答案也不要怕,因为寻找答案的路上还有许多美好的瞬间,都是你值得珍藏和纪念的财富。
就像是一觉醒来就可以看到懒洋洋的可爱猫咪;
留着残余饭菜的饭碗,和充满浓浓生活气息的厨房;
饭后和好友一边开心地吃冰镇西瓜,一边家长里短地闲聊……
你可以用任何心情做任何一件事:烦躁的时候对着风扇吹啊吹;
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躺着发呆也可以啊……
这些细节,透着生活最本真的味道,最能在平淡生活中打动人心,也足以让你在艰难成长时得到慰藉和力量。
说到底,烦恼与欢乐并存,这才是成长的常态与意义呀!
经历了一段过早的秋意时光后,炎热回归。
九月恢复到了原本应有的样子。
对于这座城市而言,九月是夏季的谢幕。
暑热仍是主角,只是不再凶猛。
三天前,看了日剧《西瓜》的最后一集。
一部以夏天为背景的剧,很适合在这个时候做个“了结”。
对于这部剧之前一无所知,只是在社交平台上被人反复提及。
都是“再次回味”、“适合夏天”等褒奖的字眼,于是下定决心细细欣赏。
这部剧于我而言最特别的,是它已有整好20年的历史。
于是光画面,就颇有年代感。
看剧之余,我不由得搜索20年前——这部剧刚上演的时候,我身处何地。
答案显而易见,我正在大学念书。
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恰好对应上剧中同样风华正茂的“她们”。
不免又稍觉感伤,因为她们,因为我,都不再青春。
剧中有一段颇有意味的桥段。
女主角基子(小林聪美饰)在车站附近,被突然出现的记者团团围住。
女记者举着话筒问她:“你20年后在干什么呢?
”基子一边支支吾吾,一边想象着20年后的自己在看着报纸。
报纸上的日期是“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
她盘起头发,面带皱纹。
但这样的想象不能给她明朗的答案,于是她愣住了,一声不吭。
那群采访她的记者也“知难而退”,转身离开。
摘自日剧《西瓜》第9集
摘自日剧《西瓜》第9集 然而当下我正处于2023年9月,基子的想象如今成为了真实。
不知剧外的小林聪美能否在拍摄《西瓜》时,想象得到自己20年后现在的样子。
而我,回首20年前那个在大学正彷徨的自己,“他”能想象得出20年后我如今的样子吗?
当“他”知道答案之后,是欣喜,还是失落,甚至绝望呢?
忽略这20年中经历的风雨,如今的自己,孑然一身的自己,是本就悲观的20年前的“他”应该能预料到的。
但除此之外的一切,必定会让那时的“他”,惊异不已吧。
相信这种惊异不是慌乱,而是略带惊喜。
但任何的哪怕一点点的惊喜,必然有惊喜背后的艰辛。
我想20年后,如今的我与大学时的我最大的不同:一是深知时间的宝贵,因而不愿荒废地争分夺秒;二是不再像那时的自己,多愁善感地频频回顾过去。
现在很少回首往事,也不为未来过多焦虑,我更看重当下。
因为唯有当下,可以触摸,可以把握。
2023年9月13日 星期三(水曜日)
我在早春看完了这部蝉鸣夏意的日剧,2003年,播出的时候我还在读四年级,那时的夏天就像剧里一样悠长,生活也只有眼前的细碎,十几年过去了,还是在眼前的方寸间绕,人生的阅历累积了薄薄一页,那些远方也走出去过一些,但并没有看到所谓的意义。
‘原来坟墓并不意味着结束,而是新生命的开始啊…’,选择了远方的马场再也回不到生活里了,在生活里囿于昼夜的教授最后也踏上旅途了,基子最终是留下来了。
每一种选择都不是停留在原地,日复一日一个夏天接着一个夏天,日子不是在原地绕圈而是螺旋形上升着。
每一种选择也都会单调,都要厌倦,而过去的都不会再回来了。
最开始找这部片子是因为想看食物,在第一集差点看不下去,没想到后来这么美好。
日剧大都是这种风,温和,又时不时刺激你一下,积极励志。
整部片子没有俊男美女,看似平淡的一个个接在一起的小故事,让你欢喜让你担心,但都是情绪小起伏,并在每一集的结尾给一个小结局。
慢慢的好像你也变成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也好像身边是这样的人,那种谦逊和善意。
你有独立的空间,互不打扰的生活,但却在各个方面关心你,指上好的方向。
住在三茶的人们,我之前不理解这种“公寓”是什么意思?
想来大概也就是房东和房客。
画面好多近景,窗台上的娃娃,门前的流水,大花,驶过的火车,西瓜,食物,小虫……耳闻蝉鸣蛙鸣,很夏天。
大家各种际遇不同,住在这里,一同分享早餐和晚餐,每个人都遇到不同的事,每个人都烦恼,走着自己不同的路。
部分戳到我的点:- “泥舟”的服务生各种不同含义的“请回去吧”。
- 早川基子那从小积累到大的存钱桶··· - 基子妈妈一副不放心的样子但是又随着女儿;两人一起吃饼干时吸着饼干屑;在医院时,浓妆艳抹的妈妈说起女儿学会第一句话就是“拜拜”,好没良心。
- 教授因为路见不平和路人打起来了···- 大叔在发现自己被骗钱做的双眼皮手术效果消失后对着镜子哭说“啊,我又变成中年大叔了。。。
”- 貌似很强悍的警察却因为自己最爱小娃娃的眼睛而失手让犯人溜走··…………想到就忍俊不禁又暖洋洋的画面,让我最后一集留了一段时间才舍得看完(笑)。
哎 是啊,每一天虽然相似,但都是完全不同的一天呢。
我们可是“居住在不论发生什么都不会感到不可思议的星球”哇。
夏天才是吃西瓜的时候。
夏天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从五月份就开始打算想着买一顶新的帽子或者凉鞋,但是往往是夏天结束了帽子也没有买。
所以常常游完泳回来时被晒得很黑。
每次这个时候就会和妈妈吵架。
为什么不给我买帽子?
然后在天台上发脾气,觉得自己是不被疼爱的小孩,迁怒地往隔壁楼上养的鸽子笼里扔石头,直到那个秃顶的养鸽子的大叔气急败坏的爬上来制止我。
尽管这样我还是很喜欢夏天。
一家人坐在一起吃西瓜的时候,由父亲切开,怀着忐忑的情怀看着那个绿色略显憨傻的水果的内在的时候,大概是夏天最标志性的记忆。
很多时候都是我和妈妈两个人吃一整个西瓜,如果爸爸回来,就给他留一部分,第二天看到瓜皮就知道,哦,昨天晚上他回来了啊。
有一天我很晚睡,想去厕所时发现坐在餐桌边吃西瓜的父亲。
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的因为我的房门关着,一开门看到他庞大的身躯不协调地挤在高背椅上,很专心致志地啃着,西瓜汁流了一手也不管,身上穿着最普通的大叔白背心,勒着啤酒肚。
和父亲不亲近,讲几句话也会尴尬的不知所措。
而一直爱逞威风的父亲,挤在小小的餐桌前吃西瓜的样子,让我不知道为何感觉格外蹩脚又难为情。
那么爱面子的一个人,就这样坐在昏暗的灯光里啃着西瓜。
而妈妈吃西瓜的讲究和一成不变让我有时很恼火。
买的时候要精挑细选,甚至常常听说哪个市场又有一批最新鲜的西瓜上市,立马拖着我一同前去。
两个人死命背了五六个回家,几次就吃完了感觉真让人绝望。
为什么不能吃完了再去买?
我总是问。
先准备着总是好的,她说,又或者说,那么便宜又新鲜,买了总没差。
切的方式也规规矩矩,三四口就能吃干净的小块,绝对不可以切一半用勺子舀着吃因为不好。
为什么不好?
就是不好。
她的所欲和不所欲都要施于我,我也不情不愿的接受了。
自己做决定的日子总有一天会来到的,我那么兴奋地脱离了她的保护,任何一次成功和失败都让我感触良多。
有一次一个人一边用勺子大口大口吃着西瓜一边无拘无束地看着电视剧,电视剧那个控制欲极强的母亲看着试图逃离自己的大龄未婚女儿说:啊……现在你身上有股人的味道呢。
以前身上都是奶味,小宝宝的样子。
啊……做母亲真寂寞,又开心又寂寞。
和西瓜一样圆圆的,是木星。
木星是强大的,可以吸引着周围的陨石不至于坠落,它是地球以及人类赖以生存的伟大星球,是地球的母亲,但是却少有人提到并感激它的存在。
木星本可以提升自己的温度变成太阳,却为了避免人类的毁灭而选择放弃成为太阳,过着低调的人生,也是寂寞的人生。
为人父母大概也和木星一样吧,无聊透顶,但是又不得不为了那个脆弱的地球旋转,看着它长大后却挑衅味十足地偏要用勺子舀西瓜吃。
今年夏天第一个西瓜,想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吃。
不用勺子
1.又见治愈夏天,几个女人同在屋檐下的烦恼和快乐。喜欢她们一起吃着饭读报纸,读完一版轮换还嬉闹吐槽。纪念日也一起庆祝,幸福三茶屋里都是生活的气息。2.好羡慕教授那一屋子的书籍好像可以在屋子里待到天荒地老。3.活着是需要毅力,常常也会害怕,害怕一成不变也害怕未来莫测。但自己选择的人生就要过上自己能接受的方式,对自己不负责也就无法过上满意的人生。看似相似又平常的一天,已经又是新的一天了,不一样的一天。
真是无法想象,我居然耐着性子看完了这不无聊的大闷片,没有高潮,也没有共鸣。不明白为何如此高分,真的不喜欢。
准备用五个夏天看完西瓜,终于在第三年忍不住全部看完了。将生活的无数细碎和不经意汇集在一起,体会着原来人生中的美好可以这么简单这么纯粹。这样的脚本实在大赞
不喜欢。几个日本女人的细碎日常,平平淡淡,节奏很慢,给大脑留白的时间太多,不快进没法看!这种小清新小温情太小儿科了。
看了五六集吧,放弃。越来越不适应日剧的这种慢吞吞的剧情,我需要刺激点。。
分数不代表什么,因为我只看了一集,小林聪美……虽然这是她的个人特色,完全这一辈子就是在演她自己啊,可惜我不喜欢她的小动作小表情啦……就酱别骂
打包永存。
二十年后,我要是还活着的话,会带着五亿冥币私奔到火星吧。那里有一片向日葵的花田,花田里藏着一座西瓜之墓,我就坐着那儿,和一只小乌龟。一边等着离家出走的猫回来,一边写信,信的红线那头是蔚蓝的地球,地球上有个人,也在仰着头。
平平缓缓的调子 优哉游哉的生活~浸在小溪里冰的西瓜和啤酒 都好喜欢!非常适合夏天看的剧~
get不到,一点很小的事内耗那么久,里面的人都活得好累吧
不管有个性没个性,这里头的人全都情绪稳定,也能解决问题。不会算计和残害别人。小林聪美阿姨太幸福了吧,做一份又能挣钱又能治愈的工作这么多年
1.お墓って終わりじゃないんだ、始まりだ。2. 生きて見ないと分からない事ばかりだったわよ。
34岁正是看《西瓜》的年纪,看着看着睡着了,醒来发现不是那个夏天真的好失落。
在橱子里睡觉不闷气吗?
六集弃,太过于平淡,没有什么让人感觉很厉害的人生格言,绊子倒真是颜值担当,百看不腻。
非常温馨的片子,很舍不得的看完了最后一集,很开心点开了第一集,再看一遍^^
终于看完了,2010夏天
太平淡了 看不下去
我的菜!
温情治愈系,都是平淡小事,不过这种拍法只有做成无厘头喜剧或者丧系才能打动我。看了半年,总是提不起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