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着看了电影,觉得还行吧。
整部电影我其实觉得,讲的不太合理。
人们大多都喜欢女主,我也是,但自己觉得男主倒是没什么错,整个电影自己总觉得是伪命题,女主告诉男主,人生很短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男主告诉女主,他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
我反而觉得男主没有什么错,男主把女主当朋友,男主也珍惜这个朋友,对女主在朋友的水平上没有不好的地方。
而女主喜欢男主,所以做的总是多一些。
对于不懂珍惜,我其实觉得男主到没有什么不懂珍惜,男主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于是去尝试,去尝试拍电影,他并没有浪费生命什么的,电影拍得也很成功。
他对学姐有好感,所以愿意帮她,他当女主是朋友,所以付出的少一些。
当男主知道女主喜欢他,慢慢也明白自己很喜欢女主,也立刻发了短信,至于意外和天灾人祸,这不是男主能挡住的(编剧的心男主可拦不住)。
男主如果不尝试,他怎么会明白自己喜欢什么呢?或是明白自己错过什么呢?
男主如果尝试,那么必定错过和女主的美好时光。
所以觉得在这里,没什么好纠结的。
就是觉得活得时候该好好活吧,就是这样。
不过,女主演技真的好好,长得真的好漂亮,男主的演技该加强。
一、点评之前,先略表几句题外:其实在此之前,我都挺少看电影。
而泰国电影,和我所钟爱的泰语歌,虽然近些年在国内的影响力见涨,终究还只能归类于小众爱好。
前后看的泰国影片,也不多,才十几部。
印象中泰国电影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两大类,大抵就是恐怖片和感情片了。
恐怖片不咋爱看,所以这里就大致只简单点评几部看过比较有代表性的感情片吧:《小情人》:来不及解开的误会,时空的距离,渐渐堙没了曾经两小无猜、最是滋养情感向成年感情发展的温床。
也许无关乎爱情,也许原本执手的本应是彼此,总之逝去的岁月里,风吹散了原本重合的轨迹。
再聚首,故事犹在继续,物是人非……《暹罗之恋》:同样的两小无猜,两个缺失家庭关爱的少年,互为倚靠的过程中情愫渐生。
有悖世俗的爱情,更多的时候总是备受质疑,有源自朋友的,有源自家庭的。
有多少压力的原因已无关紧要,只是为了成全再也经不起折腾的家庭,Tong也注定只能选择放弃。
“我可能不能陪你一起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就不爱你了”,一段无从选择的错过……《yes or no》:为了评论,特意从头看了次。
因为舍友关系结缘,从仅是外貌像T被嫌弃,再到有来有往偶尔语带挑衅地调侃,继而再由淋湿让床彻底剔除双方的障碍。
也许有社会普遍定性的影响,但是相爱的过程,却也不难看出水到渠成的痕迹。
然后误会和压力下的终结,也终究敌不过失去挚爱的恐惧和心痛,导演给出了一个我们期待看到的暖心结局——只要真心相爱,何必在意性别……《初恋这件小事》:丑小鸭恋上白马王子,再然后本身有只被装扮和肤色、气质掩盖住的天生丽质,有后天自我修养的提升,曾经的小黑妞,也一步步蜕变成真正的白雪公主。
相爱多波折,因为阿亮不够勇气的表白,因为小水不够干脆的拒绝,多了一个乱入的阿拓…… 曾经阿拓和阿亮小学开始不同爱一个人的约定,终于成了阿亮、小水相爱的最终桎梏 于是各自无奈走上分叉的两条路,直到9年后节目上的再相逢,方才见证彼此依然为爱等待,这份爱终获圆满!
《永恒》:这是一部内涵极为深刻的电影 作为风月场老油条的帕博老爷,却被视若己出极为疼爱的侄子尚孟,私通帕博老爷最钟爱的妻子玉帕蒂给带了绿帽。
一方面是极度的疼爱,另一方面则是冷酷严厉的铁石心肠,一条无法解开的锁链,一座无法逃脱的森林,成了尚孟和玉帕蒂所谓真心相爱的终极考验。
朝夕相对时空接近零距离化的生活,激情消退过后,渐渐暴露出尚孟和玉帕蒂习性、观念差异越来越多的问题。
一次次解脱锁链的尝试失败,终究开始有了自杀的念头,于是玉帕蒂自杀了,变僵尸了,尚孟也被吓疯了…… 里边可以解毒的内涵,不止这么点,但是我所保留的,只是一点:毫无个人空间的感情,注定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以上几部,前四部是小清新,最后部是重口味 有懵懂的情怀,也有男男、女女、男女之爱,无一不是难得的精品 同类型的电影,固然不管是国内或者日韩,拍摄技艺其实都总比泰国要略高,更别提欧美 只是,也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对泰国片的更为偏爱,总觉得是源于泰国演员更自然态地表演,总对比起来觉得少了几分商业化的烟火气息 时光情书也是纯爱小清新,所以自然还是只能拿前几部对比 应该说,对比的结果,略有差距,但是绝对没有分差反映的大。
个人觉着吧,虽然悲剧结尾失落了点,但是《小情人》和《暹罗之恋》也是悲剧结尾的,所以最大的问题,还是出在男主角太废的问题上吧?!
提到这个莫名让我想起看过 ”小岩井“的吐槽《处对象不,不处你瞎巴巴什么!
》:http://www.douban.com/note/314344353/ 笑O(∩_∩)O当然咯,一部电影,不可能就这么简单就总结出来,所以下一部分,开始正式解读《时光情书》二、《时光情书》点评:影片中,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本身就父子同名。
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发现前边几乎没人去点评。
当然,个人觉得,应该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泰国并没有类似欧美大小布什这样的沿袭称呼,所以出现父子同名的情况,我们就不得不再次深入去揣测一下导演的用意。
也不算无所得,总结的几个看点如下(因为父子同名,容易混淆,特别备注,以下部分,出现Tan的全都指的是儿子):1、Mat缺乏安全感:缺乏安全感,这部分见日常对Tan的高度控制行为,以及106分14秒第三封信件Tan几天不打电话就有快坚持不下去的感觉2、Mat深爱着她的老公,这种爱深入骨髓,并不因为老公的死去,Watt的追求,儿子的长大有任何的衰退。
这份爱,更多地表现在两个大方向上:① 所从事的事业: 108分41秒开始的一段话,Mat回答了Tan曾经提的问题,说自己正在做的事,是自己喜欢的事,因为”继续着我们所爱的人的梦想,会让我觉得他们不曾离开“;② 对儿子Tan的爱: ”因为你妈心中有最爱的人了……(停顿)……那就是你了。
“ 101分47秒开始Watt对Tan解释的这句话很有韵味。
如果只是因为Tan,母子之爱和夫妻之爱,是显然不同的,而担心Tan和Watt不和的可能性,也明显看得出来是不成立的 所以,Watt心中不可能不知道,他无法获取芳心的原因,是因为Tan的父亲。
3、父子同名的两个有意思的解读点:① 先是隐晦表现了Mat对老公的爱,部分转嫁到了Tan的身上② 还是Watt解释的那句话的内涵:”你妈妈最爱的人……是你“,因为父子同名,Watt既巧妙地回答了Tan的问题,又没有过于违心欺骗自己的内心。
4、完整解读Mat对Tan的爱:① 转嫁的爱:前文已有解读② 正常的母子之爱,这个很正常③ 安全感缺失的控制欲都是前边解读过的,这部分就简单罗列下5、Tan的缺乏个性、自信和毫无主见:过度控制下,子女、下属长期缺乏自主权,行为、思维渐渐形成惯性,更多停留于被要求做什么、需要去做什么,而不是想要做什么,更多习惯于指令式的作风【这一点,本人身上过去曾经如出一辙】6、Tan到曼谷初期的迅速迷失:Tan的骨子里,有种长期承受过度控制也不曾磨灭的叛逆。
然而在到曼谷之前,他的行为举止,都是对他妈妈充满敬畏的。
于是长期处于无法脱离的控制的氛围,叛逆又长期被压抑,往往会造成在此阶段,被安排下的生活学习,会潜在很大程度消极的成分,并造成意志力薄弱的问题。
等到了曼谷,脱离了控制,沉醉于灯红酒绿、对家里联系的疏忽、索要iphone和换车的迫切冲动,无不充分验证了其意志力的薄弱。
7、June的隐晦追求失利分析:承接第6部分说明,因为成长过程,充斥了被压抑的叛逆。
到了脱离监管的环境,这种叛逆,就会显现出强势反弹的状态,处于这种状态下,多少会有几分想尝试以往不曾体验过的挑战。
对于感情问题的处理,对Oon姐的追求,固然有荷尔蒙的作用,但是潜在的因素,必然也存在了这种叛逆因子反弹的因素至于June的失利,可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 如果不是刚好June就是Tan喜欢的类型,那么处于叛逆反弹状态下的Tan,接受June的可能性会很低,至少是比正常环境长大的男孩子要接受度低的多,而June的隐晦做法,更是加剧了这一点;② 过度控制环境下,缺乏足够的社交体验,必然会导致一定程度上沉溺于自娱自乐的行为模式(无聊来个揣测,Tan的绘画爱好就是这么给折腾出来的)。
即使不自闭,也容易对他人的行为、思维不上心,于是当June展示的追求手段总是含蓄而隐晦,Tan就会展现出低觉知赤果果地无视了……③ 然后来个不太靠谱的个人臆测:首先声明,个人基本没被当做哥们儿又被喜欢的体验,只是因为某些方面,和Tan其实挺像,所以推测也未必无效June的第3个可能失利的原因,是因为相识的过程。
开学的表演,June急着要下课,硬扯着Tan上台 应该说,这类活动,对于建立基本关系的确是挺有利的。
但是一个女性,如果还没建交的时候,就玩的太high,对于Tan这类型的人,第一印象很容易就给June打上女汉子的标签,容易被归类于哥们儿……要知道从哥们儿,到情侣,有时候,比从陌生人到情侣还难,因为太容易被当玩笑了,人又一般承受不起一次次的告白失利…… 依旧是含蓄让这种哥们儿关系,一再延续,当事人一无所觉,或者略有所觉却因为另有所爱,懒得想8、这是一段感知爱的旅程,这更是一段人格完善的旅程:首先前半句“感知爱的旅程”,相信不难理解:一则是Tan透过信件对母爱的重新审视和感恩,另则就是醒悟June才是对的值得珍惜的人,继而在June死后,Tan也开始延续他妈妈曾经所做的“继续着我们所爱的人的梦想,会让我觉得他们不曾离开”的历程。
然后必须意识到,在重新审视母爱之前,在Tan眼里,Mat更多的是把他看成父亲的延续和影子,不仅总想着逃离,甚至不惜张口说出狠狠伤了他妈妈心的话,这时的他,是完全自私和狭隘的。
而经过信件的揭示,他懂得了爱、懂得了感恩,才能更进一步意识到June对他的付出和爱。
再接着,我前边也提到了,Tan的成长历程,导致他的世界,充斥了无自信、无个性、无自我主见和目标。
然而,在意识到June才是值得珍惜的那一位后,信件和再次看海的约定,渐渐在主动的过程,开始更多了些主动和主见,然后June死亡后他延续她履行的目标,尽管只是June的目标,总算也让他开始有了自己的目标,生命会渐渐绽放出更多的精彩。
所以这是一段感知爱的历程,这也是一段人格完善的历程。
三、由电影蔓延开的一点警示:1、家长对子女教育的控制力度要适当,过分控制的结果,电影里所展示的,其实也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罢了 我不否认,严格教育也有很多人获得成功,但是有几类人,是应当极力避免过度控制的,除非你想毁掉孩子:① 天性偏弱,但是并不是天生安静的孩子;② 家境一般,严格要求也是局限于啃书本和限制自由的家庭的孩子;③ 过度溺爱环境养成很多方面痼疾的孩子;④ 天性明显比同龄人好动的孩子;①③④类型的孩子,建议以引导教育为主要方式。
当然,开始阶段,有些情况强力控制还是必要的,但必须脱离绝对控制,得给孩子一定的空间。
第②类,适当在正常同龄人的学习时间基础上略微提高就好了,加强一下孩子的动手能力和视野,哪怕不是在大城市,多走动也是能增长见识的2、对女追男容易进入误区的一点警示:都说”女追男,隔层纱“,事实却证明这个并不是太准确 很多女的,倒追倒追的,结果就变成哥们儿、红颜的,跨不过去了有不少人,表里不一,表面上看着外向,骨子里实则内向,也有一些反之 所以单单表面的界定,是不太靠谱的,而我所打算说的,也是以骨子里的性格来拍板首先,情商能力的高低,其实从平日闲聊对于一些有关情感,牵扯到暗示性内容的解读能力中参考 当然,如果是普及率很高的内容,其实死记硬背也都知道了,一些有一定普及性却不是完全普及的更具备考察性 这个具体的例子我就不举了,自诩情商低能的主!
不过我不是解读能力差,而是解读力太丰富,能把不是的也解读出是的韵味来,然后就判断不准了 此方法不完全靠谱,只是暂时就想到这个……提到情商,当然不是废话,下边这部分用到 ① 对于情商高的外向型男生,含蓄的做法最好了,不用过分担心对方解读不出来,又免除了被拒绝的尴尬,然后么,怎么相处的问题,除了强强相碰得尽量避免,别的其实都还好吧 ② 对于情商低的外向型男生,太直接被拒绝会很尴尬,但是大大咧咧点,容易被当哥们,所以一开始,建议找人打打耳边风吧,然后用点不太含蓄但是也不过分直接的方式去表白,表白过后,同上,但是主动性得适当高点,毕竟这主可能不怎么浪漫③ 对于情商高的内向型男生,耳边风打头阵适当给人心理准备避免吓跑,然后铺垫一段时间就来点直接的吧,毕竟人家都内向了,总不能指望人家道听途说的就来告白④ 对于情商低的内向型男生,随你要不要吹耳边风,要追的话,就直接点表白或者用明显的追求手段,但是告白和手段都只要相对明显就行,过激会把人吓到再然后,最好是不会被围观或者被起哄的场合,避免人家以为你开玩笑或者怕尴尬再再最后,花了六七个小时,认真的和瞎扯淡的写了这么多文字,你们觉得有用的搬走,没用的也大可反驳带上点有用的料过来就好,嘿嘿
前面一直在铺垫,小清新的电影,边听着泰语边看风景。
第一次看女猪脚单相思的电影,看到最后,感觉挺感人的,知道女主的救人死去。
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你的面前,而你却不知道我喜欢你。
等你发现后,一切都来不及。
纯纯的爱,是的一切变得那么的纯粹,为了你而活。
记忆中女主说的一句话,男主要拿旧车换新车,有旧想新,有新想旧。
说的是爱情,可爱情,谁懂?
相比较韩国的野蛮女友,又有一种新的爱情诠释,让我们学习。
令我动容的,并不是青春爱情戏。
对我来说,Tan的单身妈妈Matt才是片中最厚重的角色。
这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勤勤恳恳,老老实实,爱丈夫,疼儿子,半辈子含辛茹苦把唯一的孩子拉扯大,又守着对先夫的忠诚不肯改嫁。
这样隐忍而伟大的女性角色首先是我做不来的,所以深感叹服。
没有了丈夫以后,她几乎全部的快乐都来自于儿子Tan,虽然她乐在农家生活,但是身为农妇的经济压力也把这份快乐打磨的支离破碎。
我可以理解Tan渴望离开的心理,因为我也是从类似的背景里走过来的,我的父母和大多数家长一样,结婚生子工作赚钱,过着熬人又恼人的生活,并没有幸福愉快的婚姻,我妈妈和Matt在心态上并无太大差异,她也是把全部的心思都铺在了我的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她的生活就是以我为中心画的圆圈,把自我和个人的享受都早早抛弃在脑后。
虽然到我上高中的时候,父母的关系已经缓和了很多,我还是和Tan一样不堪承载一个人全部希冀的重负,坚定地在考上大学以后离开了北京,投奔了另一个城市,只要独自生活我就心满意足。
在我离开以后,妈妈的世界就开始崩塌了,她和爸爸重新开始争吵和冷战,每一天她都守着没有了我的空房以泪洗面。
这样的事实真的令人难以承受,正像自以为坚强的Matt也基本上是整部电影从头流泪到尾,我的妈妈没有办法摆脱失去重心的失落,然后他们离婚了,她换掉了值钱的房子,和另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在一起,从来没有放弃过的就是寻找信仰能给予的精神寄托。
对于我和Tan来说,人生才刚刚开始,对于我们的妈妈来说,生命已经没有了希望。
电影是理想主义的,刚刚敢于反叛的Tan因为妈妈几十封浸满泪渍的信就回到了温暖的怀抱,放弃了学习一年多的新闻专业,转学家乡的农业学校。
而这真的是小女生June教会他的,“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吗?
他在曼谷这个大城市才学会了喝酒,多姿多彩的大学刚开始不到一半,女朋友还没有追到手,没能像June一样开始走出家门看世界,这时候,作为一个热血青年,想要的真的是守着忍辱负重的妈妈在清迈的小山村种田吗?
只能说他真是个难得的好孩子…… 而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到了30岁了还是没有回到京城陪爸妈。
但是我理解了一个人守着家的时候接到孩子打来的电话有多么开心,几个星期都没有孩子一点音讯又有多么着急,回想起来我真是个糟糕的女儿。
所以我常想,如果自己有了孩子,将来一定要经历同样的悲苦,可是我明白的道理是,无论有多么爱儿女,自己的世界都是最最重要的。
昨天看了一篇评论《大话西游》的文章,深为感慨。
文章的主题就是:人生就是没完没了的错位。
人生为什么如此痛苦?
因为我们想要的往往不是别人想给的,别人给我们的我们不想要,我们爱的人不稀罕我们,爱我们的人我们不愿意回报。
所以我们都很苦,苦在爱而不得,苦在付出了没有回报,苦在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电影是乌托邦,所以Tan没有等妈妈病入膏肓的时候才回到家乡,June也没有死不瞑目地石沉大海,喜欢Matt的老帅哥甚至没有在Matt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后黯然离开…… 然而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现实却是,Tan最后和有钱有才有人缘的Oon姐喜结连理,Tan的妈妈一年也见不到儿子几次,老帅哥远走他乡去寻找新的爱情。
因为我们的人生错位了,我们凡人有能耐扳回一局,没本事逆转命运。
于是不相爱的人不得不共度一生,相爱的人在一起却无法获得幸福。
泰国电影总是具有日本电影的细腻风格,润物于无声之中,把人间的细微情感在几个小时的故事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而贪恋大制作的中国电影却非常欠缺这种本事。
不管片子好不好看,至少有一种情感和一个细节可以打动观众,这应该是电影人的基本工作吧。
无意间看到了《时光情书》这部电影,被电影一开始的文艺开头所吸引,就完完整整地将这部电影看完了。
忘了自己是有多久没有感动到流泪了,这部电影是深深戳中我的泪点,尤其是在电影后半部分更是情不自禁地落泪。
我喜欢那个温婉美丽的女子Mat,作为母亲的她竭尽全力地给儿子一切最好的,同时对于自己死去的丈夫仍是忠贞不渝。
在看到她的儿子Tan无意间母亲Mat写给父亲的信件的片段时,那些温情更是直抵我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在被感动的同时自己也深深愧疚,曾几何时自己也如同那个不懂事的Tan,不知母亲的艰辛,却无理地要求更多。
想想自己的父母亲又何尝不是如同Mat般疼爱自己。
他们用心生活,努力工作,为的就是给我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
与此同时,我也更加确信自己在就业方面的选择是正确的,是远离父母自己去闯荡还是留在父母身边找一份工作。
是的,我选择了留在父母身边,我想他们需要我,我也很想陪他们走过更多美好的时光。
电影中描述的大学校园,如诸多大学校园一样,也是有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
就是在这样一个美丽的校园里,因为一次新生见面会的迟到,Tan 和 June就这样认识了。
Tan是个率真大方的男孩,June是个开朗活泼的女孩,June爱上Tan y也并不意外。
而落落大方、美丽能干Oon姐的出现,无疑是Tan人生的波澜一惊。
June默默地为爱着的人做着一切,而Tan却对这一切毫无感受,一路追逐他心中遥远的女神Oon姐。
直到发现自己在Oon姐眼中是可有可无,才开始怀念June的好。
一如Tan来到曼谷时开始想念家乡的炒瓜苗,一如Tan的老自行车虽旧却很有价值。
恍然大悟的Tan准备心无旁骛地和June好好在一起时,一切都已经变得触不可及。
好心的June为了救落水的小男孩,自己却因海水刺骨抽筋而葬生海底。
我在想,她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想到了什么,也许是漫天美丽的星光吧,亦或许是她和Tan肩并肩欣赏现实中的深海星光图吧。
June生前留下的MV同样是感人至深。
那个活泼开朗的June,在生命前夕留下的MV中说道,Tan,很高兴你来到我的生活,尽管喜欢你只是我的单相思。
看到这里的Tan也是悲伤不已,曾经一直默默陪伴的人现在却是天人相隔。
不过,结局还算是差强人意。
Tan变得很孝顺母亲,也带着对June的爱,去完成June的旅行梦。
电影中这句台词我很喜欢,继续我们所爱人的梦想,让我们感觉到他们从未离开。
当然,最重要的是,活在当下,珍惜眼前人!
之前下在电脑,一直没看。
外面下着雨,一天的好心情都被这雨给淋灭了。
无意翻出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在感动之余,也有我们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
“失去了才懂得珍惜”绝不仅仅是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对爱的坚守,从懵懂无知再到有了生活目标,找到自己爱的事情。
正如现在的我浑浑噩噩的状态看到这部电影对自己心灵的冲击。
总体来说个人意义大于这部影片对影迷的实际意义,但是好电影就是这样,不仅追求票房,而且还有共鸣对一部分人有着特殊意义而且试图改变着这一些人。
看《时光情书》就是冲着女主去的,她曾演过《爱超越国界》,超可爱的,我很喜欢她。
看之前我以为是一部温情的治愈片,没想到最后却是这么虐的,我在电脑面前哭的像个泪人。
个人认为这部电影挺好看的,开头就讲了男主的爸爸妈妈甜蜜的爱情故事。
后来爸爸去世了,妈妈一个人把男主带大。
一个女人独自扶养孩子,是多么的艰难。
唯一支持妈妈走下去的就是爸爸生前给妈妈写的情书,妈妈也会给爸爸写信,告诉他自己和儿子的近况。
这一切都是很美好的,虽然生活过的很苦。
男主去曼谷上大学了,遇见了女主。
女主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女孩,活泼可爱,有主见,喜欢上了男主,可男主却思慕学校的一个学姐。
女主追逐男主,男主追逐学姐。
男主是一个还没长大的小男孩,刚从清迈的小村里来到曼谷,一切都懵懵懂懂,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所以遇见了漂亮的学姐,就去追求学姐,在学姐那里当一个小跟班,无视女主对他的感情。
女主真的是一个好女孩,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却因为男主变得犹豫不决。
她有一个去日本留学的机会,但又放不下男主。
而男主一门心思在学姐那,女主伤心远去日本。
在日本,她去了她一直想去那片海看深海星光。
最可惜为了救一个落海的小男孩,在那片美丽的深海星光里被海水淹死了。
在女主去世后,男主才发现自己的心里想的是女主。
人往往是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只可惜再也回不去了。
男主也长大了,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懂的感恩母亲,承担责任。
是那个女孩,教会了他如何去爱,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只可惜代价太大了,那个点亮他生命之光的女孩,再也回不来了。
故事的最后,男主去了女主落水的地方,给女主写了一封信。
那片美丽的深海星光,是最后的回忆。
以后,男主将去女主生前想去的地方,帮女主完成心愿。
其实我还是很难过,像女主这么好的女孩,不应该会有这样的结局。
可是有时候人生就是这样,处处充满着不可思议的事。
但也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学会珍惜,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
如果有机会,我也想写情书给自己,给别人。
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温暖的事情,找个时间,应该会做的。
看了,很感人…只是觉得很可惜,美好的来临总会伴着遗憾…时光情书,本身就说明了这段爱恋只存在时光中,是与旧时光的相遇,是一个人怀着悔恨和伤感去读取另一个人对她/他的长情告白…总之,在已经很久没大哭一场的时候,忽然翻出这样一部电影,在寒冷的冬季裹着被子看完,轰轰烈烈的哭那么一场,也是蛮幸福的☺
总得来说,这部片子是属于文艺片,男主妈妈深爱着男主逝去的爸爸,然后努力让男主茁壮成长,然后男主长大了就扇动翅膀飞远了,爱上比自己大的学姐,忽略了身边的女主。
然后有一天男主被学姐拒绝了,突然的就发现自己其实喜欢女主。。。
(咳咳,,,我觉得这个有点扯)看见女主站在日本海的轮船上收到男主说的等她回来的时候,我就知道女主一定会被导演处以死刑,果然。。。
日本小弟弟突然掉入海里,女主奋不顾身的跳下去救他,然后腿抽筋,再也没上船。。。
又落入青春疼痛系列的俗套之中,不死个人压根没办法称之为青春称之为校园系列。
《致青春》是这样,郭敬明的书,饶雪漫的书,,,就好像,我们的青春里面必须死个重要的什么人,还是非死不可,不然我们就没有青春压根也不存在疼痛似的,我想说现实生活中哪来这么多言情......要真如此,我估计绝大多数的人都属于没有青春没有疼痛的。
汗|||来说说这电影里我都看不下去的漏洞吧:1.大家应该都知道狗狗的寿命最多也就10几年的,所以个头长的很快,几乎几个月的功夫就能长成大狗的体态。
可是电影里面的那个叫易拉罐的小狗,男主一学期的功夫了,这么几个月压根一点变化也没有,,,体型还是一开始的摸样,,这太扯2.男主女主都是大一的新生,才上大一,妈蛋女主就因为学习太好被送出国留学了,这更是扯大了,,,简直无力吐槽这个槽点啊。
3.女主的表现那么明显,男主真的一点都没感觉到么,真当男主是木头脑袋啊,就算是从乡下来的,也不至于完全的单纯到这么点男女事情都一点也感觉不到的境界吧。。。
到最后女主挂了才发现原来女主深爱着他。。。
开始哭哭啼啼,然后迅速爱上女主 - -|||这片子也就当消遣用用差不多了,没其他功效
总觉得对于每一部片子,观众的解读也是创作的一部分,看过了影评才体会到更多。
整部片子看完没有太大的感觉,或许真的是自己的经历太少,对这样略纯的爱情元素已经很难再有感触,不过真的很喜欢JUNE,那是我一直想要成为的样子。
乐观、优秀、勇敢所谓告白的泪点我哭不出来,倒是在MAT的信那一块忍不住掉泪了,看到了母亲的影子从一开始就不喜欢男主,一直到结局都喜欢不起来带着快进拖完的为什么优秀的女孩总是要吊死在这样的树上从来没有喜欢过一个人到这样的程度(是不是很悲哀),以前没有,将来也不会。
那句话说得很对,拯救渣男这种事还是交给上帝去干吧。
或许我就是友邻说的那种没有胆量面对一个付出巨大却无收获的结局的人吧哈哈
还好不是Happy ending
好无趣。
就是一般的小清新故事咯。。。只是女主是安心亚,林嘉欣和杨丞琳的综合体吗
挺平淡,如流水般淌过
森么鬼
…除了脸
结局好狗血 最讨厌摇摆不定的人了男主配不上女主 泰式小清新哭死我了 。。女主侧颜好像新垣结衣
很一般吧,结局的悲剧很突兀,很生硬,纯粹是为了悲剧而悲剧,洒狗血洒的有点过了。但女主不错,气质上很符合小清新的感觉
2.5倍速
无聊
最近好奇看了几部泰国片,感觉拍的都是我们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情感和故事。。。
我时光CP比be更悲伤的故事。女主暗恋的声音比海更深。
听说是温情片来着,很失望。。。即使男主是三胖,也让我很生气💢 男主喜欢女主也很突兀,还有前半段真的很无聊。结局男主终于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点意义。男主妈妈真的不容易。
一起环游时间,一起看星星,养花花,养狗狗。
果然我的记忆不会错 一定要这样的结局咩 好想去传说中的这片海
故事很煽情,但在泰国人演绎下并不显得很虚假。过自己的生活,剧本立意很好。加一星。
渣男配上痴情女,在情人节,我被电影频道恶心到了。
歌好听……电影镜头里的泰国好美,湿漉漉的……但是剧情也太老套了8……纯看james的脸了……(但还是哭成狗了
配乐跟《初恋这件小事》一样样的啊!
音乐不错,有点刻意,其他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