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有力的韓國電影!
“《金福南殺人事件的前末》(下稱《金福南》)在韓國舉行媒體試映會之後,幾乎所有到場媒體都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作為一部獨立電影,《金福南》正式上映初期在韓國全國範圍內只有三十塊螢幕上映,但一周以後便因為驕人的票房成績迅速在韓國全國範圍內擴大到一百多塊螢幕。
這也可以看得出《金福南》在韓國國內不僅贏了專業影評人的讚譽,更是獲得了普通觀眾的認可。
其實今年早些時候在參與戛納電影節國際影評人雙周單元時,《金福南》就已經得到了許多歐洲媒體的高度評價。
法國知名影評人Romain Le Vern甚至給出了五顆星的滿分評價,“這是一部極其有力的處女作,融合了奇幻,血腥,恐怖,滑稽,犯罪,色情等眾多元素”。
僅一部處女作便可以驚起如此波瀾,不由得讓人對這位新人導演張哲洙產生了濃厚興趣。
仔細觀察預告海報上的英文手寫字體,會吃驚地發現這與近幾年韓國另兩部新人處女作《美麗》《電影就是電影》海報上所使用的字體猶如出於一人之手。
而這兩部處女作的導演田在洪與張勳正是韓國名導金吉德一手扶植出來的,那張哲洙呢?
沒錯,張哲洙也正是被韓國媒體稱為“金吉德使團”的第四員捍將。
“復仇女”是韓國電影一直延續的主題之一。
從六十年代開始的韓國影史名作《下女》《魔的階段》到近十年來被世界影迷所熟悉的《親切的金子》,特殊的“大男子主義“社會結構讓韓國電影人總是對於“復仇女”這個題材情有獨鍾。
今年恰逢《下女》上映五十周年,林常樹導演的翻拍致敬版憑藉著全度妍再次突破出演等種種噱頭,順利進入戛納主競賽單元,但口碑卻不是那麼盡如人意。
要說今年最具有金綺泳版《下女》氣質的作品,還是當屬這部《金福南》。
善於把捏韓國男女感情的洪尚秀導演,對於韓國社會的男女關係,有這樣的點評,“女人是男人的未來”。
但這遠遠不如老前輩金綺泳的總結來得精闢,“男人是廢物,女人是怪物,怪物幹掉廢物”。
《金福南》便又是這樣一部完美詮釋怪物如何幹掉廢物的作品。
金福南苟且偷生于尚處於極度崇拜男根的農耕社會,從普通平凡農村婦女變成嗜血殺人怪物只是早晚之事,但張哲洙導演卻通過一種更為女性主義的視角解構了這場孤島殺人案件。
金福南在孤島之上受盡淩辱,僅存的依靠便是自己的女兒和幼時的玩伴海苑。
這兩位女性與金福南的關係在金福南突變之時起了致命作用。
女兒的慘死和玩伴的漠視,讓金福南處於極度絕望之中,只有殺戮才能為自己做主。
雖是新人導演,但張哲洙在觀眾的情緒低度上卻是高手。
螢幕上到處噴射的血漿,充滿獵奇的殺人方式,讓觀眾直到影片末尾,都不敢放輕鬆。
對於影片過度的暴力血腥,《好萊塢報導者》的點評文章提到,“無盡的屠殺,估計連導演自己都不知道要將暴力引向何方”。
這樣的疑問像極了影片中海苑的一句臺詞,“金福南,你為什麼不獨自逃亡首爾這樣的大城市呢?
”假設金福南是一個受過所謂文明社會的高級教育的婦女,她是不是應該去拿起諸如法律這樣的武器來維護自己的權益呢?
顯然目不識丁的金福南不是這樣的精英女性。
金福南的扮演者徐英姬,也許會覺得有些眼熟。
徐英姬正是這幾年掀起韓國極度暴力電影大幕的電影《追擊者》中被割首的妓生扮演者。
這一次她仿佛被《追擊者》附身,手持屠刀,十步一人。
雖然與金福南的精湛演技相比,另一位女主角海苑不是太顯眼。
但由她引出的開頭與結尾,著實另人可以回味許久。
《金福南》的開篇部分,可能讓不太清醒的觀眾驚訝道,“這難道是在翻拍山姆•雷米(Sam Raimi)去年的B級片回歸之作《拽我下地獄(Drag Me to Hell)》嗎?
”別太心急,看下去,你會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之中進入一個充滿野性的孤島之上。
孤島與女性,是韓國異色導演金琦泳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既然說《金福南》比今年正式翻拍版《下女》更具有金綺泳的精髓,不妨注意一下影片的最後一幕。
當海苑緩慢躺倒在地上化身為一座女人島時,這是本片最大點睛之筆。
這座血淋淋的孤島不正是金綺泳導演另外一部名作《異魚島》嗎?
也正如《異魚島》中的詛咒那般,見到此島的人必定逃不過死亡的命運。
影片中不斷地重複著眾人對於金福南的一句評價,“你太不親切了。
”真的是像金子,金福南這些韓國電影中的復仇女形象不夠親切,甚至過於殘暴嗎?
還是不親切的只是這些復仇女所生存於的世界。
你见过打女人的男人么,我曾经在大街上看到过,那个模样俊朗的男人不停地抽女人大嘴巴。
我没有去阻拦只是漠然的看着,觉得和自己没关系……是不是和福南的朋友很像,因为我们大家都和她很像,事不关己就算是朋友也会袖手旁观的金福南的朋友就是这样,目睹过少年时金福南被强奸,目睹过福南的女儿惨死在继父的手上,目睹过福南被打,而她就像我们一样,仅仅是看着,当被问起时也仅仅是我当时在睡觉 不知道为什么社会上会有这么多的不幸,和我们这些冷漠的旁观者不是没有关系的当你看到邻居在打架 你假装没看到而走过;当你看见同学被欺负 你假装没看到而走过;当你看到小偷横行偷东西的时候 你假装没看见而走过;那么是不是所以和自己没关系的事情我们都可以假装呢记得汶川地震各个网站关闭游戏、娱乐场所暂停营业时,一个人却提出了质疑声:他们死关我们什么事?!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正是因为我们的不关心,这个社会坏掉了当解救被撞老人而换来一句:你就是肇事者时,当营救无知登山学生失足摔死而换来学生的一句:处理好危机 你就是下个社长时……这些事情的背后是道德的沦丧、教育的失败回来看金福南本人,一个被欺凌侮辱打骂的妇女她不知道反抗,就算女儿被自己男人强暴她也紧紧是要逃离而已最终自己最重视的女儿死掉了,才想起拿起锄刀做最后的反抗;可是都这样了 又还有什么用呢都说人在被逼到绝境的时候,要么反抗,要么疯掉都说中国人最能忍了,可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句屁话,日本侵略者强奸你妹 杀了你爹 干死你全家 最后人一句投降 你就当没事人一样了…还屁颠屁颠要送人家回国,你要不要在送几个慰安妇给人家展示一下友好啊…要我说全世界最傻逼的就是你了为了不再让悲剧重演请不要再做一群看客顺便说一句:不幸的女人各有各的不幸,打女人的男人都他妈去死吧……
金福南的丈夫对其有一种变态的控制欲。
一般来说控制欲和性欲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两者是成反相关的关系。
(SM关系除外)你对一个人完全没有控制权的时候,往往是最想要ta的时候。
在金福南和丈夫在冲突顶端,也就是丈夫准备痛下杀手的时候,说,自己对她没有性欲,因为金福南从来没有像他敞开心怀。
其实是因为他对金福南的控制已经达到了极端,因此相应的,性欲也消减为0。
金福南这个时候抓住了她丈夫的变态心理,开始舔舐那把刀子,这个时候的金福南,是已经失控的金福南,丈夫很自然地就产生了性欲从而丢掉了手中的刀子。
这个时候的隐喻就很好,金福南含住刀柄,圆柱体的刀柄,大家懂,刺杀了她的丈夫,这个时候导演给了两个镜头,分别是丈夫在家公然狎妓时强迫妓女帮其BJ时候的镜头,一个是从上往下,可以看见金福南含住刀柄捅进丈夫的身体,但是那个机位就是A片常见的俯视视角。
另一个就是从丈夫身后,下半身一个三角形的构图的机位,之前也出现过,这是讽刺意味非常浓重的两个镜头。
丈夫被金福南唤起的变态性欲所害死,害死的过程和性交的姿势又相呼应。
最后导演还不过瘾,还来了一个女上位(girl-power) 的砍杀镜头。
很有意思。
最后说说贯穿片子两人百合情的竖笛,金福南人生的第一次的凌辱是因为被竖笛打了,竖笛因此断了,最后虽然被粘起来,但是被海媛折断了用来杀她,最后死也死在竖笛上,不得不说令人唏嘘。
同时我觉得竖笛是暗喻男权,电影DVD版本的官方英语字幕里,最开始,姑姑说:(中文字幕) 女人还是要和男人在一起才好,英文字幕是: a woman is most happy with a dick in her mouth. 竖笛就是that dick in the mouth, 片子最后的竖笛,虽然已经粘好,但是已经吹不出音调,也许是暗示着传统男权社会的结构正在崩塌。
↑↑↑以上当然是我在装逼,我自己还吹过竖笛呢!
当一个人感叹大城市中的冷漠与现实时,难免憧憬提及过去在小时候生长地方,那街坊四邻的熟悉和欢乐。
然而,现实情况不见的那么完美,最近看过一组新闻,在农村空巢化背景下,留守孩子遭受性侵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熟人社会下,相互包庇、纵容或是碍于情面的容忍和利益交换,更让这样的暴力潜伏着,循环发生着,不知不觉引导出更大的暴力和悲剧。
韩国电影《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是一部关于城市冷漠与自私的负面情感与孤岛小社会暴力与纵容负面情感的大碰撞,黑暗弥漫,暴力四起,而其中唯一的善良也最终被压榨出恶之花的悲剧。
影片一开始,一个城市里打拼的叫郑海媛的女子处于一种典型的濒临崩溃的状态,面对眼前的暴力行为不敢举证,工作压力巨大脾气暴躁,愈发多疑到怀疑好心的同事针对她而与之大打出手,到了这个份上,不用老板请她休假,她自己都该好好歇歇了。
确实,城市工作的压力常常令人迷茫,“逃出北上广”似的远离城市压力的想法也绝非中国特色,而这个想法下真正逃离城市的又是少数,更多人希望以一个远离城市的长假,卸下压力,放松心情。
影片到这里,郑海媛似乎是个主人公,而实际上,她只是一个后面主线剧情的“目击者”和事件效果的“承受者”。
这是一种电影叙事常见的手法,即以一个看似第三方视角,但是以目击者的经历和参与反衬与记录,制造第一视角的效果,而在剧情发生的同时,目击者的感受和变化又承载了剧情承受者的角色,更有代入感的表现戏剧冲突引起的情感冲击。
而郑海媛远行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岛上,与幼时玩伴相遇时,就引出了本片真正的主人公金福南,而郑海媛本身在海岛的日子,也目击了一起暴力事件的始末。
与内心焦灼痛苦,但外表光鲜的郑海媛相比,金福南皮肤黝黑,面容憔悴乡土,简直不敢想象她和郑海媛是曾经一个环境下长大的。
城市化的进程就是如此,尽管不一定必然产生强烈的二元对立,但是也势必让同样环境出身的村里人走向不同的际遇和状态。
而金福南与郑海媛最大的区别还不在于外表,更在人生际遇,已经成家的金福南,没有得到想要的幸福,更多则是家庭成员,乃至这个小岛整体的暴力侵害。
影片以一个个典型性的暴力片段表现着金福南的悲惨生活,有拳打脚踢的肉体暴力;有粗暴随意的性伤害;有随意辱骂的精神折磨;金福南的丈夫更当着她的面带女人回家,屋内张狂的浪叫,屋外是金福南麻木的吃着东西,这一幕已将金福南的人生状态写下了生动的悲剧性注脚。
这是一个不幸的女人,一个遇人不淑的女人,一个看不到未来的女人。
俗话说,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但是,从金福南的身上你却很难看出她个人有合理抗争的希望,小岛上就那么几个人,一个绝对稳定的熟人小社会,而其中最具掌控力的男人都已经成为了对其施暴的对象,而岛上的年长的女人们对其尽管有些同情,但是也是与施暴者的合谋者。
从现实案例,我们常常发现,受害人常常成为施暴者的同谋者,侵害下一个更加弱小的受害人,那些年长的女人或许也曾经深受男权之害,但是她们依然包庇纵容暴力行为的延续。
于是,金福南只有需求外援,但是这也毫无希望,可以离岛的渡船船主与岛上男人们的利益关系更紧密,后面的事件看岛外的法律人士也可以被岛上的男人收买。
而最让金福南绝望的莫过于女儿的绝境和昔日玩伴的冷漠。
影片诸多细节都表现了,在金福南眼中,郑海媛便是成功的化身,她白皙的皮肤,看起来良好的社会地位,来去自由的状态都令金福南羡慕。
所以,当她发现好色的丈夫已经把魔爪开始伸向女儿时,她无法忍受,孩子常常是一个母亲忍耐的底线,她奋力抗争,却在又一场暴徒与懦弱者的共谋中失败,失去女儿的彻底失败,而郑海媛再一次的懦弱表现让这个曾经在少女期间便经历过这种背叛的金福南彻底绝望。
金福南越悲惨,观众便越愤怒,当金福南一次次被暴力加害的时候,她内心的仇恨也在一点点积累,观众心中对暴力对抗暴力的合理性认知也越来越强烈,直到最终转化成“这帮不得好死的畜生”的一种“期待”,历来,此类隐忍之中暴力大爆发的成功电影无不在这一节奏上掌握好了合适的节拍,如《稻草狗》。
于是,影片在恰到好处的时候,让金福南爆发了,首先,她“疯”了,一个人闷头干活,似乎已成一具无脑的躯壳,实际上,这是她的复仇女神的蜕变。
接下来,一些列的血腥硬暴力场面接踵而至,连续的不给你一点喘息时间,镰刀、牙齿、匕首,一切都带着仇恨的火焰,向施暴者和同谋者投去。
这个时候,逻辑已经不是问题了,比如金福南为何突然如此力量生猛,而施暴者为何如此反应迟滞,已经忍无可忍的观众看着他们的惊慌失措已经大呼畅快。
但是,这一暴力的爆发,也只是暴力的轮回,留下的只是满地尸体的空虚和悲剧。
在我看来,影片高潮部分后,还安排个金福南离岛上岸继续复仇的剧情实在画蛇添足,这给本来存在漏洞的逻辑又添上一笔,或许,这是导演希望让她和目击者郑海媛来个深度接触,然后表现郑海媛所受的冲击。
实际上,不必了,岛上的郑海媛已经表现了她的懦弱,金福南也以对她一再的保护表现了这个岛上姑娘的善良与勇敢,而金福南在郑海媛眼前对施暴者举起的镰刀,已经足以冲击她的心灵。
郑海媛在影片开始对素不相识的人遭受暴力的漠视,与岛上面对爱护她的昔日玩伴的漠视遥相呼应,而正是这种漠视,让施暴者为所欲为,让受害人逐步陷入或者自我毁灭,或者同归于尽的绝境。
《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采取极具冲击力的,目击者代入式手法,让我们目睹了一个女人面对暴力的爆发,她的悲剧也不是个人悲剧,而是一个自觉不自觉形成的“暴力集团”引发的社会悲剧。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郑海媛,这个身处事件之中,又游离于事件之外的人,在经历了死亡的恐惧后,终于克服了内心的恐惧,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的认识:打破暴力的循环,就是要从不放纵开始。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a869c213da17e03fdc54015c.html
刚开始,我认为海媛是一个很冷漠的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她怕惹麻烦,自以为是,警惕性很高,从不对人敞开心扉。
她活的不高兴,整片就没见她怎么笑过。
可是,她却是一个生活在首尔,有着自己小公寓的白领。
无人岛上的人,根本不配称之为人。
所以,我都不愿说他们是冷漠的。
因为动物,没有冷漠这种情感。
永远不要惹老实人,因为她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那些禽兽不如的东西,让人难以相信世上还有这样自私冷血的人的存在。
不,说他们自私冷血,都是高看了他们。
可是原来,海媛是知道的。
她知道福南的一切苦难,却最终漠视,离开。
福南演的极好,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最深最深的绝望,绝望到令人奔溃,失去任何理智。
当福南坐船离开时,我在心里说,走吧!
走吧!
去到首尔,隐姓埋名,开始真正的生活吧。
可是,她已经不再有心,又怎么活着?
复仇!
复仇!
让所有的禽兽都感受她曾感受到的痛!
最后,她终于跌倒了,即使如此,她还是有力气去杀海媛,但是她没有。
也许在临终时刻,她只想忘记一切的苦痛,去感受那一丝丝美好,哪怕很短,很短。
看到最后海媛的转变,以及哭泣,我没有任何感受。
她不愿惹祸上身,这非常让人理解。
可是,她明明可以在福南海子死后好好安抚她,离岛后带自己的一些男性朋友过来,强制性把福南带走,谁敢说不?!
谁敢非法拘禁?!
如果是个陌生人,都可能会如此做,更不要说是从小的玩伴,你是她的唯一。
当一个人把所有的爱和所有的希冀都背负在你身上,你却背弃了她。
这个时候,海媛不再是冷漠的人,她同岛上的人一样,已经沦为禽兽。
当她一次次忍受着身心的侮辱及身体的践踏,她忍了当她面对丈夫当着她面乱性她也忍了当她面对乱伦的时候,她还是忍了,只想逃离当她如此信任一个人,并无微关怀一个朋友却换来的是冷漠、虚伪无情、不信任、拒绝她求助的时候,她还依然忍了其实她只是想正常的活着、偶尔还有着想要自由这个奢侈的梦还来不及缓和面对亲人的悲痛离去,来不及理顺所有人依然对她无情的困扰,继续投入到田间苦力活。
她独自苦着,旁边的人欢歌载舞。。
终于,爆发!
烈日当空,镰刀女开战了那一刻你会觉得前面所有慢节奏的剧情居然都不烦躁了,不但她爆发了,你也爆发了!
杀人过程就一感觉-真实!
女猪脚的杀人形象一点不逊色欧美或韩国电影以往,最后也太厉害了吧,杀到警局,总之就没有一个漏掉的。
她一直就没打算杀死她的好朋友,她只是想让她吹回那首童年熟悉的旋律,也把自己带回原来熟悉的自己。
相反,她朋友却很丑恶,从小到大都在睁眼说瞎话,都在尽情发挥自己的虚伪,熟视无睹。
即便最后她最终站出来去指认了凶手,那又如何,你的良知是在面对一场血腥后换回来的,真替你觉得悲哀!
看着那些想念你的信,我想你终究会活在内疚里。
最后恭喜女猪脚获得今年的韩国电影大赏最佳女主角,实至名归!
看之前,我以为它讲的是杀人者的故事,看之后才知道它是在对我们每一个冷漠的人的控诉,虽然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真正拯救自己,但是很多时候就是因为别人的冷漠才让这世间多了这么多悲惨的故事。
岛上的8个人因为愚昧的思想和封闭的环境而生活成真正该杀的样子,唯一一个正常人,但她为什么没有爸爸,为什么是孤儿,同样的环境下,海媛可以学习、可以离开岛屿、到首尔生活,而她就要在岛上每日生不如死。
恶毒婆婆,通过她跳崖前的话可以猜测到,自十五岁嫁到这座岛屿生活也必定非常痛苦,只在年长,成为岛上辈分最高的人,将自己遭受过的施加在了儿媳身上。
海媛曾对福南说过,到首尔也是一样的,外面的世界一样很丑陋和残酷,都市的那种压迫,紧张的环境,造成了海媛的自私,在多处细节海媛都在回避问题,但不插手真的对么?
如果先知道结果她还会这么冷漠自私么?
岛上死的人没有人是无辜的,最后画面闪过几个福南离岛后岛上的样子,每个人都被埋起来了,有小小的坟包,掉下悬崖姑姑被火化,年纪最大的爷爷面前的桌子摆满了吃的,福南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坏人,只是依靠自己这样的觉醒太晚了。
看似很遥远的一个故事,可我们的社会现在不也是这样吗?
当我们碰见这样的事时,我们会勇敢的站出来吗?
我们是所谓的文明人,还是一个自私的人?
这个问题我不敢回答。
但起码现在勇气会更大一点吧。
金福南的悲剧的由头由影片来看似乎由头是海媛的冷漠胆怯,但其根本在于无岛上的病态的统治秩序。
无岛作为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他的社会结构极端简单,作为统治者的万宗铁宗兄弟(实际来说,铁宗基本不具备统治能力,他只是万宗的附庸,岛上的社会其实是万宗的一人统治),和被统治阶层的五个成年女性和一个小女孩。
(岛上居民还有一个老头,但这个老头的社会性已经消无,只是作为生物体存在,正因为它对任何一方都不具备威胁性,所以他是岛上腥风血雨后唯一存活下来的)。
这个统治模式的基础就是万总铁宗兄弟是岛上唯有的两位成年男性(再次排除了老头),也就是说在被统治者这方来看大多数人认同了这二者具备了岛上最强的力量,出于对力量的膜拜和迷信,被统治阶层的四位老年妇女完全认同了这种统治模式,他们无数次的说:“这种事还是需要男人来做啊。
”“这种时候还是需要男人啊。
”在这些话里表明他们完全承认了自己是弱者,而万宗兄弟具备他们所无法匹及的能力,并且由此肯定男人统治的合法性。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铁宗基本属于智力障碍人士,万宗也并没有多么突出的能力,就拿给房子换屋顶这件事来说,所有的老年妇女都认为没有万宗无法完成,可贡献最大的其实是他们都看不起认为最无力的被统治者福南。
可是一旦对统治者力量的迷信形成,那被统治者就会忽略真相,而甘心接受弱者的地位。
四位老年妇女与福南的关系是这个统治模式里最有意思的,按说作为被统治者,双方应该具有某种同病相怜的情感,可实际上四位老年妇女因对男人统治的迷信以及在统治秩序中地位稍高于福南,所以他们非但没有帮助福南,反而成为了体制的帮凶,做了福南的加害者。
这是一种最残忍却是在我们周遭也不断发生的现实,明明自己处于被统治的地位,过着没有尊严没有希望的生活,可只要还有比自己更弱势的人出现,那这些人就一定要再去欺辱这弱者,一是为了获取自己受压抑的补偿,二是一定要将这弱者死死钉在弱势的位置上,要不然自己就会坠入最底层。
这也是鲁迅经常描写的“弱者对更弱者的欺凌。
”所以同是被统治者,四位老妇女比统治者更尽心尽力的去维持这种统治秩序,而因为她们的努力,她们又从统治者处获得或是实利或是一点温情的回报,于是她们又更加起劲去做维持这病态秩序的狗。
因为有了这些狗,作为统治者维持统治也非常简单,一是恐怖,二是愚昧。
如果遇上秩序的反抗者,如想要逃出岛的福南,那就用恐怖的统治手段处理,或是言语威胁或是暴力(在影片中一般是后者),所以被统治者里最不听话的福南就成为了拳打脚踢的对象,终日活在一种恐惧中。
而对于被统治者中相对听话的那就使他们愚昧,被统治者越无知,统治秩序就越好维护,所以燕儿十岁也没能去读书,而燕儿越愚昧就越好控制,万宗以一瓶指甲油和一丁点的父亲的温情就可以收买燕儿,使其成为他的玩物,并且还产生一种虚假的幸福感,燕儿屡次说:“要得到爸爸的爱。
”在福南拉着她逃出岛的时候,她还喊道:“我不要走,我喜欢岛上的生活。
”这都说明愚昧统治的威力,有时候还超过了暴力的恐怖统治。
影片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就是那所谓的“笨笨草”了,笨笨草越吃人就越笨(铁宗可能就是吃这草吃傻的),而无岛就是被这笨笨草所覆盖了,岛上的大多数居民甘于吃下有形或是无形的笨笨草,作为一个人他们甘愿不断退化变的愚蠢迟缓,失去自由的生活在这个病态压抑的岛上,可悲的是,在这岛上,也只有吃笨笨草吃到已经丢失了人性,像一块石头一样的老头能活下来。
一个人如果甘于放弃人格,做一块石头,那就肆无忌惮的去吞食笨笨草吧,在这病态的社会里可以活下去,可如果你并不安于做奴隶,受压抑,那就请你赶快摆脱笨笨草的侵蚀,不要学海媛的冷漠和冷眼旁观的心态,而是去积极的挑战病态的统治,烧尽这小岛上的笨笨草。
想起大一军训结束那天晚上,瑶瑶想看恐怖片,于是她拿出电脑找到这部片子,我们陪她一起看。
福南是个朴实又善良的女人,即使在岛上从没过过好日子,也还是勤劳地度过每一天。
直到小时玩伴海媛回到了岛上,她向往自由和对压迫的抵抗情绪终于被逐渐激发。
在岛上的这些年,她变得麻木,就连丈夫招妓她也只是木然地坐在门口吃饭,直到她得知自己的女儿竟然被丈夫染指,她的底线被触碰,仇恨在心中不断积累。
女儿后来也在福南和禽兽丈夫争吵时,失足撞死在石头上。
作为一个女人,她一无所有,作为一个母亲,失去了宝贵的女儿,她陷入绝境,终于爆发。
终于在海媛也不帮她的时候,她的仇恨到了临界点,于是酿成了这一出出惨案。
震撼,血腥,恐惧,同情,可悲,可恨。
很动人的一部片子,说实话很久没有这么地对容过了。
女二海媛,自私,懦弱,冷漠,生活在首尔这座现代的城市,感受着一切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也以同样的态度回报着。
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没有爱,有的只是利用,欺骗。
在受到挫折之后,回到小时候生活的一个闭塞的,只通渡船的小岛休养。
女主金福南像一道阳光出现了,黝黑的皮肤,不修边幅,热情,憨厚,淳朴,善良。
她热情的接待了尚有防备之心的海媛,因为在她心里,一切都和小时候一样,一点儿都没有改变,年少时的情怀,两人窝心的感情依然温暖。
海媛慢慢放下了戒备,展现在她面前的却是福南的生活--她想都不曾想过的生活,她见到了岛上的这族人:姑姑:几近心里变态的,百年的熬出来的婆,决对的男权顺从主义的牺牲品,像祖辈们一样活着。
尖酸刻薄的村里女人:复印出来般的相似的生活方式造就的一群可恶又可怜的妇人。
福南丈夫:禽兽不如,殴打福南如家常变饭。
福南小叔子:一生中似乎只有做爱发泄这一件事。
小燕:福南女儿。
过份成熟的孩子。
影片前半段像是黎明之前的黑暗,压的人透不过气人。
福南的脸上永远脏的看不清五官,干不完的农活,挨不完的打,听不完的奚落,她依然笑着,因为海媛的到来她的心里暖暖的。
小叔子可以在半夜进来强奸她,以发泄的方式,之后她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显然已不是一次。
她的丈夫可以带妓女回来,在门里面发出淫荡的声音,她可以像只猪一样在门外抱着盆吃饭,顺便听着姑姑的教训。
她的丈夫可以在她养蜂的时候用砖头扔蜂窝,让她在田地里疯跑来躲闪蜜蜂蜇到来取乐。
她也可以让丈夫用砖头打的头破血流。
因为她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方式。
但是,她不可以让女儿走和她一样的路。
因为她知道,这世上还有一种女人的人生是可以在首尔生活的,像她的海媛一样,海媛是她全部的希望,但她的“希望”却是那样的冷漠,像小时候一样冷漠。
当她看见女儿的小兔子内裤的时候,她知道一切都完了,女儿也被她的丈夫占有了,女儿觉得只要这样才能得到爸爸的爱,她甚至希望快点儿发育,也许她萌萌的觉得爸爸喜欢大胸的女人。
小燕会变成福金而不是海媛,这是福南决定逃跑的原因。
被抓后,女儿被丈夫至死让她疯狂,但还没有失去理智。
警察到来调查,她唯一的“希望”海媛却是那么的冷漠,就像小时候一样,她崩溃了,她杀了所有的人,后半段是赤裸裸的杀戮,却没有想像中和痛快,有一种纠结的伤感,为了福南。
我想说,福南是爱海媛的。
福南给海媛写的信都被丢进垃圾筒,那里全是想念。
福南照顾海媛的生活,那全是爱。
福南和海媛洗澡的时候会忍不住抓她的胸部,那是欲望。
福南在杀戮前还守着她的海媛,并驱走了想迷奸海媛的小叔子,那是牵挂。
事实上,小时候,福南为了保护海媛,被一群坏小子轮奸了,冷漠的海媛只是自保的跑开了。
这只是个开始。
小燕的父亲是谁没有人知道,因为福南自己的话说,“这个村子的男人,哪个没沾过我?
”但她没有后悔过因为她的海媛是完美的。
影片最后,福南穿逃走的海媛的白衣裙离开坐船来到首尔。
白雪的衣服,黝黑的皮肤,也许这刻她们真的结合了。
福南的浓妆掩饰不了眼底的绝望。
她人生只有两个人,爱人海媛,女儿小燕,现在都没有了。
肮脏的血挥洒在洁白的裙子上,福南内心撕裂的声音仿佛可以听到。
一生的屈辱在绝望中爆发。
海媛最后用她们两最初的信物长笛结束了福南的生命,在最后的一刻我从福南眼中看到了平静与幸福,她残破的一生在自己的爱人手中结束了,把自己送上天堂的是两人的信物。
在这一刻我觉得,她没有想过伤害海媛,从来没有。
海媛从垃圾筒里捡出信,每封信都是同样笨拙的字迹写着:海媛,我想念你!
本片名字取的很好“金福南杀人事件的始末”,凡事有因有果,120分钟以浓缩的形式展示了一个女人悲剧的一生,到最后,生是折磨,唯死解脱。
这部影片出现阳光的次数很少,基准色调暗淡,只有福南在田里的时候才会出现,仿佛是福南勤劳善良的光芒,就像她本身给人的感觉一样。
徐英姬的表演也让人印象深刻,赤脚奔跑着,在土地上,野地里,海边,无不表现的自然,真实,仿佛真的是一个鄉野村妇。
我个人很喜欢这种有才气的讲述方法,张驰有度,前面的铺垫不会让你觉得冗长,而是恰到好处,将到情绪迸发之处一切突然爆发,鲜血不会让你觉得恶心而是长吁一口气,随着福南的命运而感情起伏。
最后的画面深刻而引人深思。
虎头蛇尾
我在一个卫生巾小站看到一句话:社会不关爱女性,女性一定要关爱自己。
“原来这世上也有好人”,这是福南逃离小岛说出的第一句话。其实岛上一直有一个好人,那就是福南自己。
如果有3星半就好了
狗急了跳墙,人急了,俺就弄死你。
又是重口味!!
不知道为什么在她杀人的时候我有一种强烈的快感。。。
《回村三天,发小举起镰刀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很多人在遵从法律的同时在自己的内心里还有一个小刑堂。这部影片就是先尽情地展现出人性的丑恶,而后又用私设刑堂的方式处罚了那些人,于是让观众沉浸于复仇的代入式快感,但是遗憾的是,在故事叙述方法和镜头切换方面还是略欠流畅。 @2012-06-23 21:20:44
杀死女人的是无知和性别歧视,前半部分的暴力铺垫让后面的杀戮拥有了正义和美感!正应了那句古话,狗急跳墙,人急了,便开杀戒!★★★☆
气不打一出来
素不相识的妓女都愿意打船回来救福南,而从小玩到大的同伴却连求救信都扔进垃圾桶,福南为了海媛处处挺身,而海媛却从不曾为她做什么,这个女的从头恶心我到尾,谁做她同事朋友谁倒霉,她没死在福南手里真是太让我难过了
并没有觉得那么好看。。。
哭了
远离这个导演和金基德的一切片子
恶心,导演的用心不良。
明明就是一个复仇片,还要假装复仇者不是女主
太直白了,没有了观影乐趣,倒不如再夸张黑色一些。结尾镜头致敬了《漂流欲室》
剪掉三分之二片子会好看点
我吐了啊,导演连时间线,人物空间移动最基本的东西都不会,镜头控制的极差,为了编去编,到处都是串联的剧情和人物跟穿帮,使劲恶心人就是为了给后面的感情宣泄铺垫,搞到最后还要跟我玩爱的深沉这一套,所有人都不是人,整了一圈女主回来改过自新,这个世界需要一点儿爱跟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