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前年十万个冷笑话短动画的惊艳,制成电影的版本确实感觉有点hold不住,毕竟时间、剧情长了,不好搞简洁的冷幽默了,所以笑点都不太连贯,到后面差不多麻木了笑不出来。
但是说真的,这部动画称得上是有诚意的,这么多扯犊子的剧情能揉到一块儿并且顺利的做成一部动画,实属是不易的,再怎么说是在我们中国做出的动画。
人人都清楚国内动画的德性,抛开“复古”的东西,国内动画的整体水准,是连《小丸子》或《汤姆和杰利》这样耗费工夫不大但是优秀的作品都是做不出来的,起步之艰难,可算是“有生之年”级别的,可能连起步都还不算。
所以说,就算是本部动画以现在已经被开阔视野的国内年青一代的眼光,只能是一部一般般端不上台面的作品,但确实也是最有诚意、最能拿得出手的之一了,而且还是一步步由小做大,是成体系的,是属于良好的发展的。
《十万个冷笑话》起初是动画剧集,能脱颖而出,最主要在于它是吐槽向动画,迎合了一代人的趣味。
这代人,看《搞笑漫画日和》长大,看A站B站过活,来自不吐槽会死星。
国产动画步步艰辛,难得一部踩准时代G点的《十万个冷笑话》,很难不火。
说起来,《十万个冷笑话》做的无非是恶搞和颠覆,和《巨蟒与圣杯》,和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是一个路子。
一个哪吒,被安上了史泰龙一样的体格;一个匹诺曹,可伸缩的鼻子成了杀人利器;黄飞鸿和霍元甲,不比功夫,比代数;蛇妖和金刚葫芦娃,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所谓“一切固定的都消散了”,《十万个冷笑话》玩的就是,解构。
只是,《十万个冷笑话》还停留在耍小聪明的层面,评价最好的当然是第一季,每集也就五分多钟,回过头看,这是编导的极限。
到了第二季,每集被抻长了一倍多,变得冗长。
而这回电影版,又放大了剧版的毛病。
对《十万个冷笑话》来说,“说什么”无所谓,“怎么说”才重要,事关成败,一看人设有无惊喜,二看吐槽是否给力。
电影版的故事其实用了个老梗,让剧版里的无名男又玩了一把拯救地球的通关游戏,这样的重复倒也无所谓。
但在吐槽上再玩老梗,这对《十万个冷笑话》来说,就是致命问题。
本来,电视版里就有吃老本之嫌,用哪吒力大无穷这点来搞笑,不知重复过多少回,到了电影版,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这招,岂止是被玩坏了,简直就是被玩坏了,领教过这招的,有哪吒,有匹诺曹,有恶皇后,还有巨齿龙兽,几乎囊括了大部分重要角色。
但显然,百分白被空手接白刃在电影中的层次变化,完全应付不了如此频繁的出场,所以能想到的解释,就是编导想不出更好的梗,或者说这样更省事——起码,电视版拥趸看着亲切。
类似的,无名男无名无姓这个梗,剧版里有,电影版又来。
难道,电影版的意思,就是剧版剪辑篇?
还真是,《十万个冷笑话》电影版的最大问题,说白了,就是过度消费剧版。
也许让大多数人眼前一亮的,就是那只新开发的时光鸡,但当他那段标志性的牢骚第三次响起时,我们对他的全部热情也就彻底耗干了,这不,问题还是——过度重复。
看过剧版的人知道,无名男的结局很悲剧,他死于自己的一句吐槽,看过电影版的人又发现,无名男用实际行动证明,弹幕真的拥有子弹般的穿透力,可以用来维护世界和平。
两个例子,指向的都是《十万个冷笑话》的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吐槽有力量,而这,当然也是这部戏的生存之道。
但如今,相信不少观众,已经对这部电影版吐槽无力了。
(by 淹然)原载《贵阳晚报》
从搞笑漫画日和到十冷,几乎全部追齐的结果就是对千篇一律的搞笑方式有些疲软。
我及其无聊的时候曾经上B站一个接一个地看元首系列和金坷垃系列,看久了就算是镇站至宝也烦了,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开始对电影版的疑惑是“讲什么能撑那么久?
”没想到竟然是个完整的故事,不可思议。
俗套的拯救世界戏码和爱情剧加了无数“冷笑话”的调味料,就像自己在家炖菜,虽然最后已经快吃不出是什么了,但是味道不坏。
本来是猥琐笑话的皮诺曹和白雪为了上映竟然展开成了真爱,我简直对编剧有点叹服。
日和时期很喜欢宝木中阳的声音,洛天依的本体山新也印象挺好的。
但是整部电影除了时光鸡以外音色全都那么类似,我最后特意看卡斯表猜是不是全剧只有两三个演员,没想到竟然不是。
音色没什么特色也没什么区别,耳朵疲劳。
看见太2真人以为周董会来客串的,果然没有。
自从银魂在国内火了以后“吐槽”也火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比划吐槽用手刀,在句首使用“喂喂”,在句尾使用“XXX啊魂淡!
”,我也干过字幕组,这些直译的东西添在不那么流畅的日译汉字幕里好更烘托搞笑气氛,配上原版听不那么懂的声音一闪而过,感觉还挺好玩。
但是中文有时候真的不适合瞎加这些,还要用播音腔念出来,有点烦。
汉语博大精深明明可以不用加这些外来货纯玩文字游戏达到搞笑效果(当然电影里也这么做了),那种语气有点狗尾续貂。
说起来小金刚那样子就是万事屋和银桑吧。
植入广告的话,感觉片方已经自黑了,算是有诚意的表现?
帧数特效和画质等等牵扯到成本的问题,应该说不能强求吗?
但是在影院大屏幕看这种效果的动画片是不是有些寒酸?
有评论说这不能算电影,我也觉得是。
可是什么样的才能算电影呢?
加长版综艺节目都能进影院了,能不能说掏钱看的人潜在都认为“这是电影”?
这个定义性的问题,能否简化成“值不值得掏钱”“值不值得放在大屏幕”“值不值得花一两个小时”这几个问题?
如果天朝也能在电视上多播一些非乳幼儿看的动画片,可能就不会导致必须放电影来赚钱—被人骂圈钱这种事情。
圣斗士星矢,口袋妖怪,EVA,柯南,哆啦A梦等等等,虽然有的隔了很多年,但都是在有TV版的基础上才放电影院的。
资金基础,观众基础都是电视积累的。
岛国每年很多剧场版动画,数量一多,自然就成了“剧场版动画”一个类型,不用讨论“算不算电影”了吧。
但是国内电视对动画并不很友好,而且动画市场也不发达。
电视剧明明有那么多家庭大战,宫斗,狗血,手撕鬼子,最近激情戏尺度也放大,光电总菊确定不污染到小朋友?
就算在隔壁屋学习也能听见剧情吧。
那为什么动画片只能播喜羊羊?
摆脱动画片=低龄,任重道远。
今年一个同学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研究中日动画产业对比,惊人地见到我国年产动画量是鬼子的6倍,但是产值惨不忍睹。
也许动画产业要真正发展的话还要等一些年,等从小就接触过动画片的80,90后为人父母,才会不单纯把去电影院看动画当成给孩子消费陪孩子开心,自己去睡觉挺尸的一种任务,能真正有选择地看,到那时候动画的普遍质量也许就能顺应市场得到提高了吧。
说起来带05后甚至10后的小孩带来看十冷的家长什么心态,小孩子能理解以及接受这些笑点?
但愿他们别只会学那种吐槽方式,否则将来要产生更多中二。
看到《十万个冷笑话》的网络评分,怒了!
怎么才6.8分!
本来应该打8分的、立马给了10分,必须把平均分拉上去!
上次看到这么坑爹的评分还是2014年的贺岁片《爸爸去哪儿大电影》,明明看的那么乐呵,大家一边happy的怒赞,一边刷低分表示这种电影不科学。。。
炒鸡可乐的一部国产高能动画电影,别信什么冷笑话,明明就是爆笑到嘴巴疼,之前没有看过网络上的剧集,因为是国产的、还以为是老梗硬梗,没想到这么happy,第一次被电影搞得想去看他的网络剧,至今为止贺岁片中看到的最欢乐、最满意的一部,有什么理由去批评他,一定要是《熊出没》《喜洋洋》之类的才能被称之为动画电影么!
一定要达到宫崎骏迪士尼那种高度才能刷个正常分么!!
国产难得有部不低龄不弱智不日漫的动画电影,支持下很难么!!!
作为一部高冷电影,《十万个冷笑话》从整部电影到每个角色,吐槽技能通通满级有么有!
超级英雄的主角、能量完全来自于吐槽能量,甚至于在打败鸟不拉屎大王之后,还因为吐槽过头了把地球毁灭了!
但是相比起几个配角,主角的亮点实在不多,负责整部电影的旁白吐槽,简而言之,一个悲催的主角被剧情各种虐、只剩下吐槽的能力。。。
时光缝里面的时光机鸡,口头禅“少年郎、我跟你港”,想到那几句被重复的——“ 这里是时之匣间。
里是时之匣间。
是时之匣间。
时之匣间。
之匣间。
匣间。
间。
”这明显不是一只普通的时光鸡,特么还是一只复读机鸡!!
尤其它还会学招财鸡喊出了“汪”!!!
狗都干不出这事,也就十万个冷笑话能!
《十万个冷笑话》中的超超超超超级高能大师——李靖,金刚芭比哪吒的粑粑!
不管敌人是个高、人强、宝宝多,还是宇宙黑洞!
一招万能的“百分百被空手接白刃”直接秒杀!
唯一的一次没有被接中,特么还是因为恐龙的胖短小的手太短了,接不起来!!!
笑死爹了!!!
纯粹负责煽情的白雪公主和匹诺曹,白雪公主深情的一句“匹匹”…… 卧槽!
汗毛都抖直了!
还有第一次被称为岳母的毒皇后,连根扫把也得是LV的,魔法镜那句“鳖孙,又不关机”……笑的完全停不下来!
总之,十万个或许没有,但是电影中没有一处是不搞笑的!
本片没有特别的意义,更加没有节操,二次元完全崩坏,纯粹的就是为了逗乐!
所以,任何原因想happy一下的,放心大胆的去看吧!
http://review.51oscar.com/detail/3855
年底的中国电影形势很乱,但《十万个冷笑话》绝对是突如其来的惊喜,这是一部就在我们身边的电影,让我们觉得电影离自己很近,看到片尾,那些和我们一样的,却满脸笑容的,快乐的人们,他们的笑声,是我看到的最大的诚意。
这样的电影,强行植入的广告必定引来吐槽;纷乱的画面也可能招使差评;无厘头的对白也许不太对很多观众的味。
但至少,我在2014年的最后一天,在这个影厅里,我们一百多号人,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了这弥足珍贵的2014年的最后一百分钟,过程愉快,轻松,忘掉了一年的烦恼,沉浸在了无数段子中,无数美好的回忆中。
国产动画,我们画面差,画风渣,人物说话口型都对不上,我们没有创新,我们模仿日本,但是《十万个冷笑话》就是这样顶着这些帽子,吐出了全部的羞耻心,创新了难得的创新,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有趣的故事,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影片主创人员的诚意,比那些所谓的顶着大导演头衔的无良奸商要好太多了。
我们就是植入广告,你们骂吧,我们主创人员就是缺钱,我们需要这些赞助来维护我们的日常开支。
实际上,我觉得这样的一部电影,要的只是我们这些小小观众的支持罢了,我们能给予的是一张20到30元的电影票,他们给予我们的是无尽的欢乐。
回到电影本身,剧情被刻意地安排在了老套的拯救世界的背景下,颇具阿Q精神,可是哪怕是分成三个支线,动画主创还是特点鲜明的把故事叙述清楚了,完整了,这已经是很多国内大导演办不到的事情了。
加之影片的音乐真的很棒,难道是受了《星际穿越》影响(原谅我的脑补)。
我想回到我的主题,就一句话,我们是在承认我们国产动画的所有缺点后,把我们的不足放到最大后,用我们完全丢掉的羞耻心换来的赤子一般的诚心,完成了这样一部动画,那无数熟悉的段子,那让人大笑不止的场景,告诉我们:生活是最好的剧本,而最好的导演,原来竟是我们。
元旦节票房市场杀出一匹黑马——《十万个冷笑话》。
2013年,一部成人动画片在优酷网上热播,年底进行了电影版的众筹,成功筹集资金开启了电影制作之路,不过档期跳票了好几次。
(好吧,看到“成人"二字脑补太多的同学,请自觉搜索这部动画片,看完第一季第一集你就明白多成人了)。
《十冷》代表了网络吐槽文化的兴起,也成为《十冷》宇宙中的基础力量从漫画到动画到电影的产业链实现,搞笑和主旨都能拿捏恰到好处,并且赢得喜人的票房,是积攒了太多的心血和年轻一代人的希望。
作为每集必看的我,希望《十万个冷笑话》能继续保持一贯的搞笑作风,让国漫迸发出更耀眼的光芒!
那些苛刻挑剔的人们,只是简单的把它和日本欧美的作品做粗糙的比较,发出不负责任的评论给予低分,叫嚣这个是新一代脑残年轻人的代表作品。
但事实上,这是给曾经一蹶不振萎靡了太多年的中国动漫一剂强行针,谁说中国的动漫只能是幼龄化给10岁以下人看的?
征服幼儿的《喜羊羊》,和征服成年人的《十万》,让那些看不起国漫的人都闭嘴吧!
剧情中当然有些地方会显得比较薄弱,感觉情节跳跃,很多地方都是靠一句句吐槽来堆积的但是真的很能让人开心啊!!!!!
我是12.31号晚上看的,在每个卫视都被exo霸占的夜晚,能去电影院看一场让人快乐的电影是多么难得。
平常看电影,如果旁边观众一直在讨论剧情是很让人烦躁的吧,但是看《十万个冷笑话》就不会,恨不得大家的讨论再热闹一点,大家再笑得厉害一点。
片头赞助商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说“居然没有bilibili,这不科学。
”瞬间觉得观众都是自己的同类,特别愿意和别人交流。
如果中国的电影院以后也可以像B站一样,给每个进去的观众一个互动吐槽机器(比如可以适时添加弹幕到屏幕上之类的),这个电影绝对适合。
说到可能没有看过前面两季无法看懂电影,我是这么想的,其实这片子也没什么剧情,没看过前两季可能少了一点笑点,但是还是很好笑的。
我就夸一回国产动画怎么了?
看过十万个冷笑话以后我就是觉得挺不错的,就说广告植入都如此创新大胆,男主角说“机关就只是两千块不到的手机!!??
”反映出了吐槽,又能让广告主轻松买单。
时光鸡反复强调自己是散养鸡,可爱至极。
故事情节中设计时间的扭曲,其中一幅画面像极了萨尔瓦多·达利的记忆的永恒那幅画,正是一种象征。
从题材上讲,是类似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拯救世界类型片,主人公设定是一个普通的人,情节上延续动画版短片的故事,每个出现的角色有完整的性格。
男主角始终没有名字,完成一个巨大的铺垫,在最后呼应了他只是大魔头但是名字却被抹去的典故。
影片配音与嘴型虽不是完全吻合,但也还算自然。
配乐也还算与交响乐接轨。
哪吒和白雪公主在乐园里玩耍时与匹诺曹和李靖在迷宫里躲避攻击时两条线索交叉剪辑那段我最喜欢了,还有那段交叉蒙太奇时的配乐也很到位。
总结起来,就是题材明确,角色特点清晰,广告植入自然清新,台词幽默,有突转,有悬念,有讽刺,符合后现代主义语义的消解,时光ji就是一只鸡,时空之门就是一扇门上面贴了张纸写着时空之门,明明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的事却被反复强调成麻烦的事。
所以我觉得电影很不错,以我觉得电影很不错,我觉得电影很不错,觉得电影很不错,得电影很不错,电影很不错,影很不错,很不错,不错,错。
豆瓣圣洁婊好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一副什么都懂然后嫌弃导演水平的、嫌弃主演的装逼婊,一直打负分2、稍微精通一点的高冷婊,死扣一点懂得东西就高冷到他妈肚子里的高冷婊,经常打负分3、看别人打负分自己打负分的跟风婊4、动不动拿出XX水准来评判的衡量婊5、各种在国外香港的国外婊建议看电影之前不要看豆瓣影评,看完公正的来打分,在这群婊s眼里,什么都不配!
本大爷就喜欢这种5毛特效,咋滴?
和朋友一起,觉得有趣的地方就能放开了笑,不会觉得不好意思。
连载动画时是单元剧形式,所以之前比较担心电影版的剧本,不过这次编剧找到了很合适的方法。
故事开始于连载动画中“世界末日”篇的结尾,并在接下来将其他篇章的角色巧妙地整合在了一起。
大体上就是先设计一个中规中矩的王道剧情,然后用原作者的无厘头风格将整个故事分分钟破坏掉,前一格的感动分分钟化为捧腹,上一秒的惊心动魄秒秒钟让你脱力。
笑点密集,因为有强力吐槽角色在,虽然是“冷笑话”但不会冷场,整场看下来很是爽快。
另外,片里有不少动漫的恶搞(路人啦,台词啦),动漫迷们看的时候可以注意下。
对画面可以不用报太大期待,对这种类型的影片来说有特色且足够表现笑点便OK。
不过毕竟是大荧幕,相对连载动画的画面还是有大幅度提高的,画面流畅度和画质上都有。
有3D制作的部分,不过这倒没什么特别的,渲染个场面,当笑笑即可。
配音水准和连载动画无二,拿捏得当,突出一个动画式的喜剧效果,演员们也发挥的不错了,喜欢的自然喜欢,反感这种声音的也没办法。
配乐方面可以说算是一个亮点,和连载动画完全不同,拿出了气势,相当不错。
剧中有几处画面与音乐结合地非常巧妙的地方,看到这部分时忍不住称赞了一下。
单纯作为给“十冷”迷们的礼物,甚至说作为一部国产动画片来讲还是不错的,只是作为一部动画电影的话感觉比较微妙。
新媒体网络短动画放到影院里还是头一回,这就看大家能不能接受去电影院里看上一部加长版网络动画了。
不过毕竟制作者们也是“专业”的,下了多少工夫也能看得出来,捧捧场也没什么不值。
过新年看看喜剧有个好心情,笑一笑整个人都精神(病)了。
还有,全片内容十分健康,带小孩子看也完全没问题。
不过小孩子会不会觉得有趣我就不知道了。
对了,影院可没有弹幕,所以记得自带(基友)吧。
我为什么会看呢?
少年郎!我跟你港!不要以为拍成这样就可以糊弄你爸!特效钱还不值一桶爆米花啊!
期待下一部、
女巫团那段比较好笑。。后面就越来越不好玩
快睡着就是了。
本着不作不装的原则,把2014最后一部片给了它,也绝对是笑得最欢脱的一次,把所有对一甩而去的14年的不满都哈哈哈的宣泄给它了,随它笑去吧
拍成大电影因为篇幅大大增加所以基本都在抄袭,“吐槽”这个核心也没有利用好。
我老了,看看还行,但喜欢不起来啊。
我觉得挺好,燃燃的,很完整。制作和配音都有水准。画风多样而和谐,充满影迷漫画迷元素,有的梗真的很好笑诶。(没看过电视版)有妖气加油!
小品拍长了也不算电影
电影的设定是吐槽能产生能量打败敌人,按照这个设定,估计对这个电影的吐槽也能毁掉地球了。
网络动漫宅的各种拼贴搞笑,但真的很难笑……如果能一路疯癫下去就好了,后面如此主旋律正能量是什么情况?
作为以前一月一更《十万个冷笑话》的追迷,终于去把大电影给看了,整体还算延续了动画的风格,槽点不断,最亮的还是李靖那句”不能双手合十的东西不配作老夫的敌人”,哈哈哈简直笑尿。寒舞还是虎扑JR。
虽然没有漫画全场乱笑,没连续剧没节操,但还是很不错,即使没看过漫画也能看懂呢
创造力想象力皆有,视听层面也可看到国产动漫电影工业的进步,笑料虽然没有十万个但也不会冷场,一些带有自嘲性质的幽默也加分不少。问题是作为一部长片,网络形态和屌丝心态太过明显,日和式风格适合短片,长了让人生理不适,广告植入明目张胆,结尾喊话又臭又长,这等弹幕神剧和传统电影存在天然违和
其实跟国产动漫比起来还行,虽然有点贫
有些情节设计的真不错!
笑成傻逼的欢乐电影!人家只是个助理啦~1.3with cici
我要加入未看一星的大军之中。我个人极度不喜欢这片抄人家日和还一副唯我独尊的嘴脸。就这样,谢谢。
从台湾腔的时光鸡,想到致敬最多的是《大儒侠史艳文》,而且里面还有同名的小金刚。还有几个主角混搭在一起,真是欢乐多,比网剧好看多了,看来搞笑之余,要注重剧情。总之,不用想太多,开怀笑出声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