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莎乐美》一直放在手边,今天才动。
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把这个从《圣经》故事里款步而出的西班牙公主催生成一束怒放于暗夜,妖冶滴血的曼陀罗花。
深蓝夜幕下她的玉足踮着月光,深红舞裙是燃烧的藤蔓,它要缠绕和攀附那个男人,博得他的爱,绝艳的容姿和深情的泣诉却没能打动这位理性的圣者,美丽的莎乐美那抚弄爱人头颅的纤纤玉臂停搁在空中,终于垂落下来,划下忧伤寂寥的弧线。
在好色的希律王面前,她舞了的最后一场绝命之舞,诡异,绝望,疯魔,沸腾你的血液,用最华丽的姿态极温柔极狠毒的撕咬你的灵魂,七重薄纱渐次褪去,鲜活的酮体是饱满而娇艳的果实,拼掉了希律王最后一丝理智,他大步上前,而她不让他得到,她凛冽的眼神寒光闪烁,爱而不得,征而不服,疯长的心魔唯须以杀戮来平息。
这样的舞剧,除了惊叹,便是相遇恨晚。
舞步,佛朗明戈,充满力量,踩的是爱恨皆入骨髓的极致的步子,透着西班牙浓郁的灼灼明艳,激情,铿锵,舞剧让身体的倾诉拥有一种动人心魄力量,我是无比热爱极致的,极淡然或者极浓烈,让人有着强烈的存在感。
这个故事很激烈,和《卡门》一样,绝世女子,玉石俱焚,将征服不了的人杀死,爱从此有了终结,恨有了归宿,而爱恨抽离的同时,生命于她,也黯然失色。
莎乐美在抱着爱人头颅舞尽最末一场忧伤之后,被希律王处死,只落得失去主人的七重薄纱,从此废苑尘梁。
西班牙是一个梦幻而不可思议的国家,无论人或物,电影或舞剧,永远色彩明艳,像五岁孩子手里的蜡笔画,从不曾有朦胧或黑暗的色调。
美丽的演员,热烈的舞蹈,生活中人们的家居设计和穿着打扮永远色彩缤纷,这与我们东方国家的生活太过不同,所以迷人,透着强烈的吸引,也是本能所驱。
电影中剪辑了一些舞剧前期的排练和演员的情况,舞者们的表现都完美无暇,音乐的节奏和舞步配合得天衣无缝,出彩之处甚多,美得没话说,值得反复观赏!
相对正片更喜欢彩排的片段,尤其是演员在前方起舞,背后屏幕上的投影因为设备的原因产生的滞后,呈现出的粘连和催眠效果让人更魔怔了。
太阳与权力,月亮与爱欲,求不得便因爱生恨,莎乐美的七重纱舞是被母亲操纵的绝望、被父亲觊觎的恐惧;是求爱被拒的怨恨、是想要报复的快意。
她颤抖地完成献祭,向魔鬼呈上她的身心,又跪在爱人的头颅前悲痛欲绝地祈求原谅。
但我终究不同意莎乐美是唯一的爱情故事这种说法,她根本就不懂爱,因为她从未被爱过:在母亲眼里,她是工具;在父亲眼里,她是情欲;在爱人眼里,她是罪孽。
约翰对她来说只是“想要”的欲望,本就破碎的自尊容不得拒绝,她像个固执的孩子一样,得不到糖就哭,你伤害我,我就打你。
所以比起颤抖着双手提出要求,更希望诠释为“她淡淡地说‘我要他的头’”,如原著一般,希律王回绝了她七次,她也重申了七次“我要他的头”,就这一句,这样偏执、决绝、疯狂的莎乐美比可怜、脆弱、犹豫的莎乐美更加让人目眩神迷啊!
在无意中,看了Moreau的《Salome》,才发现这张沉睡在原声盘中。
从王尔德起,这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小段落,突然像是蕴涵“力量”的源泉-一种唯美扭曲的力量。
现个西班牙人演绎的作品,扭曲完全在炙热的感情中,被熔化的所剩无几,老实说,有点丧失Moreau作品给我的震撼感,不过还是非常值得收藏的。
终于见识到了“莎乐美”那红色的,炫目的身影那完美的化身那不断舞动的女子有着火样的灵魂她享受着所有男人的爱慕,追逐她未曾为谁付出直到见到了那个虔诚的灵魂那个,执着于自己的神的男人在清冷的夜里她悄悄地潜进地牢来到那个男人面前她仰视他,她爱慕他她诱惑他她感觉到,他动摇了但当她的唇即将碰到他的他退开了他又想起他的神,他的信仰他又回到了神的怀抱她愤怒红裙在狂舞中翻滚在王的盛宴她隆重地出现裹着七层薄薄的纱她跳出了最曼妙的舞步每一次高潮,她都轻轻褪下一层轻纱当她裸身在王面前时王允诺了她的请求施洗约翰的头颅,为我所愿他的头颅静静地在盘中她轻轻地,接过来红唇一遍遍刷过他的唇心中在翻滚我终于吻到你了现在的你,终于属于我了这份喜苦,就是爱么?
玛莎·葛兰姆说:“人的肢体从不撒谎”。
所有的舞蹈因欲望而生,不隐瞒,不美化,本能借助肢体真实表达。
电影《莎乐美》从舞者的日常排练及剧团导演的场务策划开始,鱼贯而出,一气呵成。
观众随着导演的视角,全程参与整个舞蹈的编排,直至最后在银幕上观看自己的作品成果。
莎乐美的饰演者阿依达·戈麦斯现实中亦是名杰出的舞蹈家,电影中有一段她的自述,诠释着她对舞蹈的热爱。
“在舞蹈的世界里,我能尽情地变现自己,宣泄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情感”。
观舞看到的不只是手或脚,不只是跳跃或旋转,而是个性与气质,这正是舞蹈的有趣之处。
“精神分析把这些爱的本能称作性本能,并根据它们的起源称作占有”,莎乐美因爱生恨,采取最极端的方式占有约翰,但不能说她是不美的,美无关道德中的善,艺术以追求美为目标,美超越一切现实而存在。
从编舞到灯光、服饰、道具、布景,各要素间完美融合,增强艺术感染力。
想学舞美设计了。
舞者要像画家一样抚摸舞台
依旧是Carlos Saura, 舞台的中-左-右三段式布置,在他的其他电影中也出现过。
舞蹈的编导何塞·安东尼奥和阿伊达高美斯起着控制全片叙事脉络的作用。
佛拉门戈舞的肢体语言善于表现挣扎的内心或高贵的尊严,而这正是莎乐美舞剧中的主题。
不谈论作品本身的文学内涵,单就舞蹈编排和舞台效果来看,借助电影特有的拍摄特点,突破了静态视角的局限,把flam舞蹈的抒情叙事做到了最好。
舞蹈中结合了芭蕾,埃及舞,现代舞等诸多方式,能唤起观众熟悉的共鸣。
那段被约翰拒绝后莎乐美独自一人的红裙舞,是我认为最打动我的片段。
扭曲的肢体配合背景喘息的节奏,是来自凝固时间中痛苦失声的呐喊。
3年前随意买时不会想到3年后带来的影响是持续性的.从小对西班牙文化非常酷爱,现在想来根本源于自己比较倔强顽固的性格."践踏"舞,在伊比利亚的文化中如同跳动的心脏,以及剑客手中的剑,具有中坚力量.想要感觉一下什么是顽强,什么是信念,什么是强悍.那么请让你的心伴随着次片进行1个小时左右的践踏,践踏,再践踏.莎乐美的典故很多人都知道,这里不再作介绍.片前的28分钟介绍感觉很重要,好好体会一下会对后面的正式演出有个很好的进入.演出中音乐及舞蹈的相互照应非常到位,通常是由音乐最先引出气氛,然后由肢体,表情,舞蹈相应跟进.舞台布置很简单,光是橙黄,白,蓝之间的变化,同时剧中所反映的艺术表现主要是刚和柔的两种对话,在衔接上除了在莎乐美对约翰的拒绝由爱转恨的转向有些突然以外,其他的过渡还是很流畅的.在柔的表现中莎乐美和约翰的双人舞可以打很高的分数,无论力图在心理上还是艺术肢体的表现上都是极为细致,没有虚的问道,非常真实,而这里音乐的烘托是十分重要的,有一段用到小提琴独奏,霎时感觉同时找不出第二样合适的乐器了.这里可以引用主演Aída Gómez在片头介绍中所说的"每一个人都在演出和排练中感受到了幸福(记不清了,大致是这样)".作为主演,Aída Gómez的演技非常老练,独舞部分的技术含量很高,在舞台上也具有霸气.而相比希律王的演出似乎缺少了一些帝王的内涵,有些流于表面,造成了有些动作过于夸张的感觉,如果这方面在提高一点因该还是很不错的,因为作为帝王,本身具有浮夸的成分在里头,能再将那些切入点做的好一些,就更加真实了.同时其他演员的点缀(点缀有些边缘化他们了)是非常关键的,可以说每个人都是天才,每个人都是高手,在这些人的演出中"践踏"舞及其变体所带来的那种强烈效果已经到了非常完美的地步,而这里所谓的完美不是指"践踏"的力度和激情,而是舞蹈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已经到达了那个点上了.作为一部成功的舞台戏,细腻的表现是重中之重,戏要表现人,而人的表现就是心理的反应,能具体捕捉到那些心理的映射,戏就会出现人的灵气.并集中起来变成了令人震撼的东西.在这里色彩,舞蹈和音乐的结合都很有看点.嗯,不过不能否认有一些剧情中的设计没有看懂,自己也就集中注意了自己喜欢的,从而在心理上也没有深入研究那些边缘的.很长时间没写文章了,深知能力退化......也就是因为几年中每次"饥渴"时拿出来看还是喜欢的不得了,碍于一时冲动写些陋见晾晾...........
宽容和不怕伤害是因为不够爱。
曾经的爱人投他人之怀,倘若你发自真心的祝福,你并不是欣慰于旧爱的幸福,而是因为他们在一起,你反而会落得比较轻松幸福。
爱情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圣经中上帝创造的莎乐美不曾有;如今看到的莎乐美是另外一个女人,浓烈得像从地下喷薄而出的火焰,这一个,是人类的产物。
“你为什么不看看我。
只要你看到我,你一定会爱上我……爱的神秘比死亡的神秘更伟大。
”绍拉选择了阿依达•戈麦斯做他的莎乐美,彼时她已年有三十,但当她舞动,旋转,跳跃,用眼神倾诉时,对年龄不符是否会产生违和感的疑惑快速地消散,莎乐美变成了一个符号,一个热爱中的女人的符号:不是少女,不是妇人,不是老妪。
她激烈地表达:看我,望着我,爱我。
眼神中的渴求一刻都不曾停下。
对于剧情的理解因人而异:约翰是否爱她,而她又为什么要杀掉他。
舞剧中的施洗者从开始不敢向莎乐美投去目光,后来挣扎地与其共舞,到最后再也不瞧她,一系列的动作显然也是表达了一种炽烈和情感。
虽然最后约翰又返回了那个高高在上的地方,但却也无法掩盖他曾为她从圣坛上走下的事实。
“你若无法看着我,不如就让你坠入地狱,我再随你一起到那不会再桎梏你的地方。
”这样的爱,谁说又没有理由升入天堂。
当下正流行轻松的喜欢,确实爱情让人感到过于沉重,生死相随变成某个久远时代的神话,相比之下还不如苟且偷生。
生比爱是一件更好的事情,人们似乎用了太多力气活,已经没有力气再爱了。
于是人们编造了一种善良的爱情做借口:“我包容你,成全你,站得远远祝福你,因为我实在太爱你。
爱不是占有,爱是放手,我因此成就了一份纯粹而至高无朋的爱情。
”对不起,爱就是占有,爱不是放开而是索取,索取你的一切拥在我的怀里,一颦一笑,一举手一投足,一切的一切乃至性命。
纯粹的爱情不是看着你把戒指套在别人手上接受上帝的祝福,而是怀抱着你的头颅依然能发自内心的微笑,笑之甜美足以令黑暗深处的撒旦都感到窒息和满足。
莎乐美就是爱情本身,爱情就是一个美到极致的女人,女人就是残忍的美和自私。
人的本性别无其他,自私而已。
爱上爱情,情人,就是爱上自己。
在西班牙电影史上,有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卡洛斯-绍拉。
卡洛斯是一位善于用舞蹈、光影与色彩创造视觉奇迹的导演。
本片《莎乐美》用电影的拍摄技术与西班牙弗拉门戈舞相结合,重新诠释《莎乐美》的影像。
《莎乐美》以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表现。
影片前三分之一用于对演员、舞台设计师和导演本人的采访,后面记录了弗拉门戈舞蹈诠释莎乐美故事的舞剧。
全片整体看似是高质量转播的舞蹈综艺节目,任何一个镜头都没有错过细微光影的变化和演员的肢体动作,这却是最好的写实主义电影表现。
卡洛斯导演明白,最好的写实主义艺术擅长的便是隐藏其艺术手段。
在19世纪后半叶一批作家、画家、音乐家、剧作家,几乎集体改写了莎乐美的形象。
尤其在王尔德的笔下,《圣经》中的一个关于先知因其直言不讳的道德勇气而遭受迫害致死的故事,变成了一个关于女性的情欲因受到反复的挫折而竭斯底里的复仇故事。
在王尔德笔下,莎乐美呈现出颓废主义色彩,并赋予了平衡肉体与精神的要求的底线寓意。
在导演卡洛斯看来,自己之所以被《莎乐美》吸引,是因为在他眼里“这才是唯一的爱情故事”。
这里的爱极致并且纯粹,再加上一条复仇的主线,使这场悲剧失去了理性。
正因为其浓郁的悲剧色彩,才使得整个故事令人心碎般的震撼。
月亮的意象在舞台上,卡洛斯力求简洁明了。
他用太阳与月亮作为整个舞剧的中心背景:黎明及整个白天都以太阳作主角,夜晚则换成月亮。
太阳的红光与月光的幽蓝,表达了爱情的炽热和死亡的绝望,两种极限欲望。
作为意象,月亮在很多中外文学作品中出现,它经常象征着纯洁、坚贞不渝、美丽,抑或暗示孤独、悲哀、寒冷、渴望不可及之意。
月亮的出现伴随着莎乐美的出场、起舞、眼光流离、死去,并将故事带入高潮。
一缕月光倾斜在莎乐美身上,当月亮照亮她时,死神也找到了她。
月亮找到了莎乐美,那个爱的深恨得切、集纯洁与媚人一身的公主,她最终得到她的爱人约翰,以他的性命为代价,同时毁灭了自己。
先知约翰《莎乐美》 中先知约翰是命运的言人,他预言成真就是对命运的直接表述。
莎乐美对先知的欲望,那一段舞蹈跳的令人心碎。
可是约翰从不曾认真看过莎乐美,她是美丽的公主,她的爱炽热纯粹,却无情的被拒绝轻蔑。
莎乐美得到先知的头颅:你为什么不看看我。
只要你看到我,你一定会爱上我。
莎乐美亲吻着爱人的头颅,死在士兵的兵器下。
这应验了约翰的预言,在我死后的那天灾祸将落在某人的身上。
先知不能预测是爱的神秘比死亡的神秘更伟大。
七层纱舞莎乐美向希律王献舞的那幕最为精彩。
戏中,莎乐美一共脱掉了身上的七层纱衣。
这七层纱衣颜色各不相同,用了很多的暖色调,同时混合了一些冷色调:紫色,淡紫色。
不同质地、不同面料的七层纱衣在女主角身上,为这位美丽的巴比伦公主-莎乐美罩上了一层神秘而具魔幻力量的色彩。
这是莎乐美的最后一舞,她所有的欲望都集中在这一跳上,弗拉门戈本身的魅力,角色本身的魅力。
这一舞,莎乐美对爱的激情近乎病态。
她的欲望满足中散发着血腥。
整个舞剧在镜头前熠熠生辉。
你可以说本片是导演自身形式主义风格电影,也可以看成是现实主义记录片。
导演卡洛斯-绍拉是表现主义者,其内在精神面、心理的现实,都可以经扭曲外在的现实世界的表面达成。
但是本片,又以现实世界中的素材—这个舞蹈团体和这出舞剧排练的过程,这些导演是如何处理的,如何设计经营的,才是决定导演风格的重点。
感谢导演给这个神秘而血腥的古老故事最诗意和华丽的表达。
导演卡洛斯迷恋逆光里舞蹈游动变幻的身影。
群舞和独舞的场面生动而有灵气。
莎乐美向希律王献舞那段,脱掉著名的“七层纱衣”,精彩绝伦,美丽的巴比伦公主身上一种奇异的诱惑神韵。
主角莎乐美的扮演者是拥有当今“弗拉明戈第一舞伶”美誉的,西班牙弗拉明戈舞蹈家阿依达.戈麦斯。
迷人的身体语言诉说丰富的情感:深沉,激越,忧郁,狂热……唯美而颓废的莎乐美。
喜欢弗拉明戈的朋友不可错过。
遮住我的双眼 我依然能看见你 捂住我的双耳 我依然能听见你 没有了双脚 我依然能走向你 没有了嘴巴 我依然能呼唤你 折断我的手臂 我依然能用我的心代替双手拥抱你的影子 摘去我的心脏 我的大脑依然在跳动 即使我的大脑被烧毁 我依然能用全身的血
⋯⋯雖然我本來就是想看Flamenco,但沒想到真的除了前面20多分鐘的「花絮」外,完全是真正的舞台劇。舞拍得非常美,但這難道不是一個真正的舞台劇嗎?⋯⋯
http://www.56.com/u42/v_MzA0MzAyNTU.html
我看不懂..
弗拉明戈的调性跟莎乐美这个故事好搭
情绪和张力。【舞吧,莎乐美!舞吧!】
每一分每一秒皆美轮美奂。布景,音乐,灯光,舞美,影像天衣无缝。尤其最后的白布,可以看作士兵的逮捕也可以看作情感的纠缠,非常智慧。隐约觉得国王的猥琐好色表现的有点过份了。王后与莎乐美倒是拿捏准确,恰到好处。脑子空白一片,实在无语。不过,若之前的排练策划更多些就更好了。也有一些疑问1,约翰的扮相为何不用袍子?或者灯笼裤?古罗马男人穿裙子?2,国王的两根权杖感觉太奇怪。3,希罗底被杀(谋杀亲夫)与约翰预言中任何一个换倒幕后做成投影,大概都很震撼吧?4,莎乐美在月光下目送约翰离去后,独舞时候为何用男声衬托?5,最
最烦踢踏舞……
我好像没有舞蹈鉴赏能力,但是七纱舞真的很惊艳。
3.8星 还是更喜欢纯粹电影的电影。半纪录片性质的,看的有点分神。不过用舞蹈演绎一个完整的故事的感觉不错。美艳。好想看脚下功夫,镜头给的差不多 但总觉得不够啦:p
情节编排简单了一点,要是有几段反复该多好啊TT纯粹的爱恨与神性一样圣洁。
@2024-06-04 15:58:33
太好看了!一定要看!
舞蹈好看
对莎乐美最初而无法取代的印象来源于莫罗的那副不乏情色意味的油画,施洗者约翰高悬的头颅苍白俊美而高贵。到了绍拉这里约翰由肌理刚健的光头黑人演绎还真是有点出乎意料。说到民族风格的改编倒真可以改写个民国版本:约翰的谶语用郭沫若的笔法、莎乐美是《爱眉小札》、希律王则可鲁迅老舍任选其一
爱比死亡更神秘。
影像仅仅是满足了视觉,王尔德的剧本才是震撼到内心。
比较好奇那几十层裙子的构造,好像脱起来很方便的样子。
跟随吉他和响板的旋律,再体味一次莎乐美绝望的爱。
卡洛斯绍拉又一个舞厅排演弗拉明戈舞剧:镜子、暖色灯光转场(哪怕大面积蓝光,也要给人物打红光)、阳刚异性恋气息、没有思想只有冷艳热烈攻势的高挑舞女…相比其他优秀的舞蹈电影,绍拉的电影并没有增强弗拉门戈的魅力,倒是给了一个刷大师电影为由看跳舞的机会,也是民族贡献。这部更是展现很多幕后工作,像纪录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