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片的第一感受就是范老大只要一开口说话就是各种无厘头的咆哮,震的脑袋嗡嗡响,而且很多咆哮都没必要,似乎只有咆哮才能凸显这个角色的特点吧。
还有就是这片的反派能不能选个不那么脸谱化的演员,盖·皮尔斯的脸一出现基本上十之八九就能确定他就是反派了。
掐指一算皮叔叔演过的反派实在也太多了,所以这能算是间接性的剧透吗,嘿嘿。
另外,这片女主的演技那是一种无法形容的尬,想要飒却没气场,想玩性感却又失了妩媚,总之和电影里的其它角色没有擦出一丝火花,反正我演我的,演完了老娘就撤,呵呵。
唯一有印象的表演当属那名配角的黑人小哥了,台词感幽默,表演也很自然风趣,演技直接甩各位主演几条街。
还有不得不说这电影的制片人挺识相的,这种看似不算大制作也大半会扑街的片子就干脆不要什么剧情上的张力,反正动作戏从头干到尾,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如果动作戏不够那就用各种所谓的慢镜头来“炫技”。
不过,我还真没看出这片的动作戏有哪些亮点。
然后,这片很多剧情上的内容都没怎么交代清楚,估计一开始立项开拍时就想着要跟拍后续故事,不过眼看着此片在全球口碑和票房双双滑铁卢下,估计是很难有续集会出现了。
最后,必须要说一点作为疫情复工后在国内上映的首部IMAX大片其真诚度还是可圈可点的。
老兵不死,只是不让死——《喋血战士》
今天聊聊电影《喋血战士》。
片名Bloodshot (2020),别名血卫(台)。
“喋血战士”是美国勇士漫画公司旗下的扛把子,类比DC和漫威的话,喋血战士就是DC的蝙蝠侠,是漫威的美国队长。
勇士漫画公司当年也和DC漫威有过不少纠结,最初还重金拉走两家公司的大批作者,号称自己是美国第三的漫画公司。
原本我记忆中,美国第三的漫画公司应该是推出了再生侠和鬼隐侠的IMAGE,现在又来一个勇士漫画公司……只能说除了DC和漫威,随便来一家公司都敢说自己是世界第三,反正没人知道呗。
其实吧,一般说自己是第三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比如老大和老二互斗的时候,“不小心”就能把老三干掉。
比如有好几个国家号称自己是“世界第三军事强国”,没几天就被人按在地上摩擦摩擦,要么被打得千疮百孔、要么总统被人抓走绞死。
总之自称第三可不是什么好话。
《喋血战士》野心勃勃地表示,要推出《喋血战士》三部曲,打造一个勇士漫画电影宇宙。
其实看到这句话,大家就会会心一笑,吹呗,有个梦想还不行嘛。
你看隔壁的黑暗电影宇宙,死翘翘了还能没事诈尸一下,不玩大宇宙改玩小制作,推出个《隐形人》反而还不错。
就《喋血战士》的票房表现来看,影片成本预算4500万美元,票房3027万美元,简直是亏到姥姥家。
按照预算三倍保持盈亏平衡来计算,一部《喋血战士》就亏了一个多亿美金。
不知道这一个亿会不会要了勇士漫画的老命。
《喋血战士》的设定十分简单,男主角雷·加里森是一名复生人,全身被军火集团重新编程,植入虚假记忆后成为高效杀人工具。
雷在友人的帮助下,发现自己被控制的真相,于是一举端掉军火集团,为自己赢得自由。
死而复生的概念早已被玩烂,间隔不久就有一部女神塞隆的《永生守卫》,这些都是同一类型电影,一旦拍不好就会扑街。
《喋血战士》的缺点十分明显,作为拥有无限条命的超级战士,雷的角色扁平化,从头强到尾,缺乏一个最简单的成长过程。
想要建立一个成功的电影宇宙,人物角色是重中之重,如果人物角色没有立起来,那么就不会有好故事可言。
比如死侍,观众可能不记得两部电影的剧情,但会记住他是一个亦正亦邪又重情重义的角色。
比如这里的雷,观众们看到的是一个一如既往的范·迪塞尔,看不出这个角色和他以往的角色有啥区别。
我的头像就是范·迪塞尔,当年十分喜欢他,但几十年一直重复自己没有改变,其实要说他的最精彩表现就是《超世纪战警2》里的瑞迪克了。
如果单纯的把《喋血战士》当做一部爽片来看,那就找对了观看姿势了。
影片中战斗不停歇,深入血液骨髓的改造让喋血战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尤其是最高潮的一场战斗十分精彩,简版章鱼博士和高逼格版死侍在高楼上上下下叮叮当当地一顿乱揍。
如果观众们放下那不存在的勇者漫画电影宇宙“蓝图”,只想着看一部无脑爽片,那么选择《喋血战士》无疑是一个正确选择。
比起《永生守卫》,《喋血战士》打得好看得多的多。
同样是肉身硬扛,喋血战士明显比普通人类更具有观赏性。
老兵不死,只是不让死。
重复套路,走上不归路。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以下内容转载至微信公众号「缪博士的日常」(微信ID: miaosw1989 ) 如果以操作系统进行分类,则目前市面上的手机主要分为苹果IOS系统和谷歌安卓系统,前者闭源,而后者开源,可以深度定制用户需要的功能。
当用户感觉手机自带的安卓系统不顺畅时,一般可将手机root后,给手机刷入第三方定制安卓系统,满足用户的个性需求。
对安卓手机root的操作,实际上就是获取对手机的最高控制权限,但root后的手机易面临被流氓或黑客软件攻击的风险,导致用户的隐私资料或其他重要资料泄露。
如果安卓手机换成一台具有强大杀伤力的安卓机器人,那么当它被root后,风险更大,后果可能致命。
今天的这部电影讲述的正是这个例子:喋血战士Bloodshot中国 / 美国2020.3.13
读者们能分清海报中谁是博士,谁是安卓机器人吗?
电影上映一个多月来,就在豆瓣上收获5.4分的不及格成绩,这主要是因为电影情节单调、老套和冗长,虽然有部分反转情节,但熟悉套路的观众可轻松推测出剧情走向。
总结来说,整部电影描述的事情可以用一句话总结,那就是:邪恶博士利用士兵尸体成功开发安卓暗杀机器人,用于铲除异己,没想到被黑客root,终被机器人反杀。
就这么简单的事情,硬是被导演用各种特效和尬聊给拖了整整1个半小时的时长....
好,咱们来看下电影中的安卓机器人吧,就是它:
没错,这次范·迪塞尔「下称:老范」没有去开极品飞车,改行做机器人了。
老范是个美国大兵,阵亡后,其遗体被捐献给了邪恶博士的实验室。
博士将老范身体中的血液抽空,换上了液态微型机器人,这些机器人能增强老范的体能,迅速修复机体损伤,并控制老范的思维,使他成了一个有人类外形的机器人。
为什么说它是安卓机器人呢?
1. 老范的光头和安卓机器人的光头太像了,一个黄色光头,一个是绿色光头。
2. 老范和安卓机器人一样可以被APP控制,每次执行暗杀任务前,博士都会对老范洗脑,让老范认为暗杀对象是杀妻仇人。
3. 老范体内的液态机器人属于消耗品,需定时补充新的液态机器人,很像安卓手机的电池,电用完后,需重新充电。
4. 老范体内的液态机器人还能超频,这和某些发烧级游戏安卓手机很像。
那为什么老范会被root呢?
原来,邪恶博士的手下在开发老范的控制系统时,使用了黑客分享的开源项目。
这为黑客入侵老范的操作系统提供了后门。
总体来说,这部电影特效很炫,打斗很激烈,喜欢「砰、砰、砰」从头打到尾风格的观众可以去下载观看,但电影情节就很单调乏味了...
我打了四星,一星给特效,三星给女主的颜和飒。
电影院实拍(女主)一部看预告就相当于看完整部电影的片子,因为整个片子最精彩都放在了预告里。
特效没话说,打斗也属于上乘爆米花系列,剧情不做评价,今天只说老范的演技。
影院实拍特效老范和巨石强森曾被称为施瓦辛格和史泰龙的硬汉接班人。
显然言之过早。
巨石已是顶级流量动作巨星,演过的类型从硬汉,搞笑,科幻,灾难都有,可圈可点。
老范貌似从速激开始全球爆火后,印象就定格了唐老大的形象,坐上车就感觉要飙车了。
Why?
因为老范的演技捉急啊!
①永远标志性的摆着一副臭脸,感觉导演没付他片酬一样。
臭脸×1(连背心都是速激里的白色)如果说速激里这幅臭脸是标志,是让观众买单的中心人物,那么其他电影的这幅臭脸则是老范自己不愿意花时间提升演技的懒惰表现。
臭脸×2你会发现,《极限特工》,《星际传奇》等都是这副脸。
到了喋血,导演依然不愿意付片酬。
臭脸×3虽然巨石的演技也一般,但好歹巨石的不同角色不同性格被巨石演出来了。
光做着英雄梦,想开启自己的英雄IP宇宙,不去打磨演技观众是不会持续买账的。
除了老范一辈子一直把速激系列演到《速激99》。
②低音炮的嗓音在速激里面依然是特点,在《银河护卫队》里也算符合Groot的特点,但所有电影都是低音炮,这……老范,你让我们很难做啊,让我们怎么区别你的角色呢?
声音固然不可以变声,但是你的情感都要通过你的声音,表情来传达啊,万年不变的低音炮也会让人昏昏欲睡。
③输出全靠吼。
杰森斯坦森也属于大块肌肉男,但郭达除了打斗,更富有谋略和智商,老范的打斗永远就是往前闯,反正可以复活。
人物缺乏了完整度和辨识度,看完只记得特效了。
——————————————————其他:①最亮的属于女主了吧,有颜有身材,废话少,动作干净利落。
②喋血战士想要开启勇士漫画的英雄宇宙,像DC和漫威一样席卷全球,关键看第一部的反响如何,本来观众对勇士就不熟悉,这一下子直接把这条路封了。
除非之后能找到自己的小罗伯特唐尼。
③整片看下来,对于主人翁的印象完全不深刻,源于对于男主的身世交代不够深,虽有简单交代,竟然还是假的。
没有让观众产生共鸣或者认同的男主人格,始终不够有血有肉。
④最后,当爆米花电影爽一下就可以了,千万不要带着对勇士漫画改编的期待去看。
没有灵魂的电影,没有血肉的主角,没有扣人心弦的剧情和演技,光靠特效,又怎么能长久俘获观众的钱包呢?
喋血战士
先给结论:浪费时间的辣鸡!
爆米花向也不推荐,除非真的不看电影会死……主题设定有新意,无限循环+真假梦境,结合了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的元素,这样的设定讲道理想要拍一部特别差的片子不容易,但是这位导演戴夫威尔逊做到了……差的不知道从何说起。
全片大概只有特效和画面是跳不出什么毛病的。
龙傲天主角,智商低,脑子里只有打打杀杀和复仇。
剧情进展其实很快,甚至显得转折有些生硬。
套路就是没有套路,被利用,疑惑,恍然大悟,反杀,大圆满的老掉牙故事。
剧中简单粗暴的纳米机器人,硬是弄出了一个活死人肉白骨的天顶星科技体系。
本应该势力遍布全球资产无数资源深厚的顶级黑科技公司,全部财产就是一栋看上去酷炫的办公楼,两间办公室,十来位白领,2个打手……也是醉了,最后还各种大翻车,公司小姐姐莫名其妙爱上主角,突然良心发现,冒着暴毙风险做二五仔推翻公司,疯狂搞破坏。
公司的顶级程序员和安保系统还被外面冒出来的野鸡天才当玩具操控,整个公司有战斗力的就是两个打,手也被主角轻松吊打……哎,快吐了。
剧情强行转折不说,下一步也完全能被猜到。
科幻片也要按照基本法吧?
剧中出现的科技,不是先进与否,而是根本没法实现。
比如说在地球另一端,通过身体里的纳米机器人直接对话,而且还能传输调用各种天量信息资源,甚至直接把别国城市的每一辆车的驾驶员实时定位、筛查身份,咋做到?
当地警察都没法定位每一台车,更不用说实时显示驾驶员。
玩游戏还有战争迷雾呢,就这也太扯淡了。
就是披了一层科幻皮,里子完全经不起推敲,还不如阿西莫夫那个没有电脑的时代的科幻作品严谨。
主角就是个低能大兵,开个光环强行复仇执行正义,破坏了邪恶公司。
而且反派BOSS也显得特别低能,除了大吼大叫靠小工具威胁他人没有任何技能,最后还被轻松解决。
主角最后极限一换一顶着炸弹自爆,也没交代怎么就安然无恙恢复了。
没了纳米机器人就应该死亡的设定,最后也被推翻,机器人去除了,人也活的好好的。
心心念念的、现实中已经结婚生子嫁为他人妻的前女友也不管了,就和原公司二五仔漂亮姐姐浪迹天涯了。
哎。
说的比较乱,因为太辣鸡了,主角看的人想吐,感觉导演在侮辱观众智商。
情节合理性和框架还不如奥特曼打怪兽,就算是打发时间我也不推荐看。
看的人直恶心,非常讨厌主角和二五仔女的。
就酱。
2020美国科幻动作片《喋血战士》,全球累计票房2930万美元,定级PG-13,豆瓣评分5.6,于2020年7月24日引进国内上映。
本片的剧情毫无吸引力,太过俗套,影史类似这样的生化战士题材的电影多如牛毛。
都2020年了,怎么还有人在拍生化战士这样的烂俗故事。
所以本片单从故事上就已经意味着失败了一半,就算由范·迪塞尔担纲也不会有什么吸引力。
本片的出台很显然是受漫威和DC超级英雄电影如日中天的影响而推出的。
范·迪塞尔既不在漫威宇宙,也不在DC宇宙,与超级英雄无缘,与漫改无缘,所以范·迪塞尔试图借本片搭上漫改超英的热度。
本片在超能力设定上没什么亮点,机体自我修复这样的设置早就玩烂了,主人公除了力气大和不死之身的自我修复能力,没什么特别之处。
大反派的设置也没有亮点,是创造主人公的“上帝”角色,这样的大反派设置太过常见(大反派创造主人公的目的是为了清除异己)。
本片的故事讲得支离破碎,导演不会讲故事,从头打到尾,从头乱到尾。
动作戏比重很大,但除了片尾高潮戏的生化战士电梯大乱斗以外,其他动作戏都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
好莱坞类似这种非一流CG特效的小打小闹科幻片很多,导演不是名导演(你能相信吗,本片导演只有本片这唯一一部电影作品,怪不得这么水),CG特效团队不是一流人马,剧本不是大格局故事,片商没有大投资,靠一两个明星担纲,属于典型的流水线作品,本片就属于这种类型。
范·迪塞尔还是声音低沉、面无表情、不苟言笑的老模式表演,还是速激里的老味道,表演没有突破。
其实我并不看好范·迪塞尔这个演员,他除了速激系列以外没有代表作,而且他也不能算是速激系列的挑大梁角色(速激主打的是家庭牌),在我心里算不上好莱坞一线明显。
本片不是地道的好莱坞电影,在豆瓣里可以看到出品地区“中国大陆”在“美国”前面,博纳投资是主要投资方(博纳是美国电影片头的常见投资方),说实在的,我一直不看好有中方投资背景的好莱坞电影,这样的电影经常是不伦不类,鲜见佳作(扑街的居多)。
喋血战士 (2020)5.52020 / 中国大陆 美国 / 动作 科幻 / 戴夫·威尔逊 / 范·迪塞尔 艾莎·冈萨雷斯
《速度与激情9》一直是大家期待的一部电影,毕竟该片中有唐的出现,作为《速度与激情》系列中唯一一个有着磁性嗓音且多次行走在危险边缘的男人,更是赢得了不少人的喜欢,但是在最近热播的一部名为《喋血战士》的电影中,范·迪塞尔却是让人大跌眼镜,作为复工之后的第一批院线电影,大家也是本着兴趣去看的,却不想看完之后大呼失望,而该片目前更是以5.6的低分收官。
可能在范·迪塞尔出演的电影中,这一部算是分数比较低的,就如之前的《最后的巫师猎人》也比这部电影的评分高,观众们更是不明白为何范·迪塞尔会出演这个类型的电影?
首先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那便是范·迪塞尔在该片刚刚播出的时候,其输出全部是靠吼,看上去更是各种无厘头的咆哮,这种咆哮在《速度与激情8》中出现过一次,但是却也是成为了点睛之笔,而在《喋血战士》中,却显得很是生硬。
除了正常且简单的剧情之外,这部电影更是加入了一些科幻元素,估计也是这些科幻元素才让这部电影有看点吧,大脑的记忆可以进行重新编码,太高科技了,我差点都信了。
但作为该剧中出现的反派人物来说,从一开始就认出了,这比起一些国产电影还容易猜得出,可能也是因为盖·皮尔斯演过了太多的反派,让大家先入为主了。
在这部电影中,可能是那位帮助男主的配角小哥哥,才有一些值得点赞的演技。
作为一部改编自漫画的电影来说,《喋血战士》并不能算得上成功,片中是出现了一些唐老大在“复仇”时候的动作戏,但是看上去真的没有什么亮点,仿佛就只是为了炫技,而剧情方面更是简单地用一句话能够总结:一个人为了复仇而复仇,却发现自己的大脑被操控了。
可以说这是一个双重的故事线,但这两条线之间挨得太紧了,就让原本的剧情显得仓促很多,这样一看,勇士漫画的宇宙梦算是灭了。
该片在制作之前曝出,其制作成本就达到了4500万美元,但目前为止全球票房还不到3000万美元,而这个时候正赶上特殊时期,估计支持这部电影的,也只有我们了。
范·迪塞尔的演技是在线的,只是真的不适合出演这样的电影,相比起杰森斯坦森而言,人家即便是出演了《速度与激情:特别行动》,但的确比这部的票房高出很多,毕竟人家即便是打戏,也是有谋略和智商的,范·迪塞尔在这部电影中的打戏,那便是——一直向前走。
女主是该剧的亮点,话说身材好,倒是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干净利落的角色。
与范·迪塞尔之间的感情戏也是屈指可数,但结局还算满意,片中的元素我们不再多言,蹩脚的吼叫和未能确定方向的打戏,可能会让范·迪塞尔的人设崩塌,但会不会影响后续的《速度与激情9》,只能说拭目以待了。
(作者:影评人高喜顺原创,未经许可搬运转载,必究法律责任,请自重。
)
首发于公众号“影探”公号ID:ttyingtan作者:黄四郎转载请注明出处片中的喋血战士,是一位自愈能力极强,怎么打都打不死的超级士兵。
或许刚一听到这个名字,不少观众就又陷入到深深的懵逼——这又是哪家的超级英雄?
DC的,还是漫威的?
答案是:都不是。
喋血战士的老东家,名叫勇士娱乐。
这家1989年才创立的公司,底蕴比漫威DC这种百年老店自然是差了不少。
但是不曾想,初出茅庐的勇士,在创立伊始的三年间,销量一度暴捶了正值历史低谷的漫威。
当年的勇士娱乐,是由两位离职的漫威漫画作者白手起家一举创立。
短短几年时间,就坐拥了六个平行宇宙,2000多个超级英雄角色,以行业新秀的身份风靡一时。
现如今,勇士旗下漫画的总销量高达八千万册,建立了仅次于DC漫威的第三大超级英雄漫画宇宙,潜力无穷。
勇士在诸多漫画公司中,排名第三当然,漫画的受众还是太过局限,DC和漫威哪个不是靠真人改编电影的火爆才正式破圈的?
勇士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就有了今天要介绍的这部《喋血战士》。
没错,本片便是“勇士电影宇宙”的开山之作。
后期暂定的规划,还有《先驱勇士》、《夜影侠》等超级英雄个人电影,以及勇士英雄大集结的《先驱者战争》等等。
为了来个开门红,勇士在主创人员配置上,也着实下了苦功夫。
演员方面,男主“喋血战士”雷·加里森,由脑门亮度和人气热度成正比的范·迪赛尔倾力出演。
漫画形象(左)与老范演绎的真人形象(右)女主是墨西哥新晋国花,曾在《极盗车神》、《阿丽塔》等大片中,贡献了俊俏脸庞和矫健身手的美艳打女艾莎·冈萨雷斯。
艾莎·冈萨雷斯大反派哈丁博士的扮演者,则是诺兰长片处女作《记忆碎片》的男主盖·皮尔斯。
他还曾在《普罗米修斯》和《钢铁侠3》中拥有亮眼表现,也算科幻片的老熟脸了。
盖·皮尔斯幕后团队中,导演戴夫·威尔逊曾是《爱、死亡与机器人》的主创之一,特效大拿。
而编剧艾里尔·海瑟尔,当年执笔了科幻神作《降临》的剧本,誉满科幻圈。
这么豪华的配置,怎么看,也不像是扑街的面相。
《爱、死亡与机器人》剧照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尽管影片有着好莱坞顶级的特效和刺激的动作场面。
《喋血战士》年初在北美还是遭遇了史诗级扑街。
制作成本五千万,而票房统共就三千万,还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上映不足一个月便匆匆下映,裤子都赔掉了。
口碑上,更是不尽如人意:代表欧美观众审美的Imdb评分仅为5.7,而国内的豆瓣更低,5.5分。
等于说,西方和东方的观众,它都没能讨好。
那么,《喋血战士》究竟扑在哪里?
先是剧情层面的全面坍塌。
第一,故事套路陈腐——本片的故事脉络,一部两分钟的预告片就足以剧透个大概。
老范饰演的男主原先是一名优秀的反恐特种兵,家里还有个漂亮老婆,整个人春风得意。
然而,在一次度假中,小两口被前来逼问情报的恐怖分子绑架,双双毙命。
但男主并没有死踏实,就被一家名叫RST的科技公司进行实验后复活,变成了如今由纳米机械虫组成的不死金身。
然而,在一次度假中,小两口被前来逼问情报的恐怖分子绑架,双双毙命。
但男主并没有死踏实,就被一家名叫RST的科技公司进行实验后复活,变成了如今由纳米机械虫组成的不死金身。
是不是很熟悉?
没错,简单概括下来,我们可以从中找到《明日边缘》、《机械战警》、《记忆碎片》、《源代码》等其他影片的痕迹。
都2020年了,再拍这些,真的早就不新鲜了。
反派饰演者盖·皮尔斯也曾主演过《记忆碎片》第二,桥段设计尴尬——当开头那个虚假记忆中的反派亮相时,一股子浓烈的骚气扑面而来。
大拖鞋搭花袜子,羽绒服配裤衩子,放着动感撩人的BGM,一步一步似爪牙的来到了男主面前。
通过这段戏,我们知道了假反派真的很骚。
但除此之外,对剧情发展有一毛钱的帮助吗?
其实,反派有恶趣味,并不是不可以。
例如《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神经兮兮的坏警察,各种奇葩作风的点缀,是对他塑造形象的极好辅助,也是对剧情的推动。
但在《喋血战士》中,这段场景除了拖了三分钟剧情,以及贡献了极佳的鬼畜素材外,没有任何帮助。
这些刻意追求形式主义,实则非常刻意的设计,真的尬出了天际。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的神经质反派第三,逻辑漏洞极多——这点主要体现在反派智商时常掉线,活像一个傻子。
本片后半段,哈丁博士命令手下的打手女主,去除掉天才程序员小黑哥。
但女主之前就已经表现出了对博士的异意,只要不瞎都能看的出来。
博士手下也并不是只有女主这一个打手,金刚腿和千里眼,各个也不是省油的灯,而且还比女主忠诚。
金刚腿与千里眼但博士依旧选择让女主去,而且既不监视,也不留个物证,女主回来后,一句“他逃走了”便让博士没再怀疑。
结果理所当然的,女主正式倒戈,救了小黑哥并一举扭转战局。
这智商,是怎么当上大反派的?
不得不说,漫威电影宇宙的十年布局,虽然把超级英雄电影在短时间内推向了高峰,但也极大透支了这一题材。
勇士电影宇宙的宏大蓝图,在如今超级英雄电影已经泛滥成灾的当下,实在是极为受限。
论“快速自愈”的超能力,我们早在死侍、金刚狼身上见过了;
至于一度沦为失忆的杀人机器,这也曾是冬兵的核心设定;
四郎曾看到一条风评,所言极是: 《喋血战士》若是放在2005年,必定会是一部艳惊四座的现象级大片。
只可惜,现在是2020年。
这些东西,观众看一遍两遍还好,再看的话,震撼程度就会大不如前。
男主的演技,也是不容忽视的一块硬伤。
范·迪塞尔因为演技而被诟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他成功做到了,把所有的光头,都演成了自己。
无论是《速度与激情》,还是《极限特工》,亦或是《星际传奇》,全片下来,也就只有尖叫鸡、姨母笑、天然呆这三种神态。
老范姨母笑剧照合集真·演啥都是自己《喋血战士》中,他也延续了这一稳定发挥,各种文戏让人尬到头皮发麻。
这是亲眼看到老婆被一枪崩了的他——
这是得知自己死而复生后,表示难以置信的他——
这是与反派对峙时,非常生气的他——
或许老范的演技巅峰,当真就是漫威宇宙里的格鲁特了吧。
至于整部片子最致命的问题,则是没有对原著精神进行继承。
谈到这里,就要说说漫画中的“喋血战士”形象。
喋血战士最早出自1992年的《永恒战士》第四期,后来随着人气的升高,便开始独立成刊。
喋血战士首次登场(左)与第一期独立刊物(右)初始设定中,他原本是一名黑社会,甚至与黑帮老大的女儿订了婚,成了黑道家族的驸马爷。
但再后来,风流成性的他,给未婚妻的头上戴了片青青草原。
敢绿黑老大的女儿,这还得了?
于是老丈人大发雷霆,将他扭送到美国军方的秘密实验室内,任由摆布。
多次生不如死的实验过后,他成为了现在的喋血战士。
后来的故事跟电影基本相同,失忆的他被塞满了各种虚假的记忆,以此完成借刀杀人的任务。
直到随着剧情发展,他渐渐寻回记忆,在其他超级英雄的帮助下,改邪归正,圆满了人物弧光。
诚然,电影充分借鉴了原著后期的设定,并在相应角色塑造上借鉴了漫画。
例如片中的天才程序员小黑哥,整体形象近似于,对原著里帮助男主逃出实验室的黑人极客的照搬,只不过并不同名。
但整部电影,却在不该简化的地方,做了减法。
比如男主的人设。
从头至尾,他都是一个完美的好好先生,情绪几乎没有波动。
没有原著里黑帮恶徒的背景,自然也不存在改邪归正的人物转折。
同样作为电影宇宙开山之作的《钢铁侠》,却在一开始就呈现给我们一个劣迹斑斑的花花公子。
不食人间烟火的托尼·斯塔克,一步步体会到了战争所带来的残酷,逐渐成长为了除暴安良的超级英雄。
只有这样有血有肉,真实可感的人物,才会让观众快速共情。
而另一个简化的设定,则是反派。
原著中清楚的提到,超级士兵人体实验的始作俑者,是一个名叫Project Rising Spirit(重生计划)的秘密军事组织。
但在电影里,这个组织被改为了Rising Spirit Technologies(重生科技公司)。
一词之差,千差万别,整个事件的幕后方,从国企变成了私企。
而原著影射的,恰巧是美国政府各种有悖人伦的人体实验,并对此进行反思。
《钢铁侠》中,对于中东反恐战争合法性的质疑,也是其中的重要内核。
而当电影版刨去这些深刻的东西后,也就只剩下了爽,缺少了浓重的思辨色彩。
归根结底,《喋血战士》只顾在场面上做足功夫,但却忽略了文本的创作。
但纵观真正成功的电影宇宙——漫威,真正把观众留住的,真的是那些花哨酷炫的超能力吗?
并不是。
粉丝津津乐道的,是美队冬兵间跨越百年的友谊,是内战中对于“超级英雄是否需要监督”的深刻探讨,银河护卫队这帮宇宙混混的彼此依靠……只有故事做好了,感情做足了,只需一句“爱你三千遍”,便能赚走全世界亿万观众的眼泪。
但有一说一,《喋血战士》也不算一无是处。
正如前面所说,它虽然无脑,但至少是部爽片。
本片的导演戴夫·威尔逊,是一位主攻特效的业界大佬。
至少在视觉效果这块,《喋血战士》诚不我欺。
片中的喋血战士,也就是男主的超能力,说白了就是“打不死”。
论其原因,是因为他的身体里流淌的不是血液,而是一种微小的纳米机械虫。
所以,哪怕男主身首异处,这些纳米机械虫也能自动重组。
对于这种自我愈合的超能力,片中进行了不错的呈现。
比如,男主手上被划了道口子——
再比如,男主被一枪轰烂了半边脸——
甚至,男主被榴弹炸的稀碎后,我们可以明显感觉到经费在燃烧——
片中的另一个优点,则是动作戏的设计。
先前《喋血战士》初定的导演,是《疾速追杀》系列的双人组——查德·斯塔赫斯基和大卫·雷奇。
虽说中途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项目,但两人还是为本片留下了动作设计团队。
本片不少基础设计,很多都是他们二人的成果。
众所周知,《疾速追杀》系列的打戏好看的一比。
而这些也在《喋血战士》中得到了沿袭。
各种高科技装备,外加铁血肉搏的混合戏码,倒挺有些科幻版的《疾速追杀》的神韵。
所以说,本片的场面确实是不错的,图爽可以看,但继续深挖就没有必要了。
最后,四郎再吐槽一点:这部电影告诉了我们,无论是多么牛掰的高科技,哪怕是让人起死回生,秃头也永远是秃头,没有一丝丝改变。
唉,还能咋整,大家还是好好养生吧。
文/黄四郎
藉由漫威宇宙掀起的风潮,如今的好莱坞里,“超级英雄”与“电影宇宙”已经成为两大关键词。
对此,很多厂商也自然也不断往这两个关键词上靠,巨头们要么就是声称要打造自己的电影宇宙,要么就是拍一些漫改电影。
今天要说到的《喋血战士》就是一部带有这两个关键词的影片,它是美国勇士漫画的超级英雄,同时又是勇士电影宇宙的开山之作。
哑炮成功建立一个电影宇宙利益有多大,看看漫威即可知道。
在这风头,尽管勇士漫画在北美地区不如DC漫威两个巨头,但作为老牌漫画商,还是有一定受众的,因此本身是具备组建一个电影宇宙的条件的。
不过,《喋血战士》上映后,不管是国内外的口碑都相当稀烂,全球票房也仅仅是2.8亿美元,老家北美地区更是仅仅1亿出头,这样的口碑跟成绩,也直接让勇士电影宇宙前途未卜。
而说回影片本身,《喋血战士》作为一个电影宇宙的开山之作,在很多方面都并没有做好“第一部”电影的责任,但其中最致命的一点,在于主角的塑造实在失败。
电影宇宙/系列的首部曲主角有人可能会说,一部爆米花商业片,只要打得爽不就行了吗?
为何说主角塑造得不行电影就失败?
首先,对于任何一个电影宇宙,或者说是一个系列的第一部影片来说,主角人设的确立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在主角形象确定以后的第二第三部,你可以走纯商业路线,也可以选择继续丰满英雄的形象,但第一部必须先将人设立起来。
但倘若你打头阵的主角人设都立不起来又或者不讨喜,那对整个宇宙或系列来说就是灾难性的,你不是那种“就玩一部”的商业片,你是要组建一个庞大的宇宙以及其中的核心系列。
这一点可以看看目前市面上其余三个超级英雄宇宙的首部曲以及其他电影系列的第一部。
漫威宇宙,首部曲《钢铁侠》,花费了大量的笔墨去塑造主角的形象,将托尼·斯塔克的经历、改变都刻画得相当细致,他也成为了漫威宇宙中人气最高的角色之一。
DC宇宙,首部曲《超人:钢铁之躯》,尽管超人的故事在北美地区基本人尽皆知,但电影依然花费了极多的篇幅去刻画其性格以及理念,甚至因此导致节奏极不平衡(影片前半部分为了塑造主角导致文戏极多)
蜘蛛侠宇宙,首部曲《毒液:致命守护者》,电影的剧本有很大的问题,缺点不少,但就算如此,在对主角埃迪及共生体的关系描绘方面可是下了极大的功夫,最后他们甚至成为了一对CP,成为很多粉丝津津乐道的话题。
诺兰的《蝙蝠侠》系列,第一部《侠影之谜》,主角布鲁斯·韦恩因家庭变故而走上的道路贯穿了整部电影。
即使是没多少戏份塑造主角的《海王》,也有海王为女主角湄拉吃玫瑰花这种神来之笔的情节,不但让主角形象瞬间大大丰满,更是大幅度提升了对观众的亲和度。
可见,不管是三个漫改宇宙的开山之作,还是其他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的第一部,无一例外都把重点放在了主角的刻画,当然具体的形象是否成功另说,但最起码这个方向是正确的。
毕竟如果你连第一部电影的主角都能敷衍对待,观众又怎么可能期待这个宇宙/系列其他角色能有鲜明活跃的形象呢?
而《喋血战士》在这点,则完全走向相反的道路。
主角是工具人?
《喋血战士》的故事很简单,主角雷被邪恶组织不断洗脑植入假记忆派去杀人,最后在被其他人的帮助下知道了真相于是将组织灭掉,很典型的一个复仇故事。
当然,《喋血战士》最大的问题不在于故事老套,剧情无新意,毕竟超级英雄电影发展到今天,大多数套路都玩过了,也没人会指望这部电影在故事上能有什么突破,因此这些虽然是缺点,却不足以致命。
但电影方向的错误,却宛如一把尖刀直捅心脏,将这部影片的血都给放了出来。
一部100分钟左右的电影,前60分钟主角都是在重复“洗脑-杀人-洗脑”的行动,主角的过去没有任何交待,且行动的过程除了目标不同以外都是千篇一律,因此喋血战士留给观众的印象就四个字:暴躁能打。
到了后面40分钟,主角被同伴唤醒,知道自己一直被组织利用之后开始反杀,按常理来说,雷在知道自己记忆被篡改以后理应追查自己的身世才是,但由于电影时长已过半所以就是单纯的复仇戏码,因此这部分剧情也没有任何刻画主角的情节。
别的不说,即使是网飞近些时候推出的《惊天营救》这种典型的流水线动作片,对主角的塑造都没这么敷衍。
在缺乏相关戏份加持的情况下,使得主角雷的形象相当单薄,这种极其扁平的人设,不要说一个庞大的电影宇宙,就是连自己本身的系列都撑不起来。
观众看完漫威宇宙首部曲后一定会记得那个花花公子斯塔克,看完《侠影之谜》后也一定会记得那个双亲被杀害后寻找自我救赎道路的布鲁斯,但看完《喋血战士》后,可能没多久就会彻底把主角忘掉了。
能力超级英雄电影主角的刻画除了本身的性格、理念、经历等以外,还有一个重点是能力,毕竟,英雄的超能力也是各自的卖点之一。
喋血战士的超能力有三个,强化人的力量+可再生的肉体+可以随意链接电子科技。
细看一下可以发现,其实喋血战士这三个超能力对他都非常不友好。
强化人的力量,基本是绝大部分超级英雄的标配,没什么特别的。
可再生的肉体,这超能力类似金刚狼的自愈。
链接电子科技,这个超能力本来是有发挥的余地,但问题在于主角人设本来就是战士,让一个战士去担任IT工作显然与设定冲突。
说来说去,喋血战士真正能用来做卖点的只有纳米科技的肉体再生能力。
然而问题在于金刚狼作为在银幕上活跃了17年,属于是被大众所熟知的高人气英雄,他的自愈能力观众都看过无数遍了,喋血战士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再生没有任何能令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
当然,即使是能力相似的情况下,如果能将战斗设计得好,依然能给到观众非常良好的观影体验,但《喋血战士》的问题在于不但主角作为卖点的超能力类似金刚狼,连体现超能力的打斗模式也完全照搬过来,都是硬扛伤害然后将敌人打趴,这些场景其实大多数观众都很熟悉了。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没新意。
由于主角在电影里的性格缺失,形象过于单薄,因此观众很容易会将注意力转移到他的超能力,但由于喋血战士的再生能力跟金刚狼重合,且战斗方式也一模一样,因此还是无法让这个主角得到只属于自己的“标签”。
单纯以一部低成本的普通超级英雄电影标准来衡量,《喋血战士》其实还算是可以一看的。
但倘若以一个电影宇宙/系列的首部曲来说,那它距离及格两个字还有一段距离。
这部似乎是根据一部老电影翻拍的,关于复仇战士的故事。
男主原本是一名特种部队军人,后来被匪徒灭口。
他醒来已经被改造成了具有超强战力和纳米复原能力的‘‘喋血战士‘‘。
直到有天他觉察到违和感,当他没电昏迷后醒来,一位捡到他的黑客说他的大脑被加密了,于是他确认了自己被洗脑的事实,决定反攻这股控制他的势力。
他有两个伙伴,一个就是这位具有‘‘五十年‘‘编程经验的黑客,就他只是个不到三十的黑小伙来看,他是吹牛的。
还有一位就是和他有同样遭遇的女主,只是她的记忆没有错,只是她一旦反抗,boss就会操纵她胸前的机器夺走她的呼吸,让她成为‘‘乖女孩‘‘。
当男主第一次试图反抗时,boss派出了科技部队,先是发射一枚炮弹到半空中展开成为近地面卫星追踪他。
中间穿插着一段有着[速度与激情]风格的街头摩托特技,还有第一人称视角,很有大片既视感。
不过这是范迪塞尔单飞的动作电影,场面不会太爆炸。
电影另一个亮点在于这位麦色皮肤的女主,原本以为她是来凑颜值的。
没想到她演技了得,整部电影她每次露面都穿着不同的服装,可能是换装最勤的女主。
尤其是她穿着一套米色的看起来很淑女的毛衣靠着路灯抽烟。
转眼就击倒一个匪徒,还会360度翻身绞杀,一根弹出式铁棍被她使得上下翻飞,虽然她也曾被打倒在地,但丝毫不影响她的发挥。
这身手估计不比寡姐差。
她与那位黑客取得联系,帮助她摆脱了控制,并且和男主进行了一场VR对话,把他唤醒,然后她像古墓丽影劳拉一般潜入机房炸掉了那些主机。
最后这场打斗有飞毛腿还有机械手,三人在空中的电梯上厮杀,时不时的慢动作也是华丽的打击画面。
喋血战士最后与boss同归于尽。
而他没有死,醒来后,黑客看他没有什么不一样,恢复的很好。
黑客还提升了战士的电池续航能力,达到以前的三倍。
他打开车门,女主坐在海边的石头上,与他握手成为伙伴。
因为已经复仇,他们的下个目的地就是乘车绕山坡看落日
两个女花瓶一个比一个美
VD老哥跨不过的就是演谁都是VD,而强森强就强在有时候演谁不一定是强森。当然挑剧本的能力也有高下之分。再过十年VD的路只能更窄,而强森不一定。5.5/10 20/03/30
故事实在就乏善可陈,也十分老套,而且过于刻意了,尤其是一堆人还要配合演出,实在有点刻意了,范光头就做下一个史泰龙就好,多打架少说话,艾莎冈萨雷斯也太美了吧
商业片值得看
蛮喜欢这个剧情设定的,其实我们的世界观都是被建构的……标题如果翻译成《满血复活》或者《满血战士》,会不会更好一些?
7分。这种战士死而复生报仇的设计,真的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B级制作了。这次不过就是配上了新的科技和CG效果。内涵是不要去找了,但当做爽片来看的话竟然还不错~~几场重头打斗戏看得还是很过瘾的,配上现代天眼,EMP,纳米技术的特效,4500万的投资能做到这样,真的是不容易了。
或许,《齐马蓝》比想象中的还要珍贵,“爱死机”更多产出的,可能只是又一批保罗·W·S·安德森。
这挂开得不轻啊…中途睡着,设定还是挺有趣的。
还不错!科技感十足!
动作编排华丽,概念执行彻底。很疑惑,无脑差评的人是从不了解电影成本和定位吗?不仅看不出这4500万的直来直往的B级科幻效果,远胜某1.4亿的招摇撞骗120帧,还大言不惭文戏太次。这片确实可以更好,因为最初的主创阵容是马修·沃恩(制片,《王牌特工》系列)+ 大卫·雷奇/查德·斯塔赫斯基(双导演,《疾速追杀》系列)。如果你细心,更换主创阵容之后的正片,仍能看到三位最后退出项目,近5年最杰出的好莱坞动作电影人留下的痕迹(特别是动作和特技部门有《疾速追杀》系列的班底)。军指是英军老兵和南非的MIL.SPEC.公司。勇士漫画宇宙全面电影化近期无望。
雅迪
尚可
剧情老套,打斗也不激情,不要浪费时间
近期科幻片都属于特别水的改编,千篇一律的剧情,和千年不变的野心阴谋论,拿科技英雄当复仇工具,结果失控遭反噬,这不是上个世纪科幻片的精神产物么?既没有创新精神,也没有完善故事的内核,好莱坞每年都要拿出几部这种浮皮潦草的视觉垃圾来投喂影迷,依附音效特效的技术层级来掳获观众,这回也因疫情无法靠影院设备来达成,质量瞬间缩水一大截,中等投资的项目,最终也没有拿的出手的动作场面,只交出棚内扣图的一场翻滚缠斗,令剪辑和慢镜定格焕发凌厉感,纳米换血科技和张牙舞爪的机械外挂也都沦为噱头,看完后会很快淹没在记忆里。范·迪塞尔这回的角色也无甚发挥,全程拳脚工具,被操控的傀儡,唯一一场觉醒的戏份也没灵性,人物宽度厚度都被挤压无几,编剧和导演必须背锅,烂俗故事,干瘪内核,只靠不像样的花拳绣腿撑场,万恶资本主义的闹剧。
326
看《喋血战士》,是冲着范·迪塞尔去的,果然没有让人失望,无论是端枪冲锋还是赤手空拳,都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整体剧情感觉就是Ctrl+C到Ctrl+V,虽然最后雷的突然觉醒感觉有点儿突然,但是久别重逢的电影,再冲着范·迪塞尔,还是五分好评呀/调皮/调皮但是,还是喜欢有血有肉的雷,虽然剧中最后雷找回了记忆,而且,这角色也真是只有范·迪塞尔演最合适/可爱/可爱
终于看了老范的超英片,还不错吧,简单总结下:视效过瘾,剧情一般!总体来说评分过低了,6.5分还是有的所以现在要当超英还得拼黑科技了么……
除了老牌IP(《哥斯拉》《中途岛》这些),这两年博纳的合拍片都像黑洞似的,把范·迪塞尔吸进来我一点都不意外。格鲁特进化成死侍,基里安博士变成冬兵,这就看出来,漫威给整个行业输送的不单是制作模式,还有“超英演员”这个类型的特定角色形象。疫情过去迪士尼可得赶紧开工,不然这么大的市场,连原创都没人会搞了
足够精彩。相比《永生守卫》简直就是好太多了。
有点不合理的地方,最后拿手雷强行同归实在说不过去,但目前五点几的分太低了,很奇怪,完全不算烂片,想看英雄打架完全没问题,中间剧情反转还可以,不算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