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的布置似乎很凌乱,墙壁似乎很脏,地板似乎很潮湿,但是画面有一种说不出的让人不舒服的美感,这是我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感觉。
和所有关于吸毒的影视作品一样,影片中吸毒者抽搐、颤抖、痉挛、扭曲的面目让人觉得触目惊心。
张静初这位实力派演员这次又作出了非常吸引眼球的表演。
就连一向以英俊小生的正派形象出现的“过儿”古天乐,也一反常态地变成了一个满嘴黄牙,面无血色,良心泯灭的吸毒者。
这个角色刚刚出现的时候,我一直在怀疑,这真的是古天乐吗?
毫无疑问,这个角色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出位的突破。
影片进行到最后,该死掉的人都死掉了,最后活者的人,或者说是最后的赢家阿力,却陷入了迷茫。
面对毒品的他,开始在过去长时间的非正常的生活经历中徘徊。
当死去的吸毒者留下的小女孩推开阿力的房门,我开始非常地害怕看到想象中的那一幕,那曾经无数次发生她母亲身上的一幕躺在沙发中,手臂上扎的注射器,意识迷离。
但是还好,在点燃的酒精灯前,阿力还什么都没有做,他还在想着什么。
这时候小女孩安静而坚定地走过去,拿起装吸毒工具和毒品的盒子,转身丢进了垃圾桶。
然后是给了阿力一个温暖而依赖的拥抱。
这拥抱仿佛在说:“不要吸毒,你还有我啊。
”是的,他还有希望,他还有责任,他还没空虚。
毒品不属于他。
故事中所有的人都活在自己的逻辑与世界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不由己,有自己的下不为例。
惟独小女孩是抽离在这个大人的世界之外,以最简单的方式或者。
饿了就要吃东西,说了地上的东西脏就不吃。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每个人不都曾经像她一样单纯而美好吗?
但是变成大人之后,这种单纯美好却成了一个在我们身边安静地看着我们的小小的身影。
我们一直看见她,有的人喜欢她,有的人不把她当回事,有的人疼爱她却没有勇气接受她。
但是只要给她一个拥抱,就能获得坚定的力量。
开出来的时候觉得还行吧..不过还是被 吴彦祖给吸引拉,个人还挺喜欢他拉.当我看好了,一种震撼是超出了自己原先的预感..在啊力和昆哥去泰国参光货源..他丢给他们的糖果...人们一年才赚一百多的美金..红酒.鱼子酱..还每人一碗...这就是差距..叫人永远都不能比的差距..虽然在整个的处理上还是比较写真的..感觉挺朴实的不过在啊芬死的时候在抽搐.痉挛的抖动和啊力那撕心裂肺的嘶喊声.强烈的冲击.老鼠..那是她对啊力的交代..是给自己一个永久的解脱...最后那昆哥喷洒出来的血..鲜红的血液...同事看好了一直在说着:到底是空虚可怕,还是吸毒可怕?
没有答案的答案..就像啊芬,给了我们很好的借鉴..死亡..没人怕死.可是在死亡的那一瞬间..啊芬.昆哥.他们在后悔么?
无人知晓..是啊.人性的麻木..人性的贪婪..人性的炎凉..造成了多少的产物..昆哥再有钱又怎么样最终不也是落个死亡的下场么.啊芬努力了怎么样啊.也是斗不过自己的心魔.就这么的沉沦了.而活着的那..对与古天乐的报复..一个寄托感情的沙发..小孩.房子...自己本身也就是一个空虚的人..可能某一天那个在卫生间的就是他自己..人生如梦.一场梦很快就结束了.可能有些人长.有写人快点..终究是有结束的时候...那我的那...无语
两个泪点。
一是黑古说是自己老婆先吸毒的,理由和张静初讲的一模一样;二是结局处小朋友心灵感应般跑到准备注射毒品的吴彦祖身边阻止了他。
这部电影有着宿命一样悲戚的基调,这是导演自己的悲悯之心。
他没有讽刺任何一个人,没有美化任何一个人,没有批判任何一个人。
甚至于在电影中唯一露出丑陋嘴脸的只是那个想立功的海关部门的警官而已。
这非常难得,在整个毒品链条中,从最底层的种植罂粟的农民,到刀口上讨生活不敢轻信的大毒贩,到消费链条末端的吸毒人,到另一面的缉毒警,没有谁是幸福的,开心的。
这其中每一环的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苦,不同于其他可以描述的知识和经验,这些苦没有体会过的人永远都不会明白。
你不懂,你就是幸福的,你就只是旁观。
旁观似乎给了我们评判别人的权力,所以总是看到各种表现吸毒人家破人亡,贩毒者十恶不赦的作品。
作为这部电影的观众,我想最幸福的就是导演没有滥用这个评判的“权力”,因为他知道他不懂,他已经是幸福人群的阵营了,为什么还要去在所谓的道德制高点上去批判别人呢。
故事的讲述透露出悲悯,电影最后的配乐真是格外切题。
可惜一直未能找到OST。
坤哥一直表现出来的是反对吸毒,他看不起那些吸毒的人,甚至觉得这样的人死了世界才会干净点。
这和我想象中的大毒枭不同,但意外觉得这才是更真实的,有点不明白为什么会这么想。
直到在警局的厕所中,吴彦祖说坤哥三观全颠倒了,我才恍然。
毒枭并不都是泯灭人性的人渣,只要拥有人性就还是能感觉到同情、内疚,这些人能让自己三观倒错靠的是不去看、不去听、不去感受,这样就体会不到毒品吸食者的痛苦,这样就不会同情。
就像坤哥说的“这就是市场,有供求的”。
这的确就是个市场,而且永远都不会消亡的市场。
人类的聪明给自己带来了多少便利就在同时埋下多少隐患。
也许看个体看不出这些因果循环,贩毒的不一定吸毒,甚至可能是反对吸毒的。
但是将人类看作一个整体呢,这些线索一一清晰起来。
空虚或许也不是吸毒的原因,毕竟最后悟出这个道理的吴彦祖还是没有“成功”。
就像那句话“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旁观者又怎么能体会到吸毒者当下的快感和之后的痛苦?!
张静初演的很用力,她瘦削的身体,扭曲的肢体语言,无神的双眼都诠释着她对吸毒的理解,可这都不是真的。
就像吴彦祖和坤哥之间无论曾有过什么感人肺腑的过往,都是假的。
这些假象对于坤哥就像快感至于那些吸毒的人而言。
信任就是坤哥的毒品,他很少给予信任,就是因为这些人都信不过,就是因为要谨慎,就像他对毒品的态度一样。
但是最终他还是中招了,摔在吴彦祖这个“当做亲弟弟”的人身上。
我在想,也许他临终那一刻,他真的已经分不清到底是吴彦祖出卖了自己还是说吴彦祖从来没有真心对过自己。
信任这个毒品带给他的快感和毁灭在那一刻终于和谐统一,他只求这个“小弟”放过自己。
这里面每一个演员的扮演都是加分的,让人惊喜的当然是刘德华和黑古。
第一次看到刘德华这样自然随意的饰演一个角色,连扮帅都自然到深入角色的心底;黑古一身肌肉和角色十分不搭,但那一口龅牙,新加坡机场被抓后哆哆嗦嗦的样子真是非常合适。
好奇当年自己为什么对电影的宣传很反感不愿意去看,直到最近刷港片才看到。
半夜醒来,一看闹钟才4点,却翻来覆去再也睡不着。
脑子里清晰的回放着的,是晚上刚看的片子,《门徒》。
说来惭愧,张静初mm早已窜红,我却第一次看她的作品。
表演很有张力,亦张狂亦温柔, impressed。
吴彦祖还是印象普普,依然是那张无可挑剔的完美脸孔弥补了演技上的不足。
等飞机的时候,在免税店里闲逛,被货架上的一条条香烟吸引。
长久以来,一直很想尝尝吸烟的感觉,于是,挑挑拣拣,挑了一条MILDSEVEN ultra light 和一条银色的Marlboro ultra light。
回家之后,对着两条烟运功许久,思想斗争许久,还是没有打开。
吴彦祖说他终于想明白人为什么要吸毒,是空虚。
那到底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
因为找不到吸烟的理由,我转手在苹果上把两条烟卖掉了。
买我烟的也是个女孩,在电话里连声说谢谢,感谢我把烟转给她。
她说自己最爱这种light的烟,劲儿小,即过了烟瘾,对皮肤伤害又小。
中国女孩啊,终究还是心疼自己皮肤的。
那为什么还要吸?
第一次看见别人卷烟丝,是一个不足20岁的low class白人女孩。
她专注的把一条一条的烟丝捻到纸上,小心翼翼的卷起来,点燃。
片刻,我闻到一股不同寻常的味道,大麻。
我可以想象这个高中毕业后就在McDonald打工的女孩的薪水有多微薄,更能想象出她可能要把半数以上的薪水交给大麻贩子。
抽大麻,在英国的年轻人中,并不是一件稀奇事。
街上成群哥特打扮的teenagers中,各种名目用来狂欢买醉的party上,大学公告栏里随处可见的sexual club里我是门外汉,我不知道从吸大麻,到吸真正的毒品要多久的过程。
但我知道大麻不便宜的,多多少少也是有瘾的。
买点什么不好。
有人该笑我了,好多英国女孩自愿成为未婚妈妈,就是为了得到政府给未婚妈妈的高额抚恤金。
福利这么好,轮不到你去瞎操心。
可能是真的因为空虚。
在英国上本科的时候,班上只有我一个中国女孩。
课间休息的时候,大家总是抓紧时间跑出去吞云吐雾一会儿(室内禁止吸烟)。
短暂的课间休息时间,总是不够抽完一整根烟。
所以瑟瑟的寒风中,一群光鲜靓丽的女孩,一边发抖一边狠狠地吸手中的烟,很陶醉。
陶醉之余,她们偶尔也会问我,要不要来上一根?
我默默不语得看着烟雾缭绕上升,飘过她们鲜红小巧的嘴唇,脸颊星星的斑点,刷的浓密的像窗帘一样的睫毛,金棕柔软的头发。
No, thanks.根深蒂固的文化不是洪水猛兽,却比洪水猛兽来的更可怕。
其实,我在英国呆得越久,越喜欢这里的环境。
可是,无法让我下决心留在这里的最大原因,是文化上的不认同。
远离烟草剩下三条是给自己说的戒酒精戒粗口戒空虚
影片最后,小女孩从睡梦中醒来,穿过顶楼的天台,走到阿力面前,扔掉承载了过去的铁盒子,小小的胳膊抱住男人,音乐起,全片结束。
仿佛一口气在提了90分钟后,终于放松了一半,另一半,仍悬在那里。
越是看似繁华的地方,越是隐藏着寂寞和孤独,堕落与沉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也许出于无奈,也许就是一种选择。
始终忘不了那个温情的小片段,吴彦祖饰演的阿力抱着小女孩,想放她座下,小女孩勾着他的脖子不肯放下,就那样吊在空中,于是,阿力转了一个圈,抱着孩子坐在沙发上,小女孩搂着他,在他的怀中找到舒服的位置,看着周围。
一大一小两个人,互相依靠。
看惯了从小习惯的家庭大团圆戏剧,央视重金打造的历史诗篇,梦幻般的韩剧,真的就以为世界如我们所接触,所感知,所看到般的简单美好,以为社会的阴暗面就是小偷与乞丐,最多是人贩子。
有时,拒绝承认现实,也是一种逃避。
罂粟花多美丽的迎风飘舞,和我们熟悉的欧洲薰衣草田一样在阳光中荡漾,只是在花朵寂寞的开放之后,就再也见不到阳光。
对吴彦祖言的演技,大加赞赏,一个懂得收敛的演员,一个用眼神演戏,含蓄的嘴角,紧锁的眉头,把大段张扬的对手戏让给别人的男人,一定是有气量的男人才可以做得到。
想到如果把戏中的几位男主演用城市来形容,吴彦祖是巴黎,古天乐是印度德里,刘德华,本本色色的就是香港。
作为一个生活在仿佛屏蔽的纯净空间的80后一代,读书,求学,工作,确实要了解多些这个世界。
心理确实不知道说些什么好,草草为之。
我敢断言,从来没有一个时期,卧底这个角色在香港电影中的地位如现在这般的重要:一方面,香港电影人的不断挖掘与演绎使得卧底这个角色溢彩纷呈,并迸发出了如《无间道》这般的光辉;另一方面,卧底也成为了香港黑帮类型片制造戏剧冲突与情节起伏的万精油,甚至于,其还能成为一种道德标签,去迅速的满足某种道德要求——这也就是为什么大陆版的《龙城岁月》的最后,古天乐会突然变身为卧底,《放逐》的最后,会打出一行莫名其妙的“卧底牺牲”的字幕的原因了。
固然马丁西科塞斯来自奥斯卡的致敬为卧底这个角色披上了一件光彩的外衣,然而事实是自《无间道》这一次深刻以后港片卧底戏不可避免的陷入了集体浅薄,于是在银幕上看到了若干张卧底的面孔后,我终于对着《门徒》发出了抱怨,“怎么又是卧底呢?
” 平心而论,《门徒》真还是一部不坏的禁毒宣传片。
张静初和古天乐的表演可圈可点——他们将吸毒者的绝望和令人作呕表现得淋漓尽致,再辅以导演恰倒好处的配乐与剪切,为我们描绘了那个毒品世界人间地狱般的恐怖氛围。
而刘德华扮演的坤哥也一改黑社会的嚣张跋扈,他的低调、谨慎、平民化让人觉得耳目一新又合情合理,更有趣的是,他竟然持有一个传统中产阶级的道德标准,并因此对吸毒行为深恶痛绝,他的态度对于吸毒者来说,就如同同盟者的背叛,将吸毒行为逼入一个四面楚歌的绝境。
“他们自己要吸毒,没有人逼他们,如果他们不吸,我们什么都做不了。
”坤哥的话是对自己道德立场的辩解,也是导演对吸毒者的怒其不争。
但是,当这两条线索需要化合的时候,导演选择了卧底阿力(吴彦祖饰)的设置,并顺理成章的利用卧底的正义立场,完成对吸毒者与贩毒者的救赎或毁灭。
这个角色尽管尽职尽责的完成了其边缘人的情感矛盾,但是,没有创意,便是电影最大的原罪!
他的表现,即是导演急于进行道德教化的表现,而这种来自主流社会的教化声音,却以泯灭人性的代价,将已经付诸努力的人性挖掘粗暴切断——坤哥对阿力如同兄长般的关怀、信任,坤哥对毒品危害性的自我觉醒,全部被撕裂在了阿力的欺骗与背叛中——在香港的黑社会类型片中,往往都要以坏人受到惩罚这样的功利结局来实现其 “教育作用”,而不会去设置“坏人”的自我救赎——或许是我过于天真,然而我想,如果阿力并不是一个卧底,他因为阿芬(张静初饰)之死的震撼走向了贩毒的反面,是否更具有力量?
事实上,阿力在内里正是另一个坤哥,低调、谨慎、平民化、持有中产阶级的道德标准,同样具备着所为与所感的矛盾——如果这样的两个人因为不同的际遇走向截然不同的两极,相信在最终的对话时能爆发出更为精彩的讨论,亦是对“门徒”二字更为精彩的诠释。
在结局时,当我听到阿力对坤哥大喊那句“你的世界观完全是错的!
”的时候,我真的觉得,这和民警叔叔的教育,实在没啥大的区别——这种时候,他们大抵会这样的问“你认识到你的错误没有?
”而被问者大抵会这样的回答“我,我错了”。
当我看西科塞斯版的《无间道》的时候,我发现美国人在设置卧底这个身份的时候,远远没有香港人这么理直气壮。
是的,我承认在社会里或许需要卧底这样的方式来打击犯罪,我也承认卧底这个角色相当的有戏。
但是,电影毕竟是能够承载我们某种梦想的世界,如果在这个世界里我们都不得不使用下流来对付危险,那么,你能指望说教能达到怎样的结果呢?
《辣手神探》、《卧虎》、《无间道》、《黑白道》、《新家法》……天哪,说实话,我对卧底戏是如此的腻烦,乃至于每次我看到卧底出现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阿伦帕西若在《女人香》中的台词“你们到底是要培养一个忠诚的人,还是要培养一个卖友求荣的东西?
”。
想起曾经有一个时代,人人都是卧底,个个都在出卖。
毒品是不应该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但许多人却靠毒品而活着,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种毒的,制毒的,贩毒的,吸毒的以及查毒的,没有毒品,这些人会无事可做,正如阿力问的那句话,是空虚恐怖,还是毒品恐怖?
尔东升的影片向来不会让观众们失望的,当那杂乱破败的房间,阴郁的光线出现在第一个镜头中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一部绝对接近现实的影片。
现实的世界,毒品也是现实的,于是,影片中的毒品是主角,至于庄家,阿力还有阿芬,他们都是毒品的配角。
本片故事叙事均很扎实,悬疑揭密动作感情一样不落,大腕云集之余个个形象鲜明,是港产用心讲好故事的流派,至于形上,除了将人人喊打的毒品网络剖析得面面俱到,还别具一格地铺了毒贩的真情与警察的假意,使得人性更为立体,最后一幕的设置,很有想法,在全片紧张叙事节奏中独占象征意义,首尾也铺垫呼应,影像语言上下足功夫,却也独是这啪暴露了尔冬升功力的不足,实在生硬了些,相比全片的震撼微瑕最近几年港片能回看的还津津有味的,除了无间道系列就是这部门徒了。
毒品的可怕,深入接触毒品源头,一条成熟规范的种植产链看起来却是血腥四溢的屠宰场,此片特别的地方在于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毒品网络。
,好像是刘德华第一次演反派,演得挺不错。
古天乐简直是他的最佳表演,每一位演员都是大牌,都具有极其出色的演技,整体的电影水平也让人耳目一新。
上周四去香港的时候,刚好在时代广场看到了《门徒》的首映礼,导演,监制,几大主演都有出席。
随后,又随便翻了一下香港的报纸,看了看关于门徒的新闻,听说大陆版和香港版有不同,因为增加了很多“教育”的内容,审批时才会一路绿灯。
但是没能在香港等到它上映看更“原汁原味”的版本了。
一直对尔东升的电影颇有好感,所以公映以后第一时间就去看了。
原本以为我们这边上映的会是粤语版,结果,看到的仍然是国语版。
好在,尔东升是个国语功力比较深厚的导演。
赞扬的话就不讲了,是一部力荐的电影。
闲言碎语说几点吧。
1.在看电影的时候,貌似有很多人不知道“美沙酮”是什么东西,就是他们凭身份证去领的蓝色药水,有戒毒的作用。
2.“四号海洛因”与“四级片”都叫“四仔”吧。
但国语配音好像没有领会这个一语双关,都配成了“四号”。
3.张静初的表演真的很敬业,据说她采用了“入魔”的办法逼自己入戏,并让自己久久不能自拔。
下一年金像奖会不会又是内地女演员斩获呢?
4.不过她和吴彦祖ml之后的对白真是很汗。
5.晶晶这个角色也很可爱啊,不知是不是第一次演戏呢。
6.以前看报纸上说的“新加坡的情节看的让人心惊肉跳,因为新加坡贩毒要判死刑”,可是,不只是版本差异还是其他原因,我还真没觉得那一段心惊肉跳。
7.倒是阿芬死的时候真的很吓人,本来我就怕老鼠,况且是那么多老鼠。
8.古天乐的影迷建议不要去看,他的牺牲太大了。
9.这部戏的男一号究竟是刘德华还是吴彦祖呢?
10.好片一部,但有点不适合情人节以及春节档期,反正我是一个人去看的,没所谓,呵呵。
香港首映礼照片的地址http://blog.sina.com.cn/u/473079650100074g
不是无间道,不是教父,不是湄公河,而是空虚。
全片下来,似乎没有很激烈的冲突。
死了两了两个主角,昆哥是死在厕所,阿芬是死在一个肮脏的小屋里舒适的沙发上。
一求死,一作死。
而就连海关的抓捕,也显得略有搞笑,队长断手,队友误伤,简直就像一帮乌合之众,跟我们听到的警察遇上毒贩如临大敌的情况十分不同。
去泰国的时候,我竟然觉得游泳池的激情,比一群士兵,遍地罂粟田来的刺激。
片里对阿芬昏暗肮脏的住宅,描写甚多,就连一楼一凤的小巷也比工厂出镜率高。
有种底层的无奈与压抑,在这种环境下,有什么比针头里面的刺激,香唇吹出的烟雾,能使人从头皮到脚趾都是高潮呢?
阿力善良,却内心也在挣扎,也许装毒贩久了,也慢慢变成毒贩了。
而警察这一行,做久了也就像海关队长,苗警司一般,成了官僚。
关于毒品,有个想法,究竟是因为有害健康,还是会成瘾才被禁呢?
如果有种物质,能带给你无限快感却无害身体,是不是就没有问题呢?
毕竟我选择过什么生活,不危害社会吧?
我有手工作可以赚钱,我用其它器官工作就不可以了呢?
是不是人总要去相信什么?
践行些什么?
如果信仰被击败,努力却白费,强大如萨格拉斯也堕入虚空,高贵如阿尔萨斯也握住霜之哀伤。
呵, Mortal!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林昆,毒贩,外号庄家。
原为制毒师傅,为人低调,以家电主东主身份作掩饰,掌控香港七成海洛因市场。
由于先天性糖尿病引发肾病,萌起收手之意,打算将生意交给亲信阿力接管。
芬夫,吸毒者,音乐人。
沉沦毒海后,利用妻女替他运毒赚钱,怕妻子摆脱自己,使尽方法不让她戒毒。
阿力,是跟随昆哥多年的“门徒”,他的真是身份其实是警方的卧底,跟昆哥的小姨子发生过关系,最终把芬夫关进大牢,领养了阿芬的女儿。
阿芬,吸毒者,育有一女,为了向有毒瘾的丈夫证明意志可以戒毒,以身尝试,可惜失败。
为了逃避丈夫的纠缠,带女儿出走。
认识阿力之后,因心灵空虚,与他发生互相慰藉的微妙感情。
虽曾尝试借助阿力的帮忙戒毒,但再次被丈夫缠上,令阿力对她失去信心。
肉眼可见所有人都在朝虚空涌去,金钱、正义、毒瘾、快感,某种程度上都是等量地致幻。人在迷途,身不由己也好,固执己见也罢,同样无甚区别。站在局外看别人的挣扎,真有种无耻与后怕。自古卧底多伤情,所谓门徒,也像是一场精神瘟疫的传递,谈什么黑白交界呀,谁都逃不过。那时候的导演跟演员,状态都太好了,刘德华吴彦祖扛得起大戏,古天乐张静初廖启智袁咏仪也能用极少的戏份大放光芒。这样的电影,补一部少一部唉。
吴彦祖啊吴彦祖啊 我可是冲着你看的
恩,很有港片的风范.
人物太散,重心失衡
还不错啦。。演得都挺棒
开头与结尾对“空虚”的归结,让它丧失了厚重感。
张静初演技惊人,果然有两把刷子!
对这类型实在没什么感觉
一般般
“我终于明白 人为什么要吸毒?原来一切都源自于空虚?”有一定道理
20160805重看 主角是吴彦祖 靠 怪不得我抓不到片子的中心思想
张静初的表现比较惊艳
還行~經典咯~
好好拍不行嘛非整啥恐怖元素醉了,以为把手砸下来很幽默很好笑吗,太差了,长得帅也没用,多一星给张静初
又是一部一塌糊塗 我已經不敢看港片了
就记得张静初对吴彦祖说你再帮我一次,然后吴彦祖最后好像也吸毒了?
越来越喜欢古天乐
老鼠好搞笑
白瞎了这么多大腕主演了。
套用无间道没用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