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拍器
Metronom,严密监视的派对(台),派对有罪(港)
导演:亚历山德鲁·贝尔克
主演:Mara Bugarin,Serban Lazarovici,弗拉德·伊凡诺夫,Mihai Calin,Andreea Bibiri,Mara Vicol,Alina Berzunteanu,Mihnea Moldoveanu,Andrei Miercure,Mariuca Bosnea,Eduard Chimac,Marius Boboc,Tiberius Zave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法国语言:罗马尼亚语年份:2022
简介:听摇滚乐是罪的年代,罗马尼亚青年只能在家里闭门派对,抓住稍纵即逝的放纵与自由。十七岁的安娜,得知男友将移民他方,情绪跌落低谷,不顾母亲反对,参加犯禁派对。偷偷收听西方广播,心仪电台节目却无法点唱,于是联手写信。没料到秘密警察上门拉人,勾结外国的罪名如何担当?亚历山德鲁·贝尔克首部剧情长片,细致重塑七十年代氛围,捕..详细 >
全片最舒服的就是叙事节奏,开场两个人就带着观众走进故事里了,但是重要的两场情爱戏拍的很差,掉了不少情绪。女主的表演也是业余的有点出戏,真的撑不住。
看完还觉得挺平庸,但是想了一天,还是蛮zz惊悚的,跟真实遇到一样,当时很难察觉,事后才知道自己完蛋了。
以点带面,还原齐奥塞斯库时代的罗马尼亚,强权苍穹之下的全民莫大恐惧,从49分钟开始正式进入正题。每个人如何抉择,无法有泾渭分明的非黑即白,更无从考究谁对谁错。结尾挺妙,仿佛一切从来没有发生过,细思极恐,毕竟他们以活着为最大需求,毕竟,距离齐氏夫妇被乱枪毙命、罗马尼亚解体,还有漫长的二十七年。
hkiff47
那里的故事,我们似曾相识。
东欧社会主义学生挺开放
旁若无人的ai
知道导演想说什么,关于曾经的时代,关于青春……但,叙述节奏为了文艺而拖沓,板脸式表演让本就无味的画面更索然。
【罗马尼亚】“润而不得”,“愿你X流下平安”的类似讯息提前到更早的日子和一个不同的区域完成回响,多少看起来是有些老套了;当中大段的讯问戏比想象中做得好,但阻挡不了其它部分的陈词滥调。
【香港电影节】开场五分钟让我彻底傻眼:女主得知男主要离开家乡,难过得不行,一直在假哭。你没看错,是假哭,一毫米的眼泪都挤不出来,但是却一直在呜呜呜。专业点好吗!演员来噶!剧情乏善可陈,节奏拖沓,一个场景下叙事效率奇慢。影厅上空铺满了我的弹幕:Up乜春。【影片结束没有一个人鼓掌】
有一种相识叫似曾(真相最伤人)
故事对我来说没有一点吸引力,女主真的一言难尽,多多磨练下吧
为了这部复古1972年的罗马尼亚,我准备放弃对复古1973年美国的《甘草比萨》的喜爱,还是东欧的历史更有吸引力,当然当时的青年也是深受英美流行文化和反叛精神的影响,不同的是他们在iron curtain下。场景不多,很多长镜头,节奏和转场控制很好。本片不但调色、画幅、服装、发型等复古,舞姿也复古,有一场2分多钟伴随The Doors的Light My Fire的爬梯跳舞,太喜欢。
3.5 警局、学校、汇聚在同一片广场;政治、青春、禁锢在同一栋楼房;信件、告白,渴望于同一处苦恼;训诫、抛弃,恐惧于同一个无望,一部特征鲜明的齐时代缝合作品,窥见了过往太多新浪潮情景余波。上一分钟还在为青春而忧愁,下一分钟便被迫投身政治的波动,二者的样貌有何区别?情感与政治的背叛互为表里,身体直觉与精神规训的矛盾共同构成了东欧青年的青春。验证爱的纯正离不开对爱的执着,审讯的话语无法浇灭反抗欲望的冲动,离去告别对方与不愿低头的自己和解。令人感慨的是,那个时代下的青年还依然憧憬着用音乐去对抗强权,用诗句对抗枪支,东西方同样怀着各自不同的解放设想,虽处境相比当下更为艰难,但希望却远超当下的困顿,对自由和欲望的渴望也影响了不止一代人,直至现在,我们还同样身处同一个警局,同一所学校,甚至是同一片广场。
今日踩的第一个大雷,各位戛纳前线记者的品位真的堪忧。
弗拉德·伊凡诺夫 拿捏已经炉火纯青了
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不好看。爱情线和政治线有点太割裂,前后都没交代清楚。(长镜头)做爱戏也让我觉得毫无必要……
青春电影里加政治,昏昏欲睡。
以为是少女的青春疼痛,警察一出现才发现没那么简单。有些事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状,国内大概率没法上吧。不能讲得太明白,但只要有人讲便也是好的。
2023.3.9 观看于多伦多TIFF Lightbox Cinema5 D8。浅显,过于轻巧,但敢于讨论和记录反映。情绪变化,青春期,恋爱之根。摇滚和自由思想。政治威胁,家庭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