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尘嚣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疯恋佳人(港),远离尘嚣:珍爱相随(台)

主演:凯瑞·穆里根,马提亚斯·修奈尔,麦克·辛,汤姆·斯图里奇,朱诺·坦普尔,希尔顿·麦克雷,杰西卡·巴登,布莱德利·豪尔,蒂莉·沃斯堡,马克·温格特,多里斯·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15

 剧照

远离尘嚣 剧照 NO.1远离尘嚣 剧照 NO.2远离尘嚣 剧照 NO.3远离尘嚣 剧照 NO.4远离尘嚣 剧照 NO.5远离尘嚣 剧照 NO.6远离尘嚣 剧照 NO.13远离尘嚣 剧照 NO.14远离尘嚣 剧照 NO.15远离尘嚣 剧照 NO.16远离尘嚣 剧照 NO.17远离尘嚣 剧照 NO.18远离尘嚣 剧照 NO.19远离尘嚣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远离尘嚣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彼时田园牧歌式的封建宗法制社会遭到了资本主义的重创,濒临瓦解的边缘。美丽的少女巴斯希巴(凯瑞·穆丽根 Carey Mulligan 饰)继承了姑姑的农场,成为了农场主,有为青年加里布埃尔(马提亚斯·修奈尔 Matthias Schoenaerts 饰)爱上了巴斯希巴,来到了她的农场为她打工。 然而,巴斯希巴却并没有将老实的加里布埃尔放在眼里,她疯狂的爱慕着一个名为特洛伊(汤姆·斯图里奇 Tom Sturridge 饰)的花花公子,虽然特洛伊曾经残忍的抛弃了纯洁的少女范尼(朱诺·坦普尔 Juno Temple 饰),但巴斯希巴还是盲目的相信这个男人能够给自己带来梦寐以求的完美爱情。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银行经理大明帝国之夜来风雨盲侠大律师乱世丽人行侠僧探案传奇之洛阳花会穷兄富弟传奇王子北冥有鲲姆明:漫游蓝湾廉政狙击感应格莫拉第三季紧急呼救:孤星第一季春&夏事件簿哥本哈根信访局长乱世微光隔壁的男人很能吃女儿河青春的答案急冻风暴欲望快键键爱的荣耀最后一公里凯利党青鸟的天空杀戮时刻真爱无尽女神的教室~法律青春白皮书~贾姆塔拉:骗你没商量第二季

 长篇影评

 1 ) 这部片子完美地展现了决定论的无美感,以及是一部给女权主义者丢脸之作

一、不得不承认女主一开始是让人看见一些希望的。

马背上出场时的飒爽,说话时的不卑不亢,抱着谷子进只有男人的买卖场时让侍女“抬起头来”……在男一第一次求婚被拒时,他问是不是有人在等她,她说没有,but that doesn't mean I'll marry you,我当时还挺激赏这句话,以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并非因为在空窗期就可接受任意一个人,暗含的意思是结婚不凭任何形式的物质捆绑,也不受任何习俗的绑架,她需要看得更多观察对方更多(以确定这个人的品质性情之类)。

后来她说I didn't say I wouldn't marry you either,我以为是我这种理解的进一步证明。

后来事实证明,她并不需要看得更多观察得更多。

拒绝男一求婚时,她说“但结婚要考虑很多因素”,那么她和兵哥昨晚初见下午就缠绵考虑的是哪些因素,他们的婚姻考虑的是什么因素?

换句话来说,女主的自强与否不是凭逻辑或事实来决定的。

如此这种自强也没有什么价值可言。

像是理论性的幌子。

把女主看成一个曾经想成为独立女性的人,立了flag但最终被啪啪打脸,这是可以的。

但你不能把这部电影视为一个女权主义者追求爱情的故事。

我想芭丝谢芭·埃弗丁很乐意用女权主义者来形容自己,我本来没有想要扯到feminism这个词,但从女主的开始的所言所行看来,这的确是她meant to。

但很可惜,她不是一个好的女权主义者,或者,我更愿意说,她算不上一个女权主义者。

她即使真的怀有那种思想,也没有付诸实践的能力,最后虽然by sheer luck&coincidence得到了一个美好结局,但并不是她自己的“独立”“强大”促成的。

下面会提这一点。

如果真要把这部片子和女权主义扯上什么关系,那单从分析Bathsheba这个角色来看,它展现的事实是很绝望的,即女性在最初抱有的一系列事业心和其他理想(哪怕在最开始只是一种理想)都会被其(所谓的)本性带有的对爱情的渴望磨灭而妥协,最终对那些初衷好像全然失忆,并且(如果没有变故的话)愿意这样过一生。

而这最终将指向的是:一开始的那些理想就是可笑的,是从未曾成立的。

如果旧思想之一对女性的看法是“爱情的动物”“始终逃不过爱情”,那很不幸,这部电影还可以给这种思想提供一点佐证。

二、最后的所谓happy ending,在我看来就是女主在选来选去选到没得选了的时候“不得不”选了正确的那个。

有人说,女主最终还是选了陪伴最久的那个,但问题是,整个选择的过程中,女主从始至终没有表现出任何思考的主动性,一切、包括这个美好的结局,更像是被逼迫成这样:男三要背叛、男三会死、男二会坐牢,只有这样——只有这样女主才能看见正直的人的可贵?

才选择真正有价值的(而且是在她无其他选择的情况下)?

在这个故事里,人类智性和理性的选择的作用被淡化到几近没有,倘若像我刚才说的,假设男三和女主结婚后真的一心一意对女主好,只不过是以他的方式,日日纵欲玩乐,很难想象女主在事业上的干劲和兢业会保留几分?

芭丝谢芭·埃弗丁和安娜卡列尼娜的差距真的有那么远么?

倘若男三浪子回头时没有被男二杀?

女主若被他软磨硬泡后再次心软么?

——并不是说女主一定就不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只是剧本压根没有讨论这种可能性,这个剧本里最核心的女性形象,她最后的选择不像她的选择,更像大环境所致,情势所致,水到渠成的一个选择,(更妄论她在此前几次中让人大跌眼镜的举动)。

所以这所有的独立自强都是站不住脚的。

Bathsheba立下的flag,至少在爱情阵地上的,是无论如何站不起来的。

或许以故事的时代限制,她根本未能理解女性独立到底意味着什么,不受男人束缚、甚至说,作为一个人,不受来自另一个性别的束缚到底意味着什么(当然,如果我们纯属把事情看作是情窦初开的少女受骗,那会简单得多),以至于她最初的言行只是一个还未有机会经受考验、未有机会暴露的幌子。

但写这篇影评让我想通的一点是:很多事情,哪怕它最初真的只是一个理想,一个幌子,把幌子坚持到最终,它就不再是一个幌子了。

 2 ) 清楚自己内心真正需要什么

-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根据英国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同名作品改编 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 景色和光晕优雅细致 每一帧都是一副油画 英剧的好看之处 在于那种根深蒂固的彬彬有礼 插曲 Letnomanstealyourthyme 动听 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 它可以教会你珍惜眼前人 告诉你要看清自己的内心 还有独立人格尊严的可贵 同时还有那亘古不变的 爱情的美好

 3 ) Boldwood我选你

短评太短了有字数限制,一直都写得不称心很难受,不如写影评好啦😌(以下文字充满了个人情感哈哈哈)最初看这部的时候大概五六年前了,也许是六七年级的一个暑假看的,当时也是因为爱奇艺每月有点播券(好像叫这个?

)要过期了所以看的。

没有看过哈代的原著,纯粹当做消遣看的一部影片,所有的认知和评价都仅仅基于该影片。

今天重温了一遍🥰相较于几年前不谙世事也不能领会其深意的自己,看完还是感受颇深的。

Bathsheba确实是作者在那个年代所塑造出的独立女性形象,有受过教育的人格独立,又继承了遗产,经济独立。

感情上不盲从,但是毕竟是处世未深的少女,所以一下子就陷入了军官的花言巧语之中。

话说有一点我其实一直不太理解(但也许是当时的社会现象吗)就是摄政时期的女性都很中意军官诶,怎么好多文学作品都这样😭我真的一点也get不到officer…不论哪部…最终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当时的认知就是谁是男女主谁就终将走到一起,当然男主也相当帅气,剧情也做了足够铺垫证明两人的心意相通互相理解。

这次看的时候才确实意识到只有这两个才是气场相合,特别是女主是个需要人来tame她的时候Oak就是对的那个人说到tame,女主和军官闪婚以后也许她以为军官是能驯服自己的那个,但其实用现在的话来说完全是被军官pua了吧😡而且officer算是入赘吧身无分文还欠一屁股债,不知道女主之前那么聪明的脑子掉哪了最后来讲Boldwood。

请允许我发癫🥵遇到这样的男人就嫁了吧🥵辛老师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怎么能那么可爱那么帅啊啊啊啊啊啊女主不嫁但是我愿意嫁给你🥵🥵🥵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早所以当时大概是第二次见辛老师(第一个是Aro吧我觉得hhh)年代太久远了隔了四五年了好像,记不清了…但是辛老师真是魅力无限😭我从那时候就很喜欢你了到现在我的爱只增无减😭我是辛推给我狠狠推🥵演技多好啊眼神里都是戏啊😭哎我太爱这只威尔士绵羊😭😭😭现在回过头来看Boldwood和Gabriel还挺配的(嘻嘻)你们两个一块儿过算了😌(随着年龄增长看事物的眼光果然不一样了啊哈)(一本正经)嗯我开始认真讲了。

Boldwood应该算得上典型的乡绅,而且是修养极高的绅士了——当然Gabriel的品质和能力都是一等一的好,只是私以为现实当中可能很难遇见这样的吧hhh。

(但是正经不了几秒)Boldwood除了老了点,还有什么是不满意的吗😢殊不知叔才是我的款啊每一点都踩在我的xp上😭有修养又绅士,又帅又多金,爱你爱得深沉,也不嫌你那刚刚丧偶的寡妇身份还一心想帮你还债😭😭😭小心翼翼的每一步,渴望满足你的任何要求,付出真心只为等你的承诺😭对Oak也是真男人对真男人大方坦荡搞竞争,钦佩对方的能力也会给他提供机会大显身手。

最后一枪解决officer真的太解恨了,为了心爱的女人去坐牢还拱手让人😭特别是最后男女主上楼看到他已经为女主答应后准备好一切,每件首饰衣物都印着Bathsheba Boldwood😭真的太心动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未来的生活全都是你,我已经准备走了99步就等你迈最后一步了啊😭这样的男人谁不爱🥵就问谁不爱😭我站在一个当代人的视角来看,(当然我也带了很多私心hhh)我会选择Boldwood。

物质基础在现代来说重要的不只是一点点了,虽然我们处在一个越来越自由恋爱的时代,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加深了。

而且女主和Boldwood可以算门当户对吧,两家人是邻居呀都有地产都有钱——如果我没钱我也会抱大腿的遇到这么好的男人懂你也爱你的就嫁了吧,就像达西一样啊啊Mr.Darcy🥵况且Lizzy和Darcy差的不只是钱 地位也实际上有差距,但只要是真爱简奥斯汀不还是让他们成了。

当然真的从物质层面来说,以男女主的能力绝对可以满足的,一点儿也不会差。

只是以现实的角度来看,首先我很难遇到像oak一样这么好这么能干又这么忠实地守在身边的男人,其次我也没有Bathsheba这么有智慧和魄力,以及幸运。

受过良好的教育且能发挥才能,能从亲人手中继承家产,经营好振兴起这一大片的农场,还是一个不摆架子亲民勤勤恳恳参与劳动的农场主。

所以我怎么会不选Boldwood呢😍有叔养我我后世无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不爽飞了😭哎 我承认我是市侩小人没啥雄图壮志😭毕竟没啥家产能继承也没个农场头子当当也没几个男人玩😢普通人的一生罢了…个人的意识觉醒于这残酷的社会现实而言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身上什么资本都没有,你又能为之如何?

能保证我不被军官这种花花公子还吃喝嫖赌败得倾家荡产的男人骗了就不错了。

 4 ) 如果故事男女主人公的性别交换一下

如果故事男女主人公的性别交换一下,这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男版Bathsheba长得帅、冷静、自持,虽然没什么钱但打算通过奋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女版OAK是一个和他差不多社会地位的娴慧女,长得一般,对男主一见倾心,但只是默默放在心里,决心随时随地打算为男主贡献自己的蕙质兰心。

男主遇到女版Boldwood,虽然此人是富家女,对男主也是真爱,但三观很正的男主视金钱为粪土,嫌土豪太俗气,不为所动。

后来,男主遇到活泼美丽的女版Troy,一见钟情。

女Troy是个表面浪荡但内心因被初恋抛弃而受到深深伤害的人。

两人私奔结婚。

婚后,过了两年好生活,直到女Troy遇见初恋情人。

不能忘情的Troy跟初恋情人殉情去了。

男主悲痛欲绝,单身多年后,终于决定接受女Boldwood。

正当女Boldwood做了一堆婚纱准备举行婚礼时,女Troy回来了。

女Boldwood疯了,开枪打死女Troy,也把自己送进监狱。

男主此时终于看到了一直默默守护自己,同时不忘发家致富的女Oak,两人最后结婚了。

撒花。。。

这个故事读起来没一点违和感,为什么只是男女主人公的性别对调了一下就被吐槽这么多?

因为我们对男性女性采用了两种价值标准。

正如评论中会有人说每次都是女主主动招惹别人。

女主为什么不能招惹?

因为对女性,我们要求她专一、视美满婚姻为她最大价值的体现。

无论她是否有独立的意志、是否需要赚钱养活自己,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寻找爱人,最好在爱人出现的瞬间就能认出来,不过他外形多么的土挫穷。

女性还不能被甜言蜜语欺骗,不能犯错。

女Oak的形象更符合传统的女性观:隐忍、坚定、默默等待,最终守得云开雾散。

如果故事这样写,顶多也就是个好看的二流言情,可哈代是谁啊,他只是把男女主人公的性别一换,故事的主题就深刻广阔了许多。

许多姑娘都曾经是或者现在仍然是Bathsheba,幻想美好的爱情,以及随之而来的金钱和安逸生活,结果会怎样呢?

Bathsheba绝对算命好的了!

这就是《远离尘嚣》的现实意义。

姑娘们,醒醒吧!

 5 ) 最好的爱情当如此

“我有一百亩地,两百只羊,等我把债还清,农场就是我们的了,一年里你就能有一架钢琴,种种花养养鸡,再搭个黄瓜架子,然后再生一两个孩子,哦,再多几个也行,我也会永远的陪着你。

”(看了这电影,哈代算没白学!

远离尘嚣下的爱情谁不爱?

结了婚又如何?

离了又如何?

女子应当去追求自己所爱的,它无关世俗无关他人,只关乎自己!

欧克先生之于芭丝谢芭,芭丝谢芭之于他)我能想到的最美的爱情,伴着这电影的开场而悸动,随着结尾的亲吻而懂得……

 6 ) 老套还是经典

女主的性格悲剧,想做独立女性,但除了头脑简单地抗拒传统父权形象的先后两个农场主以外,基本还是深陷于当时社会传统的观念。

她多次问Oak,‘what did they say?' 如果社会观念不变,她一个人的挣扎并不能改变她自己的命运。

玩弄另一个农场主Boldwood更是虚荣心作怪,以理性的婚姻市场来衡量,Boldwood确实是个理想的丈夫,有财产有教养,农场相邻,品格也有目共睹。

她虽然拒绝人家之后说,自己有钱有房,用不着非得结婚,这个借口是显得她挺理性,但是通过戏弄一个受人尊重的邻居并获得他的求婚offer,无非是求证她自己的重要性和吸引力,自恋的很,却不承认。

后来落入军官Troy也是剧情老套,19世纪的作家的经典作品,难逃那些桥段,各种经典剧情都不落下。

女主这么年纪轻轻,还是怀有年幼稚嫩的浪漫情怀的,希望有个英俊帅气无畏的王子式人物能够拯救她脱离那平庸的重复的生活。

两人林中幽会时,Troy耍的剑法,首先显示出他的不诚实,浮夸,自大,骗女主说剑并不锋利不会伤到她,暗示此人其他方面也有所隐瞒;再者,女主也不傻,只是情感用事,一番舞剑把她强力撑起的女强人外壳都卸掉了,只剩一个情窦初开懵懂迷糊的少女一个;最后,女主想要挑战男强女弱的父权社会,但又时时刻刻依托于那样的社会衍生出的体面的社会礼仪,比如当面说人家好看或者直勾勾地盯着人看是不礼貌的,当军官粗鲁莽撞地打破其他社会成规的时候,女主以为那是与她苦苦争取的自由是同一性质的,当然,其实不然。

Troy口口声声念的Mrs Troy,就是在宣示所有权,而女主则完全深陷爱情傻呵呵。

后来Troy被农场主Boldwood开枪打死也是自找。

哈代想要塑造的追求自由的女性,一再被男性拯救,无论是燃起她激情的Troy,还是把她从错误婚姻中解放出来的Boldwood,或是一直对她不离不弃且最终走到一起的Oak,依然是被动等待的女子一个,唯独最后她主动去追Oak,并催促,'Ask me',才有些真正面对并实现自己的独立思想。

在故事里,做错一件事,走错一步,就真的一辈子都会定格在那个糟糕的时刻,至少很多代的读者反反复复地读或者观众反复看电影,看到的都是那样的悲剧,如此深化事件的可叹可气。

然而,在生活中,有时间这个河流,没啥是冲不走的,女主夫婿的选择,完全可以理解,谁不想浪漫一把,冒险一次或多次?

谁会甘心在年华正茂的时候嫁给忠厚可靠的人就此一眼望穿此后30年的生活?

就算那林间小道上打着各种警告提示,也总不乏有人想尝试,即便伤痕累累,又如何?

而末尾的幸福结局,大概是补偿下个中的转折纠结吧,给人一个积极明朗的happy ever after。。。

话说电影的农场乡村景色很好,倘若哈代能实地构造出他那半真半幻想的Wessex,大概会很像电影里的取景,安宁,田园,劳作辛苦,生活朴实。

 7 ) 独立女性不需要男人给的温室花园——北美6月新片《远离尘嚣》漫谈

独立女性不需要男人给的温室花园不知道是凯瑞·穆丽根的声线太悠扬,还是油画般的风景画面太撩动人心,亦或是托马斯的原著的气势太恢宏,影片一分三十秒的预告片,每次我都会跟着最后一个镜头画面,骑在马背上,抱着心爱男人一起飞驰的芭丝谢芭同步喜极而泣。

作为一部翻拍经典名著的影片,丹麦导演 托马斯·温特伯格 从一个自编自导的创作者,到这次完美的呈现一部1874年 托马斯·哈代 的英伦著作,他没有让众人失望。

如果说原著小说的读者们稍稍觉得电影的剧情衔接过于紧密,并且没有细致展开刻画人物完整的性格,那么只能归结为,阅读文字的想象空间太大了,而电影给我们的是一个意向的象征,将人物的特征和情绪的变换,呈现在光影的图像里和有限的对白里,这样已经足够了,剩下的是作为观影者需要自己去体会的,毕竟电影的长度有限,要完整的将人物的一生描绘的淋漓尽致,还是不如文字的细节表现力充足。

但是影像总是能给我们一些超越于白纸黑字的感受,这也是名著总是被抱以期待的翻拍,然而读者又经常陷入与自己的想象不同而失望的怪圈。

不过这部电影,从制作方选择了导演 托马斯·温特伯格 ,到 托马斯·温特伯格 导演选择的四位主要演员,都让整部电影和每个人物角色,充满了厚重感的同时,又充满了新鲜感。

影片的剧本非常尊重原著,看得出一直在尽力重现其中的经典情节,从开篇起的人物白描,就用实打实的乡村美景结合人物的个性,进行了十足的刻画,让观众瞬间就爱上了两位男女主人公。

一个一袭红衣,躺在马上,在树林间穿梭的女孩,一个一骑绝尘,在田野里,向着朝阳飞驰的姑娘,开篇的原声音乐,配着这样的画面,向我们展示的是一颗自由的心。

而拥有这颗自由的心的姑娘,正是这个故事的女主人公:芭丝谢芭,而片头也借她的口,说出了她对自己这个特别的名字的“无奈”。

但是,这个名字不是伊丽莎白,不是苔丝,这也预示着在这个故事中,没有矫情的富家女,也没有凄苦的情妇或妓女,女主角是一名用双手犁地,善于骑射,试图在男人的世界里,开辟女性话语权的独立女性:芭丝谢芭。

她的独立来自于父母的早逝,来自于自幼的乡村务农生活,当然也来自于叔叔留下的遗产。

她用全部的精力去经营,无论是种地还是牧羊,她都乐得参与,甚至只有男人进出的交易市场,她也敢于独自前去,让自己的收成不低于其他货品的价格。

她看似有一座庄园,但是她不是庄园主或者大小姐,我更愿意称她为农场主,因为她跟牧民一起赶羊群回眷,一起整理麦垛,一起欢歌笑语。

在一年又一年的金色麦浪下,土地给予人们的是一年又一年的繁衍生息,而这份可贵的遗产和上天的馈赠,给了芭丝谢芭自由独立的生活。

而女人总是要在爱里成长的,芭丝谢芭也不例外,根据原著的故事情节,她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分别遇到了三位改变了她生活的男性。

一个憨厚朴实,一个富有绅士,一个轻佻疯狂。

而影片也遵循小说的循序而展开叙事,那么如何将既定的剧情,有线索的展开,又给人以视觉感官上的触动和新意,就成了这部第二版翻拍电影的课题。

第一个进入 芭丝谢芭 生活的是朴实憨厚的牧羊人:盖伯瑞克,由比利时实力派男演员:马提亚斯·修奈尔茨 扮演,不得不说这个角色的选择简直太美妙。

如果看过他2012年与奥斯卡影后 玛丽昂·歌迪亚 合作的《锈与骨》,他着实是一个坚韧不失粗犷的人物形象首选,天生带着不会花言巧语,只会闷头实干的气质。

而影片开头利用一个大逆光下,他一条一条扎实的编织羊眷围栏的动作,一点一点将他的人物性格和内心勾勒出来。

在他因为牧羊犬的失控,损失了全部财产后,他的悲愤,只在追逐羊群时体现了那份疯狂,之后只是在一个朝阳的剪影下,他解决了那条失控的牧羊犬,拿着最后一点钱,离开了家。

而他再次和芭丝谢芭的相遇,是因为意外的救火,就像命运的牵引,每当芭丝谢芭需要帮助的时候,盖伯瑞克总是会出现在她身边。

第二个进入芭丝谢芭生活的是高贵的邻居伯德伍德 ,就像旁人引入的介绍,他风度翩翩,殷实富有,他曾对女人没有兴趣,但自从看到了芭丝谢芭的与众不同,人到中年的他,就像点燃了所有积蓄的情感,无法自拔。

他不断的追求着芭丝谢芭 ,无论是最初还是最后。

影片从伯德伍德的穿着打扮和一举一动,都尽显他的传统乡绅的形象气质。

他孤傲冷漠,却也孤独脆弱,所以当他被几句诗歌敲开了心门,他第一次感到了自己不再富有,他强烈的希望自己的生活中可以拥有这个与众不同的女人。

而他郑重的求婚,即唐突又肤浅,自然不是芭丝谢芭的心中所愿。

同为邻居的芭丝谢芭有着自己的庄园,有着自己的生活,她怎么会对这样富家太太的婚后生活感兴趣,她不需要男人给她建造的温室花园,她也永远不会是温室里的花朵。

她那一句:“我已经有一架钢琴了。

” 已经是对伯德伍德最直接的拒绝,只是伯德伍德还不太明白,自己如此卓越的条件为何没能打动她,他甘愿继续等待那份渺茫的希望。

芭丝谢芭在被两个男人莽撞的求婚之后,她是拒绝的,她依然坚信她不需要依靠一个丈夫,更不会做一个人的附属,她需要一份不一样的情感关系。

这也成为了她,在深夜的树林里,被一身红衣的特洛伊中士吸引的原因。

影片中第三个陌生男人的引入,通过鲜红色的军服,笔挺的身姿和两撇胡子来衬托人物的性格。

这样的一个人,站在葱郁薄雾的树林里,出跳的鲜红表象,是人物性格的张狂,而军刀的挥舞是人物内心欲望的彰显,人物的性格和内心,其实都已展露无遗。

其真实的相貌隐藏在轻佻的两撇胡须下,也暗含着他不为人知的过去。

这样的神秘,刺激和情欲,又怎是单纯的芭丝谢芭能够招架住的。

试问有多少女孩,不是被这样一朵开在森林中的带刺的红蔷薇吸引,怎能够忍住不将它摘下。

只有受过伤的人,才知道这样的颜色和尖刺,是危险的信号。

而影片中,芭丝谢芭第一次对丈夫特洛伊失望,是在新婚归来的舞会上,一直沉浸在甜言蜜语和爱情喜悦里的她,被盖伯瑞克告知,今晚可能会有飓风来袭,麦垛需要人手加固。

还没等芭丝谢芭决策,特洛伊就以:“今天是庆祝我们大婚,没有人会去干活,老天爷不会在今天下雨。

”,几句肆意的言语暴露了自己对农场的不在意,也表明了他对芭丝谢芭的财产和本人的不关心。

他根本不知道芭丝谢芭最重视的是什么, 他也不想知道。

芭丝谢芭看着把酒寻欢的丈夫,失望的离场了,犹豫再三,她换下了礼服,来到风雨交加的麦垛前,跟孤单盖伯瑞克一起,爬上麦垛,在闪电和暴风下,用遮雨布包裹麦垛。

曾经失去羊群,失去过财产的盖伯瑞克懂得作物和羊群对人们的意义,他更懂得芭丝谢芭的心中所系。

就像数次盖伯瑞克拉住芭丝谢芭的手一样,无论是芭丝谢芭需要他的帮助挽救羊群,还是在雨夜一起爬上麦垛,每一次盖伯瑞克都会直言地说:“我会一直在你身边。

” ,并且,每一次都说到做到。

而他的守护也被富有的邻居伯德伍德看在眼里,虽然他不会在雨夜赶来亲自帮忙,但是也会在隔天的清晨来看望损失状况,时刻的关心着芭丝谢芭的生活境况。

影片通过芭丝谢芭在窗口观望,看到特洛伊在后院追赶鹅群,用军刀乱砍围栏,来表现这个对田地农场没有任何感情,对务农没有任何兴趣的顽劣之徒,他只与那把尖刀相配,他是一个内心孤独,却还肆意掠夺他人的爱的轻浮之人。

他狭隘的自尊,让他无法忍受初恋情人的婚礼误场,他不想面对自己的失败,才会错失了初恋的真情。

而他诱惑芭丝谢芭也只是图一时之快。

每次,他都是以标准的军姿背对着相约对象,第一次在教堂,第二次在树林。

他坚守那一点点的尊严,是因为他惧怕直面空荡荡的来路,恐惧心爱的女人不会向他走来。

当意外的得知初恋女友有了自己的孩子,他有些无法控制局面了,即没有从芭丝谢芭手里拿到钱,也失去了爱人和孩子后,他对芭丝谢芭留下一句:“你在我心里什么都不是了。

” 的遗言,就去投海自尽了。

其人物的性格也在此处升华,他并不是一个花花公子或者十恶不赦,他只是个脆弱的中士,一个孤独的人,一个充满怨气,渴求被爱的人。

芭丝谢芭 只能默默的忍受这份感情的悲哀,唯一保留的,就只剩下那套虚无的红色军服,代表着芭丝谢芭被这股毫无意义欲望席卷,最后没有留下一点真实。

直到冬季的圣诞节,在邻居伯德伍德步步紧逼的求婚下。

芭丝谢芭终于开始再次考虑自己的婚事,而她向盖伯瑞克寻求建议,得来的回答却是:“做你认为对的选择。

” ,她是不满意的,她愤然离席。

却撞见了像鬼魂般归来的丈夫特洛伊,他依旧穿着两人相识时的红色军装,可惜这一次显得无比落魄和暗淡。

平安夜的这一声枪响,让两个欲求心切的男人,一个死去,一个入狱。

影片中,对伯德伍德的这次重整旗鼓的求婚,交代的非常细致。

从一点一点向芭丝谢芭提出照顾她的请求,到婚后生活描述的改变,与第一次的奢华条件完全不同,这一次他提到了芭丝谢芭可以继续经营自己的农场,有着最大限度的自由生活。

而伯德伍德对同样爱慕芭丝谢芭的盖伯瑞克也颇为用心,也可以看出这是他的最后一搏。

所以,当他准好了一切,颤抖的拿着求婚的戒指,预想着平安夜芭丝谢芭会给他的答案,他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

但是绅士的他,还是让盖伯瑞克和芭丝谢芭有机会先共舞一段。

电影将这个中年的绅士,刻画的淋漓尽致,他将自己的欲望克制在高尚的修养里,他不会用卑劣的手段得到芭丝谢芭,他只是尽他所能,去实现一个中年男人,对感情最后的期盼。

在平安夜里,伯德伍德面对突然归来的特洛伊的致命一枪,是必然的。

他固守独身多年,只求打开芭丝谢芭的心,走进她的生活,这是他后半生唯一的心愿,而这一天也是他最近的一次机会。

眼看着最心爱的女人错嫁他人,又惨遭抛弃,好不容易守得云开,在就要见到月明的夜晚,再次看到这个阴魂不散的“丈夫”,他怎么能不冲动的一枪毙了他,他克制了自己太多,才会一时失控,期望太大,他不允许自己失望,可见他对芭丝谢芭的爱之切。

往往一些上层社会人们的外表体面规矩,内心的欲望却被层层束缚,总会在奋起直追的那一刻,彻底崩盘,暴露出内心的强烈欲望。

而当伯德伍德清醒过来,他又恢复到绅士的性格,平静的走向远方,镇定的入狱自首,完成了自我的释放。

在来年的春天里,大地的复苏,仿佛这片土地上从未发生或什么一样,芭丝谢芭才刚刚恢复过来,就得知,一直以来陪伴她的盖伯瑞克却要离她而去。

剧情发展到这儿,如果你觉得这部电影的剧情(原著小说)恶俗也好,世俗也罢,并不为过,因为我们看了太多的言情剧和情爱小说。

但这部著作出版于1874年,英国还处于维多利亚王朝期间,整个世界在英国的扩张下,随着工业革命的资本垄断累积,整个帝国正在走向一个极端,在历史的杠杆就要偏移的前夕,作者这部《远离尘嚣》是个多么美好的愿景,一名女子可以在远离都市的乡间,拥有自己独立的财产,自由的生活,敢爱敢恨的倔强,这是多少人的愿望,是女性解放风气的袭来。

而影片最后,也肯定了勤劳肯干,单纯朴实的牧羊人盖伯瑞克,让两个相互扶持,用双手创建家园的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芭丝谢芭最终领悟,自己始终离不开的是盖伯瑞克 。

她曾经说:“对于女人来说,很难准确的定义,男人通过眼神传递给自己的感觉。

” ,当她犹豫再三,还是策马飞奔,追上远走的盖伯瑞克,让他向自己求婚。

因为她意识到,她需要的是一个,像重视土地一样重视她的人,她从不需要依靠男人而生活,她需要的是相互扶持的陪伴。

芭丝谢芭和盖伯瑞克最终得以远离尘嚣,不再仅仅是距离伦敦200公里,而是从心底,与稍纵即逝的情欲和富有的上层社会阶级,彻底的划清界限。

两个人在夕阳下,牵着马走在归路上,此处的镜头太美。

也许导演殊不知,他简直呈现出了普世的伴侣情怀,这是东西方共通的一对璧人,在乡村田园逍遥自在的美好生活图景。

这样的愿望在东方价值观里,与抛开尘世喧嚣,归隐田园仗剑天涯的侠侣情怀有着共通之处。

在那个还没有汽车的纯真年代,还保留着最可贵的生活情怀。

在这之后,当工业革命席卷欧洲,文学和电影中出现的美好结局,逐渐变成了香车美女的庸俗图景。

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已经变成人们渴望而不可及的美好心愿。

全片的节奏如同旷野麦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撩动人心。

镜头里田园景致美的令人窒息,那种空旷让人的心跳跟着声声马蹄,自由的奔腾。

刺眼的阳光,让你抬不起头,但内心却是幸福的笑。

而勇于面对天灾的火苗和飓风下的闪电,是人们勇敢和顽强精神的体现。

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独立自由的气息在这里滋长。

影片中对这样的景,这样的情,都表现的恰到好处,让深处都市中的人,难能可贵的感受到这片乡土情怀和久违的质朴价值观。

整部电影的原创音乐,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配乐制作人:Craig Armstrong担任,恰到好处的为影片画面和人物情感注入了灵魂。

影片中没有复杂的线索暗示,无论剧作,画面和音乐,都在呈现一部完美的爱情故事,带领人们回到那个十九世纪末期的乡村生活。

在这片美丽的英伦田园里,有着美丽的姑娘,憨实的牧羊人和动人的爱情故事,等着每一个人去倾听,去感受。

影片以芭丝谢芭独自在树林山野间策马飞奔为开端,以她最终和伴侣在夕阳下牵着马儿还家为结尾,让她从一个独立的小女孩,转变到一个经历世事变迁的成熟女性。

而影片中她唯一自弹自唱的一首歌,相信也是她自己的最爱,她才会信手拈来,随口唱起。

而她整个人物的性格与命运,也都蕴含在这首歌里。

Come all you fair and tender girls 美丽温柔的姑娘啊That flourish in your prime 花开正茂的季节里Beware, beware, keep your garden fair 请小心呵护你的花园Let no man steal your thyme 别轻易让男人偷走你的百里香For when your thyme is past and gone 当你的百里香消失不见之后He'll care no more for you 他也将不再关注你And in the place your time was waste 你踱步走过的每个地方Will spread all over with rue 都将弥漫着懊悔之痛The gardener s son, was standing by,花园之子曾驻步与此,Three flowers he gave to me赠予我三朵美丽的花,The pink, the blue and the violet too粉色的,蓝色的,紫色的,And the red, red rosy tree还有玫瑰色的蔷薇丛,But I refuse the red rose bush但我拒绝了那美丽的蔷薇丛,And gained the willow tree,却默默的种下一棵垂柳,That all the world may plainly see我就是这样直白的告诉整个世界,How my love slighted me爱情就这样不经意的从我身边流逝而过。

影片用田园风光的美,衬托并刻画了人物心灵的美,这样一部田园牧歌的电影,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这一版电影的故事呈现,你都不容错过。

2015年6月4日 小玄儿记------------------------------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欢迎在 B 站或 Youtube 关注「小玄儿的深夜聊碟」https://space.bilibili.com/1340064530每周五更新,目前可以观看 #日本电影大师蓝光套装系列#台湾电影大师蓝光收藏系列#新老电影混剪系列未来还有更多CC必收蓝光套装系列感谢小伙伴们的支持!

你们的每一个关注对我来说都弥足珍贵!

 8 ) 非常现代的古代片

一个是沉稳可靠的备胎,一个是有钱的怪蜀黍,一个是霸道总裁式的小鲜肉,都追求高傲独立固执的女主角,这剧情,简直是几部狗血连续剧的综合。

电影开始30分钟内就有两段求婚戏,真是甜炸了。

第一段是备胎送来一只超萌的小羊羔,就开始求婚 :“我一百亩地和两百只羊……再过一两年,你还能买架钢琴,种花养鸟,搭棚种瓜,生一两个小孩……我会永远陪在你身边。

”女主角的回答是:“我不想要丈夫,我不喜欢自己变成男人的财产,对于你来说,我太独立了。

”第二段是怪蜀黍先展示一下自己雄厚的家产:“一千亩地,有耕地也有牲口,一片果园,一间温室”,然后在自己的豪宅里求婚:“我会好好照顾你,远胜于跟你同龄的男子,我会保护你,你会有华丽的衣服,一辆双轮马车,一台钢琴。

”女主角的回答是:“我已经有钢琴了,我也有自己的农场,不管你的求婚多么让我受宠若惊,我都不需要丈夫。

”随后,傲娇的女主角被霸道总裁搞定了。

这个电影之所以有别于狗血连续剧,除了因为它并非以此为结局,而且还因为它——《远离尘嚣》写于1874年,“1868年,英国社会企图重塑妇女行为、道德规范,举办‘当代女孩’系列讨论,制定‘完美女孩’的标准—天真可爱,感情细腻,纯洁无瑕,顺从温驯,宗教上虔诚笃信,心理上依赖男性,绝对服从命运安排的婚姻。

”名著之所以伟大,就在于144年过去了,尘封在文字里的人物依然呼吸着,与我们毫无代沟,让我们这些浮躁、自以为是的毛头小丫头无需亲身经历,通过哈代的洞察力和笔,就可阅历人性,知晓前因后果。

单凭电影(还没看原著),就能看出备胎男绝对是备胎中的战斗机。

正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痛失两百只羊后,他落魄成为女主角的工人,女主说“如果命运的变化让你感到尴尬……”,他马上说:“完全不会,夫人。

”然后凭借过硬的牧羊经验,通晓天文风向,拯救了女主的羊群,保住一年的收成。

女主意外继承巨额财产,一人掌管十几人,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除了念过书之外一无是处”,不难想象,从此她变得轻佻冲动、爱慕虚荣,听不进备胎男的逆耳忠言,一次又一次地犯错,悲剧一个接一个发生。

女主历经风雨,农场迎来丰收,备胎男才放心抽身离开。

当然啦,最重要的一点是,备胎男是三个男人里最帅的。

咳咳,为了不被男主的美色蒙蔽,还是决定翻翻小说。

 9 ) In the Cold Light of Day

"It's terrible responsibility, to hold another man's happiness in your hands."女性的覺醒都是不容易的,可在任何時期任何地方(比如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都有女人天生就要強。

入戲十分鐘就被見過一面的隔壁農莊牧羊人Oak求婚,Everdene毫不猶疑地說了不,還不留情面地留下了句:”If I ever were to marry I want somebody to tame me and you'd never be able to do it."戲演到這裡在我看來已經足足夠了,可偏偏故事(人生)要就此捲席開來。

後來發生的事,一如預期Everdene的所作所為讓人眼前一亮,敬佩無比,可漸漸地,也讓人油生憐憫。

夜晚叢林中trespassing的sergeant Troy偶遇Everdene情不自禁地誇了她一句你真漂亮,她便全然抵擋不住那軍裝的豔紅而不能自已。

Troy那晚確是崩潰狀可他巧嘴裡吐的也盡是真心話,因為那一刻他並無從知道眼前油燈照出的女孩就是農莊的女主人。

當然婚後原形畢露,可對Everdene來說總算開心過瘋過顛過,她並不後悔。

而他到底是誠實的,他沒有在東窗事發後嘗試對妻子隱瞞,他和Everdene一樣,是個無法背叛自己的人。

Troy是年輕的、激情澎湃的,相比起Boldwood那段就來得深沉而滄桑。

"Let No Man Steal Your Thyme"的合唱裡最後那句是"That all the world may plainly see// How my love slighted me”。

大多數民謠(folk songs)都是惋惜的悲涼的,大概並非沒有原因。

三個suitor之中個人最喜歡他(還沒離開大叔控的年紀...),他娓娓道出的這句萬般無奈卻又無比動容:"If you worry about marrying me merely out of guilt and pity and compromise, well - I don't mind, I love you and, for my own part, I am content merely to be liked." 儘管Boldwood擁有一切,可他知道,就算他娶了所愛的人,他也無法擁有她的心和她的所有。

可即便如此他還是那樣誠懇卑微地propose了。

到底有誰能全然擁有Everdene這我不能確定(所以結局朝著晨光走去happily ever after的背影只能讓人聳聳肩)。

她是一隻free bird, but not without ties ("Are birds free from the chains of the skyway?" Bob Dylan). 她越堅硬便越軟弱(“Bathsheba loved Troy in the way that only self-reliant women love when they abandon their self-reliance. When a strong woman recklessly throws away her strength she is worse than a weak woman who has never any strength to throw away." Thomas Hardy),她越理性自控就越容易陷入無法自拔的情慾中。

她不斷地試圖衝破性別身份的牢籠,這她好像還挺成功的,至少從結局看來。

在那個時期,她完全是超前的(completely ahead of her time)。

但即便現在,卻也並不見得容易了多少,因為到底這不是外在因素比如階級或性別的關係,而是人的天性本身——那種與生俱來的好強、狂妄、孤傲,視自由為空氣卻又想抓緊一切的徒勞。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in the cold light of day, few women had ever been there, and even fewer stayed there all the way through. And perhaps it's nothing about women really, but men, in general.

 10 ) 很久之前写的,现在抄来

《远离尘嚣》,没看过原著,只看了电影,是一部看完之后一头雾水什么都没悟到反而觉得恶心的片子。

看的过程中,一步步逼问自己讲了什么,然后,越看越迷惑看到最后只能来一句wtf??!

经典的渣男伤害渣女,渣女反过来又伤害老实人的剧情???

女主很向往自由独立,在年轻的时候说自己不需要一个丈夫,但又渴望被驯服,毫不吝啬自己的笑容和对别人的暧昧,这让我想起了一句麦当娜的话“我强硬,我野心勃勃,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如果这让我看起来很婊,无所谓。

”我本身认为这是一句很有魅力的话,体现了一个人有所追求且独立。

但在女主身上,我只想说,嗯,没错,你是真的挺婊的。

可能你真的挺有能力,很果断也很亲民,但你除了很婊,别的特质都显得微不足道。

看到那个士兵对你很谄媚却丝毫不在意你的农场你的感受时,你还是进入圈套了。

所以,可能对于这种难驯服而且野心勃勃的女人来讲,绅士对她并不是很好的方法。

她需要的是激情和感性,即使不确定未来会怎么样。

当士兵碰到他原来心爱的女人的时候,女主显得很卑微,当他对着她大吼,你现在对我来说什么都不是,我一点都没觉得可怜,甚至觉得不够。

最喜欢的镜头是,士兵被救之后返回来找她,她居然还是泪眼婆娑叫着他的名字,但他只是为了钱,和是不是你,没有任何关系。

我很开心因为士兵这次没有骗她,说想她所以回来了,但也清楚地告诉她,实际上是因为他一无所有而且需要钱。

令我惋惜的是,那位中年绅士,本可以心如止水过完自己的一生,受人尊敬且富足,却因为女主恶作剧式的试探和挑逗,让他内心燃气了希望之火。

他蒙羞,难过,丧失理智,直到最近杀人,他为了女主基本上丢了所有,甚至是自由,女主却什么都没有给他。

很不公平,或许有人觉得这都是自作自受,是这位绅士自己放弃了理智,但如果没有女主的推波助澜,他的下场不至于如此。

奥克,作为最早出现的男人,一直守护在她身边。

清醒,理智,从没有失去风度,也没有失去尊严。

最后他选择离开,从英国到美国去。

令我匪夷所思的是,女主在最后,骑马追上了奥克,问他愿不愿意娶自己。

然后,奥克留下了???

和她一起回去了???

我也不懂女主什么心理,能不能放过一个好人?

自己烂成玻璃渣子了,还一心想着怎么毁掉别人?

或许有人会说,女主这是在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凭什么阻止一个忠心耿耿又有能力的男人去寻求更好的未来?

虽然最后是奥克自己选择留下,我还是想说,女主真的是,吸血鬼一样,不放过任何人,任何一个对她好的人。

过于贪婪。

自己年轻时候闹够了,现在找个老实人当接盘侠。

电影结局就是,他们手挽着手,牵着马回去了。

没有后续了。

我觉得我看到这也够了,都快吐了。

如果后续告诉我,那个绅士死在了监狱,而女主安度晚年,我可能世界观都要崩塌了。

好吧,不说什么骂人的话了。

就问一句,女主,你配吗?

 短评

就算全世界与你作对 也没来得及分清好歹

8分钟前
  • 徐友惟
  • 还行

凯瑞穆里根果然在适合自己气质的文化背景的故事里才演得游刃有余,至少这个意识过剩的英伦乡村强悍女比甜腻天真美国拜金名媛要有说服力,自从看过她演话剧后更是喜欢上她的发音吐字。可惜这角色展现的行动不如她想的那样独立,乡村rumour爱情故事也不足以打动人。影像优美。我顶放羊哥。

13分钟前
  • 白井黑子阿尼娅
  • 还行

金灿灿的麦田,三三俩俩一起收割劳作的人们,油画一般唯美。羊群集体坠崖一幕悲壮震撼,女主的腰肢身段气质,都足以弥补颜值随着年龄增长的略微下滑,最后那一吻看得出技术是很好的❤️!

16分钟前
  • 子夜吱吱
  • 推荐

这少女漫画改编的电影吧……和哈代的小说有毛关系了,2星给穆里根的小蛮腰

17分钟前
  • tata
  • 较差

就……不喜欢英国田园剧。羊跳崖还挺酷炫的。

19分钟前
  • 猫猫
  • 还行

靠,温特伯格你是自愿的吗,被绑架了就眨眨眼

20分钟前
  • 三价拿铁
  • 较差

哈代最爱写田园农场生活里的爱恨情仇,苔丝/裘德和这部远离尘嚣,都是心头大爱。穆里根以前一直无感,如今回归英国经典自主女性角色,升级女神。比利时帅锅正当红,演Gabriel好硬汉。摄影暖光让英伦田园美哭了,经典重现只剩下感动。

21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哈代,wth?

23分钟前
  • Die Katze
  • 还行

温特伯格,哈代,穆里根,这是一个很难想象的组合,最后出来的竟然是一部很还原的作品。但也就是太过于忠实,在当下,这部电影应该是很难得到人们的兴趣的。问题之中最主要的是因为篇幅的原因女主和斯图里奇的爱情没有交代清楚,包括女主的成长和爱情观,这使得大家越往后看越莫名。

28分钟前
  • mark
  • 还行

被海报和cast骗了!!!!一点不好看!!!!!女主老了啊好可惜啊。。。比艾玛还作啊一整个故事都没必要啊人物也没成长感觉回到原点。。。只有开头羊死的时候惊艳了下、、、不敢相信这是狩猎的导演拍的片。。看来编剧很重要

32分钟前
  • Véra知彼不知己
  • 较差

HK-NYC航班电影 温特伯格真的是啥都能拍,哈代的经典改编。天山童姥演出了绿茶婊的感觉,一女套三男的时代悲剧,好故事永远都会有亮点

34分钟前
  • 鴍諌🌈
  • 还行

属于英伦的爱情故事,画面和调度都很美,只是一女三男的故事多少有些刻意,朱诺又打了一次酱油,悲情的走错教堂,这个理由还真可笑

38分钟前
  • 邻舍的老花猫
  • 推荐

前女性主义时代的独立女性形象加上前工业时代的田园经济,有种奇特的前卫又怀旧的感觉。Carey Mulligan演得真好。摄影非常美。整体节奏有一点小问题,所有片段都按同一个速度发展,缺乏抑扬顿挫的感觉。

42分钟前
  • 田野的稻草
  • 推荐

2020.4.24 流水账一样的叙事,严重缺乏令人信服的戏剧冲突。

46分钟前
  • 葡萄柚
  • 还行

6.26 @ 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

47分钟前
  • Jerry
  • 推荐

穆里根的本子都是这个调调吗?

51分钟前
  • momo
  • 较差

剧情对白的雷劈冲击感真是不亚于JW版安娜以至更甚,毕竟安娜只是一个人神经病,而这里是三男一女集体脑抽!在这面前,纵是想方设法把人物和风光拍的再好看也没辙毕竟这是英国不是意大利或北欧,温特伯格你还是回老家吧

56分钟前
  • LOL
  • 较差

“备胎的自我修养”系列,即使秉持“Mulligan穿什么都好看”的信念也无法阻止得出“不看原著也知道是烂片”的结论;很难想象两小时的电影依然在人物塑造、叙事脉络上如此失败,本身狗血的剧情在各种毫无铺垫的助攻下更显零散、刻意;打光凸显乡村的悠然恬静、服装华美、表演出色,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1小时前
  • Tacitus
  • 较差

??拍得什么鬼???(穆里根的腰怎么可以那么细!

1小时前
  • 安阿姨
  • 较差

三个男主其实都是情圣,悲摧的是女主不是;女主觉得自己是独立女性,所以不能随便嫁人(结果还是随便嫁了,这逻辑真是感人⊙﹏⊙b)英国的田园风光美如画,比景物还美的是Carey Mulligan...

1小时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