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帕特里克·沃尔拉斯
主演: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奥米德·墨玛,艾琳·特策尔,穆拉桑·木苏鲁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奥地利,美国语言:英语,阿拉伯语,土耳其语,德语年份:2019
简介:莱维特饰演副驾驶员Tobias Ellis,在柏林飞巴黎的商务之旅途中,遭到用玻璃瓶武装的恐怖分子劫机,Ellis必须要保证全机人安危,同时与恐怖分子谈判。7500是飞行员在遇到劫机时使用的代码,它在不提示劫机者的情况下,无声地向空中交通管制员发出警报。详细 >
很真实,很震撼。
豆瓣IMDB差出1分的往往都是因为豆瓣更喜欢肤浅直接的情绪。风格非常写实,如果换个比较路人的演员还会更写实。镜头不出逼仄的驾驶舱,气氛始终紧张。结尾留下两个破碎的家庭,耐人寻味。年轻的劫机者既软弱,也有暴燥的一面,始终可怜也始终没有放下凶器;他对别人的悲剧负有责任,也让自己的妈妈心碎。影片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可能要横向对比才看得清:日本的“反战”电影从来只有自己人的视角,因此无论怎样呈现战争的残酷,也只能得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即战败真可怕。这就是被人调侃的“反战败不反战”。如果用日本这种拍法,恐怖分子恐怕只能永远脸谱化。但人道主义无心插柳反而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影片可信地展示了自杀式袭击对袭击者自己是怎样严酷可怖的经历,给自己的家庭又会带来多么惨痛的伤害,这比任何声嘶力竭的声讨都更能让人三思。
因为只有一个场景的原因,看起来稍微闷了点。作为观众,特别想知道后面乘客的情况。三星。
直接给5分,非常不错的低成本电影,在这大约三到五平米的空间中诠释了一位了不起的副机长的判断、对抗、英勇,又无助、无耐、承受痛失的所爱和受托人的牺牲,好长时间没有再看过此细节佳作了,至于为什么评分低,喷子网友太多,爆米花电影看多了再去让他们接受细节人性电影会很难,换个角度想问题,看世界,会有不同的收获....
并不是要把所有细节拍出来就是好电影,局限有时候是好的方法,一看就是很专业的航空片,模拟度很高。当然恐怖分子的德语能翻译一下就更好了。
无看
跳着看完,感觉很无聊
驾驶舱视角非常赞!所以说影片精彩与否不在投资大小,时空是否够宏大。其实你说这镜头有多难吗,可咱拍不出来,只能盛产《中国机长》《危机航线》《代号美洲豹》……😃
好久没看囧瑟夫的片儿了,营造的紧张感挺好的节奏也不错,即使最好只剩自己和歹徒锁在驾驶舱里也有很多可能性和不确定因素,这种情况真的太无助了,要不是策反歹徒成功直接就飞机撞大楼了……
自我高潮的空难片,虽然在电影里面都是重头戏,但Joseph Gordon-Levitt这几年的发展啊,都已经沦落到拍“无人问津”的德语片了。
劫机分子直接击毙就好了,搞出那么多事,强行加戏令人糟心
囧瑟夫真的好久才出一部新电影,近乎独角戏的表演我给打80分,但剧情真的不理解,不知道是不是有规定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告诉乘客飞机的去向,要不然为什么本可以偷偷降落却要告知劫匪飞机将要降落的消息呢。
局促封闭空间、调度难度大、没讲完的故事、方方面面都比较粗糙,可能是成本的限制
故事讲的太平淡了。
原来是一部贴近写实的密闭空间片,这片刚上时就蛮奇怪的,怎么没两天就突然哑火了,可能大众比较想看,类似于空军一号,或者空中营救的这种商业大爽片,但本片只聚焦与客机驾驶舱内,少有的航班内部情况,从中间都用监控来呈现,这对于我来说比较具有吸引力,因为很想看囧瑟夫的制服正装又被虐,而且他已都成了熟男了,但一股略带亚洲感的神经质的稚气却还未消散,结婚以后入赘豪门,也不怎么出来拍片了,上一部还是那部斯诺登呢!但本片看完真是等于没看,看似想甩开的抓马情节,使得本片如同喝白开水般毫无味道,故事有头也有尾,但我不如去油管或者B站看一些相同题材的惊悚刺激视频了!
就飞机上这点剧情这点空间拍得还挺刺激。开飞机真好玩。劫机太突然了吓我一跳,三明治都还没吃呢好可惜。男主挺帅的,演技也挺好的。驾驶室门真特么的结实。相比残忍的主犯,我更恶心懦弱愚蠢没主见的小跟班,必死殉道的心都没有什么都不懂就敢跟着别人造反,这智商竟然活下来了真的讽刺。最后空荡黑暗的驾驶室里一直回荡着母亲来电的铃声,还挺回味悠长的。
成也囧瑟夫、败也囧瑟夫. 虽然有挺多虚构的成分, 但通过表演应该可以润色一些, 遗憾了.
难看
3.5星,全片只有驾驶舱一个视角的劫机故事。
挺好的,可能豆瓣用户比较有逼格,不喜欢这样优秀的电影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很真实,很震撼。
豆瓣IMDB差出1分的往往都是因为豆瓣更喜欢肤浅直接的情绪。风格非常写实,如果换个比较路人的演员还会更写实。镜头不出逼仄的驾驶舱,气氛始终紧张。结尾留下两个破碎的家庭,耐人寻味。年轻的劫机者既软弱,也有暴燥的一面,始终可怜也始终没有放下凶器;他对别人的悲剧负有责任,也让自己的妈妈心碎。影片这种人道主义精神可能要横向对比才看得清:日本的“反战”电影从来只有自己人的视角,因此无论怎样呈现战争的残酷,也只能得出一个符合逻辑的结论,即战败真可怕。这就是被人调侃的“反战败不反战”。如果用日本这种拍法,恐怖分子恐怕只能永远脸谱化。但人道主义无心插柳反而有更大的实用价值——影片可信地展示了自杀式袭击对袭击者自己是怎样严酷可怖的经历,给自己的家庭又会带来多么惨痛的伤害,这比任何声嘶力竭的声讨都更能让人三思。
因为只有一个场景的原因,看起来稍微闷了点。作为观众,特别想知道后面乘客的情况。三星。
直接给5分,非常不错的低成本电影,在这大约三到五平米的空间中诠释了一位了不起的副机长的判断、对抗、英勇,又无助、无耐、承受痛失的所爱和受托人的牺牲,好长时间没有再看过此细节佳作了,至于为什么评分低,喷子网友太多,爆米花电影看多了再去让他们接受细节人性电影会很难,换个角度想问题,看世界,会有不同的收获....
并不是要把所有细节拍出来就是好电影,局限有时候是好的方法,一看就是很专业的航空片,模拟度很高。当然恐怖分子的德语能翻译一下就更好了。
无看
跳着看完,感觉很无聊
驾驶舱视角非常赞!所以说影片精彩与否不在投资大小,时空是否够宏大。其实你说这镜头有多难吗,可咱拍不出来,只能盛产《中国机长》《危机航线》《代号美洲豹》……😃
好久没看囧瑟夫的片儿了,营造的紧张感挺好的节奏也不错,即使最好只剩自己和歹徒锁在驾驶舱里也有很多可能性和不确定因素,这种情况真的太无助了,要不是策反歹徒成功直接就飞机撞大楼了……
自我高潮的空难片,虽然在电影里面都是重头戏,但Joseph Gordon-Levitt这几年的发展啊,都已经沦落到拍“无人问津”的德语片了。
劫机分子直接击毙就好了,搞出那么多事,强行加戏令人糟心
囧瑟夫真的好久才出一部新电影,近乎独角戏的表演我给打80分,但剧情真的不理解,不知道是不是有规定无论什么情况都必须告诉乘客飞机的去向,要不然为什么本可以偷偷降落却要告知劫匪飞机将要降落的消息呢。
局促封闭空间、调度难度大、没讲完的故事、方方面面都比较粗糙,可能是成本的限制
故事讲的太平淡了。
原来是一部贴近写实的密闭空间片,这片刚上时就蛮奇怪的,怎么没两天就突然哑火了,可能大众比较想看,类似于空军一号,或者空中营救的这种商业大爽片,但本片只聚焦与客机驾驶舱内,少有的航班内部情况,从中间都用监控来呈现,这对于我来说比较具有吸引力,因为很想看囧瑟夫的制服正装又被虐,而且他已都成了熟男了,但一股略带亚洲感的神经质的稚气却还未消散,结婚以后入赘豪门,也不怎么出来拍片了,上一部还是那部斯诺登呢!但本片看完真是等于没看,看似想甩开的抓马情节,使得本片如同喝白开水般毫无味道,故事有头也有尾,但我不如去油管或者B站看一些相同题材的惊悚刺激视频了!
就飞机上这点剧情这点空间拍得还挺刺激。开飞机真好玩。劫机太突然了吓我一跳,三明治都还没吃呢好可惜。男主挺帅的,演技也挺好的。驾驶室门真特么的结实。相比残忍的主犯,我更恶心懦弱愚蠢没主见的小跟班,必死殉道的心都没有什么都不懂就敢跟着别人造反,这智商竟然活下来了真的讽刺。最后空荡黑暗的驾驶室里一直回荡着母亲来电的铃声,还挺回味悠长的。
成也囧瑟夫、败也囧瑟夫. 虽然有挺多虚构的成分, 但通过表演应该可以润色一些, 遗憾了.
难看
3.5星,全片只有驾驶舱一个视角的劫机故事。
挺好的,可能豆瓣用户比较有逼格,不喜欢这样优秀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