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高乐
De Gaulle
导演:加布里埃尔·勒博明
主演:朗贝尔·维尔森,伊莎贝尔·卡雷,奥利维埃·古尔梅,凯瑟琳·蒙切特,皮埃尔·汉西塞,索菲·昆汀,吉勒·科昂,劳伦特·斯托克,阿兰·伦盖特,菲利平·勒鲁瓦-博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语言:法语,英语年份:2020
简介:1940年5月,法国在与德国军队的对抗中,陷入了被动的局面,可能会随时战败。查尔斯临时接到命令:他刚刚被任命为军队的将军并且需要立刻启程,前往战场前线指挥战斗。他不得不离开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孩子,把家人安顿好后,他放心地离开了。但一场战役打下来后,查尔斯感到十分吃力和担忧,害怕自己没有能力带领众多法国军人取得战争的..详细 >
名叫《戴高乐》但开场第一个镜头是床戏我就觉得完蛋了 拿“文艺小清新”的情调来拍历史题材和人物是非常不合适的 细致优雅的服道化和战争年代该有的厚重格格不入 撒发出浓浓的塑料虚假感 看着唯一舒服的是丘吉尔 而法国将领高官都仿佛是上流沙龙里只会嘴炮的贵族 戴高乐戏份还没有他老婆多 服了
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戴高乐将军,硬汉柔情。
De Gaulle (2020年电影) 一个真实的戴高乐。细小的历史切面,1940年6月初,在法国内部的亲战和反战派的政治斗争背景下,戴高乐去伦敦获取援助期间的事情。文字是最好的武器。4分钟在伦敦的演讲平和有力。与此同时,这位将军也面临着本国政府的压力。与家人的数次重逢着实感人,多次来往的书信、妻子的拥抱与鼓励、孩子的礼物,是戴高乐最为坚实的支持。现在的世界比过去实在是容易太多了,这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吧。
这样拍戴高乐,法国人民能答应?
相比至暗时刻,这个真的挺柔情,并且我其实挺欣赏法国人的这种spirit……内心胜利也很重要哈哈哈哈哈哈,哪怕当下是输了~o(〃'▽'〃)o
剧情太平了,想深刻了解戴高乐,但是没有很好的展现
平庸的传记片,选材上和《至暗时刻》一样,都是选了主人公及其国家最关键的人生转折点。所以这部对温斯顿的刻画是不错的,没有德国人的战争,无非多了一个籍籍无名的失意且失败的政客,一个升迁不顺的将校,而不是被传颂至今世界闻名的领袖与英雄。家庭线可以看出来导演是想反应战时法国难民的状态,但叙述的很差劲了,让戴高乐的家人们纯粹沦为旁观者,而且戏份太多有点喧宾夺主了。相应被挤压的上层线里面,贝当魏刚完全沦为工具人,唯一看得下去的可能就是展示政客本性的雷诺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远鉴的字幕,看来这组不仅想法很老中,实际制作也是一塌糊涂啊。。。
凭良心说并不难看,6分属实低了,7分左右是值得的,看得出来电影往小了说是展现戴高乐在家庭和国家中的角色,往大了说是想刻画那段时间法国民间和官方的境遇,但整部电影真的太平淡了,甚至于著名的BBC演讲部分都不怎么燃,而正感觉要进入状态的时候,电影居然就结束了???要我说这电影就不该叫戴高乐,叫法国版至暗时刻之类的也不至于这么误导人。
戴高乐将军
传记片里较差的,可是戴高乐真的是一个好父亲。
戴高乐二战时期的《至暗时刻》,但家庭的戏很多,只有法国人才把他们的英雄写得那么柔情。可以让你知道一些历史史实,做为传记片值得观看。编导演没多大亮点,但摄影光影、构图的讲究、美术、服道的高水平,值得夸赞!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各行各业都应该有自己专业的高技艺要求。影视作品更多地进入电视、网络等流媒体观看方式后,作品的视听艺术质量下降是个值得注意的不良趋势。这部电影在这方面,值得学习。
拍得有点一般般,不过导演很讲究镜头语言,比如开头几个镜头,展现了爱情、宗教、家庭对戴高乐的影响,从故事上来说,没有太多价值。接下来才出片名,才是戴高乐进入战场的一个长镜头。整体来看,故事太平淡了。
看得睡了
相比至暗时刻,这个真的挺柔情,并且我其实挺欣赏法国人的这种spirit……内心胜利也很重要哈哈哈哈哈哈,哪怕当下是输了~o(〃'▽'〃)o
一个值得被影视化改编的主题和人物,摘取了最关键的时期,来回溯他的功绩和其中的角色;如同丘吉尔之于《至暗时刻》,这同样是故事希望完成的回响和效果。在动荡之中家人的安危以及在家庭角色与战斗领袖之间的抉择,笔触充满温度;但这点却远远不够- - 因为它始终遵循着那些时间线以及已有的历史事实,波澜不惊地复述了所有传记留下的记载。Lambert Wilson很得体地完成了他的诠释,而非创造与突破;都在安全范围内原地踏步,也就浪费了出色的材料。
把戴高乐的一生拍这么平庸也是一种本事呢,佩服
过于儿女情长
B站推了好久,拍得太简单。没有法国电影特色。而且把戴高乐拍得很犹豫为了戏剧冲突?没有少年时代的坚定,没有战争中的强势立场。。。
叙述逻辑混乱,家庭和战争割裂,剧情稀碎,实在拍不好戴高乐将军。And导演拍得让我实在无法共情“受难者”,拍得太儿戏了!
战争中的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