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啡
Морфий,Morfiy,Morphine
导演: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
主演:Leonid Bichevin,茵格保加·达坤耐特,安德烈·帕宁
类型:电影地区:俄罗斯语言:俄语年份:2008
简介:《吗啡》以布尔加科夫的同名日记体小说为蓝本,同时将布氏早期行医题材的多篇短篇小说糅合于其中以丰富细节内容,色彩与配乐相得益彰地展现出了布尔加科夫式的尖锐与冷冽风格。 影片发生年代位于20世纪早期,年轻的俄国医生米哈伊尔·波利亚科夫来到偏远乡村的一家小诊所,刚从医学院毕业的他小有经验,他工作努力并赢得同事的认同。一..详细 >
太好看了
感觉编排很有小说既视感 还有每章小标题,结尾很妙
情节呢,散得不行,一段一段的,几乎没矛盾没冲突,可能还不如戏文系大一学生作品。
不太明白。手术做的好恶心,看的反胃
吗啡不是解药,革命也不是。
额,讲述了一个瘾君子医生如何堕落的过程。感觉分段式的叙述有些割裂了,没看过小说的我觉得非常单薄,而且中间有些不连贯。
冰天雪地,电影里就没有出现一天阳光明媚的日子。
除了分章节没有什么必要,其他都是完美的斯拉夫式cult。香艳,冰冷又残酷的二月革命时期,口交、伏特加、破碎注射器与肢解动物一样的残酷手术,还没构建已经残破的现代废墟。如果沙俄是白喉,革命是截肢,那吗啡是什么?
6.8,蒙古国往西,逢电影必露乳?毒性够大的,这电影。比《锅炉工》差点!
加半颗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
个人时代革命暴风雪,各种血腥各种隐喻各种震撼,伟大的艺术家不仅杀戮暴君,对草民也绝不留情,只有这样才对得起所有的苦难和牺牲.毒品引导人民,暂时忘却痛苦的吗啡毁灭了医生,激情万丈铲除剥削者的革命具有同样的力量,足以麻痹毁灭俄罗斯.俄罗斯电影具有欧美难以企及的人性深度.致敬吧,凡人!
第一次看完了俄语原声电影。印象深刻。
医生吗啡成瘾,后在戏院自杀
结局真是惋惜,而又解脱
这种段落处理果然如同名家的短篇小说合集一样,有时让人意犹未尽,有时也让观众短暂休息。这电影全篇带有着沙俄时期文学作品的那种阴郁,虽不知配乐来自于什么时候,但也加深这种感觉。
没有什么特质能让我记得这个主角…
我没看进去,不知道导演想要表现什么,有几处真的很让人恶心,太写实了,手术台,血淋淋的手术,特别脏的马桶,浴缸……不过,在1920年前后俄罗斯乡下都有这么先进的手术了。
场景自然优雅,很有油画般的质感,配乐轻快。有医术却无医德,结尾最后一幕也是很震撼了
一般不喜歡傳記片,但非常喜歡此片。天忌英才,導演阿历克塞·巴拉巴诺夫只活了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