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戈多

Waiting for Godot,等待果陀(台)

主演:巴里·麦戈文,Johnny Murphy,Alan Stanford,Stephen Brennan,Sam McGovern

类型:电影地区:爱尔兰语言:英语年份:2001

 剧照

等待戈多 剧照 NO.1等待戈多 剧照 NO.2等待戈多 剧照 NO.3等待戈多 剧照 NO.4等待戈多 剧照 NO.5等待戈多 剧照 NO.6等待戈多 剧照 NO.13等待戈多 剧照 NO.14等待戈多 剧照 NO.15等待戈多 剧照 NO.16等待戈多 剧照 NO.17等待戈多 剧照 NO.18等待戈多 剧照 NO.19等待戈多 剧照 NO.20

 长篇影评

 1 ) 等待戈多

剧中,狄狄在等待过程中与周遭突兀的环境交融在一起,环境与现实成了狄狄所有行为的主导,他失去了思考能力。

但随着等待时间的渐逝,狄狄在某一刻觉醒了自我意识,那一刻,他拥有了主体性,开始察觉到了等待的无尽。

但这种脱离感注定短暂,在与同伴交流之后,思考沦落为比无聊更无聊的事,他又若无其事地陷入无尽的等待,再次与周遭场景交洽在一起,成为其中一部分。

狄狄自我意识的闪烁象征着在机械轰鸣的现代社会中异己力量庞大的身影下人类自我的无力以及无意义。

于我看来,狄狄的自我意识的闪烁为《等待戈多》的主题级荒诞,而非剧中时空交叠的荒诞。

漫长孤独的岁月里,宽慰自身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认清世界。

荒诞作为一种另类美、世界的一部分,理应被刺进我们对现世的认知内。

 2 ) 从存在主义到虚无主义

其实虚无主义就是吃饱了不知道如何丰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导致的。

你看那些皇宫贵族都通过赛马,弹钢琴来消耗过剩精力。

虚无主义在中国不可能成为主流思想,在儒家文化圈这种内卷严重的地方也不可能成为社会的主流精神状态。

有一个阶段可以,那就是工作之前,家长喂饭管饱,儿童时你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你对着日落,天上飘翔的鸟,远处的山,奔流不息的大河,安静的只有鸟叫和脚踩树叶声的树林,这些景象一开始令你惊奇,等你凝视久了这些会让你觉得有些恐惧,你饿起了肚子,想起了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你赶快跑回家,这是你初窥存在主义的片刻。

青春期的性冲动之后,你有了思维的觉醒,你在上课发呆时脑海里冒出了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会有男人和女人,为什么圆周率算不尽,为什么世界是现在这样的而不是别样的,为什么会有人,河马,狮子,为什么生命千奇百怪却都叫生命,河水底下的石头有生命吗?

为什么要学习找工作吃饭睡觉然后工作吃饭睡觉每天重复甚至还要生孩子养孩子循环往复,然后你在某天就死了却好像什么都没做。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人生的乐趣是什么?

是成为教科书上的爱因斯坦和牛顿吗?

但如果人类全灭亡了他们两个也不算什么了吧。

晚上回到宿舍,有人在被窝里研究白天没解出来的数学题,你有时候会被这些奇思怪想和这种深层次问题上的不透彻而焦虑困扰,这大概就是朴素感觉意义上而非哲学定义上的虚无主义。

这种持续求真并因此被困扰的精神状态,等你过了学生阶段,就基本不可能再有了。

其实如果你一开始就没有了天真的不受功利污染的好奇心,你连学生时代也不会有这些。

如果你的社会范式过早的给你提供了填饱肚子和满足欲望的社会导向,你就不可能去探索精神了。

跟每个人一样,你以后的内在生命的成长同样极度渴望精神世界的丰富,但那时候的你太愚笨了,你精神层面的满足止于偏向流于表面的自我安慰,你只能通过买个包包,买块名表,找个位高职重的工作让人敬怕,你炫耀自己找了一个多么漂亮的妻子和有一个多么有背景的爹来证明自我存在的价值。

对,没有这些,你也可能买不起,但这却是你所有的渴望,你所有的幻想便止于暴富和暴富后的满足,你是多么浅薄无聊。

这是资本主义调动起你的欲望以后,对你精神的一次异化,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多多少少都被这种异化不同程度地支配着。

问题是,就算是腰缠万贯,你依旧没法建立一个与外部现实世界不脱节并且自身能够内恰的精神世界,虽然你渴望这个,但为时已晚,晚到过度的内在探索让你害怕,甚至昏昏欲睡,你会愤怒于自己的愚笨,你会被比你更有才华的人吸引,并因此在内心深处有一种微弱但良性的自卑。

被低层次的果腹问题困扰,阻止了你产生更加让你精神困扰的虚无主义,这是愚笨的你的不幸中的幸运,也是你作为人不能升级的幸运中的大不幸。

基于虚无主义生长出来的光彩夺目魅力四射的人物,不是东亚版本的主流。

太可惜了。

如果没有虚无主义,就没有马斯克说人类的意识是浩瀚宇宙中的微小烛火,更没有了卡尔·萨根的暗淡蓝点。

地球是诞生已知唯一生命的地方,而人的意识是生命之光。

如果地球发生了意外,这烛火便很容易熄灭,他想要把人类的脆弱而又宝贵的意识挣脱地球母体,正是源于对虚无主义的正面回应。

一个马斯克或许解决不了虚无主义抛出的问题,但他对虚无主义的阶段性思考成果,却努力延续和延长拓宽人类探索宇宙和自身的时间和空间。

话说回来,《等待戈多》里面的困境,是更高一个文明段位的零星级别,明白我的意思吗?

只有资本主义生产过剩,不愁吃穿,八小时工作制,人人有闲暇时间胡思乱想,在这之后才会产生的新的社会困境,才会诞生出新的社会创造,工业体系,艺术作品,文学,思想观念…

 3 ) 莱蒙托夫的《人生的酒盏》)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雪生(来自豆瓣)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2510070/莱蒙托夫的《人生的酒盏》)人生困境在此。

偶尔抬头看看树叶。

我们紧闭双眼 饮咽人生的酒盏却用自己的泪水 沾湿了它的金边 等到蒙眼的遮带 临终前落下眼帘诱惑过我们的一切 随遮带消逝如烟, 那时我们才发现 金盏本是空的 它盛过美酒,幻想 但却不是,我们的酒盏

 4 ) 《等待戈多》影评

《等待戈多》剧中的两位主人公从始至终都在等待着“戈多”,但从始至终都没有等到“戈多”,两位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和弗拉季米尔之间荒诞又带有幽默滑稽的行为与对话值得我们探究,等待戈多,戈多是谁?

到底等待的是什么?

等待的意义又在哪里?

很多人的观点是等待戈多其实等待的希望,戈多谐音是god上帝,他们无休止日复一日的等待希望的到来,等待被救赎。

故事《等待戈多》中仿佛什么故事情节都没有发生,情节没有高低起伏,但我们可以看到流浪汉们在生活愈发艰难的条件下,依然不断等待着戈多,憧憬着、希望着,认为戈多明天就会出现。

虽然自始至终戈多都没有出现,但“戈多”却成为了流浪汉生活中每一天的支撑点,让他们本来痛苦的生活变得有目标可追寻和有希望可以等待,而不是在虚无中浑浑噩噩地绝望着。

(如在剧第一幕的时幸运儿变成了哑巴,波卓变成了瞎子,他们陷入绝望,想要自杀,但他们在想要自杀前想到了“戈多会怎么想”本来要结束生命的两位主人公因为戈多而继续等待希望)。

联想到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贝克特想要表达的是,他认为“希望”虽然是飘渺的,甚至是虚幻的,却没有说破从而让人类陷入绝望的深渊,而是告诉他们“希望依旧存在”,将希望之光留给生活在无望之中的人们。

 5 ) "In the midst of nothingness" 值得深思的对话与单句和搞笑片段

Waiting for Godot佩服自己的耐心主角两个人,Gogo和Didi确实有点可爱😂全片共出现五个人 场景:荒山一棵树,夜间一轮月😂听了近两小时的疯言疯语无厘头式对话,他俩消磨时间玩的小活动能拓展同义词词汇呢😂不知道Gogo和小男孩是健忘呢,还是小男孩撒谎。

从Lucky的思考中猜测,Godot是否指上帝呢?

《四个四重奏》虽然没有一句话,只有一个人一群羊,也比这丰富多彩了。

😂哲学与文学中的存在主义来自灵魂的拷问我现在感觉我啃了俩小时干面包 干涩卡喉

 6 ) 猜测~ 我发现的关于godot 的真相

百度了一下,粗略的认为目前这种说法还是属于原创的呃(有待探讨)贝克特的《waiting for godot》中的godot是谁呢?

我的真相是“godot is equal to god over time”即是说相当于“上帝加班”的意思!

好,我承认我肤浅,也就是把godot拆分成god+ot,而且还直接套用百度百科中的OT中的一个概念“over time”关于拆分的依据:是剧中配角“pozzo”的说法“godet?

”“godin`...于是就觉得可以拆出一个god来...然后就是解题了:waiting for godot就是waiting for god over time 就是说两个流浪汉在等待上帝加班来拯救他们呀!

于是我直接判断这是不可能事件,并且猜测贝克特大概就是这样安排了他的剧本的。

后面的戈戈狄狄的对话更是让我认同的的想法了。

而且,我还认为上帝还没有上过班!

这样想起来还真的觉得这两个老流浪汉──爱斯特拉冈(又称戈戈)和弗拉季米尔(又称狄狄)的荒谬与神奇!

于是等待戈多就相当于(实在想不到好的比喻)...就好象期待牛把自己给阉了,而且还要砸自己的蛋呀!

补充的说就是:上帝要上班就是给自己断子绝孙,上帝加班就是在断子绝孙的同时化身为人类的奴隶!

所以荒谬无比,神奇无比!

(信教的朋友要看明白,觉没半点侮辱上帝的意思,我赞同上帝的存在是必须的说)

 7 ) 瞎子没时间观念,属于时间的一切东西他们都看不见。-《等待戈多》

今天看了《等待戈多》,不禁有了很多的感慨。

影片当中有一段他说自己已经瞎了,狄狄戈戈马上说他看见了未来,眼睛瞎了心灵才能看见,波卓说不要问我时间,好像他打破了时间的框架,悟到了自身的渺小,就像箱子里的沙土,最终为尘与土,不如不见。

幸运儿也是一样,作为奴隶他努力做保住这个身份,而脑子里思想万千,然再见已哑,呱噪不如沉默,他始终无法反抗自己的命运,不如不说。

狄狄和戈戈的做法也无非就是等或不等 ,做或不做 ,永远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决定。

生还是死 ,斗争还是屈服 ,也就在一念之间。

我们总在等一个机会可以真正做自己 ,如此蹉跎了年华。

在影片当中狄狄说了不少有哲理的肯定句。

戈戈问了不少有意思的反问句。

比如说,难道我们应该为我们的出生而忏悔?

这剧看起来其实也不荒诞,都是在表达很实实在在的人生观点。

其实我看完以后最大的感触就是不要让因为每一个今天的等待都成为成为你明天的后悔。

不会有上帝来拯救来救赎你,想要追逐的梦想,就要自己去追逐,任何事物都不是自己就会来找你的。

人生本来没有意义,我们用一天一天来分解大的虚无,用一天一天的时间来消磨虚无,但一定要记得: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不要在一天天的日常中忘了自己的初衷。

 8 ) 很符合剧本

原文在本人博客 http://comosum.spaces.live.com/blog/cns!DED5D7332096F029!3987.entry摘抄:《等待戈多》,题目就荒诞和令人迷失,因为它强调“等待”这个动作,而等待本身实际上是个空洞的过程。

一个最明显的问题就是,俩人在一棵枯树下循环往复地等一个等不来的戈多,他们等的到底是什么?

对宗教一无所知,所以Godot=God的说辞也就摸不着头脑,在我看来他们在等待“希望”和生活的目标,这样更好理解一点。

Vladimir和Estragon的等待,有一种命中注定的荒芜感。

正如全剧开头第一句Estragon所说的“Nothing to be done.”,他说的当然不是脱不下鞋“一事无成”,而是泛指生活的那种没有希望没有目标的状态。

因此戏里的这句话不是发泄,也并非寻求共鸣,因为这种状态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

当一天结束,月亮升起,二人终于又打发过了一天的等待,解脱地说:“我们走吧。

”全剧很有意思的一点是,第二天发生的事几乎是前一天的重复,不是科幻小说里时间倒流的重复,而是那种内容不同,本质一样的重复,然后你在字里行间恍然发现,原来这种“重复”已经周而复始很多次了!

一个很魔幻的设计是,第二幕明明是第二天,但场地中央的树却长出了几片绿色的叶子,在冷风中惹眼地摇晃。

叶子似乎在提醒我们时间的流逝:你以为到了第二天,实际上在悲剧的人生里,你都说不清楚“很久以后”和“第二天”究竟有什么区别。

和鞋过不去的E君,他应该是患有失忆症,每天都不记得昨天发生了什么,得靠V君的回忆,V君就反复不断地讲解(注意,不是“提醒”)昨天发生了什么,给E君描画一幅E君“存在”的图景。

反过来,V君偏偏是一个怀疑心强的人,比如他自己并不确定昨天是不是见到了P君,是不是见到了男孩,正是通过给E讲解,也给自己构建了一个记忆图画。

因此,虽然E感慨说:“我们都一起50年了,我看我们还是分开比较好。

”但这俩人是分不开的,他们是这个孤独世界的两个粘着在一起的小小孤魂野鬼,彼此见证着对方的存在。

“我们上吊吧”应该是很荒诞的感觉。

因为那是一种逃离没有希望的日子的方法。

我很喜欢这里的对话。

两个人郑重其事地商量如何用裤腰带吊死自己,E解下了裤腰带,裤子还掉下去了。

“给戈多看看,看他怎么说”。

这么平淡的句子,但是却写得特别合适。

最后说一说奴隶Lucky吧。

他被欺凌被压迫,脑子还有问题,可他恐怕是这个戏里真正“幸运”的人。

因为他不用选择自己的命运。

加缪的《流放和王国》里边有一段情景,是对奴隶Lucky一个特别好的诠释版本:一个奴隶被带到野外,看守对他说,我给你自由,你从现在可以选择自己的路,一边是通向自由,另一边你会被抓起来。

看似很明显的选择,对吧。

可是,奴隶太习惯生命掌握在其他人手里,对摆在面前的选择,恐慌至极。

下边的台词——我还是称它为诗吧——让我极喜欢,摘抄在这里。

喜欢它的声音,念出来像音乐一样,虽然它描述的是“无声”,正好符合虚无的主题;如果比作画,就是一幅静物了。

E: All the dead voices.V: They make a noise like wings.E: Like leaves.V: Like sand.E: Like leaves.Silence.V: They all speak at once.E: Each one to itself.Silence.V: Rather they whisper.E: They rustle.V: They murmur.E: The rustle.Silence.V: What do they say?E: They talk about their lives.V: To have lived is not enough for them.E: They have to talk about it.V: To be dead is not enough for them.E: It is not sufficient.Silence.V: They make a noise like feathers.E: Like leaves.V: Like ashes.E: Like leaves.

 9 ) 生命的本身就是等待

你有没有等过一个人?

肯定有。

你有没有毫无目的、毫无逻辑的等过一个人?

我想应该没有。

可是贝克特笔下的爱斯特拉冈与弗拉季米尔,两个流浪汉,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等待戈多,等待一位叫戈多的人,他们不知道戈多是谁,不知道戈多什么时候会来,甚至不知道戈多会不会来,但他们依旧等待,等待就是他们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就是等待,而等待的人永远不会来。

看完电影后,我满脸疑惑,所以,为了对电影有一个更深的了解,我去搜了荒诞文学后,又似乎能理解这一份等待。

剧中两个流浪汉非理性的行为,离奇的故事,怪诞的行为,这些都是荒诞文学的表现。

荒诞派戏剧反主题、反现实、反情节、反人类、反语言的特色这一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等待戈多》没有情节、没有逻辑、按人类的正常思维模式来看甚至是没有意义的。

但是它的艺术特色、它所反应的思想一直是人类文学史的宝藏。

从文学看现实,从文学看人性,荒诞文学的艺术远远大于我们能想象到的!

人生都在等待另一个自己,却总是以为自己在等待另一个人!

 10 ) 贝家老儿当含笑了

早起将余中先译本的《等待戈多》看了一遍,上午再对照着老早下载的电影版本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做完功课,然后翻了两篇英文研究贝克特的论文(我手头只有英文的,我承认是在装逼),太学术,太专业,看得头大,中途作罢,出去吃饭。

没扒拉两口,因为心头老是隐隐作痛,知道自己是入了戏了。

贝克特众所周知的是他的荒诞戏剧,戏剧荒诞不用我介绍,不是他首创,却因他,受到人普遍关注,因他,荒诞戏剧走上世界舞台。

“戈多”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名,而是被赋予象征了任何可以等待的人或物。

它可以是具体的,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虚无的,可以是实在的,可以是救赎,同样也可以是死亡,这样一个意象甚至被幻化成生命里所有美好或不美好,梦想或现实,出生或死亡的对等替换。

而“等待戈多”甚至成了一切无意义的荒诞行为的代名词,你可以不知道《椅子》,可以不知道《秃头歌女》,却不能不知道“戈多”。

一部著作被人如此称道并记忆,贝家老儿当含笑了。

纵观历史上出现的文学批评或者哲学流派,荒诞与存在主义大概最有渊源,用存在主义对等待戈多的诠释自然不计其数。

这里拾人牙慧,截取戏剧的几个关键因素,稍作联想以打发无聊时间。

动作。

看罢相信你一定难以忘记里面一系列无聊的重复动作,爱斯特拉冈的脱鞋穿鞋,弗拉季米尔的脱帽戴帽,两个人快速互换帽子,幸运儿(他一点都不幸)提着不松手的行李,所有动作机械单调,毫无意义,即使被人指点,被人责怪,还是没有一个人停止,潜意识里都像被人在脖子上套了根绳索。

像人自身的某些毛病,你想改那得首先征求毛病的意见,它愿不愿意离开你的身体,只要它不愿,你想方设法也赶它不走,即便它和你小别,但那不是斩草除根,再聚如胶似漆胜新婚,这个道理不用我多说。

所以当一个人向我保证说他一定改过自新,重头做人时,我的阴暗心理就怀疑他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秘密,自欺还想欺人;而当有人想征求我意见时,我又不怀好意地肯定他是想确认自己早已拿定的主意。

我相信人类不存在主见全无的行尸走肉。

不过总有一些事能让你不再重复,比如圆滑,一只寄人篱下的老鼠不敢对猫发怒。

你说你能改,我就相信,至少是满嘴牙齿上镶着相信两个大字,不过我更倾向你不改,什么都不必改!

如果一个人在未改的情况下不能为人为社会接受,改变未尝不是同样结果;你问我的意见,算你找错人了,我不会和着你的节拍,尽捡你想听的。

一个人不是知心姐姐,就是闹心鬼鬼,取不了中间值。

话语。

我一直对语言引起的多义和歧义很感兴趣,更对话语的无序与无义着迷。

因为在我看来,无论多义与歧义还是无序与无义话语之外的潜台词才是可以让人深入品味琢磨的。

如果说这是模糊含混,是模棱两可,自然也没错,只是当含混被人赋予确凿的含义时,它的力量比确凿本身要更泼妇更强悍。

而且它的多义不是一尘不变的,是可以被赋予的,是随你意任凭你添加的。

说得直白点是,你家里的衣橱里挂着千万套得体漂亮的衣服,你是每天换一套还是每月换一套?

可以夸张一点说等待戈多里的所有台词都是无意义的,爱斯特拉冈说着他的梦,却没人想听,他重复着宣布要走,试探着为腿叫疼,重复着说要拿绳子上吊,却没有行动,而弗拉基米尔则只顾自言自语。

两个人的谈话甚至常常不连贯,答非所问,谁说言者无心听者有意?

说话的人有心,听者无意才对!

只要人各自为战,各自为营,所有话都是对自己说的,因而所有的话都是自欺。

王尔德说,给人一副面具,他就会告诉你真相。

人心即地狱,话语即地狱也许更确切。

而最后幸运儿变成哑巴也不妨看成是对言语多余的无声控诉。

时间。

两幕剧前后两天时间概念本来应该很清晰,而且是从早到晚的顺时针运转,但却加上了爱斯特拉冈,波卓的健忘,似乎真是一日三秋,为什么一个正常人在第二天醒来全然不觉昨天的事?

是害怕记忆带来的烦扰还是橡皮擦一样要擦去所有过往事迹,让每一天都都过得新鲜?

波卓愤怒,“你干吗老是要用你那混帐的时间来折磨我?

这是十分卑鄙的。

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

有一天,难道这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

有一天,任何一天。

有一天他成了哑巴,有一天我成了瞎子,有一天我们会变成聋子,有一天我们诞生,有一天我们死去,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秒钟,难道这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

“。

贝克特这么一问,时间还那么重要吗?

小沈阳说,若你年轻时是这样,等你老去了,你还是一样一样的。

你年老时会自然死亡,那现在有没有什么区别?

别指望时间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你的幼稚或者世故都是时间无法医治的,别指望痴情的时间可以帮你赢得或者忘却一个日渐远去的身影,时间不会任你摆布,除非你傻到相信能疾走如光,并肩或凌驾于它之上。

时间同样是重复,既然每天都是一模一样,每天都是时针走两圈,分针走二十四圈,那为什么要划分昨天今天与明天?

记住现在比记住昨天显然更切实际,若你连现在都视而不见,别指望依靠昨天你就能看见明后天。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贝克特在荒凉的舞台背景上放置的那棵树,枯萎的树第二天发了芽绿了叶。

我不知道绿叶的确切所指,因此也可以让我随意联想,至少它不再让我从头至尾看到的都是满眼的苍凉。

我一直坚信,你不会一辈子眼前一片漆黑正如你不会一生下来就虎目圆睁两眼冒金光。

 短评

希望总是不来,苦死了等待的人

7分钟前
  • 豆友181608927
  • 还行

真牛逼的电影

8分钟前
  • 骨头
  • 很差

- -! 我走戏剧风

13分钟前
  • 浅小初
  • 还行

只是了解荒诞派戏剧的入门,显示出电影在空间上的优势

15分钟前
  • 达到厂
  • 推荐

这个拍成电影也挺省钱的

18分钟前
  • o.o
  • 还行

没看懂……

21分钟前
  • 七彩云龙
  • 还行

我居然这么无聊的看完了接近两个小时的剧,没怎么看懂

22分钟前
  • 此昵称不存在
  • 还行

感谢外国文学 让我成为七百几分之一 否则我这辈子都不会看的 而且是看完

23分钟前
  • 不看不听不说
  • 还行

"...one day he went dumb, one day I went blind, one day we'll go deaf, one day we were born, one day we shall die, the same day, the same second...They give birth astride of a grave, the light gleams an instant, then it's night once more."

24分钟前
  • Hesperia
  • 力荐

看不懂

29分钟前
  • 库诺昆
  • 还行

在班上看得///完全看不懂............................

30分钟前
  • Muffin_C
  • 很差

这个应该是最好的一版了。

32分钟前
  • 蘇小北
  • 力荐

把思想用完全的视觉表现出来 是不是现在好多的电影 比如盗梦空间也受到小说的启发呢 等待戈多 戈多是谁 作者模棱两可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义 我们心里的戈多 也许就是那个可以拯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上帝 它可以是功成名就 可以是香车美女 可以是豪宅别墅 也可以是死亡

33分钟前
  • jellyfish
  • 推荐

欣赏不来

35分钟前
  • 红发安妮
  • 还行

看不大懂

40分钟前
  • ZRCFZY
  • 还行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有一天,难道这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有一天,任何一天。有一天他成了哑巴,有一天我成了瞎子,有一天我们会变成聋子,有一天我们诞生,有一天我们死去,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一秒钟,难道这还不能满足你的要求?他们让新的生命诞生在坟墓上,光明只闪现了一刹那,跟着又是黑夜。

45分钟前
  • 洺夔泫汐
  • 力荐

我们活着为了什么?我们活着快乐吗?是否我们的一生都在等待?

47分钟前
  • Eason chan
  • 还行

跟看塔可夫斯基相似的感受。论让我无言,塔是用凝滞不动,等待戈多是用连缀不断。

52分钟前
  • Gretaco
  • 推荐

放绵羊的弟弟是上帝(基督教信徒是绵羊,那牧绵羊的弟弟则是上帝),放山羊的哥哥则应视作是上帝的对立面(如果上帝代表完善,那对立面即是完恶?)?Godot因为讨厌弟弟所以派了哥哥来日复一日地安慰众人明天就能等到Godot?Godot是否可以看做是更宏观抽象的宇宙本原?

56分钟前
  • nichijou
  • 还行

等待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59分钟前
  • 梦馨
  • 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