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莉莉亚

Lilja 4-ever,永远的微笑,永远的莉亚

主演:奥莎娜·阿金什那,Artyom Bogucharsky

类型:电影地区:瑞典,丹麦语言:俄语,瑞典语,英语,波兰语年份:2002

 剧照

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2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3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4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5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6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3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4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5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6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7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8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19永远的莉莉亚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永远的莉莉亚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莫斯科街头,花季少女莉莉亚(奥莎娜·阿金什那 Oksana Akinshina饰)正向朋友吹嘘即将随母亲移居美国。可到家之后,母亲告诉她要留下来跟姑妈生活。而姑妈则趁机霸占她的房子,把她赶到一幢肮脏破旧的公寓去住。莉莉亚那童话般的幻想瞬间崩塌,此时她终于相信被母亲遗弃了。孤独无助的莉莉亚只能从她唯一的朋友男孩沃洛佳(波古查史基 Artyom Bogucharsky饰)那里得到一丝安慰。为了活下去,莉莉亚也被迫走上了靠出卖肉体为生的道路。当善良天真的莉莉亚以为遇到真爱的时候,便不顾一切的去了瑞典。可她又怎会知道,这地狱般的生活其实才刚刚开始…… 童星奥莎娜·阿金什那凭借这个角色获得2002年欧洲电影奖最佳女演员的提名。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我们最后一次做孩子一代神相赖布衣赢家从民工到明星纯情房东俏房客Again额外旅程低入尘埃玩尽杀绝为爱所困2024布鲁诺·里德尔,杀人犯的自白蓝色时期法律之心:重建生命的律师中国刑警之九月风暴泪痕剑植入AI姑鲁之恋燃烧的亡魂人所期待的喜悦决战猩球轻音少女番外篇:冬日东京残酷警察中国刑警刑警与大盗半妖倾城2我们这一天第二季惊爆十三天比佛利山超级警探4大脑越狱昨日我们还是孩子血色星期一2

 长篇影评

 1 ) 上帝已死,可我想再活得久一点

想起尼采的上帝已死,上帝只在善良天真的人的眼中,戈多是等不来的,或者说上帝是好的,可是人间太残酷,甚至电影里完全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而莉莉娅又太天真善良,她才十六岁。

电影开头妈妈还在时,她穿浅蓝色格纹娃娃裙,印象很深刻。

之后唯一的温暖便是朋友瓦洛佳——她当时收留了这个被父亲殴打无处可去的男孩,真的很善良。

一个十六岁刚离开妈妈的天真小孩在这个社会上,她的未来似乎可以预见,她一定活不下去,看电影时甚至我也一度相信那个邂逅的男人安德烈真的是个好人,灰姑娘可以被拯救。

可是果然,她的命运是注定的,注定悲惨的。

甚至在瑞典人贩子手里,她也并没有太多反抗。

绝望,身心俱疲,可是无处可去。

生存很不容易,死后可以上天堂,可是瓦洛佳变成天使后对她说 死是永恒的,可生只是片刻。

天堂很好,可我想再活得久一点。

生死原来是这么哲学的话题,生存并不容易,莉莉娅的世界更是太糟糕,毫无希望,可是即使被所有人唾弃和忘记,在世上生存过一次,这是我刹那的体验,无论好坏,我只想经历。

最后想说,莉莉娅真的很好。

 2 ) 02年的电影,20年的反思

看到影评区有一篇影评是写于5年前的。

还挺感慨的。

这5年,我们国家又发生了很多巨变。

那篇影评把政治意识形态融入到影片的理解中去,我非常赞同这种以小见大的欣赏方式。

但作者心向往之西方的民选制度,把电影里苏联的嫖客说成是代表了独裁,而我们“天朝伟业”的老百姓,也一样没什么选择。。。

不仅让我感慨良多。

想写一些东西出来供其他人一起思考。

如果要从政治方面去考虑,我觉得,顺便也要想一想,为什么最后这个女孩死在了瑞典,一个西方民主国家呢?

而且,还是个(相比苏联或者我们中国)永远不用去考虑战争的国家呢?

这个角度,可不可以理解为,无论一个国家的体制如何,底层人民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苦难。

而共产主义国家的人民,是不是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有没有像影片里的小女孩一样,被所谓的“先进”西方文明洗脑,过度美化他们在世界上的存在,忘了他们那里也充满了黑暗和陷阱呢?

苏联的嫖客就是象征着独裁,那么瑞典的卖淫集团又象征了什么呢?

一个国家的文明与否,到底是取决于体制,还是取决于执政党的执政方向呢?

中国,改革开放后40年,就让十亿人口不用再为了一口饭去担忧,开始去担忧买房买车,是不是可以过得更优渥,从对比的对象是埃塞俄比亚,到南斯拉夫,到南美国家,到现在中国网上的喷子,已经习惯性把中国跟各种西方发达国家在对比了。

当然,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各种不好的地方,对比那几十个先进国家,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落后,不能同时在各方面各领域都赢过他们每一个发达国家。

可是,这些对比的对象的改变,难道不也反证了我们一直在往前走,而且走得速度还相当之快,以及我们这一路走得还挺有模有样,值得肯定吗?

那么这个时候,这些盲目自卑的跪拜,迷信西方就是千好百好,而我们的人民永远不可能活得像人的想法,是不是要稍微改变一下呢?

尤其是今年的疫情,今年的洪水,今年的森林大火,哪一样在西方国家没有发生?

他们如何处理的?

我们是如何处理的?

他们政府的执行力如何,重点放在哪儿,我们政府的执行力如何,重点放在哪儿,是不是也应该去对比一下呢?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完美的,也绝对不可能有一个执政党是完美的,西方国家也一样,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还有影片中的瑞典,这个永远中立,基本上不可能发生战争,只需要安心发展经济的国家。

他们也不可能完美的,也会有苏联那样的嫖客,也会有黑暗的一面。

那么,短短四十年发展时间的中国,为什么要被那些,喷子都不舍得苛求西方先进国家的标准,来苛求呢?

作为经历了一百五十年战乱国家的国民,我们更应该懂得,国强则民安。

而作为一个中国人,眼界要放宽,脑子要运作,脊梁要挺起,这才是为人之道。

这或许,也是改变我们生活的人生之道。

 3 ) 最残酷的青春

在观看《永远的莉亚》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绝对称不上惬意,在一百多分钟的时间里,我随片中的主人公一同梦碎,一同绝望,我似乎身临其境的亲眼目睹了一个时常露出无邪微笑的十六岁少女生命的凋零。

当莉亚在长凳上刻下“永远的莉亚”时,这句悼词一般的短句,是否已经预示了她悲剧性的命运。

上天对莉亚是那么的残酷,这个俄罗斯小城的姑娘几乎经历了一个少女所可能遭受的一切不幸。

出生时,父亲就抛下她和母亲离去,而视她为多余的母亲与美国男友远赴美国,将她遗弃;冷酷的姑妈将她驱逐出住处,霸占她的房产;懦弱的“朋友”为求自保污蔑她为妓女;而当她已成社会意义上的孤儿时,为了生存,她又不得不从事她起初不齿的妓女职业。

当一个看上去心地善良的帅气小伙走入她的生活时,我以为一段爱情将温暖她的心扉,可是残酷的现实是她被人贩欺骗,贩至瑞典,当她在俄罗斯成为一名妓女时,她至少还有做与不做的自由,可是此时,她彻底成为了冷酷人贩的赚钱工具,不断的被带到一个又一个男人的面前,麻木的经受着他们的摧残,一个少女的不幸令人心酸。

最终,筋疲力尽的她选择了从天桥跳下,以一种惨烈的方式成为了“永远”。

这是一部看着让人揪心的电影,导演用一种近乎记录片的拍摄方式展现了一个女孩在生活中的挣扎。

片中另一个人物是那个有些早熟的小男孩,与莉亚一样,他孤独无助,于是他成为了同样孤独的莉亚的惟一朋友,只有莉亚与他在一起时才能体会到一点快乐和温馨。

莉亚和小男孩的故事就是一个个美好梦想被社会残酷粉碎的故事,起初莉亚怀着同母亲去美国的美好梦想,但是迎来的确是被母亲留在家乡,此时的莉亚仍然在心中怀有母亲将会有一天回来,接她去美国的梦想,所以不断的去邮箱查看是否有母亲的来信。

终于,当她不得不面对母亲抛弃她的现实时,梦碎的她来到酒吧,成为了妓女。

接着是那个面善心恶的男孩的出现,她又在心中涌起了爱情的梦,充满了对在瑞典展开新生活的美好憧憬,但是,她所面对的却是成为人贩赚钱的性工具的绝望。

在绝望中,她的梦里不断出现了那个小男孩,而事实上那个男孩在她前往瑞典的那天,无力面对接下来的孤独生活而绝望的吞药自杀。

在影片的最后阶段,导演近乎残忍的展示了一个女孩的悲惨生活,她的目光日渐无神,她的脸色日渐苍白,她的心灵日渐疲惫,终于,她彻底认识到“生活真的很烂”,在陌生的瑞典街头无助的一阵狂奔后,她选择了死亡。

在结尾,这部影片呈现了少有的一丝亮色,在一阵梦境中,女孩回到了过去,她识破了人贩的骗局,她留下与世上惟一在乎她的小男孩嘻笑打闹,最终,在天堂的阳光下,她和小男孩都成为了带着翅膀的天使,面露出灿烂笑容,却令我看了无限伤感。

莉亚本是一个普通的正处青春期的少女,带着那个年纪特有的梦想,她也同样的单纯、善良,虽然带着那个年龄惯有的叛逆,但是她不是露出的无邪微笑令人感到美好,她对孤独的小男孩的关心也十分纯真。

但是,她偏偏不幸的面对着这个社会最丑陋的一面,而她的年龄还无法使她应对这些残酷,社会的残酷不断将她挤压,以至于最终彻底将她毁灭,她经历了最残酷的青春,然后,生命戛然而止,令我看后心情久久无法平静。

《永远的莉亚》就是这样一部残酷的电影,它残忍的将现实以最残酷的方式呈现,但是,它不会让你看后消沉,它展示的是现实的一面,展示的是最弱势孤独的群体。

而在目睹了这一出悲剧后,我想大多数人都会从心底涌现出一丝同情,在这个世界,还有多少如莉亚这样不幸的少女在倍受摧残,她们的生活愈见灰暗,她们的生命日渐凋零,她们势单力薄无力抗争,惟有忍受,而经受不住这种梦想被丑陋吞噬的少女们则只有带着悲哀与不甘,走入另一个世界去寻求安宁,而我们的社会不会为一些柔弱少女的死所改变,她们的死大多数不为人所知,即使知道,这个社会上的人也往往会带着不屑的语气说,“看,这些脆弱的人”,“看,这些自杀的懦夫”。

仿佛,我们的社会没有一丝值得反思的地方,那些少女只是弱肉强食的社会的祭品。

让我们对莉亚,对那个小男孩这样的孩子们多些爱吧,难道他们就只能在天堂里才能自由的奔跑,幸福的生活?

莉亚带着身体和心灵的痛楚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地球仍在运转,生活仍在继续,我知道,这个光怪陆离的社会不会因被它碾碎的两个年轻生命而停止前进......http://handsomewang.blogdriver.com/handsomewang/1070831.html

 4 ) 除了出生我们不能做选择

生活就是一张选择题面对无法承受的伤痛除了死亡还有别的选择么很久没有看过这么震撼的电影从看到海报莉莉亚受伤的脸庞到电影开始她无助的奔跑 狂躁的音乐每个人都有后悔的选择可是我们却没法回头或许如果能把那些丑恶看淡些不要在意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我总是在想 想每一天睡去的时候心里都是美好想每一天醒来看到的也都是美好想伤痛来了有人会为我阻挡想幸福可以随手触碰我想今晚我可以安心的睡着外加一个美丽的梦

 5 ) 莉莉亚之死

莉莉亚一次次希望,又一次次被浇灭,逐渐走向绝望。

假如,这其中任何一环对其真,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也不至于忍受如此大的摧残。

太糟心了。

片子下载很久了,一直躺在盘里。

昨天下午突然不舒服,晚上和朋友喝茶聊天,早早回来,洗漱完就上床,翻电影看,点开《永远的莉莉亚》。

看到五分之四时看不下去了,关了电脑。

今天下午跑步回来又续看。

故事背景是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莉莉亚和母亲居住在贫民区,千疮百孔,一片破败的楼宇,残败的景象。

音乐昂扬,让人想起东欧一度的地下音乐。

莉莉亚开心,因为她即将随母亲去美国,她迫不及待地与好友分享。

“这里一切都很烂”,莉莉亚再也不想留在这里了。

她装好了行李,特别将墙上的圣像画也包裹起来。

只等出发。

莉莉亚的父亲是缺席的,她与玩伴沃洛佳去附近废弃的军事大楼时说出了自己的身世。

她母亲曾经在军事大楼里煮饭,认识了来此驻扎的一名军人。

母亲怀上莉莉亚后,军人走了,没有再来消息,就像我们熟知的世界其他角落发生的故事那样。

母亲一个人艰辛养育莉莉亚,考虑到失业,考虑到经济衰败后就业机会的急速下降,困难可想而知。

有父亲也好不到那里去,沃洛佳的父亲也曾是军人,但现在整日滥饮,随时发疯打骂沃洛佳,甚至将他赶出家门,死活不问。

进一步追问,父亲也有着象征意义,即政治以其权力掌握资源,蹂躏或玩弄民众后任意抛弃。

莉莉亚和沃洛佳在废墟中拾得曾经的会议报告,上面有高亢的宣誓,有表面的忠诚。

他们的墙后,是一面红色,列宁在中间伸出头来。

母亲能去美国,因为认识了一个移民过去的俄罗斯人。

移民中年男并不想带莉莉亚去,从神态和行动中可以判断,他不过是想找一个满足他肉体需求的女人。

显然,莉莉亚是个累赘。

美利坚之梦碎了。

母亲无情地抛弃了女儿,狠心地上车走了。

莉莉亚伤心追出,瘫跪泥淖。

她往后生活的泥淖也就开始了。

母亲可能也有无奈,但还是绝情,去了美国后不再寄钱,也无音讯,并告知社会福利局,解除与女儿的关系,放弃监护人资格。

想起《无人知晓》中,母亲突然离去与消失,任由四个孩子自生自灭。

莉莉亚只得接受现实,抗争过后,接受舅妈的监护。

舅妈将她赶出原来的房子,理由是没钱再支付房租。

莉莉亚去了更残破的、窄逼的居室,上一个租户老头子刚死去,空出来这间。

药品、污渍、废弃物,充斥其间。

莉莉亚住了下来,勉强度日,偶尔收留流落废墟间的沃洛佳。

但手头的钱花光了,舅妈也没有按时来补充食物和用品。

她最终是在自己原来居住的家找到舅妈的,原来舅妈赶走她不过是为了鸠占鹊巢。

舅妈抱膝坐沙发上看电视,对面前的莉莉亚视若无物。

没钱?

管我鸟事,我也没有,我还有病,我需要这房子。

你要吃的,可以学你妈,到城里去,张开双腿(暗指莉莉亚母亲是在出卖自己的身体)。

莉莉亚的一条路又给堵上了,又经受了亲人的欺骗。

她去学校,得来的是老师的讽刺性评价。

电停了,又没有食物,她想变卖租屋内的物品,可惜破铜烂铁无人问津。

她才十六岁,没有工作能力,以影片中破败的经济环境,也不可能提供通常的工作机会。

为了活下去,她去了好友之前带他去的色情歌舞厅。

那次带她去,好友进行了一次性交易,但事后为躲避父亲的追问,好友出卖了莉莉亚,说是莉莉亚干的,钱是莉莉亚借给她的。

莉莉亚也因此在居住区被人指骂,包括后来被一群混混强暴。

在混混们看来,莉莉亚就是个婊子,对她干什么都不为过,这是莫泊桑他老大哥在许多年前写过的老故事了。

莉莉亚靠自己的身体赚来钱,虽然要忍受客人的有时的暴虐,但还是开心,因为有钱了,可以买好吃的,可以自由支配。

她还完成了自己对沃洛佳的许诺,送给他一颗篮球。

沃洛佳喜欢莉莉亚,但他只是个孩子,莉莉亚只把他当朋友。

他们也确实是朋友,也没什么可骗的。

原本以为莉莉亚就这样生活下去,哪知突然跑出来一个白马王子。

在歌舞厅,白马王子就看见了莉莉亚,等莉莉亚完成一笔交易,痛苦地在寒风中暴走时,男子伸出温暖的手,很彬彬有礼地邀请载她一程。

他们一块儿玩,一块儿打游戏,男子还说要带他去瑞典生活,那里工作遍地都是,生活幸福着呢。

莉莉亚相信世间还是有爱的,老天眷顾,也不枉她常面对圣像祈祷。

但沃洛佳告诉她,这是假的,那个白马男是骗她的。

一边凉快去,你就是嫉妒。

沉浸于爱情中的莉莉亚不理会沃洛佳的直觉。

瑞典就在前方了,莉莉亚不忘及时打电话告诉那位好女友,就是出卖她的那个朋友,她要去瑞典了,这里一切都烂透了,再见。

人大概在绝望中容易产生幻想吧,突然有了一线生机,莉莉亚怎么能不高兴呢,况且白马男那么帅那么温柔,在瑞典还有好工作。

办了假护照,白马男找了个祖母生病了必须留下来照顾两天的借口,让莉莉亚一个人去瑞典。

事实证明,白马男相当黑。

他不过是个皮条客、人贩子,应该是经营此多年了,莉莉亚一个少女哪是他的对手啊。

以其丰富的经验,以爱情之名睡了莉莉亚,然后将莉莉亚卖给那边的皮条客。

出国了,噩梦开始了。

她的护照被收走了,她被锁在空荡荡的房间内。

那边的皮条客整日价带着莉莉亚出去卖淫,莉莉亚不听话就会挨打,还被威胁报警会被抓。

看到这一段真的恶心了,镜头不停晃动,不同的男人在莉莉亚的身体上抽动。

少女的遭遇像暴风雨一样叫人难以直视。

如果在俄罗斯,莉莉亚还有选择,多久出去做一次,跟谁做,有一定的自由,或曰身体还是属于自己的。

但这里,显然有限的自由也被取消了。

莉莉亚走后,沃洛佳孤单影只,也失去了生活来源,吞药自杀。

在诗人导演的安排下,他进了天堂,长处翅膀成了天使,这时候来瑞典安慰女友。

沃洛佳让她活下去,后来又提醒她,皮条客忘记锁门了,你快逃啊。

莉莉亚逃了出来,但是没有经验的她不知道走向哪里。

她害怕,她畏惧,她不想再回魔窟。

她不顾沃洛佳劝她珍惜生命。

莉莉亚从天桥上跳了下去。

莉莉亚一次次希望,又一次次被浇灭,逐渐走向绝望。

假如,这其中任何一环对其真,有一个人愿意帮助她,也不至于忍受如此大的摧残。

比如,老师安慰了她,舅妈不骗她,白马男真的将她当女友或压根儿就是露水情缘。

没有,都没有。

不禁让人想起那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其中好些都是母亲跑了,父亲也滥饮或不再回家。

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呢?

又想到,经济不景气时,底层人的生活将暗无天日,破败不堪,更容易导致互相斗。

莉莉亚说,这一切都烂透了。

或许太残酷了,或许是对纪录片式白描手法的的补偿,导演在末尾安排莉莉亚升华为天使,和沃洛佳一起玩得很痛快。

也算是扮演了上帝角色,对莉莉亚一直的祈祷做出了回应。

永恒了,也失去了生命。

太糟心了,不建议你看。

2019年2月12日 晚

 6 ) 圣母不管用

奔跑,重金属,电子舞曲,美国,原地,安娜舅妈,破公寓,朋友,夜店,不耻,出卖,妓女,爱情,瑞典,骗局,围困,奔跑,天桥,坠落。

被抛弃,一次又一次,最后以为逃出了一切,却只有一个被锁住的大房子。

安德烈,安德烈不会来了。

工作,一个又一个的男人。

大房子,空空如也只有门上的一把锁。

变成天使的瓦杰罗送给了她整个世界,可是她已经绝望了,就算是在梦里,天空也灰蒙了。

瓦杰罗告诉她门开了,可是她只想睡觉了。

然而走出门,走下楼,陌生的国度,她没有方向。

看到警察了,想起那个“老板”说的,警察会送你回去,她开始疯狂的跑,可是跑到哪,哪都没有出路。

高架桥上,茫茫车流,纵身跳下。

瓦杰罗的劝说没有用了,救护车里的医生护士没有用了。

她看到了另一种生活,也许本不应该这么糟的。

但生活说,圣母不管用。

it's ok。

男人轻拍她的手臂安慰到,多么可笑多么讽刺。

都不是人。

 7 ) 天使曾来过这个世界

天空阴霾笼罩,寒风刺骨。

荒芜的街区,倾颓的楼宇,席地而眠的流浪汉。

这里像被上帝遗忘的角落,阳光照不进阴暗的门洞,温暖不敢踏足冰冷的房间,一切萧索颓废,任凭时代的灰尘堆积在废墟之上。

然而,这也是天使诞生的地方。

莉莉亚,她是那么的平凡,她是一个有着天使面孔的普通女孩。

她和别的女孩一样,渴望完整家庭的温馨,渴望得到友情,渴望得到对青春期叛逆的包容理解。

然而她看到的是什么:母亲的远走他乡、朋友的堕落、男孩子的辱骂。

而这一切,都不是她的错。

那个抱着一个篮球梦,私藏着毒品的小男孩沃罗佳,他被爸爸赶出了家,成了有家不能回的野娃娃。

莉莉亚何尝不是无家可归了,那里已经没有家人。

同病相怜的两人走到一起,有彼此在的地方,才有“归宿”的感觉。

没有经济来源,生存无以为继,莉莉亚选择靠肉体换取维持生存的金钱,并在舞厅结识了一个她以为可以带她脱离苦海的年轻男人。

她仍然盼望有一天离开这个不毛之地、伤心之地。

靠“自己的方式”第一次赚到了缓解生活压力的钱的那晚,她自信地踏入超市,为沃罗佳买下了一个大大的篮球作为生日礼物。

那两个孩子笑得多开心。

她们不是姐弟,却在一个不能称其为“家”的地方感受到一丝丝亲情温暖的包围。

世界上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把美好的东西毁给你看。

小男友让莉莉亚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世界上还是有男人肯爱她、给她欢乐而不贪图肉体之欢。

他给她带来了也许是她短短的一生中最快乐的几天,游戏厅的欢笑、游乐场的嬉闹、快餐店的饱食,那些片段如同幻景,与残酷现实脱离,却熠熠发光。

正是这样,他答应将带她远走瑞典,到资本主义绚烂世界里感受真正的人生。

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感情的珍惜、对喜欢之人的寄托,这,都是莉莉亚内心世界最本质也是最美好的渴求。

但是,即使天使的内心纯净如冰雪,却无法辨清带着人皮面具的魔鬼。

小男友把莉莉亚骗到异国卖给了性交易中间人,天使被折断双翼,送入了野兽的巢穴……那样暗无天日的日子她是怎样一天天熬过的,在等待男友来拯救她的夜晚里辗转难眠。

可是,圣母好像对她的祈祷充耳不闻,上帝在看着她落入深渊却沉默不语。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

难道她做错了什么,需要让脆弱的心灵和身体同时受到玷污和惩罚?

她想要一个正常的家庭!

她想要充满爱的温情!

她是一个出生在苏联没落社会的“小甜甜”,她有一个美国梦,而这只不过是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啊!

当莉莉亚沉溺在小男友突如其来的爱意之中时,却无法听进沃罗佳的劝告,他早已看出小男友的图谋不轨,却无法阻挠莉莉亚的执意出走。

沃罗佳连这唯一的朋友也走了,他服下了整瓶毒品离开了世界,却在莉莉亚被人贩当作性奴使唤后精神走向崩溃时降临她的身边,将这个世界作为礼物带到她的面前。

“我受够了,一切都很烂,我不想活了...”莉莉亚说。

“我去了天堂,现在有点后悔了,我还想多在世上呆久一点……死是永恒的,生只是片刻,”“你还记得我们在长凳上那时候吗,你在刻着“LILYA 4 EVER”,人们都嫌弃你,你却还没有写完。

你输了,那群傻逼却赢了。

如果你想跳下去,我会接着你...”沃罗佳说。

在桥上纵身跳下前的一瞬间,莉莉亚已经把整个世界都接纳了。

人性的百般丑恶玷污了天使的躯体,折断了梦想的双翼。

她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也不能左右他人的选择。

这是世界给她的无选之选,她看透了,也解脱了。

这是沃罗佳从天堂带给她的赐福,也许,这也是天使最好的归宿。

我会永远记得莉莉亚,天使曾来过这个世界,她那么开心地笑过,好像能融化充满痛苦的生活里覆盖的那层坚冰。

 8 ) 莉莉亚,永远的莉莉亚

你曾看见你自己吗,莉莉亚。

在一声声嘲笑里收紧坚润洁白的骨头笑起来,月光般轻巧。

童话的开头总缺少尾巴,莉莉亚。

流浪狗般的孩子最终不拥有家。

剩下的那个男孩啊,许诺永不互相倾轧。

玫瑰的花心是一个空洞,莉莉亚。

你为之抗辩,能抵过谎言吗。

和你一样的海拔是淤泥和鼠妇,那里放不出一朵鲜花。

你怎样变得毫无热情,莉莉亚。

阴恶的蛛网缚你在原地,水涨起来,没过你头顶。

莉莉亚,你曾想呼告吗?

可幸福的人,他们看不见你。

湖水走散了,而你不具翅膀。

 9 ) 可爱善良的莉莉娅。

可爱善良的莉莉娅。

莉莉娅用援交的钱买了一个篮球,送给她救回来的无家可归的朋友做生日礼物。

小弟说,我从来没有得到过这么好的东西。

后来篮球被弟弟他爸爸用剪刀戳破了,弟弟沮丧地说,我会补好它的。

接下来的镜头里,无论弟弟到哪里都带着那个瘪掉的篮球,死的时候也带在身边。

电影中圣母与圣子像反复出现。

开始是莉莉娅以为自己会跟母亲一起移民美国时收拾行李的时候取下擦拭;一次是以为要和男友移民瑞典的时候取下收进行李;最后一次是莉莉娅被男友卖给皮条客,在囚禁中绝望地砸碎了圣母圣子像,之后跳桥自杀。

……我的主啊,因你的名而荣耀。

这是你的疆域,你会完美。

在世上就像在天堂。

赐给我们每日的食物。

原谅我们的罪,就像我们原谅别人对我们犯的。

并且让我们远离诱惑,让我们远离邪恶。

为你的疆域、力量和荣耀,永远,阿门。

 10 ) 生下来,活下去

4-ever“死是永恒的,生是片刻的”可以说真的是很惨了,生活已经有够多的痛苦了,看完觉得很丧,甚至不夸张的说需要时间缓冲一下。

甚至有一点不相信任何人,也许我还在因为上课记单词考试,和朋友闹不愉快,和家人生气,头发剪太短儿不开心,甚至觉得自己过得非常痛苦,讨厌早起讨厌晚睡讨厌不知道每顿吃什么……但是我,从来不会担心能不能吃到晚餐的面包,回家有没有热水澡,电业局是不是又断了我家的电,我没有干净的衣服了,外面很冷,我甚至要去炸毁的“五角大楼”用破破烂烂的被子给自己铺一个卧室。

太残酷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发生在我身上,而我只是怨天尤人,放大痛苦,莉莉亚,我想在天堂你会成为天使,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会遇到上帝基督或者耶和华,在搭好的小房子里,我们互相取暖,我是你最好的朋友,我打算给你一个圣诞节礼物……一个被爸爸用剪刀戳破的篮球,整个三分一的篮球都爱是一道口,他去哪都仍然抱着它,哪怕是死亡前夕,哪怕吃下一大口药,哪怕从莉莉亚家逃走,哪怕……生活一定很艰辛吧,我爸爸疯了,他把我从家里赶了出来,还是愿意叫他爸爸,而不是那个男人,毒品纹身酒精,一切的一切希望天堂没有悲伤,希望你快乐油头大耳,啤酒肚,胡子,恶心的肥肉,脸,凄惨的叫嚣,喘息,真让人恶心,可是为了今晚的面包,浓妆艳抹,一个16岁的天真少女承受着被母亲抛下的生活的痛苦,做人真的是太辛苦了

一切都很烂“要死就去死吧,死那么好的事情,我为你鼓掌”亲爱的莉莉亚,你好

 短评

沉重的让人绝望,莉莉娅,你不是落入凡间的天使,你是来自地狱的哭泣。给三星不是因为片子不好,是因为不想让更多的人再看到你憔悴的十六岁,然后像我一样为你心碎。

7分钟前
  • 豆 子
  • 还行

完完全全的悲惨、悲哀、悲伤的故事,满是对现实的唾弃、鄙夷、抵抗、痛恨。让人揪心,但也令人备感无力。缺乏一种精神,让人愿意去反思,而是被残酷压迫得只得低头

10分钟前
  • 九尾黑猫
  • 还行

冬天的雪地里 浅一脚深一脚地转圈巡视 他们的蔬菜园

14分钟前
  • il
  • 还行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15分钟前
  • 内个死猴子
  • 还行

你唯一所拥有的就是生命。有时候门为你开了,你却不知道去哪

20分钟前
  • 赛末点
  • 还行

小男孩戴起了天使翅膀,那一阵不禁想到了柏林苍穹下……而莉莉娅和小男孩又像是雾中风景的两姐弟……而看这部片的时候我就在听战车……

23分钟前
  • (⊙v⊙)
  • 力荐

除了配乐,其他不太心仪。一切剧情都显得非常干燥。

27分钟前
  • 咕噜吨
  • 还行

青春殘酷物語‧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人生與希望‧「獻給全世界數百萬淪為性交易工具的孩子」

32分钟前
  • Kerdia
  • 力荐

安静的夜晚,辗转难眠,被生活压迫的莉莉娅。选择了逃离

37分钟前
  • 随风
  • 力荐

剧情太单薄了

38分钟前
  • AP
  • 还行

这是一张能让我仅一眼就认出的脸。一想起这类电影,就无法克制对拍照的厌恶。

42分钟前
  • 羽盐
  • 力荐

以为片头片尾战车的歌能带给这个女孩重生的力量,但是我错了,令人心塞绝望的电影。女主像美丽版的凯瑞穆里根,导演太残忍,,

45分钟前
  • 泡芙味的草莓
  • 还行

生是片刻的,死是永恒的。过着不正常的生活的人并不快乐,过着正常的生活的人也许也并不快乐。或许终抵大家过的都不快乐。再也不想看这类片了。依旧,仍然,如此地,真他妈操蛋。

50分钟前
  • limi
  • 还行

the world is a shit.16岁,太容易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也太容易被相信的美好事物毁掉。如果离开这个世界,地球仍在运转,生活仍在继续,世界也不会因死去的两个年轻生命而停止前进。我知道一切都很烂,可拥有的唯一就是生命......

54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力荐

北欧,确实冷,确实绝望。确实不喜欢这种拍摄风格。

57分钟前
  • 
  • 较差

又是一部似曾相识的电影…实际上对我更大的纪念意义是,为了把它存到d盘,我磁盘清理了一下,然后…我的照片文件电影神马的全部消失!!之后的杯具是大概只有一半的东西数据恢复过来…唉!

1小时前
  • 疯子
  • 力荐

看了20分钟就知道导演想拍“情感虐杀片”,用手持写实镜头拍“命运恐怖片”,倒不是讨厌穷国苦国底层的残酷青春物语青春片,也不是不懂为什么大家为女主心塞落泪,我不喜欢的原因单纯就是看透了创作者的投机取巧,不断给无辜可怜女孩叠加命运的暴击,一锤一锤地砸死女主,短短20分钟,母亲的狠心抛弃、老师的恶语相向、充满毒品的性爱派对、姑妈侵占房产、被迫卖淫求生,创作者像叠buff一样玩弄观众的怜悯之心,吃相太难看、目的太明显、手段太低劣。

1小时前
  • 彭手里
  • 较差

生是一瞬,死是永恒。。人。。首先得学会的是自救。。生活难啊,能有多难?难就难在大部分的时候。。你别无选择。。。

1小时前
  • 张熊熊
  • 推荐

2011。源头,无责任感。天使只能在天堂。

1小时前
  • zci
  • 推荐

故事简单真实,如果是纪录片,我打四分,电影的话,只能三分。

1小时前
  • 徐旷来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