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中,老崔从政府小职员介入黑道,纵横了两个黑帮势力,又在政府的打黑活动中生存下来,摇身一变挤入白道,顺利生存下来,越混越好——可他还是一个小人物啊。
他就像影片里那把没有子弹的枪,看着挺厉害,实则没有杀伤力。
他没有当过一把手,一直都是一个辅助者的角色。
他没有道义,靠着不断地出卖自己的“旧主”得以生存,也没有骨气,对差点活埋他或是踹了他命根子一脚的人,都能转眼间笑脸相迎,最后的出卖也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利益。
他的生存只能说明——时代坏了。
是这个没有道义利益至上的坏时代,让这种小人物能够长盛不衰。
一.公务员时代——一个全民贪污的公务员体系一开始老崔在海关干着公务员,明面里检查走私,实际上是为走私大开方便之门,顺便从中捞取好处。
也不是老崔一个人这样,整个海关都如此,以至于不得不出了事情上司按照谁家中人数最少推一个人出去顶罪——选中了老崔。
一开始导演的镜头便如此辛辣,查完了货物公务员们腕子上金闪闪的金表,在荒废的小房间屋顶用电饭锅藏钱,上下一心中饱私囊。
海关——用电影的台词来说,“一个像蛋黄那么肥的单位”。
二.黑帮时代——道义凋零的黑帮老崔在海关捡了一箱海洛因,私自卖了出去,不仅没有被海洛因原主追杀,还阳奉阴违地攀上了黑道里的侄子小崔,开始了第一次华丽大转身。
得势以后的老崔逮到机会立即狠狠痛扁了原来海关里的上司。
黑帮或多或少是义气的化身,黑帮行事讲规矩,兄弟之间有情义。
所以一开始老崔建议小崔去吞了金坂虎的场子,小崔是拒绝的,因为师出无名。
然而在利益的诱惑和老崔布下的计策下,小崔还是答应了,打倒了金坂虎,吞了赌博机的场子,从此开启了老崔小崔一文一武合作亲密无间,黑道与官商勾结,生意洗白合法化如日中天的全盛时代。
老崔得势后不将小崔放在眼里,日益膨胀,他不喜欢小崔暴力的路子,小崔瞧不起他小人物的得瑟,与小崔产生了矛盾,勾搭金坂虎被小崔发现,被痛扁之后差点活埋,被救之后老崔居然痛哭流涕地去向小崔请罪。
小崔在这里放过老崔,从后面的情节看起来实在有点失策。
个人觉得一方面是轻蔑老崔,另外一方面还是顾及“亲情”和恩情。
毕竟“反骨”在黑道乃是大忌,下怎样的重手都不为过。
然而由于老崔实在是太混混了,挨打之后还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去打他的小崔那儿假意关怀小崔实则为自己讨饶,小崔想想告诉老崔,赶你出去我不再为难你了,你也别再混黑帮了,给了老崔一笔安家费。
但是老崔不啊,过惯了被小弟环绕的日子,怎甘寂寞。
老崔被金坂虎一勾搭,加入了金坂虎的势力,把原来那套与政商勾结的套路搬到了金坂虎这儿,接着风生水起。
金坂虎这人,明知老崔没有义气还是重用,那么到了大难临头各自飞,被老崔卖了也是再所难免了。
三.打黑时代——权力腐蚀正义不造有没有小伙伴看到检察官出场的时候跟我一样热血澎湃了一把,想着终于有一个人不畏强权勇于追求正义了——然而看到电影后面几十分钟,才发现丫的这检查官也只不过把追寻正义当做自己攀爬仕途的一个手段罢了。
检察官跟老崔做了交易,老崔以出卖小崔为代价,换取了自身在打黑浪潮中的全身而退,而且从此以后把自己的人脉用以全力辅佐检察官向上爬。
这才是一个真的坏的年代啊,老崔在一二阶段混得那么好,不就得益于这种公务员体系上下一气的腐败么,在这样腐败的大环境下,一个真的刚正不阿的人又能走多久呢。
我们的检察官有私心,私心不是为了快手的金钱,而是权力和名声。
所以老崔在黑道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的时候又生存了下来,加入了白道,又是风生水起。
电影给了很有意思的一组镜头,老崔协助抓捕小崔,小崔得知被出卖后是愤愤不能平,两眼的仇恨几乎快要充了血,而老崔从小崔的困兽犹斗后生还,庆幸自己还活着连喊了三句nice。
是啊,老崔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情义不知感恩的人啊,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切皆可出卖。
知道这样的人的历史,本该唾弃,却总有人不断地对这种人委以重任——为了自己的私心,追求更多的利益、更大的权力。
这真是一个坏时代。
崔岷植大叔演活了这样一个小人物。
导演兼编剧真是犀利。
历史文献上提到的韩国民主过程,与亚洲很多成功转型的国家一样,都是一个从威权转向民主,从混乱转向有序,从贪腐转向廉洁的过程,而这个动荡的过程中,也必定有着枭雄的崛起和沉沦。
看《与犯罪的战争》的介绍和融合韩国转型期历史背景片头,都让我想起了香港电影《跛豪》,同样在一个贪腐的年代,在韩国和香港,都有黑帮巨头崛起,而他们在建立功业之后,也同样限于内斗,并最终在政治环境的变化中转向。
一如杜琪峰的电影《黑社会》最后的结尾所言,看起来凶残而不可一世的香港黑社会们,面对政治上的老大哥势力也只能忍气吞声。
与香港黑帮电影常常流露的一种义薄云天的江湖气和刻意的耍酷不同,韩国的黑帮电影常常带着原生态的粗鲁和直白,甚至有些喜感。
在《与犯罪的战争》中,崔翼贤身为一个小公务员,过着唯唯诺诺,欺软怕硬的生活,与同僚一起搞些受贿的事儿赚些外快。
当然,在这个利益集团中,他是个随时可以被牺牲的小角色,在一次被迫出头的憋屈后,又因为一次意外的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冲突中,稀里糊涂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这个过程中的崔翼贤显得窝囊,无能,但是也表现着他的一些小智慧和小精明,更有小角色下隐忍的一种对命运的不甘和雄心,当这埋藏的雄心遇上同族的黑道老大崔炯培时,他的欲望与志向瞬间被点燃了。
二崔的组合确实很互补,至少在他们早期合作如此,影片通过几场冲突和打斗,特别在一个俱乐部的争权夺利过程中,就把两人的性格特点和资源表现出来。
崔炯培作为一路打出来的老大,为人狠而无情,出手重,不怕搞出大事儿,属于典型的流氓无产阶级领袖代表,但是只知道打打杀杀始终只能处于黑帮的初阶阶段。
我们都知道,黑帮的高级阶段叫做上层洗白,黑白通吃,双线运作,如同《教父》中的迈克,始终寻思着将更多的生意合法化。
在这个时候,崔翼贤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虽然是个小角色,但是熟知体制内的游戏规则,更知道如何打通其中关节,更何况在体制内隐忍已久,培养了能屈能伸的性格。
于是,一个有拳头,一个有头脑,流氓有文化,文人有暴力,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组合就诞生了。
二崔的组合实际上对于一个社会民主化转型前的社会很有象征意义,一个腐败横生的社会下,官员和违法势力形成一个共同体,正如崔翼贤的角色,很难说他是前官员?
黑帮骨干?
还是官匪勾结的掮客?
而在当时,正是这样的组合让多方受益,二崔只是其中的代表,剪灭多方势力,成为当地一霸,甚至还和日本黑道来来往往。
这个路径和《跛豪》中,伍国豪的成就之路何其相似,他与雷老虎为代表的警界、政界势力一道,制造了香港历史上一个枭雄的时代。
无论二崔,还是伍国豪,却又有相似的命运,那就是,贪腐横行的政治环境,为他们尽情的发挥犯罪能量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然而,过于依附于政治环境变化的事业总是危险的,我们常说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是背后势力的代理人,而在异化的政治环境中,黑道分子却更像背后政治势力的代理人,政客不方便做的生意,他们来做;政客不方便挣的钱,他们来挣;政客不方便杀的人,他们来杀,依附于政治,做事儿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倾覆之路也会很迅速,何况他们内部早已矛盾重重。
与二崔相比,伍国豪实际上是个狠劲儿和智慧兼而有之的人物,但是自我膨胀之下,江湖气的帮派管理方式,加之亲人的背叛,最终让他走向失败。
而对于二崔来说,两人行事方式的差异日渐显现,在一番打打杀杀后,崔翼贤希望建立秩序,按照规矩来行事,应该说,这种逐步洗白的方式更有生命力。
而对于崔炯培来说,这种玩法是他陌生的,是他所不擅长的,看着曾经只是个他下面合伙人角色的家伙渐渐以有能量的姿态,在帮派自成体系,开始站在他头上时,崔炯培的反应是激进的。
于是,羽翼尚未丰满的崔翼贤惨遭打击,只能与昔日仇敌合作以讨口饭吃。
显然,攀附上了政治势力的事业会显得顺风顺水,这种高速发展下,个人膨胀和兄弟反目的事儿发生就不足为奇了,何况当他们依附的政治体系发生变化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香港有了廉政公署,韩国来了个“与犯罪的战争”,顿时,这些不可一世的大佬们与他们的势力灰飞烟灭,他们终究只是一群“脆弱”的大佬。
在腐败的政治时期,他们成为官员牟利的同伴,在政治转型期,他们又成为官员表达革新决心,整肃政治环境的工具。
崔翼贤并没有港式黑帮电影一般的义气云天的气魄,他哪怕得势之后,也谨小慎微。
为了生存和家庭,他可以做出妥协,也可以出卖同伙,他显得很真实,哪怕成为了大哥,也依然是一种小人物的感觉,有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得意,又有着适可而止的冷静。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最终生存了下来,延续着自己的事业,有机会享受儿孙满堂的幸福,而在他的内心,对被他出卖的崔炯培的内疚与恐惧,却依然萦绕在他的心头。
你很难说崔翼贤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始终心系家庭,这似乎也是那个时代很多“坏人”的缩影,在贪腐的年代里,在环境的趋势下,“犯罪”的恶的意义被淡化,成为一种跟暴烈的职业而已。
于是,太多人在低成本的司法惩戒环境下,走上犯罪道路,而为了有足够的金钱构筑关系网让他们远离司法惩戒,他们又不得不把犯罪事业搞得更大,渐渐侵蚀着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终于,不稳定的秩序导致了民怨,引发了政治变革,最终,这些“坏人”被严惩,形成了社会秩序新的稳定,而“坏人”们,或者在这个过程中毁灭,或者如崔翼贤一般,隐忍的生活,留下一个个被后人不断传奇化的大佬人生。
http://hi.baidu.com/home/?from=index&src=jump
不要被表象迷惑,来说说一下这部片子真正的剧情吧。
演员表:崔岷植——韩国黑帮大哥崔炯培——中国黑帮头目金坂虎——日本胖检察官郭道元——美国剧情如下:韩国与中国结成同盟,击败日本打下一片天地,韩国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与中国是一家人,并沉醉于中国的实力,开始居功自傲,狐假虎威起来。
被击败的日本意图报复中国,中国决定好好教训日本,韩国劝说中、日双方希望和平解决,但中、日两国都是流氓(剧情是这么设定的),必须用流氓的方式解决问题。
韩国对中、日双方进行了游说,却不被日本信任,与日本接触被中国视为背叛,中国教训并羞辱了韩国,这使韩国认识到,中、韩并不是一家人,韩国在中国眼中只是众多小弟、打手中的一个而已,中、韩分道扬镳。
韩国带着委屈退出,本来以为与中、日再无关系,谁知日本得知中、韩分崩后,却心怀不轨的找上门来与韩国合作。
这时美国登场,要代表正义扫平一切邪恶势力,逼迫韩国与美国合作,韩国不从,使尽手段反抗,却只是徒劳,韩国最终屈服于美国,先后出卖了日本和中国。
美国一统天下,韩国得以苟活,韩国教育下一代,一定要学好英语,要做第一,不要再被别人利用,下一代不负重托,以第一名毕业,拥有了挑战美国或者说接班美国的实力,却被美国黑手打压,永远也进入不了权利中心。
至此剧终!
所以真正的剧情就是韩国的历史,先是中国的属国,文化上与中国亲近;后屈服于日本,被日本殖民;现在受制于美国,经济崛起,却是政治上的矮子,没有地位,并且看不到出头之日。
剧中几点明显的暗示——1.关系:崔炯培要自保安全就要保证崔岷植不能背叛,现实中前有明朝有抗日援朝,后有抗美援朝,只为保证门户安全;金坂虎要发展就要拉拢崔炯培,现实中日本每次扩张第一站就是占领朝鲜;检察官要收拾崔炯培金坂虎就要策反崔岷植,美国介入东亚正是源于韩国的邀请。
2.崔岷植被殴打,浇尿,并且差点被活埋,出院后去一个餐馆见崔炯培,小小昏暗的餐馆一个巨大霓虹招牌背景“中华料理东宫”,如此刻意的场景布置,还看不出来说不过去。
3.崔岷植与崔炯培同属庆州崔氏,也因为如此才建立了合作关系,现实中,中、韩两国在历史上,文化相近,文字相同,在文化上也是一家人。
4.崔岷植屈服于检察官后,对儿子说,一定要学好英语,学好英语才能做No. 1。
5.崔岷植劝说崔炯培不要与金坂虎开战,崔炯培发怒杂碎镜子,说我是流氓,你知不知道你(崔岷植)是什么东西,崔岷植看着碎镜子里无数个自己,无言以对。
现实中,中、美、日都曾经是历史的主角,也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而韩国,历史上是配角,未来也看不到当主角的可能。
6.现实中韩国有工业,有科技,有经济,全民参军,但是武力值基本为0,因为战时军队指挥权不在自己手里,天天被北边吃不上饭的亲戚用上世纪的武器敲诈勒索,想想崔岷植手里那把亮相了无数次,却一枪都开不了的手枪吧,还有搞笑的蔫了吧唧的马东锡。
近代韩国,通过YY历史和文化,使国民获得空前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开创了现代韩国的经济奇迹,但是建立在虚构上的自信最终会破灭,当孩子长大成人后终有一天会发现一切都是谎言,就像气球飞的再高,也比不了火箭,火箭是有自己的动力的,而气球没有,气球终有一天爆掉。
所以那些出色的韩国电影经常问问题: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那里去?
为谁而战?
能问出这些问题,说明至少精英阶层他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补全卢泰愚时期的知识空白看的,没想到非常喜欢。
一开始看监狱里写回忆录还以为是跛豪/O记三合会档案那种回忆穿插的展开,谁知是陈浩南何以干不过靓坤的故事(…)。
可以看出韩片和港片相当切近的亲缘关系(麦理浩创立廉政公署也是同样性质的行为:扫hei除e为的是“不稳定”的社团组织,而对上层是拉拢收编)。
大崔小崔分别代表新旧两个时代,富有意味的是两人年龄反而倒转,老的那个看起来酒囊饭袋,实际上深谙东亚人情社会的巨网游刃有余,小的那个看起来潇洒风光,实际上一直被背叛勉力强撑左支右绌——小崔自言遭五次大难,次次被小弟出卖,是对“情义江湖”的解构,兄弟情义在现实政治面前已经只剩艺术美学而没有任何内容物,哪怕打算退回“家族”依靠亲情,诚然亲情也靠不住。
很明显的一点是老崔从未动过刀兵,打架很不行(女人都打不过),没有子弹的手枪的隐喻:日本龙头老大送他的见面礼,打开盒子的时候,老崔意味复杂地哎呦一声;小崔不明所以,与日本人相谈甚欢——老崔是不明白为什么要送一把枪的(他拒绝信奉“道上的规矩”,只是有机会可以利用一把),他给日本人的回赠是“奥运表彰两国友谊的纯金奖章”,对面收礼的日本人也是满脸迷惑——一把枪vs友谊奖章,前者是边缘社会的傍身武器,后者是主流社会可以摆在阳光下显摆的传家宝(金蟾蜍亦然),老崔从一开始选取的道路就是和主流社会靠拢,那把枪也从未装上子弹,也是他最终能成为胜利者的根源。
当然“和气生财”背后是两面三刀的阴毒,“受人敬重的老人”背后是寡廉鲜耻做小伏低,总有地位更高的人让你下跪捂着裤裆满地打滚。
所谓“主流人上人”,不外乎此。
老崔发誓将唯一的儿子培养成检察官,是他留给后代最好的一着棋——世纪之交,大韩民国新贵的崛起真相,从鸽子笼基层公务员到美籍韩裔宾客盈门,不到二十年。
小崔承担了全部历史悲剧。
尽管他英俊逼人,应者如云,西装革履,却从头到尾都被他不可名状的东西操得晕头转向。
老崔的“不体面”在明,他的“不体面”在暗,早年被三清队的士兵
三清教育队打得落下病根,后来频繁进出监狱;1987油xing,韩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大事,老崔在电视机前密切注视历史未来走向,而小崔狼狈地游离在激情的人群之外遇刺,孤独地倒在台阶上,是他败落的伏笔,造衅开端实在宁。
不必说最后被俘尘土里打滚的痛苦。
不忍细看。
终其一生追求的“骨气”“仗义”“光明正大”,都是可笑的猴子捞月——他和老崔,都是“下等人的奋斗史”,选取了两条不同的攀爬路径:在蛮荒的丛林里,靠拳头打天下的人赢了;在以文明裱糊野蛮的现代社会,靠人情穿针引线的人赢了。
在现实中,老崔不一定能舔到最后应有尽有,而小崔的失败是注定的。
所以我认为电影最后一声“大父”,只是年迈的老崔朦胧中的幻觉。
对小崔的出卖,是他煌煌大业地基上的裂缝,他午夜梦回终日不安的阴影,做了亏心事,时刻提防鬼敲门——这是他的报应,太轻,但也仅止于此了。
从历史的赌桌上出局的小崔是无力承担复仇的叙事的,只能说是观众想象性的代偿方式。
导演在这最后一个长镜头(也不算长,哈哈)里,难得(是否是全片第一次?
)采取小崔的视角,也可以看出创作者以这种方式对落魄的枭雄给予的同情吧。
除了宏观故事把控,对配角的处理也极其细腻。
当老崔在车上对妹夫大放厥词,“你想你的孩子以后被人指手画脚讨生活嘛?!
”镜头拉远,前座的司机朴昌宇脸上的表情有一刻狰狞的扭曲——小弟也有想上位的野心。
艳俗的女社长看到金坂虎被暴打,眼神中压抑的疼痛。
赵检察官不要钱,但要升职,老崔便投其所好(从家谱中找关系真是神来之笔!
没有东亚人看了会不吃吃发笑!
),赵范锡也不是什么坚守良知的好人,他素来以践踏下等人为乐,我们熟知的“saoheichue”片里正义面形象,是完全缺席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韩国电影,谈黑幕不空洞,谈历史不藻饰,7.9分是不是有点低了。
四星,因为河正宇再加一星。
之所以最喜欢韩国电影,是因为韩国电影区别于好莱坞电影那种给观众一时的荷尔蒙飙升的快感,而是着力于描写人性,让人们在观影时被电影情节深深吸引,观影后还要念念不忘,引发思考。
而河正宇则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他的演技让人叹为观止,《黄海》的平民百姓,《追击者》的变态杀人狂,《恐怖直播》的心机播音员,《与神同行》的帅气地狱使者。
每个角色河正宇都可以将其演绎出灵魂,让观众被其饰演的着墨不多的人物深深吸引。
《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讲述了一个小人物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穿梭于黑社会和政府之间,类似于墙头草的角色,但是这也是无奈之举。
一开始,当公务员的崔翼贤在海关混的如鱼得水,但是被上司推出去背黑锅。
无意之间发现海关那里有毒品,便找到黑道大哥崔炯培帮忙出手。
经过两人的聊天,发现两人还有亲戚关系。
于是两人结盟,通过人脉关系和暴力手段,在当地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崔翼贤不仅和崔炯培有关系,还和崔炯培的死对头联系上了,还和政府方面的人物有所联系。
最终,在这个混乱的时代,崔翼贤将两大黑社会大哥送进了监狱。
电影的主角崔翼贤,在他身上可以体现出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即使面对自己的亲戚,也是一样。
一开始和崔炯培的合作,也是因为毒品的出售问题。
当势力做大之后,因为某件事又和崔炯培的对手合作。
最后被警察抓住后,又与检察官合作,使得自己的刑期减到最少。
崔翼贤准确的来说,不是黑社会的人,但也不是什么好人。
作为黑社会来说,他破坏了黑社会中的规则。
对于检察官和警察来说,他并是一个背景干净的人。
崔翼贤游走于黑社会和政府之间也是无奈之举,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出人头地而且在生活上也希望儿子不受辛苦。
在他看来,儿子是他们家的三代单传,是整个家族的希望。
他可能是一个小人,是一个墙头草式的人物,是一个老奸巨猾的人物,但是他是一个好父亲,让儿子学英语,并在最后将儿子送到美国学习,使得儿子不受自己的影响。
最终,儿子也很有出息,成为了一名检察官。
不管检察官背后有什么秘密,但是表面上看是正义的,公正的代表。
这部电影把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虽然有些时候做的事情会害了别人,在别人看来是不道德的事情,破坏了原本的规矩,但是为了自己的儿子,那也是无奈之举,没有办法。
这部电影也把在混乱的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生存之道表现出来。
影片的最后,随着崔炯培的视角来到了崔翼贤的身边,喊了一声“大父”,电影结束。
这里有种因果循环的感觉。
崔岷植和河正宇真的是忠武路的影帝级别人物,将 80-90 年代韩国官商勾结的黑帮社会描写的细致入微,从一开始的双方交好狼狈为奸到最后利益不一致,互相都看不上对方所造成的矛盾导致双方利益都有损失。
怎么来说呢?
主要还是突出刻画人物吧!
两个主要人物都很有各自特点:一个是全靠一张嘴吃饭,另一个是全靠一根棍子打出来的天下,自古枪领导嘴,毕竟枪杆子里面出政治!
于是势必会发生最后分赃不均,人格受挫等意外中的不意外发生。
总之韩国的现在黑恶势力肯定依旧存在,虽然不在明面但是还是影响着韩国的底层生活和上层金元世界,对于中产阶级黑恶势力一般存在感不强,毕竟只有底层的人才会考虑加入黑社会,所以只要是资本主义的国家黑恶势力不可能消失,同样也包括我国的港澳台地区。
所以不是只有总统的命令和检察官的团结一致才可以消灭黑社会而是整个国家暴力机关团结一致消灭黑社会,剧中崔岷植演的社长依靠儿子成为检察官摆脱了畏惧政府的存在过上了真正上流的生活,但是最后还是出现了河正宇演的角色的声音,这告诉我们黑恶势力才是致命的,毕竟笔杆子没有枪杆子硬!!!
正常发挥的类型片,整体仍旧比较的好莱坞化,韩国式用力过猛。
剧本尚可,演员也并没有超常发挥,尹钟彬的掌控还是值得赞扬的,至少影片呈现了清晰的叙事线和层递的可视性。
不过在风格化上就显得没有鲜明的特点。
除了三十年前的时代感和部分出挑的配乐还可圈可点。
老崔是海关一个小官,贪点海关收缴的走私物品,贪点贿赂金。
因为上面查贪腐,科长决定让老崔背黑锅出局。
老崔虽然贪,家里人丁不少也没什么钱,对自己的妹夫还算仗义,给钱,给贪污的手表。
临出局时,老崔发现有人往运输仓里偷放毒品。
老崔想着怎么都出局了,拿了毒品往出卖。
卖给黑道大哥,谈话时发现还是自己的远方侄子。
老崔聊着聊着就以长辈自居,黑道大哥也没给面子。
老崔第二天直接去了黑道大哥家里找他爸,攀谈关系。
大哥邀请老崔吃饭,老崔喝酒遇到之前的科长,科长在众人面前嘲讽老崔,老崔低三下四反嘲讽科长。
后与科长发生肢体冲突。
大哥的小弟帮着老崔教训了科长。
老崔摇身一想,人啊,还得做人上人才行。
大哥让老崔跟着自己干,给开点工资,让帮着管理赌场,一些需要政府报批的事,老崔就贿赂官员的亲人。
一天老崔遇到了一个开歌舞厅的朋友,本来互相寒暄几句扯淡的话,路过小弟跟老崔鞠躬敬礼。
朋友说起自己开酒吧的难处。
自己的酒吧被金坂东和一个女老板掌控,自己得不到什么油水。
老崔问大哥能不能去帮一把,大哥说打不是打不过,关键是没有理由,道上有道上的规矩。
老崔说那我们俩是亲戚,我被打了就有理由了吧?
老崔故意去跟金谈判,装腔作势,一副傻样被揍了出来。
借着就是大哥带着小弟们收拾了金坂东,金坂东以前就是跟着大哥混的,现在单混出样了,大哥让金点烟,他不点,大哥给他揍了。
这一揍也看出大哥的凶狠。
从此大哥进驻歌舞厅。
女老板失去势力,也一直想扳回这一局。
联系警察因打金坂东的事抓了大哥所有手下。
老崔到了派出所被揍了一拳,就急眼了还手,开始攀关系,说认识所长。
老崔被放了之后,又开始花重金拖人找关系,关系拖关系,找到了经检察长的舅舅,舅舅带着老崔跟检察长吃饭,监察长给派出所长大了一个电话,歌舞厅经营归经营,打架就调解。
派出所长教训了自己不开眼的手下立马放人了。
大哥出狱后重新认识了老崔,敬佩老崔,老崔也开始膨胀了,说让大哥用拳头,自己有头脑,一起干一番大事。
老崔开始用关系行使贿赂,帮大哥拿下很多酒店的娱乐经营。
老崔开始越发膨胀。
以长辈自居。
也经常跟大哥的小弟发生矛盾,大哥虽然教训了自己的小弟没有尊卑,但也与老崔发生了隔阂。
金坂东说自己没了势力想拉拢老崔一起经营一起赚钱。
老崔也有点动摇。
金坂东派人刺杀大哥没成功,大哥开始反击,也发现了老崔的问题,让老崔退出给了老崔2亿元。
老崔还被自己曾欺负的大哥小弟敲诈了一笔。
老崔伤心难过,金坂东再次找上老崔,老催正式和金合作,开始搞酒店的老虎机经营。
正直韩国总坛下令严厉打击黑社会。
因金坂东打酒店老板案件,老崔被检察官抓起来一顿打。
让老崔招供黑社会经历。
老崔给检查厅长打电话,厅长让检察官放了老崔,老崔又自由了。
后来检查官找到很多小罗罗收集黑社会证据。
决定下令逮捕所有的黑社会。
金坂东落魄躲藏找到老崔,老崔说你放心吧,我指定保护你。
老崔开始联系各路官员。
但扫黑除恶风头正劲,没人敢撑腰。
金被抓。
老崔也借着被抓。
老崔跟检察官谈判。
继续使用了老崔一贯的作风。
帮助别人拉拢势力搞关系。
帮助检察官往上爬,检察官放过自己。
并帮助检察官抓大哥。
大哥被抓。
大哥虽然生气老崔离开自己去找金,但始终还是认老崔是自己家人。
当大哥发现老崔出卖自己愤恨。
老崔继续游走官员各种饭局帮检察官升迁。
多年以后,老崔的生活优越,自己的儿子也以优秀的成绩当成了检察官。
一点理解:能屈能伸。
笑脸相迎。
遇到硬狠就低下头不要脸笑着认怂。
攀谈关系网上攀爬。
看似狐假虎威,虚头巴脑,大人物你不敢惹,小人物也不敢惹你。
这也是这类人稳居高位的原因。
这个社会让人悲哀。
相反注重义气,讲规矩,不懈小人行径的人,只能被社会淘汰。
尴尬不?
这世道?
值此我英勇民警击毙歹徒之时,建议大家看看另一部 韩片,“跨度几十年,说的黑社会!
”我较早的时候已经看过了,发出的感叹是: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不上岸,那必定成为死鱼!
若上岸,必须努力学习,掌握第X生产力!
想恒流,更需储备人才,那才是决定性因素!
不错的故事,拍的太乱了
黑社会再黑,黑不过国家。
全是男人群戏,一个老奸巨猾,一个凶狠冷酷,连配角演员们都奉献了如角色附体般的演出,堪称韩国影史复活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黑社会再黑,黑不过国家# 发现一个被誉为“韩国版姜武”的演员——马东锡 Tong-Seok Ma
3.5,大框架搭起来了,以一个墙头草痞子反思那段混乱的历史,折射出人作为个体在社会绞肉机里面的迷失过程,两次空枪的细节很准确揭露了一种很东方的生存哲学。可惜很多骨头相连的地方太粗糙,例如两人的利益关系是如何逐步瓦解的,相当潦草
蛮有趣的电影~
一个人人得而诛之叛徒的史诗
韩国黑帮 用棒子打架 韩国警察 也用棒子抓人 费解 出动前领导不是交代了吗 拒捕可以开枪啊 另:剧中唯一一把枪很善良
主要是因为崔大叔……而且这故事跟祖国最近发生的事件还蛮相衬的……长评在路上
过于肮脏了
韩国黑帮以前最精髓的打斗和帮派斗争没有了
好看。黑色幽默
也就几句台词编得还可以。电影本身,冗长乏味,全无史诗腔。从人物表演到叙事结构再到各种混杂的主题,各种斧凿,形式大于内容。的确,是有做到了纷呈,却一点都不精彩。
看不进去
太没悬念了吧
电影很精致,表演很完美,但是怎么就觉着不好看捏
一个大时代背景之下的黑帮沉伏记么?不过这个主角未免也太让人不齿了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手下人多不管用,手上有人脉才是硬道理。
总觉得缺口气,剧情太跳跃,张力一般,何正宇细分少了点
光从海报和影片开头来看,我感觉这部电影将会非常宏大。然而,影片却在中段愈发散乱,毫无激情,还不够缜密。好在片尾挽回了不少。
7/10。韩式黑帮对人物的刻画越发复杂且小人物情感,梦想当老子又能装孙子的主角形像赋有现实主义的喜剧效果,价值观痛苦不在于对江湖道义的取舍而是生存压力和家庭维护,被黑历史裹挟也轻易洗白过上子孙满堂的晚年,这些都区别于港式犯罪片和美式黑色类型。小崔躲杀手进后被打砸的警局一幕讽刺味十足。 @2015-03-22 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