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洪伯豪
主演:小戽斗,喜翔,黄嘉千,曹晏豪,李友珊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台湾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18
简介:八旬老翁金茂独自住在平溪的透天厝里,老伴已先行离世,儿女皆已各自安身立命于台北。尽管健康走下坡,台北仍是一个金茂永远都亲近不了的地方,医院几乎是他对这城市的唯一印象。某日,金茂又因胃痛住院。病房里,步入壮年的儿女再度因他的照护问题争吵。然而,一场意外让金茂辗转住进了安养院,就算孙子凯凯捎来结婚喜讯,也丝毫没有消弭..详细 >
还可以
实在不敢太投入去看,因为太真实了,让人觉得很无力,看着会想起《楢山节考》,其实内核是差不多的。明明身边有那么多人,可是其实空无一人。可是生命依然延续着,孙子的孩子已经快要出生,我却看到了孙子的结局,也是和爷爷一样。谁知道,也许这个社会更加进步了,有更美好的结局也说不定。
除了让人关注到独居老人这个群体,作为一个电影,这个电影的问题很大啊,后期音效不处理,导致每个场景现场的很多杂音都还在,让人很难融入到情绪中。
顽固倔强的父亲,有心无力的儿子与不被领情的女儿。随着父亲逐渐老去,一家人面对现实问题的矛盾逐渐显现。这是一个非常东方式的困境,亦用了内敛的表达进行了诠释
以子女视角下的「养老问题」是全球华语文化环境中共通的母题,本片一半部分以老人自己的感受与视角作某些「潜台词」显得苦涩而漫长(不知道是导演的有意为之还是因为某些经验不足却造成的「意外」),对于老人来说,子孙后代的繁衍与「旧时光回溯」究竟是一种安心的喜悦,还是更多的无意义添加?
过于真实
看完我只有两个想法:想去平溪放天灯;活到多少岁比较好?
很真诚,也很感人,人生真的很无奈。
再怎么说电影也是工业化的东西,对视听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画面黑乎乎,声音完全不分层,拿制作得糙来讲故事,把无知当个性,台湾电影没钱能够理解,但不能不要脸。
人生啊就是这么真实
一部除了表现方式稍微有些陈旧,没有太多缺点的电影。没有白眼狼的子女,没有顽固不化的家长,所要面对的问题仅仅是:我们要如何面对变老,也就是如何对待必然的生活。电影拍的蛮人文温馨的,但西装/丧服,喜事/丧事,衰老/新生,在导演艺术的表现上,稍微浅尝则止点。
探討老人扶養問題,拍的不錯。老中年主要演員都很會演,就是青年演員演孫子凱凱和他女友一出場很讓人出戲,台詞生硬都唸不好,還有有些劇情太過突兀牽強...故事沒講好就是台灣編導的通病
#台北#临终关怀,亲情纽带,在生命终将逝去之时,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懂你。
又看了一部老人电影,人生的晚境啊,和儿女一起过,还是养老院里等死呢?没有什么爱好,真不敢想象,好在自己能写诗,能在迎接死神的最后时光里,写下最后一行诗,让自己独嗨,就像早已密会了上帝半生,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了,哪怕是儿女,他们也有他们的挣扎……一个人能够玩好的命途,要感谢上天的恩赐,那种人身依附关系(哪怕是亲情,哪怕是家庭温暖)不适合咱独尖人。
平实、克制~
片中祖孙三代各自的人生交集在这个纷繁嘈杂的世界 这一切都是因为生活不易 才有了今天的这种无奈 每个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也正经历着 虽然像我们喝的白开水 平淡无味 但是我们每个人该如何去面对这段历程 去承担这些压力 去更好的去经营自己的生活 从而去接受和改变 确实是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的
老年人的无助。都在等
第三代的戲特別差。《愛・慕》梗沒必要,有點太想在這個平淡故事裡藏點「什麼」了。
倔强的老头有几幕泪目了
3.5分。电影切入口刁钻,聚焦养老和临终关怀等社会问题,直戳痛点。电影叙事上也属于润物细无声,细节处见真章,几乎没有刻意煽情的情节,都是真实而深刻的情感力量。可惜故事太过于平淡,滋味不足,也没什么后劲,淡化了这个话题的冲击性,实在是可惜了演员们的好演技。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还可以
实在不敢太投入去看,因为太真实了,让人觉得很无力,看着会想起《楢山节考》,其实内核是差不多的。明明身边有那么多人,可是其实空无一人。可是生命依然延续着,孙子的孩子已经快要出生,我却看到了孙子的结局,也是和爷爷一样。谁知道,也许这个社会更加进步了,有更美好的结局也说不定。
除了让人关注到独居老人这个群体,作为一个电影,这个电影的问题很大啊,后期音效不处理,导致每个场景现场的很多杂音都还在,让人很难融入到情绪中。
顽固倔强的父亲,有心无力的儿子与不被领情的女儿。随着父亲逐渐老去,一家人面对现实问题的矛盾逐渐显现。这是一个非常东方式的困境,亦用了内敛的表达进行了诠释
以子女视角下的「养老问题」是全球华语文化环境中共通的母题,本片一半部分以老人自己的感受与视角作某些「潜台词」显得苦涩而漫长(不知道是导演的有意为之还是因为某些经验不足却造成的「意外」),对于老人来说,子孙后代的繁衍与「旧时光回溯」究竟是一种安心的喜悦,还是更多的无意义添加?
过于真实
看完我只有两个想法:想去平溪放天灯;活到多少岁比较好?
很真诚,也很感人,人生真的很无奈。
再怎么说电影也是工业化的东西,对视听有一定的要求,如果画面黑乎乎,声音完全不分层,拿制作得糙来讲故事,把无知当个性,台湾电影没钱能够理解,但不能不要脸。
人生啊就是这么真实
一部除了表现方式稍微有些陈旧,没有太多缺点的电影。没有白眼狼的子女,没有顽固不化的家长,所要面对的问题仅仅是:我们要如何面对变老,也就是如何对待必然的生活。电影拍的蛮人文温馨的,但西装/丧服,喜事/丧事,衰老/新生,在导演艺术的表现上,稍微浅尝则止点。
探討老人扶養問題,拍的不錯。老中年主要演員都很會演,就是青年演員演孫子凱凱和他女友一出場很讓人出戲,台詞生硬都唸不好,還有有些劇情太過突兀牽強...故事沒講好就是台灣編導的通病
#台北#临终关怀,亲情纽带,在生命终将逝去之时,身边的人没有一个懂你。
又看了一部老人电影,人生的晚境啊,和儿女一起过,还是养老院里等死呢?没有什么爱好,真不敢想象,好在自己能写诗,能在迎接死神的最后时光里,写下最后一行诗,让自己独嗨,就像早已密会了上帝半生,能不麻烦别人就不麻烦了,哪怕是儿女,他们也有他们的挣扎……一个人能够玩好的命途,要感谢上天的恩赐,那种人身依附关系(哪怕是亲情,哪怕是家庭温暖)不适合咱独尖人。
平实、克制~
片中祖孙三代各自的人生交集在这个纷繁嘈杂的世界 这一切都是因为生活不易 才有了今天的这种无奈 每个故事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着 也正经历着 虽然像我们喝的白开水 平淡无味 但是我们每个人该如何去面对这段历程 去承担这些压力 去更好的去经营自己的生活 从而去接受和改变 确实是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的
老年人的无助。都在等
第三代的戲特別差。《愛・慕》梗沒必要,有點太想在這個平淡故事裡藏點「什麼」了。
倔强的老头有几幕泪目了
3.5分。电影切入口刁钻,聚焦养老和临终关怀等社会问题,直戳痛点。电影叙事上也属于润物细无声,细节处见真章,几乎没有刻意煽情的情节,都是真实而深刻的情感力量。可惜故事太过于平淡,滋味不足,也没什么后劲,淡化了这个话题的冲击性,实在是可惜了演员们的好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