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氏物语•千年之恋(2001)观后感《源氏物语•千年之恋》将以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被誉为日本红楼梦的《源氏物语》进行改编后,并增添了作者紫式部当时的生活作为另一条并行的主线穿插叙述,并以紫式部对《源》的讲述来展开书中的故事情节,使得电影更具有趣味性。
丧夫并育有一女的才女紫式部,被委于将藤原道长大人的女儿——年幼的彰子小姐培养为一位出色的皇妃的重任。
她将自己写的《源》读给她听,意在让其在潜移默化中了解宫中的生活,慢慢体会成人的世界。
<图片8><图片7>《源》中所描写的光源氏是一个貌比潘安,风流倜傥的贵族。
他温柔多情,流连于众多美女之间。
每一位见过他的女子都为他的魅力所倾倒,无数迷恋者为其痴狂。
《源•千年之恋》里天海佑希(反串)所饰演的光源氏,俊美有余,英气十足。
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间贵族气息展露无遗,立于漫天飞舞樱花间,仿佛就是从书里飞出款款而来的“光华公子”。
光源氏是一个用情不专,但却用情至深之人。
藤壶夫人和紫夫人,是他真心爱过的人。
他终其一生都在追寻与自己后母藤壶夫人极为相似的女子,连紫夫人身上都多少带着藤壶夫人的影子。
而对待其他女子,如九条妃子,胧月夜更多的是出于寻找慰藉,葵姬,末摘花是出于怜惜。
藤壶夫人是光源氏的生母死后他的父皇再娶的妃子,她有着盖世的容貌,且与光源氏的生母极为相似。
幼时的光源氏,在与其朝夕相处中慢慢长大。
但成年后的光源氏发现自己对自己的后母产生了极为浓烈的爱慕之情,爱意难掩的骑马踏雪至藤壶夫人的屋前。
一直以来也深爱着光源氏的藤壶夫人在光源氏的引诱下,终是跨过了那道警戒线,和光源氏发生了乱伦关系。
这是罪恶的开始,藤壶夫人最终是怀上了光源氏的孩子,迫于舆论压力,最后拒绝与光源氏幽会。
有一天,苦闷的他偶然行至山林,诱拐了一名酷似藤壶夫人但出身微寒的幼女——紫姬至府中,并按照自己的理想悉心培养长大。
(《源》原著中紫姬是藤壶夫人的侄女。
)但他染指后宫多名妃子的行为,终为他招致大祸。
最后藤壶夫人被迫出家,在他和众人的面前,剪去了如墨的及地青丝。
这一幕给光源氏带来的震撼极大,心爱的女人自己无力保护,可想当时他内心有多么痛苦。
太后的发难使他不得不远离皇都,由于不忍心自己心爱的紫姬随他到乡间受苦,只好将她一人留在皇都,而自己独自隐居海边陋室。
但后来皇室发生变故,他又重新回到了皇都,和久别的紫夫人再次重逢。
他辅佐年幼的冷泉皇子,并把持了朝政。
他动用大量物资建造了春夏秋冬四院,并把他所有的情妇接来居住在这里。
紫夫人对此却只能忍耐,甚至为光源氏养育他与明石姬的女儿。
就算她对此十分厌倦,打算遁入空门,光源氏还是不愿放手,执意留她在身边。
当彰子小姐问紫式部,难道自己面对同样的事情只能够忍耐吗?
紫式部郑重地回答,是的。
并且告诫彰子不要以爱去束缚一个人。
我认为影片塑造了一个较为真实的紫式部:她才名远扬,思想前卫且独立自主。
永吉小百合所演绎的紫式部,是温柔但却坚韧的,是随和但却不随便的。
藤原道长深夜轻叩木窗并吟咏诗句向她表达爱意,矜持聪慧如她,立马作诗轻声吟咏相和,委婉含蓄地拒绝了独守在外的藤原道长。
<图片4><图片5><图片1>
<图片6>她爱着藤原道长,但是内心却无比清楚地知道,自己一旦选择留在妻妾成群的他身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自己只能沦为男人的玩物,终会在争风吃醋和步步的退让中失去自我。
紫式部没有像自己书中所写的紫夫人那样,选择留在光源氏身边忍耐。
聪明的她选择了离开道长大人,多么潇洒,而决绝。
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正是她的离开才让她永远住进了藤原道长的心里。
她不以爱束缚她爱的男人,也不愿意她爱的男人以爱之名束缚自己。
这位温柔多情的才女的前卫与智慧让我由衷佩服。
《源》里的紫夫人终是郁郁而终,光源氏伤心欲绝,焚烧情诗。
道长大人死后的灵魂坐着小船漂泊在海边,永远守望着海岸上,自己心爱的紫式部。
大喜之后是大悲。
我想今天的悲与泣是为昨日的他们。
看过真田斗真版本,当时看了后,迷恋过其表象,却从未看清过里面的内涵。
然而这个版本,让我爱上了源氏物语。
紫儿。
紫儿的表情在瞬间变化,但是她微笑,当然愿意。
养育远比生育更加意义重大。
紫儿微笑着,怜惜地拥抱住了源氏与石明姬的女儿。
紫儿微笑着,还是不说了。
转身,又转身,鼓起勇气呐喊,男人所谓的爱,只是爱抚!
她哭泣,在树木中穿梭,扑进紫式部的怀中,像孩子一样哭泣。
一部真正好的书,从一开始便已经注定了故事的走向与人物的性情、命运。
紫式部无力改变,只能给她一个依靠,任她放声大哭,她不复端庄,只是一个心碎的平凡女人。
她对源氏说,因为鱼可怜,于是放了它们。
就像春夏秋冬四个院落的女人,即使衣着光鲜亮丽,但只有在山间清泉里,在故乡,才是真正的快乐。
这是紫式部笔下的紫儿,那个幼年时便被源氏带离故乡的女孩,被源氏调教成他最钟意的样子。
紫式部拒绝了道长的爱意,说,请让我回到故乡。
但是。
总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遇。
更大可能是,不再相见。
变成两个毫不相关的人,分隔两地,各自过各自的生活,遇见不一样的人、事、物,也许在一个月圆夜,想起过去,然后揪心疼痛。
紫式部站在海岸边,望着远方的小舟,那个和自己的丈夫外表一模一样的男人在垂钓,在饮酒。
镜头定格在她的脸上,那张早已青春不再的脸庞,泪,缓缓流淌。
不用过分悲伤的乐来渲染,不必漫天飘落的樱花,只需要你站在那里,看着她,苦涩便已悄然爬上心头。
那是她不可触及到爱情。
时光肆意流淌,带走的是青春,还有属于他们的快乐、爱情。
道长死时,高僧念诵经文,贤惠的妻子伴在身侧。
但是他惶恐死亡,因为曾犯下的罪孽,会是他进入地狱。
最后,死不瞑目。
源氏老去,变成了丑陋的模样。
苍老,衰弱,心里想着逝去的爱人及爱情。
英俊的少年最后也会老态龙钟,也会痛失所爱。
这便是时光。
可是啊,时光荏苒,依旧念念不忘。
角色都选得非常好,天海佑希简直是我心中源氏最好的人选,紫姬的柔婉倔强,藤壶的高贵自省,胧月夜的媚态横生,好一副宫廷美人图。
源氏物语被翻拍数次,可惜,在仪态容止上,没有哪位男演员表现得比天海佑希更好。
这个源氏符合紫式部所说的,女性都爱慕的男子形象,既不软弱造作,也不凶狠野性。
他一出现,你就明了:啊,这就是一位在奢靡的平安京中培养出的翩翩贵公子。
美中不足的是,松田圣子被生硬地穿插进电影中,几段诡异的mv破坏了美感与协调。
除此之外,我都很喜欢。
现实与故事交汇,彰子打败了清少纳言培养的定子皇后成为中宫,又产下得到外戚扶持、将被立为太子的皇子,道长得意地吟出“此世如我世”的诗句。
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紫式部功成身退,却重回故里。
整部电影,大家都比较喜欢紫姬~菀菀类卿嘛,我其实心里对藤壶很动容,她的爱意悄无声息,滋润着青春期的光源氏,也是光源氏的白月光。
其实藤壶只比光源氏大五岁,蜡笔小新吵着说:我想要一份大姐姐的爱~所以光源氏在18岁这一年,如愿以偿的得到了大姐姐的爱藤壶就是青春期光源氏所获得的大姐姐的爱,我感觉理解为母爱(怪怪的),因为光源氏三岁不曾记得母亲是怎样的,私人认为他其实就是爱着她身上温柔和宽厚,平静的气息,能让让人舒服和安心吧。
接下来,我就分析一下“大姐姐的爱”的感受吧。
事后,她对这份爱的感叹,可见是两情相悦
她又有传统的道德底线
她大光源5岁,其实藤壶也就是个姐姐。
这段作者对感情的解读很有意思。
当然,不久后,那一晚就有了孩子,作者很巧妙转折了。
这个孩子决定光源氏中年时期快乐生活…因为他做了天皇,光源氏幼年被父亲庇佑,中年被儿子庇佑…但同样他也爱的迷茫
光源氏的老爸其实知道的,但是面对最爱的两个人,默默应了,光源氏其实被父亲默默爱着。
《源氏物语》并不是讲光源氏猎艳的故事。
光一直在寻找爱,却无法拥有爱,总在拥有爱,丢失爱,最后什么都没留下。
你拥有一年四季的花朵,却终究没有一朵真正的属于自己。
其实光源氏和藤壶的感情算不上“乱伦”,藤壶只是名义“母亲”其实也就是个姐姐辈分的人物,要说有感情,只能说天皇家族“肥水不流外人田”藤壶身份为先帝的四皇女,天皇铜壶帝为了思念,到处收集铜壶更衣(光源氏母)手办,最像的就是藤壶,于是进宫,封为女御。
铜壶帝和先皇的关系是堂兄弟,那么藤壶就可能是叔侄关系,她其实是光源氏的堂姐~所以这段感情最多算姐弟恋罢了(有空续更)
东映为了纪念成立50周年,特地拍摄了电影《千年之恋.ぃがさ源氏物语》。
并且动用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看过影片最后的字幕你就会了解,除了明星和电影公司以外,还有许多文化部门也参与其中。
虽然影片已经做了改编并且只截取了原作中很少的部分,但影片仍然长达143分钟(包含字幕)。
它是从作者紫式部的生活说起,然后用作者叙述和戏中戏的方式来表现《源氏物语》,比例大约为3:7,由日本的国宝女星吉永小百合出演紫式部。
虽然她的年龄成为了障碍,使某些部分多少有点缺陷(因为实在不能拍近景,而且角度也有限),但是从气质上说,她无疑是最佳人选。
和中国的《红楼》一样,这次由女优反串男主人公源氏。
从个人角度说,我对天海佑希的扮相和表演都给高分!
在美艳阴柔和阳刚之气的把握上,她做的非常的好,以至于在一些情欲的镜头里,也没有太大的破绽,至少没有影响我的感觉。
当然男性观众会是什么反应我就不知道了。
继母藤壶的扮演者肯定在日剧里看过,但想不起来,日本片有一个很大的毛病是在cast里不把角色和演员的名字对起来!
所以虽然包装上有一串女星的名字,我还是不知道她是谁。
但是很漂亮,和我心目中的藤壶非常接近。
受不了的是,竟然由常盘贵子来演我最喜欢的源氏理想的妻子紫姬!
最高贵最风华绝代才艺无双的紫姬竟然是这个30多岁的关西的八婆来演,无论她表现如何,我是不能接受的!
另外,我很喜欢的另一个人物明石姬的戏分非常少,并且显的很懦弱。
连她的脸也没有拍清楚。
着实让我失望,尽管她出场时用的那段水下戏很有突破,是本片的一大创举。
除了这两点,我对整部影片是非常满意的,无论从角色,表演,服装,道具,场景等等都充分表现了平安朝的奢华和魅力,把日本的古典文化精华大大宣扬了一番,同时也展示了电影的梦幻力量,它真是一个奇迹,把千多年前宣纸上漂亮的手书草体文,变成了银幕上绚丽的美景!
除去这些,片子的一些细节和改编也很耐人寻味。
用现代特技表现了书里神怪的部分,是我很诧异的。
六条妃子因为妒忌而灵魂出壳,害死了源氏第一个妻子葵姬。
这在我以为是原作里最不可信和可取的内容,但是影片却作了重点的表现!
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神怪信仰的体现?
此外,松田圣子扮演的女鬼作为吟唱者在片子里有几段MTV似的表演,又不知寓意何在?
不过,很美,是真的。
对于真实的紫式部我无法了解,但是影片将她描写为一个有很强独立自主精神的女子,即使在今天,也不是每个现代女性的精神内核具有如此的独立性。
这大约就是现代文化的影响吧。
另外,紫姬在最后,对于源氏对爱情的不忠诚提出了当面的抗议,这在原著中是不可想象的。
紫式部也只是在作者叙述的部分里代替紫姬表示了不满和痛苦,并且也是很含蓄的。
而紫姬本人在源氏面前永远是完美的楷模,永远没有流露出半点的不满。
对现代观众而言,这是也许是无法接受的吧,所以做了这样的改动。
对紫姬而言,整个《源氏物语》所描写的故事,大约是残酷物语吧。
源氏物语千年之恋的开头很有意思,紫式部受命教导即将入宫侍奉皇子的女孩,于是向她讲起了一个叫《源氏物语》的故事,书中的皇子是一切美好的化身。
起初以为紫式部意欲描绘宫廷幻梦,是哄骗小姑娘接受命运,毕竟对于年仅十二岁的彰子来说,入宫本身,就是无可奈何的宿命写照:父族眼中,她是与对家竞争谋取权位的工具,为此要贤淑、美貌、富有才情……故事里的美好想象,或许能够为命运安排下的她带来憧憬呢。
但随后的娓娓道来,才发现她其实是在隐晦地向女孩传达着宫廷女性的悲剧与无奈——只能顺从,别无选择;如果不喜欢这样的命运,就尽早觉醒,也好过一直蒙在鼓里。
电影中作者本人的经历和源氏的故事双线交织,故事与现实相互穿插。
幻梦的主人公是当然是集齐一切理想的完美情人,他生于宫廷又为宫廷所累,一生的爱恋与意难平都集结于这个可望而不可真实触及的地方。
哪怕才貌盖世,坐拥世人艳羡、恋人无数,依然惹人怜爱。
对于嫁给年长而淡漠的丈夫、青年寡居后又饱受纠缠的作者来说,光公子的美貌、浪漫与温情,不仅倾倒了书中诸多女子,或许更是她在漫漫红尘旅途上的心理慰藉。
可理想并不意味着空中楼阁,哪怕一切悲剧围绕光公子,娓娓道着“繁华如梦、世事无常”,这位理想化的主人公依然亲手缔造着无数个女子的悲剧。
光源氏的爱是一种沉浸自我的爱,他把她们视作自己的心爱之物,犹如花草宝瓶般陈列于四季宅院;把紫姬培养成自己理想的妻子,对她真实的感情需求视而不见。
他以外物的角度审视她们,接近她们,与她们交流,却从未真正走进任何一位女子的心灵。
正如作者以淡淡的语气诉说着,“这对她来说是一件幸事,位高权重的男人大多数这样想的”。
一个极度自我的人,可能艳光四射,引人倾倒,但很难真正学会爱人。
故事与现实两相照应。
“从来没人拒绝过我!
”藤原道长愤愤不平,推翻棋局。
“住在这样的府邸里,你没有什么好忍耐的。
”源氏公子语气淡漠,走出春之园。
藤原道长因为得知女儿怀胎,自家血脉登上宝座的梦想即将实现,滑稽地仰天大笑,直到跌倒在辕门前。
哪怕留下“此世即吾世,如月满无缺”的歌谣为人传诵,“一门出三后”的传奇,终究是建立在对女性命运的摆布上实现的。
于是紫式部返回了乡间,过上返璞归真的生活。
“人们早晚会明白,愤愤不平的只有女人。
”影片选择从原书中女性觉醒的视角切入,虽然在具体事物的判断上,仍然具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但渴望主宰自己命运这一点,却是一脉相承。
同类作品里,动画《源氏物语千年纪》侧重于描写恋爱之美,“清晨赐予恋歌,夜晚前来幽会”,配上考哥的声音,简直是个哪怕行为荒唐到极致也令人心驰神往的美男子啊……电影在描绘光公子风华的底色上,思想层次更提升了一个高度。
最后的结尾仍是神来之笔。
紫式部遥望着夕阳照下的遥远天际,怀念和怅惘的光晕笼罩着海面,摇曳起粉色的波涛;在数不尽的眷恋与哀愁里,突然瞧见了那个男子的身影,扁舟一叶,若隐若伏——她方才明白自己的心意,终是爱他的。
愤愤不平是真,但爱恋亦是真。
你我之间巨大的地位不平等,注定无法弥合,可我又想保留真实的自我,倾慕和思念就成永恒的矛盾情绪。
想要挣脱,那注定是一场辛苦的战役。
既如此,远远观之,隔海而望,就是最好的图景。
看这部电影,最好先看原著,否则头绪繁多,必堕云里雾里。
原著三卷,电影里基本是讲的第一卷的事情。
源氏钟情的女子,不可能在一一尽述,主要写了藤壶、紫姬、六条妃子、明石姬、胧月夜五人,对夕颜、末摘花、空蝉、花散里等则一笔带过。
扮演光源氏的天海祐希风流潇洒,光彩夺目。
只是思叹为何此类多情美男都是女子来扮演,难道世间完美的男子只应天上有吗。
演紫姬的是常盘贵子,与天海祐希一对壁人,完美无缺。
除此,其它演员就都不怎的。
没有书中描写的那样美好和个性。
对朱雀帝、六条妃子甚至多有丑化,对明石姬的刻划也真怪异,竟然在水里生小孩。
但是还另有一条线齐头并进,那就是紫式部与彰子,吉永小百合扮演的紫式部,竟然与藤原道长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感情。
还与清少纳言暗中较劲,这一切,弄得头绪更为复杂。
其中有定子朗读那首著名的诗:春天是早晨...秋天是黄昏...真幼稚!这还不是最难以接受的,最讨厌的是每隔一段有一位类似邓丽君风格的现代歌手演唱,还有空中飞来飞去等拙劣的特技效果。
以及把六条妃子因爱而恨的施蛊行为加大化,还有作法、报应等迷信,一派妖气令人耸然。
总觉得日本人拍的源氏物语,应该深得其古典文化的精髓,其实却不然。
书中未曾述及的源氏与藤壶的第一次,电影中却详细描绘,有点猎奇的味道。
源氏一直深爱藤壶,决不会有电影中找胧月夜而弃藤壶的事。
源氏是有始有终的,即博爱又专一,富于同情心。
书中罩在源氏头上的光辉至死不曾泯灭,电影中在结尾却给我们一个苍老丑陋的源氏,令人不忍,即是这样唯美的电影,何必让老年源氏转过头来呢。
除了不堪的特效,电影中的风景、服饰都还美伦美奂,借此可以了解日本古代服饰,以及爱情习俗。
这部东映五十周年纪念之作,所费不菲。
但整体差强人意,令人失望。
用紫式部的口吻去講這個故事,穿插著當下與歷史.近150分鐘的影片完全不能展現出<<源氏物語>>一書的冰山一角,很想再一次把書拿出來慢慢品讀,卻猶豫怕又一次止步在渡邊淳一,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村上春樹,青山七惠甚至童話寫手安房直子..我我我還是繼續愛我的高木直子和黑柳徹好了..(就這智商也就看看不用思考的繪本了)日本的小說向來大膽的性愛描寫和天馬行空的情節.想當初我看<<失樂園>>..哎哎!我幹嘛小小年紀就看那麼深的書!還我清純童年渡邊!!男權主義的時代,貴足的靡亂生活,宮中權勢的爭鬥,男尊女卑的封建時代..143分鐘的片子,都能一一體會出來.最後逆光處湖中泛舟,引得紫式部淚光閃爍,實在是給整部片子的唯美畫上了完美句點.話說平安時代的服飾真的是美,而且天海大人出場的時候真的是如朋友大推時所言--英氣逼人啊!啊啊啊快要被掰彎了救命啊啊啊哈哈哈哈!所以多一星是給女王的!畢竟僅憑一部影片想詮釋出整部小說的精華太難.
也许不找男人演源氏光是正确的,因为还有谁有这样的面孔,这样的声音,这样的身段,会如此的梦幻.她让我想起了林青霞演的贾宝玉,异曲同工之妙无以言表,喜爱之情无以言表.然而剧里的女性角色,除了小说的创作兼叙事者,几乎没有值得称道的了,常盘贵子不适合演这样优雅脱俗的角色
啊,我花一个通宵看完了海海的《源氏物语千年之恋》,要是没有海海的反串和颜值,我真心要以为这是一部AV片了。
里面的光源氏虽然很渣,但是海海演的还是挺到位的,加上简直帅出了新境界,一点都让人恨不起来。
最心疼里面的紫姬了,光源氏最后烧年轻时候的情书时,出现的那句话:“好想和你来一场千年的爱恋,可是,我现在只剩下对你无境的思念。
”顿时想哭了,这是一个多么痴情的女子啊!
那是有一次光源氏抛下了在京都的紫姬,长期在明石姬那里求欢时,她从京都寄给自己的。
但是看过《源氏物语》的简介之后,我还是觉得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待历史,毕竟在1000年(也就是宋朝)的那个时候,古代日本的女子是完全没有地位的,甚至不允许有姓氏,紫氏部能写出这样一本古代第一部纪实小说,难能可贵了,这样看来光源氏也并非很渣啊,至少他对遇到的每位女子都是很尊重的,也很照顾。
海海的话,身上就积累了从宝冢时代学来的清正美的气质,加上她当时的颜值,我会觉得常盘贵子饰演的紫姬配不上她,至少在颜值方面,我是这样觉得的。
反正里面海海的演技是值得肯定的,另外我觉得这个光源氏虽然挺风流的,但是相比她在宝冢时期男役的扮相,我认为在男人味和帅气方面是更高一筹的。
尤其里面还有身骑白马的情景,踢蹴鞠的时候,反正就是虽然此人风流倜傥,但是你依然会奋不顾身的迷恋他这种感觉。
《源氏物语》的话,这确实是一部了不起的小说,比中国的《红楼梦》早了700年啊,并且开创了“物哀”的写法,对日本之后的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国际上的地位它是高于《红楼梦》的。
海海能出演这样的光源氏,也确实是仅有一次的机会呢。
啊,真心感谢海海,不是她,我还真心不知道原来《源氏物语》是这样一部伟大的小说呢,绝对是了解日本人性格和男女情感的好作品。
最后发现一点,海海不愧是厉害的声优,声音想变男变男,想变女变女,完全转换自如,虽然当时离开舞台六年,但是丝毫不会让你觉得那个光源氏有任何女性特质,完完全全的切合了紫氏部所描写的那个角色嘛。
别的版本的光源氏,我不知道。
但我可以肯定,海海演的这个光源氏绝对是史上最帅的,真心感谢她感谢导演让她演了这么一个角色,最后留下了这么一个经典的形象。
= =
说实话,我完全没看懂
書沒有讀完。爲了天海姐姐才看。有點無聊。只是色彩和景物都非常美麗!
服装布景美轮美奂,女王大人出演风流倜傥的光源氏惟妙惟肖,可惜故事缺乏连贯性,场景转换突兀,编剧侧重也很莫名。 不过要把源氏物语浓缩在2个小时的电影里确实很难,不知道斗真版编剧是否有所改进…
唯一的看点在于常盘和天海的嬉戏...
在斯巴达买的源氏物语的书,高考了还在孜孜不倦的攻读!可是后来看的电影除了海天佑希让人惊艳外,其他的都不好!吉永小百合野不出彩!
啊,光源君,你这个金瓶梅里的贾宝小公子,红楼梦中的西门大官人。俊美高帅富,潘驴邓小闲。专干白富美,羡煞矮穷挫。
画面很漂亮的烂片
那几段现代歌舞太出戏了。不过,以前不满为什么源氏公子让一位女演员来演,直到看了后来的新版,跑回来狂刷这版青海波……天海祐希真香……(不过还是东山纪之版目前气质最佳)
把紫式部的故事和光源氏的故事并列是很不明智的做法。而且紫式部自己称呼自己“紫式部”等和中间的电子舞曲插曲,甚至有了科幻镜头简直是搞笑。
不伦不类,支离破碎
两个小时看的都困了 没有跌宕起伏百折千回 流水账一样的剧情 里面的人物除了紫 其他都看不出感情
为了Yuki的神颜(不愧是光华公子啊,会发光的人)跳这个坑,看完之后觉得7.2分是低估了。看原著的时候我就知道源氏渣,见一个爱一个,觉得世间女子各有其美,无法钟情的体验官(想起《生命不能承受之轻》里的说法,有的男人万花丛中过,不过是为了从各个女子身上拼凑出自己心中挚爱的影子,所谓喜欢的很多,爱就一个),可在那个年代源氏已经是理想型了,本片借着紫式部自己故事的视角和紫姬对他进行了批判(原著中更加含蓄)。影片其实只抽取了原著一小部分,砍掉了很多人物和情节,我真想看Yuki演下来整部剧。紫姬叛逆了源氏,紫式部拒绝了道长,都是女性觉醒的表现,在那个只能依附男人的时代尽力追求自由。服化道大制作,唯美和风。
四星里两星天海,两星藤壶。高岛礼子阿姨你太符合我的幻想了!!
剧情烂到看了几次都半途而废,弃而又拾起的原因是我深以为光源氏这个角色除了天海佑希可能真的无人能演了吧。
天海佑希果真有种翩翩美少年的气质,相比之下这部戏里的男人多少有些地气,浑浊不堪,令人嫌恶。第一次看,许多人物都没分清楚,好几个女人分不清。另外,如果说吉永小百合是日本国宝级演员的话,还真没多么令人印象深刻。音乐不错,就是中间几段松田圣子很出戏。
剪接真的很混乱,意境也差得很远,半成品的感觉
天海佑希真是风华绝代,有林青霞的味道。全日本的男同胞都应该感谢她不是T。布景,摄影,服装都非常美。原来画皮二里面的美术是借鉴这个。
天海佑希演源氏公子,和當年葉童演許仙一樣讓我費解,太別扭了。
其实更喜欢天海SAMA的女装,有点小可爱并且御姐十足的样子。后来终于明白当年没萌上莲花争霸里的塔琳托娅,正如我现在没有萌上这部片里的天海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