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间,中国内地全部影院闭门谢客,香港地区所有影院则正常营业,不过市场热度受疫情影响显著下滑也是在所难免。
黄子华自资自导自编自演的电影《乜代宗师》是香港今年贺岁档票房冠军,累计票房逾2500万港元,成绩比亚军美国片《多力特的奇幻冒险》高出一倍以上。
由于3月底香港影院也暂停营业,5月上旬复工后也有上座率控制,所以《乜代宗师》的冠军头衔应该保持到了至今。
黄子华内地知名度一般,但他在香港可是大明星,他的“栋笃笑”(“stand-upcomedy”的意译英文)很受欢迎。
2018年香港春节档,他主演的《栋笃特工》就狂收了4525万港元,轻松拿下春节档冠军以及年度港片冠军。
乜,读音miē,粤语里表示“什么”,常说“乜事”。
《乜代宗师》的片名很容易联想起《一代宗师》。
王家卫的叫TheGrandmaster,黄子华则来个TheGrandGrandmaster。
《乜代宗师》的资源近日流出,豆瓣目前700多人评分,只有4.7分,看来内地观众并不喜欢。
跟《一代宗师》自然没得比,连海报品质都有点low。
黄子华的这部影片主要还是走港式喜剧路线,他的造型和演法都有点周星驰的影子。
本片的女主是她↓
贾静雯?
No,是刘心悠。
刘心悠不算一线红星,在内地的名气主要是她出演了穿越剧《步步惊心》里的若兰。
其实她的电影处女作阵仗很大,号称八大影帝为她做嫁衣的《阿嫂》,也提名了2006年香港金像奖最佳新演员,不过这部片内地没上,影响力有限。
此后似乎没有大爆作品,但坊间封她“姬圈天菜”,很关心她的感情八卦。
前段时间,传闻刘心悠在受访时突然透露有意退出娱乐圈,小范围引发了热议。
《乜代宗师》的剧情其实很乏味。
黄子华饰演的马飞龙是马家雷拳第十九代传人,开馆收徒生意兴旺,有一次在路上他被一个老人碰瓷,引发刘心悠饰演的女拳手陈真见义勇为。
结果一番过招,马飞龙惨败又出洋相,名声臭掉了,事业也受重创,陈真则成为网红“神拳女侠”,她的绝招是古巴劈蔗手。
陈真这个名字的设定,就寓意了本片有点无厘头风格。
陈真来自拳击世家,作为业余拳手有四十场不败纪录,只输了一场职业比赛就退出了拳坛。
炒新闻不嫌事大的电视台,撺掇马飞龙和陈真上擂台再比试一次。
剧情套路自然是男女主不打不相识,从仇人要发展成恋人,最后的高潮戏就是此前明明已经发生了关系的两人,要在擂台上比武相亲,正式定情。
为了主题更丰富,在笑闹中有升华空间,所以陈真当初为什么退出拳坛成为悬念,马飞龙有过婚史却被绿还当接盘侠成为获得女主同情的触媒,但依然令女主的情感转变、男女主的惺惺相惜显得说服力不够,两人的CP感也不足。
男女主身边那些助攻角色的设置也都是香港老式喜剧里的老模样。
例如马飞龙的两个主要男徒弟,却一个叫小云一个叫小玲,一个憨傻一个娘骚;陈真有个老姑娘恨嫁的姑姑,对憨傻徒弟一见钟情。
《乜代宗师》套了一个功夫喜剧的壳,但片中并没有太多武术场面,陈真的拳击倒是有很多展示。
但毕竟是饰演一代宗师类的人物,打戏总是有的,何况还有擂台上的挨打戏,对1960年生人的黄子华来说也是不容易了。
影片最后的花絮展示了刘心悠苦练拳击的场景,从正片中的呈现来看,架势还是可以的。
刘心悠也快四十岁了,拍戏这么敬业,退圈之说看来确属误传。
片中有创意的笑点也欠奉,还真不是嘴刁,衰人头顶漏水、提着关公刀上街、汤中下催情药、祖先显灵……这些都不是很好笑啊。
之前为了增加戏剧性,安排了马飞龙接受陈真父亲的魔鬼特训,但吃了苦,上了擂台后却无成果展示,那特训的戏份就成了鸡肋。
虽然面对心爱之人,下不了手的心情是有的,但好歹是武术世家出身的几十年练家子,表现得毫无宗师气度和身手,这种“笑果”真心消化不良。
上善若水,攀山过岭,乜水,都可以系宗师。
“乜代”是很港味的词,但观影选择粤语版,并无感受到特别的必要,无论台词还是文化特色,即使是普通话版,也不会有多少损益。
作为一部纯正的港片,原本至少是可以看个情怀的,可到终了,感觉连爆米花的享受度都没达到。
《乜代宗师》能拿下香港票房冠军,看来还是黄子华的明星滤镜加持,而且前期宣传重点是黄子华为拍该片卖方筹资,多少也收获了观众的同情票。
黄子华自己也说了,这部片是完全只想拍给香港人看。
我们内地观众还是别太走心了,还是看看黄子华的粤语栋笃笑好了,那要好笑得多。
查了下,这部电影居然上映在马保国擂台战几个月前,2020年一月上映,2020年五月擂台战,难道是看了电影的启发,才有此一战吗?
那么这部戏的现在价值,对现代人生活的观察,太有意思了吧!
看了抖音的片段,对比了马保国视频,太讽刺了,要去看看!
子华要多出作品,很多生活的观察在他讲来很有意思!
有趣!
《乜代宗师》是2020年黄子华卖楼自筹资金拍的一部电影。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黄生对于大银幕有着非凡的执念,他曾经在回答观众提问时说,不赚钱也要去做,你话我有几热爱。
黄生自导自演票房只有12万的《一蚊鸡保镖》我慕名看过,正如回顾1998年至2003年低潮期香港电影的《萧条 CULT 爆炸力》一书作者黄晓南在书中评述的那样,是一部并不算差的喜剧电影,但文中亦写到黄生栋笃笑和电视皆大受欢迎,唯独在大银幕虽历年拍了不少高水准作品却不获观众买账的宿命。
我看完《乜代宗师》觉得此片也还算不错,看到豆瓣评分不过4点几,便想起黄晓楠对黄生人生的感叹。
这部电影片名一看便知是化自王家卫的《一代宗师》,既是黄子华执导,其意趣必定与之大相径庭。
故事开场讲述马家雷拳传人马飞龙将祖传拳法发扬得甚是光大,不料一日当街因为一件小事被一名叫做陈真的女拳击手痛打落败,不仅被路人拍下整个过程,更经媒体炒作,势必要与对方进行一场生死较量,然而此时,马飞龙方才发现,自家拳法原来并没有自己认为的那么厉害。
故事到此都是熟悉的武林故事,不外乎门派之争,拳脚高下之争,输赢之争,面子之争,接下来或要悟出本门武功之真谛,或要悟出武术之大德,如《一代宗师》里一块饼亦能见世界之大格局,但是黄生要讲的不是这些烂熟于观众胸中的套路,因为这里第一次出现了“上善若水”的意象,用漏水的方式。
拳馆第一次漏水,马飞龙以为是祖先显灵,要他一雪前耻,然而当他看到陈真击败拳王,发现自己是真的打不过,只得作罢。
第二次漏水,是马飞龙发现无论是师弟师妹还是徒弟都在打假拳欺骗自己,而徒弟留在拳馆的理由竟然是为了温饱和发财,这时天花板不仅漏水,还出现了祖先的声音,上善若水。
而解释上善若水含义的,是马飞龙的徒弟小云,用的还是英文。
这是马飞龙对上善若水的第一次领悟,他听了徒弟的解释,认为做人应当如水一样,随形就势,不必执着,于是连续两次分别用金钱和权力来劝诱陈真打假拳,替他挽回颜面,但都被陈真拒绝了。
紧接着故事情节发生逆转,陈真的父亲陈铁心自愿充当马飞龙的教练,为的是训练他打败女儿,好让人重新认识到他这个亚洲第一的教练的存在。
一般来说,这种的训练徒弟的情节,港片中太多先例,要想翻出花来也并不容易,相信黄生也并非不清楚这一点,因此马飞龙的训练着墨不多,反倒是精心设计了陈真姑姑与小云的恋爱支线,用了个常见的下药却用错对象的色情笑料,将教练从陈铁心换成陈真,制造陈真和马飞龙的相处机会,紧接着用一个电话,让陈真看到马飞龙失败的婚姻和崩塌的自尊心,并借助生日这种特殊时刻,让两人感情迅速升温,因此电影刚进行到一半,就出现了陈真主动提出退赛,两人不必打的结果,再次反转了故事。
此时推动剧情发展的是马飞龙变化无常的前妻。
这位前妻才真的叫做水无常形,善于反复,她对马飞龙召之即来挥之即走,随时把他当备胎,她跑到陈真面前将马飞龙的真心说成利用,使得陈真愤而出走回家。
马飞龙前去求情不成,回到拳馆,才又遇到一次上善若水的漏水。
意识到无论何门何派的功夫,只要能打赢,就是好功夫。
这一层含义并不新鲜,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影片里从马飞龙被水浇,听到祖先声音,到去找徒弟拜师之间完全没有“领悟”的段落过渡。
既然大家都很熟,也就没必要说太多,这是黄生电影中十分尊重观众智商的一点。
同前面陈铁心训练一样,两个徒弟训练师父的情节也没有持续多久,马飞龙急于求成受了伤,而这时,陈铁心再次出现,将马家雷拳的真相告诉了马飞龙。
这一幕才是第二次悟道的真正目的所在,彻底揭开马飞龙这个男人人生中最虚假的东西,借陈铁心之口揭示马飞龙为何不能学习时新,因为他不敢承认马家雷拳从初代之后都是骗人的事实。
所以,其实马飞龙对上善若水的第二次领悟也以失败告终。
知道了真相的马飞龙跳下天台变“死马”,但在睡梦中得到了陈真的鼓励,于是马飞龙重新振作,改以拳击的训练方式备战。
故事再次变得顺理成章,然而,真正上了赛台的马飞龙却再次显露出他本来懦弱的一面,这似乎在说,一个人并不可能一次实战都没有经历就真正改变。
但改变也最有可能发生。
输了两个回合的马飞龙在恍惚中看到了祖先马家雷。
从不出声只是漏水,到又漏水又出声,从一滴很大的水珠,到如雨痛浇的水,到祖先亲自显灵,仿佛祖先看到不成器的子孙,一次比一次无奈,眼见只是漏水停电都不足以点醒,只能亲自现身,这中间自然是编剧的幽默。
祖先亦由黄生亲自扮演,他不仅坦然承认自己曾经的失败,还告诉马飞龙,重要的是从输里学到东西,并且再次提点马飞龙,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还要他记住,水往低处流。
我个人认为,黄生的电影之所以独特,很重要的一点便在于其中浓厚的哲学思辨气息,情节的每一次反转是说故事的人自己推翻自己的答案,将人物推入绝境,再寻出路。
我们都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但我们又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朝好的地方去,和水往低洼处去一样,是天理。
马飞龙一开始也很困惑,比赛之中,怎么往低处去,因为比赛就是要赢。
但在被连续痛打之后,他终于想到,如果说低,现在就是最低,最糟糕的时候了。
不打也是输,打也是输,就打呗。
所以,在再次被陈真打了一拳之后,他不躲了,连陈真都吓了一跳。
而这自然就是马飞龙这个人物真正转变的时刻。
我想黄生这部片用“水往低处流”来作为“上善若水”的最终注脚,是要打破“人往高处走”的迷局,为何我们既要说“水利万物而不争”,又要用“人往高处走”作为“水往低处流”的对应面,故事一开始其实已经暗示了马家雷拳创始人是一个失败者,但人们看到的却是他留下来的拳脚功夫,马飞龙努力维持祖传拳法的地位,维持家庭完整的美好假象,却没有发现假的东西不堪一击,从遇到陈真开始,他过去人生中的种种虚假便被逐个打破,他的宗师名头,爱情,婚姻,甚至赖以为生的祖传拳法,马飞龙的人生掉入了谷底,他要重新生活,便需要面对过去的虚假,用真的东西去替代假的。
水往低处流,才是天道。
这部电影的姿态亦是很低的。
人物领悟某种大道,通常是故事的高潮,激动人心。
以前看《太极张三丰》,看到张三丰创出太极之后,去把变坏的兄弟教训一顿,认为这就是得饶人处且饶人的大德,只是无奈坏人要作死,后来有一次重看,发现这一情节不过在说“我可以打你但我选择不打”,说的还是必须成为强者,因为我可以不打的前提必须是“我比你强”,标准就是我能打过你,打不过怎么有资格说得饶人处呢。
但马飞龙悟道之后,改变的是整个比赛的氛围,先前滑稽可笑的比赛,变成了一对有情人在认真的对抗中展示对彼此的真心真意。
有时候看黄生演戏,最奇妙的就是会感觉他的人物特别真诚。
马飞龙和陈真的真情让评委忘记了比赛本身,太过投入而忘记了敲钟,导致比赛无果而终,奇妙地达到了两人追求的“不胜不败不和”的目的。
不胜不败好理解,“和”就是中国人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了,但是这里连“和”都不要,因为这亦是结果的一种,电影没有强调马飞龙悟道之后变强,这场比赛本来就只是要赢回一个女人的心,就这么简单。
看了开头就过来评论了,开始以为是因为马保国的视频才拍的,原来这个还在那个之前;我觉得高校部分挺好的,可能是我在广州待的时间足够长了,会开始喜欢听粤语原声。
目前国内电影的豆瓣评分基本没法信,很多都是感情分;最近几个月看了不少国内的电视剧(陪女友看),那种最多6分的评分都是8分以上,而且那些设定的逻辑大多都在侮辱我的智商,只能说一言难尽啊;
首先 一点,我曾经也认为,武术,是假的。
但是,这部电影也许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思路———毕竟时代不同了,对吧。
时代变了,总有些东西变了味儿,不是么???
就拿黄子华交叉双手握拳,其实是紧握缰绳;空着拳头其实是手握兵权来说。
脱离了那个时代,我们这些个后生晚辈,还能知道多少?
了解多少?
所以说,曾经的武术,当然是“杀人技巧”。
这点毫无疑问。
但是,来来来,你给我牵一匹马来先。
你当你是抽烟喝酒烫头的于谦于老师???
所以,个人认为,我们应该放下成见,公正客观的看待传统武术。
这对你我的祖先,甚至对你我自身,都很公平。
接下来就是,实用性。
脱离实用性的都是扯淡,要不怎么有句玩笑话说得好。
懒惰的人改变了世界。
(怎么你没听说过???
)关键词就是,效率。
武术其实就是一种技巧,仅此而已。
我们不应该过度的吹捧它,当然也不应该彻底的把它踩在脚下。
抱歉,虽然是句废话但是又不得不说。
看看我们亚洲吧。
日本的——空手道合气道韩国/朝鲜————的跆拳道泰国的泰拳。
以及菲律宾的短棍术,更是直接灭了航海家麦哲伦 。
一切的一切都回到了原点。
脱离实际,花架子,打套路。
但问题在于————谁他娘的跟你拆招对招?!
就拿李连杰的《精武英雄》来说。
陈真不就是学习里西洋拳击的步法,日本的侧后踢???
最后就是展望未来了。
我倒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徐晓东出来打假。
鄙人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是有一条,贼简单。
是骡子是马,牵出来溜溜。
别忘了前面说过的,固步自封。
更别忘了,中国历史上的大清朝。
也许,封锁是为了一时。
但是————开放包容,才是未来。
大家觉得呢???
在下能力有限,书读少没文化。
随便扯淡一点儿仅此而己。
大神们非要上纲上线杠精附体的话,那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就这样吧。
总体表现的还是爱情故事,其中穿插一条线:马家雷拳的从假到真。
马家雷拳传承900年,到马飞龙这一代第十九代,德才兼备,砥砺奋进成为一代宗师
到了现代社会能够成为一代宗师,弟子数千人,中外闻名,这种大师就不可能出任何问题。
但是电影中,他就出了。
直接是从天堂到地狱的问题,习练传承近千年的功法宗师在大街上被一个女孩给揍了,毫无还手之力的挨揍。
马飞龙绝望的发现自己常年练就的居然是假拳。
马飞龙饰演者黄子华,身兼导演、编剧、主演于一身,与其《栋笃笑》统一风格,在笑声中表达问题,揭露现实,引起沉思。
中国武术套路由来已久,不知道黄子华是刻意这么表达还是意外,2020年5月17日混元形意太极掌门马宝国对战50岁搏击爱好者王庆民,30秒内马宝国被3次KO。
李连杰曾接受采访被问到:武术套路是花架子吗?
李:当然了主持人:???
李:当然是了。
中国武术是杀人技,古时候会武术是一种职业,是为了应对当时复杂的不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不断发展进化的一项技能。
但是建国以后,大环境已经改变,武术的攻击性已经不适用于大众化推广,变革成为健身与运动。
但是变革中是一定会有问题的。
与古时候武术的实战性不同,现在更趋向于表演性质,追求的是花哨与好看,壮观与唬人。
方向的一丁点改变,带来的势必是过程的巨大变化。
实战追求的是用最少的力量,最快的速度击倒对方,而表演追求的大开大合的动作,追求的是观众的视觉享受,这是完全不同的方向,没有对还是错的争辩。
藉由此想到的就是现在备受关注的大学教育,优秀教师的评选、职称取决于什么?
是发表的论文还是学生的进步?
我们都想要以学生进步为标准,为什么现实不是这样的呢?
教授都是由论文量堆出来的呢?
我们不知道黄子华电影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但是对武术的现状担忧,我觉得是有的。
一部电影的好坏,评分高低有时候也不是那么重要,能够引起一定思考的,就是值得期待的。
前一陣子才看了黃子華好幾年前的短片《旋風腿》,裏面劉青雲一角的對白,「做人無公關,食得屎㗎啦」,不僅是一時熱話,而且大有可能傳頌千古,可惜大概也不是很多人知道此句乃是出自這部短片。
而很多人可能也忽略了,那部短片也許是子華至今為止拍得最好的一部影片,無論是在劇情的編排、主題的深意,還是在影像的表達手法上。
人們對《旋風腿》的忽略,也導致了對子華在影像表達能力上的忽略。
他是靠說棟篤笑成神的,又常拍爛片,但那部短片卻說明,他其實還是頗懂得通過畫面來建構喜劇感的。
他在新作《乜代宗師》上延續了這種喜劇表達手法,片中有不少笑點都是通過畫面來建立的,比很多港產胡鬧式喜劇要好──有些港產片甚至只要爆爆粗就足以讓觀眾笑得前仰後翻了。
《乜代》也有一些地方可視為是對《旋風腿》的自我致敬,比如一開始子華因為和一老人爭的士而被人拍下放上網絡,遭到公審,需要面對公關問題;又比如子華老是被弄到一身濕。
這是一部合格但缺乏驚喜的喜劇──如果你只是想笑一笑,而對子華沒更多要求,那麼評分可以再更高一點。
把同樣是新年檔的黃百鳴《家有喜事2020》放在一起比較的話,應該就是四分和一分的區別。
之前子華說為了拍一部不需要應付審查的真真正正的香港電影,所以只能自己賣樓投資,我並不懷疑他的誠意,此部電影也的確很香港,但全片其實也沒什麼特別敏感的地方,連床戲都是通過喜劇手法表達的,乾淨得猶如迪士尼動畫,除非……連借用李小龍的Be Water也已經成為了敏感——當然大陸的電影審查連大陸電影人也摸不透。
全片最想向香港人傳達的想法,想必正是這一句Be Water,主角馬飛龍(黃子華飾)對於自己老是被濕身領悟出來的道理,就是做人可以能伸能縮,「水往低處流」,輸贏不要緊——這就無異於說「香港加油」了,放在當下,還不夠敏感嗎?
《乜代宗師》的海報和宣傳語(真作假時乜都假),顯然沒有在這方面作出特別的強調。
黃子華的演技沒什麼特別好說的,是他一貫的水平而已。
至於劉心悠,因為胖了一點、黑了一點,減少了花瓶感,倒是比以前更討喜一點。
電影上映前,很多人說要罷看,因為子華在過去半年沒有對社會發生的的事情發表任何看法。
為了緩衝罷看風潮,他少有地作出了回應(不過只是回應了罷看電影的部分)。
我的看法是,他始終是一個藝人(或創作者),我更看重他通過作品表達的東西,而他過去已經在自己的作品裏表達過港人所關心的很多事情(篤棟笑也是他的作品,而非發表意見的平台)。
他過去所表達過的,以及帶來的影響,可能比演藝圈中至今仍沉默着的那些人一輩子所表達的還要多了,我覺得自己實在沒有權利要求他做更多。
所以對待《乜代宗師》,還是應該回到電影上來,如果你視他為創作者,而不是意見領袖,那就從作品值不值得看,去考慮要不要買票支持吧。
黄子华的电影,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
关于他的故事,其实只有一句话,因为他曾经在公开场合怼了一句“钓鱼岛是中国的”。
个人风格和电影风格,其实都不是很喜欢。
这部电影更是有蹭热度之嫌。
男女主角背后的故事,相当的狗血。
而这俩人,看起来也是相当的格格不入。
虽然还些微有一些黄子华“特色”的尖酸,但总体而言,实在是粗制滥造。
可是,港片越来越少。
具有港片精神的港片更是越来越少。
能有一部看看,已经不错了。
最近几年黄子华的电影在香港的票房都还挺不错的,比如说《毒蛇律师》,比如说今年的《破·地狱》,还有之前的《饭戏攻心》等等,在香港的票房都创造了很多记录。
甚至今年的《破·地狱》还获得了香港2024年度票房冠军。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黄子华已经64岁了哦,大家对黄子华比较熟悉的应该是栋笃笑,还有在TVB拍摄的一些剧集,比如《男亲女爱》、《栋笃特工》等等,收视率都很不错,但是呢,后来黄子华去转行拍电影,2002年,他自导自演的《一蚊鸡保镖》,尝试走属于自己黄子华的喜剧路线,但是缺失败了,当时票房只有11万港元。
而直到2022年的,《饭戏攻心》电影破了香港记录,收获7700多万的票房后,这三四年来,黄子华每一年推出的作品,票房宗师能在香港破记录,比如说《毒舌大状》,居然破亿了。
神奇不?
当然,我看过《毒舌大状》我认为,黄子华的这个大状,并不毒舌,而且也没什么毒舌的桥头,能破亿,我也不明白其中究竟。
但是呢,《破·地狱》黄子华又破了自己的记录,票房现在已经突破1.3亿港元,我还没看过《破·地狱》,不知道质量如何,但是我选择了看2020年黄子华自编自导自演的《乜代宗师》,这部电影是一部喜剧电影。
我觉得这部电影一开始还是有喜剧成分的,就是说,黄子华的这个概念,一定是取材于我们内地网红马保国事件,相信很多人都曾经或多或少刷到过马保国的视频。
也子城是宗师。
那么电影一开始,就是这样,黄子华自称是一代宗师,然后开武馆教武术。
直到有一天,在路上遇到了一个人冤枉他打人,刘心悠饰演的陈真,就路见不平,觉得黄子华欺负人家,就打了黄子华。
被陈真一个女的打之前,黄子华饰演的马飞龙,是一个网红,很多人都以为他很厉害,可是被一个女的一拳打败,于是大家纷纷发现他不会武功,是个骗子。
而在这个时候,马飞龙的亲戚还骗他,继续和徒弟表演,好像他很厉害一样。
黄子华的喜剧在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笑点,也有讽刺的味道在里面,可是剧情走到后面,就完全乱了套,就是最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硬着头皮答应和陈真进行比赛,可黄子华和刘心悠,最后居然搞到了一起,你说是不是编着编着,黄子华乱了套?
无论在剧中陈真是多少岁,黄子华是多少岁,黄子华看上去也是50多岁的男人了,但是刘心悠怎么看也是30左右,你说,可以当自己爸爸的人,刘心悠是怎么突然喜欢对方的呢?
看上对方哪一点呢?
一直都觉得马飞龙不是个好人,怎么就突然转性了呢?
虽然《乜代宗师》在香港地区收入总票房超过3000万,但是在内地今年5月份上映,最终票房一千万都没,甚至600万都没超过,只有570多万。
那么我看完后,我觉得这部电影以讽刺马保国事件开始,是很新颖的题材。
因为内地没人敢拍。
但是这样的好题材的最后,我觉得最后的什么上善若水,什么不输不赢不和,我不认为有怎样的隐喻,我更加觉得看完这部电影,不知道它想表达的是什么,如果是周星驰无厘头喜剧,至少我们可以一直哈哈大笑,可是黄子华的,开头笑过后,中间到结尾,完全不知道想表达什么。
我觉得豆瓣的4.8分,很合理。
至于香港为什么能那么高票房,我想和我们内地一些烂片一样吧,明明很烂,票房,排片却高的出奇。
我就不建议去花2个小时去看《乜代宗师》了,因为我只给3分。
作者:龚翔图片:网络编辑:龚翔审核:龚翔字数:1300+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当支撑你整个人生的基石被证明是子虚乌有,当包裹住你的梦幻泡泡被戳破,当信仰的大厦崩塌,身处瓦砾之中,你应该点。
是自行了断,是试图维持虚假的繁荣,抑或是直面惨淡的人生,在绝望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子华的答案是上善若水,不输不赢不平。
片中上善若水有哪些层次的隐喻,子华似乎只亮出部分明牌,比如不必在乎一时输赢结果,重在吸收经验教训不断进步,既要立足自我,又要兼容并蓄取百家之长,不固步自封。
水这个意象带有很明显的东方智慧的印记,一些埋藏更深的隐喻也给了观众一些遐想的空间。
放在近几年香港社会甚至人类文明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影的内核显然是子华对一些问题的思考。
内核外的喜剧包装和电影节奏虽然有失手的地方,但整体观影体验比一蚊鸡好很多,最好笑的是小哥在小巴上扶住青龙偃月刀把。
从艺术表达来讲,电影比栋笃笑能给创作者提供更丰富的表达维度和立面,这也许是子华执着于拍电影的目的。
期待他在不远的将来触到拍电影的新高度。
哈哈哈哈哈哈哈原来19日度出来救火剧本
好過《棟篤特工》,命題可取,只是執行上仍然不足,而且太貪心。
如题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要打5星 那么我告诉你 我打5星唯一的原因就是这部片神迹般的预言了 马保国“大师”的“横空出事”!不过后来的剧情可以完全没必要拍出来了 影片封神只需要前20分钟即可 后面的观者自动屏蔽即可。。。。
本想给2颗星,看在是黄子华都这把年纪了多给一颗吧...还是搞老本行吧华哥~
助养黄子华
慕名而来看的香港春节档的票房冠军,没想到香港电影现在这么差了…一直不喜欢黄子华,他和周星驰之间大概差着100个王晶。包袱不响,笑料不逗,故事的完成度几乎为零。剧中提出的问题没有一个被解决,所有线到擂台上收不住了,最后来踏马个用爱发电,发电都发得这么无脑,真的是很想骂街。这样的电影充满着糊弄观众的恶意,完全就是为了骗钱而来,同类型的《打擂台》不知要比他好多少倍。
港片真是我们直男趣味最后的大本营,打擂台都能被拍成比武招亲。黄子华功夫情结大爆发,刘心悠在拳台上的汗气颇为动人。台词还是写得不错,“他不假,只是喜欢骗自己,有时候顺带就骗了其他人”。别的乏善可陈。
烂片。黄子华是个loser导演和演员。《乜代宗师》预告片挺唬人,去香港旺角戏院看了一下,整个不及格的节奏。打拳赢得爱情,这套路吃相好难看。感觉黄子华栋笃笑还行,演戏想戏仿星爷无厘头,没戏啊。整个电影节奏混乱不堪,特别是前妻和徒弟的设计,真是逊毙了。
图他长得老?图他戴绿帽?图他不要脸?
难看得要死,想讲传统与现代,固步自封与大胆创新,但拍着拍着就变成恋爱片了,可见以子华的电影能力,稍微大一点的主题他就处理不了。最大的问题是剧本不行:每一场戏都和上一场没有关系,戏里的对话和情景间也没有关系,全程都在玩尬和自说自话。子华讲栋笃笑的时候天马行空,随意发散,大家都听得很开心,但电影不是这么拍的嘛黄生。黄生演了这么多年香港电影电视剧,其实只会一个演法,从余乐天演到莫作栋再演到香广男和马飞龙,一点都没进步过,他说他演电影的障碍是栋笃笑的Stereotype,可我看他自己无法突破自己的「马家步」才是命门所在。《乜代宗师》讲Be Water要向低处流,站直挨打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失败,可他在电影上却一直不服输,一部比一部失败,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辛苦刘心悠和《My盛Lady》的班底陪他疯了。
哈哈哈子华神不愧係票房毒药
黄子华你真的没有做导演的天份,2020年还在用这种老套的拍摄手法拍老套的剧本。同样的导演梦功夫梦,却没有周星驰的才华。栋笃笑带来的爆笑感,融入不了大荧幕的喜剧,就如同小沈阳,岳云鹏,宋小宝之流的电影。严重怀疑剧本是为马保国写的,神预见。刘心悠倒是很拼,就是眉毛很出戏。演技最佳的竟然是最后比赛的裁判。真的烂,也不好笑,为了黄子华和港产片,三星鼓励。
马家雷拳嘅马,係唔係Marx[狗头]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中间稍微有点散,但是还是喜欢,
爱你三千
唉。。其實子華神可以拍些社會題材吧。
支持子华,一般吧,起码没有快进看完。比国产大片的垃圾剧情好。
卖屋拍电影确实很了不起,但至少先把剧本写好吧……
吾可以固步自封,你系有d野想讲的,但鋪墊太长了,导致越走越远,好难圆回来。
栋笃笑大概证明黄子华幽默感冇问题 卖屋拍说明信念热情也有 但片子真是一坨屎 按说创意几好 可硬是每一帧都无聊 睇一下戏肉擂台三回合 就知破坏之王的星爷多有才 这一位多多余 刘心悠好靓 像张柏芝 演一个莽撞打女居然蛮合适 算这片一丝丝不值一提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