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址http://i.mtime.com/2197675/blog/5246152/写的超棒哦一:影片其实讲述的是一场车祸,因为父亲的一时瞌睡和一辆轿车相撞,也许就是那辆黑色轿车。
导致一家人死亡,除了女儿。
整部影片描写的是他们死去的灵魂而不是梦境,因为最后两位清扫工人发现了父亲的字条。
结尾女儿看见了四据整齐摆放的尸体,并且专业的塑料袋封号,也证明了他们被医务人员护理过,而他们一直在寻找的马科特其实是一个医生,表达了他们死亡前对生命的渴望。
时间在七点三十分停止了,说明车祸发生在这个时间,之后就没有时间的意义了,他们是灵魂,并且不承认自己的死亡,或者是不面对,也许每个人面临死亡时对生存都有渴望,他们在不断的寻找着马科特,也就是医生,被他们无辜撞到的妇女知道他们已经死去,不断的提醒他们不要在寻找了,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也是报复父亲的一时过错而存心吓唬他们,最后妇女对女儿说那个车不是来找她的,也证明了女儿是车祸唯一的幸存者。
女婿是第一个死亡的人,他的死有个关键词是婴儿,他最后看见的一具婴儿尸体,他却不知道即将要和他分手的女朋友已经怀孕了,什么原因谁的错呢?
弟弟死亡的关键词是色 情,他算是一个堕落不懂礼数的青年,在黑暗的森林还不忘满足自己年轻的性欲。
父亲是一个脾气非常大很容易冲动但是胆子又不大的人,最终在沉默中爆发,又在沉默中死去。
母亲是个典型的叨唠的人,尤其在恐惧下更加的叨唠,让父亲更加的恼怒,本来夫妻关系就不是很和睦,而且双方曾经或者现在都有外遇,并且说出了儿子的亲生父亲,最终在叨唠中死去也停止了唠叨。
女儿和母亲出现过精神崩溃,也许想告诉我们家庭不和带来的压力,以及女性在社会同样也有压力。
最后黑色轿车带走了马科特医生,黑色轿车车主是车祸的报警人,无论一家人是不是和黑色轿车相撞,它都代表着死亡,马科特医生曾用来历不明这个词形容这辆车。
弟弟和女婿的灵魂上了黑轿车就必须面临死亡所以极力逃脱,最后黑色轿车车主说了句谢谢医生的话,也许是因为马科特医生因为自己车子的缘故而耽误了一家人的抢救从而让黑色轿车车主夺走了他们的生命。
二:一条永远无法抵达的生还之路,一群心怀秘密的游魂。
不知真相的死亡,不存在现实中的岔路,死路若仅仅只是条通向死亡的历程,却为何还悬挂着代表希望的路牌。
以往看过不少的电影中都有类似情节,不知道自己死亡的鬼魂们,将被留在原地永远重复生前做过的最后一件事情,不得解脱。
死路中在睡梦中死去的一家人,没有亲临自己死亡,在一条岔路上一直寻找着祖母家的方向。
怀抱孩子的白衣女子,死神般的黑车,一家人在一个个沉年的秘密被揭开后,逐一走向自己的死亡之旅。
回想一下电影的情节,我们发现片中的死亡顺序,最先死去的是女主角的男朋友,在他死前他曾对白衣女子说过“我想要在她的祖母家向她求婚。
”这是他自己的计划也可以说这是他的秘密。
随后他被黑车带走。
其次女主和他的弟弟同时说出了自己的秘密。
女主怀孕了,他的弟弟承认自己是个瘾君子。
随后女主的弟弟死亡。
弟弟死后他的母亲说出自己不忠的事实,儿子并非丈夫的亲生子,并揭发了丈夫的外遇。
母亲死后女主的父亲说出当年母亲外遇的真相。
除了女主角,每个人都在说出自己隐藏的秘密之后死去。
与其认为这是种惩罚,不如看成是一种解脱。
越早坦白的人越早得到安宁。
黑车无法带来死亡,要记住他们早已死去,黑车带着他们不过是亲睹死亡的真相,随后的得到解脱。
儿子死前被女鬼亲吻却开心的笑着。
母亲死去前看见自己最美好的一天,女儿打开包裹尸体的塑胶袋,父亲的遗体面带笑容。
死路不是通向死亡之路,而是一条审判之路。
因为隐瞒所以审判,因为告诫而上天堂。
白衣女子因为心有怨恨而留在死路。
等这些人死后,白衣女子才乘车离开,因为目睹了他们死前的惨状心中怨恨得以解脱。
死路上所有的东西都被停在原处,永远停住的时间,永远重复的路。
在这里死是种解脱,留下才是惩罚。
剧中女主不只一次强调自己怀有身孕,我想这就是她能够获救的原因 因为怀有无垢的生命,所以得到原谅。
死路上的黑车去往游魂去往安宁,现实中的黑车带着生命获得延续。
黑车最后载着医生离开,暗喻这黑车载着的是一种救赎。
此片是法,美合拍的影片。
既有着美片的悬疑恐怖,又一贯了欧式电影宗教隐喻的手法。
两种文化的碰撞,使得此片有点不伦不类深涩难懂。
这是一部极具2000年代特色的恐怖悬疑片,本片上映于2000年,第一反应让我想到Triangle(恐怖游轮)2009年,The Sixth Sense(1999年)。
故事的悬疑气氛拉得满满,我刚开始看的时候是晚上独自在家,都不敢看下去了。
因为当时时间原因,‘’胆怯又好奇“的我转向豆瓣,“不经意”得想在了解故事大概时看了影评,又犯了和《恐怖游轮》一样的“错误”。
知道了预知情节后我便不会被出其不意地“吓到”。
其实本片没有骇人场面,一些化妆效果也在可接受范围内,但是凭借背景音乐和音效的气氛烘托,如果我没先知道的话,还是可以scare the shit of me。
我突然想到这种恐怖悬疑片和真正希区柯克式的悬疑片的最大不同,那就是希区柯克式悬疑片不会让观众感到恐惧,只有强烈的好奇;而恐怖悬疑片会让人害怕,因通常涉及鬼魂,尤其是女鬼。
本片的演员们表演出色,混蛋的弟弟,变神经病的妈妈真的很creepy。
女主角我第一眼感觉在哪里见过,想一想就记起是Friends里扮演、Ross的小女友,一查果然是她,很甜美可爱。
Anyway,这是一部很经典的恐怖悬疑片,但距离我给的5星《恐怖游轮》差一星,就是那部电影除了塑造单纯的恐怖故事之外,还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人生道理。
可能是最近都没有看什么值得思考的电影,看完这部着实觉得好惊喜好好看。
写一点自己胡乱的想法,不知对错。
1.白衣女是谁私以为白衣女是结尾黑衣男的妻子。
在女主妈妈精神失常后胡言乱语和女主爸爸最后的坦白中可以捕捉到几个关键词:妈妈婚后出轨,但是因为有个小女儿因此选择不离婚,爸爸也有出轨,但是妈妈依旧评价他是好父亲,好丈夫。
因此可以看出,爸爸是知道一切的,但是他选择了原谅,所以这个家庭虽然不完美,但是还能过下去,就像每年的圣诞节都不让人开心,但是还是过了二十年。
而白衣女亲吻女主弟弟可以看出,白衣女应该也出轨了,但是她也选择了自己的小女儿所以决定不离婚,可是黑衣男却不是好丈夫好父亲,路中央的婴儿车意味着“挡路”。
结尾搭讪医生说明黑衣男很可能也有出轨,但是他不选择原谅妻子,而是要“解决”掉这一个漂亮的作品,继续去收藏下一个,也就是那个医生,因为他是收藏家。
而白衣女脱下衣服后弟弟看到的只有“赤裸的真相”,可怕的事实应该就是杀害妻儿吧。
2.为什么黑色轿车带走了所有人女主被甩出去了,所以没死,这个很好理解。
而在女主崩溃大喊快结束吧的时候白衣女出现了,说这车不是来接她的,所以我理解的是,黑衣男为了杀掉妻子特意选了偏僻的路,没想到女主一家的车会开过来,所以黑衣男害死了男友弟弟妈妈爸爸白衣女,在女主看来就是黑色轿车把他们都带走了。
白衣女也认命了,从容上车。
而且说真的,这个黑衣男的造型也太像死神了吧。
3.每个人的遗物男友一直被弟弟说是gay,而所有人当中只有他带了手机(应该是吧也可能记错了),最后那一只带着单只耳环的耳朵挂在手机上,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个男友的确很喜欢和人沟通(打电话),而手机是一种可以将电话对面的人隐藏起来的东西,所以没准男友真的是gay,也是真的做了对不起女主的事,弟弟是知道真相的。
毕竟在女主崩溃后,可以看出弟弟其实很在意姐姐。
弟弟的一只烧焦的手,emmm,说它是青少年对欲望的渴望也可以,对外界认同的渴望也可以,我觉得有点像是成长的过程都是火炙一样痛苦的,挺不过去就是个糊。
妈妈的遗物有大牌化妆品高跟鞋夫妻的合照…所以这大概是一个风流都是也真心爱着丈夫或者是爱着家庭爱着孩子的女人吧。
爸爸的一支笔,这支笔曾经给了妈妈,但是最后还是留在他手里了,脑洞开大点的话这可以理解为他曾经给过他的真心,但是她没要,所以他收回来了,给了下一代,要做世界上最酷的外公。
4.最后的一些乱想走进森林又回到车旁边,那一下让我想起恐怖游轮。
死亡就像是一个圆,你可以逃避不停地走下去,但是最终等待你的结果始终只有一个。
人生苦短,有人选择中途放弃,或是酗酒或是自杀,但是总有像女主这样选择保持清醒继续走下去的人。
虽然他们往往会遭到生活的重拳出击,但是清醒过后,总是能从噩梦中醒过来的。
即使醒来之后要面对的是更可怕的生活,比如女主全家都死绝了。
感觉女主妈妈最后揉脑子那段也是讽刺,如果真的不爱了,不如就离婚,各自去寻找新的生活。
不然要么被困在不满足的婚姻里一生,要么被当成挡路碍事的东西被处理掉。
总之,不要出轨。
开头首先交代了旅行的时间和目的,圣诞节前夕和去妈妈的妈妈家,并且父亲此时已经是疲劳驾驶了(让女儿开其实更好,表明父亲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人),这部电影的本质是超现实主义,带有灵异成分,但是所有剧情可以推理。
其实一开始一家人就已经出了车祸,然后将这一段濒死体验拍成了《死路》,并且车祸的结果就是女主没死其他人全死了,外加卡车上的一位女性和她的婴儿也死了(就是出现在电影的白衣女子和婴儿),为什么只有女主存活,可能其他人都有性格缺陷(这也是电影可能要传达给观众的:做一个善良的人),也可能就只是车祸的偶然结果,确实只有女主存活,我过分解读了。
然后车突然转到了一条阴森的小路上,而朝着这条路走的结果必然就是只有女主存活,其他人都要死。
一路上,随着路越来越摸不着尾以及随行的一行人的一个个死亡,和各种灵异现象,一家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终于把生活中所有的压力都倾泄了出来,各种杂乱的关系都浮出水面。
几个人都出现了精神崩溃的状态,而电影上的路牌名marcott是现实当中的一位女医生的名字,象征着这条道路的尽头,能到这条死路终点的人就能见到医生,活着从这次噩梦中醒来,可惜的是除了女主,四个家人都没能到达终点。
最后只剩女主一人的时候,她也束手无策,一直走着想要和这些鬼魂见面来个自我了断,随后,那位白衣女子说了一句它不会带走你,可能这就是对车祸结果的诠释,现实中女主没死,死神不会带走她,或者这样理解,女主最为善良,所以不会死(但电影选取的存活者都是善良的人),关于这一点也没必要过分解读。
电影最后女主突然从床上醒来,说明这一切都是女主的幻想,关于那辆车就可能是那位高个子黑衣男人载她去医院的时候,女主意识稍微清醒一点偶尔看到了他的车,将这个元素加入了她的幻想中,并无逻辑关系。
这也能解释时间一直停留在7:30不动的原因,这是定格的事故,在那个时间车祸结果就已经出来了。
影片的最后,那张在女主幻想中的纸条居然留在了现实,就给这部电影定性成灵异电影,无法用逻辑和科学解释,或许导演想要告诉观众的是鬼魂是存在的,这不是个幻想,电影结尾其实就反转了两次,给整个故事添加了更加神秘的色彩。
关于其他细节方面可以不用过分解读(如为什么时间不变,但是天上的星星会动),诸如此类导演可能没有处理好的。
因素,或者就单纯理解为女主自己想要幻想成什么样就幻想成什么样。
整体的节奏和逻辑都很完整,能带入观众融入其中,并且定位成一部灵异事件,给这部《死路》增加了几分韵味。
女主是车祸中唯一幸存的人,其他人都死了。
他们撞的就是抱娃女人的车,也就是黑车。
从一开始都是灵魂与灵魂的碰撞和交集。
女主躺在医院,木屋其实就是医院。
也可以说他们自己的车是医院,因为出去就会死。
而医院附近有停着的黑车和路上掉落的纸片。
木屋、黑车、纸片,它们自然就成了女主濒死时的想象产物,于是便有逻辑的串联起来。
这部影片教育我们:1. 不要疲劳驾驶,尤其副驾的轻易别睡觉;2. 不要酒驾,更不能边喝边开;3. 晚上开车在陌生的乡间小路,能开多快开多快,碰到陌生人不要停,不要四处张望;最后一点,坐黑车要小心呐!
看了一遍,有些细节没看清楚,比如说我只看到事故中的一辆车。
这类的电影一般就是2种理解吧。
鬼魂或者梦境。
就像一些精神分裂的电影,电影里面设计一些小细节总是会让人产生分歧。
【stay】我比较倾向于梦境,而不是精分什么的。
【stay】最后的闪回讨论的比较多,我的理解是那只是sam的一个白日梦而已。
一个正常男性对美女产生的一段幻想而已。
【死路】我也比较倾向于梦境。
一。
如果是灵魂出窍,那个纸不是很好解释,如果灵魂能写字,那老爸腿部就会有枪伤...等等...二。
如果是梦境,这个梦也算是比较真实的了,至少我做梦的时候,各种场景和事情都像【stay】里面一样不符合常理。
还有各种爆隐私,要么女主生前就知道,要么就是为自己没死幻想了一个理由。
最后那个纸或许是老爸送给女儿的圣诞礼物。
还有就是每个人死后都只是一个部位,耳朵,手,鞋子,头,这应该是女主昏迷前看到的家人的死状。
(剧透)个人认为这个故事是《生死停留》和《寂静岭》的结合。
整个故事所讲述的与《生死停留》相近,只是后者在细节处理上更为细致深刻考究。
而结局的看似明朗后的迷雾徒起,又像极了《寂静岭》的处理方法,将电影推向神秘主义。
再补充一小点,我觉得里面人物的死亡顺序是值得推敲的,从座位来看,车祸的死亡顺序很可能与影片所叙述的人物死亡顺序吻合,每个人的死亡方式也是如此,比如女婿全身被撞散,母亲后脑被撞开等等。
电影有一定的赎罪意义和宗教意义,其他影评都已专题提过,在这里不多啰嗦,总之个人感觉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电影。
7-7.5分。
这类惊悚电影也逐步形成了一些套路。
首先故事看起来像普通的恐怖片~看起来有些不正常或者不合逻辑的事情发生了,让人感觉要出现杀人狂or超自然现象;其次故事的结尾一般会反转然后这一切都是主角的梦境或者幻想或者精神投射之类的;最后因为整个故事是幻想,那么情节的任何不正常之处就显得很正常了,所以故事当中可以塞进一些与剧情主线看起来没什么关系的主题。
当然其实也不只是惊悚片会这么拍,像《困在时间里的父亲》也有很像这样的设计,还有大名鼎鼎的《穆赫兰道》也是基于一场梦境。
开始剧透:本片其实讲得挺明白的。
一家子过圣诞,路上爸爸疲劳驾驶睡着了撞上对面的黑车(黑色的车),除了幸运的女儿被撞出车昏了过去其他人全死了。
包括对面车上的白衣少妇和她的宝宝。
所以在女儿昏昏沉沉的~或许是梦~里面,白衣女子和黑车像死神一样反复出现,而这条路成了真正的死路永远开不完,因为开车的人已经死了。
女儿在各种记忆交错的过程中想到了家里的一切,比如爹妈互相不忠过但还是有感情,比如女主的爹曾经酗酒还打过自己的女儿(我是这么理解啦)但他真的想要当一个好父亲。
这是个家庭伦理片。
当然了,我是觉得不管拍多少遍,这种套路还是比较容易屡试不爽的~毕竟哪怕观众开始意识到这是个梦也很容易被吸引其中,并乐于跟着电影的氛围走下去。
只要有一个合适的故事,不错的主题,以及很重要的一件事:拿捏得当的氛围。
被黑车带走的只是罪恶。
不顾家人安危的丈夫弗兰克·哈灵顿, 红杏出墙并与外人私生一儿子的妻子劳拉, 纵欲的儿子理查德, 犹豫不安分的男友布莱德... 留下的,只是勇敢、坚强、克服恐惧、战胜自己的女儿玛丽安。
黑车开过来了,女鬼说“不是来接你的,是来接我的”
白衣女人是被开着车睡着了的父亲害死的,女儿没死是因为她被甩出了车外,中途白衣女人上车,女儿给让座就是很明确的寓意,哪个时候除了下车的女儿没死,车上坐着的人都是已经在事故中丧生的人了,包括母亲后面看到路边有很多人很悲伤,应该就是赶到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吧,看到去世很久的朋友也是寓意着他们已经都挂掉了,之所以白衣女人阴魂不散,是因为她恨开车睡着了的哪位父亲害死了她和她孩子,所以就算大家都是鬼,也要去骚扰他们,更何况哪个时候车上的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挂掉了,所以他们永远走不出哪条路,女儿后面一路上之所以能跟着已经挂掉的父亲母亲弟弟走完接下来的剧情,是因为哪个时候她在医院抢救,也算是丢了半条命的人,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人,所以她能够看到他们,只不过后面被抢救回来了,把她从鬼门关拉了回来,所以最后白衣女人说黑色的房车不是来接你的,哪个时候就寓意了女儿被抢救过来了,包括父亲追白衣女人去了后,女儿被车外的黑色人影和嘈杂的说话声弄醒,哪些人影和说话声,应该就是救她的哪些人吧!
03年就能写出这种剧本,编剧还是厉害的,感觉后面有很多电影有这样的思路我觉得也应该是受此片的影响吧。
5.8分,看到电影中的老奶奶感觉好面善,一查才发现就是《潜伏》系列里的灵媒老奶奶。《意外空间》可能借鉴了这部电影,但前者在结尾可是上升到了人生寓言的高度,这部则结尾一句轻飘飘的濒死体验胡弄过去了。至《异世浮生》后,濒死体验都是胡弄人的。在漆黑的夜色中在偏远公路上行驶,仿佛与天地隔绝,身边人一个一个减少,想想也怪吓人的。可惜这群家人的人设实在是太出戏台词实在太滑稽,电影质量也绝对超不过《生死停留》。
故事太慢了,一开始就猜到是出车祸去世了,以为一直憋能憋出大招来,结果就这么憋没了
恐怖和喜剧效果满微妙的 这类型的看过了好多 都每次都能创新不同 台词好棒前半段还蛮压抑惊悚的但细微之处却洋溢着笑点够另类 很酷的片子 最后3分钟点睛之笔
看到雾气蒙蒙(也是2003年上映的)的缘故吧,低成本电影比较业余的演员,只能说比较烂!
想起来 后面的 生死停留 有抄它的嫌疑,它有抄寂静岭游戏的嫌疑。前段时间寂静岭玩多了,现在说起这三个字都毛骨悚然。
深柜 冚家铲? 先撸一管压压惊 最先吓一跳的竟然是那包薯片 啊大脑在颤抖 索尼大法好 灵车漂移
春节去凤凰玩回来的路上,开车的表哥也因疲劳驾驶几乎打盹,被我及时发现…那路况就跟电影描述的一样,黑漆漆一片只有匀速的行驶,正是这种循环和平静最容易让人犯困。电影通过这一点出发,讲述一个惊悚故事,还是很有代入感的,因为我们身边随时都可能会发生这种事情……
吓尿了..
有点迷糊,但是觉得还可以
濒死意识流,公路恐怖片。剧本结构清晰,恐怖场面设计小巧。连续点燃火柴的氛围最带感,启发了《招魂》?
2021年来看真的有够无聊,才一会就猜到了全部,亮如白昼的循环公路上演着各种家庭狗血闹剧,女婿儿子吵完女儿吵,女儿吵完妈妈吵,妈妈吵完爸爸吵,伦理剧看了都叫一声爹。联想到这是03年的电影,可能这货在当时确实石破天惊,创意惊人?
怎么看都像是对港式恐怖喜剧的拙劣模仿,而且我不喜欢港式恐怖片
怎么这么多都没马克过,不明不白的电影,看那家人的儿子接吻结果被撕下来下嘴唇给我留下来阴影了
气氛营造的相当的好,剧情拉扯人心。总觉得不是那么简单的灵魂出窍,可能是有许多家庭秘密必须让最后幸存的MARION知道吧。
这一部电影觉得其实是没有什么意思的....
很强大的隐喻,人对生的刻画入木三分。B级元素不多但你也会毛骨悚然。配乐杂乱,剧情不够明确,类似的结尾太多了,麻木了
在剧本和表演方面是令人发指的烂!被评分骗了!无聊至极,演技浮夸!剧本好似二流小说的段子,一堆无聊对话加一个意料之外结尾。剪辑也令人发指的糟糕,一个个完全不好笑的冷段子,美工摄影简直简陋到让人自戳双目,这么个鬼竟然7.1分真是日了狗了!!
看片名就能猜到剧情的路数,但手法很高级没有落俗套,有几处简直惊艳,像这种极低成本的东西很考验导演的玩儿法,他避开了很多血腥的画面,但靠表演和气氛却把血腥度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级别,很高级!玩脑、极致版咬嘴,应该会让看过的人永远都忘不了,台词也写的超赞,很多很精彩的吐槽!喜欢!
虽然有瑕疵,但比大多数咋咋呼呼搞音效的恐怖片要好看。关于恐怖片,我多想看一部发生在大白天,不靠鬼元素,不靠突然蹦出来什么东西的吓人的恐怖片啊。上次看到,还是好多年前的《催眠》,之后就没了。
除了“玩后脑”好像也没有什么恐怖的地方了,jump scare有些低调,效果一般。死亡画面需要观众自行想象,恐怖氛围的塑造在不抓耳的音效和不出彩的BGM下感觉很是平淡。恐怖片固有的弱冲突、弱逻辑也有,而结局虽然圆回来了,不过也还是落入了俗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