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生平:陈祎,五岁丧母,十岁丧父,哥哥出家,荐白马寺。
聪明英俊,得法号三藏。
三藏者,经藏 律藏 论藏。
向往天竺佛法,去长安讲学,名动京师,有信徒萧瑀。
申请取经,太宗未允,贞观二年,启程西去。
经凉州、过瓜州,遇胡人石磐陀(孙悟空原型),授五戒,收为徒,得老胡人赠马。
石磐陀,前途艰难,起歹念,被识破,后离去。
遇信徒,顺利过五峰。
入戈壁,老马识泉水。
抵达伊吾,被高昌抢去讲学,使留下,决意不从。
拜为兄弟(御弟之名由此),赠金银侍从以上路。
印度性力派,劫唐僧,当祭品,反成信徒。
玄奘西域之行,路途五万里,历时十八年,带回舍利子一百五十粒,真经六百五十七部,名震五印,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
《大唐玄奘》在叙事方面基本尊于史实,给观众呈现了一个《西游记》之外的唐三藏。
可以看到,真实的唐僧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物,他以一人之力,历时如弥久,意志坚定地完成前人从未有过之成就。
三藏西行乃贞观二年,适才25岁,彼时已在京师小有名气,生活不可谓不舒适。
但他自学梵文,毅然决然走上求佛之路,一去十八载,历经千辛万苦。
年级轻轻而有此等心性,有几个人能做到的。
十八载内心虔诚,路途中多次面临生死绝境,亦无法阻挡探求佛法之志。
影片交代了故事的整个主线,包括很多细节和谈话都是有史可依的,这一点做得很好。
可对于唐僧内心的描写过于粗糙,真正的佛祖不只在西域天竺,更是在求佛路上,影片对三藏历经万难而产生的顿悟描写过少,抑或是黄晓明的长相缺乏灵性,总之对于心性成长感受过于单薄。
其实,我倒觉得如果让片中的瓜州太守罗晋来饰演唐僧的话应该会比较走心。
另外,影片的画面非常值得称道,绝美景色,实地拍摄,赏心悦目,非常享受。
唐三藏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西行之路,弘扬了佛法,触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口述经历著成《大唐西域记》,对印度意义重大。
借用东坡居士的一句话: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最后,一句话影评:叙事有余,走心不足,对于想了解真实唐僧的人或者是摄影爱好者,值得一看。
犹豫后才去电影院,为什么?
两个小时介绍玄奘法师——一个特殊“职业”者的艰难复杂经历,有难度。
从开头玄奘随难民出城开始感动,从一个片段开始泪流满面。
西域商人把蚕子带出,畅想着娶个汉地老婆,自己生产丝绸,就不必辛苦的驮来驮去。
画面一转,商人严肃的问:出家人,我想问你,世界到底是什么?
我的世界就是把此地有的东西送到没有的地方去。
你的世界是什么?
我们共同的世界是什么?
天灾,即使在大唐的贞观年间,也到了打开城门允许难民随丰而食的严重程度。
那沉默的攒动人头,和地铁里的人肉相片有相似之处。
即使我们现在能吃饱肚子,也是为了吃饭为了活着。
即使普通人可以上天乘飞机,下海潜水戏鱼,大闹机场、车祸、灾难屡见。
岁月何曾静好,更多鸡飞狗跳,年龄越大体会越深,何况还潜伏着死亡杀手。
高昌国王说:愿法师留在高昌,引导我们走出迷茫。
悉达多太子放下王位、财富、娇妻弱子去寻求真相也是为了走出迷茫——对世界的迷茫,获得真正的好。
很多人赞叹玄奘的毅力,鲁迅说,我们从来不缺舍身求法的人,“黄沙漫漫西行路,千古取经第一人”,玄奘的艰辛也许是第一,但之前已有很多人如法显西行,译经方面有鸠摩罗什,他们求法的目的是什么?
电影的结尾说,一个人影子无法铺满大地,但有些声音可以传得很远。
从人物传记的角度说貌似可以这样理解,但没有人拿自己的生命冒险,特别是西行的艰难是逐步加深的,程度超过了玄奘的预想,完全可以打道回府。
了解那段佛教历史知道,因已有的经论不能解释疑惑,所以去求取更多的原文,所以玄奘说:贫僧此次前往佛国取经,也是想把有带进没有。
有的人学佛从欣赏禅机妙语中的智慧,或者潇洒自在的生活态度开始,但是生活观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而价值观的基础是世界观。
一些道友说,受过现代科学的教育训练,也看了很多东西方的哲学,最后发现佛学对世界的认识最有道理。
世界,离我们很近,世界观似乎又很远。
世界那么大,不想去看看吗?
答案在辩论中透露出来。
那烂陀土著说,小乘修阿罗汉,大乘修佛。
玄奘答:小乘认为万事万物是由各种微细的条件组合构成,否认个人的主观精神。
大乘认为事物现象的存在都是变化和不永恒的状态,大乘更加能够认识宇宙的真相,万事万物循环无尽而又虚幻不实。
学成后两条路。
有着深深的家国情怀,最好的爱是让他们认清真相——世界到底是什么?
他像商人的蚕一样,要回到故国直到吐丝结茧,这是我们的缘。
在五台山,四壁的佛塔触动历史书上法显、玄奘们的画像,如蒙太奇闪过,那一刻心为之一颤,我一直赞叹你的坚毅,却不知道你的苦心,从来没打开你带回的礼物。
观看时,脑中划过当今有的人为求法的付出,更觉珍贵。
作为电影,如上面的评论中所说,不够完美,特别是主角的气质。
当然有些地方也不排除是艺术化的处理,这个时代,没点漂亮的画面,没点煽情如在野马泉倒入水中,观众觉得不过瘾,这也算随顺众生吧。
还是点赞,毕竟它让很多人知道,玄奘不是《西游记》里的唐僧。
对这部电影,我个人是很喜欢和推荐的,无他,淡如菊,却香入心。
平淡的铺陈直叙,因为大家都知道的结局让偶尔泛起的涟漪都显得很渺小,然而就是这样的安静的,淡淡的给了我力量,甚至于有时候我都忽略了声音,只是沉浸在这个西行的脚印里,几次眼泛泪光,数次泪水滑落,现在我在屏幕前,莫名的眼泪都会流下来,行走的力量,不仅仅是这样西行路途凶险的修行,更是在这些历练中修心。
这是一部诚意之作,不同于任何的电影类型,如果你是向佛之人,如果你喜欢思考,如果你喜欢安静,请去看看这部电影。
5年,5年,5年,4年,19年,坚持的力量;知名的官府之人,不知名的路人各种相助,老马的相守互助,行善的力量;无法言表,大爱在心。
前期模糊的场景,全场无任何跌宕起伏索然无味,一个电影平淡到这种地步也是没谁了,国产电影果然有毒,硬套的佛教理论还不如抽空多读点佛教的书籍这是吐槽导演的。
其二这个这样的角色来演绎玄奘你确定能给我带来真实的感觉?
场景渲染成古老破旧的感觉人物还是一个现代艺人风格莫非在搞笑,我是一点都没看到一个一心向佛的人去取经的故事。
一分给群众演员的,国内的影片越来越垃圾,终归腐烂在时代潮流中。
没有永垂不朽的核心理念真是悲哀。
『大唐玄奘』风景美如画,故事散成沙。
全片片长120分钟,却只用了一个小时左右就描述完了玄藏如何西行到达印度的过程,情节犹如一盘散沙,毫无重点,唯一能让人留下记忆的只有那一处处的美景。
后一个小时主要讲述玄藏抵达印度后的游历,大量的佛理阐述成了唯一亮点。
要问骑白马的是谁?
不一定是王子,不一定是唐僧,有可能是黄晓明!
黄晓明目前的演技实在难以立住一位“大师”的形象,此片中的发型真是死都不剃鬓角,分分钟让人出戏,至于印度语实在说不了那么多用配音也可以,但至少黄晓明你也应该对个口型吧?
实在有些敷衍。
【5分】
<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图片7><图片8><图片9>
好失望啊… 这《大唐玄奘》拍得太一般了。
编剧枯燥无味,导演不会讲故事,黄晓明的表演依旧生硬,也就只有王家卫的美术功夫在撑场子了… 唉… 一部关乎一个宗教的大片,且关乎好几个佛教国家的历史和智慧经典,更加应该有责任把它拍得深刻动人且经得起世界不断地寻味考究,而这部片的撩人力还不如几十年前人家的《阿育王》… 玄奘法师是中国著名高僧,明明大陆终于有机会可以展示自己对佛陀千丝万缕的感情了,却还是变成了可惜……说多了都是泪… 🍃
說實在的,要不是居委會發優惠券,5元即可觀影,而且我爸對玄奘題材感興趣,鑒於普遍大眾對黃曉明演技的評價,我應該是不會專程去電影院花錢看黃曉明的片子的。
不去看他是因為覺得花的錢不值得,然而我對黃本人并不反感,甚至曾經(10年前吧)還覺得他的平面廣告還挺帥的,也覺得作為一個為人大方的山東漢子,人品不錯也難得。
但我既然看了這部影片,就還是要就片子本身談一談我的感受。
我不知道創作者對電影的定位是什麼,我覺得劇本有些單薄。
它是按照玄奘西行取經的經歷,一個個城市、一個個困難、一個個收穫的順序來交代,好像流水賬,感受不到矛盾、感受不到高潮。
就連在敘述玄奘於茫茫沙漠中出現臆想瀕臨崩潰和死亡的最大一次磨難時,我就覺得這個本應該是高潮的點,創作者卻沒有把它講好,本來可以很感動很升華的,我作為觀眾確覺得像在隔靴搔癢、尷尬得很。
所以,我只好自己為電影開脫:我把它當紀錄片來看,紀錄片不是故事片,不需要矛盾衝突。
再加上該電影還有一個優點是畫面宏大優美,它如一副自然的畫卷,展現了大中國絲綢之路的壯闊和風貌,還有異域他鄉的風情。
很大程度上,人們花錢看大屏幕就是為了體驗這種視覺效果,就因為這一點,我給2星。
如果沒有黃曉明這樣的大明星主演,換成其他人我都能夠踏踏實實的把這個片當做紀錄片來看,也不會苛刻評價;但是因為是大明星來演卻演不好,我就覺得真糟蹋這麼好的畫面。
先不說曉明的下巴為啥越來越大越來越翹有礙觀瞻,他的表演還真不走心啊!
我都能夠想到電影是要表現玄奘取經的堅定信念,連那個邊塞官吏、烽火臺的將軍和西昌國王都那麼努力的配合表現出被玄奘的堅持而震驚和感動的時候,但奈何曉明的表情就是或茫然或呆頭呆腦或詭異的微笑。
我也只能低嘆,要出來一部好電影還真不容易啊,又要故事好又要景好又要拍攝手法好又要演員好,還真是難啊!
书柜里放着的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一直没看,总想在没有打扰的时候仔细读读。
跟随玄奘的步伐重新回到西行之路,体会一路上的风土人情和所思所想。
《大唐玄奘》正是讲这个故事,所以还是很期待。
一、亮点电影最大的亮点是沿路的风土人情和异域风光。
二、问题点1.因果不明玄奘作为一代大师,是东还长安以后的事了。
如果回到出发点,20多岁的屌丝为什么要跟国家作对、冒着生命危险去印度留学?
他的动机和原因是什么?
假如是一个印度学生冒死来大唐学习,会有什么样的经历才有如此大的决心?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
这一念正式支撑玄奘走到最后的动力,电影用一句普渡众生一带而过显然很苍白。
对于一个饭都吃不饱的年轻人,敢于违背国家的禁忌,发一个普度众生的念头,并且把愿意献出生命,这一念,电影却少铺垫,原因不明。
回到长安以后,玄奘受到空前欢迎,声誉地位都有,电影也就结束了。
如果把声誉和地位作为一个出家人的最终归宿,就太小看一代大师了。
玄奘法师最的成就是用自己西行的体悟和对佛的研究创立了八大宗派之一的唯识宗,将佛教思想拓展到一个新的领域。
而电影却未提起,用一个功利主义来衡量解脱思想的佛教,显得太业余。
2.逻辑不清电影看完,脑袋一堆问号。
遇到每一个危险总是无缘无故结束了。
每一段和下一段也没有什么联系。
整个剧情一盘散沙,导演如果不是学体育专业的,肯定也不是学历史专业,可能是学摄影专业的。
3.太轻松电影把玄奘塑造成万人迷,每个见到他的人都愿意帮他。
没多少艰难险阻,简直是玄奘自驾游。
根据大唐西域记,玄奘一路走来遇刀兵、劫匪,多少次命悬一线,电影中都未提及。
只在沙漠中有一点体现,但也是走走过场。
4.教义不对最后到那烂陀后戒贤法师,居然说菩萨3年前给他托梦说过,太扯了。
佛教讲即心即佛,提倡自我觉悟,反对神学。
导演可能是看西游记看多了。
整个电影对佛教的教义有失偏颇,一个大乘和小乘的区别,还搞得啰哩啰嗦。
大道至简,一代大师怎会如此故弄玄虚?
黄晓明还是很卖力,选了个好题材,只是没跟对剧组,没选对导演。
看完以后,我给了2分,1分给摄像,1分给道具。
后记不知道玄奘西行的初心是什么,也不知道他创立的唯识宗是否真正解决了他面临的问题。
已隔千年,无法明辨,但相信因果自在其中。
根据记载玄奘回到长安之后也有很多不得已,愿望未能实现,下半生一直在做翻译工作。
玄奘西行所遇艰难险阻,比起下半生精彩太多。
感叹一代大师的境界和执着,感叹宗教信仰的勇气和力量。
本来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相关史实也很有趣,大唐西域记简直唐代游记啊,哪怕流水账也认了。
看到评论不死心还是去看了,然后发现评分低真的有理由啊。。。。
纪录片都不合格好吗!
玄奘沙漠中那段本来应该很出彩,完全感觉不到,人家不是第一次出门的菜鸟,那时出远门都是强人啊,情节设计好尴尬啊!
总是用仰视镜头,这样就显得人物伟光正了?!
情节流水账我都能接受,但几乎所有女性角色都很尴尬啊,还有蜜汁口音。。。
后面回长安的人物特写镜头还行,然后又来个尴尬的背景。。。
开始的江流儿。。。
什么鬼,后面不是说的很明白了吗,母亡父亡十三岁出家,没有其他台词可选了吗?
有些台词尴尬的我强烈建议改文言文吧。。。
本来觉得教主被黑有点冤,因为这几年就看过合伙人,还有点偏路粉,毕竟除了ab新闻不多,还被黑的很惨,我错了,合伙人真的是特例。。。
感受到内心的不安宁,不平静,有浮躁,有空洞,觉得应该来相应佛主的号召,于是,借用了很多广告词说动妹妹请客看电影,邀了姐姐哥哥老公妹夫我一行人来到影院取经。
不说观影过程了。
整个过程被黄晓明的川字纹三个字侵占了,久久不能释怀。
你一个修行者,整天焦灼的情绪,哪里来的平静。
你不平静,我看得平静吗?
黄晓明演什么都是黄晓明,看得出他有在用力演,看到他温柔而迷茫的小眼神,我觉得他随时都想逃离那片沙漠,我也担心他走不出去,当大水袋掉落的时候,我看他浮夸的滚下去捡水袋,那种想死的心情,我能体会。
我在想,这下怎么办,没有水的大沙漠,任谁也无法走出。
没有想到有个小水袋,小水袋就算了,自己倒地以后,然后是马倒,然后是马托着小明哥一阵狂奔,我好担心晓明哥被颠下来,可是没有。
这算是开挂吗?
一路开挂有没有?
佛主加持我!
心中有无数个佛主加持我在升起!
看完后, 我大姐说,要不是修养,要不是我的素质,我真的在两分钟的时候就想要夺门而出,想到尊重导演,忍得呵欠连连。
姐夫说,我一直在等待猪八戒和孙悟空出来。
老公说,风景片挺好看的,可是长时间看,有审美疲劳了。
妹妹说,那衣服挺好看的,太销魂了,晓明哥穿起来好像走秀。
准妹夫说,不知道演的什么。
我想说的是:说好的佛理呢?
说好的真谛呢?
导演你都在干嘛,飞檐走壁的追杀,不经皇帝恩准的偷渡,莫名奇妙的徐峥,更莫名奇妙的那个克拉恋人里面那个男二当的那个官员,莫名奇妙的八百里之前的官员,确定不是背背山?
阿弥陀佛,原谅我污了。。。
龟兹的风景不错,跳舞的时候,老公说,阿凡达在哪里?
我说骑白马的不一定是唐僧,可能是黄晓明哦!
玄奘打赢了辩论赛,之后骑上大象就要回去了。
我觉得他真虚荣。
原谅我潜心修炼,在看完这部电影后,各种思绪混乱。
重点是什么?
苦难?
真谛是什么?
他救了那个面具奴隶,解封以后,奴隶替他救出一本经书。
那一本经书,就是全部吗?
什么叫还原一个真实的玄奘?
菩提树,释迦牟尼,佛主,原谅我吧!
晓明哥到了圣地仍然是眉头紧锁的川字纹,他是有多焦虑呢?
取到真经又如何,还是焦虑。。。
没有辩机,扣两星。
五星 有一星給了驚喜 可能我沒抱希望看的情況下反倒是沒了偏見 黃曉明蠻好的 不是原來會說他演技假嗎?表情僵硬嗎?哦絲毫不會 他應該很努力吧 我覺得蠻好的 超出預期 劇情也很平實 沒有那麼誇張用力過猛的去表現 我真覺得挺好的 雞蛋挑骨頭我也不想挑 那你們這麼挑的話 實在是過分了
其实黄晓明表演得还不错,软肋是编剧,用拍纪录片的手法拍电影,觉得有些平淡。最开始看评分,差点放弃观影,但比较玄奘大师还是很吸引我的。不算特别好看,但也算不上烂片。
不算烂,货真价实的主旋律电影,但是真的只有一个主题: 我要取经!谁也不能妨碍我!
闹太套不行,演啥都是闹太套【扶额】
看到好多人为黑而黑真是醉了,敦煌前不久才去过,特意来看看这部电影,光看前半部分甘肃新疆的壮美风光我都觉得值回票价了,马驮着玄奘那一刻场景真是记忆犹新,题材原因很小众,不要抱着看美国大片,爱情片的心态来看此片,看完这部电影内心很是平静。
教主演的圣僧多少有些神经质,特别是莫贺延礋那段。无遮大会的惊世辩论呢?你以为玄奘是神啊,坐那就能把人吓退。不过这片要是当风光片看是真不错,西域人的做和印度人的忍表现的淋漓尽致。
看过了,感觉还不错,景色非常优美,用心了呢,怎么多是差评呢,人物描绘的不错!
张掖、鸣沙山,看着自己曾走过的路,好亲切!其实爱旅游啥的,不都是多走走,电影里出现的场景就是曾经去过的地方,感觉很棒嘛,嘿嘿。
演啥都是黄晓明。
认真并平庸着,剧作的问题很大
摄影给两星
一星佛学,一星音乐。缺点:1.黄晓明不适合演这个角色;2.内容泛泛,没有重点;3.讲佛而不透彻;优点:1.背景音乐;2.风俗画面。导演告诉我们做什么都要有毅力,比如西行取经,再比如看完他的电影。
黄晓明演什么都是黄晓明,就这样。
也没那么差,用心去看吧,好好体会……
被这片的评分吓到了 也太低了吧 就历史风光片来说 还不错啊 只是怎么会选择让闹太套教主来演中国最早的背包客和留学生玄奘哦 鞋拔子脸 分分钟出戏
心心念念。
比较中规中矩的讲了玄奘的故事,画面很美,但似乎是缺少了那种对未知前行的勇气与坚毅。
专门听了钱文忠老师讲的玄奘,补了补课,虽然对这样的题材有准备,但电影还是有点失望,说是传记片,人物没有太立起来,说是历史片,获取的又不多,没有太多的矛盾冲突,更像是科教片,作为一个影像资料……
一星给画面~就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