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电影微米是认真的生活需要轻松惬意,但那不是生活的全部!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部很轻松的电影——《轻松自由》,我非常喜欢的一部电影。
此时的你,或迷茫、或惬意、或行色匆匆、或焦虑不安,你都可以停下脚步来看一看,也许你都能得到稍微的治愈。
这是一部治愈系电影,我给九十分!
电影的节奏轻松、欢快,画面干净,看完后会想躺在床上呈大字形,望着天花板,发发呆。
男主角塞巴斯蒂安(巴普蒂斯特·勒卡普兰 饰)生命中只有一个心愿:什么也不做。
一张床就是他的全世界。
学校高材生塞巴斯蒂安,拥有一个博士、三个硕士和三个学士学位,毕业后就失业,或者说他从未想过就业。
他只想睡到自然醒,然后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着一本书,吃些饼干,然后发呆一整天!
像无数家长一样,在我们毕业的时候都会有一次关于后续人生规划的交谈,塞巴斯蒂安的父母问他要找个什么样的工作时,他却说什么也不想做。
塞巴斯蒂安被父母赶出了家门,或者说是让他去面对社会面对生活吧!
他住进了朋友安娜家,(夏洛特·勒·邦 饰),同住的还有布鲁诺(费利克斯·莫阿蒂 饰)。
用我们现在的话说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生,即使你高学历,然而在没有积累足够的工作经验之前,你就必须得在基层讨生活。
安娜是一家编辑社的实习生,却有着环游世界的梦想。
她不满足于当她老板的佣人,她有着明确的目标,过不错的生活,干着喜欢的工作,她认为这样能使她过得快乐!
室友布鲁诺则是一个看上去有些邋遢却幽默,只会买打折商品的男生,他的生活似乎就是一直在找工作、工作、被解雇,然后继续找工作!
如安娜一直暗恋着塞巴斯蒂安一样,布鲁诺也一直暗恋着安娜,并且会去偷看安娜的日记,因此做出许多啼笑皆非的事情。
塞巴斯蒂安去申请低保,想要靠着低保过着他想要的梦想生活,他活得理直气壮,轻松惬意。
他的这份自信让我们所有人都嫉妒。
如一只幼狐一样,窝在自己的小窝里,晒晒太阳,看看书就可以了!
当他们几个大学同学聚会时问起他的工作,他那样理直气壮的说:领低保!
我当时就想你有多大脸才能做到这么理直气壮。
如果是我,这样聚会估计都不好意思露面了!
他的同学说他曾经都是在不停的上着各种课,真是一种浪费!
浪费着社会资源,也浪费了他这个人自身的修养。
而当事人呢?
他可以毫不要脸的告诉你这就是我要的生活!
很喜欢电影里的一个镜头,塞巴斯蒂安和安娜出去买东西,看到一个醉死过去的流浪汉。
他躺在路边,男主通过他的姿势看到了他手托着月亮的倒影,仿佛那就是他的全世界。
塞巴斯蒂安每天过于安逸的生活遭到了周围人的强烈妒忌。
致使一位每天都会从他身边经过的忙碌女性举报了他,然后警察叔叔给他开了一个35欧的罚单!
原因是他每天坐在公园看书,严重扰民了!
塞巴斯蒂安去找他的社保办理员排解郁闷,然后他找了一份工作,看老新闻,并因此在新闻里看到了他想谈恋爱的对象。
结果呢,不是像理想中那样他因此而奋斗,而是因为他的某个不当行为被解雇了!
后面的故事让我以为男主会那样无所事事又无比自信的快乐着,然后跟室友安娜一起,男主内女主外的幸福生活。
但某一天安娜回一个叫马可的男人,布鲁诺搬走了,男主第一次对自己的将来感到迷茫,甚至害怕。
而后的一天安娜向男主表白,并说:男主一直在恐惧着,一直在欺骗着自己,因为不去做,所以不会失败。
她认为男主一直坚信自己的谎言。
以为不生,就可以不死;没有尝试过开心一下就死去,很可悲。
塞巴斯蒂安被安娜的话触动了,开始去思考,开始寻找答案。
直到看到一位母亲教孩子骑自行车,孩子说我摔了怎么办?
母亲说我会接住你的。
这简单的对白似乎让男主开启了另一扇门,他开始尝试。
尝试了才能知道你是不是能做到,如同生活中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说的,你不去做又怎么会知道自己不会呢?!
塞巴斯蒂安开始工作了,因为喜欢睡觉,所以知道在怎样的床上睡觉舒服,他做了卖床的推销员,并且如鱼得水,最后甚至成为一个门店的负责人。
并且收获了他的爱情,他们结婚生子。
最终他找到了他的人生道路和目标:当一个家庭主夫,在家带孩子,并且做的很好,他们生活的很快乐。
在片头有个镜头是男主穿着橘黄色的衣服逆行在一群穿着黑色正装的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与众不同。
而片尾是男主牵着自己的妻子穿进忙碌的人群中,然后人群倒转,顺着他们的方向而去。
这是不是在说找到适合自己的,慢下脚步来工作并享受生活呢?!
很多时候我都想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而往往都会用这样那样的理由告诉自己再等等,或没时间,或没钱,或其他!
当我们真的慢下脚步或许我们也会收获不一样的风情!
愿每一个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01 “只想发呆” “塞巴斯蒂安生命中只有一个心愿:什么也不做。
他的世界,就是他的沙发。
他并不想维持生活,只想发呆。
” 第一眼看到《轻松自由》的剧情简介时,我立马被吸引住了,这说的不就是我?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8.3分,我猜很多上班族看完都冲动地打了五星,毕竟都市人一个月总有那么三十来天想辞职去闯荡,但又要被眼前的房贷和未来的发展拉拉扯扯。
而这部电影,给了人们一个豁口,气氛慵懒而舒适,很适合在假日的时候看。
思想站得比现实高是很难受的,你在风中摇摇欲坠,不知道该向哪边倾斜时,看到了这个在地上奔跑的年轻人,塞巴斯蒂安。
塞巴斯蒂安身上有一种游吟诗人的气质,理直气壮地游手好闲,只为自在舒展地生活。
你也许想不到,他拥有一个博士学位,三个硕士学位和三个学士学位,但他真的是为了喜欢学而学。
至于找工作,因为“不感兴趣”所以就不找了。
在被父母扫地出门后,塞巴斯蒂安来到了巴黎,住进了同学的出租房。
由于不想工作,他伪造了一堆求职拒信,从不同地方寄往自己的住处,假装出找不到工作的样子,由此成功申请到低保。
对于“未就业”这件事,塞巴斯蒂安没有焦虑的情绪,相反,他非常享受这种状态。
和室友布鲁诺一起赤裸裸地在深夜的博物馆里晃悠;把家里打扫干净,在地板上打上蜡,像小孩一样高兴地滑来滑去;带布鲁诺和另一位室友安娜跳奇怪的舞.....有趣极了!
02 对立:自我与社会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塞巴斯蒂安的举动。
同学对他不上班的状态感到不可思议——“之前你从来都是不停地上各种课。
” “真是太浪费了。
”其中一人直接下结论:像你这样的人就是社会毒瘤。
对此,塞巴斯蒂安是这样回答的:“天气晴朗对你而言是什么感觉,穷人要和你分享让你觉得很不爽吗?
” 我倒不是一边倒地力挺塞巴斯蒂安,但我无比欣赏直面自己真心的人。
如果有一天,这些同学意识到自己是性少数者,是丁克族,或者有其他类似“不太随大众”的想法,会因为害怕成为“社会毒瘤”而违背自己真心,去成为随大众的拥趸吗?
03 真实地生活 我们太容易知道“社会”对我们的期待了: 学生时代好好上学,脑子里不要装莫名其妙的东西,你最好不要一冲动就Gap year,一脑热就退学创业;毕业了就赶紧凑首付,然后每月交房贷,像高晓松那种“租房全世界都是我的,买房就只好守着城市里的豆腐块”的思想,你最好不要有;在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娃的时候生娃,不然给你戴顶云绿帽,而且交税也不可能堵住别人的嘴...... 于是想到《无问西东》里,清华学生吴岭澜的物理学是不列,而英文学和国文学都是满分,梅老师问他:“如此天资,你当初为什么不学文科,而偏要念实科呢?
” 吴岭澜这样回答——因为最好的学生都读实科。
“我只知道,不管我将来做什么,在这个年纪,读书,学习,都是对的,我何用管我学什么?
每天把自己交给书本,就有种踏实。
”
镜头里阳光很和煦,梅老师对吴岭澜淡淡地笑,我觉得这一幕真他妈温柔极了。
“但是,你还忽略了一件事。
”梅老师顿了顿,深深凝视学生的眼睛,说,“真实。
” “人把自己置身于忙碌当中,有一种麻木的踏实,但丧失了真实。
你的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
” 什么是真实?
“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
”
梅老师与吴岭澜强调“真实”,不是因为“最好的学生读实科”于是你就去读实科,而应该是发自内心地“想读”而去读。
就像《轻松自由》中的塞巴斯蒂安那样,不拘泥于外界评价,只纯粹地凭着真心去修读了那么多学位。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1924年,泰戈尔在访问清华时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
我竭我的至诚恳求你们,不要走错路,不要惶恐,不要忘记你们的真心和真性。
有一种,师承百年的大气。
04 尊重真心 不尊重他人真心的人,也无法完全地尊重自己的真心。
很多时候,我们对“习俗”太过崇拜了,崇拜到,把自己淹没了进去,想要四下张望的时候,却再也看不到水面上方的城市。
比如我们追赶潮流,但却是为了潮流而潮流,套在那几件衣服里,好看是好看,可就是不搭,就是没有自己的风格。
就好比我是个保守的女孩子,抹艳丽的口红会露出“唉我这样子不要紧吧”的问询表情,穿得朋克或者嬉皮,也改变不了内心怯怯的怀疑。
后来我就不管时不时、尚不尚的了,穿得让自己很自在,最多套个黑色外套假装自己很瘦,就能高兴老半天。
坦然地接受自己。
《轻松自由》中的室友布鲁诺,受塞巴斯蒂安的影响辞掉了工作,一时爱上了游手好闲的生活。
然而,在自在了四个月之后,他最终决定不再继续这样的生活。
“我待在屋子了4个月了,就像你的树一样,但它还在生长,而我们不会了。
”
“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 我本以为他是个头脑简单得过且过的角色,但后来看到他找了体育解说员的角色,实现了自己原本的小梦想,不禁觉得这个男人很有担当。
对自己的担当。
而安娜呢,原本喜欢在别人的相机前搞怪出镜,来实现“环游世界”的想法,后来自己踏上了旅行。
她从前羡慕塞巴斯蒂安的随性和享受生活的态度,最终能活成自己曾经欣赏的模样。
真好。
05 最后 在高中的时候,别的班墙上贴的都是励志鸡血,而我们班上贴的是: 我很重要 每每想到,都觉得真的很温柔啊。
我很重要,所以要把自己的真心搁在不可撼动的实处。
以泰戈尔的诗作个结尾吧: 世界对你,就好似老奶奶摇动纺车时低声吟唱的小曲,无意义无目的,又充满随心所欲的想象。
但是,有谁知道,也许就在这闷热倦人的正午,那个陌生人提着满篮奇特的货物,路过你的门前?
他响亮地呼唤着路过你的门前时,你便会从依稀的梦中惊醒,将窗儿洞开,抛下面纱,走出房门,去迎接命运的安排。
愿你找到自己的真实。
愿你接纳自己的真实。
莫教冰鉴负初心。
2017年 · 巴黎 夜晚的卢浮宫,期待再见。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逃跑的少女
01 “只想发呆” “塞巴斯蒂安生命中只有一个心愿:什么也不做。
他的世界,就是他的沙发。
他并不想维持生活,只想发呆。
” 第一眼看到《轻松自由》的剧情简介时,我立马被吸引住了,这说的不就是我?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8.3分,我猜很多上班族看完都冲动地打了五星,毕竟都市人一个月总有那么三十来天想辞职去闯荡,但又要被眼前的房贷和未来的发展拉拉扯扯
从明天起,做一抹亮橙色,做自己想做的事,思考我的人生,自在独行。
(看B站弹幕和评论严重影响了我的思考质量,就像看完语文阅读题参考答案后再来看题目,脑子里总会浮现他们的想法,没有多少自己思考产出的东西了)简单说说:这是一部温暖、治愈、随性、平和的电影,不必纠结于批判或者对错,看完后躺在床上舒舒服服、什么都不干地想想自己的人生,就是对这部电影最好的尊重。
从来如此,便对么?
或许这是塞巴斯蒂安在读完博士后对工作的态度,如果我可以从低欲望的生活获得我想要的饱满的生活,我是否有权利选择这样做?
但这样做会面临一个极其严肃的指责:你挑衅了那些认真工作缴纳税收来供给低保的人的工作心态,如果大家都这样那么社会将无法运转,这种滥用社会福利的行为让人无法接受。
但换种背景,如果他依赖的完全是父母的产业呢?
人们大概率只会怀着愤懑和嫉妒地指责他败家子罢了。
所以问题不在于他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问题在于他享受了社会权利而没有承担社会义务,从这一点上的指摘,我觉得无可厚非。
有多少人,在逃避?
塞巴斯蒂安不断地读书是逃避,我们选择一份不喜欢的工作,难道就不算逃避吗?
我们害怕长这么大了还被人指点说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害怕被社会批判说还在做无谓的思考而不是去付出实际行动,我们害怕停留,因为有人说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但连方向都没有,这句话就是荒谬的。
我从来不觉得工作是从生活中割裂开去的。
我们不能直面工作,那也就无法直面生活,我们就无法获得自由的人生。
逃避可耻但有用的前提是你得知道往哪逃会让你感到放松,否则单单的从此处到彼处,不过是换了个地方焦虑罢了。
理想生活,是怎样?
就我个人来说,我深深感叹的地方在于塞巴斯蒂安的赋闲生活正是我期待自己寒暑假的状态。
有弹幕指出全电影几乎没有什么电子产品的出现,我深以为然(充实的生活中,电子产品只是工具)。
塞巴斯蒂安热爱读书、看电影、欣赏音乐,也真是我生活被泛滥信息充斥前的模样(现在力图回归),更不用说电影里与人相处时的坦诚与善良(现在做个团体大作业都勾心斗角得够呛,有了虚拟世界人们在处理面对面交流中表现得更差)。
《侧耳倾听》、《老友记》分别是我理想生活的日本映射和美国映射,我或许没有宏大的理想,但若能简单纯粹地那样生活,便已经很好了。
愿人群都有逆行的勇气,找到自由的生活
上一次看《轻松自由》是一年前的八月,看完后我就将这部片子列入到自己的私人影片清单中。
就是那种以后你有了心爱的女人,你会幻想跟她一起看的影片。
我不想讲影片的故事,如果有兴趣大家去看就好,只是想记录女主角的一段独白。
“我真的很喜欢你。
当我们见面时,我立刻被你吸引了。
我觉得你很帅,很自由,你做事都很随性,我都有些嫉妒你。
你的漠不关心很是吸引我。
我叫你来这里住是因为我想和你一起,当你到来时我真的很高兴,我想我们其实可以有一个很美的爱的邂逅,不过不是那种很浪漫的方式。
晚上,当我躺上床时,我希望你能一起上床,然后再发生点什么,不好意思这么说太直白了,但这就是我所想的。
我曾梦到过你,一个什么都不想做的人,却会和我发生关系,你可以接受、给予、穿透、抚摸,但你什么都没做。
你更喜欢梦想你的生活,而非实际体验生活,这样是不对的。
你并不快乐,塞巴斯蒂安,你恐惧着,你那关于做梦、生活、清心寡欲、悠闲度日的想法,全都是谎言;你在恐惧着,而你坚信你的谎言,你什么都没做。
那是因为什么都不做的话,你就不会失败。
你认为不死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生。
但那并不对。
你会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死去,但你会不开心地死去,甚至都没有尝试过,去开心一下。
那样很可悲。
我曾嫉妒你,而现在我是同情你。
我希望你能走出这样的状况,越快越好。
马可搬进来和我一起住了,他并不完美,他有过他的失败,但至少他在那儿好好地活着。
真遗憾,因为我们其实可以试试的,但你甚至都不想去尝试,尝试而已。
”
最近,“松弛感”成为新的网络热词。
有一部冷门喜剧,简直是“松弛感”代表作,片名就叫《轻松自由》。
主角是一个宁愿饿死也不加入内卷行列的佛系青年,如同片名一样,整部电影的氛围就是轻松幽默。
看完它,相信你也能get到松弛感的精髓——
轻松自由 (2014)8.22014 / 法国 / 喜剧 / 本杰明·格德杰 / 巴普蒂斯特·勒卡普兰 夏洛特·勒邦
片长:93分钟用两个字形容这部电影:实诚。
男主角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内心想法:只想躺着什么都不干。
相信这种人生观能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甚至有豆瓣网友评价:“看完本片就像是捡了钱一样高兴”。
这部电影最大的看点是主角说出了很多年轻人想说又不敢说的内心真实想法:不想工作,懒得上班。
25岁的法国青年塞巴斯蒂安·莫林,是很多人口中的“废柴”,大学毕业不想上班,每天只想轻松地躺着。
卷是不可能卷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卷。
但塞巴斯蒂安其实是个学霸,有文学博士、社会学哲学和心理学的硕士学位、还有英语和中文专业的学位, 但他表示:对成功不感兴趣,胸无大志,只要开心就行,志向是做一个平和舒展的人。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塞巴斯蒂安与父亲的对话如下:父亲: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就什么都不是。
塞巴斯蒂安:我对工作没有兴趣。
父亲:工作不是娱乐,你不工作的话,靠什么养活自己?
他想了想,很真诚地回答:既然是你把我生下来的,那么你就能帮帮我。
老父亲听完这话确实伸出了“援手”,帮他离开了家(把他赶出家门)。
塞巴斯蒂安索性来到巴黎,跟大学同学安娜和布鲁诺成了合租室友。
啃老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他又打起了社会低保的主意,反正让他上班是不可能。
室友安娜漂亮聪明,追求者众多。
而布鲁诺是个标准的钢铁直男,他一心暗恋安娜,对于塞巴斯蒂安的出现,一开始充满了敌意。
不过佛系的萨巴斯蒂安对恋爱也同样没有想法,他坦诚地告诉布鲁诺,他并不想为恋爱担责任。
安娜是与萨巴斯蒂安截然不同的人,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了向往,刚毕业就在一家出版社找到了工作。
布鲁诺虽然不是学霸,但四处打工的他也算自力更生,靠劳动养活自己,目前他是一名灵车司机。
三个人里只有塞巴斯蒂安是蹭低保的无业游民,尽管有着高学历,但工作在他眼里属于折磨的一种,而他只想要轻松自由的人生。
除了探讨年轻人的躺平哲学,搞笑桥段也是本片的一大看点。
例如:学霸塞巴斯蒂安和缺心眼的布鲁诺之间的化学反应令人捧腹,两人都是脑筋异于常人的怪咖,刚好一拍即合。
有段时间,布鲁诺在博物馆当警卫,就邀请塞巴斯蒂安到博物馆裸奔,期间还遇到前来盗窃的小偷,可谓大型社死现场。
好好的法国电影整的跟印度片似的,一言不合就跳舞,三个人在家里尬舞的场面完美诠释了“轻松自由”四个字。
主角塞巴斯蒂安虽然是法国青年,但价值观却有着类似于中国道家的无为思想。
他认为梦想做某事比实际去做更好,这种闲云野鹤的人生态度,在当今社会能行得通吗?
然而这并非是一部鼓励躺平的电影,电影借安娜之口反驳了塞巴斯蒂安:感到满足不是件好事,那意味着你接受了命运,需要志向高远才行,我想过着不错的生活,干着喜欢的工作,我想要快乐。
没有工作的人还要面临的另一大尴尬就是同学会了,同学们一个个结婚生子事业有成,问到塞巴斯蒂安时,他坦然地蹦出三个字:拿低保。
而同学们也都很毒舌,直接评价塞巴斯蒂安是社会毒瘤,拿着低保让那些工作的人为他的假期买单,要是人们都像他一样就没有人发展社会了。
不得不佩服塞巴斯蒂安的心理素质,他对同学的指责充耳不闻,依然过着我行我素的生活。
他一天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公园长椅上看书,并吃完一袋饼干。
然而他的懒散甚至让路人都看不惯,警察都建议他还不如去乞讨,起码有点事做。
最后甚至还被罚款35欧。
只有安娜一直在关心和帮助塞巴斯蒂安,而她也一针见血地说出了塞巴斯蒂安逃避的背后,隐藏更深的想法:“你更喜欢梦想你的生活,而非实际体验生活,而这样是不对的,你并不快乐,你恐惧着,你那关于做梦,生活、清心寡欲悠闲度日的想法,全都是谎言。
那是因为什么都不做的话,你就不会失败,你认为不死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生,但那并不对,你会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死去,但你会不开心的死去,甚至都没有尝试过去开心一下,那样很可悲,我曾嫉妒你,而现在我是同情你。
”一语惊醒梦中人,从那以后塞巴斯蒂安变了,他开始对日复一日的游手好闲感到无聊。
在社工的帮助下,塞巴斯蒂安找了份卖床的工作,很快他的业绩就超过其他人,也算物尽其用。
毕竟他是这方面的专家:既懂得躺又有口才,而且这份工作也不耽误他继续躺。
之后因为卖床,他还结识了令他一见钟情的女人,曾经一度拒绝恋爱和家庭责任的塞巴斯蒂安终于也拥有了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可以说塞巴斯蒂安的生活因为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说明在之前躺倒的日子里,塞巴斯蒂安内心其实是迷茫的,他不知道自己的道路是什么,他也不想去尝试寻找。
就像安娜说的,他的逃避其实是因为害怕遇到挫折和失败。
所谓“松弛感”并不是放弃和逃避,而是一种忙里偷闲的快乐,因为只有忙起来,我们才能体会到“闲”的宝贵。
就好像有人说,工作的意义就是为了休息,想想有道理。
如果我们每天都处在休息的状态中,那么就不可能理解休息的可贵。
如果在忙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再休息,反而能感受到莫大的放松。
电影《轻松自由》其实是一部有着淡淡法式幽默的励志片,男主角前半段的的躺平人生是很多年轻人心心念念的理想生活,而当电影真的将那种生活状态展现出来,我们才会发觉那样一直闲着的人生其实也很无聊。
人生终究还是需要有目标,才会过得有意思吧。
*本文作者:RAMA
看了轻松自由这部片子,引发了我对入世和出世的思考。
首先这部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两个镜头,第一次出现在片头是他孤身一人面对主流社会,勇敢的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第二次是在片尾,他和爱人一起在走向相反的反方向时,人群却也掉了头。
这样的对比,有很强烈的讽刺,也表达出了很深刻的暗示。
大多数人从众不过是不敢走自己真正想要的道路。
曾经我也常常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需要多少钱才能完全脱离社会对自身的羁绊,去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得到真正的自由。
当我们初入世的时候,大部分都难免对世俗的人情世故产生一定的厌恶情绪,而当我真正经历了许多的人情世故,发现答案是人的一生都难逃许多的责任与担当,根本不可能孑然一身,即便是首富,他也不可能放下一切什么都不顾,去追寻自己想要的一切,这里不谈他已经将自身的追求已经融入到了工作中。
因为即便是世界首富,也会有他的羁绊,比如他的团队,人际关系的维持,社会责任等等。
所以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如何在入世中保持出世的情怀,塞巴斯蒂安是一个学霸,他善于思考,喜欢学习,这表示他并不懒惰,他不过是在追求他的生活方式。
他虽然看起来整天无所事事,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对人生的思考。
生活中有多少人的目标就是永远不用上班,然而在天朝又有几个人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为工作而戴上了连自己也厌恶的面具。
在我看来,安娜对于塞巴斯蒂安的迷恋是因为她对他这种生活状态的欣赏。
塞巴斯蒂安的这种生活状态当然是不可取的,但也不应该被批判。
因为他只是因为没有找到目标,而并不是逃避,而生活又给了我们多少时间去找寻自己的目标呢,又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认为真正让塞巴斯蒂安入世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安娜对于他的失望,让他意识到不应该这样自我。
二是主流公众对他的指责,让他感到了无法融入群众的麻烦。
三是当他在路上遇到熊是意味着当他面对死亡的时候,他开始真正思考这一生都做了什么,真正体会了什么。
而当他开始入世之后,他渐渐有了自己的事业,梦想的女神,开始生儿育女,体验有血有肉的生活。
是否这一切都太过顺风顺水,太过理想化,别忘了他是一个高材生,他之前的生活也是一种积累,他有这个能力,他在入世后并没有丢掉出世的情怀,这是一种进化。
想要出世必须要有入世的本事。
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话,愿你走出半生,归来时仍是少年。
人在世间活一遭,如果不经历一场人情世故是不是也挺无聊的。
至于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也需要我们在这一生中不断的去修炼。
愿你在入世中也能保持出世的情怀,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乌托邦。
我对成功不感兴趣,我胸无大志,我什么都不想做,只要开心就好,平和的生活,然后平和的离开。
我喜欢躺着,我的志向是做一个平和舒展的人。
电影开篇,塞巴斯蒂安如是介绍自己。
这是一部2014年上映的电影,但当下的情景好像更适合讨论它。
就像《白日梦想家》豆瓣8.6的高分一样,《轻松自由》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揭示了内卷之外的另一种可能性,躺平(用塞巴斯蒂安的说法是轻松自由,平和舒展的生活)。
剧情简介二十八岁的塞巴斯蒂安,读了十年的大学,有一个博士学位,三个硕士学位和三个学士学位,但他只有一个心愿:什么也不做。
父母问他工作的打算。
他说,他要花点时间思考,休个一两年的假,并且没有什么工作能吸引他。
父母对他什么都不做表示不理解,他辩道,一个人难道是被他的所作所为定义,而不是被他究竟是谁来定义吗。
父亲说,如果你什么都不做,你就什么都不是。
被家里扫地出门后,塞巴斯蒂安被女同学安娜邀请去巴黎做了室友。
安娜的工作是实习编辑,负责色情和惊悚小说。
合租的还有一位室友,布鲁诺,他的志向是当一名体育解说,但目前是一名灵车司机。
来到巴黎后,塞巴斯蒂安的生活核心依然是什么也不做,他的主要目标就是申请低保。
在等待低保审批的三个月,塞巴斯蒂安过得快速且轻松,那就是他梦想中的生活,他在一种动态的稳定之中。
读书、看电影、在外面闲逛,时不时跳舞,在公园发呆,和布鲁诺闲扯,去找办低保的政府员工聊天,看鳄梨的生长,和安娜一起写假日记整蛊布鲁诺。
生活的一切都在变,塞巴斯蒂安也不能处于完全静止的状态。
安娜谈了男朋友,布鲁诺也在一家体育网站找到了实况解说的工作搬出了公寓。
他对现状感到无聊,办理低保的工作人员跟他说,这正是开始生活的时刻了。
塞巴斯蒂安找了一个床垫销售的工作,并在工作中邂逅了自己梦中的女神,最后又成为了一名家庭主夫,过着带娃躺平的生活。
生活是迎面走来的熊我喜欢无聊,喜欢虚度光阴,喜欢停顿,喜欢时间停滞的瞬间,我也喜欢等待,以及长途旅行。
喜欢事情的准备阶段。
克雷孟梭谈过爱,爱中最美的一刻莫过于拾级而上,对于我,梦想做某事比实际做某事更好。
塞巴斯蒂安如是说。
同学聚会上女同学在分享自己生三胞胎的事迹,塞巴斯蒂安却忍不住笑了出来,原因只是他幻想了一出并不存在的接生戏剧。
巴黎的女人很香,塞巴斯蒂安在一个女人身后走着,想象她的生活,可实际上她的生活乏善可陈。
真糟糕啊,事实总是缺乏想象力。
布鲁诺一直做着乱七八糟的工作,灵车司机、博物馆夜间保安、三轮车夫、圣诞老人;安娜的编辑工作一点也没有文学色彩,面对的作者没有才华又自视甚高,找的男朋友又平平无奇;第一任低保管理员好像对一切都是不满意的态度,想来工作和生活对于他来说毫无乐趣。
我很喜欢安娜的告白,她揭示了塞巴斯蒂安轻松自由的生活背后的逃避:你更喜欢梦想你的生活,而非实际体验生活,而这样是不对的。
你并不快乐,塞巴斯蒂安,你恐惧着。
你那关于做梦、生活、清心寡欲、悠闲度日的想法,全都是谎言。
而你坚信你的谎言,那是因为什么都不做的话,你就不会失败。
你认为不死的最好方法就是不生,但那并不对,你会和我们所有人一样死去,但你会不开心的死去。
甚至都没有尝试过,去开心一下,那样很可悲。
我曾嫉妒你,而现在我是同情你。
布鲁诺的离开也是一个纪元的结束,塞巴斯蒂安第一次对他的将来感到迷茫,也不再喜欢无聊。
政府低保工作人员给他讲了一个只有结尾的故事:这正是你该开始生活的时刻了。
故事里没有火辣的裸女,生活也缺乏想象力,但塞巴斯蒂安要开始真正的生活了。
你不能总是对着一个熊标本做鬼脸,用它的爪子挠痒痒。
生活是迎面走来的熊,你不能转头就跑,你得给它讲你的故事。
潮水的方向电影中多次出现塞巴斯蒂安和人潮相遇的画面,前面几次是逆流而上,而后是顺着人潮,最后他和妻子改变了潮水的方向。
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像潮水一样席卷着有不同想法的人,它不喜欢有不同生活方式和想法的人。
同学聚会上,大家都按部就班地工作、生娃,塞巴斯蒂安的生活方式被质疑是浪费社会资源;就连在公园里坐上一天也被认为是扰乱社会治安。
即使是你的朋友家人面对你不与世俗同流的行为,也会有嫉妒和不爽,这在东亚社会中尤甚,放假在家里起床晚了、打个游戏都有可能遭到老妈的谩骂,如果是毕业还不工作就不知道会被怎样议论了。
回到本片,片尾的转折似乎有悖于主题,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为什么给如此超脱的塞巴斯蒂安安排上升职加薪迎娶女神的俗套剧情。
我理解躺平(轻松自由)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与社会主流相悖,我们也可以顺着潮水的方向躺平,这完全取决于你的心态,而不是你是不是工作。
但是,回到现实生活,我们已经明显能感受到在年轻人中涌动着另一股潮水,他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到一种躺平(轻松自由)的状态。
我相信现在的年轻人,你们的选择就是潮水新的方向。
不违背自己内心,快乐的生活是很多人的愿望,现实中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面对男主角坦然的行为公众是责备、谩骂和排斥。
“有人怎么可以如此任性,为什么我却要像钟摆一样奔波忙碌?
”男主角看似什么也没做,可他在无聊中让自己快乐,找到哄自己的方式。
无论是看书、跳舞、在长凳上看书,还是在公园里、在广场上看着周遭的一切,他都能发现、看到别人注意不到的东西。
还记得路边那个被室友怀疑死去的人吗?
男主角看到了那人手旁的积水中倒映出的月亮,而室友却丝毫看不到。
他在不经意间影响着周遭的人,无论是室友还是那个帮助他的低保办事员,都在他的鼓励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当然,男主角也改变了自己,找了一份工作并且开始了一段快乐的生活。
其实就像那个女室友说的,不是没有能力做好事情,是恐惧,是被自己的想象吓到,什么都没有做。
男主角面对熊的那一刻、他没有选择,不能后退也不能装死,唯一的就是面对,当真的面对了结果远比想象的要好很多倍。
男主角反复你人潮行走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黄色休闲装穿过西服革履匆忙的上班人群,红色卫衣穿过黑压压的人群,红色的雨伞在大雨中闯过黑色伞群,手拉手快乐的夫妻再穿过逆向人群的那一刻,人群掉头顺着他们的方向而行。
自信的面对生活,让自己快乐是谁也拿不走的本事。
一部法式文艺小清新的电影,幽默又打动人心,不过影片的故事性不强,废柴回归正轨的故事,法式成人童话。
“你什么都不做是因为你害怕失败 不死的办法就是不要活着” 想摆脱责任,要特立独行的自由,有时不过是因为害怕受伤,不敢追求想要的生活。
“工作是为了对抗生活的无聊”,生命那么长,无聊是消耗意志的慢性鸦片。
印象很深的是同租女写日记开玩笑,在别人拍照时抢镜做鬼脸,在家跳舞玩;男主和男二在博物馆只穿短裤后遇到抢劫犯;从卖床到和买床的女生最后睡在同一张床上。
全片一直用逆人行作为一个引子,结尾时逆潮而行变为顺潮而走,结束了全片。
很轻松愉快的一部片子,我打7分。
但这样的人生梦想还是要向资本家妥协才能实现。
法式开局美式下半场最后再法式收尾东亚三鲁能拍出来吗这么反社会。。
不反鲁不太可能但说真的虚度光阴一样是一种成就透支生命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所谓透支,是假设了一个长久生命的前提而生命的长短是不可知的但是片刻的快乐是可知可期的所以说即便你今天无所事事只要你不去给别人带来麻烦那么你的生命并没透支你并不会因为像社畜一样就能够获得生命的奖励无论你努力或不努力生命都在那里 短暂或漫长但都不可知所以当看完这个片子我觉得这就是我最大的区别在于我不爱睡觉。。。
跟熊讲德语那段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Charlotte Le Bon
万恶的资本主义,25岁有手有脚读一堆书也能拿低保,哼。
话痨男无聊的人生+对任何女性轻佻猥琐的室友+对男主一见钟情的爹味女孩儿。电影唯一闪光点大概是想讨论公共环境里的废柴会不会对他人构成生理心理的妨碍,但最终却是做销冠娶妻生子让旁观者顺了气,很糟糕
人生总得有个爱好吧,哪怕那个爱好是睡觉。你看,因为是睡觉专家,所以找了份卖床的工作,因为卖床的工作,遇到了梦中情人,结婚生子,然后就可以安心睡觉了...就问你这碗鸡汤甜不甜?香不香?
如果躺平什么都不做可以感到快乐,那就不算是虚度人生,价值观如此包容,令人感慨。主流社会不允许年轻人试错,探索可能性是奢侈品,即使认为工作毫无意义,被恐惧劫持,被迷茫裹挟,大多数还是选择被规训,稀里糊涂过一生。
“我喜欢无聊,喜欢虚度光阴,喜欢停顿,喜欢时间停滞的瞬间,我也喜欢等待,以及长途旅行。我喜欢事情的准备阶段。克雷孟梭谈过爱,爱中最美的一刻莫过于拾阶而上,对于我,梦想做某事比实际做某事更好。” “天气晴朗的时候对你而言是什么感觉,穷人要和你一起分享让你很不爽吗?” 教低保审核员跳舞,和安娜他们在房间跳舞,博物馆的奇妙夜,被熊逼到说德语 08/19一个生日后的周日晚上九点,via Bilibili
躺平
无病呻吟,无聊
3.5 看完心情真的非常轻快💛
遗憾。请你一直让他荒废下去好么!!!!
他选片
男主真的幸运。他想得到的全部都得到,想躺平发呆,就可以什么都不做;决定要重新开始,就得到理想工作和梦中情人;父母永远支持,不问你在做什么只在乎你过得好不好;朋友永远愿意收留他,连偶遇的低保办公室工作人员都爱他。前头欢乐,后头沮丧,这并不是一个真正废柴的故事啊,这只是废柴版的都市童话。#竟与《小小食杂铺》有一种奇怪的相同~
虎头蛇尾
其实男主根本就不是真正想发呆罢了 可真的没有热爱发发呆安静的过一天一成不变的人吗? 虽然我不是 可你没法否定这样的人不是吗 真正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才是真正的“轻松自由” 虽然这种理想乌托邦的未来仿佛不存在 可我还是希望有一个可以自由释放每个人的兴趣爱好的时代 而不是这种披着皮子左右摇摆的被利益裹挟的片子 可能是现在的环境变得怨天尤人 能感受到片子里面有种希望你去工作创造价值的意味
对人生、对社会都没有太深的探讨,无非就是在活腻了、奋斗逼、我高兴之间反复横跳,我国的佛系、道系青年不知道比他们高到哪里去。临了又是白日梦似的鸡汤收尾,全片可能只有公园长椅那段稍稍反映出了一点深层次的东西。
“教导你生活的故事里从不会有火辣的裸女。”
为什么结局一定要回归家庭?回归正常生活?即便是梦中情人也不行。但是喜欢勒卡普兰的演技,他的微表情,随时随地都很兴致盎然,让你相信他是真心实意的享受这种无聊的生活,之后想要改变也是真心实意的改变。他比大部分人要热爱生活的多
法式幽默,天马行空。很喜欢。也很喜欢男主的生活。虽然看的时候也期盼过结尾一定不要积极向上,但是男主能做一份跟床相关的工作,真让我惊喜(虽然片头已经埋线了)。男主直面同学嘲笑那段理直气壮,真的很舒适。男主在小公园看书的时候,惹得打工人不开心,嘲讽值拉满,哈哈,你不卷就会是会有人生气。男主让我想到了彼得潘,永远长不大的孩子。但是抗拒长大和按自己的节奏走是两回事。男主很好,按照自己的节奏走,走得轻松自由。不为别的,里面的搞笑值得再来看,哈哈。
看到一半睡着了、 法国电影真的很爱叨逼叨。 一个高知废柴最后放弃了个人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