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他人】看到蔡康永最近在一篇访谈里说,“……我喜欢可以看到有趣的人的地方。
我旅行的时候最喜欢看人,人很好看。
”浪迹天涯的小王子对于哪里的人最好看也有一番心得:“相较起来,欧洲和日本的人会比较好看。
台北的人其实也很好看,只是我很难肆无忌惮地看。
”“人”有什么好看的?
老伯跟他养的肥猫守着店铺一齐打盹,一堆放学的小学生在街头学着武打片“哼哼哈嘿”的,再有趣一点,欣赏一对情侣在地铁上微笑相拥着跳华尔兹(当然这种场景没什么可能在中国出现)。
你当然也能观察到诸多冷暖:地铁吉他手苍凉的歌调,抽着闷烟、对着天空发呆的眼镜男,或是一只遗失在街角、无人认领的胶鞋。
28岁的自由撰稿人明日香的故事,就由一对银鞋子开启。
一天醒来,她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全然白色的环境:白色的天花板、灯光、墙壁、床单、衣服,还有捆住手脚的“约束带”。
隔壁传来女人的哭嚎。
虚掩的门缝里透露出一双戒备的眼睛。
“Welcome to Quiet Room”,那双眼睛的主人向她无声问候。
这是一间封闭式的女子精神病院。
在这里,每个人就像一篇深度报道:试图破获人生真理的正解,却时时刻刻混搭着命运的嘲弄。
在这里,关于“人”的阅读,不再是轻歌曼舞的街头扫读,不再是路人自编、想象的他人故事;这里集聚了一群人各自的深切的痛苦,必须直指自我的疑问——我不知道这种关于“人”的阅读会有多少人愿意深入,但起码,松尾铃木用电影带着观众们去探视“关于他人的痛苦”。
【银鞋子】明日香的“病因”在医护长、男友阿铁、以及她自己的回忆和倾诉中慢慢拼凑起来,最后在病友西野(一位患暴食症的退役AV女演员)的挑衅下爆发。
明日香的故事,像电影中出现的那副埃舍尔的拼图一样,充满合理的荒谬、此端与彼端之间模糊的界限。
无趣的前夫、不存在的孩子、“没劲”的父亲,让她也慢慢变成了一个“没劲”的人,变成一个(自认为)没有意义的存在。
醒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日香记不得她昏倒的场所是在二楼卧室还是在一楼的沙发,不记得她曾在大雨滂沱的阳台上哭喊着要往坚硬的地面奔去,不记得她重返人间那一刻虚弱的请求“就让我死了吧”…… 我觉得,这个片子的叙事意义不在于弗洛伊德式地对明日香进行精读分析或是成因追溯,而是揭示一种隐秘的侵蚀势力——你不知道何时、何地被击倒,不知道自我存在的意义是如何被一点点吞噬。
那才是最可怕的。
明日香在西野的挑衅之下爆发情绪后,夺回了前夫赠送的银鞋子。
她想起少女时代出演《绿野仙踪》的那时,也穿着一双形似的银鞋子。
在舞台剧上,桃乐丝只要轻碰鞋跟三下,就能踏上回家的归途;而如今,白色的约束带令明日香的脚踝无法互相碰击,即使穿着自杀死去的前夫赠送的银鞋子,又能去往何方呢?
在这个叫做“绿山女子精神病院”的地方,一丝稍偏离的情绪泄露就足以引起极高的警惕——表面维持住成年人的克制镇静,是否就意味着有足够的智慧去超越生命的痛苦、看淡那怪诞不经的现实规则?
【埃舍尔的拼图】由苍井优出演的美纪始终是一个清醒的冷眼旁观者。
“明明就是正常人,却被关在这里”;明明就是不爱吃饭而已。
反过来想想,是“我们”不正常吗?
难道不是这个世界的某个出了什么问题吗?
“正常”跟“不正常”的界限是什么?
……你怎么知道,你就不是一只埃舍尔图画中的蜥蜴?
同时属于二维与三维又同时被二维与三维抛弃,永远漂浮在无人认领的异次元?
埃舍尔作品拼图在电影里的出现,暗合了用合理包裹着荒诞的病院规则:用剥夺意义的方式,来治愈一群弄丢了“意义”的病人。
美纪必须发展出自己的一套理论来抵御这一规则,才能够确认自己存在的意义,确认自己不是一个“给别人制造一大堆麻烦的女人”。
精神病院固然是一个疏离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但是那种挣扎其间的境况,在每个人的平凡生活中都不难找到脚注。
当美纪再次躲在门缝边、对着重新被捆绑起来的明日香流下泪滴的时候,我才意识到美纪在这部片子里,是一个多么独立、温情、美丽的存在。
那一刻,我们俯身拾起了被磨损的“存在之意义”,那一刻,一时的狂躁和软弱妥协得到谅解。
【Life is happy?
】影片的结尾,明日香离开了度过14天的绿山精神病院。
似乎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就是出院之时必须与那段时间的一切挥手告别,当然包括痛苦的回忆,惺惺相惜的友情也不能例外。
看上去最正常、最早出院的栗田却在明日香出院之日重新被送入绿山。
明日香在计程车上,将栗田留下的电邮地址抛出窗外:Life is [email protected] is happy?
似乎你我都无法认同这个命题,在栗田那里更变成一句自欺欺人的咒语。
明日香似乎已经有办法作别前夫和阿铁,但最后谁也不能确信,她会不会再次入住绿山。
关于他人的痛苦,仍在继续。
那也是关于你我的痛苦。
(一个荷尔蒙有些失调的晚上,我泪流满面哭泣到喘。
压抑在内心深处的许许多多情绪又喷发而出。
我哀怨地敲出大几千字的日志,一直到纸巾用尽,视窗模糊到无法看清屏幕。
我的歇斯底里在男友眼里已经是司空见惯,他冷冷地说:你也不小了。
就自顾自睡去。
那一刻,我甚至有种想疼痛的冲动,一面思索着利器与皮肉的婆娑一面告诉自己,自己已经长大,没有任性的资格了。
虽然,我真的觉得皮肉的疼痛特能转移内心的苦楚,但我压抑了下来。
这是看这部电影时我的内心背景,或许这是一种安排,又或许不同心境的人能够读出不同的意味,我真的感受到那种内心深处有那种“不合时宜”的癫狂。
)明日香是一个周遭看来再正常不过的都市蚁族,她有无限的工作压力,也有无限的情绪失调。
当与外界交流无法达到一种平衡时,内心就要付出更大的能量来抑制失控。
看白痴喜剧逃避的是乏味的丈夫,与疯癫的朋友一同玩乐逃避的是内心无处撒野的寂寞。
她不可能慢悠悠冲泡一杯上等好茶慢悠悠地与知己促膝长谈,她所能做到的就是不停地吞下刺激神经中枢的液体、药丸来为自己麻木的心脑做人工电疗。
面对删了又写写了又删高压之下完全没有动静的稿件,面对父亲大人灵柩被侮辱而内心的一切疼痛在别人看来不过是无足轻重的笑料,她绝望着,孤独着,麻痹着,也逃避着。
直到有一天,她来到了隔离病房。
她不认为她是该来这里的病患,正如她不承认自己的麻疹也是与精神刺激有关,她逃避这许许多多现实。
她将内心深处的疯乱能量小心翼翼地隐藏,只是想早日离开病房。
然而,护士长江口并没有给她“马上回到现实”的机会,不给她提供任何方便,甚至在她发麻疹的时候想把她再关进隔离室。
直到西野由于她没有按时还钱对她进行的一系列报复下大声念了铁雄给她写的信:原来看上去一直对她很好的铁雄是想和她分手的;原来铁雄开会被绑架去缅甸也是他知情地演的戏;原来她自己也被生活无限地陷入痛苦中甚至想到了死;原来死是她一开始就希望的;原来………一切被她自己死死掩盖的秘密如同国王的树洞一样忽然被风吹得暴晒在光天化日之下,她癫狂了,她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以及真正现实中的自己,她愤怒了,愤怒得无暇顾及理智和情谊,失手打伤紧拉着她不让她犯错的美纪。
美纪倒地了,之后她自己又被送回隔离室。
望着惨白的天花板,一切闹腾,一切躁乱都远去,变成了惨白惨白的宁静。
此刻她忽然看见了门口的美纪,她流泪了。
接下来的明日香如拨开乌云一般,忽然看开了。
她让铁雄说出了和她分手的话,也接受了所有现实。
她真正出院的时候到了。
她又回到了那个有着阳光,被称为“正常群体”存活着的都市。
事实上,life is happy就是自编自导自演的闭塞剧情,要乐观,要向上,要接受现实,要勇往直前。
忘却内心的不安,淡化该恐慌的愧疚,作为一个“正常”的人,就应该在这个“正常”的系统里正常地思考和生活。
不能觉得跑步就可以减去该减去的卡路里,甚至不能因为该减去卡路里而厌食……(明日香出院的时候我笑了,内心非常平静地笑了。
想到之前自己的一切挣扎,忽然也释然了。
对于男友,我就是一个自找麻烦的人,而他,是江口护士。
当我“正常”到可以出院的时候,会对我温柔地微笑。
自然,我不能因为他无法理解我的精神情绪而失心疯,更不能因为失心疯而想着自残疗伤。
于是,我要变回一个“正常”的人,本能打开了校内和QQ,重新接受“正常”世界里的各种讯息……)
文/胡子经常一个人借酒消愁或者找一些莫名的理由找哥们姐们一起出去痛饮通宵,这个时候自己才是最属于自己的,有些人选择用酒精来看清现实,有些人选择用药丸来脱离现实,或者找个理由一直一个人呆着躲开朋友亲戚?
当网络越来越丰富,当游戏越来越真实,我们是否可以完全沉浸于这个虚拟的世界中?
它可以分析我们喜欢的电影音乐和话题,它可以提供最新最好无码中文的日本A 片,它可以让我们结识和自己兴趣相投的狐朋狗友,它可以让你感觉周围的人真的如你所感觉是一群傻逼看来天底下还是有人和自己一样看法一样敏锐,它可以让你得到一夜情,多夜情,让你摆脱掉日常面具性欲的压抑获得解脱,它可以让你足不出户获得你想购买的东西,你不需要再去看报纸电视,只需要点开一个聚合网站一切比别人掌握的都多。
可是什么时候我们在电脑前面的时间比和朋友在一起的时间还多呢?
记得看过一个女孩儿说的话,“朋友一开始是1.2.3.4.5,慢慢长大变成5.4.3.2.1”当现实的压力,傻逼的伙计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眼前又无处更改的时候,你是否会选择将QQ隐身,将签名档改为拒绝一切会晤?
我的QQ上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一段时间内拒绝一切社交活动的说明,这是代表很繁忙还是代表很孤独?
张楚唱到:孤独的人是可耻的。
郑钧说:记住没人会同情你我亲爱的兄弟,你最好鼓起勇气才能活下去。
吃着冰棍,穿着凉鞋,晒着大太阳,小白背心上渗着点点汗水,遇见小朋友一起去踢球吧的暑假我已经记得不得是什么时候了。
和哥们儿每个人手拿10多快,考虑是去游戏厅喝着汽水打恐龙岛还是去碟室看张碟,最后却选择每人吃碗面条然后坐在学校门口的小餐馆里吃着一盘3块的拼盘喝冰镇啤酒,小餐馆里传来放肆的笑声,2块钱的烟怎么我们那时候抽的就比芙蓉王好抽呢?
《クワイエットルームにようこそ》最后的结尾,女主角扔掉了Life is happy的纸条,生活永远不会快乐,甚至任何人都没有办法保证你能得到放荡的姑娘或者阳痿男孩儿。
一个朋友带着新认识的女朋友来找我,说出去喝点吧,聊着最近的生活个牛逼小事儿,讲着网络上看来的廉价笑点,我面带微笑,可是我怎么就这么不舒服呢?
文章出处:www.huzibeer.cn
人總是將最痛苦的記憶隱藏在心裡最深處直到看到最後我才領悟到不如都去隔離病房進化一下吧!!!
这是一部立意会讨我喜欢的片子,或者说不是立意,只是一种会给我带来我喜好思考的命题的可能性。
总之立意决定胜利,所以即使它在展开过程中并不是让人有多少乐趣的。
什么“命题”呢?
在我看来,它牵扯到“真相究竟是什么”;带有某种怀疑精神;可以让人尽情唯心……我常常会怀疑,我们感受到的一切就是真实的吗?
就像看到的一切谁能说它们一定不是幻想呢?
本来它们就是事物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啊。
我们终究还是间接的借助于工具(眼睛)来获得一个视觉形象。
可是“像”总归是“像”,天知道他们原本是什么样子呢?
比如说,我们看到的红花绿叶,也许是经过我们眼睛成像反应后已经变化后的结果呢,可能它本来是绿花红叶呢?
或者说,如果换成另一物种的眼睛(例如是拥有人类的眼睛戴了变色眼镜后效果的眼睛),它看到的不就不是红花绿叶了吗?
所以,我们怎能说它看到的就不是事实而只有人类眼睛看到的才是?
因为,就刚才的例子反过来看,也可是说人类的眼睛是拥有别的物种的眼睛加上变色眼镜后的效果的眼睛。
所以,哪个看到的才更接近真实,谁知道呢?
这部电影让我想到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
想当初前几次看时就觉得“写得什么东西啊,真不知道大师的作品好在哪里?
”。
后来的某一次重新阅读,一下子了解到它在讲什么,顿时有种被震撼的感觉。
于是认识到自己一直以来的搞不清楚状况,并因为大师看待世事过于常人的犀利和通透佩服得五体投地,心甘情愿的将其奉做神。
其实不管是狂人日记还是这个电影,都可以引发我常常会有的以上的关于主观世界真实性的怀疑。
就像我也常常怀疑我们所谓的疯子是真的疯了吗?
我们说人家是狂人,而人家还认为我们都是吃人的怪物呢!
谁对谁错?
孰真孰假?
我们说的就算了吗?
我们之所以称他们的话是“狂人日记”、将他们安排在“疯人院”,只不过因为我们是大多数而已。
在我们未尝试过对方的世界之前,我们凭什么否定人家的世界?
主观世界之所以主观不就是因为它是私人的,甚至是只属于一个人(每个人他自己)的吗?
人与人之间到处都隔着无数无形的墙,任一个人也理解不另一个他人的世界,谁也不能武断的从自己的角度给别人的世界下定论,不是吗?
其实我最终也没有结论。
我只能谦逊而恭敬地保持疑惑。
所以,我只是想说,为什么称别人为疯子呢?
不能因为我们不能理解就这样给别人冠名吧。
也许是他们更早的升华了境界呢?
也许我们才是无知的傻子呢?
另外,对于最后出现在email上的life is happy的那句话,我本来是觉得有些苦涩的,总觉得有点强颜欢笑的意味。
但是写到这儿,我又觉得我终究还是有点自以为是了。
谁知道人家写的时候不是真的这么认为的呢?
为什么一定要认为人家是不得已的自我暗示、自欺欺人呢?
现在我只觉得,不管怎样,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定自己的世界才是最可能得到幸福的。
是“疯子”了,就坚守住“疯子”的世界。
去到隔离病房也应该是在被欢迎中进入的。
PS:这里面的苍井优真的是很帅很有型呢,惊艳之感甚是强烈,赞一个!
女主人公在面对不如意的生活时(前夫自杀、打胎又后悔、父亲过世、事业受阻),选择了用酒精、药物麻醉自己,又企图用自杀让自己逃离到另一个美好的地方去,犹如绿野仙踪的Dorothy轻扣鞋跟。
然而她却来到了精神病院的隔离病房,被限制自由,吃难以下咽的饭菜...生活并没有变得更好这里有很多因为各种烦恼被送来的女病人,她们渴望出去,但无法彻底治愈的话,即使准许离开,还是一样会被送回来。
幸运地是,14天后女主人公做到了,她意识到,最重要的是她还活着。
于是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遗忘过去,选择了继续未来的生活。
生活有时真的是很残酷的,我们彷徨无措,我们想逃到一个美好一点的世界去,而那个世界其实只在我们心里。
Life is happy.是一种愿望,更是一种信念!
喜欢这部电影不是因为男女主角帅气漂亮而是它新颖的剧情介绍看这部电影时慢慢地更加喜欢这部电影搞笑的剧情让我笑趴,同学说我有病竟然看神经病生活也会笑其实一直就很想看神经病人的生活随着剧情的深入,慢慢地也感觉到悲哀在泪水中懂得Life is happy!
最后,你会看到新的曙光生命就在那一刻可以重新开始开始启程了
从铁雄的表现来看,其实隔离病房与外界也没什么两样,或者说其实隔离病房就是外界大千社会的表现。
里面病人与护士的种种表现又与社会上的人有什么本质不同吗?
没有,也许里面还“正常”些。
佐仓明日香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在精神病院的隔离病房,于是开始接触着周围的人,也慢慢开始认识了自我。
事实上明日香自认为是个“无趣”的人,而心中还有着几处隐痛,虽然表面上非常健康正常,一旦遇上难以忍受时便会发麻疹(也许是我们发疯的隐喻)。
整部电影表现轻松,事实上很是压抑,哪怕到了最后,依旧没有给人以希望,明日香离开了病房,可是社会呢!
也许这就是标题“欢迎来到”的真正含义吧。
其实我没太明白,美纪第二次站在隔离病房外面对着明日香默默流泪的原因,肯定不是因为明日香失控打伤了她的头,也不是因为明日香骂她怪胎,那是因为什么呢?
扎着脏辫的苍井优,烟熏妆画得十分妖媚,眼泪从雪白的脸上滚落下来,比任何电影里都要美。
明日香也流下泪来,想说些什么却声音低微,过去的人生如此失败,还能维持到现在这假装充满精神气活着的状态真的没什么好说的,其实大家都不是正常人,大家都是怪咖罢了。
抱着随便看看的心理看这电影,却越看越发现了喜欢。
日式的冷幽默和无厘头的小细节不断出现,让人会心一笑,虽还不到满心欢喜的程度,但是却也能一点不闷的看下去。
你以为精神病院里住着的都是可怜人么?
城市森林中更多可怜人好么?
就算你不是疯子,可总有一天,你也会变成疯子。
有些人总是在拼命掩藏自己骨子里的癫狂,有那么几个人,已经没办法再掩藏了,所以不肯吃东西或者拼命吃东西,所以烧掉自己的头发或者杀死自己,所以狂躁的砸玻璃或者打人,就算住在精神病院也似乎没什么不好,同伴们很了解你,你就是一个自卑绝望失败孤独永远得不到幸福的家伙,没什么关系,大家都一样。
“五点固定”的隔离病房,只有房顶的无影灯陪伴你。
明日香念念有词的不断想着自己的银色小皮鞋,那不算华丽的小鞋子代表了自己最快乐的时光,也象征着自己希望变成桃乐丝的梦想。
回到家,回到过去,哪怕有无聊的前夫也无所谓啊,至少能坐在沙发上看娱乐节目乐个半死。
看到明日香永远望着电视机傻乐的情景,心里忽然的就酸楚难当,就算结婚了,可陪伴我的还是只有电视机,让我欢乐的永远只是娱乐艺人,不是你。
那结婚有何意义呢?
你太无聊了,你太郁闷了,你让我无比的孤独。
可是没有你,我也摆脱不了我那失败的人生啊。
直到看完电影了,才想起前夫的扮演者原来是冢本晋也,怪不得最后场景那么惊悚,和整个片子的气质略有不同。
我倒是长大了嘴试着模仿出那诡异的模样,当然没成功。
明日香为什么会喜欢上他呢?
也许是看到他平凡无奇的模样,心想也许能给自己带来平凡无奇的幸福吧。
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前夫那被玻璃杯撑大成巨型黑洞的嘴,让人不仅是充满了厌恶和恐惧,更是会联想到,就是这个洞,把我吸进去,变成无聊的人了。
所以,你赶快死吧。
前夫留下了“残念”的字样死去了。
明日香也因为嗑药太多打掉了一直想要的孩子。
我是一个连800个字也写不出来的专栏作家,甚至只是一个写情色的三流作家,让人怎么不崩溃。
孤独啊,这里比任何地方都孤独。
Life is happy的邮箱地址就是一个笑话。
明日香走出精神病院便犹豫但坚决的扔掉了病友们送给她的留言册,转身却看见已经出院却又自杀的栗田又被救护车送回来,坐在出租车上,看见了穿着和服狂蹬自行车的某病友,她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世界多么疯狂多么讽刺,现在回到正常社会了,可我还是原来那个我么?
不滿意結局。
還不夠‘瘋’。
不能投入太多的感情去看,否則很壓抑,很多天都難以從壓抑中脫出。
小説應該更加淋漓盡致一些吧。
实在没耐心看完
看不下去
小优,我一开始都没认出你来。都市压力大,谁没有点精神病。能活着就好
人生的黑暗期其实就是一条长长的隧道,我们以为迷路,以为迷失了方向,其实只是忘记了前进的方向。觉得人生无趣的时候就说句“life is happy”吧,死亡也被抛在脑后的!
好像说的意思是。。。刚开始以为自己是冤枉地带到精神病院了。最后发现其实自己真的得了精神病,而自己却一直不知道。感觉好像跟女主人公一起度过了一小会儿精神病院里的生活。一开始看女主角还无法肯定到底是男是女。囧
粗糙模仿移魂女郎
很御姐~有气场~不论是女主还是苍井优~
越看越有劲~
比较无语,大家都很抓狂
广受好评的片子,看了小失望。
为了苍井优的这个造型坚持看完这白开水的剧情会否太拼!
有点怪怪的电影。
细节很好,立意有点说教了,玩票水平还行
一颗星都不想给
想看内田有纪
是否悲伤、抑郁、压力的精神疾病都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隔离治疗康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大致明白想表达的主题,但是实在太无厘头,太抽象了,看完觉得自己疯了。。男演员有一种莫名的日式油腻感。内田还是那么帅啊。
真是太无趣了!
算是很神经质的啦~这样的片子我也能啃完,想想都佩服我自己
内田有纪长的像TVB的谁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