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那个家伙》是由郑根燮执导,金相庆、严正花等主演的韩国剧情片。
影片讲述了15年前发生的诱拐案件在公诉时效过后,以同样的手法再度发案,多名受害者家人和警察共同追查案件真凶的故事。
影片于2013年5月16日在韩国上映。
该片最高明地方是对“绑架者”和“受害者”进行了一次大胆换位,并将血浓于水的亲情摆在了最关键,揭出了罪孽的根源——为了孩子。
由于过程已经很跌宕起伏,结尾还让大家目瞪口呆,外加严正花、金相庆、宋英昌娴熟的表演,让该片成为同类题材中的精品。
片子结构紧凑,剧情推动合理,并且在时间线上做了手脚。
因为时间线经过了处理,使片子前后呼应,有小学作文一样的工整感,颇显导演功力。
总而言之,是一部非常好的犯罪电影,非常聪明的导演。
影片围绕一起马上就超过15年追诉期绑架杀人案展开,延伸出两条线索,一条线索是金相庆扮演的警察吴青浩15年前亲身经历了案发过程,自此沉入案中无法自拔,但在追诉期最后时刻却依然与罪犯擦肩而过,愤而辞职;另一条是被绑架女孩西珍的母亲,在痛苦中期望警察能有所作为,最终才发现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
《蒙太奇》个人观影随笔,非正经影评名字翻译的有意思,很点题,电影还不错,尤其是结尾的部分,反转挺耐人寻味的,想到句俗语,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关于完美犯罪,其实并没有很精妙,但整个节奏把握的很好,只想说一点这个不太完美的犯罪!
(硬要挑出一点问题的话)蒙太奇是剪辑技巧,片中被害人的母亲,把15年前的案子平行剪辑了一遍,如果不是电影,那这位母亲可以说是相当高智商了,不过这也是我觉得可以讨论的地方,前两年看过一部电影叫《看不见的客人》,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复仇的父母,不过有铺垫,那位母亲有话剧团的表演经历,所以,在面对犯罪嫌疑人的时候能够从容不迫,而这部电影中的母亲,唯唯诺诺的样子,15年的时间,怎么看也好像不太有说服力!
可能唯一能让我信服的,就是他对孩子的爱和对嫌疑人的恨!
PS:每次看韩国犯罪题材的电影,总是很想为里面的policeman打抱不平,因为几乎所有的案子他们的形象都是傲慢的,愚昧的,邪恶的甚至,当然也有好的policeman,不过面对大多数的坏policeman,总觉得他们不被人理解
影片中,吴警官第一次找西珍妈妈时,她充满期待的问“有新线索了吗”,这15年,她一直都没有放弃。
也许你也注意到了,西珍的爸爸和小春的奶奶一直没有出现,也没有交代原因,导演有意弱化了这两个角色,这样,对西珍妈妈和韩哲来说,女儿就是整个世界。
为了治病,为了女儿,因为爱,可以铤而走险。
为了复仇,为了女儿,因为爱,可以不顾不切。
小春重回父母的怀抱之时,一切尘埃落定。
完成承诺的吴警官,为孙女认罪入狱的韩哲,让罪犯忏悔的西珍妈妈,都得到了应得的慰借。
开始时,西珍妈妈轻轻的抱着女儿的棵,可怜楚楚。
结尾时,西珍紧抱着那课树,15的痛苦,忍受,泪水,在这一刻融化在森林的微风里,消散在森林的微光里。
也许,只有西珍听得见,也只有西珍看得见。
还是蛮不错的犯罪悬疑片,只是还不够严谨。
比如说开始两警官在小饭馆堵住了罪犯,竟然还是让他跑了,而且这人明显体力不如两警官的啊。
后边另外受害母亲去翻垃圾车,她们家的警官都没一个人陪她下来。
总体不错,细节还待加强。
你绑架了我的孩子并撕了票,那我也绑架你的孙子,并陷害你。
严正花《奥罗拉公主》之后8年再度扮演绝望母亲,金相庆更是《杀人回忆》十年后重拾警察角色。
奔着这句话看的《몽타주》。
新片没几个影评,我就来吐槽几句。
说剪辑太乱,大概是开头那段吧。
又一个小学语文没学好的,都不知道什么叫首尾呼应,照应标题。
先说首尾呼应。
开头是记忆碎片,是妈妈的梦,不破碎凌乱就奇怪了。
为的是呼应最后金相庆与凶手的那段对话,他说了那么一大堆,被这案件折磨了15年是为什么,只是因为没抓到罪犯,孩子遇害,就纠结了15年,没那么简单。
他们两个为什么那么恨?
一个眼睁睁看着自己孩子在自己面前没呼吸,一个眼睁睁看着凶手拿钱走人,自己却困屎在车里,孩子母亲抱着孩子尸体崩溃在路边哀嚎,自己无能为力。
所以两次重复的放孩子妈在公路上那段,烘托气氛啊,制造氛围啊。
这段情节的不重点描述怎么行,所以放在开头,让观众看完影片再联想到开头能醒悟,更加理解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
至于剪辑乱,节奏快,呵呵,这种悬疑的剧情片,慢悠悠的讲故事,观众慢慢的思索,再慢慢的品位啊,搞笑。
再说照应标题。
蒙太奇,麻烦去百度一下。
不要都不知道什么是蒙太奇就来犯傻。
最后吐槽一下关于有人说那老人跑的好快啊,像个小伙子。
一个为了自己女儿可以干绑架勾搭,最后被拆穿还能正义凛然的对警察说为了自己孩子可以不顾一切,那为了自己的孙女,被恐吓,被绑架,不就跑的快了点有啥想不通的,要是真一个老人家那种慢悠悠的跑还演啥啊?
而且能不能算一下那大爷的年纪,他女儿15年前还是个12岁孩子,那他能多老,就个50多岁,现在人50多,为了自己孙女在拼老命,跑快点怎么了。
而且,他是个凶手,虽然15年都没被抓到,但是会恐惧被警察抓到吧?
那么平时多锻炼锻炼也可以理解啊。
不知道是碰巧还是导演故意的,这片子用了这两位演员。
个人认为导演专门找了这个剧本,还找这两位演员来演,是对奥罗拉和杀人回忆致敬。
看过杀人回忆都会想抓住凶手,一定要抓住他,必须抓住他,没抓到不甘心啊!
看奥罗拉,会和母亲一起恨,恨那个绑架孩子的罪犯,想复仇,报复那丧尽天良的魂淡!
所以,导演就拍了这部电影,用杀人回忆和奥罗拉的套路,改变结局,创造一部自己的作品。
七分。
有提问的,见回复。
怎么确定凶手就是老爷爷呢 ?
小女孩被奇怪阿姨抱跑之后没逃跑?
见回复。
韩国悬疑类型片中的佳作,精致又缜密的剧情设计让影片自始至终有着足够的吸引力,可以感觉到导演在剧本上的研磨付出了极大精力,而在如此特别的故事背景下,一些细节上的处理和某些逻辑上的漏洞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也会留下不少被质疑和吐槽的空间,甚至会给人一种过度戏剧化的痕迹,但总体上瑕不掩瑜,讲述的事情可以令人相信,影片的根基也就扎住了。
多级反转的故事最容易搞砸,也是非常难驾驭的,一不留神便会成为刻意与生硬的背景板,但此片从前期铺垫伏笔到后期进入高潮,层层递进自然流畅,特别在剪辑的视觉技巧方面运用得十分恰当,让观影者瞠目结舌的同时醍醐灌顶,解开谜底的一霎那更是升华了主题,打开了人们内心思考的空间,节奏感可谓满分。
片中对警方的讽刺和嘲弄基本成为了韩影固定的环节,几位演员的演技爆裂,片名则完美呼应了故事内容。
看过紫金陈的小说,和法医骆闻的做法一样,不知道谁抄谁还是纯属巧合。
故事引人入胜却不够惊艳。
技巧足够创意差点。
如果是我,小木屋外,祖孙三代都活不了。
或者把老头子这条烂命留着,看着心爱的女儿和外孙女受尽折磨。
程序正义区区15年,太便宜他了。
法律还是太克制了,司法的惩治性完全没有发挥,以现行的中国法律来说,杀人基本做不到偿命,坐牢还可以减刑,贪污几十亿坏事做绝也仅仅是无期,待的监狱还和普通犯人不一样。
有时候觉得满清十大酷刑真的可以用,文明社会不应该对犯人也文明。
谁来体会受害者的心情呢?
抓小男孩的人一定是爷爷首先想说的是 电影名为<蒙太奇>,不仅仅是犯罪手法是蒙太奇,而且在拍摄手法上是蒙太奇。
具体举个电影中的例子:我们为什么在第二个案件发生时没有怀疑西珍的母亲(女主角),就是因为导演将女主角独自找线索和警方办理第二个案件安排在了一块,这是人们产生两段主线是同时发生的错觉,这样就给女主角不可能犯罪提供了很有力的证明。
将两段画面通过蒙太奇的手法剪辑到一起,就起到不同的效果。
同样,试图绑架小男孩的画面,虽然安排在第二个案件之前,但并非是当时发生的。
因为如果是女主角所为,根本讲不通,女主角做事是很有目的性的,不会去找一个不相干的孩子,倒是十五年前的爷爷很有可能是在物色猎物的时候所发生的,在后来的摩托车司机提供的证词中也印证了爷爷偷车的事实。
电影犹如记忆碎片,看似很混乱,但在看完之后,其实很明朗。
之所以用蒙太奇的剪辑方法,我想是为了制造悬疑的气氛,或者说为了移走女主角身上的疑点。
有时候这种蒙太奇的手法能将导演的主观想法强加在观众的逻辑思维中。
十五年前,为了给心脏病发奄奄一息的女儿筹集手术费用,韩哲一通物色后,绑架了单亲家庭出身的小女孩西珍(不作详细调查吗?
单亲妈妈抚养孩子,经济条件应该不宽裕吧)。
西珍母亲报警后,警方指示她用假币支付赎金,以便追踪假币的流向,追踪绑匪。
然而,狡猾的韩哲早就看穿了这一切。
他警告西珍母亲不要耍花招,要想孩子平安,要听自己的指示,不再跟警方合作,带上钱独自去某个地方跟自己接头。
因为警方的官僚主义,西珍妈妈获得机会独自驾车跟韩哲进行交易。
韩哲的行事动机,就是为了自家孩子。
不管是15年的绑架案,还是15年配合西珍妈妈的表演,都是如此。
按照他的说法,要不是西珍一直逃跑,他本没打算杀死西珍。
对于这种说法,我是不相信的,这个人物,怎么都洗不白。
为了自家的孩子,就可以绑架别人的孩子。
自己失去孩子了痛苦,别人失去孩子就不痛苦吗?
这种反社会人格,最善于说谎。
西珍已经看到他的长相,就凭这一点他也会撕票。
总之,因为现场一些意外,韩哲拿到钱后顺利逃脱。
15年追诉期马上就要结束,警方没有什么进展,深感内疚的吴青浩警官,因为这件案子跟上司闹得很不愉快,辞职。
然而,西珍妈妈这些年一直没有放弃努力。
通过一把银行搞活动的赠伞,用最笨的方法,一一排除,作了大量工作后,她最终还是找到了真凶韩哲。
通过暗中观察,了解了韩哲的家庭,设计将他年幼的外孙女绑架。
然后,进行了一系列要挟,让他用15年前的方法重新作案,假装自己绑架了外孙女...准备用这种办法将他送进监狱。
这部影片,其实还是有很多漏洞的,西珍妈妈、韩哲都是普通人,又不是职业罪犯。
他们到底是怎么学会这些犯罪手法,还能确保完美实施的?
韩哲至少五十多岁的老人,体力怎么这么好?
钻铁轨,飞速爬行什么的,都很溜。
韩国是全民兵役国家,难道这位老哥是特种兵退役,并且退伍不褪色,状态保持很好。
以至于拉面馆里,面对两个警察的围堵,能够抓住时机一跃而走,顺利逃脱。
另外,光天化日之下,韩哲一身黑,长得又丑,走在路上不知道有多扎眼,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犯罪分子吗?
总之,圆得还算不错。
虽然剪辑有些乱,但基本上条理还算清晰。
而且,惊悚元素用得也不错。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长期有个不怀好意的人盯着你的家庭,了解家庭成员的一举一动,简直细思极恐。
比如,西珍妈妈抱走小女孩那段,先后用几个电话进行骚扰。
很明显,她知道家里面当时只有韩哲一个人,也是个可怕的女人。
还有一个地方也挺吓人,录音机播放“哈拉布机”...
我发现韩国人特别爱拍这种追击片,而且一拍种追击片,警察就特冒失,特冲动,智商特他妈的低,而且还特别爱说脏话。(严正花老了)
今年比较好的韩国罪案电影,其实这种绑架杀害小孩子的案件在韩影里很常见了,最后的做法实乃完美犯罪啊,变不可能为可能,蒙太奇的犯罪手法加拍摄手法。
看似紧张悬疑,警察们都好像拍喜剧
悬疑片,侦破片再严谨都找得出BUG,但好的叙事技巧和剪辑手法可以巧妙让人忽略。这电影恰恰相反。漏洞又大,叙事又差。就像女主的假脸,你就编吧,这丑样我不是很爱看。
故事构思4分,剧本台词2分,浮夸表演和搞笑桥段2分
提前会猜到一点点 设定还不错
结构架得妙。反转又反转也是下了心思。把追诉期这个韩国犯罪题材里的老梗玩得花样翻新。但小女孩看到了犯人,这种洞能不能再补补?这种程度的绑架15年抓不到也需要点解释才行。严正花演技是好的,可惜脸太出戏,说是丧女15载的苦母没有说服力,特写尤其。
好题材被牌烂的典型。剪辑和氛围营造节奏把握的不好。
故事设定超赞,剪辑略逊,整体力度不到,不够恨。。
在以犯罪题材见长的韩国电影中,本片算完成得不错,起码在剧情七拐八拐之后还能自圆其说,而且不让观众感觉俗套。当然影片的缺点也很明显,混乱的剪辑打乱了整体的节奏,双线叙事本身没问题,但闪回插入得不巧妙就会给人一种模糊的感觉。
剧本写得很好,警察部分显得太业余,扣分。结尾还满足道德、司法和人情,真不错了
剧本写得十分出色,转折有点太过,看到最后,温情及绝望诠释得我眼泪哗哗地流啊。配乐也很好听。再次证明了韩国电影超中国电影太远太远。推荐。
看得很紧张,剧情抓人,但到最后部分感觉不够好
硬伤就不提了。男猪老了之后真像我二舅。
一个电影看不懂,不一定是它逼格高,也不一定是观众水平差,是因为它真的做的不怎么好。看到最后我最大感受就是…没有感受。
看够这种片子了。
比想的差远了
爷爷不管怎么说达成自己的一个目的
第七十三部韩影,因为误杀来的。想看看完美犯罪,结果亲情犯罪。社会还是帮不上忙?非要走犯罪一路,毫无悔意结果败在亲情上。自己犯的罪自己走过的路,是不是熟悉又陌生!!
放电影里叫蒙太奇,放推理小说里叫叙述性……你们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