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较多人追剧《奔腾时代》,作为喜欢机车车辆的工科男,对这剧情不禁唏嘘两句,这剧对上了年纪又一定理工基础的人士可能更感兴趣。
剧中的奔腾号电力机车的原型是韶山SS1型电力机车,60年代由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和田心车辆厂(现在的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研发,是一款划时代的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生产第一部蒸汽机车比国外晚了一百年,但生产出第一台国产的电力机车只比国外晚了十几年,不得不说进步巨大,SS1型电力机车不仅国产第一,而且还很好用,噪音很低,因此生产了826台,直到88年才停产,不能不说是中国铁路车辆史上的奇迹。
另外,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靠的是集体的力量,没有像两弹一星那样出了很多人人皆知的名人。
剧中还提到中国第一款电力机车是1958年生产的6Y1型,但这个是拿苏联部件组装的,算不得数。
韶山号铸就中国电力机车的基础,没有这些基础的铺垫也就没有现在的中国高铁这张名片。
非常不明白为啥这个剧处处要回避现实,比如韶山号改奔腾号虽然切合剧名但让人奇怪,不符合国情。
株洲车辆改江南车辆厂让人觉得工厂在沿海江浙一带,厂址在杜撰的西江市,就连刊登英雄事迹的报纸叫啥《铁路系统报》而不是《人民铁道报》。
让人感觉怪怪的,严重影响带入感。
当然剧情还是可以看看的,就算披着时代剧外衣的爱情剧吧。。
知道点中国机车车辆发展历史的人观看会感觉更好一些。
“李老师,请留步。
我们舍不得您,非常非常舍不得您,但是我们必须告诉您,我们必须离开您,我们必须去工作,去谈恋爱,去奋斗,这件事十万火急,我们一天也不能等,请您接受我们离开前最后的问候。
”—— 还记得当年的愤青陆涛吗?
在穷爸爸与富爸爸的呵护下,随夏琳去法国陪读了。
可若《奋斗》还有33集,N年后他们会怎样?
会被世界抹平棱角吗?
作为资深90后,我经历了故事的开篇,却好像离不开平凡的宿命。
在周而复始里,慢慢变老,不想长大。
面对光阴,面对疲乏,面对迷茫,面对焦虑,与阿Q久别重逢。
偶然间,学到了延迟满足,可坚持的糖果有多甜,不如买杯奶茶,嚼一口珍珠。
忘了是怎么开始,真的就是对你,有一种无奈。
不知为什么,我其实挺排斥“主旋律”电视的。
战无不胜的主角光环,皆大欢喜的大业复兴。
在螺丝钉的生活里,也就选片,还能行使一下自主的权利,用拒绝感受自由。
然而,这杯鸡汤却让我开胃了。
在归国高知常汉卿与抗战英雄金灿烂的金婚岁月里,我好像又想起那模糊的梦想,染起那久违的期待。
如果青春都有奋斗的开始,那我希望”偿还寂寞,静待灿烂“,能为岁月静好,负重前行。
从预备干部到普通工人,屈降会不会让爱更高贵?
从资本少爷到二轮高工,放弃会不会让爱更高节?
歌颂牺牲,理想主义可以对抗现实主义吗?
那不可逆的骄傲与执着,也许会被图纸的突然没收冲刷,向天质问"什么是我们的精气神?",只得一帚枯叶。
但被漆红了的小白楼前,还是会有被油纸包裹好的倔强,等待母亲的宽恕。
”造比螺旋桨飞机还快的火车,与爱的人白首终老。
“ 是第一代电力机车人对理想的定义。
80,100,160,200,……两代人,用机车时速接力证明,为祖国谱写一世情书,没有风花雪月,就是一直奔腾向前。
曾经,我以为的青春,就是肆意的,独特的,追求烟花般绚烂,好像没有后来;如今,我经历的青春,都是漫长的,平凡的,随春去冬来消逝,好像只能衰老;然而,我此见的青春,却是纯粹的,奔腾的,自定义家国梦想,好像可能实现。
面对成长中见识到的差距,不是放弃筷子,拿刀叉,而是尊重现状,龟兔赛跑。
处在工作的七年之痒里,我很庆幸能遇到这样一部剧,它让我好像看到另一种青春的可能。
当初,许下的愿望实现了吗?
不要说这当不得真。
长大了,不能只随便想想。
”我一直在路上,从年轻奔腾到沧桑,追逐未歇的日子漫长,一生荆棘却柔软了时光。
“
关于生育问题,剧里不孕不育的人一堆先是虞姐看面相金灿烂不能生孩子不让结婚,又是金灿烂不能生孩子大姐逼迫离婚,又是托关系治病,生男孩女孩,还有二胎,又是冯士高被电击不能生了,白曼宁发烧不能生了。
无语啊,吐槽的点罗列如下,欢迎讨论①个人观点,一部优秀的电视剧,剧里的人物要有成长(当然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而大姐,开始重男轻女,说不管外面讲男女平等,在家里男人就是天。
到了结局,她这个思想一直是没有改变,简直就像是恶婆婆一样,一定要生男孩续香火,把媳妇当外人,平时嫌弃媳妇,经常说侮辱性的话,媳妇担心她因为金条被抓,而她明面上就和媳妇说家里的钱跟媳妇没有关系是婚前财产。
家里的一切事她都要做主,孩子起个名字都要管,每天受他脸色看。
结婚之前金灿烂是个有朝气可以奔腾的有理想的青年,结婚之后除了每天干活做家务,仕途前途没了就不说了,还要在家天天受气,自然灾害的时候种个菜都畏畏缩缩的,每天任劳任怨,发现生不了孩子大姐非但没有一丝体谅,还一脚把她踢开了,而金灿烂呢,非但没有怨言还很愧疚。。。
在她身上我很难想象这是前几年那个敢作敢为,讲女子能顶半边天的青年,只能说这是个称职的奴隶。
她的自我意识被抹去了,变得只是一个妻子一个母亲一个儿媳妇,奔腾年代已经不属于他了,试问一个驯服的灵魂怎么奔腾呢?
②这个常工是真的无耻,靠着冬妮娅和廖一梅实现一次次的技术飞跃,还依然不承认女子的技术能力,生孩子的时候还说什么“上阵父子兵,不需要女人”所以想要儿子,呵呵。
骨子里的双标不愧是他,留过洋也改变不了,这之后还要靠着跳舞求廖一梅留下来,自己不觉得打脸吗?
③编剧逃避问题有一手的,大姐不想要女孩就生的俩儿子,不能生的强行治好,看到厂长为了机车设计师家里稳定,和冯士高一起找关系治病能怀孕我人都麻了,这就是编剧的格局吗,为了这点破事搞的大动干戈,最后还是宣传封建思想,还有买设备和建家属楼冲突没钱,杨部长突然就掏出四个亿,无力吐槽了。
④局里面出现的公式有一个超过初高中的物理吗,和日本人新干线谈生意居然用的英语交流。
能不能搞点专业的东西
蒋欣演绎的灿烂褪去了后宫娘娘的傲慢和泼辣,取而代之的是接地气的正直爽朗和令人敬畏的战场连长,演技真实而不做作。
佟大为演绎的高级知识分子常工,富家少爷,留洋博士,气质上还是蛮符合的,最有趣的是夫妻俩花园种田和洗厕所你都没有觉得有违和感,跟故事的发展很贴切的表演,不得不说编剧着实不错,年代大戏加上几条副线的人物故事都很出彩,初看第一二季觉得也就这样,甚至觉得男女主都有些见老,演二十出头的人物装嫩明显,慢慢就被剧情的推进所吸引,也就不注意这些了。
火车的变迁也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剧名奔腾年代确实不为过,很贴切。
从超古代的洪荒,到隋唐宋元明清,从民国到现代,几乎所有看过的电视剧里面都有↣像冯士高这样身居高位的小人,↣像白曼常大姐这样以爱的名义不分青红皂白不知感恩干涉别人爱情的人,↣像姚主任妻子这样贪图权贵的媳妇,貌似几乎所有电视剧都是这个套路!
这世道是怎么了???
————————————————————————————————————————————————————————————————————————————————————————————————————
首轮播出的时候没注意,第二轮播出才开始看。
整部剧还是挺不错的,除了男主演没有表现出高知的特质,没有文质彬彬的感觉。
其他主演和配角演员表现都很精彩。
男主演和他姐姐的部分对话的台词有些突兀,难道这是为了表现高知的曲高和寡?
整部剧里很喜欢的两个演员蒋欣和李解。
蒋欣从木婉清、华妃、到金灿烂,变化不可谓不大(仙一她也参演了,只是没记住名字),从外形、气质、行动坐卧都有了明显的差异,固然有服化道的加持,与演员本人的努力(减肥以及揣摩人物性格)分不开。
因为某些原因,好多地方都打码😂我第一次看到有打码的上星电视剧。
李解在我的印象里还停留在央视版的林平之,那个阴沉,性格扭曲的美男子。
这次李解饰演的是一个电力机车走行部的技术主任姚怀民,和男主有部分技术认知上的冲突,但本着科技人的精神,最终在一起精诚合作。
这个技术部主任善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有着自己在科技上的坚持。
但也有些软弱,畏惧强权。
在冯仕高的高压下违心的当了帮凶,给男主写了大字报。
我认为李解这个角色塑造的好,从造型、神态,小动作可以看得出非常用心。
而且他特意在台词里夹杂了一些方言,符合人物的气质,让人物形象更丰满。
完完全全变成解放初期高级知识分子的感觉。
把人物演绎完整,将观众带入剧情中,得到观众的认可,这就是一个演员的最希望得到的赞扬吧。
因为姚怀民给男主写了大字报,内心一直不安,后来男主安慰他,并谅解他。
这场戏李解演绎的特别好,神态,动作,小细节非常到位。
希望这样的好演员今后能参演更多更优质的作品。
金灿烂比常汉卿和他大姐懂人情世故,但有时候又很无知很自私,人家常家有家谱按家谱辈分起名字她不理解,非要按她的文化水平给孩子起个平平无奇的名字,总是一副要为事业牺牲一切的高调样子,早产不足的孩子不到一周岁就给强行戒奶了,就为了给单位去危险的路段试车,把无知当高尚,总想把人家常家知识分子的小资家庭改造成她那种粗枝大叶没文化的层次。
这剧亮点是全员演技在线,尤其蒋欣,演技真是出神入化,她要是拿不到一个影后只能说奖项圈水太深了!
之前追的美剧《奔腾年代》,原来中国版《奔腾年代》也是讲行业和事业。
火车、高铁的题材也很新颖,上学的时候坐Z字头,现在上班从D再到G,真的很感慨火车和铁路工业这些年的发展。
中国的火车开始的时候是烧柴油的内燃机车,后来升级成电力机车,但是这种技术本身是外国人发明的。
剧里讲的就是新中国的第一代机车工作者自主研发升级电力机车核心技术的事,让中国从使用他国技术的落后局面逐渐实现赶超。
而我们现在的高铁动车组也是电力机车的一种,以前的火车是只有车头有动力,用火车头带所有的车厢,动车组就是一列火车有至少两节有驱动力的车厢,所以可以提供更大的牵引力,速度也更快。
铁路真的是新中国非常有代表性的行业,这部剧作为献礼很合适。
这两天就开播了,想看看这部剧会怎么讲述中国火车的发展。
从华妃开始认识了蒋欣,一直觉得她应该是个很有实力的演员,所以当我在爱奇艺上看到这部由蒋欣饰演的电视剧果断点了进去emmmm,然而……看第一集就觉得是真的尴尬啊,服装太显胖了,丝毫没有该有的英气飒爽;人设矛盾又单薄,不敢想象一名征战杀场体会过数次生死离别的人居然是个傻白甜,想突出当时老百姓的淳朴热情也未免有点用力过了演技很出戏…个人觉得也不像华妃,也不像金灿烂,就是尴尬
我和先生一起追的奔腾年代,先生是一个挑剔的人,每次看剧都会去挑布景和逻辑。
唯独这部剧是和我一起很开心地认真赏析的。
这部剧不仅仅是爱情,亲情还有大量的国家情和事业情!
即便在描述文革那个悲催的年代也没有像以往文革剧一样着重描述文革的丑陋,而是将视角放在了常汉卿和灿烂即便在苦难的时候也能够积极面对,这是令人动容的。
喜欢蒋欣将灿烂这个单纯,坦荡,粗俗的革命军人演得活灵活现。
大姐演的资本家小姐的高傲,识大体也是拿捏准确,丝毫没有演的痕迹。
佟大为将一个单纯的知识分子在生活磨砺下的成长也是演得特别棒。
尤其是吴厂长将笔记本交给汉卿时,看到了汉卿眼中噙着泪水,深深地抓住了观众的心,让我们体会到了他对厂长遭遇的难过,却不能直接表达,同时要肩负重托让厂长放心。
即便是让人厌恶的冯主任,也是演得特别好,将事故前后人格的转变演得到位。
好剧,值得推荐!
狗血
后面十集可以直接删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只看了部分,剧里也太推崇资产阶级了吧。金灿烂一个战斗英雄在那个年代属于下嫁吧,怎么进了婆家后小心翼翼的样子跟现在那些豪门恩怨剧里灰姑娘被豪门婆婆折磨的样子也没什么两样。感觉很悬浮,也很刻板。资产阶级-非常重视学习-掌握真理却被迫害无产阶级官二代-掌握权力-以公谋私,迫害别人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无知且自私-为了自己利益可以迫害亲人朋友其实去掉这个刻板的壳子,再去掉机车研发的大背景,就是有一个因爱生恨的男二的流星花园。
开始不错,后面就落入俗套,男主光环就是凡是个女人都爱上男主,好好的年代剧.变成了三角恋!拍年代剧还得正午阳光来拍!
可能有人觉得堂堂师长送一筐腊肉给金灿烂当“嫁妆”有点抠门,可在那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这筐腊肉真是一份难得的大礼
看这部剧太费眼泪,为祖国的发展落泪,为科研人员的理想落泪,为特殊年代的隐忍落泪,为有血有肉的人性落泪。良心剧。
說實話演員沒錯,是編劇,這種時代劇,不知道特別凹台詞,蔣欣動不動整點文字或者豪言壯語或者心靈雞湯,這不符合她的身份。每個人都會整點心靈雞湯台詞。難得給一星。其實生活是一地雞毛,朋友的爸爸媽媽就是高级知识分子和弄堂工人結婚,吵鬧一輩子。老爸後悔的要命。就這樣一輩子。
说不上来的哪里怪怪的
在木兰闲的没事看了浙江卫视的奔腾年代24集25集 ,看的我浑身难受。这电视剧把所谓传统文化里的糟粕和情感中的死皮赖脸讲的伟大无比,尤其常家一个霸道大姐一个窝囊废弟弟看的我生理不适,70年优秀作品展真的讽刺,倒是把畸形的传统中国家庭和那个年代演绎的淋漓尽致。
最理想的爱情,吾之向往
和我爸一起看爱国主义展播的第三部,哈哈哈,还不错,虽然情节有点怪,尤其是恰恰那个女的。看着机车随着一代人衰老而崛起,还是为这个国家感动。
和激情岁月一个德行,傻逼编剧,为了制造冲突无脑编
出乎意料的好看。[2019.11.14]四星改三星,后面删减得太多了,影响观感。
文革有的人欠揍,中国动车牛
我老担心大姐这头发会掉下来!
难得跟家里人一起看演的电视剧~佟大为还是挺适合演这个角色的👦
树挪死,这剧佟大为都救不了
佟大为那张脸哪里像博士了??!我真的好讨厌他的长相啊
爸妈剧,吃饭的时候不得不瞄几眼。从断断续续的剧情来看,是一个傻大姐灰姑娘和才华横溢的痞气高富帅的玛丽苏爱情故事。玛丽苏就玛丽苏吧倒是无所谓,但是今天看的剧情真是恶心到我。男女主被姐姐逼生,就拼命的去生,辛苦备孕,多难受都要忍着,张口儿子闭口儿子——真是伟大呀!🙄女主被检查出无法怀孕,恶毒“婆婆”立马上线,当天晚上就让男主离婚,男主不肯,姐姐第二天那就去找让女主塞了一大笔钱让她离婚,女主“忍辱负重”要跟男主离婚了,毕竟是一只不能下蛋的鸡,别耽误了人家长了屌的尊贵人类生小屌……呕(别他妈拿时代当挡箭牌,八十年代也有强势的女人,就算古代也有不甘被婆婆虐待不甘当生育工具的女人!)
周铁锤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