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中矩的一部科幻片,但故事格局真的太小。
三个大男生无意获得了超能力,随着人心的变化以及小伙伴的意外失事,最终走上不归路。
剧情太弱,超能力被用来显摆而已,生生一副屌丝逆袭的LOW状。
从始至终的摄影机视角摇晃拍摄,令人心烦。
主人公心意转换得太过突兀,结尾几乎失控得难以收场。
其实人类是最怕超越人类的,无论是电影电视里面还是现实社会里面都是这样。
《X战警》里面普通的人类如是,《哈利波特》里面的麻瓜也是。
实际上人类是最期望超越自己,但是又害怕超越人类这个范畴的这种生物。
之前和朋友讨论过一个话题,人类超越自己之后成为了加强版的人类之后会是什么样子,或者通过改装之后转变为超能人类一如《攻壳机动队》里面的素子姐姐。
事实证明,无论是那种假象,哪怕是最近的《穿越》、《超体》也没有说个明白。
但是结合《银河列车999》这个较早的作品和《超能失控》里面的戴涵涵来看,恐怕人类最恶劣的根性就会衍生出来。
至少导演在这个方面上是和松本零士是一路人。
《超能失控》是带着悲天怜人的心情刻画人性的丑陋。
想要成为英雄和神?
先点好自己名叫“孤独”的天赋吧。
超能力是载体,伪纪录片也是载体,本片真实表现的是家庭暴力成长下青少年的悲剧命运。
即使是偶然获得的超能力也无法改变少年的命运。
在不健康的环境下成长的少年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这是难以平复的。
最终以少年母亲的死以及极品父亲的推诿为导火线,将一切矛盾和冲突报发出来,以反社会的形式进行体现。
超能是载体,失控是内核,这是个人的悲剧,更是社会的悲剧。
超能失控,看完了。
绝对的惊喜之作,它对标的就是蜘蛛侠一类的超英青春片,蜘蛛侠里的青春焦虑全都是伪焦虑,而这个片,母亲重病,父亲家暴,同学霸凌,这才是真正的青春焦虑,无法逃避也无法解决的青春问题,而这一切的呈现还是以主角手持摄影机记录生活来完成,而在摄影机下人的不同反应,主角操纵摄影机的各种细节,都完成度极高的执行下去,全程都不靠上帝视角的摄影机而是摄影机在场,非常厉害。
就把它当青春片看也非常牛逼的。
不过第一个摄影机是完全现实拍法,第二个摄影机时就有了超能力,所以一些镜头就不是很真实了,比如飞行时摄影机那么稳。
这三个角色的设计也非常棒,一个想搞政治的黑人,一个表面说着叔本华一类虚无主义哲学实则只是把哲学当作自己的首饰来装扮自己的白人,还有就是真正虚无的主角。
你能看到他们三个人对第一次超能力伤人的反应,白人的反应是要制定规则,黑人的反应是权衡利弊认为白人说的没问题,而主角是很不爽的,他不愿意被约束,同时对于伤人是没有感受的。
最后有点失控了,有几个特写镜头我想不到是什么在场的摄影机拍的,但想法还是好,比如主角最后的死法蛮有仪式感的。
主要后面剧本有点流水账,以及成本太低视效不太行,在毁坏方面也没有想象力。
父亲这个角色很对,就是那种儿子都已经躺在病床上了,我还他妈要怪你的傻逼。
视听也有想法,剧本也不错,怎么导演和编剧后面都没有好作品了呢…5分。
自从启蒙运动以来,人类试图建立一个理性的世界,用理性来解释一切存在的事情、一切人类的行为。
但那些象牙塔的思想家们,总是诉说着现在的人类已经难以相信的事实——人类实际上并非完全是理性的动物。
非理性的失控状态不是精神病人的特质,每一个正常的人都会轻易地,至少比我们想象的简单的多地,坠入失控。
或者我们可以从更熟悉的情境中获得灵感。
刑法总是热衷于对犯罪者的精神进行解构,它假设犯罪者在任何时刻都是理性的,犯罪者的每一个行为都会有特定的目的:防卫的目的、伤害的目的、杀人的目的.......并且实际上最终使用客观可感的事物来推断犯罪者的目的。
然而,当情况在剧烈的变化时,一个精神高度紧张的人每一个行为都会有清晰的目的?
我们经常会遇到匪夷所思的棘手案例,例如一位面临强奸的女性暴力挣脱了施暴者后,施暴者已处于昏迷状态在床上动弹不得,女性逃脱后莫名其妙的回到现场,然后用极其凶残的手段杀死施暴者,事后那名女性声称自己是由于害怕才做出那样的行为,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刑法会告诉我们挣脱时造成的伤害是正当防卫,而第二次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第二次行为的罪过是杀人的直接故意。
当一个人的人身安全面临高度的危险是,理性是何其奢侈;对于那位可怜的女性,“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比杀人的故意显然更贴切。
如果仅仅人身的高度危险会使人失控,那恐怕不能说人是非理性的动物。
但人的非理性时刻或许要更广泛一切。
叔本华说,人类应当承认自己是纯粹意志的动物,因此所有精神和肉体的欲望是不会得到满足的。
《超能失控》就讲述了欲望和权力使人失控的故事。
三个少年在一段奇异的经历之后获得了用念力控制物质的运动的超能力,这种能力通过使用不断增强。
起初他们用这种能力来玩乐;然后,他们开始恶作剧;之后,主人公Andrew用超能力制造了一次车祸,把司机送进了医院。
Andrew还利用超能力吸引了身边的人,改善了自己的人际关系。
Andrew在痛打了自己讨厌的父亲之后,开始对用超能力伤害他人习以为常;之后,他还一怒之下把同样拥有超能力的同伴Steve杀死。
习惯了为所欲为的Andrew说了以下的话“在生物链的顶端是生态系统中最强的动物,我们人类处于生物链的顶端,没有动物能够吃我们。
狮子杀羚羊的时候不会感觉内疚,人类拍死蚊子的时候也不会感觉内疚,这其中绝对意味着什么。
”他为处于生物链顶端的自己的为所欲为找到了正当的理由。
自此之后他持枪抢劫,造成爆炸;在受到刺激之后破坏城市,与全城的警察为敌.......完完全全的失控。
这恐怕不是一出远离现实的科幻电影,其中的现实寓意在质问着人类紧紧抱着的所谓“理性”。
拥有超能力的人会因获得的一次次好处而走向失控;那么拥有权力的人呢?
那么多锒铛入狱的贪官,所谓的贪婪到底是一个理性的目的还是已然是一种不受控制的非理性失控?
政治学告诉我们,只有把权力放在笼子里才不会失控。
然而,人类创造的世界充斥着权力。
金钱是权力,它使人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匍匐在地上为自己擦鞋;一张好看的面孔是权力,它使人认为自己理所当然地应当拥有更好的东西;成绩是权力,使人觉得自己有权睥睨那些“失败者”;学问是权力,教会人颐指气使享受恭维......所有拥有权力的人即所有的人,都会在Andrew的生物链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然后心安理得地吞食在自己之下的生物。
而权力又会不断地刺激人的欲望去追求更大的权力,直至失控,或者说,失控才是人类的本质。
鲁迅说“当奴隶并不可怕,在当奴隶中找到各种美才是彻底的无可救药”。
而人类正是鲁迅所说的无可救药的奴隶:我们从来觉得自己活在理性的世界里,以自己的理性支配着自己的生活、支配着权力并沉浸在积攒权力的游戏中。
而事实可能是权力在一点一点吞噬着人类可怜的理性;而人类不可能依靠自律来抑制欲望。
人类所有的文明都是那么的脆弱,如若除去制度的压抑,就会马上灰飞烟灭;而人们会立即创造出一个权力的斗兽场,彻彻底底的狗咬狗的世界。
现代社会所做的就是把人类放到社会的牢笼里,给他们去玩有限而不至失控的权力游戏;而当其中有人失控时,这个社会会灭失这种失控。
所有的社会制度都是社会利益本位的产物,它们作出的每一次审判都不外乎用精心编制的理性谎言修饰可怜的失控,不为说服当事者,而为提供围观者一派理性的壮阔图景。
晚安,这个失控的世界;明天,让我们继续披上那文明的理性外衣。
看了预告片本以为这是在对星战里原力的恶搞,今天看了全片才发现这尼玛就是抄袭EVA啊,连搅基都抄袭啊魂淡!卧病在床的母亲,酗酒又狂躁的父亲和并不富裕的家庭活脱脱地培养出一个自闭又懦弱的Andrew(碇真嗣)幸好还有一个友善的表哥Matt(渚薰)后来还结识了Steve(东治)三个人获得超能力之后(成为驾驶猿)Andrew在棒球练习的时候显露出自己的天赋,(同步率100%!!)Andrew和Matt在湖边的谈话"Matt, do you like me?""Yes,of course.....blablabla(请参见EVA TV版24话,真嗣和渚薰的第一次见面)而后Andrew又在飞行事故中救了Steve加深了两人的感情(参见EVA TV版3话真嗣英勇就同学)接着Andrew又凭着这种能力赢得了大家的喜爱与赞扬还有妹子的追求,Andrew很开心并且开始依赖这种能力,但是破处失败,反而成了大家的笑料.....还是孤独一人啊,真是痛苦啊....痛苦中Andrew间接害死了Steve,在痛苦中Matt却依旧责备,再加上父亲的无理取闹和母亲病危, Andrew同学开始报复社会(参见18话真嗣搞死东治君)父亲在医院把母亲的死都怪在Andrew头上"It's all your faults !!"这里把Andrew的心理扭曲推向了极端.那个唯一爱我的人已经死了,生有何用,不能欢笑,既然这个世界让我如此痛苦,那么,你们都给我去死吧!!暴走!!!此刻Matt才明白自己真正在乎的是Andrew,在半空中Matt尝试用爱去劝说Andrew"别这样宝贝儿,我们可以在一起的"但是It's too late"你只是为了救那些屁民,你根本不爱我,你这个骗子,你这个混蛋!!"说着把公交车砸向Matt无可奈何之下Matt也只好把战斗指数提升至200%把Andrew干翻在地纵使Matt开挂也不敌的暴走状态的Andrew痛苦地大喊施放心中的拒绝,顺带把打伤情郎手指的臭cop掀飞."Leave me away!!!"看到这里我不禁握拳大喊 "A.T.Field 全开!!!"最后在城市的广场上,面对无数瞄准自己的狙击,面对所有人的冷酷,带着绝望与愤怒,Andrew开始爆发开始觉醒!!思想被痛苦点燃而熊熊燃烧,灵魂沸腾着撕扯肉体.突破肉体的束缚,变成超越世间常理的生命体,与天地万物化为一体成为能量的浓缩体.旧世界即将终结.第三次冲击开始了!在这关键时刻,原本摊在一旁的Matt却抱着只让Andrew一个人幸福的愿望,被封印在广场上的朗基努斯枪从后方洞穿了他....终止了这一次冲击.最后Matt带着承载着Andrew记忆与灵魂的摄影机来到了西藏,说了一大堆模仿断背山里德尔玛那句"I swear"与尝试大叫制造雪崩失败后像个超人一样酷酷地飞走了.
略有感慨 整个电影用一个手持拍摄者的角度表达着画面险些给晃吐!
这却是从安德鲁这样一个高中生孩子眼里看到的世界的最好表现 从这部电影里看到的,论一个teenager 心里健康的重要性 安德鲁长期遭受酗酒父亲的精神肉体双重家暴,病重的母亲让他需要的爱和温柔来源稀薄,他是父亲不良情绪的排泄口,而他自己只能选择将情绪隐忍。
学校里被男生霸凌,被女生嘲笑 这样的环境无疑他是辛苦的他也想热爱生活,选择用摄像机记录一切 被记录下的却是这个世界对他处处没有善意… 获得超能力后,他并没有善用这个能力因为他不知道该如何善用因为他一直是生活中隐忍者就当他有了过人的能力可以做任何事的时候他仍然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因为这些是他不曾学习过的部分,所以带着强大能力的他仍然没有办法改变任何令他痛苦生活现状反而让他愈发忿忿不平…明明自己已经是顶级掠食者了,为何生活仍旧如此痛苦,为什么自己还要受委屈?
他想不明白,他的内心全是愤怒… 当内心世界并不强大,思想能力远跟不上他的超能力的时候,他只能看到这超能力毁灭性的一面。
只有把它当成武器,产生伤害,才能对他早已扭曲的内心产生刺激,也才能让他理解里的世界观更加合理… 试想这超能力能做多少不一样的事情,有无数的可能而在安德鲁这样的孩子身上,贫乏的思想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即使一百万种可能他也无法把握。
他的思维,他的认知才决定他会如何运用这超能力…而走向失控似乎是必然… 所以,这失控的哪里是超能,超能好好的失控的是安德鲁无序的内心…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
我一向在意伪纪录风格电影中镜头来源的合法性,很多的这类影片实则在用伪纪录风格作为其视听设计差劲的遮羞布。
伪纪录风格多采用主镜头拍法的策略,但主镜头内的很多景别角度变化和运动都是无效的,致使主镜头内充斥着大量的无意义时刻,整部影片显得松散、信息量少。
超能失控难得的是不仅在全片中强调影片镜头的来源——即用摄影机记录生活的主角获得了超能力,很多影片中只是在开场建立来源,后续的发展中就抛掉了这种来源的逻辑,如<科洛弗档案>。
令人惊喜的是影片还能依托于这个镜头来源的概念,让主镜头内不但满足了准确的景别角度变化、机器运动,还提供了叙事中,主角作为摄影师的趣味,从片子开始的固定机位拍摄——默片时代的主镜头,到人物对于获得能力的逐渐掌控、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假象),主角拍摄时采用的视听系统也进步了,主镜头内变化够准确、目的清晰。
当摄影机交到他的朋友们手中时,叙事视角的切换,影片的视听也根据拿相机的人的变化做了调整。
以上的内容我举个例子,医院病房父亲让他道歉的那场戏,监控视点中,可以看到一个客观的总角度下,人物在用能力让摄影机向前前移动,下一镜即是机器调度,即推镜带来的景别向紧变化,两镜满足了叙事悬念设置——主角是否昏迷,后一镜景别变化强调其父亲言语作用到角色的情绪变化,以及强化下一步人物的动作。
全片都基于"镜头来源"的逻辑,在做这样的趣味。
还有一场戏,是葬礼中他的朋友对真相的追问,始于主观的中景、平角,当话题深入,追问朋友死因的真相时,主角回避,不愿意拍到,他控制机器摇向空景,朋友调度入画继续追问,此刻人物调度使景别变紧,随后朋友试图关掉机器的运动,致使主角拉远相机,景别变松,平角变换俯角,镜头由主观变客观,但这个客观内又有主角的情绪,通过他对相机的控制来体现。
其实这个视点很微妙、很有趣,客观中带有主观,这全然来自于"镜头来源依据"。
在这场戏里,角色所控制下的主镜头内,景别角度变化和运动使每一个剧作任务都准确且赋予了镜头来源的趣味。
到城市破坏的部分,随着人物超能失控走向崩坏,影片的一切也都失控了,剧作崩坏,视听崩坏,倒也是一种统一。
视听似乎是对大型视效场面、空间变化混乱的藏拙,利用摇晃与镜头运动模糊,但依旧遵循"每一镜都有来源"——监控、警车、直升机、dv…飞在楼前的主角,楼内的围观者都在用手机拍摄,主角用能力将围观者们的手机吸引到自己周围,这些手机成为他与朋友对峙段落的镜头来源。
整部影片的主题、人物和故事情节常规,空间的选择也一般,但这部影片基于镜头来源准则的坚持,使得其视听在常规的满足基本的剧作任务的同时,多了一层趣味,而作为摄影师的主角所"拍摄"的这部电影,其对视听语言的掌控同人物的情感、故事的情节同步,虚假的胜利直至"超能失控"。
题外话,这个影片还告诉我们,学会怎么拍电影这件事只有多去拍。
这真是个幼稚的题目摸黑去看了个片, 应为那印象深刻的片花只怕它是像skyline一类的片子, 仅有片花是全剧的精华。
幸好做到的不止这么点。
影片重要两亮点: 短!
真实!
真JB 短, 加头加尾70分钟,就好像阿汤哥才刚到迪拜 印度还没去钻石还没拿便戛然而止 ... 不过.... 前篇叙事简明扼要,郁郁不得志的二逼猪脚 误入歧途 (类似古装片掉入悬崖的老梗) 获得超能力, 无奈生活郁郁不得志, 家庭纷争,把妹难题, 最终反社会... 真实, 不算独到的手持机器拍摄,但高空飞翔的剧烈风声,被自然物体(衣服,帽子,甚至啤酒)遮挡的视线都有很好的体现,感觉是楼主近几年看过最为身临其境的片子之一前半段,尤其10分钟到40分钟, 感觉为9分好片, 情节无可赘述,但拍摄手法老到,有种精虫上脑冲去享受一番东莞ISO服务的爽快感!
自评不适合爆米花爱好者, 高空俯视总会有手心湿漉漉的赶脚
《超能失控》的影评【加长版】 这部电影,我打五颗星【满分五颗】,因为,实在是感同身受。
感觉安德鲁,就和我一样。
一看到安德鲁被人欺负,以及他用超能力为所欲为,我总会想到自己。
每次在我受委屈或不开心时,总会一个人躲在自己的小房间默默擦眼泪,一出房间的门,依旧正常。
无论多委屈多伤心,多气愤多难受,只有在我的房间里,才会被释放出来。
我的家不是家,只是容身之处,只有我的房间,才是我的世界。
即使对家长讲,他们也是无动于衷,也好,我委屈自己,他们看了却开心,我也就少点麻烦,何乐而不为呢?
我曾无数次地想,等我有一天有能力了,我要让所有伤害我的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我要复仇!
我要让他们生不如死!
我要让所有人唯我独尊!
小时候,同学们炫耀一款玩具,我没有却很想要,我会付出一切代价去要它,然后摧毁它,并记录下来。
电影里的安德鲁,就像实现愿望后的我,只不过太稚嫩。
我们不想要很多东西我们只是渴望被关注渴望被关怀渴望有个人能在自己委屈的时候安慰自己渴望不被隔绝不被欺凌渴望不被人命令渴望突破别人的束缚真心实意的 我有自己唯一的朋友,他会做我渴望的,他已有自己的思想,但是,我始终明白他不是一个人,只是我幻想中的伙伴。
就像安德鲁,他不停的说自己比别的人强,他得到了能量,却变得越发迷茫。
如果他完成了复仇,他也会变得无所目标,或者自杀,或者摧毁整个世界,但最后的结果,还是自杀。
世界是美好的,只是我们没有看到。
我们渴望的那么少,却毫无回报。
安德鲁可以把自己关在自己的世界里,而那正是我渴望的。
像电影里史蒂夫和麦特这样的人,总会惹恼安德鲁。
总觉得自己和安德鲁一样。
他们太耀眼了,我们承受不住这样的光芒。
他们太出彩了,自己在旁边就像故意拿来反衬。
他们太阳光了,偶尔的好意,反倒让我们恶心。
正如安德鲁所说,没人可以命令我们。
认为,有了力量,才是王者,可又那么怕失去力量。
导演突出的是人性,涵涵(DaneDehaan)也把这个角色的内心展现的淋漓尽致。
一开始镜头晃的我都要吐了!在空中悬浮可否让我看出不是威亚!电脑特技可以做的再逼真一点吗!结尾可以不用那么菜吗!
前面一大半时间有点浪费,获得超能力,然后享受、恶作剧,伪纪录片的讲述方式也没有增加什么真实感,剧情基本没有发展,直到失控的小子开始癫狂,才有了意思了,这片子主题是:当一个内心不平衡的人获得了超能力或者权力,他将带来什么后果?
三星半。总算出了部不那么乏味、偷懒、玩赖的伪纪录片风格恐怖。
想法酷但是拍的太假了。。
这个事讲三个青年在神秘洞穴看到奇异水晶后具有超能力。然后喜欢一直拍东西的孩子疯了,不受控制想干嘛干嘛。这部电影题材不错,可是烂到爆!!!整部电影从头到尾的镜头都是那个喜欢拍东西的孩子手里摄影机看到的影像,导演估计是想标新立异,但是也要有个度吧!我都是跳着看,要不眼花啊,混乱啊!
一般般,我实在是太讨厌手持摄像机了。。。。。
拍这电影有么意思啊
3.5星,拍摄首发蛮特别的
会再看好几遍的电影。
三个少年超人,一个太屌丝后来暴走了,另一个为了不让屌丝暴走被雷劈死了,最后一个把暴走的屌丝挂掉了,然后世界又和谐了
挺不错的题材,就是后半段故事有些无力,收尾太急。
不知所云
心里有疾病,有超能力也没用。内心不开心,把全世界给你也不会开心。
剧情并无创新,如”阿基拉“,超能力导致的自我毁灭。不喜欢伪纪录片的形式,但是片子的亮点还是蛮多的。
开头比较沉闷,片尾处对boss的攻击戛然而止,其实电影讲的不是超能,而是失控
我要是会这,第一天世界就没了。。。
可以的! 最后那个女的 都尼玛快死了还拿着个dv不放! 是要闹哪样!
苜蓿地这种手法真是用烂了的说。。。不过呢 这小孩有潜力的
偽紀錄片的攝像頭后那顆受傷的心要用什麽來彌補。
呃 純粹看特技 什麽爛劇本 被欺淩的學生 神秘洞穴 我還以為用多了超能力會自爆什麽的 andrew死的時候乾淨利落 大概就是唯一喜歡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