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在水中起伏,对一生窘境的短暂回放手法新颖,颇有玩味之处。
其实,我们在城市中懵懵懂懂的生活,当我们突然跳出这一切来看待生活的时候,不一样有一种《海上钢琴师》对巨大水泥丛林的恐惧感么。
然而,你我都无法选择什么,即使择个校不还是要交上天价的择校费么,生活只能逆流而上,老美的大兵手册里面是这么写的:好走的路总是已被敌军布上了地雷;如果你周围除了敌人其它什么都缺,那你就准备战斗。
我觉的,如果是一个不那么悲惨的女性来拯救金先生,可能会显得没有那么通病相怜的感觉,也许就更加治愈系,导演想要两个都治愈,感觉削弱了女主的社会代表性,不过也很不错啦,那就两个都救好了。
片子很温暖,情节很搞笑,但是结尾也很现实,这是一部值得反复看的电影。
最后片尾金大哥笑的太tm猥琐了。
另外金大哥的演员是《欢迎来到东莫村》里的北朝大兵啊。
好想到那么个岛上去躲上一阵子。
想到奉俊昊在《东京!
》里香川照之饰演的宅男走出家门。
回到自然。
在人工智能取代所有的机械劳动之后,1人产出100万人的生产力之后,人们会回到自然——发现新的奥秘;也可以去慢慢生活,花一年的时间做一碗面。
也可以重新珍视人们之间的感情--
学到了。
跳海前问下欠银行多少钱结局是好的吗?
那是因为后面演不出来。
男的还是欠钱啊,女的也跟平常人比不了啊。
生活还是一地鸡毛啊啥都没改变啊。
只是人还越来越老了。
这咋励志啦?
怎么励志啦。
两人相互救赎结果呢,现实一点吧,这只是电影,只能终结在最美好的时候。
话说门口保安会让一个流浪汉进入大厦吗?
女的打电话报警就行啦。
我真扫兴啊。
在虚假作品里找真实感脑袋有问题update20240626我已经是个无聊的大人了。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一切美好止步于结婚时。
这也是很多电影为什么都拍到婚礼就结束的原因。
因为后面太难了。
理性地想一想,两人见面了后面又能怎么样。
一个落魄的破产欠债大叔,一个自闭啃老女。
本身就不如一个普通人了,那可以想象她们的将来会如何。
哦,对了,解说说这女的头像有疤什么的,这明明就是个美女好吧。
要是个丑女,这片就没那么好看了是吧,每个人都是一定程度的颜狗。
你有没有试过这样一种感觉,仿佛心灵被洗涤过一样,而后充满了温暖?
——题记很久没看电影了,心里很毛躁,不知道干什么。
经历过一年的洗礼,我又变得成熟,但还是爱搞怪,还是希望帮助别人成就美好姻缘。
但也还是有很多未知与迷茫。
《金氏漂流记》就这样出现在我的面前,说实话,韩国一年能出10部好片就谢天谢地啦!
冲着豆瓣上并不低的评分和郑丽媛我还是点了快车下载。
电影讲的是自杀男与宅女的故事。
从汉江大桥跳江的自杀男未遂,被冲到汉江的一个孤岛上,在向过往的游船挥手大喊和拨打了911和前女友的电话后,彻底放弃求助。
开始了汤姆汉克斯大叔一样的荒岛余生之旅,自我求生之事不再赘言。
貌似受伤后三年宅在家里的宅女每天规律的生活,吃饭、运动、上网、拍摄月亮…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只是从不见人,哪怕是父母双亲。
这样的毫不相关的两人有了交集…细节:1.自杀男求助的感觉就像不会游泳的他在水中挣扎,可以救他的人纷纷离去,那种看到希望渐渐离自己远去的悲凉。
之所以不会游泳,也与小时候爸爸不顾他不会游泳的事实而眼睁睁地望着他在水中挣扎有关,造成了他的心里创伤。
2.自杀男找到炸酱面的酱料包,开始后悔以前没有珍惜平平常常的炸酱面,现在欲之而不得,同时也为宅女给自杀男送外卖打下伏笔。
众所周之,炸酱面是韩国最平常的同时也是送外卖最多的食物之一,导演意在此希望大家珍惜平常容易忽视的种种。
3.自杀男被要求离开孤岛,他那拼了命的奔跑,他想逃脱这群人,他想逃脱这已无法容身的世界,不想回到现实世界;但同时他无法割舍的是那个给他扔带着纸条的啤酒瓶子、让人划着小鸭船去给孤岛上的他送外卖、他从未蒙面的女笔友。
他现在一无所有,只有他给的希望而已。
4.自杀男不知道的是:他也正在帮助一个宅女走出三年未出门的家、和三年未说话的妈妈要玉米种植、见送外卖的询问他的话语、最后还是身着一件睡衣跑出家门去追寻他。
宅女一年只有春秋各一次的探寻之旅。
本来是在自己房间里固定的二十分钟打开窗帘带着头盔看看外面的世界,而片尾却变成导演的成全:本来追不上自杀男的公车却因为空袭警报而转败为胜,也就这样从此不再需要遮掩的头盔。
5.影片最后在暴风雨之夜飘走的破烂不堪的小鸭船平稳的漂在水面上,意在说明不完美的人也一样拥有生活的权利。
演员:男演员不帅也不高,典型的韩国男演员,我连他的名字都没听过。
不过他在本片中扎实的演技着实令人称赞,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的绝望、面对自己千辛万苦种植的玉米做的炸酱面悲喜交加、最后预见拯救自己的宅女时的表情转换…郑丽媛感觉就是慢慢的不断给大家惊喜的那种女演员,之前听说她为这部戏瘦的不行,传到官网的照片都令粉丝们担心不已。
在片中她身着大大的睡袍,却也掩盖不住瘦得皮包骨的身躯。
演绎宅女,轻妆上阵。
自然不做作的演技虽不成熟,但以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瑕疵:自杀男皮肤也太好了点,古铜色还皮肤光滑。
其实,本人觉得韩国电影像日本电影那种小品式的也会有不错的反响。
这部电影看过以后一直放在硬盘里没删,直到今天,本来要看别的,手误打开这个,结果居然一路停不下来又从头到尾重新看了一遍。
故事简单,一男一女,对白甚少。
这样的结构让人想起另一部韩国电影《空房间》,二者拥有一样的内核:孤独。
不过《空房间》是孤独和孤独走在一起然后一起孤独,《金氏漂流记》则是孤独看着孤独然后终于一起不再孤独。
开头现实而荒诞。
男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卢瑟,彻底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却连老天都捉弄,在最繁华的都市中心沦为完完全全的“一个人”。
荒岛求生,过上钻木取火原始耕种的野人生活。
从自暴自弃到斗志昂扬,男主角的经历荒唐而惹人发笑,直至一碗炸酱面的到来,居然生生笑出泪来。
原来,希望是这样的味道。
女金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宅女,家庭幸福却自闭社恐,蜗居一室,只敢通过虚拟方式与世界联通。
一次远眺星空,偶然发现孤岛上的男主角,从此封闭的心房打开一丝缝隙。
男金挣扎着寻找希望,女金好奇地打探张望,两个孤独的人以奇异的方式交流着,终于越走越近。
有一本书叫《群体性孤独》,讲的就是我们在一起,却又没有在一起。
就像这两个金氏,一如我们每个行走在热闹都市中心的孤岛,心无所依。
文化心理学家Markus说过一段话:“当我们讨论自我的问题时,我们就是讨论一个生物体变成一个人的过程。
成为人就是为社会化而努力。
独自一个人的时候,你只是一个生物意义上的人,但若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学意义上的人,你必须跟其他人建立关系。
”没有人能走出社会关联的网,却可能关进自我封闭的墙。
电影的结局温暖而美好,两个神奇而莫名联系在一起的孤独男女,终于克服了各自的愤怒和害怕,靠着希望和相信走到了彼此的身边,温馨美丽。
其实,我们都在人群里漂流,那就祝我们,平安着陆。
这大概不是一部正常人喜欢的电影。
我将它分别推荐给了编辑,建筑师,IT人士,家庭主妇,没有一个回馈说“啊,真好看。
”但09年到10年看了这么多电影,只有这部电影让人觉得焕然一新时代已然不同,从亲情励志犯罪片中,杀出来一种非类型片,如海报般春意盎然生机勃发。
京城草场地无业青年小明同学首先跟我推荐了它,说很有趣。
出于对棒子的不热爱,我等到他推荐第二遍才决定半夜看一看,一看就看到三点时分,入睡前觉得看了部好电影,生活真是满足。
故事从一个失业失败中年男人跳河自杀开始,地球上想死的人实在太多,所以他顺利跳了下来,被冲到一个废弃的浅滩上,上面堆满各种生活垃圾。
没错,如果你愿意,你可以把他看成一部韩国犀利哥传奇,他就是一个浅滩流浪汉。
每天捡垃圾维持生活,且渐趋美好之势。
在一个人的岛屿,他好像并不孤单,反而很自得其乐。
这并不是鲁滨逊时代的漂流记,一只排球会成为灵魂伴侣,失去它就像失去至爱。
相反,正如城市中的犀利哥对人群探望会嚎啕大哭,荒岛上的金先生也不再发布任何求救信号,甚至开始自动躲避人群。
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在找一个这样的地方么?
有多少人跟犀利哥一样把人群当作风景,独自一人置身其中?
老实说我做梦都在找一块无人荒地,逃避各种人的询问和纠缠。
金先生是为了债务,犀利哥是为了不想碰的伤疤,城市中大把人想逃离出去,正如一句话说得那样:我越多接触人这种生物,就越喜欢动物。
再冷漠点的,连动物都不喜欢,只觉得大自然真好。
可惜神州各处皆是人,腾不出一块空地给你舒展筋骨。
像金先生一样去漂流纯属狂想曲,想多了就得跟犀利哥一样流浪街头四大皆空。
不喜欢人类的中庸派窝在哪里?
女主角大宅女出场了。
她宅得惊天覆地中毒颇深,基本不出门,不爱晒太阳,以上网购物满足需要,整个房间都是各种拆包垃圾材料。
她睡在一堆泡沫塑料里,每天日复一日生活极有规律。
特别是其中一天原地走万步,让我感到惊悚万分,我他妈的每天在健身房跑万米跟她有什么区别?
迟早,都要宅成她那样子。
并且只要你宅下去,总有一天会变成她,对同类生物有着莫大的恐惧,不能听进去一句坏话,最好避开所有人的目光,成为隐形人。
然后在网络上获得前所未有的至高荣誉。
因为你在现实中已经输了太多次,不高兴也不愿意再爬出来接受人现实的目光。
不是不能一身光鲜走出去,但宅女是一种懒病,可以在家折腾着全方位三百六十度拍自拍照,也不愿意整理一下出门接受群众挑剔的评论。
这就是为什么网络上美女越来越多,现实中的街道还是那么贫瘠。
缺乏自信的人类只能在家展示最好的一个角度。
但终有一天,你自以为幸福快乐的生活总会被人所打破。
金先生舒舒服服躺在岛上,避不过一场自然灾难,更避不过来搜查的警察。
人类社会的生活奥妙就是:社会不会让你这么舒坦下去,总要给你点厉害瞧瞧。
一辈子龟缩在自己房间的宅女,也有一天要跑出家门被阳光照得无处遁形。
你好奇他俩牵手后将来怎样了么?
那就不再是一部有趣的电影,而是另一部残酷的电影。
导演在最后似乎无奈宣布,你总要回到现实的,并且你看,现实其实也没那么不好,总会给你机会,让你梦想成真。
只是金先生几亿元的高利贷和宅女的一无所长都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他们并不能找到防空洞就这么龟缩一辈子。
看完这电影,我觉得既有趣又让人痛苦,为什么我不能一个人静静地呆着?
幸好事实是,一旦走出电影中情绪,发现宅人尽管都有点逃避现实的倾向,但我一直都没有放弃寻找新的一种可能。
看《金氏漂流记》前还看过另一个“宅”题材的电影:《东京狂想曲》里奉俊昊拍的第三个小短片《震动东京》,其中香川照之饰演的“宅男”因缘际会爱上了苍井优饰演的潜在“宅女”,为了见到她,10年里他第一次走出房间,走进阳光照射下的街道。
他发现整个街道都是空荡荡的,整个东京如“无人之境”,原来有那么多人把阳光关在了外面,他爱的女孩也执意不走出房门,就在此时东京实施的地震了,宅男宅女们不得不走出了房间。
我想这地震不是因为地壳的变动,而是这个“宅男”出门的脚步声微妙的改变了这世界旋转的频率,就像金小姐把她走出房间的第一步当做跟阿姆斯特朗登月的那一步一样意义非凡。
《金氏漂流记》里也有关于“无人之境”的设置:在每年的春、秋二季的某一天的某20分钟整个城市因为民防演戏而由忽然的嘈杂变成绝对的空旷,这时候三年没有出门的金小姐会拉开窗帘仔细的用望远镜观察这个她“理想”的世界,就是凭着这最后一点对这世界的兴趣让她误打误撞看到金先生。
一些人因为厌恶喧哗而躲在房间逃避喧哗,另一些人不但逃避喧哗还密切关注世界哪怕一刹那的安静,这些宅男宅女们对拥挤的厌恶让我想起王小波一句听起来很不厚道的话:我总想着天上掉下来个大磨盘来,别人都给砸死,我刚好在中间。
然而这两者最后都走出了房间。
然而这两部电影却有个奇怪的人际链条:都是两个最最不愿与人交往的人之间因为某些偶然的际遇的系上了一根线从此也就有了连接外部世界的一根线,有了专属于“宅男”“宅女”的人际链条。
林少华在《海边的卡夫卡》的序言里写过他对村上春树的采访,其中村上春树谈到他对孤独和沟通的认知:“人生基本是孤独的,但同时又能通过孤独这一频道同他人沟通。
” “人们总要进入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在进得最深的地方就会产生连带感。
或者说人们总要深深挖洞,只要一直挖下去就会在某处同别人连在一起。
”这帮“宅男”“宅女”们不可思议的牵手会让我想起村上这些话,因为觉得也许有些人真的独处太久以至于恢复了动物般的嗅觉,能够敏锐的嗅出同类的气息,终于在最孤独的时候揪出了那个同样孤独的他或她,即使不用语言沟通,彼此的孤独也已经产生了无限共鸣,于是他们就又握住了谁的手又和谁连在了一起。
所以两对“宅男宅女”的情谊在常人眼中也许不可思议,然而之于他们自身却是命中注定的幸运,因为,“世界有时候孤单的很需要另一个同类”,而刚好世界也知晓了你的心思,于是在极致的孤独中,你在阳光下握住了我的手,在这一刻,何止一个城市,整个地球都随着我们心的震动而震动了,因为我们的幸运而震动了。
1 “I AM SORRY”我为一开始对这个男人的轻视感到抱歉。
“真是的,求救电话都打不好。
”“SOS不知道吗?
”“到底为什么要借贷到这种程度啊,不能好好清醒的思考一下吗?
”确实这样想了,也确实是个很笨的男人。
可是人不单单是这样的,不单单是能不能赚钱、聪不聪明就可以评判的。
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当他为了生存而爆发出惊人的能量时,当他感受到生命而单纯的快乐时,我才真正的认识,一个人。
2 “I AM SORRY”希望到底是怎样一种存在呢?
荒岛男已经没有活下去的目标了,生理的需要阻止了死亡,真是奇妙。
“先活着吧,想死随时都可以”,因为甜甜的一串红。
想吃一碗拉面,然后收获了好多种蔬菜,真是丰盛啊。
所以你的心意非常感谢,可是这些拉面我不要,因为现在这个目标,就是我的全部了。
女孩感到很抱歉,没有因为心意被拒绝而感到生气,而是认真的问了原因,就这样简单的,被尊重了。
要好好努力的生活,因为在你不知道的地方,可能有人正因此受到鼓舞。
3 人与人之间是否需要那么多交流呢?
寥寥数语即可心意相通,这样的事为什么不能存在呢?
释放最大的善意与真诚给予别人,然后用最大的善意去感受他人,用心看,用心听,认真而慎重的对待自己所说出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这就是浪漫啊。
而这才会是真正的交流啊。
4 人类这些年都干了些什么啊。
在荒岛男触碰刚刚长出的绿芽时,在亲手掰开第一个玉米时,这样想着。
明明快乐是一件这么简单的事,如果你愿意感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呼吸的第一口空气、每一个细小的发现,都可谱写成一曲乐章。
但是当风暴来临,远方高楼岿然不动,菜畦却在一夕之间被尽数毁去,拼命呐喊、自我慰藉都没有任何效用,废弃电视里开满鲜花的美好窗景、记录了与不知名者的珍贵友谊的玻璃瓶,全部冲远了。
努力前进是这么难的事。
可以抵抗大自然肆虐的力量的,那座冷漠的城市,就是人类进化的结果啊。
那么生活在其中的我们,要承受些许荒谬的人生,也是这进化中的一部分啊。
野性与文明的冲突,用”汉江上的无人岛“这个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后我们也终于知道,这并不是一片neverland。
故事的最后没有然后,这世界上不存在桃花源,浪漫的故事结束啦。
独自观影,是一种隐私的探索过程,仿佛入厕,要知道四下无人,还能放心大胆,痛快淋漓。
这个世界的道德观把我们勒的那么紧,让人像是要孵出壳的动物一样,痛苦着享受高潮,希望打碎这枷锁。
男主女主都是矫情星球来的,哭着闹着要自杀的是他,没自杀成又吵着要回去的也是他,最后被人拖拽着不肯走的还是他。
他抱着自认为是希望的东西,可又何曾真正面对过自己的内心。
如果最后男主找到了那个答案,也可算是一种升华,但结尾只是两个矫情人在汽车突然的晃动下握住手,这算什么?
别跟我扯淡什么纯洁的爱情。
就算是真正同类的苟且,也没有这么肤浅的几句蹩脚英文就千里共婵娟了的。
只能理解是他们的矫情指数爆了表,泪眼相向中的影子,是两个同时孤单矫情又不甘于孤单矫情的人的相互理解,这种感情是淡到不过相视一笑便能道尽的东西,却被压抑的恨不得迸出全身的能量。
想问,人,谁不孤独。
你承受不了,便觉得自己的孤独就特别的比别人的更深刻。
做一个诚实的失败者有什么不好?
谁说悲伤一定要流泪,痛苦一定要大喊呢。
醒醒吧!
正常点,真实点。
不过话说回来,电影本来就是个乐子而已。
唉。。
我又认真了。
估计很多男人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都会有一个想去荒野或者荒岛生活一阵子的冲动念头,就像电影《荒野生存》里的那首诗一样“哪怕只有一次,也要去最原始的环境中发现自我,独自一人面对冰冷的石头,只用双手和大脑……”可这样的想法人人都会有,但这样的壮举可不是人人都敢做的。
《金氏漂流记》里的金氏虽然在一座岛上生存了个把月,但最开始,这并不是他自愿。
被债务所迫的他,从高高的汉江大桥上跳了下去。
生活的诡异之处在于,在你走投无路想要自杀之时,它偏偏不让你如愿。
金氏就这样被河流冲到了一座岛上。
这座岛也有它的诡异之处,它处在城市的繁华地带,坐落在汉江的中央,甚至从桥底穿过。
可它同时也是一个孤岛,偏居在城市的一隅,没有人烟,也没有交通工具。
它成了一个矛盾的存在,一方面它可以感受到城市的繁华,另一方面它却绝对具有“荒野”的属性。
当落魄男金氏来的这个“宝地”时,他先是求生后又求死然后再求生,转变的关键在于那个让人忍俊不禁的画面,光腚的金氏一边排泄,一边吸吮着甜甜的鼠尾巴花,突然他意识到自杀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何必非要在此时。
接着他慢慢又发现在岛上的生活如此简单,开始享受了起来。
其实,我们对大自然的向往,何尝不是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呢。
像金氏一样吃着野生蘑菇、烤鸟肉吃的日子,不正类似我们现在趋之若鹜的“农家乐”。
只是渐渐的,即便是这样的“返璞归真”也都越来越失去原本的韵味。
影片里金氏让人动容的还有他在荒岛生活中对炸酱面的渴望。
为了吃到炸酱面,他收集鸟粪、种地、施肥,还真是让他种出了玉米。
炸酱面已经成了他生活的动力与目标,因此他才拒绝了费劲力气送来的炸酱面。
当他最终亲手做出一晚炸酱面嚎啕大哭时,我们能够感受到那种心愿达成的痛苦和金氏一直以来郁积在心中的不快。
除了金氏,电影里还有一个我们这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宅女。
郑丽媛扮演的这位超级宅女三年多的时间没有出过家门,成天靠着网络上的无名小站过活。
一天的生活早已是高度的模式化,早餐、午餐吃什么,每天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踏步,都精确非常。
唯一可以让人感到一丝趣味的,是她偶尔会给月亮拍照。
这样的女子,在我们这个社会举目皆是。
“宅男”、“宅女”已经是社会某个群体的普遍状态。
我们乐意做“沙发土豆”“网络狂人”,却不愿意踏出门欣赏风景,甚至于懒得挪步去吃饭,一切追求简单,可这种简单却并不是健康的简单,很多时候是为了规避繁琐的懒惰。
电影里的这个女生,身体力行着这种生活。
偶然间她扫到了荒岛中求救的金氏,从此就开始关注他。
这逐渐成了她生活的乐趣。
看着一个陌生人如何生活,终于她产生了与金氏交流的渴望。
信誓旦旦的说“只这么一次”,却未曾预料这一次一直持续了下去。
两人的交流语言是英语,因为宅女认为金氏是外星人,她要代表60亿的地球人与他交流。
这样可笑的幼稚,发生在电影里的女主角身上,却让人感慨万千,该是怎样的沟通障碍,才会产生这种误解。
他们的交流语句是“Hello!”“How are you?”“Fine,thank you.”这是我们小学时候已经驾轻就熟的句子,虽然非常的简单,但却可以让两个陌生的人沟通起来。
沟通是人们生存里重要且必须的,因此,它才成了这部电影想表达的主题。
导演在影片里多次描绘了人们沟通不畅的画面,电话两头的各说各话,无法倾诉的痛苦等等,金氏如此,宅女也如此。
他们都成了这个世界不断前进过程中,被割裂的人群。
一个被生活逼迫,另一个因为自卑之类的种种原因,他们成了无法与人沟通的人群。
沟通困难吗?
好像也不困难,只是生活中太多东西容易让人忘记与他人沟通与交流,比如网络、比如金钱。
因此电影里的金氏和宅女实在是非常相似的人类,当他们最终牵手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人生更多的希望。
也许是抛弃过去重新融入社会,也许是两个人继续去荒岛共度余生,但起码拥有彼此的他们不再寂寞也有了交流的对方。
这部《金氏漂流记》应该算是近来看过的最好的一部韩国电影,无论从剧本、导演、表演都有着十分出彩的地方,而在看似无厘头的剧情表象之下,蕴含着深深的沉思,金氏在荒岛生存中的表露出来的生活的希望,还有与人沟通的重要性,都通过这部颇有意思的喜剧表现了出来,轻松却也颇有感触。
着实佩服韩国电影的想象力和选材角度,从《欢迎来到东末村》到《金氏漂流记》,步步彰显着韩国电影的不同凡响和怪才~!一个绝望的人、一个孤寂的人,一个通过岛,一个通过照相机,找寻着彼此的希望和温暖,没有过多的矫揉造作,杂酱面是希望,“who are you”是温暖,如此的简单、又深刻!
看棒子电影总会感到羞愧
感谢金将军刷的大火箭可还行。
卖点是都市里心有戚戚的孤独。
就是因为爱的力量,才使人无惧被世界抛弃
中间不错
逃避有用
没意思。。。女主宅成那样挺吓人的呀。。。。
孤独心灵相依 成人童话 略拖
狗屁不通,导演怎么想滴~偶像剧我还能凑合。
这部电影像荒岛余生那部似的。对白不是很多。不过觉得一部好看的电影对白的确不需要太多。韩国电影就是韩国电影,虽然会抄袭,但是结局有时候就是让别人感觉不一样。可能这些日子多少看了韩片的理解吧。
。。。。。。。。。。。。。。。。。。。。。。。。。。。。。。。。。。。。
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座孤岛
看着不像一部电影,倒像是一部情景剧,好像把几个分散的场景拼凑在一起,并且拼的不够流畅,衔接的不够自然
郑丽媛啊你为撒要接这个本子
剧情片什么的最讨厌了,基本都是无聊到爆的节奏,男主角看着就很不顺眼,疯疯癫癫的让人反感,结局相遇有任何一点打动人心的地方么?我觉得没有,4/10。
如果换我不知道会怎样?不喜欢这样的结局
这能8.6?
看到男主在吃面那段,猛然想起一句特别深刻的话: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
理想 野外生存 爱情 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