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这集讽刺的是被所谓高位者误导和操纵的无知群众吧?
一群从未理解过那些恐怖的人类突然被告知了女巫这个概念,然后再与恶魔等联系在一起,他们便相信了,并拿出来利用了。
法官作为一个仿佛搞笑担当一样的角色,认不得那些工具,把罐子当恶魔,最后还买了女巫帽子。
这些行为看似是在说他的无能和腐败,却足以说明他对女巫这个概念并不了解。
而其他人的指控也都是可笑又低俗,无非是在硬凑那些恶魔之类的话语。
更重要的是当二册提到长乳头的帽子时他们都大笑着,说明他们不相信这样的东西存在,既然如此,他们对女巫又会了解多少?
二册和胖胖,一个审判都还要耍计谋(在伊丽莎白目前撒饼干是为了把老鼠引过去),足以看出来是贪污的骗子,另一个也没有真实的本领,和观众一样凭借情感办公。
最终,对于女巫的无知害死了二册和胖胖,也因此放走了真正的女巫。
看似为了反转而反转,实际上故事本身就足以说明很多事。
而说到底,反转不过是九号秘事给人以惊艳的其中一个原因而已。
沙丁鱼那一集的反转受到好评也同样因为前面的伏笔如此精彩,前一集那个十二天也是带给无数人感动的一集。
不可否认,我们看九号秘事确实是在期待反转,但更多的,是在期待一个完整而又深刻的剧情,而这一集的反转虽然就其本身没有给一些人带来震撼,但确实协助完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不是吗?
先从第三集说起,前两集一是看着没什么感觉,二是没什么可解读的地方,有的话也有人说的够清楚了。
episode3古典的英文词汇用法跟发音很有意思,本人也不是英文专业的,用法正确或错误也说不上来。
拿来跟国产古装剧一比,你就知道拍古装剧说现代话是有多低智了。
这集最让我关注的倒不是什么神反转,要我说英剧的厉害之处,就是在不丧失吸引力十足的叙事之外,在剧中埋下的值得探讨的理念。
具体可以参考到《黑镜》第一集,通过故事衍生出对新世纪的媒体,以及媒体是如何被信息受众控制问题的探讨,首相最后上了猪,完全就是由所谓的民意推动的媒体影响力决定的。
扯回到这一集,编剧在主要两个法官的人物设定上,留了不少的冲突元素,法官一Steve Pemberton是个对法律和合理审判要求比较高的人,也可以说是他自己对自身职业和职业精神设有标准,法官二reece则是在审判中介入先行观念,也就是说他判定这个人有罪,这个人是否有罪以及判定过程他都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己得到的审判结果。
法官一使用掉包计杀掉法官二,实际上是履行了自己的忠实审判原则,所谓的动机,也就是因为自身设立的高标准的法官职责催生的,期间两人的种种矛盾,也大多是因为两人职业理念不同而造成的。
最后demon杀死法官一,可以把demon看做法律精神。
法官之所以要审判,就是要用正确的法律处置违法事件,而法官一用违法手段杀死违反法律的法官二,这种行为本身就是对法律和审判程序的亵渎。
法律的存在就是因为大家推选或者说是公选出来的不属任何集团的最终权利方。
法官一的行为既然违反了法律和审判精神,被demon杀掉也没什么好可惜的了。
这点如果是法学专业的学生应该可以说的更明白。
最后,让巫师跟麻瓜们呆在一起确实麻烦事多,要是霍格沃茨早点建成就好了,巫师们都去好好上学,麻瓜们也就不用整天担惊受怕的了。
豆瓣没有什么分析第四集的论点,于是尝试第一次写影评。
一周目的时候有两个疑点:1. 第二个克洛伊的电话是在经理拜托男主培训新人的时候打来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疑点,经理为何这么做来招嫌疑?
(其实到现在也不是很明白)2. 在欢送会之后,男主再次接到克洛伊的电话,挂掉,电话又响起。
一共三个电话,而利兹在她身后的动作很明显的有拨打这三个电话的动作。
并且在男主最后挂电话的时候,用诡异的眼神回头看男主。
(我的猜想主要由此而生)想了一天后,灵光一现终于想通。
原来真相是这样的!
关于真相的猜测有两种,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
猜想一利兹和经理是串通好的,之前应该是利兹和经理接电话失误导致养猫的老太太自杀死亡,并且得知她的儿子在调查母亲想不开的真相。
两人不知所措,计划将罪行嫁祸给其他员工。
首先,他们挑选了利兹后桌的维多利亚。
所以克洛伊出现了,他们计划,伪装成克洛伊第一次惊吓维多利亚后,利兹立刻假装老太太(也可能是经理)给维多利亚打电话,并且絮絮叨叨她死去的猫。
他们计划,维多利亚会敷衍这种啰嗦的电话,然后再由利兹通知她老太太自杀的消息给她压力。
最好她还将害死老太太的事情传播给别人,然后儿子寻仇,一切顺理成章。
但是维多利亚受不了压力很快离职了。
计划落空。
不要紧,男主出现了。
他们便故技重施。
男主符合了经理和利兹的一切计划,他敷衍了老太,而后从利兹那里知道了老太自杀的消息。
虽然他不是真正害死老太太的接线员,但是他认为他是。
并且告诉了黑人女。
这时,经理与利兹在所有员工面前演了一出戏,利兹成功得到借口顺利离职。
然后经理卖破绽给男主让男主调查他,他也成功离职。
这个计谋精明在不止是儿子,连男主自己都深信是自己害死了老太太。
最后男主背了黑锅,被寻仇的老太太儿子枪杀。
-当然还有的第二种猜想,我觉得这种猜想更绝妙。
经理只是个喜欢装成克洛伊恶作剧员工的坏老板,然而工作已经五年的利兹早就知道了经理的小癖好,但她没有说出来。
利兹因为失职害死老太太后,害怕儿子寻仇找到自己,就想到利用经理的小癖好把罪嫁祸给别人。
她不失时机的装作老太太给受了经理刺激的维多利亚打电话,但是导致她听到太多自杀讯息,精神出问题离职。
计划没来得及施展。
在吓走维多利亚后,利兹还催经理快点填补上九号桌的接线员,方便她再次实施计划。
在有前面失败的教训后,他终于让男主咬了钩。
吓到男主后,确定他心里认为是自己害死老太太。
利兹便故意违反规则让经理赶自己出去,达到合理离职的舆论目的,并且在欢送会上装作克洛伊刺激男主,逼男主去抓住经理的小辫子。
目的是惩罚总是给自己穿小鞋的经理。
经理报复男主不知道在不在利兹的计划内,反正老太儿子早晚会找上门来。
也没准“将andy名字告诉老太太儿子”的建议也是利兹给的。
结局成功将害死老太太的黑锅嫁祸给男主。
第二个猜想中,利兹才是掌控一切的幕后黑手。
用一根看不见的线成功操纵了所有人。
他利用经理的癖好将罪行嫁祸给男主,还顺便把讨厌的经理赶下了台。
简直一石二鸟。
讲道理连我都被这个猜想吓到了。。。
两种猜想在我看都挺合理,仁者见仁吧
《9号秘事 第二季 第二集》 本来没有准备写美剧的评论的,但是早上看完这一集。
我觉得还是很想分享一下感受。
可能是受《this is us》的影响,我对类似这样的家庭戏很感兴趣。
这集开始是从女主在圣诞节时认识了她丈夫亚当开始的,慢慢讲述两个人从热恋到结婚,再到生孩子,最后离婚的过程。
影片是用一种片段叙述的方式表现的,其中还穿插了一些有点诡异和让人莫名其妙的情节。
受该剧一贯的作风,我一直再猜想结局会有如何的反转,难道她身边的人都是幻想出来的?
但当到了最后的5、6分钟时,看到她们一家人围着餐桌做好,我突然好像明白了这一切,意识到这集所有的片段,都是女主在车祸临终时的回忆和想象的交织。
当她儿子穿着天使的衣服拥抱她,丈夫告诉她该走了的时候,我差点没忍住眼泪。
其实生命很长,但也很短,当我们在经历过许多欢笑和泪水之后,越来越多的是无奈和麻木。
当我们在临终前,回忆这一生的时候,会有怎么样的片段在眼前出现呢?
在《this is us》中,其实也有好多类似的场景,特别是祖父William,在患癌症即将去世时,Randall带着他回到家乡,往事回忆一幕幕的出现,即使在他的一生中,吸毒,抛弃孩子,但是了解到他的遭遇后,我们还是被他所打动。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很喜欢这样家庭剧的原因。
我们能从他们中间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即使我们平平淡淡,被生活磨的麻木和冷漠,但是爱情和亲情告诉我们,这一生我们没有白活。
我想在我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也会像女主一样,对我生命中最爱的一群人说出“I love you”。
E02:弥留之际人究竟会想些什么?
将自己的一生犹如放电影一般在脑海中闪现,幻想一生的挚爱们依旧留在自己的身边。
这一集感动之处并不是最终的time to say goodbye,而是女主的这一生,嫁一人过平淡生活,生子但婚姻又破裂;工作也只是鞋店店员,也没什么上升空间;周边的好友可能也只有那么寥寥一个;随着自己年纪的增长,父母也逐渐步入晚年,甚至面临死亡,这一切像极了我们的人生。
本就是平淡无奇的人生,却又发生了一件车祸意外。
其实回忆也没有什么美好不美好,你经历了,觉得无悔,便不枉这一生。
父母、爱人、朋友、子女,身边的任何陪伴都不会是永恒,等到真正告别的那一刻,内心毫无波澜,所有的经历都是值得。
虽然剧情老套,但sorry啊,身为女性,总是看到感性,并且会被感动。
第三集其实很精彩。
9秘故事的内涵都是比较深刻的。
但由于其反转抖包袱的效果过于惊艳,结果就使得这个套路有向双刃剑发展的趋势。
剧组肯定不希望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他们从第二季就开始寻求突破,幸甚,结果可喜(毕竟神剧),比如这集。
这集的争议焦点在于女巫最后的反转。
有人觉得生硬,为转而转,转得让人无法理解。
关键点在于,这集剧组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私以为有个角度可以考虑,就是:人在江湖,独立思考谈何容易。
当权者以威望、威慑对群体施加影响,吃瓜群众在各怀鬼胎或羊群效应下,所谓主流的集体认知固然大概率是偏激、错误甚至残忍的,问题在于,弱势的一方也不一定就是什么好鸟,就像片中的女巫。
这种狗血情节在现实生活中,尤其是各种资讯发达的时代,真的不要太多。
你同情一只遭群殴的狼,为狼出头,还打伤了伙伴,最后自己可能被狼吃掉。
这应该就是剧组寻求的突破中的一种,就是在反转后,无论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但只要你愿意再嚼一嚼,你发现,咦,还能嚼出点味道来。
说回来。
剧组在本集想说的很可能是:选择强势一方,有上帝看着;选择弱势一方,有死神看着。
而选择中立,地球人都知道,这个最难。
(围观问题更复杂,这里不讨论)那怎么办呢?
9秘剧组是不会给答案的。
个人认为,比较普世的价值观是在掌握基本真相前,对主非二流都不做价值(是非)判断。
更具体的,我族文化在2000多年前各派学说已有各自观点,当然今天也有,选择哪个,怎么发展,那真是自己的造化了。
第二季第一集是一出精妙的群像戏,发生在法国国铁SNCF的9号卧铺车厢里。
这是一趟终点为布尔格-圣-莫里斯的夜行列车,这个车厢里有六个床位,但剧中有七人出场。
首先登场的是住中铺9E的二册饰演的医生Maxwell,这次他的人设是有点洁癖和强迫症的英国人,但会说法语。
此时对面中铺9B也已经有一个乘客,沉默的面朝内睡着,未知。
没有乘过法国国铁,他们的卧铺车厢还挺大挺宽敞的,但高度就难免有限,分三层每一层都会有点局促。
然后胖胖饰演的德国人登场,他看上去有点醉熏熏的,庸俗,粗鲁,无礼,放屁吐痰,收到可疑的猥琐视频,并不像一个知识分子。
医生能够和他德语对谈,表达被他烦扰的不耐。
德国人爬上上铺9D,躺下瞬间入睡,鼾声如雷。
然后一对英国夫妻进入车厢,他们要去参加女儿的婚礼。
妻子Kath是非常不愿意麻烦打扰别人的典型中年英国妇女,丈夫Les也是典型英国人,胖大笨拙。
他们本来是上铺9A和9D两个位子,Les不想放弃睡在上铺,所以两人都挤在9A整理。
卧铺车厢的最后一个乘客是一个澳洲的大胖女孩Shona,人设是在欧洲常见的度间隔年的小青年,背包流浪,混迹天涯。
她的床位是下铺9C。
为了保持和朋友通话,她到走廊上去了,暂时离开了房间。
9A上铺的夫妻俩换衣服时频频撞头,丈夫决定叫醒9D的德国人。
经过医生的翻译,德国人爬到下铺9F继续睡去。
医生被大家烦得很生气,他表示明天早上有一个重要的面试,在到达布尔格-圣-莫里斯之前的8小时42分都希望用来睡觉。
经过这一通混乱,大家终于安静睡下,混乱中,9B的人毫无动静。
时间应该过去了几小时,Shona带着一个高大帅哥进了车厢。
帅哥River也是一个流浪青年的样子,假称自己是住头等车厢的富家子,到普通车厢来体验生活。
两人正情浓,就要发生一下标准的419,突然列车颠簸,9B探出头张着死鱼眼盯着他们,随后跌落地上,原来这是一个死人。
医生出去找警卫没找到,德国人建议用紧急停车按钮。
这时,帅哥承认自己是逃票上车,不希望被发现;医生也犹豫,表示明早在日内瓦的面试非常重要,他花了18个月才安排上,不希望耽误;后来丈夫也犹豫了,女儿Leanne的婚礼也不容错过,他倾向于接受医生的建议,继续行程,等明早让警卫发现尸体,但妻子Kath不太能接受。
最后达成协议,尸体回到9B,大家各自安好,但各怀心事入睡。
傻乎乎的帅哥River和尸体躺在了一起,倒是百无禁忌。
此时离下车还有3小时52分。
天亮了,丈夫Les正在练习婚礼上的发言,之后和医生聊天,突然发现妻子不见了,这时火车紧急停车。
车厢里一阵慌乱,德国人要拉屎,澳洲女孩发现好像是有人跳车,帅哥因为紧急停车摔到地上被尸体压住。
正在帅哥用Kath的鞋盒接屎,医生和丈夫因为是不是妻子跳车而争吵打闹的时候,Shona发现导致停车的是鹿,而妻子Kath拉开车门走了进来。
最终火车只是晚点32分到达,大家准备下车。
澳洲女孩和帅哥和好,准备一起开始下一段探索之旅;妻子原谅丈夫,但要求婚礼之后寻觅尸体的身份,要去参加他的葬礼,算是弥补。
医生接到电话,是来接他的司机。
司机还要接另一个面试候选人,Dr Meyer。
接完电话,医生转去对着尸体表达歉意。
这里是第一层反转,原来医生为了保证自己能够被选中,这是一个改变人生的WHO药物开发项目,下狠手杀死了另一个候选人。
他调查到Dr Meyer买的就是9B的车票,刚上车就动手杀死了他。
毒死应该是最有可能的,毕竟他是做药物开发的医生,并且尸体看上去没有外伤。
最后,第二层反转。
粗鲁到在车厢里拉屎的德国人,洗好澡换好衣服出现,表示自己才是Dr Meyer,跟Dr Maxwell “May the best man win”“狭路相逢勇者胜”,留下医生在车厢中一脸茫然,风中凌乱。
这一集其实就是充满了屎尿屁笑话的反转喜剧。
第一层反转好不出奇,出现尸体就猜到医生杀他的可能性最大。
网友们唯一想到的脑洞,是死掉的确实是Dr Meyer,德国人乘机偷走他的护照,装扮起来占据他的身份。
这脑洞主要的证据有,德国人自己是医生为什么还需要Dr Maxwell给他吃治消化的药,以及前后西装有差异,他可能也顺手偷走了丈夫要去参加婚礼的西装。
这后一点我并没有看出来,明显的只是换了领带。
但和之前的感觉一样,这脑洞其实有点多余,德国人冒充Dr Meyer干什么呢?
他难道还能也去参选药物开发这么专业的项目。
还是倾向于认为,确实是Dr Maxwell杀错了人,杀错一个无辜的路人,但仍然得不到自己最想要的东西,这种反讽更有意义。
这个尸体是谁,大家永远也不会知道了,只有Shona根据他钱包里的照片,为他临时致的悼词,可以稍微说明他的人生。
“这个男人,曾是位丈夫、父亲和爷爷。
他对谁都总是和颜悦色,他还有着古怪的幽默感。
他喜欢坐在他那绿色的椅子上,家人全都围绕在他身边。
是的,他还喜欢喝酒,谁不喜欢呢?
可最重要的是,他生前是一个人。
”这张照片里还有本集的黄铜兔子。
2015年1月20日 23:20 - 约23:24接近半夜,Andy一个人在办公室中,9号位电话铃响起,但他没有接。
他想起什么,离开工位,此时Joanne从外面走了进来。
Andy进入George的小办公室,开始打电话。
Joanne接起9号位的电话,Andy在那一头说,“你好,Chloe。
”他应该是觉得,这时能接起这个电话的人,就是那个躲在办公室同事中威胁自己的“Chloe”。
Joanne表示不知道Andy在讲什么,自己是因为忘记带包才回了办公室,她甚至表示不知道“Chloe”是谁。
Andy声称要根据时间点调取监控来查明谁是“Chloe”,之后就报警,然后挂断了电话。
Joanne走进George的小办公室,之后两人一起看监控。
Andy查看了2015年1月15日19点23分左右的三段监控,这时观众就可以理解,主画面就是George的监控查看界面,并且只有这个有声音记录。
第一段监控是Joanne的工位,当时,她正在接一个男人的电话,听那个男人讲他的奶牛场。
第二段监控是Liz,她当时正在收拾东西,准备下班,明显不可能是她。
第三段监控就是George的,当然Andy和Joanne就发现了George正是“Chloe”。
三段监控中间,都可以看到Andy和Joanne在小办公室无声的讨论,也许是Joanne将矛头指向了Liz和George的。
最后一段放了一分钟停下来,两人又在讨论,此时走廊监控中,George正向办公室走来。
在接近他自己的办公室时,他应该是发现了有人在自己办公室,猜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已经被发现,匆忙的离开,中间生气的踢飞了走廊中的垃圾桶,还气愤的追上去又踢了一脚。
2015年1月21日 09:16-09:17清晨刚上班的办公室,Andy坐在自己的工位上。
George的小办公室仿佛收拾过,桌面比较的干净,此时可以明显的看到电脑旁的黄铜兔子。
它可能一直在那儿,只是最后干净的桌面,才让它在那么小的监控画面也明显的露出。
Joanne带着一个新人Glen走进办公室,跟Andy介绍他会顶替Liz。
安顿他在Liz的工位坐下之后,Joanne问Andy打算怎么办,Andy表示他准备报警,并且提到他们之后看到多段监控,George已经这样干了好多年了。
Joanne告诉Andy她昨晚还跟Victoria说了,这表明Victoria有可能也是因为接到类似的电话,受不了才走人。
9号位电话再次响起,“Chloe”又打来了。
此时Joanne走进George的房间,可能是因为她想要找一下给新人做入职介绍的流程,而Valerie拿上衣服提起包,离开了办公室走向室外。
George在电话的那头表示,他干这行27年,也只是想有人能倾听他的问题。
Andy告诉George他已经准备报警,George说,自己做了最后一件“调皮”的事,此时,背后的Glen站了起来。
George告诉Andy,他把Andy的名字告诉了养猫老太太的儿子,同时,Glen掏出一把枪指向Andy,叫了一声Andy的名字。
短片介绍在Andy转头看到枪口的镜头。
本集主旨其实是简单的,“医人不自医”,为别人提供安慰的人,很可能自己更需要安慰,这就是George的现状。
他毋庸置疑是一个坏人,不仅自己不能消化负面情绪,还要恶意的传递并增长这些负面情绪,让别人更加痛苦。
但另一方面,网友们仍有不同程度的脑洞,比如George是一个人这么干吗?
他是不是有可能其实和Liz是一伙的。
再比如,那个养猫老太太真实存在吗?
还是完全就是Liz编造出来的,真实养猫的可能是Liz自己。
这个脑洞的主要论据是Liz桌面上有一个猫的台历,每日都会翻到不同猫的照片。
这其实挺有道理的,首先是因为编造故事往往会有事实的因素在其中,这样更能代入情绪,那么养多只猫的老太太的故事,确实很可能是Liz写的剧本;其次,那个时间点,她不在监控画面中,具有打电话的可能性;最后,这种扭曲的心态符合Liz的人设,她其实也是一个从别人的痛苦那里获得快感的人,于是她后面专门跟Andy提到这个故事的后半段就非常合理。
前面看到这段时还在想,她安慰一个母亲因为猫死而自杀的人,还会问到那只猫的名字,这是不是也太恶趣味了。
如果这整个是她的剧本,就很容易理解了。
如果养猫老太太是Liz的剧本,那么George一定是和她合伙在调戏着接安慰热线的同事们吗?
也并不一定。
当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他们没有勾结,所以有网友的脑洞是认为George和Liz合伙,他们之前曾经造成过一个军人的母亲去世,这个军人一直耿耿于怀要找到责任人,两人就一直在寻找一个冤大头来当替罪羊。
中间的电话,还有George和Liz的矛盾到走人,都是一种巧妙的移花接木,最终让那个军人找Andy泄愤。
这种解读也不是完全不行,但就是有很多并不服帖的地方。
比如要转嫁责任,需要前后两段故事相似,那么如果没有人告诉那个军人,他怎么会知道有人需要替母亲的自杀负责?
再比如,就算真的是这样,多么明显的时间差异,Andy甚至是刚入职,难道警方就这么不负责任的认定是他导致了之前某个老太太死亡而引发的复仇?
还有,George这么厉害,就一定能煽动儿子拿枪去对付Andy吗?
最后,George和Liz都是具有变态气质的人,但他们俩真的风格相差很大,不太能认同两人互相之间能够合作。
其实最后一段和倒数第二段监控中间的时间相差不算多,大约10小时,中间Andy还提到他们查看了George前期的多段录像,证明他们可能离开George办公室的时间已经超过半夜。
而早晨George的办公室已经收拾的非常干净,是有人帮George打扫过吗?
并且杀手是已新入职的Glen的身份进入办公室,Joanne是带着他进来的人,她之后还去George的办公室在找东西。
就在中间这一段时间之内,George就安排好了这一系列的操作吗?
比较符合常理的猜测之一,还是他确实有一个同伙,可以帮他半夜收拾办公室,赶制新入职人员的资料等等。
而这个同伙就分明不是Liz,应该也不是带人进入办公室的Joanne。
其实早晨的画面中Valerie拿起衣服离开办公室不可疑吗?
昨晚她并没有来值夜班,为什么一早开始工作的时候她要离开呢?
当然也有可能,作为顶替Liz的人选提前订好,只是换了一个人去,这样的志愿者组织,新入职也许没有那么严密,并不需要有同伙来为杀手打掩护,那么George一个人干的,也说得通。
至于杀手的身份,当然确实存在养猫老太太和她的儿子也是可能的,那就需要George有超强的煽动力,能直接将他导向杀人。
如果认同养猫老太太是Liz的剧本,那么George就有可能是雇凶杀人,又或者这么多年扭曲的接线生涯里存在手里的另一些变态,他跟Andy那么说,纯粹是想让他连死都死在愧疚之中。
但无论哪一种,都不能改变他仍然会被举报的事实,并且他明知道这一切还都被监控录下来了,他之后也只能消失在黑暗中。
第二集 12 Days of Christine 这集评价很高,是Steve心中排名最高的一集,他也很喜欢自己在其中演的Bobby。
剧情上其实没有什么不太理解的,主要是Christine的回忆,只是她的记忆错乱了。
之前有看到一个人提问,在Christine的生日会上是不是真的有cheat,应该是指老公有没有出轨,答案是yes,那个图找到了再贴上来。
第三集 Trial of Elizabeth Gadge 这集是Reece最喜欢的一集,他甚至把开头的milestone带回了家里。
这集里他演的角色Mr Warren也是他最喜欢的角色 Mr Warren in the The Trial of Elizabeth Gadge is my favourite. 第四集 Cold Comfort
这句话回答的对象看不到了,所以不知道这个I是指剧里的老板还是说自己编剧的身份, Because I knew the words would fit and be poignant for Chloe's suicide. 因为我知道这些话切和克洛伊的自杀。
有一个网友问为什么老板不删除自己装作克洛伊的视频,回答是他没有这个权力。
Reece说克洛伊的声音是他本人的声音。
(太难相信了,那个声音开始听起来就是个女生啊)第五集 Nana’s Party
这集reece演的Pat是系列中他演的角色里steve最喜欢的。
这集是这个系列最先写出来的。
第六集 Seance Time老太太剧里的声音是本人发出的,她采访时的声音是一个样子,好像拍戏间生病了对声音有了影响,不过很适合恐怖片的氛围。
这次看了第二季的第三集,同时又一次验证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这些小剧集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给你全然的反转的,以及你在刚开始观看时就要去摸索影片带有的小细节,这是极为有趣的事情,该集在最后时刻两次反转,从而把它想要表达的东西提高了一个层次,至少在我眼中很好地讽刺了每一个人,如果女巫果非其人的话,我们可能会感叹“哦”的一声,为正义喝彩,但女巫是真的就让结局精彩许多。
这故事发生的背景貌似是中世纪时候的小村庄,那个时代的人们安于上帝的果树园间,对上帝所行神迹的崇拜,以及对魔鬼的憎恨,都是一种犹如尘土般厚硬的认知,而从我们眼中看来似乎这一切均是荒唐,于是从一开始带进女巫之时,屏幕前的我们下意识地下了评论,“这肯定是一个荒唐的审判”,影片从一开始就讽刺了我们,讽刺我们固有的认知,那些证人说的证词,在我们眼里似乎再荒唐不过了,可依照结局来看,似乎证人们无意识中是看到了女巫类似的形迹的,但理性告诉我们这不可能,就如那个悲催的审判员一样,荒谬的结局似乎要从屏幕前跳过来抱住我们说,理性的我们在这场审判中也会被杀死。
法官其实是个不在意女巫是否真实的人,他应和着审判员的话,穿插着调侃与鼓动,真正关心的却是外乡人来到本镇的热度,人流量给旅馆带来多大的增收,他力图促使焚烧仪式的形成,如此他又有卖观看票的生意,归根见底是纯粹的商人,但他却被冠名为法官,这是多么讽刺的一个名号。
两个证人是女巫的女儿和女婿,他们说的证词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误打误撞让他们抓住他们的女巫母亲,但真正让他们将母亲置于死地的原因却是宽敞的阁楼,腾出母亲的地方,好让他们的孩子有地方安居。
而被称为“老好人”看守人,在台下背着妻子和女巫发生过性交易,台上却是那么急迫着想打女巫,俨然一派正义的嘴脸,同时他也拒绝为女巫澄清认识他,他为了保全自己的面子可以不惜牺牲一个女人的性命,可见也不是个“好人”吧,而双鞋的称号也讽刺他背着妻子偷情。
两个审判员的另一位却是个狂热,狠毒,贪污的官员,在火刑要开始前,法官特地要给一拖钱给那个审判员,可见他们早已心照不宣,不管如何也要白纸黑字搞个罪名出来。
他在台上呼风唤雨,变着法子定女人的罪,讽刺的是自己最后却被同伴送上了火刑的柱子上,可笑的是他没有算到自己伙伴“正义的狂热”。
女巫无疑是最大的获胜者了,她看着一个个替罪羊被送上火堆,往后自己就可以真正以死去的身份成为一个女巫,一个传说了,这不是很讽刺,很励志麽,而等待无知狂热的村民,贪婪的法官,无情的好人,自私的小两口的,便是女巫的惩罚吧。
这一季普通
就...好无聊
请不起演员吗,来来去去就那厮演不同的人
第一集医生好看,女巫,家庭聚会,招魂会就是一坨,没意思
就看看第四集吧
今天凌晨看完的。也不知道为什么腾讯除了第一季之外都免费了。但是腾讯好像也只有前五季。应该是每季都是六集?但是腾讯有几季少了好几集……我很喜欢这个剧里的那种剧情里似乎遍地是地雷,但是不看到最后就不知道哪个雷会响的感觉。走马灯、安抚热线和蛋糕下藏人的三集里这种感觉最强烈。剧本会给人一种“我上我也行”的错觉。虽然剧情都可以一句话总结,但不是谁都能写得出来。国内的段子手也很适合来当这种系列剧的编剧。但是中国翻拍版能做到核心编剧自己也出演并且不拖后腿吗……
高考满分作文一样,E4有点意思
为了第三集打一星,不是所有残酷荒诞的历史都能用来“反转”。
上来就放火车没素质人群大招,看得人忍俊不禁。虽然少了第一季的惊艳感觉,但剧情的趣味性还是得到了很好的保持,脑洞少了点,但意义有所提升,第2集看到结尾甚至有些些被感动了。仍然很欣赏这种精巧的结构追求,以质量取胜而非以制作或以明星什么的。
S2E1 La Couchette 卧铺 5/5S2E2 The 12 Days of Christine 克莉丝汀的12天 5/5S2E3 The Trial of Elizabeth Gadge 伊丽莎白盖奇审判案 4.5/5S2E4 Cold Comfort 冰冷的安慰 5/5S2E5 Nana's Party 外婆的生日会 3/5S2E6 Seance Time 降神会 3.5/5PLUS: S2E2、S2E5对华人刻板印象、辱华、种族歧视,-2Overall: 2.33/5
看了三集打算弃剧了,跟《黑镜》没得比
虽然人类文明史上诸多的文化现象,受各自的历史局限、地域文化传统的约束而呈现不同的特点。但关于那些人类原始本能的特征,例如道德、情绪、欲望都是不分性别、阶级、种族的。这一季主打社会百态,现形那些众人皆知、皆想,却感到羞耻或往往将之美化的事情。现代群像、独立个体、中世纪猎杀女巫时代,E04的做法实际上相当聪明,多屏切割画面相当于更宽广的平行剪辑。
emmmm还是魔界奇谭好看哈
一如既往的黑冷,第五集笑哭了。。。第六集略傻
Ⅰ剧情强行反转,逻辑漏洞百出,情节故弄玄虚,主旨苍白无力。好一个悬疑犯罪片的典型反面教材,以后应该再不会主动去看这个系列。
学乖了,这次大半夜打死不看ep6。喜欢ep1、4,ep5开始跳舞那段笑死了。女巫审判那集不是很喜欢,ep2是浓缩版《生死停留》。
平均水平有比上一季提升一点点。
第一集略屌,挺喜欢这种一个空间里的小故事,还是那种恐怖或者诡异的风格的,要去看东方快车谋杀案,马克下。
依旧阴谋论,史蒂夫也算是比较全能的了
换了导演感觉没有第一季的观感好了,但哥俩编剧加主演还是很牛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