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电影阔别了近40年才在国内再上映,当然进步也是不小的,都敢拍动作片了。
电影名很朴实,二凤,邻村小媳妇的感觉,人物也很贴这个名字。
鲁迅笔下杨二嫂细脚伶仃的形象呼之欲出。
谁会想到这样一个瘦瘦小小的越南猴子,居然这么能打。
打斗和运镜都没有超出预期,毕竟它没有功夫的痕迹,只能说女主很能打。
影片节奏就像警局里的助手一样,慢的给人感觉是在忍受。
女主还时不时的来句尖纲,组织鸡汤语言的能力实在比拆招还快。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二凤的刻画是饱满的,甚至二凤这个名字也安排了个出处。
所以二凤这部电影,并非单单凸显母爱,而是在描述一个女性的成长史。
当瘦小又任性的二凤无助的站在河边,看着人贩子带走自己的女儿而无能为力的时候,那才是影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不太喜欢结尾处欺负她女儿的小男孩微笑着递出礼物,一笑泯恩仇的设计。
作为二凤的女儿,应该回一拳才燃。
一个与人私奔,任性离家,父母去世都没露面,给酒吧当打手,怀孕后退隐江湖,为了女儿重出江湖的瘦小女人,她仍然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从头到尾都是凭着生物成长特性去随波逐流。
青春期跟男人跑,生了孩子玩命的保护,真如片中所讲,带崽的母老虎不能惹。
所以它不如印度影片有深度,没有任何女性觉醒,只是拿女性打架当噱头,猴子们仍需进化,看看经济发达的另一群hongkong猴子,要学的还有很多。
越南是中国最近的邻国,但中国人对越南的了解仍然有限,这也没办法,毕竟去越南出国游玩总是要花时间的,就算去,也顶多去大城市浮光掠影一通。
至于农村、城乡结合部、城中村,这些个细节就难以把握了。
更不用说了解越语叫Giang hồ,汉字写作江湖,意为黑帮的那种人群了。
这些东西,越南一般人都是羞于向外界展示的。
媒体偶尔会讲讲江湖斗殴,但更多是说江湖被破获。
幸好,这部电影就给了大家一个最直观的了解越南城乡生态,以及越南边缘人生存状态的剪影:之所以说是剪影,是因为前半段从乡下到TPHCM的街景是真实的,TPHCM城区里的街坊也是真实的。
看到二凤沿着河岸狂奔,我想到了我在顺化搭大巴要去岘港,但是下错了车在会安的乡间看到的田间地头,以及越南亚热带的毒太阳。
看到二凤搭着货车从乡下砂土路进入大都市的八车道高速路,类似最接近的感觉莫过于搭着大巴沿谅山、北宁一线从河内外环进入河内内环,最后在还剑湖畔与巴亭广场一带徜徉,一个忙于建设、发展,于是社会有空腔的环境就这么慢慢露出来了。
为了四百万盾的工资,边上的人会选择进城,但也有不打算进城的,当阿梅说要攒钱凑网箱养鱼(很有可能是巴沙鱼)的时候,这点安排是有点意思的。
当然,这片的核心还是“江湖”的流变。
越南黑帮有个传统,他们大都不会选择继续做犯罪组织,而是要寻求起势,找个合法身份。
譬如平川派就找了保大皇帝要警察,西贡的华人恶霸姚杰南当了南越的义警,岘港的铝合金商人铝武做了“秘密警察”。
在阮查理被禁的《堤岸风云》里,这些细节是能看到的。
如果你肯去Youtube的越南网剧频道看看,估计能看到更多。
这其实也是越南的时下趣味,所以二凤成了越南史上最卖座电影(2000亿盾),而她最后上了VTV1台新闻联播的表现,也证明了她的确回归主流啦。
相比之下,火车大战和打斗就是这片需要满足娱乐成分的部分。
这部分不多说什么,我只能破口大骂摄影师,这个运镜的晃动让人感受到了怀孕的呕吐感。
光影和色彩都成了催吐的一部分。
二凤 (2019)5.62019 / 越南 / 剧情 动作 / 黎文杰 / 吴青芸 范英科说个关键词——朴实!
从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朴实无华,心里还认为是一部西北农村乡土气息浓郁的悲情剧情片呢,谁知道它竟然是一部动作片!
还是一部越南的动作片!
还是一部以女性为主角的动作片!
再说剧情,也很朴实!
简单粗暴,从丢了孩子一直打到找到孩子,虽然格斗水平或者是拍摄水平也就是八九十年代香港动作片的水平,甚至还不如那个年代的香港女打星,比如,杨紫琼、李赛凤、大岛由加利、胡慧中、杨丽菁…但是毕竟也是一招一式,拳拳到肉,不浮不夸!
下载这部电影可能也就是因为被某个博主或者影评推荐的无脑爽片才下载的吧!
最后说说背景,我不知道本片说的是哪个时代的越南,我有幸去过一次越南,在我的映像里,越南虽然没有中国发达,但也不至于像尼泊尔那样落后吧!
而且治安也是挺好的呢!
所以本片的背景可能是“旧时代”的越南,也就给本片大背景一个合理的解释了!
所以,那个年代的越南治安混乱,全民的条件也很差,这也符合“朴实”这一条吧!
作为一部动作片,虽然是女性为主角,它最多也就是及格分,在我的标准里,可能都及格不了!
因为主线单一,虽然通过插叙倒叙简单交代了女主的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好像对剧情也没有多大意义!
就是作为单纯的无脑爽片,就格斗来说,都被泰国的动作片甩了几条街,所以,吸引力也不大!
最多当个娱乐片看看得了,反正我是分了多次且最终2倍速才勉强看完的!
推荐指数⭐️⭐️
感觉电影中有句话说的特别好,捕老虎的人都不捕虎崽,因为虎崽是母虎的全部,哪怕用尽一生母虎都会记得,居中的二凤当时为了她的女儿放弃了本来的生活来到乡下,后来她的女儿被人贩子抓走二凤开始了寻找女儿,她为了寻找女儿什么都不怕什么都不在乎,因为她心里有一种信念,为母则刚,世界上的母亲都是伟大的。
之前看的动作都是以男的为主,女的一般都是配角,二凤的打斗行云流水,看起来一样过瘾,作为主角一点也不逊色,并且还有一条感情路线,既体现了二凤的刚强,又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女性的柔软,为母则强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凤的打斗动作很帅气,每一招都带着霸气,简直就是霸气侧漏啊,敬她是条汉子!
很值得二刷的动作片
爱既是软肋,亦作盔甲。
怒一为救女,二灭罪行。
《二凤》,一部越南影史票房冠军、拍出了比好莱坞大片的电影,打斗激烈、动作流畅、看点多、细节表现突出,可以说是众多优点集于一身。
女儿阿梅被国际人贩抓走,二凤孤身一人拯救女儿。
作为一个母亲,拯救女儿的心情最是感人至深的。
视频地址 https://mp.weixin.qq.com/s/lHqpkgHeyvIxFAr348RAHg
今天聊聊越南电影《二凤》。
片名 Hai Phượng / Hai Phuong / Furie (2019),别名怒拳妈妈(港) / 怒火(台) / 愤怒的母亲 / 海芳。
关于这部越南动作电影《二凤》,大家很容易想到相近的作品,比如这是越南女性版的《飓风营救》,或者越南女性版的《突袭》。
因为影片的故事的确十分简单,就是退隐江湖的二凤营救被人贩子拐走的女儿阿梅的故事,所以全片的看点都集中在动作戏上。
《二凤》的情节来得很直截了当。
人体器官贩子当街掳走小孩,绑架动作娴熟,逃跑路线门清,很明显是惯犯了。
只是这次他们绑架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个靠暴力收租为生的隐退小太妹二凤。
看着孩子在眼前被掳走,二凤瞬间化身致命杀戮机器,她不管造成多少连带伤害,只要找回自己的孩子。
黎文杰的执导风格很适合拍摄动作闯关游戏,《二凤》就像是跟随主人公视角的A·RPG。
本片有着很清楚的自我认知和定位,靠着适中的预算和坚韧不拔的动作场面成功完成了一部颇有亮点的动作电影。
拍摄动作电影,剧情、武术指导、服道化缺一不可,《二凤》不可能和《碟中谍》一类的商业大片相提并论,而是十分坦然地待在自己层级,严格收敛了野心,拍出了一部符合预期的动作片。
突出的视觉效果让《二凤》从一众小成本动作片中脱颖而出。
影片除了准确捕捉了二凤每一次战斗过程,还特别喜欢用灯光来突出角色情绪。
有的镜头光线显得很时尚,有的镜头光线显得很怪异,还有的镜头光线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给人在看漫画书或者电子游戏的感觉。
尤其是影片中喜欢使用荧光粉色和炫酷蓝色,很容易让人想到杀神约翰·威克里的一些场景。
《二凤》里的动作编排很不错,每个场景都增添了不少酷炫元素,绚丽的色彩、灯光和阴影构成了一幅不一样的越南夜景。
吴青芸也证明了自己的功夫,为后续出演更多作品奠定基础。
人们第一次认识她基本是通过《星球大战:最后的绝地武士》(Star Wars: The Last Jedi ,2017),她在里面扮演了一个小角色佩奇·蒂科(Paige Tico)。
在《二凤》中,她变成了一位绝望的母亲,愿意牺牲一切来保护和拯救孩子。
女主角吴青芸出生于越南胡志明市的一个艺术世家,从小就对表演和音乐充满热情,曾获得越南国家银鼓奖和最佳女演员奖等多项荣誉,同时也是青年文化大使和Unesco亲善大使。
她是越南第一位同时拥有演员、导演和制片人身份的女性,也是越南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员之一。
吴青芸有越南章子怡之称,不过我看她浸淫动作片多年,更像女版的樊少皇……
2020年越南正式提交本片角逐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国际故事片”项目。
当然,我们想也知道没有希望获奖,甚至获得提名的可能性都没有。
插一句,获得当年奥斯卡 “最佳国际故事片”的是《寄生虫》。
《二凤》或许算不上年度十佳动作电影,但极具风格的画面和表演,依旧值得观众一看。
本片并没有想在动作片上进行什么创新,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套路做好了本职工作,这就足够合格了。
如果你想找一部不需要太多负担、时间也不会太长、爽完了事的动作片,那么本片就很合适。
突出动作编排炫酷,返璞归真足够合格。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经过了解知道了是一部越南影片,通过新片也了解越南乡村生活状况,做为一部功夫影片可能算不上是最精彩的,但这部影片主题 为母则刚 还是挺打动人心的。
主人公原本混社会的女老大,选择做母亲放弃了很多。
而女儿被绑架后,单枪匹马与黑社会势力斗争,历尽千难万苦,不惜豁出性命也要救出自己的孩子,再次承现母爱的伟大,影片中反映拐卖儿童买卖器官社会问题,挺不错的一部电影。
我给四颗星⭐,对于越南小国能拍出这样的电影已经非常值得鼓励。
试问它的成本是多少,《战狼》成本是多少。
没有太多唯美画面,没有太多大的场景,没有太多的艺术性、当然也没有过深的内涵。
但还是能感觉到用心在拍好一部电影。
比《小时代》、《无极》、2019《速度与激情》、翻拍的《飞驰人生》、还有小品般的电影……好太多了。
真的,用心拍就好!
夏日假期的越南旅行告一段落,理所当然想看看当地影院究竟在放映哪些电影。
在此之前,提到越南电影无外乎陈英雄和他的《青木瓜之味》,而常常为我们所津津乐道的是它依旧在法国架棚拍摄。
似乎与我们的固有观念不同,越南电影产业已经超乎预料,放映上呈现出诸多国族和类型的样貌。
《小丑回魂2》正在上映,程小东导演的最新作品《诛仙》也在售票平台上拥有巨幅弹出海报。
确实,若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不值得成为例证,早在20年代南洋即是中国电影的消费市场,从而也反向影响了中国通俗电影的发展。
而我们都能够认同,从很大的程度上来说,电影工业的成熟取决于商业模式的制作流程。
从这个维度上讲,即将在中国的银幕之上鲜见的出现——《二凤》则具备不同的意义。
从最根本上说,剧作思路上完整圆融的《二凤》标签绝对是「商业制作」,一个《飓风营救》式的脉络与警匪黑帮题材结合起来。
二凤一路寻找被劫走的孩子的过程,同时也是警方破获大型跨国儿童器官买卖案件的过程。
当她最终慢慢变得满身伤痕,在子弹中倒下的时候,恰恰也是她洗清过去的悔恨,偿还对于孩子的愧疚,同时也是成为英雄的时刻。
即便如此地强调好莱坞式的商业性,《二凤》也并不仅仅是对于西方文本或是叙事体系的借用。
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即是大量的动作设计依托于「越武道」的基底。
透过打斗中二凤不断地回忆父亲鼓励她“站起来”的段落,这个影片刚开场气势汹汹的“收租大姐”形象才显得有迹可循,落到实处。
而正是如此,在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身体美学」表达之中,《二凤》值得我们来谈一谈。
《二凤》的动作设计,升格镜头、强弱转换的视点和善用空间的纵深使得其非常「好看」。
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聊一聊中国动作尤其是武侠电影。
提到以武术为原点的故事,叶伟信导演的《叶问》中甄子丹“我要打十个”就此奠定「叶问」系列浓重的民族意识。
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塑造人物的同时,强化展示了本我与他者的剧烈矛盾。
而为了达到宣泄的目的,在动作设计的层面则着重视觉奇观的呈现。
增强剪辑节奏和动作音效,也能够从港产暴力美学中追根溯源。
《叶问》剧照《二凤》的动作设计基本与港片武行风格类似,正是因为如此,熟悉港片的观众应当会觉得舒畅。
讲述马来武术的文莱电影《雅思敏》请到香港著名动作设计陈文清担任武术指导,可见香港动作片如何地影响了一代创作者。
《雅思敏》剧照当然,在此无意于考究《二凤》中的越武道如何在镜头呈现中的依据,更多的是稍许提及动作流派的变化过程。
经过香港武术指导进入好莱坞体系的几十年间,西方动作电影团队在吸纳东方武术表演形式的前提下,生发出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成的拍摄与剪辑手法。
他们注重培养动作明星,强调场面的放大化奇观与剪辑的快速凌厉的风格。
《玩命快递》剧照 元奎担任导演和动作指导从世界维度上来看,如今基本在商业创作中采取这样一种模式。
来自泰国的托尼·贾,来自印尼的伊科·乌艾斯,都有一票忠实的粉丝。
他们的风格更加地偏向张扬和勇猛,八十年代那一套内敛平和的处事之道似乎已经被抛弃,这代表了新旧两种电影模式的冲突与对立。
在《少林足球》中,周星驰即以戏谑的方式将「阴阳」指向了女性和男性的不同。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样的思索在《二凤》的身上继续得到了印证。
女性的应敌之道,使其与《拳霸》系列、《突袭》系列有着截然不同的气质。
女性的刚柔并济某些时候胜过「李小龙」依据女性身体特征而设计的动作强调技巧性和灵活度,和越武道干净利落的特点如出一辙。
《二凤》中大量呈现了如何利用器具作为武器,以及如何利用身体的弧线运动获得更大力量。
而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说一端是女性倔强而刚烈的一面,另一端则应当是属于女性的丰沛情绪的表达。
即便寻女之路必定充满困难,二凤也能够一路过关,她不能应付的却是来自外界和内心的重重压力——怀疑偷窃钱包与背后偷偷议论的声音、亲人的误解与隔阂、曾经共事好友的拒绝与挖苦讽刺,讨生活的无奈和自我身份的漂泊无依,一切都外化为暴力被输出。
「第三空间」的建构同时具有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同时也是超越二者存在的具有更大场域力量的空间。
如果从「规训」和「焦虑」两个层面上来看,当我们随着二凤从乡村空间进入到城市空间,揭开地下世界的同时,也是二凤在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面前寻求自我的疗愈,我们也在充满痛感的视觉冲击之中获得同样的感受。
大量的叙事被安置在明度极低的灯光之下,恰恰也是她内心空间的写照。
二凤最为珍贵的两样物件——照片和一副首饰,前者意指家庭,而后者则意指传统意义上女性的某种特质,这种女性特质即与和「女儿」的亲密关系显现出来。
这是父亲给予她的礼物,最终她把这副首饰交到女儿的手中。
“牺牲总是痛苦的,而重要的却是我们牺牲的理由。
”这句台词基本已经说清了这部影片情感表达的核心。
《观音山》里常月琴丧子的郁结,被完整地储存在变形的车厢里。
孩子是「妈妈的春日」,和女儿血缘的联结令女性的特质在充满力量的动作段落背后,更加增添了一份温暖的色彩。
弗吉尼亚·伍尔夫通过女性写作将「双性同体」的概念呈现到我们面前,而在观念更加开放的今日,似乎这样界限更加模糊的心理统一体已经成为一种清晰而普遍的景况。
它能够“穿透我们由来已久的防御,使我们意识到放弃刻板角色和行为模式的必要性”,同时也能够“完全实现自我意识的松弛和自身的释放”。
两者彼此之间,是一种充满了张力与矛盾的存在。
正是因此,「母亲」的决绝与泪水才具备如此动人的力量。
当二凤受困与医院,与护士交心的谈话使她获得了出逃的机会。
而她们之间的牵连,恰恰是对于母亲保护孩子发自内心意识的共情。
二凤说她不是一个好母亲,但她确实是。
本文首发于幕味儿(movie1958),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基本工整的商业动作片,一些局部拍得还蛮不错的,特别是结尾的两个动作片段,凌厉流畅,一气呵成,还有开头二凤和女儿阿梅的日常也拍得很好,可惜中间节奏拖沓了,有很多多余的对白,拖累了整部电影,连二凤的演技都直线下降,因为没内容还要硬演,越南章子怡动作确实帅气英气,但还是比章子怡少了点娇气和柔美的层次……其实很像看老电影,整体的拍法闪回什么的也都挺老套的,但呈现的生活场景非常像我小时候的镇上,很熟悉的亲切感,原本三星再加一星
什么越南章子怡,越南杨紫琼还差不多,她眼神里那股狠劲儿,天生就是吃打戏的饭。故事情节为母则刚,可以忽略,主要看打戏,打戏满分。
从头到尾的直。简单有力会省钱。
越南版飓风营救+突袭,上一次看越南电影还是无脑色情片,现在居然能在网飞的帮衬下把密室打斗+破败美术做得有模有样,真是感慨,全亚洲都在进步。
越南倪妮寻亲复仇记
跟印尼动作片比差几个档位,老老实实看看八十年代香港枪战片再来学吧
二凤这名字
拳拳到肉,紧张刺激。
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的看一部越南电影,其实也不是什么优秀作品,看起来电影是想好好的说一说女主的往事,作为故事动机,可惜支离破碎的情节起不到这个效果,加上动作也没有特别的干净利落,只有几个很精彩,使得最终的效果是不文不武的
影片表现中规中矩。吴青芸的形象还是比较适合拍现代影视剧,打斗时缺少女混混的那种冷艳锋芒。动作戏有拼接感,动作设计稍显简单,没有达到淋漓、流畅的视觉效果,越南动作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可以考虑香港或者泰国的动作指导。
。。。这么能打的娘啊,娃啊,你还要啥自行车。。。
打戏拍得还可以,演员动作完成到位,但是动作的力量感还不够。导演的功力不足,细节不到位。演员演技一般,演得不像妈妈,更像姐姐。打戏营造的疼痛感还不到位,你是人,不是超人。最大的问题还是剧情太过薄弱,前半部分拍得少许拖沓,后期妈妈救女儿的部分,从修车工部分结束后总是靠打戏来掩盖剧本的粗糙。跟哥哥重逢的部分拍得一言难尽,就像是走个过场,没头没尾。整部电影就像是抄飓风营救和港产片,但只抄了个大纲,细节完全没有……剧情党就不建议看了,无聊解闷可以不带大脑看看。
深刻怀疑越南人民的审美,这电影居然能得当年本土票房冠军,剧情差就算了,打斗跟印尼电影比也差了不是一个段位的。。。
越南女性版飓风营救
打的挺好看的,比国内女星的花拳绣腿要实在多。剧情有槽点,一是觉得警察办案逻辑有问题,为了钓大鱼就要牺牲那么多孩子?行动力还没一退居二线的失足妇女强。二是反派BOSS打赢不补刀,无论主角反派,现在最反感的就是胜利不补刀,看着闹心。
越南编剧都是初中毕业?这是低配版的突袭和嗜人之夜?
小孩子的人体器官移植也得对照型号吧,还是整体贩卖更合理吧,套路剧情也就越南自然风光不错。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引进。
简陋的女子武打动作片,80年代港片的样子。片中动作比较有意思的是灭掉女匪首时候连续的刀刀见血,比较解气。
在印尼之后,网飞公司扶植的东南亚动作片之一,除了动作,土味色彩蛮浓的,整体很单薄,故事凌乱有点二,女主角扮相不好看,有时能打有时不能打,打得不够实在,如果好奇越南电影的话,可以随便看看。
动作戏可以, 坏人好多啊, 对越南印象更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