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发人深思的音乐剧,可能涉及宗教的主题总是有很多解读的空间吧。
基本上是讲述了耶稣之死的故事,但是对耶稣和犹大的形象都做了很大改编,同时仍能巧妙地呼应《圣经》的原文。
开篇时耶稣和犹大都感受到了耶稣死亡的临近,犹大始终以人的视角看待耶稣,发现疯狂的信徒们实际上已经脱离耶稣的掌控,因为不满于他们共同事业的颠覆和不安于人群的躁动,发现殉道是耶稣唯一的选择而告发耶稣,但又在看到耶稣受难后意识到这都是天父为在人间展示神迹做出的安排,最后悲愤自杀。
而耶稣同样疲于信徒无穷的祷告,发现众人只是需要他这个神明的符号而不是作为人的他本身,面对天父让自己殉道的安排感到无助和恐惧,最后也把犹大之死视为自己的罪。
故事游离于现代社会和上古传说之间,诘问耶稣之死是否是天父安排的一场神迹秀,而在其中无情牺牲了作为人的耶稣和犹大,展示人群的盲从、暴戾和冷漠,看似戏谑却又回归了宗教的本来含义。
音乐风格非常大胆,以现代性突出的摇滚为主,很适合展现人物内心的挣扎,但也保留了一部分唱诗班的圣洁吟唱。
布光道具服装无比了。
我MS看到一个穿帮镜头:彼拉多令人鞭打过J.C之后,血淋淋的J.C.在地上匍匐,内心天人交战的彼拉多被愚众包围,下一个镜头J.C.血污全无,干干净净地在地上!
于情于理,这个时候都不会有人来帮他擦拭吧。。
呃,戏剧的张力虽然与其包装形式有关,但震撼人心的旋律并不需要摇滚嬉皮。。
我觉得吧,演Weber还是要用舞台剧演员,电视电影演员基本是另外一码事嘛。。
不知为何,结尾处让我想起Battlestar Galactica。
这几天连着刷了六七遍,非常迷这版jcs了,所以想谈一谈对这版的看法。
这版jcs的特点大概就是丰满的情感张力和犹大的破音了。
我觉得这个版本对于情感的处理真的非常到位,可以说得上细致入微了,很多地方仔细看会发现很多细节。
无论是一些动作还是细微的表情变化,都很好地展现了剧里人物的情感。
再谈谈破音的犹大(这里也可能是太喜欢jp的原因所以当我瞎洗也行)。
我觉得这版犹大的破音应该是故意安排的。
因为首先这是电影版,如果唱的差了完全可以重录。
其次犹大开始大面积破音的歌是在bloody money和superstar之间,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巧妙的安排。
从bloody money那儿正是犹大决心背叛耶稣的时候,因此情绪非常不稳定。
而到了后来的最后的晚餐和犹大之死,这种情绪上的崩溃更是达到了极致,我猜测这种破音唱法就是为了表达这种崩溃与痛苦。
很明显这里就可以看出jp更偏向于演而不是唱,也是对于00版丰满情感张力的一个体现,当然这样的处理估计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
但不管怎样,我真的太喜欢这一版了!
贴给七妹妹看看,灵姐姐也曾经愤青过啊————————————————————————————耶稣只是第一个传教士,不过正因为他是第一个,所以大家都弄不清楚“人间天国”究竟是怎么回事。
于是在以讹传讹中出现了关于该天国的两个不同版本:第一个版本是十一徒众和该亚法之流心目中的版本。
十一徒众是典型的宗教狂热者,出身社会底层,将耶稣这个传教士看作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寄希望于闹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好把自己的命运彻底翻过来。
他们的极端主义蔓延到了同属社会底层的整个犹太人中间,于是“地下的烈火”就此被点燃,耶稣却浑然不知误以为自己的传道多有成效,直到听到盛大的宗教聚会中竟然有人唱出“will you die for me?
”才知道自己糊里糊涂就被推上了未来俗世国王的位置。
该亚法则处在另一个极端,作为金字塔尖上的大祭司,俯视底层时任何的喧嚣都会被曲解为金字塔基础的动摇。
所以耶稣毫不意外的成了危险的反动分子,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意图以暴力革命推翻最高权力机关……他们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你如果不想造反,又干嘛集合那么多最底层的犹太人?!
这就显示出犹大的聪明来:他早在耶稣到耶路撒冷之前就看出了上下两个阶层的想法,my mind is clearer now。
然后犹大就成功的曲解出人间天国的第二个版本:耶稣是一个伟大的慈善家兼医学家,深入到社会底层救助受到病痛折磨的人群,通过摸摸病人的脑袋来治疗他们的各种顽疾。
这种非政府组织如果能够发扬光大,社会就可以得到逐步改良,最终成为天国一般的人间。
然而他发现耶稣没有像他预想的那样老老实实做一个NGO的CEO,而是开始宣扬自己就是神的代表,自己的医术都是从神那里借来的神力,相信神才能得救赎。
犹大越来越感到耶稣把一干徒众和整个犹太人都带入了危险之中,最后只好兵行险招先行一步把耶稣出卖给该亚法了事。
犹大的观点也相当简单:你老老实实做事情,最后的结果自然会有个人间天国。
成天讲那些海市蜃楼的童话故事招人惦记,既没用又危险!
两个版本不过是同时说明了:这是个完美的行动世界——无论你干什么,所有人都相信你一定是要做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结果来。
这个结果可以是一个新政权,也可以是一个NGO,但就不能是神袛、真理、信仰这类不着边际的东西。
温和、聪明、谨慎、现实而又“富有远见”出卖耶稣的犹大被所有人——包括被“挽救”而免于被处死的犹太人和保卫了政权的该亚法们——视为“good old”,客观上试图恪守正义的彼拉多却被以“靖安之责”逼迫处死耶稣。
之后,犹大目睹耶稣被残酷处死,深感愧疚而自杀,临死时终于隐隐感到上帝在冥冥之中为每个人安排的宿命,却忍不住愤怒的责问:Why you choose me? You murder me!
就在领悟到上帝之后,犹大的灵魂率领一支摇滚乐队出现在背负着十字架的耶稣面前,问出了登峰造极的问题:为何你要降生在那么一个烂年代?
那个年代又没有大众传媒!
如果你降生在今天,你就会是超级明星了!
没错,耶稣正是上帝本身——如果上帝真的存在的话,那么为什么上帝不趁着今天这个信息时代派出他的传教士?
其实这个问题同样可以改写为:为什么耶稣不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真的去建立一个王国,再高枕无忧的慢慢向臣民传教?
为什么耶稣在性命攸关的时刻不向生杀予夺的希律王、不向众多倒戈攻击自己的犹太人展示神迹证明自己真的是神?
答案同样登峰造极:一个绝对的存在根本无需使用能被人经验到的事实证据来证明自己存在。
如果神为了让一代代的人相信自己而一次次的展示神迹,这个神该是个多么可怜的马戏团小丑?
何况在今天这个实证主义的行动世界中,力量可以证明王位,治愈可以证明医术,粉丝可以证明超级明星,却没有什么能够证明神。
虽然《Jesus Christ Superstar》里的暴力与流血总在底层的狂热者与上层的镇压者身上,其实对今天而言的悲剧却在犹大与耶稣之间发生。
因为今天的世界充满了犹大,却没有耶稣。
一个温和、聪明、谨慎、现实而又“富有远见”的阶层因为人数众多正误以为自己掌握了世界,其实他们掌握的不过是一个没有神袛的行动世界。
没有自己的神袛,暴戾的大祭司该亚法自然会为他们树立一个的。
So,为什么上帝选择了犹大?
因为今天,正是犹大们谋杀了神袛。
(我在胡说八道)那天看完新版JCS之后配偶问我觉得这个剧里面犹大的神学观点是什么。
我说按我的理解,就是这个剧里的犹大不相信耶稣是弥赛亚。
他一直是把人子当成纯粹的人来看待的,他告发耶稣的动机主要是希望给运动降温,让他回归一个普通先知的道路。
他当然不知道自己这么做会害死他。
但从耶稣的角度说,他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更知道问题根本不在犹大身上,因为为人类赎罪而死就是他的命运(没有犹大也会有别人)。
他不阻止犹大是因为这么做没有意义,犹大的行为并不是真正决定他命运的东西。
就好像彼拉多也不是真正杀他的人一样。
人子的反抗实际上是《客西马尼》——反抗神唯一的途径是直面神(祷告)(……)。
这里面的关键就是基督教的神不是一个讲理的神,基督教里真正的正义是“信”,人类理性和自由意志很宝贵,但更重要的却是服从,神的意志高于一切……所以不信的犹大受到了最残酷的惩罚:他意识到神利用了他完成人子的命运,却是让他亲手害死了自己最爱的人。
而这一切不是因为他道德败坏或者做错了什么事,他之所以感到如此痛苦正是因为他“不信”。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他意识到人子早就知道这一切,却没有阻止他。
人子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命运,而这里面没有对他的怜悯。
所以犹大死前才会问“他也爱我吗?
”“他在乎我吗?
”人子当然爱他,人子爱所有人,总的来说基督教讲救恩是白得的,平等地给所有人,只要你信就行。
而完成这件事(让全人类获得救恩)的途径就是人子的死,这是他接受命运的终极原因。
他必须选“信”。
但是,死之后作为鬼魂(或者别的什么东西)跑出来唱主题歌的犹大也还是不信的,所以他丢出一堆哲学问题声声质问人子,却得不到一句回答。
这是真正隔开他们俩的鸿沟(也是最大的悲剧所在)。
所以在我看来这个剧就还挺……canonical的(……)
1. 喜爱韦爵爷的音乐多年,万世巨星却是第一次看。
我看的是2012年的tour,将耶稣受难记完全编排成现代故事。
没看过其他版本无法对比,现代版的耶稣穿着干净的白衬衫,更像是学生运动的领袖。
虽然,这个背叛与救赎、牺牲与毁灭的故事,已被讲述了太多遍。
但当舞台上呈现犹大背叛,自杀,耶稣被鞭笞、流血,钉在十字架上受难,内心受到的震撼,很难用语言形容。
突然灯光变暗,隐喻耶稣的死去,漫天飘舞的红色花瓣,旋转,飘落,好像鲜血,层层侵染。
2. 不看此剧,谁能想象的出用摇滚是如何演绎这样一个宗教故事。
复古的摇滚曲风,大烟熏妆,重眼线,犹大浓浓的澳洲口音,在剧中,MIX &MATCH。
在此之前听过很多版本的 I DONT KONW HOW TO LOVE HIM,这个跟之前的完全不同。
女主角满头脏辫,一开口略显沙哑的烟嗓,把爱的感觉,细细密密,娓娓道来,细腻极了。
这种细腻,好像表达的不只是一种爱情的浅显,爱一个人,敬一个神,既亲近又疏离,既欣喜又胆怯,既渴望靠近,更害怕失去。
我回看了好多遍这一段,尤其她唱到动情之初,擦掉眼睛和嘴唇的浓妆,脱掉机车外套,穿着白色吊带裙。
因为爱上一个人,自己变成了另外的模样。
3.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利落,能干,拿的了手术刀,写的了大论文,带的了孩子,读的了博士。
有一天我们坐在一起的时候,她说,我现在信基督教。
每周我都去教堂。
你们觉得奇怪吗?
她说起了至亲患病,生活困顿,前路迷茫。
在与神的交流中,神接纳了她,宽恕了她。
她更勇敢,更坚持,更有力量。
当时我们几个人,也不由得说起自己,说起生和死,最后都哭了。
什么是信仰?
从小到大,总会被告知,什么应该是信仰。
这个概念非常具象,具象到在整个意识形态里看得见摸得着,它是高贵的,正确的,无可取代的。
当时这个女孩讲自己的信仰时,以为我们会审视,会批判。
但在那一刻,我们几个反而觉得,她是幸福的。
她在此中悟到了生死聚散,悟到了人生的背叛与救赎。
什么宗教,什么教义,哪个神,或是人救赎了她,都不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信仰让她坚定,让她从困顿和迷茫中重拾信心,充满力量。
4. 愿,我能像你一样,能坚信,能笃定,历经背叛,更懂救赎。
must you betray me with a kiss据说七十年代此剧上演时,有教徒抗议这个2000版本,更达到了禁断的地步不过身为一个女性,我同情着犹大对基督的爱只不过一个阴差阳错,一个摇滚巨星成了威胁到社会安全的人物。
他的粉丝逼得他走头无路半推半就,犹大顺从了他的愿望,替他结束了这一切。
那个吻来得太珍贵,也来得太晚。
你一定要用吻来背叛我吗?
那两人爱得太深,也爱得太痛。
神啊,我谈论的只是韦伯的音乐剧一切的不敬,都应该他负责阿门
特意挑圣诞节来看这部剧。
但显然《胡桃夹子》更适合圣诞节的氛围,笑《耶稣基督万世巨星》的大名在我之前看的几部音乐剧里经常被人提及,于是我没有看简介就来看了。
一看见有着涂鸦的布景、穿着牛仔裤皮衣的人们,我立马就意识到这是颠覆传统叙事方法来演绎的圣经故事。
正如剧名一样,耶稣基督就像巨星一样被人们簇拥、崇拜,人们高喊着“hosanna,hey,sanna sanna,sanna,ho”。
人们脸上带着狂热痴迷地望着耶稣,急切盼望着光复耶路撒冷,而犹大却忧心忡忡,他痛心疾首地警告耶稣:他们以为他们找到了救世主,当他们发现看走眼,一定会伤害你……请记住我想让大家都活命……一切都变了味!
”耶稣起初不以为意,甚至觉得苦口婆心的犹大“烦”。
抹大拿的玛丽亚安抚着耶稣,缓解他的压力。
看这段的时候,我想我是站在犹大这边的,希望他的警告能被听进去。
后面在教会与民众对峙时,民众高喊着“hosanna,hey,sanna sanna,sanna,ho”,喊着喊着集体突然转头望向耶稣道“JC,JC,你会为我而死吧!
”,那热切的表情让耶稣脸上的笑意瞬间褪去,犹大一副“看吧,我就知道”的表情,耶稣这时眼神困惑闪烁,他意识到“变味了”。
之后是信徒们兴奋地拿起武器跃跃欲试,“你将得到权力与荣耀,万世不灭!
”,耶稣斥责了他们,众人散去。
紧接着神殿变成销金窟,耶稣怒斥“滚出去!
”至此,他知道失控了。
而玛丽亚和其他人不一样,她爱他,视为凡人地爱他。
(看到这里,我才明白玛丽亚在剧中人设的意义)再后来,犹大出卖了耶稣,发生了“最后的晚餐”事件,耶稣赴死。
这里应该是全剧的高潮,有着更多强烈的情绪扑面打来!
痛心、痛恨、痛苦,耶稣被鞭打,背负十字架前行,被钉上十字架后撕心裂肺地呐喊!
这里有很多意象的表达。
该亚法的“hero of fools,希律王的“fraud,彼拉多的“misguided”,现世犹大在《万世巨星》中质问“Who are you? What have you sacrificed? ”既让我眉头紧锁,又让我瞠目结舌。
坦白地说,看的时候,比较直观的感受是主演卡特在灯光下显得美奂美仑犹如带着神性的光环,演员们仿佛诉说着“千言万语”的神态,以及朦朦胧胧的不适感(由认知偏差而产生的不适应)。
回想起来,才渐渐清晰,甚至留下深深的印象,慢慢地回味出了些寓意。
最后,说一句,虽然没有祥和欢快的氛围,但是可以感受到观摩“万世巨星”的强烈冲击哦
“Always hoped that I’d be an apostleKnew that I would make it if I triedThen when we retireWe can write the Gospels So they’ll still talk about us when we die”听到这里泪目,这是Poor old Judas的自白。
JCS重构了基督教故事:耶稣凭借一次成功的死亡,完成了一场震荡千年的Propaganda。
无论这场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神的旨意还是由凡入圣的必须,他都成功了——无论过去是真是假,十字架上,他都成了货真价实的King of Jews。
JSC从传播学角度上戏仿并提出问题:Who are You? What have You sacrificed? 也是为何要要谑称耶稣为Superstar:Jesus Christ, superstar:Do You think You’re what they say You are?……Did You mean to die like that?Was that a mistake, orDid You know Your messy death would be a record breaker?JCS所做的,是从壁画上与颂歌中,把受难与背叛的人像解放出来,让他们可以有自己的话语,即使是在宗教上极具颠覆性的话语。
耶稣可以怀疑过上帝的旨意,犹大也可以有对耶稣矛盾的爱,抹大拉的玛利亚可以有私念,但最后又忠诚于耶稣……原始文本留给创作者的空间是如此宽广,无怪来自神话、宗教乃至经典小说的题材,都能够经受一次又一次的再创作。
(点名藻海)———————磕CP分割线————————#本就不坚定的本耶一个纵跃跳槽犹耶##新约真的提供了好多便利,比如一吻定情认人#“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I don’t know why He moves me He’s a manHe’s just a manHe is not a king He’s just the same As anyone I knowHe scares me so”
1,基督是个傲娇白莲花万人迷受,完全不知道大众的愚蠢与煽动性,总是一脸傲娇的表情,“你们统统不懂得人家”“伦家要的不是这个,你们肿么就不懂呢”“我知道你们都在受苦,可是伦家头痛伦家也不知道肿么办才好,请先让我躺在抹大拉温柔的怀抱种享受一会马杀鸡,反正世界没有我也可以运转的对吧”2,信仰是一种工具,用祈祷换取权利和金钱3,一开场犹大就一副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苦逼样,不停的重复危机来了危机来了啊尽管到最后危机的罪魁祸首和导火索就是他,丫的危机感根源就是丫吃醋了而已,你看他自己都在唱:一切都已变为,it’s sour it’s sour,嗯,原来他自己也闻到了深深的酸味……丫的背叛不过是因为捉奸在床,被嫉火熊熊燃烧的心完全失去理智之我得不到别人也不许啊!
4,为什么一开始审问耶稣的是爵士乐啊!
皮鞭和皮装,犹大变身妖孽受上来批判耶稣是要怎样啊!?
问哲学和宗教问题就好好问啊!
穿着sm装到底是暗示什么?
想不出来啊!
这部剧告诉我们一个重要道理:纠结善嫉缺乏安全感的妖孽犹大是个受,而万人迷傲娇白莲花基督也是个受,两个受在一起只能悲剧!
虽然高音都很厉害但总觉得怪怪的,不喜欢。歌是真的好听,韦伯是什么神!
天线宝宝,天线宝宝~(误)宗教意味很浓的一部音乐剧,对我来说嗑cp的看点大于本身。
这也太像争风吃醋了。→BV1T541187r9
歌难听,沾了故事的光。
我是音乐剧白痴,鉴定完毕。旁人萌魂熊熊燃烧,我则被诸位的嗓子狠狠地吓唬到了……
重构了凡人耶稣之死。狂热者是歇斯底里,爱慕者是歇斯底里,统治者也是歇斯底里。基友犹大的哭腔太美。玛利亚的‘I Don't Know How To Love Him’带来了全剧少有的温柔。但我记忆最深的却是犹太总督的鞭刑,从1一直数到39!/Jesus Christ, Jesus Christ, who are you? What have you sacrificed?
咳,七八年前看JCS完全刻奇看cp去的,完全没有感受到JCS的妙处。直到我去年看了现场,完全中了JCS的毒。再回来看这版,真的好,演员打光布景样样齐全(发现B站有96版音频接到这版视频我真的蠢蠢欲动!
这特么哪是耶稣基督啊……这是圣母啊……卡特叔太美了啊啊啊啊啊啊这剧后面的张力和讽刺太可怕了,突然意识到以前读到的:这十字架是你背也是我背,钉上十字架种种如果真的发生过,那时的耶稣也只是个人而已……好疼好特么虐啊说到去神性这种事……仁者见仁吧
各方面都是平庸的,连票钱都不值
quite like it
对耶稣基督和宗教理念无感的人看着真是一种折磨。三星给舞台效果。
基督教在男权社会下诞生,底层逻辑就是父权至上,男性情谊在鄙视连最顶层。这么看的话,犹大那一吻很合理。但不管怎么说,不能让腐人看到,不然就磕起来了,而且这样表现他们之间的复杂情感也有美化之嫌。
很摇滚,韦伯的精品之一~
连着两个学期的选修都被迫看这部摇滚音乐剧 这什么RP?这次只能苦中作乐塞上耳机看着屏幕上耶稣和犹大搞基了 Maria是个selfish bitch 耶稣是个有先知却只能当个stupid ass 而犹大就是那个jealous lil gay boy 撞见Maria吻上耶稣一怒之下就把亲爱的耶稣给卖了 里面的N个场景看着都像gay bar 十几耶稣宠
这版可看性最强了。Glenn Carter和最好的JC Steve Balsamo是一个路数的,其实也很可以了。但为什么不叫Balsamo演电影版,我不厚道地猜测是他的演技问题。。Carter的表演大概在一众JC里算得上很有张力,也确实更适合银幕。
销魂的基督~销魂的犹大~最销魂的是那帮教士~
这片儿真的各种cult...觉得唱的最好的是Annas,长的还有点像马尔科维奇...主演俩人都是64年的,可真看不出来啊
韦伯神剧。。。耶稣👬犹大的各种爱恨纠缠>>
JP这版的犹大简直是难以超越啊!
sorry,我满脑子托米韦素,太cult了